3.2 佛法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人對於人生的價值、意義、和個人立身處世態度的一種看法或見解。諺語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於各人的環境感受的不同,所以對人生的見解也各不相同。譬如說,有人認為人生快樂,有人認為人生痛苦。有人積極進取,有人消極悲觀。這些,究竟孰是孰非呢?我們是及時行樂,盡情享受呢?還是悲觀厭世,追求解脫?我們是努力進取,發奮創造呢?還是聽天由命,得過且過?

  再進一步說,生命由何而來,往何而去?生命的價值何在,意義又何在?難道說一個人竟是無緣由故的生到世間,昏昏昧昧的度過一生,然後三寸氣絕,一切斷滅嗎?生命如果當真如此,則生命還有什麽意義?人生如果僅是為了享受,或終生充滿痛苦,則生命還有什麽價值?關於這些,多少思想家、哲學家、宗教家,都想找出一個答桉,然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沒有結論產生。

  進化論者說,人是猿猴進化而來的。高級動物若是低級動物進化而來,唯物論者認為:優勝劣敗,適者生存。

  某些宗教家說:人是上帝創造的。人的生命若是上帝創造,人的吉凶禍福若是由上帝或其他神祗主宰,則個人的行為意志還有什麽價值呢?

  早在釋迦牟尼世尊住世之時,印度的思想界有所謂外道六十二見(外道對人生問題的六十二種見解),着名的幾位大師們對人生問題的看法:

  一、富蘭那迦葉:是一位懷疑論者;以為人生的善惡,並沒有一定的標準,不過因社會習慣而來。因此,社會習慣所謂善惡,未必就是真善惡,所以為善為惡不應有業報。

  二、末伽梨拘賒梨:是宿命論者;以為人的行為及命運,皆受自然法則所支配,非人力所可改變。所以人若求解脫,只有聽其自然,到了命終需解脫時,自然就會解脫。主張一切聽於命運。

  三、阿夷多翅舍欽婆羅:是一位古代的唯物論者;以為人生由四大,即地水火風四種物質構成。物質之外,更無生命。人死之後,一切斷滅。主張人應追求目前的享受,而排斥一切倫理道德。

  四、浮陀迦旃延:主張心物二元不滅論;認為人生由七種要素,即地水火風苦樂生命合成,生死僅為七要素集合離散現象,七要素本身並不因此而有生滅。

   渪這些見解,或為無因論,或為斷滅論,皆有所偏,而非中道。千古以來,能說出人的生死由來,和人生的價值意義的,只有釋迦牟尼世尊。以至高無上的智慧,洞見三界有情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真相;把宇宙人生之謎,作了個圓滿的解答。世尊對人生問題作何解釋呢?這應先從人的生死由來說起。

一、佛性與妄心

  釋迦牟尼世尊於菩提樹下明心見性之際,說道:「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着,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現前。」

  世尊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智慧德相是什麽呢?原來智慧德相,就是萬德萬能的佛性。

  佛性又稱真性,自性,常住佛性,妙真如性,真如實相等。名稱雖然不同,實際上是一個東西。它就是我們各人原具有的本性。這種本性,本來就具足萬德萬能。它靈明洞澈,湛寂常恆,在聖不增,在凡不減,與佛無二,但由於無始以來,被妄想執着掩蔽了本體,使具足的德能不能顯現。這好比一面光明的鏡子,蒙上了塵垢,掩沒了鏡體固有的光明。不過鏡面雖蒙塵垢,而其原具的光明並未損減,一旦清除塵垢,光明依然可以顯現。

  人的本性也是如此,本性原來靈明洞澈,萬德萬能,但因妄想執着,以致起惑造業,輪迴六道。這種妄想執着又稱無明,無明意思是指暗鈍之心。暗鈍之心並非指人的肉團心,而是指人感受、思維、分別、認識、對境攀緣的妄心。

  事實上,佛性與妄心,智慧德相與妄想執着,原本不是兩樣東西,但因有了真妄,動靜,明暗的不同,所以就有了佛性和妄心的分別。性譬如水,心譬如波。水是靜態,水靜則明朗;波是動相,波動則昏亂。水是體,體則真實不變;波是相,相則虛幻生滅。這其中隨有動靜,明暗,真妄之別,但在本質上仍是不二的。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的本性,只因妄想執着,成為妄心。這妄心,就它的暗鈍來說,叫做無明;就它的能障覆自性來說,叫做業障;就它的薰習纏縛來說,叫做習氣;就它的動擾不安來說,叫做煩惱。總之,無明、業障、習氣、煩惱,都是虛妄生滅,幻化不實的東西。

  關於妄心的作用,大乘義章中有一段說明:「凡夫迷實之心,起諸法相,辨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實,故曰妄想。」這就是說,我們萬德萬能,靈明洞徹的本性,因為妄想執着,而幻生起一種不明的幻覺,即無明。這種無明與本來圓明朗照,湛然常住的本性和合起來,相續相牽,薰習不已,便成了阿賴耶識。因此,就使我們原始清淨純真的本性,變成了染淨交參的識,這識再因妄想而起概念,佛法上稱為阿賴耶識中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物件的境界,佛法上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這樣一來,使我們本來靈明洞徹的本性。因無明而發生變化。好比澄清的水因微風而起了波紋即幻相,這時,本性已因無明的污染而成識,此識中又有了兩種分別,一者是由心所生的境即幻相,又稱相分;一者是緣其幻相的見照作用即見分。有了相分見分的幻覺後,接着又起了一種錯覺,末那識的產生。末那識不知道相分、見分同是本性的幻影,因而執着見分是本性的幻影,因而執着見分為我即我之能見;執着相分為我所即我之所見。如是執着不已,攀緣不息,由這個錯覺的我而攀緣、分別、取捨我所有的一切事物:我所愛、我所憎、我所好、我所惡。於是由此中更產生了一種虛妄的想像、意識。意識出現之後,喧賓奪主,不但取代本有本性的地位,並把阿賴耶識和末那識也置之腦後。它成了人生(其他有情亦然)的主宰,好其所好,惡其所惡,去胡作亂為。同時,意識尚有一批助手:眼、耳、鼻、舌、身五識。藉著這批助手的力量,貪圖五欲,即財、色、名、食、睡的快樂,而有貪、瞋、痴、慢、疑諸煩惱。由此,而造下無量善惡之業。但意識是妄想執着而有,本來幻化不實,當人生四大分離死亡之際,意識隨之散滅,只留下一個生死流轉的根本:阿賴耶識,去承受那因善惡之業所招致的果報。

二、阿賴耶識

  大乘佛法的法相宗中,把人這一顆對境攀緣的妄心,分析為八個識,這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八識中的前六識,係自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而發生。六識中的前五識,眼、耳、鼻、舌、身五識,只能了知自己界限以內的東西,不能代表別種識發生作用。而第六意識,則是由前五識所引導,助他們發生作用的。譬如眼之見色,只能了知是色,至於這色是黑是白,則有賴意識的分別計度。耳之聽音,只能了知是音,音之含義也賴於意識的分別計度。所以前五識中有一識起作用,意識便同時俱起。此外,意識尚能對內、外之境,不分有形、無形,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有比較、推測的作用。因此,迷悟升沉之業,皆由意識而作。現在心理學上,只研究到此前六識為止。但在大乘佛法上的分析,尚有第七、八二識(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存在。

  第七末那識,譯為意,但因恐與意識相溷,故保留末那的譯音。末那識的作用,是執定阿賴耶識中的見分為我,而恆審思量之,所以它的特點,是「執我」和「思量」,因為執我,所以與我痴(因無明故,不自知我相的真理曰痴),我見(執五蘊假合的我為真我),我慢(因我見而有倨傲自高的心理),我愛(於所執我而生之貪愛)這四煩惱常相應不離。末那識屬於潛意識的範圍,它本身並不造作善惡之業,但因它執着自我念頭,所以就成為一切眾生自私自利的根源。末那識所執着的我是什麽呢?就是八識中最後一個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又名藏識,它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也是無始以來,生死流轉的根本。此識中含有生滅,及不生不滅二義;不生不滅者,是覺,是真如,是本性;生滅者是不覺,是妄心。

  梵語阿賴耶,意為無沒,我國譯為藏識。稱無沒者,是因它歷劫生死流轉,永遠不滅壞;譯為藏識者,因它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它是一切業力,即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

  一切眾生,每有起心動念,或發為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結果受報之前,都寄藏在此識中薰習,所以有能藏義。前七識的心心所法,算是能薰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的所薰所緣,故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執定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義。

  在八識生起的順序上說,此識最先生起。為諸識之首;但若由末歸本而言,則排居第八。此識為識之總體,亦為一切善惡業力之所寄託,故眾生死亡後,前七識俱滅,惟有此識受善惡業力之所牽引,在六道中再去投生受報。眾生死亡前七識雖滅,但它們的功能仍存在於第八識中,所以受生之後,依然又起惑造業,使業種繼續積存,因此阿賴耶識也就在六道中生死流轉,永無出頭的一天了。

  阿賴耶識如何生死流轉呢?這要從佛法上的十二緣起觀說起。

三、十二緣起的生命觀

  十二緣起,又稱十二因緣,亦稱十二有支。這是依因果法則,以開示有情生命三世相續的真相。

  十二緣起,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這其中,無明是過去之惑,行是過去之業,由識至受五支是現在苦果;愛,取二支是現在之惑,有是現在之業,生和老死是未來的苦果。這樣由惑造業,由業受苦,由苦而復惑,因惑復造業,復受苦,就是有情生命流轉的惡性循環。但在這迴圈中因業受苦的根本,就是阿賴耶識。

  生命的來源,由於無始以來本性因染成識,因妄想執着造作之業力寄託於識中,此識復受業力支配,在六道中輪迴升沉。因此,我們可以在此說出生命的奧秘,那就是,生命的根本,是阿賴耶識。生命自六道而來,復往六道而去,事實上也無所謂來去,只是這個識,受着業力的牽引,在這六類眾生的生命之流轉里,扮演着各種不同的角色。一旦因緣會合,生入人道,那就成了五蘊和合的我。

  其實,識與名色結合的生命,並不一定就是人,不過三界六道,以人為中心,所以我們在討論生命問題時,亦假設以人為物件。假設說,神識以過去業力之因,生入人道,那麽在十二因緣的現在果報上說,就是倒時入胎,與父精母卵結合而成生命。此生命發育至六根具備,出生人間,漸次成長,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感觸,而有苦樂的感受。這便是十二因緣中的識、名色、六入、觸、受五支。

  有了苦樂的感受,就會躲避痛苦,追求快樂,此不獨於人,動物皆然。既然追求快樂,自然就有貪愛:貪財愛色,爭名奪利。然而過份擴張自己,就難免不影響別人。少數人快樂,多數人難免痛苦,痛苦的人為了求得快樂,不免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當然,人群中也有捨己為人的仁人志士,克己安份的善良人民。但人的行為不管是善是惡,起心動意,皆是業種。這業種印入藏識:阿賴耶識中,以業的善惡,支配未來的生命,即善者超升,惡者沉倫,一切皆自己造作,沒有什麽上帝和神祗支配。以上是十二緣起中現在三因的愛、取、有,三支。

  未來之果呢?則由現在之業因,再去受生,再去受報,再作業,再老死……在生命之流里,延續無盡。

  十二緣起的內容如下:

  十二因緣,包括:過去二因、現在和未來二果。

  過去二因,包括:

  (1)無明:本性妄想執着而有之迷惑煩惱。

  (2)行:行為造作之業。這兩者又稱為過去惑業。

  現在:包括三因和五果。

  三因,包括:有、取和愛。

  (1)有:是因貪愛執着而造作出善惡之業。

  (2)取:是因貪愛而生之執着心。

  (3)愛:是對五欲六塵的貪愛。

  這三因又稱為現在惑業。

 

  五果包括:識、名色、六入、觸和受。

  (1)識:是指為過去業力牽引,妄生顛倒分別而入胎之識。

  (2)名色:是五蘊的總名,是在母胎中發育的精神與物質之溷合體。

  (3)六入:是在母胎中發育至六根具備。

  (4)觸:是指出胎後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感覺。

  (5)受:是由好惡刺激而有苦樂的感受。

  這識、名色、六入、觸和受,都是現在之苦。

  未來二果,包括:

  (1)生:因業力而致未來所生無蘊身。

  (2)老死:諸根朽壞為老,諸蘊破壞名死。

  它們都是未來之苦。

四、業與輪迴

  業的梵語是羯磨,為造作之義,人在思想上,或因思想發之於身體語言的善惡諸造作,俱名為業。佛經俱舍論中說:「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業,所作謂身語。」

  中阿含經中說:「思業與思己業」。思業即是意業,思己業即是思而發之於身語的動作。這三者,合稱為身,語,意三業。

  業有善,惡,無記三性。善業能招致善果,惡業能招致惡果,無記業既不是善又不是惡,故不感果。

  身、口、意三業,能感果的是善、惡二性,這三業善、惡的內容如下:

  十善業包括:身業(放生,布施,淨行)、語業(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和諍語)和意業(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

  十惡業同樣包括:身業、語業和意業。只是身業是指殺生,偷盜和邪淫;語業是指妄語,綺語,兩舌和惡口;意業是指貪慾,瞋恚和邪見。

  以上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主。身、語二者,皆受意之支配。在意念上若無貪、瞋、痴之意念,行為上則不至有殺、盜、淫之惡行。

  關於業,人頗難瞭解,它無形無相,無質無量;但起心動念,皆成業種,且又永不磨滅,恆久存在,遇緣則起現行。我們如果勉強作一個比方,不妨說是人意識里的印象。我們每有起心動意,以及語言行為,不拘是善是惡,意識中必留一印象,這就是業種印入八識田中。八識田,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我人身心行為給意識中留下的印象雖然有深有淺,但並不因時間的久暫而磨滅。對於某一事物,印象深刻者,固然終生難忘,且會因對此事之印象而影響到人的心理及行為;但即使是印象至淺至微者,也將永久存留於意識中。現代心理學解釋夢是潛意識的活動。在人意識上已不復記憶存在之事物,而在潛意識中仍然存在,這固然證明印象不滅,同時也表示業力也是不滅的。

  梁啟超先生,在《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綱要》一文中,對於「業」有一段頗為詳盡的解釋,今摘錄如下,以助我們對業的瞭解。

  「業,音譯:羯磨。用現在話來解釋,大約是各人憑自己的意志力不斷的活動、反應的結果,造成自己的性格,這性格又成為將來活動的根底,支配自己的命運。從支配命運說,名曰:業果或業報。業是永遠不滅的,除非業盡,即意志停止活動。活動若轉一個方向,業也會隨順轉個方向而存在着。業果、業報決非以一期生命之死亡而終了,死亡不過是「色身」(物質所構成的身體)依循物理的法則而聚散。生命並不是純物質的,所以各人造業,並不因物質身體之死亡而消滅。死亡之後,業力會引導自己轉換到另一個方向、形式,形成一個新生命,這種轉換狀態,名曰:輪迴。懂得輪迴的道理,便可以證明業力不滅的原則。」

  「業的形相究竟怎麽樣呢?諸君曾聽過那些收藏宜興茶壺的人的對話嗎?茶壺越舊越好,舊茶壺如果之前都是沖泡好茶則更好,為什麽呢?每多泡一次茶,那壺的內容便生一次變化,茶吃完了,茶葉倒了去,洗得乾乾淨淨,表面看來什麽也沒有,然而「茶精」漬留在壺內,第二次再泡新茶,前次漬下的茶精便起一番作用,能令茶味更好。如此泡過二次三次乃至幾千次,每次漬一點,每次漬一點,久而久之,便不放茶葉,拿開水衝進去,不到一會,居然有色有味,可以當茶喝。抽鴉片煙的人亦然,他們最講究用舊槍舊斗,非此不過癮,因為舊槍舊斗漬有無窮的煙精。這種茶精、煙精,用佛家語,便可說是茶業、煙業……」

  業力並不因肉體的死亡而消滅,肉體死亡之後,業力寄託於阿賴耶識中,此識復受業力的支配,再與物質結合另形成一新生命。但另形成的新生命是人?是畜?是飛禽?是蟲蟻?阿賴耶識本身不能自主,全受業力的牽引。佛經上說業力牽引阿賴耶識的情形是「譬如討債,強者先牽。」那就是說,那一方面的業力最重,就淪墮到那一方面去。

  三界有情,因迷惑而造業,因造業而受苦,因受苦復迷惑,這惑、業、苦三者,就形成了惡性循環。但因惑所造之業有善、惡、輕、重之分,因之果報於六道中亦有苦、樂之別。業識在六道中生此死彼,生彼死此,就叫做六道輪迴。

  所謂六道,是天道、人道、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前三者稱三善道,後三者稱三惡道。其中天道福報最厚,樂多苦少,係修上品十善所感之果。人道苦、樂參半,係修中品十善所感之果。修羅道福報如天,而瞋恚心重,鬥爭不止,係修下品十善所感之果。下三道之畜生道,愚痴無知,吞噬虐殺,係造下品十惡所感之果。餓鬼道常受飢餓,故曰餓鬼,其痛苦甚於畜生,係造中品十惡所感之果。最下者為地獄道,係造上品十惡,召此極端痛苦的果報。然在此六道之中,各道中的苦樂福報亦繁殊萬端。如人有富貴貧賤,窮達壽夭,畜有飛禽走獸,蟲蟻魚蝦。鬼道中有無財,少財,多財諸類;天道中分欲界、色界、無色界諸天,總之皆是業力之所召感,善升惡墮,理所固然也。

  三界六道之眾生,包括:欲界(具有男女飲食之欲的世界)、色界(離男女飲食之欲的有形世界)和無色界(無形色的心識世界)。

五、佛教的人生觀

  在明白了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執着而起的妄心;認識了生死流轉的根本,也就是阿賴耶識,和支配此識的力量,也就是業力;了解了十二因緣,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之後,再來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及我們立身處世的態度,這樣就有了一個準則:那就是以佛性,以阿賴耶識,以業力,以因果諸立場,來衡量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就是佛教的人生觀。

  第一,我們以因果的立場來看人生:因果,具足應說是因緣果報。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異的基本法則,這法則的特點,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所造之因,必有所結之果;所結之果,亦必有所造之因。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何因,得何果,這在因果法則上是絲毫不爽的。

  人生的因果,有善惡兩面,種善因獲善果,種惡因獲惡報。因果通於三世,有因必將有果,所謂「欲問過去因,現在受者是;欲問未來果,現在作者是。」我們現在的境遇美滿,固不必躊躇滿志;我們現在的境遇困苦,也無須怨天尤人。

  第二,自業力方的立場來看人生:世界的美醜,人生的苦樂,皆由眾生的業力所招致。前者是由於眾生的共業,後者是由於個人的別業。所謂業力,也就是過去行為的結果。我們有身、口、意三業,可以為惡;亦可以為善。為惡者,意念上的貪慾,瞋恚,邪見;行為上的殺生、偷盜、邪淫;語言上的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善者,意念上的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行為上的放生、布施、淨行;語言上的誠實語、質直語、柔軟語、諍語。而這些善惡之業,也就在我們一念之間的差別。所以,如何淨化我們的意識,創造我們未來生命的環境,這是我們人生努力的目標。

  第三,自阿賴耶識的立場來看人生:阿賴耶識是生命的根本,萬法的本源。它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含有淨、染兩面。無始以來,它在六道中生滅相續,永無止境。它的本體,雖因污染而生長在六道,但若淨化亦可超登聖域。由此觀之,使我們知道我們肉體的驅殼雖然短暫淼小,幻化不實,但我們生命的本體則是永恆存在。所以人生的價值,不在目前的肉體上、感官上的享樂,而在永恆生命本體的淨化。淨化本體的方法,則是以佛法上的六度,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來淨除我們心識上的六弊,即慳貪、毀犯、瞋恚、放逸、散亂、愚痴。這六弊淨除了,我們生命的本體即可恢複本來的明朗,獲得永恆的解脫。

  第四,自佛性的立場來看人生:我們各人所具的本性,原是萬德萬能,與佛無異,只因一念無明,為煩惱習氣所縛,才輪迴六道,沉淪苦海。雖然如此,但我們的佛性終無損減,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佛經上說:「眾生是未覺的佛,佛是已覺的眾生」。

  佛教的人生觀,是積極的,樂觀的。它要我們鑒因知果,避惡趨善,淨化生命的本性,發揚人性的光輝。果能人人如此,則娑婆國土也就會轉化成極樂世界了。

【名詞解釋】

  • 一切智:佛智之名。三智之一,了知一切之法。即一切種智。是視平等界之空性智。
  • 自然智:不藉助功用,自然而生的一切種智。
  • 真性:即真如之性。
  • 常住佛性:即眾生原本具足的不隨肉體生滅影響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的如佛一樣的真如之性。
  • 妙真如性:(術語)真如為萬法之實性,諸相不可得,故曰妙。愣嚴經曰:「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 真如實相:非假謂之真,不變謂之如,離虛謂之實。真如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淨心,亦稱為法身、如來藏、法性、佛性等。此真如自性,並非虛妄,乃係真實之相,故名真如實相,簡稱為如實。
  • 業障:惡業之障礙。由於貪、瞋、痴起身、口、意,造作五無間惡業之力而妨礙了正道。
  • 習氣:又作煩惱習、餘習、殘氣,略稱習。
  • 煩惱:由於貪慾、瞋、恚、愚痴等諸惑,引起的煩心惱身,即為煩惱。
  • 阿賴耶識:心識名,八識中的第八識,中譯為藏識,藏字有三義,即能藏、所藏、執藏。(1)能藏:謂阿賴耶識能含藏一切法的善、惡種子;(2)所藏:謂阿賴耶識為前七識薰習的雜染法所覆藏;(3)執藏:謂阿賴耶識為第七識所執為自內我。又譯作無沒,即含藏諸法種子而不沒失。又雖在生死而不沒失,故名無沒。
  • 末那識:八識中之第七識;中譯:思量,又譯:作意,它恆常在審察,恆常在思量,在審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阿賴耶識為我,因為有四個根本煩惱(我痴、我見、我愛、我慢)跟着它,故我執的成見很深,許多煩惱便是這末那識的執着而生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