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世界論壇

<- 社交登陸。【論壇使用幫助】
2000億市值蒸發,名片董明珠的格力電...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2000億市值蒸發,名片董明珠的格力電器為何被機構拋棄?

2
2 Users
0 Likes
292 查看
forum
(@forum)
會員
已加入: 3 年 前
帖子: 669
Topic starter  

2000億市值蒸發,格力電器為何被機構拋棄?

文章來源:  2021-10-29 02:44:2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19302 次)
 

1

「大白馬」跌落神壇。

業績上,傳統的家電旺季,格力電器(000651.SH)2021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雙雙下滑超過15%。

股價上,已跌回三年前,格力電器最新收盤價36.50元/股,市值距高位已蒸發約2000億元,跌幅超過45%。

猶憶4個月前,格力電器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當時備受爭議之一是,持股計劃購買價格為27.68元/股,僅為公司彼時收盤價的一半左右。

所幸定價夠低,在高瓴資本被套牢、高盛「割肉」退出、股價跌破回購價後,員工持股計劃中最大認購股東,佔比27.68%的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董明珠依然沒有虧損。

格力電器已然掉隊。

格力電器最新市值約2200億元,與友商漸行漸遠。儘管美的集團股價年內也表現不振,不過其最新市值4677億元,已是兩個格力有餘。而早在兩年前,二者市值一度比肩,美的集團略領先格力電器不足100億元。

海爾也躍居格力之上,最新市值已達2400億元左右。2018年底美的格力當時均超2000億市值,當時海爾智家市值還不足1000億元。

資本紛紛棄格力電器而去。

第三季度期間,十大流通股東只減未增。減倉的包括北向資金、格力集團、匯金、阿布達比投資局。其中北向資金撤離明顯,期間減持數量高達2.04億股。萬金全球股票主基金已退出流通股東前十。

十大流通股東門檻也由中報末的2623.60萬股降至三季度末的1701.30萬股。股東戶數88.80萬戶,較一季度末的46.86萬戶增超90%,格力電器股東散戶化明顯。

機構合計持股比例降至十餘年來新低,最新機構持股比例僅有23.83%,較中報時又下滑了8.03個百分點。早在中報時,知名投行高盛集團清倉了格力電器。當時是「割肉」,時間證明高盛的決定是對的。

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格力電器機構合計持股佔比保持在50%之上,並於2019年底達59.65%。

美的集團三季報尚未披露,WIND數據顯示近四年機構持股比例均在60%之上。今年二季度末機構持股比例仍高達63.29%。

資本態度已十分明顯。

為何格力電器會被市場拋棄?

盛極而衰的「分水嶺」始於2019年。

2018年底,董明珠與小米雷軍之間的「十億賭約」到期。當年三季度雙方還打得難解難分,四季度業績一出,格力營業收入1981.23億元,險勝1749.15億元的小米。在這場遊戲中,董明珠笑到最後。

有資深行業觀察人員對界面新聞記者稱,儘管企業家不會因一則戲言而改變公司的正常經營思路,但格力電器當年的業績狂奔離不開其「壓貨」銷售模式。

格力電器的「壓貨」模式由來已久,這一模式可平衡空調行業的淡旺季。要衝量,只需要向經銷商多壓些即可,將庫存放在渠道環節。

也有一家格力電器的小型經銷商對界面新聞稱,與其他品牌空調產品相比,更樂意壓格力空調,因此,壓貨多一點也沒有太過抗拒。

格力電器與經銷商之間是利益共同體的關係,雙方深度捆綁。良好的經銷商體系,曾幫助格力電器穩坐空調銷售的頭把交椅。代表經銷商利益的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又是格力電器的第三大股東,常年坐享格力電器分紅及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那年後,雙方關係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過多壓貨也帶來的庫存壓力,經銷商難免會有怨言。庫存壓力、利潤漸薄尚可努力化解,不足以讓經銷商對格力電器萌生退意。接下來,來勢洶洶的電商浪潮很快讓董明珠與經銷商們開始心生嫌隙。

面對電商時代的到來,董明珠一開始是猶豫的。

直至奧克斯藉助互聯網彎道超車,拿下電商渠道銷量第一,並大有奮起直追老大地位之勢。董明珠坐不住了,2019年6月,格力下場公開舉報奧克斯空調質量問題。

之後,董明珠轉變態度,積極擁抱電商。格力電器開「董明珠的店」,積極直播賣力推廣;11月成立格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明珠任董事長;雙十一讓利30億元打響促銷戰……

雖然這步走得慢了一些,但傳統產品借電商破局勢在必行,而這又難免觸動了經銷商的「蛋糕」。格力電器重要的核心經銷商股東——第三大股東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近年來首次減持格力電器,2020年第三季度減持了4288.18萬股。

新冠疫情之下,格力電器更是大刀闊斧加速渠道變革,推動雙線融合。

效果如何?

或許是渠道改革疊加經濟環境變化帶來陣痛,這兩年的變化最直接的結果便是,「空調一哥」易主。

2020年年報顯示,美的集團空調營業收入在多年以來首次反超格力電器,二者分別為1212.15億元和1178.82億元。

2021年中報顯示,美的集團空調收入764.08億元,格力電器空調收入671.94億元。半年時間,格力電器在其主營的空調產品上落後了美的超過90億元。

對於「空調一哥」之位,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雙方甚是在意,一方勉力維繫,一方誌在必得。

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出現在兩位龍頭2021年的中報中。對市佔率方面,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分別援引不同的第三方數據來說明自己在空調行業的「老大」地位。

格力電器說:「據《產業在線》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格力家用空調內銷佔比33.89%,排名家電行業第一」。

美的集團用的是奧維雲網的數據:「家用空調產品的全渠道份額提升明顯,在線上與線下的市場份額均居行業第一,分別達到37.6%和36.5%。」

格力電器2021年半年報

美的集團2021年半年報

糾結在文字遊戲上並無太大意義,依然要看實際業績。

如果說在空調「戰場」格力電器尚存有一戰之力,那麼在其他領域格力電器已潰不成軍。

多元化是兩家企業一直以來頻繁提起的詞。

單一業務佔比過大帶來的瓶頸十分明顯。格力電器在2017年年報中首提「格力電器要做一家多元化的全球型工業集團」。2018年,戰略愈發清晰,在股東大會上,董明珠稱,格力電器要做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覆蓋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和通信設備四大領域。

多元化半程,來看看雙方的成績。

三季報並未披露各具體業務營收佔比情況,因此,以2021年中報數據來看。

格力電器的多元化轉型聲勢浩大,卻進展緩慢。

格力電器空調業務仍是佔據營業收入超七成。晶元、手機、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這是格力這些年的多元化去向,任何一個行業規模都可與空調行業匹敵甚至超越的。然而,直至今日,格力電器這些業務無一成規模。

從三季報來看,格力電器今年要完成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業績考核目標都難。

反觀美的集團,暖通空調佔據43.70%,消費電器37.15%,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佔比7.20%。儘管收購庫卡後,美的集團近年的機器人、自動化系統佔比數年未有提升,但多元化程度遠高于格力電器。

多元化戰略之所以對白電行業如此重要,就在於行業原本的基礎邏輯正發生改變。

家電行業與房地產行業關係密切,然而,在「房住不炒」樓市降溫成交下滑的背景下,原本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房地產作為增量的家電市場也面臨萎縮。因此拓展新的增長點勢在必行。

市場給多元化程度更高的美的集團較高估值也理所應當。

那麼,格力電器未來機會何在?

在財務數據上,儘管下滑是確定之事,但投資者不必對格力電器過於悲觀。

2021年以來格力電器的財報有一項數據——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十分健康。

2021年前三季度,格力電器經營活動現金流入1379.21億元。這一數值是格力電器同期史上次高,僅較2019年同期低135.62億元,同比增長約34%,也高於2017年、2018年同期。

這一指標前三季分別為339.54億元、460.80億元和578.87億元,每季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均較為健康。

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指的是公司從事經營所獲得的收入。通常情況下,其與營業收入的表現正相關,然而格力電器今年前三季度尤其是第三季度,數據趨勢並不同步。

格力電器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同比增長34%的情況下,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僅9.48%,歸母凈利潤僅增長14.21%。

格力電器第三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同比增長28.16%的情況下,其單季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大降16.40%,歸母凈利潤大降15.66%。

當然,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確實會吞噬大量利潤,但這並不影響營業收入規模。

也有國泰君安家電分析師直接點評稱,收入端的表現與第三方出貨數據不符,低於預期。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21年格力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內銷同比增速分別為5.0%、3.4%,外銷同比增速分別為1.4%、6.7%,連續兩個季度出貨數據較為穩定。

對於收入端與第三方出貨數據不符的原因,國泰君安家電分析師認為,可能因為618大促,部分訂單二季度確認收入,但三季度出貨。

國泰君安家電分析師也稱,從現金流量表看,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環比年中明顯改善。第三季度單季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25.33億元,同比增長66.01%,而應收賬款+應收款項融資環比年中減少122.41億元。

截至三季度末,格力電器存貨數據上升至歷史新高的396.75億元,確實值得注意。存貨周轉天數同比大增24.39天至87.02天,也說明今年存貨周轉在變慢,不是好事。

同時,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的周轉天數分別為18.52和81.59天,同比降了4.61天和29.61天。

格力電器第三季度毛利率環比在修復。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銷售毛利率為24.90%,環比增加1.56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13.17%,環比增加2.73個百分點。

近期原材料價格已有回調態勢,出廠價格也可能上升,格力電器毛利率較峰值還有提升空間。

此外,格力電器還手持聞泰科技、三安光電、海立股份等上市公司股權,計入其他權益工具投資中。

雲南白藥炒股巨虧15億元,格力電器所持股權,當下來看,收益頗豐。中報時,相關計入權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已超過40億元。

在股價大幅回落後,格力電器已是最便宜的白電龍頭了。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動態PE分別是16倍和18倍左右。格力電器動態PE只有10.5倍。

長遠來看,格力電器的另一機會在於未來可能的變革。

高瓴資本上升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已有兩年時間。業務上,高瓴似乎甚少干預管理層決策。這並非高瓴資本的投資風格。未來「做時間的朋友」的高瓴會否發力?比如在董明珠接班人一事上會否參與決策,這也關係了格力電器的未來。

在董明珠時代,格力電器是否還能重新煥發活力呢?


   
引用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12
 

格力被爆在美達成延遲起訴協議 接受9千萬美元罰款

文章來源: 和訊網 於 2021-10-30 07:17:30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683 次)
 
美國當地時間10月29日,美國司法部在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格力電器和美國司法部已經達成了延遲起訴協議(DPA)。根據這份協議,Gree Zhuhai(珠海格力)和Gree HongKong(香港格力)同意接受總額為9100萬美元的罰款,並同意向因公司有缺陷的除濕機而引發的火災進行相關賠償。


(美國司法部官網截圖)

美國司法部稱,香港格力就周四在美國加州中區地方法院提交的一份刑事資料達成了一項延期起訴協議。與DPA一起提交的刑事資料指控珠海格力和香港格力觸犯《消費品安全法》規定的一項重罪,即故意不向CPSC報告消費品安全信息。

同時,格力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工業城的美國子公司Gree USA Inc.(美國格力)也在刑事信息中被指控。法庭文件顯示,珠海格力、香港格力和美國格力知道他們的除濕機有缺陷,不符合適用的安全標準,可能會起火,但這幾家公司幾個月來沒有向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報告這一信息。在消費者對火災及其造成的傷害的投訴不斷增加後,這幾家公司才報告並召回了這些除濕機。

根據DPA的條款,珠海格力和香港格力同意接受總額為9100萬美元的罰款,並同意向因公司有缺陷的除濕機而引起火災的任何未獲賠償的受害者提供賠償。格力公司早先向CPSC支付的1545萬美元的民事罰款計入協議的9100萬美元的總罰款。美國司法部稱,這是根據《消費品安全法》(CPSA)所展開的第一批公司刑事執法行動得到的了結。作為刑事和解的一部分,格力公司同意繼續配合司法部的調查和起訴並同意加強公司的合規項目和報告要求。

在被曝光的DPA文件上,還出現了疑似董明珠的簽名,簽署時間為2021年10月20日。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還注意到,事實上,有關格力電器的除濕機質量事件,在幾年前就已有公開報道。

2012年7月,有美國消費者投訴,格力電器通過Soleus出售的低容量除濕機容易著火。同年,與格力電器合資成立格力美國公司的合作夥伴Soleus通過測試發現,該產品確實存有設計缺陷。Soleus還發現,格力在2010年到2012年間生產的產品使用了不合格的材料。Soleus認為這對公共安全是一種威脅,於是把相關問題向當地政府做了報告。

2013年9月13日,格力電器發布了針對除濕機質量事件的召回公告。格力電器稱,將召回在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間在美國和加拿大銷售的涉及SoleusAir、Kenmore、Frigidaire等12個品牌約225萬台除濕機產品。

「公司出口到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除濕機可能會過熱、冒煙和起火,可能會對消費者造成火災或燒傷的危害,目前尚未收到任何人員傷亡的報告。雖然收到的投訴數量與銷售總量相比不到萬分之一,本著為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2013年9月12日,在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和加拿大衛生部的監督和批准下,公司仍然決定自願召回這些除濕機產品。」格力電器在召回公告中表示。

2016年,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發布消息稱,珠海格力已經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1545萬美元(約合1億元人民幣)的民事罰款,罰款對象涉及珠海格力以及與其存在關聯的香港格力、美國格力。

對於這一事件,家電行業資深觀察家劉步塵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時表示,數千萬美元的罰款,對格力電器賬面盈利的影響不是很大,但對格力的產品形象影響很大,特別是對格力開發美國市場也有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電器近日剛剛公布了2021年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81.35億元,同比增長9.73%,實現凈利潤156.45億元,同比增長14.21%。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470.83億元,同比下降16.50%;實現凈利潤61.88億元,同比下降15.66%。


   
回復引用
Share:

【聲明】:禪世界論壇尊重言論自由,任何人可討論佛學、政經、生活和科技等話題。在言論發表前請根據常識和法規自審。論壇管理員和版主有權刪除任何不當內容。使用本論壇即表示接受【禪世界論壇規則】【論壇使用幫助】。 【禪世界免責聲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