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界论坛

<- 社交登陆。【论坛使用帮助】
王培坤:从内观到正念:佛教禅修的现代化...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王培坤:从内观到正念:佛教禅修的现代化及世俗化

1
1 Users
0 Likes
912 查看
forum
(@forum)
会员
已加入: 3 年 前
帖子: 669
Topic starter  

从内观到正念:佛教禅修的现代化及世俗化

 

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半月心耕 作者:定澈

绪言

 

若说佛教禅修在时下西方属内观禅第一兴盛,估计没人敢说第二。佛教禅修在西方三派鼎立:内观、禅宗、和藏传,估计谁也没有准确数字,但内观至少占据半壁江山。

 

我们通常说“现代”内观禅,是因为这是一种起源于近现代东南亚国家,尤其是缅甸的佛教禅修思想、技巧和流派,有别于传统佛教经典或论典中描述的禅修理论和方法。

 

现代内观禅修主要的佛典依据,经典是《念处经》(Satipaṭṭhāna Sutta),但是经上的禅修理论和操作比较简略,所以内观禅理论实际多来自阿毗达磨论典,而又以《清净道论》这部部派禅修思想的集大成著作为主。实际禅修操作方法和技巧,却依个别内观禅修老师的创造、风格不一。

 

现代内观禅约出现于十八世纪缅甸。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传到西方。再经过约一、二十年的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在西方风行。近十年,内观禅又成为当下方兴未艾的正念运动的主要理论和技巧来源,其影响已经进入世俗各专业领域。

 

现代内观禅的宗教心理基因

 

佛教解脱道三学(戒、定、慧)理论认为,禅修(定学)是修行的枢纽,所谓由戒入定,由定生慧。[i] 从历史上的佛陀证悟经验上看,他当年修行的转折点、最后的突破和成功,是在特别和深入的禅定境界中实现的。[ii]

 

虽然禅修是佛教修行的中枢,为佛陀和其弟子广为修习,但岁月流转,其具体做法在佛陀去世后一两百年内可能就逐渐模糊、甚至失传了。[iii] 这样一来,由于修行中枢理论和方法都可能不太明朗,佛教所谓的证悟目标就变得难以企及。

 

事实确实如此,作为人类最了不起的心灵解脱体系之一的佛教,无论大小乘,在历史的发展中,大多慢慢演变成了宗教、民俗、信仰、学术、仪礼……涅槃的理想、心灵的觉悟,变成了不可证、不知证或者如何证的问题。直到今天,大部分佛教徒,无论大小乘,对所谓的如佛陀般今生证悟、成就,基本上是觉得毫无希望了的。证悟,只是一个依稀不明的远古的精神和心灵高度了。[iv]

 

十八世纪的缅甸,也是这样。

 

于是佛教徒的期望,是积累现生功德福报,期待好的来世轮回,直到佛教经典中描述的下尊佛-弥勒佛-的出现,成为其弟子,从而获得拯救。[v]

 

但是,也有少数一些人不做此想,他们想回到佛法的源头去找出解决之道。既然历史的佛陀不能重生,社会似乎又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悟经验参考,他们的目光,自然落到了佛教文献里的记载和描述,希望通过那些文本来揭露事实、厘清理论,琢磨操作技巧,并放诸实践。这个,就是现代内观禅的心理原动力。这个,就是最初一批内观探索和实践者们的内心逻辑。

 

在当下社会人生里重新实现远古的精神理想和心灵的高度,对任何一个有历史的宗教和灵性的传承,应该都算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原始的心理基因吧。

现代内观禅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把一个时代的转变归功于一两个人总是太沉重,但是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两个人将开千百年风气之先。

 

缅甸开内观禅风气之先的人物,是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叶和十九世纪初的梅达维法师(Medawi Hsayadaw,1728–1816)。

 

在上述描写的当时缅甸佛教环境里,他重新提出通过禅修实现古典开悟理想并在今生获得成就的可能性,并且从1754年第一本开始,撰写出近三十本的内观禅修操作手册。

 

他的禅修理论,建立在佛教阿毗达磨论典对三法印和五蕴的认识的基础上。他的立场和努力最终获得当政皇朝的支持,也慢慢在僧团中取得共识。

 

经过几代佛教徒的努力,[i] 根据美国学者派崔克 · 普兰克(Patrick Pranke)的意见,1948年缅甸独立前,内观禅已经“完全融入了正统缅甸佛教的建制”,完成了这个现代缅甸佛教意义最重大之一的转型。熔铸了现代科学和理性精神的内观禅修,甚至被缅甸政府用来对抗西方殖民的一种文化武器和精神堡垒,成为缅甸社会面向世界的精神文化符号。[ii]

 

描述这段现代内观禅的历史,我们就必须提到雷迪法师(Ledi Hsayadaw,1846–1923)这位普遍被认为是现代缅甸内观禅运动的奠基人。[iii]

 

 

雷迪法师(Ledi Hsayadaw,1846–1923)

[照片来自: Vipassana Meditation Center Hong Kong:mutta.dhamma.org/new/HK)

 

所谓时势造英雄,其实英雄也造时势。雷迪大师虽有前辈内观先行者们奠下的基础,但他能把内观禅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除了上述所说政府支持、皇家背书的历史背景外,他个人的素质和才能也极大地帮助他成功完成了这个历史承担:

  • 他有全面的佛教经义、修行理论的修养和实践的积累。据知他很早就开始修习佛教经论,并曾在缅甸西北部著名的禅修中心实皆山学习内观禅。
  • 他有很好的写作能力,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深奥的义理与修行,能根据手上的佛教文献写出很好的内观修行指导。
  • 他具有理性、科学、实证的精神(理性的心灵探索精神,本就在现代内观禅的血液中,这可以从内观先驱者们对佛教禅修文献的探索和整理中得知;他们主要依据的阿毗达磨论典,本就是具有相当的思辨色彩的)。

 

雷迪的老师,是近代缅甸著名政治改革家,内务大臣乌波莱 (U Hpo Hlaing,1830-1883),以对西方现代科学文明的热衷和试图融合科学精神与阿毗达磨着称,这种态度,应该也影响了雷迪)。[iv]

 

雷迪的重要贡献,也因为他是把禅修推向在家众的关键人物。南传佛教传统,禅修、阿毗达磨的研究和修习,是出家人的专职。雷迪开始,开始向在家人传播,禅修不在视为在家人不能参与和练习的修行。

 

现代缅甸著名在家内观禅师乌巴庆和葛印卡,就可以远接到雷迪法师的传承。缅甸佛教的在家化,到了后来马哈希时代,得到进一步的推动,最终影响到西方。现代内观禅修运动能够蔚为壮观,把禅修推向在家人是其中关键之一。

 

现代内观禅的发展和推动,早期法师是中坚;后期,则以在家人的力量为主。雷迪,是这种风气转变的肇始和关键。

现代内观禅影响西方一僧一俗两主力

 

内观禅传播到西方,历史再次把使命落在了一两个关键人物的身上。这次,是缅甸一僧一俗。僧者,是马哈希;俗者,是葛印卡。

 

马哈希尊者

 

 

 

马哈希(Mahasi Sayadaw,1904-1982)

 

马哈希(Mahasi Sayadaw,1904-1982) 师承明贡(Mingun Sayādaw,1868–1955),是现代内观禅向西方传播阶段最有影响力的法师,是西方目前一些主要资深内观禅老师的直接老师。

 

马哈希继续弘扬他的老师明贡宣称重新恢复了的《念处经》所记载的直达涅槃唯一之道-修念处解脱,被称为“新缅甸禅法”(New Burmese Method)。又因马哈希法师推广有力,影响巨大,有人直接称为“马哈希禅法”(Mahahi Method),在西方几乎可说成了缅甸内观禅的代表。[i]

 

马哈希禅法的特色可以概括如下:

 

  • 去宗教化、纯禅修:前辈内观法师(比如雷迪法师)也许还赞成并保留传统佛教仪轨、礼节、唱颂、祈福等因素,现在这些因素基本被剔除。此派禅法,也有别于传统习禅者需要的长期出家环境下的经义研习,甚至这要求也被降低到了最低。
  • 更加突出内观能力的培养,传统佛教禅修要求的止静和专注能力(奢摩他,samatha)的培养被降低,心高度集中的禅定状态(三摩地,samadhi)不再作要求,早期经文里提到的禅那(jhana)修习被抛弃。这方面马哈希最大的理论贡献,是继承和发扬了雷迪提倡的不见于原始经文的所谓“刹那定”(khanika samadhi)。认为这种对当下片刻的专注力足够培养内观能力,能到达初果解脱的目标。这就是他著名的所谓“纯”或者“干”的内观禅修法(Suddha-vipassana,or Sukkha-vipassana)。
  • 进一步在家化。马哈希一生努力在缅甸、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建立多处禅修中心,积极面向在家众传播内观禅,直接间接训练了据称几十万的禅修者。马哈希是把现代内观禅推向南传佛教国家在家大众的大功臣。
  • 技巧特色。马哈希内观禅的专注和观察点,是放在呼吸带来的腹部起伏感官觉受上,并以紧密地给当下身心最主要或者最直接的经验和觉受在心里下概念给以标注的方法为特色。比如,假如你听到窗外汽车声,你在心里默念:“汽车声、汽车声……”直至另一个主要经验升起,如此不断给新经验标注。

 

马哈希能成为一代内观大师,首先在于其纵横的天资和根性:

  • 他二十七岁就通过了严格的缅甸官方佛法大考,获得“法师”的称号;
  • 四十四岁成为皇家禅修中心指导老师;
  • 他是佛教经典第六次缅甸大结集的提问者和总编辑,时年仅五十。

 

1979年,七十六岁高龄的他受美国内观禅修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IMS)之邀, 前往美国带领内观禅修营,学生就包括这个内观禅修社的创始人们,当今西方内观禅的第一代领军人物:杰克·康非尔德(Jack Kornfiled, 1945-), 乔瑟夫·戈德斯坦(Joseph Goldstein,1944-),雪纶·纱丝博格(Sharon Salzberg, 1952-)等。

 

他的西方内观事业,后来由他的诸多法师弟子继续执行。他的西方俗家弟子们也不断推动,并培养出新一代西方本土内观精英。缅甸内观禅在西方的传播,马哈希可以说是功勋最大的现代缅甸法师。

 

葛印卡

 

 

 

葛印卡(S.N. Goenka,1924 - 2013)

 

但在西方若以培养内观禅修者的人数和直接影响力而论,则非葛印卡(S.N. Goenka ,1924 - 2013)莫属。

 

葛印卡师从乌巴庆(Sayagyi U Ba Khin,1899-1971),塞亚泰吉(Saya Thet Gyi,1873 -1945),其师承远接雷迪大师。以推动内观禅的成功度和影响人数而论,葛印卡可说是当代最伟大的佛教禅修老师之一,说他是佛教史上推广禅修最成功、最有影响力的在家居士,估计也不会有太多的争议。

 

葛印卡的影响力,可用以下数字来说明:根据目前葛印卡内观禅官方网页的资料,其名下的内观禅修中心在非、亚、美、欧、大洋五大洲九十四个国家,有二百九十多个禅修点(其中一百二十九个是永久内观禅修中心);[ii] 据估计,葛印卡一生直接或间接训练了一千三百多个禅修指导老师,而每年估计有十二万人接受内观禅的训练。[iii]

 

葛印卡的内观禅修,首先以宣扬内观禅的普世性为特色。他宣称内观禅及其技巧是一条适合所有宗教和心灵背景的人士精神觉悟之路。其技术,也适应任何社会和时代的人群采用。传统佛教中的佛像、仪礼等外在形式、文化、民俗的时间和地域适应性的内容几乎被彻底放弃。

 

葛印卡标志性的禅修模式和方法,是他的十天禅修营,以清净、坚决杜绝任何干扰的禅修环境,严格峻利的日程表,艰苦卓绝的长时间禅修和指导内容层层递进的节奏为特色。前三天,参加者要求将注意力放在呼吸在上唇和鼻腔的感官觉受上,以其发展出一定的专注力用以后阶段的内观禅修;后面七天,指导你专注在无我、无常等内观智慧的体会和发展上。

 

其技巧的独创,是所谓的身体扫描技巧(分为全身区块扫描、快速全身扫描等分项方法)。此技法佛教禅修界获得广泛的接受和运用,并产生很多变种,是一种著名的现代内观禅修技巧。

 

慈心禅(Metta Meditation),是不见或少见缅甸传统内观禅的因素和禅修方式,也是葛印卡禅修的一个重要特色。慈心禅尤其在西方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成为了西方内观禅的一个几乎不可缺少的内容。

 

除了鲜明的禅修营风格和技巧,本身就是一名在家居士的葛印卡将禅修彻底在家化。他的禅修中心指导老师,也是在家人。参加学员更几乎是在家人。如果说缅甸、斯里兰卡等东南亚的内观禅修,马哈希是主要的推手,带动了一场学者们称为的缅、斯里兰卡“在家人禅修运动”(Mass Lay Meditation Movement)的话[iv],葛印卡,就把这个区域性的在家人禅修运动直接推向了全世界。

 

 

Dhamma Vaddhana: 笔者曾经参加过的,位于美国南加州内陆干漠地区的葛印卡内观禅修中心

(图片来自:vaddhana.dhamma.org/cam

 

葛印卡内观禅,依靠其标准化运作的各地禅修中心,严谨一致的课程、良好的禅修环境和支持条件,完全靠义工和捐款建设和运作的模式,给一些想严肃体验内观禅修的在家人士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和场所。在西方一般禅修中心课程收费不菲的情况下,葛印卡的内观禅修中心靠捐款运作和开课的模式尤其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可以说是西方年轻一代禅修者的播种、生产和供应中心。

 

当代著名西方内观老师,曾经向葛印卡学习的杰克· 康菲尔德在葛印卡去世后的悼言中写到:“每个时代,总有几个成就高远、充满愿景的伟大导师,高举佛法的明灯,照亮蒙钝的世界……葛印卡,就是这样的当代最伟大的老师之一。”[v]

内观禅在西方的传播

 

内观禅在西方的传播,是西方现当代精神变革时代一批灵性探索先行者主动寻找的结果。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方传统宗教和心灵体系被现代科学和理性精神持续地重组和解构,产生一股前往东土寻找另类精神和心灵之路的风潮。其视野,包括道家、瑜伽、佛教、印度教、吠檀多等等。冥想或禅修,是他们最主要的兴趣点。人类冥想文化中历史长远和力量强大的佛教传统禅修及现代内观禅,是他们最着力学习的部分。有不少人在亚洲国家出家成为佛教比丘,以期能专心学习。

 

然而内观禅在西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前,除了偶尔有来自亚洲的访问法师点缀出零星的内观消息之外,因一代在东方学习内观的西方本土人士还没有回来,西方社会少见内观的信息。1966年美国华盛顿特区成立的华盛顿佛寺(Buddhist Vihara)是个例外。由斯里兰卡法师慧狮尊者(Madihe Pannaseeha Thero,1913 –2003)创立的这个道场,提供常规的禅修和内观课程,也许可以认为是现代内观禅在美国的明显起步。

 

1970年后,情况开始改变。西方的内观寻道者开始回到母国,并开始传授内观禅。这个转变,应该以杰克·康非尔德和乔瑟夫·戈德斯坦1974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由藏传佛教大德丘扬创巴创立的那若帕学院(Naropa Institute)里开设内观禅修课程为起点。成功开设此课程后,他们开始在全国巡回提供内观课程,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参加。他们也就成为了当代西方第一代内观老师中最著名两位。

 

 

 

杰克·康非尔德 (Jack Kornfield,1945-)

 

让我们看看西方第一代本土内观老师的师承,以便对内观禅通过哪些个体影响了西方有更具象的了解:露丝 · 丹尼森(Ruth Denison,1922-2013,老师是乌巴庆);杰克· 康非尔德(主要老师阿姜查[AjahnChah, 1918-1992]、马哈希);乔瑟夫·戈德斯坦(主要老师马哈希及其弟子穆因幢[Anagarika Munindra,1915-2003]和班迪达[U Pandita,1921-2016])、雪纶· 纱丝博格(主要老师葛印卡、马哈希、穆因幢、班迪达)。

 

 

乔瑟夫·戈德斯坦(Joseph Goldstein,1944-)

 

内观禅在西方的传播主要通过两种性质的场所:

 

  • 一是通过在西方建立的传统缅甸、泰国、斯里兰卡、老挝等寺院。这些寺院大都规模不大,多由原籍这些国家的法师打理,也主要服务于当地的原这些国籍的移民。这些传统寺院承担了宗教文化的传承使命、传统佛教法会、仪式等活动仍然是基本服务内容。但由于内观禅的影响力和对西方人士弘法的需要,禅修,包括内观禅,也是它们最常见活动内容之一。虽仍需融合在传统东南亚佛教文化的大框架里,当家住持个人对禅修的态度和方式对此类活动的开展影响力比较大,因此较难概括出统一、明晰的做法和风格。其中一个比较特别的道场,是马哈希一系在西方的直属道场,比如位于加州圣何塞(San Jose)的如来禅修中心(Tathagata Meditation Center)。这一系的道场是专注内观的道场。

 

 

 

 

 

 

马哈希尊者的嫡系道场,位于加州圣荷西市的如来禅寺(Tathagata Meditation Center,Sumedha摄影)

 

  • 另一个就是西方人自己建立的内观禅修中心。其中的两大堡垒,一个位于美国麻州的内观禅修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IMS),由杰克·康非尔德、乔瑟夫·戈德斯坦、雪纶·纱丝博格和杰奎琳· 施瓦茨(Jacqueline Schwartz)1976年在麻州巴瑞(Barre, Massachusetts)建立。另一个是加州灵磐内观禅修中心(Spirit Rock Insight Meditation Center,1987年由杰克·康非尔德为主创立)。这两个禅修中心是姐妹中心,都打内观牌,关系紧密,经常共享师资。美国新一代学习内观禅的人,大多数与这两个据点的老师和活动有关,甚至可以说是西方内观禅的学习中心。除了少数资深老师直接师从亚洲内观老师和一些独立的内观老师外,现在西方的内观老师,都几乎与这美国两大中心的内观老师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麻州内观禅修社(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 IMS,照片来自:dharma.org

 

内观禅对西方的影响随着第一代内观老师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训练西方本土的内观老师开始,影响逐渐扩大。据保守估计,1964到1994年之间,约十万人参加过内观禅修营;其中,1994年就约有两万人参加过一天至三个月的禅修营。[i]

 

近二十年,内观禅更是风生水起,几乎可以说是在所有来自东方的心灵传承中独树一帜,其影响力,不仅早已超越早点的,源于印度教的超验禅(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也估计超过了藏传佛教和日本禅宗,随着各地内观中心的建立和当地社区内观老师的传播,已经能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灵磐内观禅修中心(Spirit Rock Insight Meditation Center, Allen Kenedy摄影,照片来自spiritrock.org)

 

近十年来,内观禅直接影响出来的正念运动(Mindfulness Movement)经过一二十年的初期发展后, 急速异军突起,并在当下心理学、脑神经学、医学等现代科学研究的扶持下,现在已经进入各世俗专业领域,尤其是心理治疗、社工、医学领域,已经慢慢融入西方主流的心智科学系统和精神文化话语。

 

现代内观禅在西方发展呈现新的特色,试概括如下:

 

  • 尽量淡化佛教背景。如果说缅甸内观禅是做了一场“去宗教化”的工作,将与禅修无关的佛教教俗仪礼排除了的话,内观禅在西方就走得更加彻底,他们承袭葛印卡的思路,视内观禅为普世的心灵修行方法和技巧,而不专属佛教,可以说是悄悄地做了一场“去佛教化的工作”。比如,西方内观禅老师和观察家吉尔·方斯戴尔(Gil Fronsdal)认为:“美国的内观老师基本上不会提到美国人会觉得水土不服或者无法接受的佛教教义……虽然解脱生死仍然是潜在的目标,但是六界轮回、功德积累、四果证悟、和出家修行等观念几乎不被提及......内观被传授为一种对当下生活有益的实用性和经验型的治疗和练习”。[ii]

    这也正是当年杰克·康非尔德创建内观禅修社时的心迹:“我们想把内观禅这个有力的修行方式带给这个社会。我们力求简洁、而不参入复杂的仪式、僧袍、唱颂和那整个宗教传统”。[iii]因此,西方内观修行者多数人只认可自己是一个内观修行者,而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南传佛教徒。[iv]一个明显的列证是,1993年灵磐内观禅修中心的导师委员会开会时,约三十名与会老师被问及是否视自己为南传佛教徒时,只有三位明确认可,大多数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内观老师。[v]

  • 整合性:多数的西方内观老师都有丰富、多面的心灵探索之路;他们经常汲取不同心灵传承的修行理念、方法和技巧;在西方民主、自由和个人主义气氛的环境里,他们常有内观教义、实践技巧和教学风格上的创新和突破,呈现出综合或整合的方向,也必然显示复杂、多样、丰富的内观面貌。内观禅修社和灵磐两大内观中心的教学内容和老师虽以内观禅为主,但它们提供的课程都比较开放、兼容并蓄、并不仅限于内观禅。另外、内观禅与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等西方现代世俗科学的结合,西方文化话语(如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科学、理性的价值、女性主义等)融入也是西方内观禅向一般民众传播内容上的整合特色;此外,他们在禅修营模式、团体教学、社区建设、内观师资培养、不同心灵传承的对话和交流都有很多创新,显现出非常开放融合的姿态,这些都是亚洲内观禅比较少见的。
  • 松散、自由性:虽然内观禅的修行和技法在西方的发展具有整合的特征,但在组织上,与亚洲内观禅比较明显的有师承谱系的特色比,内观禅在西方并不是一个紧密的禅修团体。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比较松散、随意。这和早期内观禅老师刻意淡化传统佛教僧俗两级体制有关。另外就是西方内观老师和学生非常明显的个人自由和独立进行精神和心灵探索的态度使然。再者外,西方内观禅大多数以在家人为主,也先天就不具有亚洲内观团体比较紧密的结构。

 

  • 个体性:如同其它东方精神传承所能提供的,内观禅对西方社会的一个确认,就是单人个体,也有可能证得很高的智慧,获得心灵解脱,而不需诚服一个外在的神,并靠制度化的宗教的救赎。这本就是西方第一代内观追寻者一个重要心态和心理特征。这跟西方人亲近和接受瑜伽、吠檀多、道家、苏菲等其它心灵神秘主义传承是同一个心路的。内观在西方社会的成功,为西方社会的精神和心灵结构,多了一条个体从内在发展智慧、获得心灵觉悟的道路,这是和现代个人主义的精神相契合的。内观禅在西方的发展,应当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
  • 在家人为中心、生活化。如上所述,西方内观禅老师和学生,基本都是在家人。另外,目前欧美各地各大城市都几乎有内观禅中心或共修小组,由当地在家老师带领。内观禅由此深入了西方一般社会和生活的层面,可以说是将葛印卡以来的内观禅在家化以禅修中心为据点的模式,经一步地得到延伸和拓展,进入社区化的程度。虽然觉悟的无上目标仍然存在,不过稍被淡化。但相应的,内观禅走进了一般的社区和普通人的生活。其修行,或有类似如杰克·康非尔德在其书名《豪华落尽见真纯:灵性智慧的发展》(Afterthe Ecstasy, the Laundry: How the Heart Grows Wise on the Spiritual Path)所揭示的,修行的功夫和落实,见于生活的检验,来于实修的淬炼。

现代内观禅的理论和技法特色

 

内观禅法最主要特色,是将佛教传统禅修里的念(sati,mindfulness,类似现代心理学里说的觉知、体察、注意的能力)强调出来,用来集中对佛教教义里所说的“三法印”(anicca-诸行无常;dukkha-诸受是苦;anattā-诸法无我)做深入紧密的观察和体认。

 

内观禅无论哪一派,都强调以培养和发展对无常、苦、无我的深刻体证为开悟的突破口。其心灵自由和解脱的基本逻辑框架,是通过内观的方法,来深刻体认所有身心现象的暂时性和无常性,认识对身心现象的执着是苦的根源,最后以这“无我”的智慧获得解脱。

 

其禅修技巧的文献基础,根据学者兰斯·科金斯(Lance Cousins)的意见,主要是依据著名佛教论家,五世纪的觉音尊者(Buddhaghosa)著作,尤其依据《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里阐述的禅修思想、修法和智慧展开的次第(智阶)和技巧来修行。[i]尽管,几乎所有的内观老师和流派,都认为其禅法,源自佛陀本人和巴利经文。事实上,内观禅与巴利经文里记载的佛陀开示的禅法,是有所区别的。

 

 

南传佛教的集大成论典和修行手册《清净道论》中译本新修订版

 

这样,内观禅的修行技巧上的一个理论特色,就是排除或者淡化传统佛教禅修里同样注重的其它心理素质的培养。比如,专注力(samatha,concentration,止,奢摩他)、喜乐(piti、sukha)、轻安(passaddhi,tranquility)以及经文里大量和反复提及的禅那((jhāna)的训练。

 

内观禅对“念”这个心理能力的重视及和其它禅修心理能力的关系,是目前西方内观禅修界的一个讨论和反思热点。现代内观禅所说的“念”,事实上与巴利经文“念”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以上说的这些问题和争论,既古老又新鲜,涉及问题太多,暂不展开。

 

因而,内观禅在操作技巧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禅修时不强调心很集中深入地专注在一个禅修对象上来培养奢摩他(专注力、samatha)的力量,并认为一定的定力就足够导致解脱和证悟。雷迪法师就认为内观行者不须另外修习奢摩他。他的操作模式是在得八正道的戒三支(正语、正业、正命)后,就直接修习八正道的慧(正见、正思惟),而认为八支道的定三支(正精进、正念、正定)会随着慧二支一起产生。[ii]

 

这个方面,以上文所述的马哈希代表的刹那定的说法为最具特色。一个特殊的例外是帕奥禅师(Pa Auk)的内观技巧。他要求修行者要先修《清净道》里说的深度的奢摩他禅那后,才能进行内观的修行。

 

在具体的禅修技巧上,由于内观禅所依持的解脱教义和理论框架基本无太大的差别,内观法师或者老师们在这样那样的成长和发展环境中就发展出了诸多内观禅修技巧;而某个特殊的禅修技巧,几乎就成为某个老师的标志性特色,为成“派”成“系”的识别基础。[iii] 比如:马哈希的标注技巧、葛印卡的身体扫描、隆波田(Luangpor Teean,1911-1988)的动中禅(Dynamic Meditation)等等都是著名的内观技法。

结语:西方文化也对内观产生影响

 

现代内观禅及在西方传播和发展的问题,以下几点还值得一提,这样能帮助我们对此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 内观禅的兴起及在现代西方的发展,并不是单向的东方影响西方,或者西方到东方取经的过程。比较少被提及,或者很少被人注意到的是,内观禅在缅甸的起源,部分的心理因素,其实也是缅甸人面对西方人现代理性、科学文明和殖民开拓的一个应对的结果。[1]

    随着西方的殖民开拓进入缅甸泰国这些传统佛教国家,西方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唤醒了传统的佛教精英和知识分子,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了学者称为的“佛教现代改革”。[2]而内观禅的整理、发掘和练习,就是这样一种努力。

    这种从传统文化和精神资源中去寻找、重新确立、巩固或维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体感和价值感,不仅发生在缅甸的佛教界、也发生在泰国、斯里兰卡的佛教界。内观禅与西方的关系,是这么一个双向的关系,甚至可以这么说,西方的现代文明和价值体系对内观的影响,甚至比内观对西方的影响还要早。

 

  • 当代西方文化对内观禅最重大的影响,可能来自于现代心理学对内观的整合。佛教的禅修,本身就是一种内在心灵成长的修行方式,巴利语就叫citta-bhavana(修心)。

    现代西方是心理学飞速发展、心理理论和治疗技巧层出不穷的时代,具有这样特质的佛教自然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所以内观与现代心理学的融合,可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另外,现代西方社会是一个有众多精神和心理问题的社会,人们普遍想获得精神和心理的疗愈,很多心理学家或心理治疗师亦想从佛教禅修中获得专业拓展和创新的资源和思路。所有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内观与现代心理学紧密结合。

    从个人的层面看,西方内观圈子,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大量来自心理学背景的人士。据称多于六成以上的灵磐禅修中心指导老师是执照的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3]心理学和医学人士的进入,最终导致出现了佛教禅修的世俗化运动:正念运动(Mindfulness Movement)。

 

  • 内观禅是正念运动直接影响者。内观当下最有趣和令人瞩目的现象,就是这个世俗化正念运动的发展。

    内观禅是正念运动理论和技巧的直接火药库。比如:葛印卡的十天禅修营模式、身体扫描技巧、慈心禅的做法几乎被正念全盘接受,西方内观老师创造性地将瑜伽加入传统内观的练习也被继承。

    这些内观的方式和原则,结合了各种心理治疗的范式、管理和培训理论、教育哲学等等,分生出无数的正念的训练方式和模式。

 

正念,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发展阶段。内观禅,也终于从这么一个“新时代嬉皮、亚洲研究学者、和小部分西方本土的另类寻道者(他们通常是中产男士、左派反越人士、烦透了消费资本主义社会、拒绝父辈的主流宗教信仰、同时也还不完全满足于精神致幻剂)的人群传播到了西方的社会大众身边,也已经进入主流价值和心智领域。“[4]

 

 

发布于 2019-06-26

   
引用
Share:

【声明】:禅世界论坛尊重言论自由,任何人可讨论佛学、政经、生活和科技等话题。在言论发表前请根据常识和法规自审。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删除任何不当内容。使用本论坛即表示接受【禅世界论坛规则】【论坛使用帮助】。 【禅世界免责声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