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界论坛

<- 社交登陆。【论坛使用帮助】
张永明:佛教现代化的构想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张永明:佛教现代化的构想

1
1 Users
0 Likes
85 查看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6年 前
帖子: 10622
Topic starter  

佛教现代化的构想

张永明

  形势已经把“佛教现代化”问题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众多的人们对佛教现代化问题给予了殷切的关注。关于佛教现代化问题,至少有三个内容值得探讨:佛教是否需要现代化,佛教现代化的目标是什么,佛教怎样实现现代化。
  佛教是否需要现代化
  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发展变化的,这就是佛法所云“诸行无常”的真谛。佛教也不能例外,它必须不断地发展,永远也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问题的关键是佛教朝向哪个方向发展,如今摆在佛教面前的是两种选择:要么实现现代化,要么走向衰落和灭亡。
  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时代有了不同以往的变化,人们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一体化时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首先兴起了一场以微电子技术为龙头的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一体化。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为了自身的存在,都积极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为了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世界各国无不进行社会制度或体制上的改革,改革开放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
  面对国际形势的挑战,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江泽民同志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中叶,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地依靠科技进步,经过五六十年坚忍不拔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是一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宗教既是观念的上层建筑,又是政治的上层建筑,它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并反过来为变化了的经济基础服务,否则它将为社会所淘汰。中国佛教必须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中国社会要实现现代化,中国佛教也必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
  佛教现代化的目标定在何处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在什么水平上,佛教现代化的目标就应当定位在什么水平上。
  未来中国现代化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呢?答案虽各有千秋,但总体上是一致的:1.未来的中国社会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2.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将有很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将高度发展,人民生活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广大人民群众不但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而且普遍地掌握了先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3.国家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微电子技术得到普及,信息实现网络化,知识得到共享;4.受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将与世界接轨,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在经济上与世界各国相互融合;5.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将实现科学化、现代化、民主化;6.传统的教育方式将受到挑战,“大教育”模式的产生,使国民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从职前走向终身,从非电子媒介走向电子媒介;7.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理性向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方式的形式将走向多元化、多样化,生活内容将更加丰富、活泼、文明、科学;8.由于社会更加民主,信仰自由将得到更好的保证,宗教将得到较大的发展,宗教世俗化的进程将加快,各种宗教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那么,佛教现代化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何处呢?根据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远景,笔者以为,佛教现代化的目标应当是:
  1.佛教将实现物质上的现代化。佛教应当用高科技的物质文明武装起来,寺院建筑、办公设施、教学手段都应当实现电气化、自动化和电子化。
  2.佛教将实现管理上的现代化。要建立科学的决策制度、决策程序、决策支持系统、决策咨询系统、决策评价系统、决策监督系统和决策反馈系统。要实现管理自动化和网络化。
  3.佛教将实现思想上的现代化。佛教教义应当与现代科学融为一体,让科学为佛法做论证。
  4.佛教将实现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未来佛教的生活一方面应当更加神圣和庄严,另一方面又更加世俗化和多样化。换言之,一方面,职业僧侣必须戒律严整,生活规范,仪表威严。另一方面,广大信众的佛教生活要力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佛教怎样实现现代化
  确定了现代化目标,接下来的是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去做。佛教现代化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一)、调查研究,把握教情。正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把握中国国情一样,实现佛教现代化首先要了解教情。了解教情,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自己发展状况如何,找出与现代化的差距,才能对症下药,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加速自身现代化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一直是爱国、守法的宗教。在当今国内五大宗教中,佛教的信众最多,影响最广。在世界所有宗教中,佛教理论最为完整、博大和精深,佛教的修行最为严格和彻底,佛教文化的底蕴最为深厚和久远。佛教的上述优点应当继承和进一步发扬光大。
  当今佛教界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佛教在对信众的教化上缺乏通俗性和实用性。冯友兰先生在《觉解人生》一书中,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世人中,属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占大多数,少数人能达到道德境界,极个别的人追求着天地境界。只有追求天地境界的人,才能以成佛为目的,真正行菩萨道。大多数学佛者是功利主义的,他们读经听法、烧香拜佛,或是为求平安,或是为求富贵,或是为求健康,或是为求子孙。以往佛教法师们在弘法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信众的信仰层次和实际所求,讲的往往是些“色空空色”的玄理,要求人们做的常常是“舍身饲虎”、“布发掩泥”、“断臂求法”的酷事,这就使信众们很难听得进去和照着去做。面对觉悟低的信众,说法的调子不宜定得太高。教化民众,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利钝有别。
  ②、佛教在活动方式上,有脱离群众之弊。中国佛教寺院大多数建在远离人迹的深山僻壤,佛教的僧人历来重视个人的修行而忽视对民众的教诲。无论是法师们的弘法,还是期刊上的议论,又多带经院哲学的气味,析理玄深,名相繁多,脱离了群众的接受能力,超越了群众现实需要。相比之下,基督教的布道活动就比较贴近群众生活。基督教的教堂设在世俗的街头巷尾,哪里有民众就设在那里。基督教主张有七种圣事,即洗礼、坚振,告解、圣体、婚配、神品、终缚。通过这些活动,把宗教教义与老百姓的婚丧嫁娶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此外,基督教的神职人员还肩负着解除信众思想问题的责任。当信众有了烦恼之后,随时都可以到教堂进行祈祷或忏悔,神职人员必须对其进行耐心的开导,务必使他们痛苦而来,高兴而去。基督教的这个优点值得佛教学习和借鉴。
  ③、佛教在教风上有待整顿。纵观宗教史,教风正戒律严,则宗教兴,教风邪戒律弛,则宗教衰。在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影响下,一些佛教僧人出现了信仰淡泊,不讲学修,戒律松弛等不良现象。佛教的弘法,若要世人信服,首先需要出家僧侣自己做得好。佛教要现代化,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整顿教风,严格戒律。
  (二)、更新观念,转换机制,改革一切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任何社会组织,闭门自守、故步自封就会落后,改革开放就会进步,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佛教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当前佛教的改革应当首先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①、经济是基础,发展需要资金。必须改变佛教现有的经济运行机制,走出依赖国家拨款和居士馈赠的狭小范围,开辟多种经济收入渠道,建立强大的属于佛教自己的经济实体;
  ②、先进的管理是佛教实现现代化的动力。中国佛教现有的松散型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佛教迅速发展的要求,应当对佛教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一个独立自主,自上而下有权威、办事高效率,自下而上实行民主监督的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
  ③、俗话说,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佛教的当务之急是革新观念,提高人的素质。因此,组织人力加强佛教教义、教理的研究,编写既通俗易懂又能反映现代科学精神的佛教读本,就成为佛教当前的中心工作。
  (三)、大力发展佛教教育,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针对佛教的未来建设,赵朴初会长早就指出,“第一是人才,第二是人才,第三还是人才。”佛教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是人才建设,而要培养人才,就要兴办教育。所以,“教育兴教”是佛教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的关键。
  要实现“教育兴教”战略,首先要提高佛教各级领导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在当前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应当把有限的资金优先用于教育事业,纠正一些地方、一些僧人偏重于生活的改善和把金钱挥霍在游山玩水的错误倾向。
  其次,要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兴办佛学院。佛学院应当办成多种规格、多种样式、多种层次和最先进的。具体地说,在佛学院的归属上,可以分为中央的和地方的;在培养方向上,可以分为综合性的和专科性的,即可分为佛学院、法学院、禅学院、律学院和干部学院等等;在学制上,可以分为学历式和进修式的;在就学方式上,可以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即可以让学僧在佛学院学习,也可以派出到社会大学学习;在学历上,可以分为中学、大专、本科、硕士生、博土生等等;在管理方式上,可以采取正规式、自学式和函授式等等;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开设佛教内容的课程外,还应当开设现代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应当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
  总之,佛教现代化的航向已经确立,道路已经选择,决心已经下定,现在要求我们的是脚踏实地的去工作。在这跨世纪的历史时刻,只要佛教界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共同致力于自身的现代化建设,可以预见:在二十一世纪不远的将来,中国佛教必将取得极大的发展,她将以崭新的面目矗立于世界宗教之林,让世界五洲四海遍布人间净土。
  (题图照片:厦门“99献爱心万人行”活动)


   
引用
Share:

【声明】:禅世界论坛尊重言论自由,任何人可讨论佛学、政经、生活和科技等话题。在言论发表前请根据常识和法规自审。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删除任何不当内容。使用本论坛即表示接受【禅世界论坛规则】【论坛使用帮助】。 【禅世界免责声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