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世界論壇

<- 社交登陸。【論壇使用幫助】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中道宗,屬...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中道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

2
1 Users
0 Likes
2,819 查看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16
Topic starter  

法相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玄奘三藏像(位於西安市大慈恩寺大雁塔

法相宗,又名唯識宗慈恩宗中道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為漢傳佛教宗派之一,由玄奘三藏印度傳入中國,承傳彌勒菩薩所創唯識無境的宗師依次為無著世親陳那護法戒賢玄奘窺基慧沼智周。祖庭為陝西大慈恩寺,故又稱慈恩宗。慈恩寺與西明寺並為唐朝時學習唯識學的重要道場。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為興福寺藥師寺

古印度法性宗與法相宗,這裡的「相」為「行相」, 法相宗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認為諸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以描述宇宙何以森羅萬象的心識理論為主要課題;法性宗為傳承自龍樹青目清辨智光的「明真如隨緣為染凈之本」之宗派[1];同時還有與法相宗進行「勝義有與畢竟空」諍論的中觀學派[2],古稱「真空無相宗」或「破相宗」。

歷史

原在印度,有傳說佛滅後一千年中,無著菩薩阿逾陀國講堂夜夜升兜率天,就彌勒菩薩聽受「瑜伽論」,晝日宣說《瑜伽師地論》給大眾。其後無著之弟世親,回小向大,造唯識論,助成其義,彼土名為瑜伽宗

唯識學在南北朝時代的後魏傳入中國,是為以《十地經論》為主的地論學,代表人物是菩提流支凈影慧遠。其次是梁陳之間,以《攝大乘論》及其論釋為主的攝論學,代表人物是真諦。最後則是以《唯識三十頌》和《成唯識論》為主的唐朝法相宗,由玄奘得自護法之傳人戒賢,窺基法師接受其教。

法相宗唐朝玄奘三藏為始,由其弟子窺基法師宏揚。玄奘三藏曾求經學於中印度那爛陀寺,親學於戒賢論師,返回中國以後開設譯場譯經。由於窺基法師大弘法相唯識學慈恩寺,故此派得名慈恩宗,窺基號稱「百部論師」,注作甚多,所及亦廣,門下更出慧沼,慧沼更傳智周。自唐武宗會昌毀佛之後,此宗傳承斷絕,僅有少數僧侶研習,經典大部分也散失,相應的釋義也隔斷。唐末以後直到明末的約八百年間,僅有少數著作,如元人云峰的《唯識開蒙問答》二卷。

明末,華嚴宗魯菴普泰兼弘華嚴和唯識學,北京大慶壽寺是當時的弘揚基地,開啟當時唯識學的研習風氣,其《八識規矩補註》是現存第一本《八識規矩頌》註解。雪浪洪恩輯出「相宗八要」,視為「習相宗者之階梯」,其註疏本有高原明昱之《相宗八要解》和蕅益智旭之《相宗八要直解》[3][4]。此時的僧人因未能見到窺基等法相宗人的註疏,只能仰仗《宗鏡錄》等著作為之作解,其作品被認為有瑕疵或粗略[5][6]

唐朝時,此宗傳入日本、韓國。在日本,日本僧侶自中國取回大量窺基著作,建立日本唯識宗,為南都六宗之一,歷代傳承不絕。至清末楊仁山居士至日本,重新將唯識經典帶回中國,開啟了清末民初知識分子研究法相唯識的熱潮。歐陽竟無居士創建支那內學院宣揚唯識,門下呂澂也是一代佛學大家,北方韓清凈也起而倡導唯識學,他們帶動了唯識學在現代中國重新復興。

譜系

  • 玄奘(602年-664年):師承印度那爛陀寺戒賢,為瑜伽行唯識學派護法一系,譯出多部大乘經、說一切有部阿毘曇和大乘唯識論。日僧道昭入唐,拜於玄奘門下,將法相宗傳入日本(元興寺,南寺傳)。
  • 圓測(613年-696年):住西明寺。事京師法常、僧辯等,學習真諦傳來的舊唯識。後又師從玄奘,與窺基共學護法系新唯識。現存《解深密經疏》等。青丘沙門太賢(大賢)從圓測的弟子道證學唯識,將法相宗傳入新羅。
  • 窺基(632年-682年):住大慈恩寺,世稱慈恩大師,著有法華經玄贊、般若心經幽贊、彌勒上生經疏、成唯識論述記、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瑜伽論略纂、大乘法苑義林章等,時稱「百部疏主」。
  • 慧沼(648年-714年):師從窺基,反對西明一系的唯識學,著有《唯識論了義燈》、《能顯中邊慧日論》、《勸發菩提心集》等。
  • 智周(668年-723年):師從慧沼,著有《成唯識論演秘》、《大乘入道次第》等。日僧玄昉師從南寺傳的義淵,後又入唐,拜於智周門下,將法相宗傳入日本(興福寺,北寺傳)。
  • 曇曠(?):在西明寺學習唯識,後至河西(今甘肅武威)弘法,自763年起,住於敦煌。著有《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決》、《大乘入道次第開決》、《大乘二十二問》等。

主要理論

三自性說

三性說,又稱三自性說。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無著、世親等瑜伽行派認為,諸法實相應有兩方面,既不是有自性,如名言詮表所說,也不是一切都無所有,而是遠離有無二執以為中道。這樣即有虛妄分別與空性兩面:依分別的自性說為「依他起性」(相對真實);依分別的境說為「遍計所執性」(妄想);又依空性說為「圓成實性」(絕對真實)。法相宗繼承此說,且結合唯識說,以為三性也不離識,謂諸識自自證分生起之時,現似見分與相分兩分是依他;意根不離相縛,意識從而周遍計度,執為「能」、「所」二取,則是遍計所執。

唯識無境

又用唯識所現來解釋世界,認為世界現象都由有情各自本具之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一切種子識」所變現,而前七種識再根據第八識所變現外境影像,緣慮執取,以為實在。又認為在阿賴耶識中蘊藏著變現世界的潛在功能,即所謂種子。其性質有染有凈,即有漏無漏兩類。有漏種子為世間諸法之因,無漏種子為出世間諸法之因。

五種性說

未來出世者種姓有聲聞、獨覺與菩薩三乘之別,又有不定為何乘之「不定種姓」與三乘皆不得入之「無種姓」,因而建立五種姓說。這表面上似與教界向來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說不同,實則並無衝突;以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者,所謂「理佛性」是也,亦即依於第八識如來藏此法身佛,本來具足一切功能界限特性,故說為皆有佛性;至於五種性之佛性,細說則應名諸「行佛性」,此亦即一切眾生依於法身佛第八識修行而證得報化二身佛之可能性是也。此理昭顯,非為隱澀,惜乎歷來諸家凡有所注,皆以門派管窺自墮私心惡見,己過不見,反誣前賢取捨無據,相違有失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理佛性)大旨。

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是法相宗對一切萬有諸法進行的分類。其分為五類: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為法。共計有百種法,所以稱為「五位百法[7][8][9][10]

因明學說

因明原為瑜伽行派所創。玄奘在印度遊學時,曾到處參問因明。臨回國前,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曲女城大會上,立了一個「真唯識量」[11],書寫在金牌上,經過18天,無一外道小乘能駁倒它,創造了因明光輝的典範。回國後,先後譯出商羯羅主的《因明入正理論》和陳那的《因明正理門論》。門人競作註疏。其中以大莊嚴寺文軌和慈恩寺窺基所作最為流行。窺基對因明作法,多有發展,主要有:區別論題為「宗體」與「宗依」;為照顧立論發揮自由思想,打破顧慮,提出「寄言簡別」的辦法;立論者的「生因」與論敵的「了因」,各分出言、智、義而成六因,正意唯取「言生」、「智了」;每一「過類」都分為全分的、一分的,又將全分的一分的分為自、他、俱;推究了有體與無體。[12]

五重觀法

五重觀法為與唯識說相適應,主張用唯識觀窺基提出從寬至狹、從淺至深、從粗至細的五重唯識觀。[13]

  1. 遣虛存實:此觀有情的遍計所執性法,純屬妄情臆造,毫無事實體用,故應遣除;至於依他性法仗因托緣依他而有事實體用,是「後得智」之境,又圓成性是諸法之理,為「根本智」之境,均不離識而應留存。是為唯識觀的初步。
  2. 舍濫留純:雖觀事理皆不離識,而此內識有所緣相分和能緣見分。相分為內境,見分心仗以起,攝境從心,並簡別有濫於外境,所以只觀唯識,為第二步。
  3. 攝末歸本:攝見相二分之末,歸結到自心體分之本。因見相分皆識體所起,識體即為其本。今但觀識體,為第三步。
  4. 隱劣顯勝:隱劣心所,顯勝心王。心王起時必隱劣心所,為第四步。
  5. 遣相證性:心王猶屬識相,今遣相而證唯識性,得圓成實之真,為唯識觀最究竟之階段,即第五步。

經典

法相宗的經典包括六部經文及十一部論著,合稱「六經十一部論[14]

六經 譯者 大正藏中位置 備註
華嚴經 ·般若 (四十卷) 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九三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華嚴)
東晉·佛馱跋陀羅(六十卷) 第九部華嚴部·第二七八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六十華嚴)
·實叉難陀(八十卷) 第十部華嚴部·第二七九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華嚴)
解深密經 元魏·菩提流支(五卷)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五卷 《深密解脫經》
·玄奘(五卷)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六卷 《解深密經》
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 未傳譯    
阿毗達磨大乘經 未傳譯    
楞伽經 劉宋·求那跋陀羅(四卷)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零卷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元魏·菩提流支(十卷)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一卷 《入楞伽經》
·實叉難陀(七卷)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七二卷 《大乘入楞伽經》
密嚴經 ·地婆訶羅(三卷)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一卷 《大乘密嚴經》
·不空 (三卷) 第十六部經集部·第六八二卷 《大乘密嚴經》
十一部論 譯者 大正藏中位置 備註
瑜伽師地論 ·玄奘(一百卷) 第三十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七九卷  
顯揚聖教論 ·玄奘(二十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二卷  
大乘莊嚴經論 ·波羅頗蜜多羅(十三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四卷  
集量論 近代·法尊 失傳
攝大乘論 後魏·佛陀扇多(二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二卷 《攝大乘論》
·真諦(三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三卷 《攝大乘論》
·玄奘(二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四卷 《攝大乘論本》
十地經論 後魏·菩提流支等(十二卷) 第二十六部釋經論及毗曇部·第一五二二卷  
分別瑜伽論 未傳譯 未傳譯
觀所緣緣論 ·玄奘(一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二四卷  
唯識二十論 ·玄奘(一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零卷  
唯識三十論 ·玄奘(一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六卷 《唯識三十論頌》
辯中邊論 ·真諦(二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九九卷 《中邊分別論》
·玄奘(三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零卷 《辯中邊論》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 ·玄奘(七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零五卷  
其他經典 譯者 大正藏中位置 備註
百法明門論 ·玄奘(一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一四卷  
大乘五蘊論 ·玄奘(一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一二卷  
因明入正理論 ·玄奘(一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六三零卷  
成唯識論 ·玄奘(十卷) 第三十一部中觀瑜伽部·第一五八五卷  

影響

法相宗是中國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與著眼於佛性的禪宗不同,法相宗著眼於佛法,是研究佛法和實踐佛法的佛學宗派。玄奘當年去印度為了搞清楚在當時糾結不清的唯識理論,實地考察了佛陀的事迹及留存下來的遺迹,全面學習和了解了印度佛教修行的理論及實踐方法。玄奘在印度遊學18年,學習研究於印度當時最高的佛學殿堂,師從最權威的佛學大師,並就佛學問題在印度各地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和學術探討活動,在印度佛學界贏得了「解脫天」和「大乘天」的讚譽。[15]玄奘回國後致力於佛教經書的翻譯工作,其翻譯事業得到皇家支持,翻譯了數千卷的經書,並被譽為「正遍知」和「法門領袖」,被當時的最高統治者視為「國寶」。玄奘追究唯識論真諦,在理論和實踐上影響和意義極其深遠,特別是在修證佛法的實踐問題上具有指導作用。

此宗所傳唯識因明之學對後世影響很大。律宗道宣專事四分律的宣揚,在理論上也吸收了玄奘新譯唯識學的觀點,以阿賴耶識所含藏的種子(功能)思心所為戒體,稱為心法戒體論(戒弟子從師受戒時,在精神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稱戒體)。晚明思想家王夫之對法相宗的基本概念,分析頗精。[16]清代思想家龔自珍曾在其著作中運用因明三支比量。譚嗣同也引用有關唯識思想。[17]章炳麟曾運用因明與西方邏輯、中國墨經作比較研究[18]。近代歐陽竟無、韓清凈太虛等也曾對法相唯識之學競相研習,並撰有不少專門著作。熊十力曾作《新唯識論》,以新儒家學說重新詮釋唯識學。

任繼愈認為法相宗衰落的原因主要是「這一宗派不適合中國的需要」。[19]

參見


   
引用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16
Topic starter  

成唯識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成唯識論》(梵文𑖪𑖰𑖕𑖿𑖗𑖢𑖿𑖝𑖰𑖦𑖯𑖝𑖿𑖨𑖝𑖯𑖭𑖰𑖟𑖿𑖠𑖰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中國唯識宗立宗的主要理論依據,以大乘佛教唯識宗創始人之一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為主線,由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三藏法師以護法學說為主揉合印度十大論師的詮釋編譯而成,最能體現法相唯識學派的基本思想。

詞義

「成唯識」由「成」和「唯實」構成。「成」的梵語siddhi悉地成就。毘若底摩呾喇多(Vijñāptimātratā)為唯識

淵源傳承

彌勒菩薩被看作唯識宗的鼻祖,唯識綱要由無著世親菩薩闡釋、弘揚。為世親《唯識三十頌》巨著作注釋的十大論師[1]中,護法對唯識理論的發揮最為完備,並由其弟子戒賢在當時最具影響的佛學中心那爛陀寺發揚光大。玄奘大師拜戒賢為師學習唯識理論,此後弘揚的主要是這一系的理論建構,並成為唐代唯識宗的創始人。玄奘的得意門生窺基弘揚唯識不遺餘力,為很多經典作詳細註疏,被稱為「百疏之主」[來源請求]。經由圓測等諸多學僧的努力,唯識理論從唐朝傳入朝鮮和日本。

後代佛學弟子對《成唯識論》的注釋很多,其中最具權威者當推玄奘弟子窺基所撰的《成唯識論述記》。

唯識宗旨

《成唯識論》按照《唯識三十頌》的結構,圍繞著成立唯識、證得唯識主題而展開,分破執、顯理、釋難、行果四個方面。本書的宗旨在於:

  1. 破除常人的我法二執,使人證得人、法二空之理,從認識唯識真理繼續修行直到成就佛果。
  2. 破除大小乘學者執空執有不能冥契即有即空中道的偏見,使之切實契入心有境空的唯識中道。

五位百法

世親菩薩將彌勒菩薩所歸納的宇宙存在六百六十要素進一步縮減為五位百法,這五位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其中心法被比喻為可作統帥的國王,它由過去常講的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增加到開示密藏才使用的八識(加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而第八識又是儲藏萬法的種子庫,它在主宰人的命運和生死輪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八識三用

唯識宗認為,世間的一切事物皆由識所變,因此識是能變,分為三種:1,異熟;2,思量;3,了別境識。異熟是初能變,即阿賴耶識;思量是二能變,即末那識;了別境識是三能變,即前六識。在三能變中,阿賴耶識是「本識」,其餘由阿賴耶識轉生,所以被稱為「轉識」。

種子熏習

「種子論」也是唯識宗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阿賴耶識中含藏著產生心法和色法等現行的功能,這就是種子。種子有六個特性:1,剎那滅;2,果倶有;3,恆隨轉;4,性決定;5,待眾緣;6,引自果。種子又稱為習氣,就是煩惱現行熏習的習慣勢力,它分為三種:1,名言習氣;2,我執習氣;3,有支習氣。種子熏習的「三法二重因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三法即:1,能生的舊種子;2,種子熏成的現行;3,現行熏成的新種子。二重因果即:1,種子熏現行;2,現行熏種子。

四分理論

為了論證「萬法唯識」的道理,唯識宗提出了「四分」理論:

  1. 相分,事物的相狀,即識所緣的對象;
  2. 見分,即主觀的能緣作用;
  3. 自證分,相分和見分所依的主體;
  4. 證自證分,證明存在自證分的性體。

三性無性

「三自性論」是唯識宗的另一個重要理論。三自性是:

  1. 遍計所執自性,人們妄執五蘊、十二處和十八界以及宇宙萬法都是實有,都有自性,並處處普遍執著這種假有;
  2. 依他起自性,一切事物都是依因待緣和合而生的,是相有性空的假有;
  3. 圓成實自性,徹底遠離虛妄遍計所執自性,真正明了一切皆依他起自性,依他起上彼所妄執我法俱空。此空所顯識等真性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31/1585_008.ht m" rel="nofollow">[1],就是圓成實自性。

與三自性相對的還有「三無性」:

  1. 相無性,一切事物、現象皆無自性;
  2. 生無性,一切因緣和合而生的事物皆無自性;
  3. 勝義無性,認識到人無我、法無我一切真空妙有之理,即圓成實的真如實性,亦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像佛在《金剛經》里講的,「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勝義無性」也是一種言說、名相,這裡也是出於言語表達的需要姑且說之,實際上是不可言說的。若用《金剛經》的表達方式,即所謂:「所言勝義,即非勝義,故名勝義」。

   
回復引用
Share:

【聲明】:禪世界論壇尊重言論自由,任何人可討論佛學、政經、生活和科技等話題。在言論發表前請根據常識和法規自審。論壇管理員和版主有權刪除任何不當內容。使用本論壇即表示接受【禪世界論壇規則】【論壇使用幫助】。 【禪世界免責聲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