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登陆。【论坛使用帮助】 |
我和题主有着同样的疑问,因为确实一直以来是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如果不为自己谋私,那么天地也不容他。”
然忽然发现某一天网上有了这样的解释,“为”是修炼,修习的意思,这句话应该是“人如果不努力想自己的德行,上天也会谴责他。”
乍一看以为是自己理解错了,正在感叹,原来自己又用了很多年错误的意思。但是有一天和语文老师谈论起这句话的时候,我提出了这个“为”字应该表示修炼修习的意思,因为之前看过类似辟谣的文章。
但老师的一番话却点醒了我。
老师问我,你是在哪看的,是专业人士分析的么,是古文里写的么,是有确凿证据可以证明的么。
我也觉得这样草率的下结论不太好,于是到网上开始翻找。
因为每种搜索引擎都有长有短,答案也甚至会有略微或是绝大的差异,所以我用了三种引擎进行搜索。
首先我希望的是找到这句话的出处,这样可谓是寻根求源,得到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应该也会比较准确。
但令我惊讶的是,我竟然得到了三种答案。
一说,出自孟子的《尽心上》
二说,出自《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集
三说,出自明清民谚
好吧,那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个出处】
首先我找到了尽心上的原文,我认为既然是出处,差不多在文章中应该会有原句,但找了半天却发现没有,后来发现,实际上所谓的出处应该是这文中的句话的概意,“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说是孟子对杨朱的批判““杨子主张的是‘为我’,即使拔他身上一根汗毛,能使天下人得利,他也是不干的。”
从孟子的叙述里看起来杨朱是个非常自私吝啬的人,但在这“一毛不拔”之后,其实还有一句,整句话其实是
“古人之,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杨朱认为,不能损人利己,也不必舍己为人,而且他号召大家都不要损害别人,也不要舍己为人。但是大部分人只记得半句话,以为他很自私,其实他的思想恰是天下大同,人人平等。
从杨朱的这一整句话看来,孟子的这个评价似乎是有些断章取义了。
但似乎对于杨朱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确实也还是争议颇多。
【第二个出处】
看到网上好多人都说这个出处是来自这个《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二十四集。
刚一看这个名字,我以为这是一本古佛书,所以看到二十四集,我认为应该是该书中的第二十四章,但一去查找却发现。
这个所谓的二十四集,并非是篇数或者是指位置,而是确实像电视剧的集数,因为这个《佛说十善业道经》实际上是净心大师的一个演讲,第二十四集所讲的内容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净心大师是这样提出来的:
“我这次在香港亚视访问的时候,曾经说了一句话。他说:谚语讲「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这是找到的文章中唯一一处是以引用的形式提出了这八个字,但前面的话却是,“谚语讲”,可见这八个字并非是出自这里,而且,这个演讲的时间是2000年左右,但是这八个字早在以前曾经被写到文章里了,所以这个出处应该是不成立的。
【第三个出处】
上面说到了谚语,我忽然觉得提三个出处有点靠谱了。但是明清感觉还是晚了点。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忽然发现了这样一个信息,据说,“天诛地灭”这四个字最早是出现在水浒传里的,而水浒传,正是明朝时期的产物。
原文是这样:
“小人在宅上打搅了许多时,今日哥哥既是收了铺面,小人告回,账目已自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如有毫厘昧心,天诛地灭。”
但我又发现,也有信息说,这个天诛地灭出自一本叫做,《绝倒录》的书。
词条里是这么写的:
宋·朱晖《绝倒录》:“不使丁香、木香合,则天诛地灭。
但当我再反过来查找《绝倒录》的时候,却没有找到关于这本书的任何一点信息,直接跳出来的就是天诛地灭这个词。
所以这个出处应该算是无法考究,
因为目前我还没找不到有关出处这本书的任何内容。
综上,这三个出处都不怎么靠谱。
【声明】:禅世界论坛尊重言论自由,任何人可讨论佛学、政经、生活和科技等话题。在言论发表前请根据常识和法规自审。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删除任何不当内容。使用本论坛即表示接受【禅世界论坛规则】。【论坛使用帮助】。 【禅世界免责声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