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世界論壇

<- 社交登陸。【論壇使用幫助】
舟行:閑話伊麗莎白一世和英國的國教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舟行:閑話伊麗莎白一世和英國的國教

1
1 Users
0 Likes
697 查看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16
Topic starter  

舟行:閑話伊麗莎白一世和英國的國教

以這個題目來做文章,實乃事出偶然。前些日子,英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sabeth II)女王年近百歲的丈夫去世了。世界上不論來自何方的輿論,對這位菲利普親王的評價都頗為正面,程度不同而已。連帶着女王本人,也很博得公眾的同情和尊敬。此前,另有哈里王子和夫人梅根在英美和世界新聞娛樂界吹皺的一池春水。總之,英國王室再一次進入大眾的眼帘。我家掌柜對英國王室的故事素來情有獨鍾,趁這股東風,借來兩部關於伊麗莎白一世(Queen Elisabeth I)的電影來看。一部是1998年英國傳記故事片《伊麗莎白》(Elisabeth),寫十六世紀中葉伊麗莎白一世登上王位的經過。由奧斯卡最佳演員獲獎者凱特·布蘭切特(Cate Blanchett)、傑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等主演。另一部是它的續篇《伊麗莎白 – 黃金時代》(Elisabeth:The Golden Age ),寫她登基後的四十五年中的最重大歷史事件。還是上述兩位演員接着演,另有配角後來還在其它影片里得過奧斯卡最佳演員獎。本文不想多介紹兩部電影的情節。一是因為故事情節介紹起來太羅嗦,二是因為電影有若干戀愛情仇故事,佔去不少篇幅,既查無實據,也並不動人心扉。但是,兩部電影都涉及當年基督教新教在英國興起的過程,以及和代表羅馬天主教勢力的西班牙的對抗。這是一個頗為有趣的話題。想起前兩年在倫敦參觀溫莎堡(Windsor Castle)、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和倫敦塔(Tower of London)後,寫過一些關於伊麗莎白一世和英國國教的筆記,覺得應該把這些食材湊到一起,做出一碗雜燴,與朋友和讀者們分享。

當今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最長的國王,從1952年做到現在,已經快七十年。老太太可謂健康長壽,你從她炯炯有神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她生命的活力。老太太不可謂不勤奮,據溫莎堡工作人員講,就在九十多歲這把子年紀上,她還每周四天住到倫敦城區的白金漢宮辦公,只有三天回到三十五公里郊外的溫莎堡度過周末。因此我以為,儘管英國有反王室分子鼓噪王室下課,就衝著女王德高望重勤勉不怠這兩條,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改變君主立憲的英國議會民主制度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如果不算局部戰爭的話,伊麗莎白二世在位時期是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近代史上難得的和平時期。美國這個“世界警察”功不可沒。其間,英國殖民地紛紛獨立國際上,英國女王不過是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其它十幾個小國組成的聯邦領域(Commonwealth Realm)各國名義上的元首, 以及五十多個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組成、互相之間沒有多少實質聯繫的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的“大家長”。國內,英國王室的權力進一步被削弱。伊麗莎白二世雖是國家元首,但不具有任何治理的實權。甚至王室的開銷也大幅度削減,內部事務也簡單了許多。一句話,沒有時勢,何來英雄?所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英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其它兩位有漫長在位歷史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和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相比,可謂望塵莫及。

十六世紀下半葉的伊麗莎白一世戰勝當年世界海上霸主西班牙,為英國取而代之成為世界日不落帝國奠定了基礎。伊麗莎白一世當政的四五十年期間,國泰民安,文藝繁華,被譽為英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伊麗莎白一世登基前一波三折的戀愛史令她對婚姻一事心灰意懶。她的生身之母的悲慘下場,肯定是她對王室婚姻持負面觀的先天因素。她終身不嫁,當然也沒有子女。電影劇中人的她有一句很煽情的宣告,“我結婚了,我嫁給了英格蘭!”豪言壯語之後的後來呢?後來則是電影對她的孤獨和單戀有足夠多的渲染。對比之下,四百年後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個人生活要幸福得多。

倫敦國家肖像館裡有一幅伊麗莎白一世的肖像。允許拍照片的。那是一幅1575年的木板油畫,應該和女王本人真實的模樣相去不遠。電影里演員的選角,服飾裝扮,肯定都參照了這幅肖像。

十九世紀大半個世紀中的維多利亞女王身處大英帝國世界霸權的巔峰時段,征服的殖民地遍布全球,她還身兼印度女王,是權力、勝利和統治地位的象徵。象徵英國王權的三大建築,倫敦的白金漢宮(Pakenham Palace),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和溫莎堡(Windsor Castle)前,都有維多利亞女王獨一無二的巨型塑像,全世界前英國殖民地頻頻可見以維多利亞命名的建築、公園甚至城市。這不是偶然的。此外,維多利亞女王膽識過人。年輕女王的她有一次出行,乘坐的車駕在白金漢宮前的林蔭大道上遭到共和黨人的槍擊,女王本人沒有中槍,槍手逃遁。她算定槍手還會繼續作案,次日又在大群護衛的簇擁下快速馳過林蔭大道。果然,槍手又一次在擁擠的人群中舉槍向她射擊。這一次槍手的下場可沒有上一次那麼幸運,混在人群中的便衣立即將他抓獲。這女子還真玩命啊!

回到本文的標題《伊麗莎白一世和英國的國教》。說起來,十六世紀英國的宗教從羅馬教皇的統治下“獨立”出來,加入新教陣營,建立英國國教,很有點偶然,甚至有點滑稽,後果卻影響深遠。十六世紀初,宗教改革在德國首先興起。先驅者和代表人物是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改革後的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ism)在教義上和傳統的基督教(天主教)有許多根本性的不同。最明顯的一點是在組織上,新教國家不承認羅馬教皇上帝代言人的地位,因而不接受羅馬教廷的領導。宗教改革風在北部歐洲刮起來的時候,西班牙是歐洲保守的羅馬天主教的大本營。而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也曾是羅馬教皇的堅定支持者,和西班牙王室一起反對馬丁·路德和其他神學家推行的宗教改革。後來,亨利八世一改初衷,和羅馬教皇拜拜了。原因與信仰基本無關。亨利八世的王后凱瑟琳(Catherine)不生孩子,亨利八世擔心江山傳到外人手中,就找出借口,向當時擁有王室婚姻裁決權的羅馬教皇提出和王后離婚,被當時的教皇拒絕。與此同時,他和王后凱瑟琳姑媽家的表妹安妮·博林(Anne Boleyn)秘密結婚。被羅馬教廷發現後宣布婚姻非法。儘管羅馬教廷後來不得不同意亨利八世離婚再結婚,亨利八世和教皇從此結下了梁子。1534年他與新教合作,創立英國國教會,又稱聖公會,自己代替教皇成為英國國教的領導人。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下場比他的前任凱瑟琳要糟糕得多。亨利八世是個大男子主義者,希望安妮為他生個把兒子,結果安妮生了個女兒即後來的伊麗莎白一世以後就不斷流產,絕了亨利八世的兒子夢;亨利八世開始尋求安妮的替代者,也有了對象;但是,私生子在王位繼承權方面是無權問津的,他必須製造理由再休妻再另娶。結果,安妮·博林在做了兩年半王后的1536年,被亨利八世以莫須有的叛國罪逮捕,送進當時是監獄的倫敦塔(Tower of London,就在泰晤士河邊上,現在是博物館。)。短短十幾天後經過“審判”,被送上斷頭台。安妮王后在英國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她本人是宗教改革的擁護者,她和亨利八世在婚姻過程中使英國教會從羅馬教廷獨立出來。她去世後,羅馬天主教在英國的勢力趁機復辟,大肆迫害新教徒。安妮王后的繼任不負亨利八世之望,果然生了個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愛德華六世。糟糕的是,愛德華六世早逝。英國陷入短期內亂。影片《伊麗莎白》一開頭是幾個新教徒受宗教審判,被活活燒死,圍觀的一眾羅馬天主教徒紛紛向火焰堆里扔進木材。在各方權斗和平衡之後,王位居然又轉到愛德華六世的同父異母姐姐、“叛國者”安妮王后的女兒伊麗莎白的名下。伊麗莎白一世繼承亡母的遺志,登上王位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恢復英國新教教會(英格蘭聖公會),和羅馬教廷公開決裂,新教從此正式成為英國的國教。

當時的歐洲正處在新舊基督教兩大陣營大洗牌時期,過了那個時期,兩大陣營的組成基本不再有變化,比如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始終是天主教國家,德國芬蘭丹麥英國啦等等,從此成為新教國家。假設吧,亨利八世的第一任王后凱瑟琳生過一個小子,亨利八世就不會鬧離婚和羅馬教廷鬧翻,就會繼續支持羅馬教廷反對宗教改革,英國就沒有新教的市場。到他去世的時候,英國將會和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一樣,是一個以梵蒂岡教廷為中心的羅馬天主教為主的國家。而如果英國是天主教國家,那麼英國的殖民地美國豈不也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了?今天的拉丁美洲國家不都是這樣的嗎?那麼,天主教的美國今天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是否比新教的美國落後,美國還有沒有後來領導世界的輝煌?這些,我不敢斷定。但是,情況不同將是肯定的,否則宗教改革就沒有進步意義可言。因此我想到,一個女人沒有生育能力,居然就有了如此深遠的歷史影響。

其實也不奇怪。在有文字記載的人類歷史上,一場戰爭的勝負,某個重要人物的生老病死成功失敗,某個領導人的上台下台,一個偶發事件的結局,都可能足以導致歷史的進程向不同的方向發展。美國歷史不長,到今天才兩百多年,這樣的例子就已經比比皆是。最近的,有目共睹。我在前兩三個月前的拙文里說過的,如果一月六日暴徒衝擊國會山成功,參眾兩院領袖或者副總統被暴徒尋獲,甚至遭到傷害,就是啟動鎮暴法的理由,接下來是軍管和獨裁,世界民主燈塔會在一個晚上倒塌,沒有第二種可能。需要多長時間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才能重建,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拿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來舉個例子罷。毛澤東曾十分看好他的長子毛岸英,“抗美援朝”的時候特地把他送到志願軍總部做參謀,經受“戰爭考驗”,以便在降大任於斯人之前,把一起造反的梁山泊眾好漢的嘴巴堵住。毛岸英卻不幸在美軍轟炸時身亡。毛澤東因為在一九五八年大搞三面紅旗失敗,導致國民經濟破產,數千萬人口非正常死亡,在黨內受到攻擊。據多年前發表的資料性的回憶文章介紹,1959年7月23日的講話中,毛澤東不得不虛情假意“檢討”一番,其中多次念及自己的“無後”。他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有兩條罪狀:一個,1,070萬噸鋼,是我下的決心,建議是我提的。結果9,000萬人上陣,補貼40億,‘得不償失’。第二個,人民公社,我無發明之權,有推廣之權。北戴河決議也是我建議寫的。……主要責任 正確說在我身上。過去說別人,現在別人說我,應該說我。過去說周恩來陳雲同志,現在說我,實在是有一大堆事情沒有辦。你們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我無後乎?中國的習慣,男孩叫有後,女孩不算。我一個兒子打死了,一個兒子瘋了。我看是沒有後的。”後繼無人的痛苦,藉機發泄無餘。有許多評論家認為,如果毛岸英躲過美帝轟炸那一劫,今天毛家的中國和金家的朝鮮,骨子裡和模樣上都沒有任何不同。此說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英國國教有兩位大主教,一個是坎特伯雷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主管區主要在英格蘭南部,駐地是肯特(Kent)郡的坎特伯雷);另一個是約克大主教(the Archbishop of York)。前者是英格蘭聖公會的實際領導教主。兩位大主教和所有教區主教由英國首相提名,然後由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任命。當今英國是一個政教徹底分離的國家,教會對國家政治體系沒有影響力。大主教下屬有42個教區(diocese)。教區設主教(bishops)。每個教區有一個大教堂(Cathedral)。倫敦教區是坎特伯雷主教治下主要教區之一。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是教區母教堂,教區主教的所在地,國家一級保護建築。英國王室和政府的許多重要的大規模慶典和喪葬都在這裡進行。登上泰晤士河泮聖保羅大教堂的圓拱頂極目遠望,泰晤士河上萬舸競發往來如梭,一片當今世界的忙碌景象。而泰晤士河水千年流淌逝者如斯,又令人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

從英倫三島誕生的思想、文明、科學和技術成果,為現代人類的發展起過難與倫比的作用。而英國王室發生的事情經久不息地引起人們的興趣,過去和現在如此,將來也會是這樣,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伊麗莎白二世
Image_01

伊麗莎白一世畫像
Image_02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
Image_03

維多利亞-溫莎堡
Image_04

維多利亞-白金漢宮
Image_05

維多利亞-肯辛頓宮
Image_06


   
引用
Share:

【聲明】:禪世界論壇尊重言論自由,任何人可討論佛學、政經、生活和科技等話題。在言論發表前請根據常識和法規自審。論壇管理員和版主有權刪除任何不當內容。使用本論壇即表示接受【禪世界論壇規則】【論壇使用幫助】。 【禪世界免責聲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