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世界論壇

<- 社交登陸。【論壇使用幫助】
王邦維:靈鷲遠自天竺來——《大唐西域記...
 
Notifications
Clear all

王邦維:靈鷲遠自天竺來——《大唐西域記》:歷史、故事與傳奇

1
1 Users
0 Likes
1,815 查看
Many
 Many
(@many)
Illustrious Member Admin Registered
已加入: 7 年 前
帖子: 11016
Topic starter  

靈鷲遠自天竺來——《大唐西域記》:歷史、故事與傳奇

王邦維  

2017-01-06

鷲峰在中國是一個常見的山名。北京的西山有鷲峰,河北的遵化和陽原都有鷲峰,四川的蓬溪也有鷲峰,福建境內還有鷲峰山脈,重慶的合川又有鷲峰峽。其它以鷲峰為名,或大或小的山還有一些。如果加上以靈鷲峰或者靈鷲山作為名稱的一些山峰,數量那就更多。

鷲峰、靈鷲峰、靈鷲山,名字都一樣。中國所有的鷲峰、靈鷲峰、靈鷲山,不管在什麼地方,無一例外,在當地都是名勝。

印度也有鷲峰。《大唐西域記》卷九講:

宮城東北行十四五里,至姞栗陀羅矩吒山(唐言鷲峯,亦謂鷲台。舊曰耆闍崛山,訛也)。接北山之陽,孤摽特起,既棲鷲鳥,又類高台。空翠相映,濃淡分色。如來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廣說妙法。

「姞栗陀羅矩吒」是梵語Gṛdhrakūṭa的音譯,意思是鷲。

鷲峯是「姞栗陀羅矩吒」的意譯。在玄奘之前,早期的佛經音譯為「耆闍崛」,是因為不是來自標準的梵語。玄奘說譯錯了,其實多少是一種誤解。

玄奘說的「宮城」,指的是「矩奢揭羅補羅城」,梵語的名稱是Kuśāgrapura,意譯「上茅宮城」。上茅宮城又稱作王舍舊城,曾經是古代摩揭陀國的首都,舊址在印度比哈爾邦的境內。不過,當年曾經作為首都的王舍城,在今天只是一處小鎮,名字叫拉基吉爾,印地語是Rajgir,來自梵語的Rājagṛha,意思就是「王舍城」。鷲峰的位置,如玄奘所講,在今天的拉基吉爾小鎮的東北方向。

「孤摽特起靈鷲峰」

從鷲峰遠眺王舍城

鷲作為一種大鳥,在印度很常見,但這裡的鷲鳥不一般,有靈性,所以稱作「靈鷲」,鷲峰因此又稱「靈鷲峰」。玄奘說,鷲峰「孤摽特起」,又說「空翠相映,濃淡分色」。直到今天,鷲峰的景色依然如此。但鷲峰最有名的,不僅是自然的景色,更重要的是與佛教的關係,傳說釋迦牟尼在世時常常住在鷲峰,在鷲峰廣說佛法。與鷲峰相關的,有不少佛教的故事。其中一個故事與歷史上有名的頻毘娑羅王有關:

頻毘娑羅王為聞法故,興發人徒。自山麓至峯岑,跨谷凌岩,編石為階。廣十餘步,長五六里。

「頻毘娑羅」是梵語Bimbisāra的音譯,這個名字有時意譯為「影堅」,因此頻毘娑羅王有時也稱作影堅王。頻毘娑羅王是古摩揭陀國的國王,與釋迦牟尼同時。佛教的故事中講,他信仰佛教,是佛教熱情的贊助者。頻毘娑羅王修建的這條山路,至今還在。今天的人,如果要登臨鷲峰,仍然需要從這條山路上山。不過二十多年前,與山路並行,建起了上山的索道。要想節省時間和氣力,可以坐索道。山頂的形勢則依然跟玄奘描寫的一樣:

其山頂則東西長,南北狹。臨崖西埵,有磚精舍,高廣奇制,東辟其戶。如來在昔,多居說法。今作說法之像,量等如來之身。

玄奘當年見到的臨崖的磚精舍,今天也還能見到,雖然只是遺址,仍然經常有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到這裡朝聖。不過,時間過去了一千三百多年,今天見到的,即使只是遺址,也是後來重新修建的。

鷲峰西崖的磚精舍:佛說《法華經》之處

在佛教的傳說中,鷲峰是聖地。鷲峰成為聖地,原因之一,是因為釋迦牟尼演說佛教的經典,很多據說是在鷲峰。中國漢地的佛教,屬於大乘。大乘佛教有一部經典,全名《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經》,是歷史上中國佛教徒最為崇拜的經典之一。《法華經》的第一句話,是「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鳩摩羅什譯本卷一)。前面講了,耆闍崛山就是早期翻譯的佛經中鷲峰的音譯名。

在玄奘到達鷲峰之前,到過鷲峰的中國求法僧有法顯。法顯在他的《法顯傳》也講到了鷲峰,法顯也稱作耆闍崛山。在玄奘西行求法之後不久,又有不少中國求法僧來到印度。離鷲峰東北方不遠,是那爛陀寺。那爛陀是當時印度乃至亞洲最著名,規模也最大的佛教寺院。中國求法僧們,都在那爛陀寺學習。求法僧們在學習之餘,常常登鷲峰而瞻奉。其中最有名的是義凈法師。義凈在那爛陀寺學習過十多年,他在回國的途中,曾經停留在南海中的室利佛逝國,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義凈在室利佛逝寫過一部書,書名《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書中一段,對鷲峰的風景有很生動的描寫:

覺樹初綠,觀洗沐於龍池;竹苑新黃,奉折華於鷲嶺(此二時者,春中也,皆是大節會。無問遠近,道俗咸觀洗菩提樹也。又鷲峰山此時有華大如手許,實同金色,人皆折以上呈。當此之時,彌覆山野,名春女華。

「覺樹」就是菩提樹。「龍池」和「竹苑」都是佛教的名勝,離鷲峰不遠。鷲嶺也就是鷲峰。「春中」即農曆的春分。這裡講的是春分時節,出家和在家的佛教徒要舉行慶典,灌洗菩提樹。這個時候的鷲峰山,遍山盛開一種花,當地人稱春女花,花大如手掌,遠望一片金色,人們紛紛折花供奉。也是在這個時候,義凈與另一位來自中國荊州江陵的無行禪師結伴,同游鷲嶺,「瞻奉既訖,遐眺鄉關,無任殷憂」。義凈當即賦詩兩首,一長一短,其中短的一首抒發他的感慨,歲月易逝,事業未成,不知何時可以重返家鄉。詩的形式也很別緻,稱作「一三五七九言」,詩題《在西國王舍城懷舊之作》:

游,愁。

赤縣遠,丹思抽。

鷲嶺寒風駛,龍河激水流。

既喜朝聞日復日,不覺頹年秋更秋。

已畢祇山本願誠難遇,終望持經振錫往神州。

這樣的詩,如果從上往下一字一句地抄寫出來,形狀看起來就像是一座佛塔,因此後來又被稱作「寶塔詩」。古代人寫寶塔詩,義凈不是最早,但屬於最早的人之一。

當年的中國求法僧們,遠離家鄉,去國萬里,又都是多年在外,同伴中有的去世於中途,有的往生在異國,義凈作為求法僧中的一員,思念家鄉,發出這樣的感慨,是很自然的事。求法僧們異域漂泊,最後能夠成功回到中國的,十不存一。他們為中印文化的交流,也為中國的佛教曾經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法顯、玄奘、義凈,是他們中最成功和最傑出的代表。

今天的鷲峰,依然是佛教最重要的聖地之一,每年有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專門到此參拜。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末,日本的佛教團體在鷲峰附近的山頂修建了一座世界和平塔。當年釋迦牟尼成道的聖地菩提伽耶,在鷲峰的西南方,離鷲峰也不算太遠。當地的居民,雖然很少有人信仰佛教,但都知道這是佛教的聖地。近些年,為了吸引佛教的旅遊者,當地人開設了不少旅館和飯館。

2007年,印度政府為了繼承那爛陀古老的教育文化傳統,決定重建一所新的那爛陀大學。經過幾年的計劃和籌備。2010年8月,政府為此專門提出一份提案,提案在印度議會的上下兩院獲得一致的通過,新的那爛陀大學由此建立。大學的地址就選定在拉基吉爾小鎮附近,幾乎就坐落在鷲峰的腳下。

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沒有稱作鷲峰的山。鷲峰一名,隨佛教而來到中國,為中國人所認識,於是中國漸漸也有了許多稱作鷲峰的地方。「靈鷲遠自天竺來」,鷲峰這個名字的後面,有不少的故事。我們今天,即使是在中國,登臨的即便不是印度的鷲峰,而是中國的鷲峰,如果知道這些故事,也會很有意思。從山的名稱,我們看到的是兩千年來中印文化交流的一個片段。

 

(原載《文史知識》2015年第2期)

 

靈鷲遠自天竺來——《大唐西域記》:歷史、故事與傳奇

 

 

 

 

 

 

 

 

 

 

 

 

 

 

 

 

 

 

 

 

 

 

 

 

 

 

 

 

 

 

 

 

 

 

 

 

 

 

 

 

 

 

 

 

 

 


   
引用
Share:

【聲明】:禪世界論壇尊重言論自由,任何人可討論佛學、政經、生活和科技等話題。在言論發表前請根據常識和法規自審。論壇管理員和版主有權刪除任何不當內容。使用本論壇即表示接受【禪世界論壇規則】【論壇使用幫助】。 【禪世界免責聲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2023.04.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