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登陆。【论坛使用帮助】 |
封城激起强烈反弹 习近平今日再次强调“清零”到底
中国以封城为主要特征的清零抗疫政策正在引起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弹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但是,中国最高当局依然表示,要继续坚持这种做法。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周五(4月29日)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会上讨论了产业政策、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和疫情防控政策等。会议明确表示,要坚持动态清零,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不过,这次会议似乎也对外界有关清零抗疫政策的争议有所关注。会议也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周五国新办疫情发布会上对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进行了辩护。他认为,这个被称为“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政策从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发到现在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共三个月,中国通过武汉封城、湖北封省,大体阻断了疫情在本土的蔓延。第二阶段是“常态化防控的探索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通过大规模核酸检测扩大预防,用二到三个月的潜伏期来控制住疫情。第三阶段是“全链条精准防控、动态清零”阶段。
李斌说,目前中国正处于“全方位综合防控‘科学精准、动态清零’的第四个阶段。不过,这个阶段中国防控的对象变成了传播速度更快的奥密克戎毒株。中国习惯的封城措施遭遇了空前挑战,特别是在中国的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上海。
封城所造成的次级伤害和经济损失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上海民众对食品短缺、野蛮管控、失去工作和收入、普通医疗中断、以及自杀等因疫情防控措施造成的非正常死亡频频发生所产生的痛苦和愤怒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网上热传的短视频显示,周四晚上,上海居民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一起敲击盆子或者金属锅等器皿,发出了巨大的敲击声,以表达他们对封城的抗议。
法新社引用一名也参加了这次敲盆行动的女性居民的话说,“我看到了发自许多来自不同区的不同居民们上传到社媒体上的许多类似视频。”
不过,这些视频到周五就遭到了屏蔽,抖音、微博等社媒体上都已经看不到这些视频了。
法新社说,微博官方审核页面显示,周四有8000多条帖子被删除。
所谓“全域静态防控”直接导致工厂停工、港口停摆、运输中断,其影响迅速传到至世界各地。许多国家因供应链中断而出现了罕见的通货膨胀大幅度上涨和生产规模缩小。国际舆论对中国的清零抗疫政策提出了强烈的批评。
李斌表示,如果这个时候放松防控措施,让病毒传播开来,数量众多的民众将会受到感染。
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完全解除防控限制措施,与病毒共存,只有中国依然坚持清零抗疫。李斌表示,中国还要坚持“应治尽治、应收尽收、应隔尽隔”。一旦放开,他认为,中国数量庞大的民众生命将会受到威胁。
RFA:残酷的“无血战争”——上海围城一月记
上海封城快一个月了,我们这期节目,将从这一个月中出现的各种怪现象入手,尝试为您梳理出这场人造灾难之下涌动的暗流。
“短期静止”到人道灾难
2022年3月27日晚,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突然发布了一道奇特的“鸳鸯锅”封城令:3月28日至4月1日,上海市黄浦江以东地区实行所谓“静态管理”,紧接着4月2日至5日轮到黄浦江以西地区。此前半个月伴随着新冠病例迅速增长,中外舆论争论不休的一个疑问——“上海会不会封城”,至此靴子落地。虽然就在几天前,刚刚有人因为传播了封城的消息而被以传谣的罪名拘捕。当然了,你也不能说政府抓人抓错了,因为明明没有封城,而是实行了“全域静态管理”。实际上,在今年初西安的惨剧之后,中国官方就非常忌讳“封城”这个提法,为此展开的新话发明大赛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什么“原地静止”“静态管理”“慢生活”不一而足,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人在奇怪的地方的奇怪创造力。
在这道命令刚刚发布之际,魔都人还以为这像前不久的深圳封城一样,只是几天短暂的宅时光而已。虽然浦东百姓只有四个小时去超市抢购物资,不过买四天的食物倒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人们一边排队一边交换着各种关于封城和黄浦江的段子,看起来跟南方城市夏季台风来临前的例行采购没什么区别,同样有那么点紧张又兴奋的嘉年华气息。许多人出于对这座城市的长期信任,真的相信这次禁足仅仅是四天时间而已,只准备了四天的物资。而且据说这次上面吸取了年初西安封城的教训,不会停止外卖和物流行业的运转,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测核酸的时候要不要打扮得美美哒?排队抢购的时候要不要买杯咖啡?宅在家里是看看平时没时间看的书还是做做瑜珈冥想?虽然此时上海的新冠确诊数字正在急剧攀升,以全球独一无二的“中国特色”防疫标准已经达到了非常可怕的程度,而按照中国大多数地区有个位数病例就要全面戒严的架势,这绝不是简单“禁足”几天就能恢复正常的。可是上海之前成功的“精准防疫”模式让许多人有了幻想,“这里毕竟是上海啊”。
清明假期就在封城中过去了,上海并没有如大家期待的恢复正常。伴随着北京方面的首席“防疫钦差”——分管医疗卫生的副总理孙春兰的到来,几十架军用运输机载着十万军警降落在虹桥机场,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基辅没有被包工头绍伊古用1小时22分拿下,孙老太却是带着十万白卫兵一夜之间成功占领了这座世界上最大之一的城市。上海人的生活开始变得诡异起来:每天唯一的出门透气机会是小区集体测核酸,十几天下来人人鼻子里都长了茧——但测核酸时的群聚反而给病毒扩散提供了绝佳机会;外卖被叫停,然后是各种快递物流,唯一的食物来源是每天早上各大电商平台放出的抢菜信息,手快有手慢无;大量物资堆放在物流仓库甚至小区门口腐烂变质,咫尺之遥的小区里却有无数人已经断了粮。
各种社会公共服务一瞬间停摆,然后让政府的工作人员来“大包大揽”。对于一个300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难度实在是地狱级别的。尤其是上海并不是像一些内陆中小城市,大多数人都还生活在包办一切的各种“单位”里。这座城市即使在毛泽东时代也没有形成“大院”这种自给自足的小环境,一切生活都高度依赖城市公共服务的共享和物资的流通。但十万白卫兵占领之下,商业餐饮全部关门,外卖物流一齐停顿,而靠政府自己撑起这么大的摊子实在是过于勉强。绝境之中,人们只能组织起来自救,各类社区团购成了居民生存的唯一希望。被认为是“最佳职员”的上海人甚至把团购都玩成了先进管理科学的展示,精美的ppt、细致的excel表,这些本应用于各类商业项目的技能却用来维持基本生存,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更严重的是,许多关键社会服务的停顿,已经引发了巨大的人道灾难。上海是中国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本地户籍人口中三分之一是老年人。同时作为中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承担了半个中国大病重病的治疗。据统计,上海各家医院平均每天要接待74万人次的门诊,做7000多台手术。在中国,“防疫封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闭医院,就医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至少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这一个月以来,上海这20多万需要手术的病人都自己痊愈了吗?现在我们在微博上已经看到了大量因为医院接诊不及时而丧生的案例。根据官方数据,上海本轮疫情已造成8人死亡,但这8人要么极其高龄要么还有各种其他死因。但由封城造成的次生灾害死亡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新冠本身造成的,据民间的统计已超过百人以上。上海现在发生的一切,已经被称为是开埠100多年来少见的大型灾难。但总有人说,如果放开这些防疫措施,病毒的传播会带来更惨重的损失,真的是这样吗?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
在中国当局两年来不遗余力地恐吓宣传之下,大量民众依然把新冠当成绝症,认为得了即使不会死也要发生从脑子变傻到生殖器变小之类的恐怖后遗症。只要还没封到自己头上,他们便跟着官媒的调子闻鸡起舞,坚决反对所谓“躺平防疫”。更重要的是,防疫现在已经成了各地政府考核的最大KPI,经济可以不管,民生可以不顾——反正除了几个还有活跃外向型经济的地方,中国大多数地区都依靠政府借债基建、中央转移支付活着——毕竟中国据说有最听话的人民,破产失业也只会默默承受。但如果哪个地方“防疫不力”出了几十个病例,当地官员的乌纱帽就难保了。
与中国大部分地区动辄全面封城百业停顿不同,上海之前采取的是所谓精准防疫,即在严控入境的基础上,对少量散发病例进行严密的疫调和轨迹追踪,进行小范围的隔离和封控。这一模式其实很接近国际上广泛好评的台湾模式,也为上海赢得了广泛赞誉。但几乎所有病毒学家和公共卫生学家都深知,人类极少有可能完全消灭一种病毒,尤其是新冠肺炎这种极易变异且可以跨物种传播的病毒。所有的防疫措施都只是争取时间,等待更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的出现,或是更温和的变种流行——毕竟致命性减弱而传播性增强对于病毒自身也是有利的。这种时间换空间的策略,其目的本来就是等待一个可以调整防疫政策步入正常生活的时间点。而随着各国广泛接种疫苗,加上传播性高、致命性低的奥密克戎变种成新冠主流,人们终于等到了这一时刻的到来。眼下不仅欧美日已经全面回归正常生活,连之前一直同样坚持新冠清零的台湾也低调地开启了与病毒共存的过程。但中国相当多的人却似乎很享受这种由健康码、核酸检测、强制隔离的大权在握感,或是之前的牛吹得实在太大了,总之反而坚决要当全世界的最美逆行者。
单从数字来看,上海的病例数字在东亚地区算是比较高了。常住人口近3000万的上海,每天报告的总确诊病例数字达到了2万多,接近人口相当的东京都市圈在年初奥密克戎高峰时的水平,虽然比起香港最高峰的病例数还差很远。相比欧美国家,这数字更可以说是相当平稳了。但中国政府最见不得“群体免疫”之类被自己污名化过的概念,根本不管病毒感染者的实际身体状况,唯病例数是问。而奥密克戎变种高达10的传染系数决定了病毒一旦开始传播,就很难被抑制住,因为实在太容易传染了。上海目前每天2万多的确诊数字,从动不动超过30%的检测阳性率来看恐怕严重低估。如果以“清零”为目的,怕是要封到天长地久。
当然了,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政府的控制力,尤其是控制数字的能力。就像很早之前就被人质疑过的,为什么奥密克戎在北京会突然失去传播力?为什么深圳的社区传播就能被测核酸成功“阻断”?上海巨大的确诊数字实在是有太多剧情可以研究了。一方面我们似乎能看到存在着许多厌恶这种神经质管控的力量在尽力减少社会压力,比如上海的病例数中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占到了95%——这纯粹是中国政府在疫情初期为了放松人们对疫情的恐慌心理搞出的数字游戏,现在被上海方面用以让人们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接受疫情(并没有)。另一方面却是在人们“为什么要如此防范一个不会死人的病”对质问之下,突击放出了几个十分牵强的死亡案例。上海作为中国最开放、与海外联系最多的大城市,很大部分人都很清楚现在的世界是个什么状况,并不会认真对待那些“一放开中国会死多少多少万人”的段子,对于上面的各种奇怪命令多多少少都有些消极配合的态度。而有关部门却故意要在这里展开一场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闹剧,不惜以全国经济和三千万人的生命健康作为筹码,只能说中国人本质上都是这台疯狂加速的车上的燃料罢了。
沙漠里运冰淇淋
21世纪,全世界每年生产的食物都远远超过全人类所需,在这个时代饥荒仿佛早已是很遥远的事情,更何况是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最大最发达号称世界一线的城市呢?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现在的上海确实发生了饥荒。
实际上,近代以来世界上就没有哪一次饥荒是真的因为没有东西吃。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印度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研究了20世纪所有的饥荒之后得出结论:这些饥荒都是食物在分配和运输中出了大问题导致的,这些问题有些是故意为之,有些是疏忽和无能所致,可以说多多少少都是人祸。而上海的这次封城导致的“物资紧缺”,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人为灾难。
一座三千万人、年生产总值近万亿美元、对外联系密切、经济以制造业和各类服务业为主的城市,如果运转良好,是世界上最不可能没东西吃的。市场的力量会把能源、食物、资金源源不断地输入这里。但这些正常的运转一旦被掐断,靠有形之手来硬性配给,这里必然带来管理学上的空前灾难,而这就是中国政府尤其是北京核心当局“接管”上海之后所做的事情。
于是乎,我们看到了上海周围地区的物资被挡在城外,因为司机要做核酸还可能要隔离。我们也看到了某些社区物资充裕,有肉有菜有水果的幸福生活,与此同时,许多住在老小区和群租房的人只能喝水勉强维持生命了。更有甚者,中国当局本着一贯的刻奇思维,居然发起了“全国支援上海”的迫真大规模慈善。许多大卡车不远千里从辽宁、云南等地去给“困难的上海人民”送物资,哪怕这些东西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在周边地区获得,许多生鲜食品经过长途跋涉也会腐坏。这类操作还被幸灾乐祸的沪外群众当做自己送的人情紧紧盯着,一旦发生管理不善造成的物资损耗就会被集体口诛笔伐。但实际上,上海若是还能维持正常的物流,这些东西早就以最经济的形式悄悄地送到上海人民的超市货架上了。而现在所做的,却相当于把一个人肢体束缚起来给他喂饭,然后嫌弃他吃得太少。这种低效只可能带来巨大的浪费,如同往沙漠里运冰淇淋。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我尽量避免把这次上海的人道灾难称之为“疫情”,稍微有点记忆力的人都还记得,上海在封城前是什么状态,甚至在钦差孙阿姨带白卫兵占领上海前是什么状态。那时候奥密克戎病例数已经开始快速增加,上海人缺医少药了吗?没东西吃了吗?说上海现在的痛苦来自“疫情”,听起来没比“三年自然灾害”更有人味。
但面对奥密克戎的威力,所谓清零越发难以完成,那么只好强行宣布胜利。方法不是消灭病毒,而是消灭感染或者可能感染的人。只要把这些人都关进方舱隔离,再找各个部门配合一下,就有望实现所谓的“社会面清零”。这倒是很像中国政府在新疆做得事情,把任何让他们感到不安的人关进集中营里。那些方舱拥挤简陋的设施,倒也确实跟集中营有几分相似。精致洋气惯了的上海人,此时也不得不和维吾尔人享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待遇了。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声明】:禅世界论坛尊重言论自由,任何人可讨论佛学、政经、生活和科技等话题。在言论发表前请根据常识和法规自审。论坛管理员和版主有权删除任何不当内容。使用本论坛即表示接受【禅世界论坛规则】。【论坛使用帮助】。 【禅世界免责声明】。
【Chanworld.org】2017.06.06-2021.04.3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