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之《入出息念经》

入出息念,即呼吸念有大作用。涉及四念处、七觉支、明和解脱等。“《安那般那念经》中入出息念的教学可证实八正道的架构中所隐含的假设,也就是说四念住是一个接著一个而无缝开展地成为统合在一起的修行方式。在《安那般那念经》中,这是基于系念入出息而达成。

《佛陀的教导》第八章 佛陀的教导和当今世界

有些人相信佛教是一种如此崇高卓绝的体系,在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中,普通男女无法修习它,并且如果一个人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那么他不得不隐退到一个寺院或某个安静的地方去。

这是一个可悲的误解,显然是由于缺乏对佛陀教义的理解。因为听到或随便读到某人所写的关于佛教的东西,人们就得出如此草率和错误的结论,而著者其人对这个主题的各个方面都没有了解,所以只给出了一种部分和片面的看法。佛陀的教法不仅适用于寺院的出家人,也适用于在家里与家人一起生活的普通男女。八正道是佛教的生活方式,适用于所有人,并没有任何区别。

《佛陀的教导》第七章 禅修或精神培养

佛陀说道:“比丘们啊!有两种疾病。是哪两种呢?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似乎有些人即使一两年也没有身体疾病……甚至一百年或更长时间也没有身体疾病。但是,比丘们啊!除了那些没有烦恼染污的人(即阿罗汉除外)之外,在这个世界上,即使只有片刻不受精神疾病困扰的人是很罕见的。”

《佛陀的教导》第三章 第二圣谛:集

“正是这种“渴爱”(craving; 贪爱; tanha)产生了再存在(re-existence; 再有)和再变异迁流(re-becoming; ponobhavika; 后有),它与强烈的贪婪(nandiragasahagata)缠在一起,并且时时处处找到新欢(tatratatrabhinandini) ,即(一) 对诸感官享乐的渴求(thirst)(kama-tanha; 欲爱),(二) 对存在(existence; 有)和变异迁流(becoming)的渴求(bhava-tanha; 有爱) 以及(三) 对非存在(non-existence; 自我消灭; self-annihilation)的渴求(vibhava-tanha; 无有爱)

《佛陀的教导》第二章 四圣谛之第一圣谛:杜卡(痛苦; DUKKHA)

佛陀教法的核心在于四圣谛(Cattdri Ariyasaccant),他在波罗奈(Benares)附近的鹿野苑的先知坠落处(Isipatana;今印度沙纳特Sarnath地方)向他的老同事即五位苦行者的第一次说法中对它们加以阐述(注1)。在这次说法,正如我们在原始文本中所看到的那样,佛陀简短地叙述了这四个圣谛。但诸多早期佛经在无数地方对它们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解释,更为详细而方式种种不同。如果我们在这些参考和解释的帮助下研究四圣谛,那么我们就能根据原始文本对佛陀的诸基本教义有一个相当好和准确的阐释。

《佛陀的教导》第一章 佛教的心态

佛陀对讨论不必要的形而上学问题没有兴趣,它们纯粹是推测性的,并会产生诸多虚幻问题。他认为它们是“诸意见的荒野”。在他自己的弟子们中,似乎也有人不领会他的这种态度。因为我们有其中一个例子,名叫摩伦迦子(Malunkyaputta; 鬘童子)的人,向佛陀提出了关于诸形而上学难题的十个著名经典疑问并要求答案(注34)。

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

二谛,佛教与印度教术语,二种不同的谛,为世俗谛(saṁvṛiti-satya)与胜义谛(paramartha-satya)二者的合称,是对于真理的一种看法。最早源自吠陀时代的奥义书思想,将世间的道理称为世俗谛,超越世间的道理为胜义谛。佛教接受这个说法,部派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与大乘佛教都使用这个术语。

正知(FULL AWARENESS)

正知,即是完全觉知(Full Awareness)、清楚觉知(Clear Awareness)。以是否有正知,可以判断念(Mindfulness)是否为正念 ^(Right Mindfulness)。

正知,遍知(Fully Understanding),清楚理解(Clear Comprehending),清楚了知(Clearly Understanding),清楚觉知 (Clearly Being Aware)在文献里是同义词。

正念和正知经常放在一起表述。参考上座部《长部》之《大念处经》(DN.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