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之《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即呼吸念有大作用。涉及四念處、七覺支、明和解脫等。“《安那般那念經》中入出息念的教學可證實八正道的架構中所隱含的假設,也就是說四念住是一個接著一個而無縫開展地成為統合在一起的修行方式。在《安那般那念經》中,這是基於繫念入出息而達成。

《佛陀的教導》第八章 佛陀的教導和當今世界

有些人相信佛教是一種如此崇高卓絕的體系,在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中,普通男女無法修習它,並且如果一個人渴望成為一名真正的佛教徒,那麼他不得不隱退到一個寺院或某個安靜的地方去。

這是一個可悲的誤解,顯然是由於缺乏對佛陀教義的理解。因為聽到或隨便讀到某人所寫的關於佛教的東西,人們就得出如此草率和錯誤的結論,而著者其人對這個主題的各個方面都沒有了解,所以只給出了一種部分和片面的看法。佛陀的教法不僅適用於寺院的出家人,也適用於在家裡與家人一起生活的普通男女。八正道是佛教的生活方式,適用於所有人,並沒有任何區別。

《佛陀的教導》第七章 禪修或精神培養

佛陀說道:“比丘們啊!有兩種疾病。是哪兩種呢?身體疾病和精神疾病。似乎有些人即使一兩年也沒有身體疾病……甚至一百年或更長時間也沒有身體疾病。但是,比丘們啊!除了那些沒有煩惱染污的人(即阿羅漢除外)之外,在這個世界上,即使只有片刻不受精神疾病困擾的人是很罕見的。”

《佛陀的教導》第三章 第二聖諦:集

“正是這種“渴愛”(craving; 貪愛; tanha)產生了再存在(re-existence; 再有)和再變異遷流(re-becoming; ponobhavika; 後有),它與強烈的貪婪(nandiragasahagata)纏在一起,並且時時處處找到新歡(tatratatrabhinandini) ,即(一) 對諸感官享樂的渴求(thirst)(kama-tanha; 欲愛),(二) 對存在(existence; 有)和變異遷流(becoming)的渴求(bhava-tanha; 有愛) 以及(三) 對非存在(non-existence; 自我消滅; self-annihilation)的渴求(vibhava-tanha; 無有愛)

《佛陀的教導》第二章 四聖諦之第一聖諦:杜卡(痛苦; DUKKHA)

佛陀教法的核心在於四聖諦(Cattdri Ariyasaccant),他在波羅奈(Benares)附近的鹿野苑的先知墜落處(Isipatana;今印度沙納特Sarnath地方)向他的老同事即五位苦行者的第一次說法中對它們加以闡述(注1)。在這次說法,正如我們在原始文本中所看到的那樣,佛陀簡短地敘述了這四個聖諦。但諸多早期佛經在無數地方對它們進行了反反覆復的解釋,更為詳細而方式種種不同。如果我們在這些參考和解釋的幫助下研究四聖諦,那麼我們就能根據原始文本對佛陀的諸基本教義有一個相當好和準確的闡釋。

《佛陀的教導》第一章 佛教的心態

佛陀對討論不必要的形而上學問題沒有興趣,它們純粹是推測性的,並會產生諸多虛幻問題。他認為它們是“諸意見的荒野”。在他自己的弟子們中,似乎也有人不領會他的這種態度。因為我們有其中一個例子,名叫摩倫迦子(Malunkyaputta; 鬘童子)的人,向佛陀提出了關於諸形而上學難題的十個著名經典疑問並要求答案(注34)。

二諦:世俗諦和勝義諦

二諦,佛教與印度教術語,二種不同的諦,為世俗諦(saṁvṛiti-satya)與勝義諦(paramartha-satya)二者的合稱,是對於真理的一種看法。最早源自吠陀時代的奧義書思想,將世間的道理稱為世俗諦,超越世間的道理為勝義諦。佛教接受這個說法,部派佛教中的說一切有部、經量部,與大乘佛教都使用這個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