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現代漢語】42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二 (SA.42)

SA.42.1128-1146


SA.42.1128

一一二八【經旨】本經敘說佛告波斯匿王,布施予遠離五支,成就五支,建立福田之沙門、婆羅門,將可得到大福利、大果報。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波斯匿王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世尊啊!應布施給什麼人呢?」

佛陀說:「大王啊!就隨心布施給所樂願的人吧!」

波斯匿王又問佛陀說:「應施於什麼人,才能得到大果報呢?」

佛陀說:「大王啊!這是不同的問題。你所問『應施予什麼人?』這是一個問題。又問『應施予什麼人,才能得到大果報呢?』這又是另一個問題。我現在且問你,你就隨意回答我。大王啊!譬如這個國家與他國臨陣戰鬥,要招集所有戰士們。有一位婆羅門的兒子從東方來,年少而幼稚,柔弱而端正,膚白髮黑,不曾學習武藝,也不曾學習各種作戰方法與策略,臨陣恐怖退卻,無法自安,不敢面對敵人,無論擊刺或射箭,不知方法,不能傷到敵人。怎樣呢?大王啊!像這樣的戰士,大王會獎賞他嗎?」

波斯匿王答佛陀說:「不會獎賞他的,世尊!」

「同樣地,大王啊!有剎帝力的兒子從南方來,鞞舍(平民階級)的兒子從西方來,首陀羅(奴隸階級)的兒子從北方來,他們都沒有任何技術,也都如東方婆羅門的兒子一樣,大王你將會獎賞他們嗎?」

波斯匿王答佛陀說:「我不會獎賞他們的,世尊!」

佛陀告訴大王說:「如果這個國家招集軍士迎接戰鬥時,有婆羅門的兒子從東方來,年少端正,膚白髮黑,善於學習武藝,知道戰鬥的方法,極為勇健,無所畏懼,艱苦戰鬥而不退卻,且能定心仔細觀察,揮動干戈而傷害對方,能攻破強大的敵人。怎樣呢?大王啊!像這樣的戰士,你是否會加倍重賞他呢?」

波斯匿王答說:「我會重賞他的,世尊!」

「同樣地,有剎帝力的兒子從南方來,鞞舍的兒子從西方來,首陀羅的兒子從北方來,他們各個都是年少端正,善於各種技藝,極為勇健,能艱苦戰鬥,擊退敵人,就如東方那位婆羅門的兒子一樣。像這樣的戰士,大王你會重賞他嗎?」

波斯匿王答佛陀說:「我會重賞他的,世尊!」

佛陀又說:「大王啊!有這樣的沙門、婆羅門,他們已遠離了五種邪法,成就五種善法,建立了福田。凡是布施給這福田的人,就能得到大福利,得到大果報。是舍離了哪五種邪法呢?就是所謂的貪慾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對此五蓋都已斷已知,這樣就叫做舍離了五種邪法。是成就了哪五種善法呢?就是成就了無學(阿羅漢)的戒身,及成就了無學的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這樣就叫做成就了五種善法。大王啊!像這樣地舍離五種邪法,成就五種善法的沙門、婆羅門,他們都已建立了福田。凡是布施這些福田的人,就能得到大果報。」這時,世尊又唱誦詩偈說:

「揮動干戈勇猛戰鬥,才能稱為勇敢的鬥士,

由於他善於戰鬥緣故,所以就隨功而重加賞賜;

不獎賞那些名族後裔,卻怯劣無勇的人。

行忍辱而修學賢良,見真諦以建立福田,

賢聖的律儀都具備,成就了深妙智慧的話,

他的族姓雖然卑微,也能成為布施的福田。

衣服、飲食、錢財、珍寶,以及床卧等眾具,

都應拿來敬施他,因為他能執持凈戒的緣故。

在村人外邊的林野之際,鑿井給行人使用,

溪谷的地方搭建橋樑,遠路之處建築房舍,

那麼有戒德而又多聞的大眾,行路時就能有止息處。

譬如層層雲起,雷聲震動,電光閃耀,

普遍下雨沾溉土壤,那麼各種草木就會長得很茂盛,

飛禽走獸都會很歡喜,農夫也都很快樂。

如此以清凈的信心,聞知智慧而舍離慳吝的污垢,

以錢財及豐盛的飲食,常施予良好的福田,

就會高聲歡唱,而增益歡愛,有如雷雨沾溉良田一樣。

布施的功德會注流入福澤,沾溉施主的心;

財富、名稱之流,會及於涅槃的大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波斯匿王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SA.42.1129

一一二九【經旨】本經敘說佛告波斯匿王,由於行作身、口、意三業的善惡,可有四種不同的輪迴轉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波斯匿王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怎樣呢?世尊啊!婆羅門死後,還是會受生為自姓婆羅門家,剎帝力、鞞舍、首陀羅死後,也還是都會受生為自姓之家嗎?」

佛陀說:「大王啊!怎麼會是這樣的呢?大王應當要知道,有四種人。是哪四種呢?就是有一種人,他會從冥暗處而至於另外一個冥暗之處;有一種人,他會從冥暗處而至於另外一個光明之處;有一種人,他會從光明處而至於另外一個冥暗之處;有一種人,他會從光明處而至於另外一個光明處。

大王啊!怎樣叫做從冥暗處而至於另外一個冥暗之處的人呢?就是說有人受生於卑賤族姓之家,比如生於旃陀羅家、魚獵家、作竹籠家、車師家,以及其餘以種種下賤工巧為業之家,過着貧窮的生活,形體憔悴,而又學習卑賤的行業,也還是居於卑賤為人奴役遣使,這就叫做冥暗之處。居處在這冥暗之中,又行作身的惡行、行作口的惡行、行作意的惡行,由於這樣的因緣,身壞命終之後,將會受生於惡道,墮入地獄之中。就像有人從冥暗處又進入另一冥暗之處,從廁所又進入另一廁所,用污血來洗滌污血,捨去惡而又接受另一種惡一樣;從冥暗處進入另一冥暗之處的人,也是像這樣子,所以就叫做從冥暗處進入另一冥暗之處。

怎樣叫做冥暗處進入另外一個光明之處呢?就是說有人受生於卑賤族姓之家,……乃至為人行作各種鄙賤的行業,這樣就叫做冥暗之處。然而那個人居住在這冥暗之處中,能行作身的善行、行作口的善行、行作意的善行,由於這樣的因緣,身壞命終之後,生於善道,受天的化生。譬如有人升登於床,又上升跨乘騎馬,又從騎馬而升乘大象;從冥暗處進入另外一個光明之處,也是像這樣子,這樣就叫做有人從冥暗處進入另外一個光明之處。

怎樣叫做有人從光明處進入另外一個冥暗之處呢?就是說世人生於富樂的家庭——比如剎帝力大姓家、婆羅門大姓家、長者大姓家,以及生於其餘種種富樂的家庭中,擁有眾多錢財、奴婢、供使喚的賓客,知識廣博,身體端正,聰明又有智慧,這樣就叫做光明之處。可是他居住在這光明之處中,卻行作身的惡行、行作口的惡行、行作意的惡行,由於這樣的因緣,身壞命終之後,生於惡道,墮入地獄之中。譬如有人從高樓而下乘於大象,下大象而乘馬,下馬而乘車,下車而坐床,下床而墮地,又從地上掉入坑中;從光明處進入另外一個黑暗之處的人,也是像這樣子。

怎樣叫做有人從光明處進入另外一個光明之處呢?就是說有世人生於富樂的家庭,……乃至形相長得端正莊嚴,這樣就叫做光明之處。在這光明之處中,能行作身的善行、行作口的善行、行作意的善行,由於這樣的因緣,身壞命終之後,生於善道,受天的化生。譬如有人,從此座樓觀而到另外一座樓觀,就像這樣,……乃至從此床座而到另外一個床座;從光明處進入到另外一個光明之處的人,也是像這樣子,這樣就叫做有人從光明處進入到另外一個光明之處。這時,世尊又唱誦詩偈說:

「貧窮困苦的人,沒有凈信而增長他的瞋恨,

慳吝貪慾,有邪惡的思想,愚惑而不知恭敬;

遇見沙門道士,持戒多聞的人,

毀呰而不稱譽他,障礙他人的布施與受供。

像這樣的人,從此世到了他世,

將會墮入地獄中,從冥暗處進入到另一個冥暗之處。

如有貧窮之人,具有凈信心而少瞋恨,

常生慚愧之心,行惠施而遠離慳吝的垢穢;

遇見沙門、梵志,以及持戒多聞的人,

能夠謙虛向他問訊,隨宜而善於供養他,

並能勸導使他人行布施,讚歎布施及受供的人;

如此修善之人,從此世到了他世,

將會上生於善道的天上,從冥暗處而進入到光明之處。

又有生於富樂家庭的人,沒有凈信而又多瞋恨,

慳吝貪慾,起嫉妒邪惡的思想,邪惑而不知恭敬;

遇見沙門、梵志,毀呰而不予稱譽,

障礙他人的惠施,也斷阻了受施的人;

像這樣邪惡的人,從此世到了他世,

將會墮生於痛苦的地獄裡,從光明處而進入於冥暗中。

如為生於富樂之家的人,具有信心又能不瞋恨,

常起慚愧之心,能行惠施而遠離瞋妒;

遇見沙門、梵志,以及持戒多聞的人,

就會首先奉迎問訊,隨宜供給他所需之物,

勸導使人供養他,讚歎布施及受供的人;

像這樣的人,從此世到了他世,

就會受生到三十三天,從光明處而進入另一個光明之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波斯匿王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一一二九經注釋:

1、「為婆羅門死還生自姓婆羅門家,剎利、鞞舍、首陀羅家耶」: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第七經此處作「婆羅門種常生婆羅門家,剎利種常生剎利家不?」

2、旃陀羅:為印度四姓中,居於首陀羅階級之最下位者,乃最下級之種族,專事獄卒、販賣、屠宰、漁獵等職。

3、竹作家: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作竹籠家」。


SA.42.1130

一一三〇【經旨】本經敘說佛告波斯匿王,惡劫、老、病、死常磨迮眾生,如石山四方磨地而來,故當修善、凈信三寶。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波斯匿王於白天身蒙塵土,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

佛陀問說:「大王啊!你從何處來呢?」

波斯匿王答佛陀說:「世尊啊!我是依那灌頂王之法,於人中自在如意,精勤努力,君臨天下,治理王事,四處巡行觀察,而後來到這裡的。」

佛陀告訴大王說:「我現在且問大王,你就隨意回答我。譬如有人從東方來,此人說話信實、有根據,不曾虛假妄語,他告訴大王說:『我從東方來,看見一座石山,方廣極大,不能穿透,不能毀壞,也沒有缺壞處,這山輾磨着大地而來,一切眾生草木之類,全都給磨碎了。』從南、西、北方也有人來,這些人同樣是說話信實、有根據,不曾虛假妄言,他們都來告訴大王說:『我看見一座石山,極為高大方廣,不能切斷,不能毀壞,也沒有缺壞處,這山輾磨着大地而來,所有草木眾生全都給磨碎了。』大王啊!你的意見怎樣呢?像這樣險惡相殺極為恐怖的景象,眾生的命運已盡,人道再也難得。這時,你應當作何打算呢?」

波斯匿王答佛陀說:「如果是這樣的話,再也沒有其它解決的方法了,這時只應當修習善業,專心努力地修習佛法與戒律了。」

佛陀又問大王說:「為什麼這樣說:『如此險惡的景象於世間忽然發起,眾生的命運已盡,人身再也難得,這時只當行法、行義、行福,專心努力修習佛陀的教誡呢?』為什麼不說:『灌頂王之位乃是眾人之首,他能自在如意,君臨天下,應當去治理各種事務與眾人呢?』」

波斯匿王答佛陀說:「世尊啊!那是在平常的時候才說:『灌頂王之位是眾人之首,君臨天下,多所經營,以言語來鬥爭言語,以財物去斗取財物,以象兵斗象兵,以戰車斗戰車,以步兵斗步兵。』可是當那險惡恐怖的景象於世間生起時,那些的鬥爭無論是勝利或失敗,便一樣都不能自在如意了。所以我說:『這險惡恐怖的景象突然於世間生起時,眾生的命運已盡,人身再也難得,沒有其它的解決方法,這時只有行義、行法、行福,對於佛陀的教誡專心歸依了。』」

佛陀告訴大王說:「是的!是的!經常輾磨壓迫眾生的,就是有惡劫,以及老、病、死的磨迫。應當做什麼打算呢?此時正應去修義、修法、修福、修善、修慈,於佛法中精勤努力。」這時,世尊唱誦詩偈說:

「就好像有大石山,既高又廣沒有缺壞處,

周遍四方而來,輾磨壓迫着這個大地,

這不是用兵馬或咒術之力所能防禦的。

惡劫及老、病、死,也是如此地常磨迫着眾生,

四種的大族姓,栴陀羅、獵師,

在家及出家眾,持戒或犯戒的人,

一切都會受到磨迫的,沒有能夠救護他們的人。

所以有智慧的人,會觀察自己的義利,

建立清凈的信心,信仰佛、法、僧三寶,

使身、口、意清凈,隨順着正法,

在現世中得到美好的名稱,命終後也會往生於天上。」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波斯匿王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一一三〇經注釋:

1、「從彼灌頂王法……而來至此」: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第八經此處則作「世尊!國事廣大,眾務猥多,斷理庶訖,來詣佛所,以是之故身體坌塵。」

2、「譬如有人從東方來……未曾虛妄」: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譬如有人從東方來,稟性正直,未曾虛妄,為眾所信。」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則作「於此可信、可賴者從東方來」。

3、磨迮:迮,壓迫。磨迮,輾磨壓迫。

4、惡劫:泛指一切的災難。


SA.42.1131

一一三一【經旨】本經敘說佛告波斯匿王,勿速決他人為阿羅漢,應多觀其戒行,方能不受騙。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波斯匿王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當時,有七名尼乾子(即耆那教徒),七名闍耆羅(結髮外道),七名一舍羅(一衣外道),他們的身形都很粗大,徘徊行住於祇洹門外。

這時,波斯匿王遙見這些人徘徊於門外,就從座席起來,走到他們跟前,恭敬合掌問訊,自我稱名三次,說:「我是波斯匿王,拘薩羅國王。」

當時,世尊問波斯匿王說:「你現在為什麼要恭敬這些人,三次自稱姓名,向他們合掌問訊呢?」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說:「因為我這樣想着:世間如果有阿羅漢的話,這些人應該就是了。」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說:「你現在且停止此念!你並不能知道他們是阿羅漢,或不是阿羅漢,因為你還沒有得到他心智的緣故。你且當親近這些人,觀察他們的戒行,日子久了自然可知,不可速自決定!要仔細觀察,不要靜默不察!應當運用智慧,不可愚昧;等他們經歷過各種苦難,就能辨別他們的賢劣;跟他們交往、觀察,那麼真偽就可分辨。觀察他們的說法就能知道他們的智慧,日子久了,就能知道他們的真象,不是一下子就能認識,應當運用思惟,以智慧去做觀察!」

波斯匿王答佛陀說:「真是奇妙!世尊啊!您這個道理講得真好,您說:『長久地相習近,觀察他們的戒行,……乃至觀察他們的說法,就能知道他們的智慧。』我家裡有人,也曾出家,作這些形相,遍游他國,後來回來了,就捨棄了他的衣服,去享受世間的五欲了。所以可知,世尊的說法真好,是應該和他們一同相處,觀察他們的戒行,……乃至觀察他們的言說而知道他們的智慧。」

這時,世尊唱誦詩偈說:

「不因所看見的形相,去判知他人的善惡;

也不應只暫時的相見,就和他同心志。

有人身、口表現得很嚴謹,可是他的俗心並不斂攝;

就好像把一塊鍮石銅,外表塗以真金的顏色一樣。

如此內里懷着鄙雜的心念,外表假現神聖的威儀,

各國去遊行,欺騙世間的人。」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波斯匿王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一一三一經注釋:

1、洛莫:同落寞,寂靜之意。

2、交契計挍:交契,指與對方多接觸。計挍,同計校,意為觀察、分別。

3、見說知明:別譯雜阿含經作「欲試其智,聽其所說」。聽他所說的話,便知他的智慧如何。

4、鍮石銅:銅與鋅的合金,即黃銅。鍮石銅塗以真金色,就像黃金。


SA.42.1132

一一三二【經旨】本經敘說波斯匿王等七國王,對於五欲中何者為第一爭論不休,往問佛,佛告以當其所愛,則言最勝,無比無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以波斯匿王為首,並有七位國王,以及諸大臣們,都來共同集會,他們如此地辯論着:「五欲之中,哪一種是第一最好的呢?」有一人說:「色才是第一最好的。」又有人宣稱聲、香、味、觸才是第一最好的。其中有人建議說:「我們人人各自稱說是第一,終究無法判定,應當去見世尊,問他這個問題。我們就遵照世尊的說法,然後一同憶持。」

當時,就以波斯匿王為首,共七位國王,及大臣、眷屬們,一同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問佛陀說:「世尊!我們七位國王及諸大臣們這樣地辯論着:『五欲之中,哪一種最為殊勝呢?』其中有人說色最殊勝,有人說聲最殊勝,有人說香最殊勝,有人說味最殊勝,有人說觸最殊勝,最後都無法決定答案。所以我們來請問世尊您,到底哪一種才是最殊勝的呢?」

佛陀告訴諸王說:「人們都會各自隨己所適意之境而說最好,但這些都不是究竟之說。由於這樣的緣故,我說對於色、聲、香、味、觸等五妙欲的逐求,自會有人對於色境感到適意,於是就僅愛此一色境,而感到心滿意足,即使其上還有許多更殊勝的色境,但因不是他所喜愛的,所以不去碰觸,也不願瞧它一眼,自認為自己所愛的就是第一最好,再沒有比它更好的了。就如愛色境人的想法一樣,像這對聲、香、味、觸境喜愛的人,也都會有如此的想法。當他喜愛的時候,就說這個最好,內心歡喜,樂著於它,雖然更有勝過於它的東西,但因不是他所想要的,所以不去碰觸,也不願瞧它一眼,認為只有我所喜愛的東西才是最殊勝、最美妙,沒有能比得上它的。」

當時,座席中有一位優婆塞(在家居士),名叫栴檀,他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偏露着右肩,恭敬合掌稟告佛陀說:「我有個想法,世尊!我有一個想法,善逝!」

佛陀告訴優婆塞說:「你有一個想法,栴檀!快說出來吧!栴檀!」

這時,栴檀優婆塞就唱誦詩偈說:

「央伽族姓之王,穿着珠寶瓔珞裝飾的鎧衣,

摩竭陀國的民眾都欣慶地聚集着,因為如來在他們的國里成道;

如來的名聞普遍流布,就如大雪山王一樣;

又如凈水中的蓮花,清凈而沒有瑕穢,

隨着日光而開放,芬香熏滿着他們的國家。

又在央耆國里大放光明,猶如空中的太陽;

觀察如來的智慧神力,就如夜裡燃起的炬火一樣,

作為人間的眼目,作為大智慧者,為前來啟問的人解決疑惑。」

當時,各國王都讚歎着說:「你的想法真好!栴檀優婆塞!」

這時,七位國王便脫下以七寶裝飾的上衣,奉獻給優婆塞。

當時,那七位國王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那時,栴檀優婆塞知道諸王都已離去,便從座席起來,整理好衣服,偏露着右肩,恭敬合掌稟告佛陀說:「現在七位國王贈我七件上衣,希望世尊能接受這七件衣服的供養,也是因為哀憫我的緣故!」

當時,世尊因為哀憫他的緣故,就接受了這七件上衣,栴檀優婆塞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一一三二經注釋:

1、「各隨意適我……無比無上」: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若於色中,取其像貌,心意封着,稱適其意,當於爾時,設有妙色勝於此者,但以所著為勝,不顧色妙;聲、香、味、觸亦復如是,乃至於觸受,其相貌心意計着,以為最勝。」

2、「善說,世尊!善說,善逝!」: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世尊!欲有所說,唯願聽許。」巴利英譯本此處作an idea is revealed to me,exalted one!an ideais revealed to me,blessed one!(我有一個想法,世尊!我有一個想法,善逝!)白話譯解是參酌南傳而成。

3、「央耆國明顯,猶如空中日」: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佛亦如日處虛空,光明周普照世界。」


SA.42.1133

一一三三【經旨】本經敘說波斯匿王患身肥大,佛勸其食應節量。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波斯匿王身體很肥大,全身流汗,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不斷地喘息着。

當時,世尊告訴波斯匿王說:「大王你的身體太肥胖了!」

大王答佛陀說:「是的,世尊!我患了身體太肥胖的毛病,常因這身體太肥胖的緣故,而感到慚恥厭苦。」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人們應當常自我繫念,每次飲食知所節量;

如此則各種苦受會減少,安穩消化而保長壽。」

那時有一位年青人,名叫郁多羅,坐於大會中。當時,波斯匿王就告訴郁多羅說:「你能從世尊受持剛才所說的詩偈,每到吃飯之時,就為我唱誦它嗎?若能如此的話,我就賞賜你金錢十萬,而且常給予你食物。」

郁多羅答王說:「我願奉教,當會依時諷誦!」

當時,波斯匿王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這時,郁多羅知波斯匿王已離去,便到世尊跟前,受學所唱誦的詩偈,在大王每次吃食之時,便為他諷誦,告訴大王說:「我依佛、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的所知所見,而唱誦這首詩偈:

『人們應當常自我繫念,每次飲食知所節量;

如此則各種苦受會減少,安穩消化而保長壽。』」

就像這樣,波斯匿王漸漸到了後來,身體變為瘦挺,容貌端正,他就在於樓閣之上,向著佛陀所住之處,恭敬合掌,右膝跪地,三次如此稱說:「南無敬禮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南無敬禮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給我得到現世的利益、後世的利益、現世與後世的利益,因為飯食能知節量的緣故。」

  第一一三三經注釋:

1、「人當自繫念……安消而保壽」: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第十一經此處作「夫人常當自憶念,若得飲食應知量;身體輕便受苦少,正得消化護命長。」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以常持正念,取食知量人,則少有其苦,遲老得壽長。」


SA.42.1134

一一三四【經旨】本經敘說年少阿修羅於佛面前瞋罵呵責,聞佛陀說法後悔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里。

那時,有位名叫阿修羅的年青人來到佛陀住處,於佛陀面前,用粗惡不善的話來怒罵呵責。

當時,世尊就對他唱誦詩偈說:

「不怒勝過瞋恚,不善的要以善降伏他,

惠施能制伏慳貪,真話可破壞妄語。

不罵也不暴虐人,要常保持賢聖之心;

而惡人卻懷瞋恨,堅住不動如石山。

生起瞋恚而能攝控,勝於控制狂奔的馬車;

我說善於駕御的人,不是指那執着韁繩的人。」

這時,年輕的阿修羅稟告佛陀說:「瞿曇啊!我現在向您悔過,我如愚如痴一樣,不辨事理,所行不善,以致在瞿曇您的面前訶罵毀辱您。」如此懺悔過後,當時,阿修羅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一一三四經注釋:

1、年少阿修羅:阿修羅,此為人名,非六道中之阿修羅道。依南傳所說,他是因聞其家人於如來處出家,而來辱罵如來。

2、「惡人住瞋恨,不動如石山」: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第十二經此處作「親近惡人者,當知此眾生,積瞋如丘山。」

3、「我說善御士,非彼攝繩者」:我說善於駕御的人,不是指那手執韁繩的人。意即善於攝控瞋恚的人,才是善御之人。


SA.42.1135

一一三五【經旨】本經敘說賓耆迦婆羅門於世尊面前瞋罵呵責,後聞佛陀說法後悔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名叫賓耆迦的年輕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於世尊面前說粗惡不善的話,怒罵呵責。

當時,世尊告訴年輕的賓耆迦說:「如果是在一吉星高照的日子裡,你是否會集聚宗親眷屬們宴會呢?」

賓耆答佛陀說:「是的,瞿曇!」

佛陀問賓耆說:「如果你的宗親不願受請吃食的話,你將怎麼辦呢?」

賓耆答佛陀說:「他若不願受請吃食的話,那食物還是屬於我的。」

佛陀告訴賓耆說:「你就像這樣子,在如來面前說粗惡不善的話,辱罵呵責我,我終究是不接受的,這些辱罵的話語,應當是屬於誰呢?」

賓耆答佛陀說:「如此的話,瞿曇啊!他雖不接受,我猶且相贈給他,那麼便是給與他了。」

佛陀問賓耆說:「你如此做法不能說是彼此互相贈予,又如何能相與呢?」

賓耆問佛陀說:「為什麼彼此互相贈予,就叫做相與呢?為什麼不接受贈予的話,就不能叫做相與呢?」

佛陀告訴賓耆說:「如果是這樣子:遇人罵我時,我就回罵他;遇人瞋怒我時,我就瞋怒他;遇人打我時,我就回打他;遇人斗我時,我就回斗他。這樣就叫做彼此互相贈予,名為相與。賓耆啊!如果遇人罵我時,我不回罵他;遇人瞋怒我時,我不瞋怒他;遇人打我時,我不回打他;遇人斗我時,我不回斗他。像這樣子的話,彼此不互相贈予,就不能叫做相與。」

賓耆問佛陀說:「瞿曇啊!我聽聞往昔婆羅門長老中宿德行道的大師說:『在如來、應供、等正覺的面前辱罵他,以瞋恚呵責他,他是不會瞋恚、不會憤怒的。』現在瞿曇你是否起瞋恚了呢?」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我已沒有瞋恚,怎會起瞋恚呢?有正命而調順自己,

有正智而心靈得到解脫,如此有智慧的人是不會起瞋恚的。

以瞋恚去回報瞋恚的人,這就是暴惡的人;

如不以瞋恚回報瞋恚,臨敵之時就能制伏難以制伏的敵人;

不瞋恚勝過瞋恚,三段詩偈就如前經所說的一樣。」

當時,年輕的賓耆稟告佛陀說:「我願悔過!瞿曇啊!我如愚如痴一樣,不能明辨事理,所行不善,竟於沙門瞿曇您面前講說粗惡不善的話語,怒罵呵責您。」他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第一一三五經注釋:

1、「無瞋何有瞋……慧者無有瞋」: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第十三經此處作「無有瞋恚者,於何而得瞋?調順正命者,無瞋汝當知。」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則作「無忿自調御,是為正生活,有正智解脫,寂靜如是人,忿由何處起?」

2、「以瞋報瞋者……臨敵伏難伏」: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若瞋不報瞋,斗戰難為勝;若不加報者,是則名為上。」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以忿還忿者,更為是惡事;不以忿還忿,戰得二勝利。」

3、三偈:指前面第一一三四經之詩偈而言,此詩偈十二句,每四句為一段,剛好為三段。


SA.42.1136

一一三六【經旨】本經敘說婆羅豆婆遮婆羅門於世尊前詈罵呵責,後聞佛說法而悔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里。

那時,世尊於下午時從禪定中出定,去到講堂東蔭的涼蔭中,在露地里經行。

當時,有位健罵的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來到佛陀之處,於世尊面前講說粗惡不善的話語,辱罵呵責世尊。世尊經行着,他就跟隨在世尊后面行走。世尊經行結束,停於一處。那位婆羅門問說:「瞿曇你屈服了嗎?」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勝利的人會更增長別人的怨恨,被降伏的人則睡卧不安穩;

勝利與降伏二種都捨棄,這樣才能得安穩的睡眠。」

婆羅門稟告佛陀說:「瞿曇啊!我現在向您悔過,我如愚如痴一樣,不能辨明事理,所行不善,如之何竟在瞿曇面前講說粗惡不善的話語,辱罵呵責您呢?」

當時,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便即離去。


SA.42.1137

一一三七【經旨】本經意同前經,唯佛陀所誦詩偈不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東園的鹿子母講堂里。世尊於早晨穿着法衣,手拿着缽盂,進入舍衛城裡乞食。那時,有位健罵的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他遙見世尊,便說出粗惡不善的話語,怒罵呵責他,並掀起塵土來撒向佛身。當時,有陣逆風還吹塵土,反撒在自己身上。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如果人沒有瞋恨心,而有辱罵加之於他的話,

他還是清凈不會有結垢,那些惡事就會回歸罵的人自己;

就像抓土撒向他人,遇到逆風反而沾污自己一樣。」

當時,那位婆羅門稟告佛陀說:「我願悔過!瞿曇啊!我如愚如痴一樣,不能辨明事理,所行不善,如之何竟在瞿曇面前講說粗惡不善的話語,辱罵呵責您呢?」

當時,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便即離去。

  第一一三七經注釋:

1、坌身:坌身,塵土飛揚飄落在身體上。


SA.42.1138

一一三八【經旨】本經敘說違義婆羅門原想留難佛陀之說法,後聞佛說法後悔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教化,來到了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那時,有位名叫違義的婆羅門,他聽聞沙門瞿曇從拘薩羅國人間遊行教化,來到了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聽聞後,他這樣想着:我應當前往沙門瞿曇住處,聽聞他的說法,然後再反對他的義理。如此思考後,就前往精舍,走到世尊住處。

當時,世尊正被無量弟子們圍繞着說法。世尊遙見違義婆羅門過來,便立即靜默着。

違義婆羅門告訴佛陀說:「請瞿曇您說法,我很樂意聽聞!」

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違義婆羅門啊!你未能了解深妙的義理;

內懷着嫉恨之心,想要留難我所說之法。

你若能調伏反對的心理,以及各種不信樂的意念;

息止各種障礙的垢穢,那麼就能了解深妙的說法了。」

當時,違義婆羅門這樣想着:沙門瞿曇已經知道了我的心意。他聽聞了佛陀的說法後,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SA.42.1139

一一三九【經旨】本經敘說有位名叫不害之婆羅門來問佛其名是否稱實,佛言若身、口、意皆不害,則為稱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世尊於早晨時穿着法衣,手拿着缽盂,進入舍衛城中乞食。

當時,有位名叫不害的婆羅門來到佛陀跟前,問佛陀說:「世尊啊!我的名字叫不害,是否名實相符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如此名稱與實際相符——身不行傷害,口不行毀害,心不行損害的話,就叫做名實相符了。」這時世尊就唱誦詩偈說:

「如果心(身)不行殺害,口、意也都能如此;

這樣就是遠離了殺害,不會恐怖眾生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不害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便即離去。

  第一一三九經注釋:

1、若心不殺害:心疑應作「身」,如此才能配合下句成身、口、意三業。


SA.42.1140

一一四〇【經旨】本經敘說火與婆羅門對於佛陀再三向他乞食感到厭煩,後聞佛陀詩偈而悔悟,欲再施食與佛,佛未接受,勸其將此食着水中,水即冒煙滾沸。婆羅門見此神變,益增信敬,乃於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世尊於早晨時穿着法衣,手拿着缽盂,進入王舍城中乞食,依次行乞而至火與婆羅門的家前。

火與婆羅門遙見佛陀來到,立即準備各種美好飲食,給予滿缽的食物。

如此二日、三日,世尊又到他的家中去乞食。

火與婆羅門遙見佛陀又走來了,他這樣想着:「這禿頭沙門為什麼常來我家,難道是貪圖美食嗎?」

這時,世尊已知道了火與婆羅門內心所想的,便唱誦詩偈說:

「上天日日下雨的話,農夫就日夜地耕種,

常常播下種子,那田裡就能經常收取榖子。

猶如人會常懷妊,乳牛常會懷孕生犢,

經常有人來求乞,就要常行惠施予他,

由於常惠施的緣故,就能常得大名稱(好名聲)。

人在輪迴中頻頻成為被棄的死屍,也頻頻地哀哭悲戀,

經常地受生也經常地死去,經常地遭受憂悲苦,

死去的屍體一再地用火燒,也一再地被蟲類吃食。

如能得到賢聖的正道,就不會常受各種輪迴果報,

也不會常在生死里流轉,不會常遭憂悲苦,

不用常常遭火焚燒,也不會常被蟲類吃食了。」

當時,火與婆羅門聽聞佛陀唱誦的詩偈,便恢復了原有的信心,又拿各種的飲食盛滿缽子布施給他,可是世尊並不接受,那是因為唱誦詩偈之後,他才布施的緣故。世尊又唱誦詩偈說:

「因為我已唱誦詩偈說法,就不應再接受飲食;

當觀察自法之時,即知說法後是不應受食的。

婆羅門你是應當要知道的!這樣才是清凈的活命(正命)。

你應該把余物供養給純凈的大仙人,

他們都已滅盡一切煩惱,所有垢穢都已斷除。

要供養飲食,給這些良好福田;

可是想求得福德的話,那麼我這塊福田最優良!」

火與婆羅門問佛陀說:「現在我應把這些飲食置於何處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我還不曾見諸天、魔王、梵天、沙門、婆羅門、天神、世人中有人能吃食這些信施之物,而會使身體得到安樂的。你把這些食物拿去丟到無蟲的水中,或者不生雜草之地吧!」

當時,婆羅門就把這些食物拿去丟到無蟲的水中,水裡立即冒出煙來,水還發出啾啾的滾沸聲;譬如把一顆燒燙得火紅的鐵丸丟進水中,水裡即冒出煙,還會發出啾啾的滾沸聲,那情況也就像這樣子。婆羅門把這些飲食置於水中,水裡立即冒煙,還會發出啾啾的滾沸聲來。於是火與婆羅門讚歎着說:「真是奇異!瞿曇!他有大德大力,能使這些食物作此神變。」

那時,火與婆羅門因為這些飯食所作的神變,而得到了信敬之心,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請問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可以在您的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持清凈的梵行嗎?」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現在可以在我正法之中出家,受具足戒了。」

他在出家之後,這樣地思考着:一個族姓子(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穿着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乃至得證阿羅漢果,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


SA.42.1141

一一四一【經旨】本經敘說有婆羅門女敬信三寶,其夫不喜,往佛所論議,後聞佛說法而皈依佛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舍衛國中有位叫婆肆吒的婆羅門女信敬佛、法、僧,也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他對於佛、法、僧已遠離懷疑,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也已遠離了疑惑;已見真諦而得證果位,得到解脫的智慧。她的丈夫是婆羅豆婆遮種姓的婆羅門。婆羅門女每在其夫左右有所行作時,遇有小差錯,就稱說南無佛,並對着如來所住方向,恭敬合掌,三次稱說:「南無多陀阿伽度(如來)、阿羅呵(應供)、三藐三佛陀(等正覺),身純金色,圓光一尋,方身圓滿,如尼拘律樹;善說妙法,牟尼之尊,仙人上首,是我大師!」

當時,她的婆羅門丈夫聽到了,瞋怒不喜,就責備他的妻子說:「你是被魔鬼迷着了嗎?豈有此理!捨棄這些具足三明的大德婆羅門,而去稱嘆那位禿頭沙門!他是個黑瘦之人,為世人所不稱嘆。我現在將前往跟你的大師辯論,就能足知我會勝他。」

妻子告訴丈夫說:「我不曾看見諸天、魔王、梵天、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等,有能同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有金色之身,圓光一尋,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言說微妙,為仙人之上首,我的大師一起相辯論的。現在婆羅門你且前往,自然就可知道了!」

當時,婆羅門就前往見佛,見面彼此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唱誦詩偈說:

「到底要殺滅什麼,才能得到安穩的睡眠呢?

到底要殺滅什麼,才能使心靈得到無憂呢?

到底要殺滅什麼?才會被瞿曇所稱嘆呢?」

那時,世尊已知道婆羅門內心的想法,就唱誦詩偈說:

「殺滅瞋恨的人,才能得到安穩的睡眠;

殺滅瞋恨的人,內心才能無憂愁。

瞋恚是各種毒害的根本,能傷害甘美的種子;

能滅害那瞋恚的人,會為賢聖所稱嘆;

如能滅害那瞋恚的話,他的內心就能無憂愁。」

當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承佛給予示教照喜,次第為他說法,所講的是:說施、說戒、說生天法,說味著於欲,會成為災患煩惱,分別廣說清凈出離,隨順遠離,福利清凈之法。譬如清凈的白毛布,易受染色;同樣地,婆羅豆婆遮婆羅門便在他的座位上,覺證了四聖諦——苦、集、滅、道的真理。

這位婆羅門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越一切疑惑,並非由於他說而得度,他對於正法、戒律已能無所畏懼。於是就從座席起來,偏露右肩,恭敬合掌稟告佛陀說:「我已得度,世尊!我已得度,善逝!我從現在起皈依佛、皈依法、皈依比丘僧後,願盡我形壽,成為一位優婆塞,願佛證知我!」

當時,婆羅豆婆遮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便回到自己家中。

他的妻子優婆夷(女居士)遙見丈夫回來了,見面後,問他說:「你已經和如來、應供、等正覺——純金色身,圓光一尋,有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是妙說之上,仙人之首,大牟尼尊,是我的大師,互相辯論過了嗎?」

她的丈夫答說:「我未曾見過諸天、魔王、梵天、沙門、婆羅門、諸神、世人之中,有人能與如來、應供、等正覺——真金色身,圓光一尋(八尺),如尼拘律樹圓滿之身,是妙說之上,眾仙之首,牟尼之尊,你的大師互相辯論的。你現在幫我裁好法衣,我要拿到世尊處出家學道。」

那時,他的妻子就以鮮潔的白毛布,為他裁作法衣。

當時,這位婆羅門便拿着法衣往見世尊,向世尊頂禮後,退坐一邊,請求着說:「世尊啊!我現在可以在世尊您的正法中出家學道,修習梵行了嗎?」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現在可以在我的正法、戒律中出家學道,修習一切梵行了」

婆羅門已出家後,他獨自於靜處思惟:一個善男子之所以要剃除鬚髮,穿着袈裟法衣,出家學道,……乃至得證阿羅漢果,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

  第一一四一經注釋:

1、婆肆吒: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陀然闍仁」,為此婆羅門女之名。

2、無間慧:即解脫之智慧。

3、尼拘律樹:又作尼拘陀樹,產於印度各地及錫蘭,為高大喬林,樹榦端直,枝葉繁茂。慧琳音義十五:「此樹端直無節,圓滿可愛,去地三丈余,方有枝葉。」

4、「舍諸三明大德婆羅門……世所不稱」: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第十九經此處作「汝於三明大婆羅門所,不能恭敬,方禮禿頭瘦黑之人。」可見本經「黑闍之分」乃婆羅門罵世尊之語,即別譯之「瘦黑之人」。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5、「說欲味著為災患煩惱……分別廣說」: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欲為不凈苦惱之本,出要為樂,廣示眾善白凈之法。」


SA.42.1142

一一四二【經旨】本經敘說魔瞿婆羅門好施,佛告其布施之功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位名叫魔瞿的婆羅門,他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彼此相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請問佛陀說:「瞿曇啊!我在家中經常行作布施,如有一人來,我就布施給一人;如果是二人、三人,乃至百千人來,我也都會布施給他們。像我這樣地布施,能夠得到很多的福報嗎?」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這樣行作布施,真實可得到大的福報。為什麼呢?因為你能在家中經常行作布施,一人來乞,就布施予一人;二人、三人,乃至有百千人來乞,你也都能布施予他們的緣故,所以你將可得到很大的福報。」

當時,魔瞿婆羅門就唱誦詩偈問說:

「在家人所行作的,就是布施與行作布施大會,

由於這樣惠施的緣故,想要求得大功德。

現在請問牟尼您,依我們所知道的,

您所見確實與梵天相同,所以請您為我分別解說。

怎樣才能解脫,而達到勝妙的善趣呢?

怎樣方便修習,才能生於梵天世界呢?

為什麼隨樂信施,就能生於明勝的梵天呢?」

那時,世尊也唱誦詩偈答說:

「布施的人設立布施大會,隨順他人所愛而願樂布施,

以此歡喜凈信之心,定能攀緣善功德。

要以他所建立的功德,求遠離一切的過惡,

遠離於貪慾,使其心得到完善的解脫!

修習慈心,會有無量的功德;

更何況加以至誠之心,去廣設布施的大會?

如果在這布施中間,所得到的一切善心,

正向善於解脫,或其餘純善之趣的話,

就會由於如此殊勝的因緣,得生於梵天世界。

像這樣的布施,由於他的心能平等之故,

所以能生於梵天世界,得到綿長的壽命。」

當時,魔瞿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一一四二經注釋:

1、「今問于于牟尼……為我分別說」:別譯雜含經卷四第二十經此處作「我今問牟尼,願問佛所說,我今謂世尊,與梵天齊等」。南傳經集相對經文此處作「牟尼啊!我問你,請告訴我!我今天見到世尊,梵天已經親證,因為對我們來說,你確實與梵天相同。」


SA.42.1143

一一四三【經旨】本經敘說佛為婆羅門講說八正道為清凈道;修習八正道已,得永斷貪、瞋、痴,是名無上清凈。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持華蓋,穿着短裙的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彼此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唱誦詩偈說:

「婆羅門所行,沒有不是清凈的;

剎帝力修苦行,也還是乖離清凈。

修習三典的婆羅門,即是為清凈;

如此清凈之人,(只在婆羅門),不在其餘眾生中。」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答說:

「如不知清凈道,以及一切無上的清凈,

而在余道里想求得清凈的話,終究沒有清凈之時。」

婆羅門問佛陀說:「瞿曇您講說清凈道及無上的清凈嗎?什麼是清凈道求得清凈的方法呢?什麼是無上的清凈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正見就是清凈道;修習又多修習正見,就能斷除貪慾、斷除瞋恚、斷除愚痴。如果婆羅門貪慾永斷,瞋恚、愚痴永斷,那麼一切煩惱就會永斷,這樣就叫做無上的清凈。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這些也是清凈道;對正定等正道修習又多修習後,就能永斷貪慾、永除瞋恚、永斷愚痴。如果婆羅門貪慾永斷,瞋恚、愚痴永斷,那麼一切煩惱就能永斷,這樣就叫做無上的清凈。」

婆羅門說:「瞿曇您所說的確實是清凈道及無上清凈!瞿曇啊!我世務繁多,現在且辭還。」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現在是該回去的時候了。」

這位持華蓋、穿短裙的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一一四三經注釋:

1、「有持華蓋、着舍勒導從婆羅門來詣佛所」: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凈者婆羅門墮婆闍婆羅門來詣世尊處。」別譯雜阿含經卷四第二十一經此處作「剎利波羅毗空婆羅門往詣佛所。」舍勒,是一種短裙,或稱內衣。

2、三典:指三吠陀,為婆羅門教典。一、梨具吠陀,二、三摩吠陀,三、夜柔吠陀。後再加入阿闥婆吠陀,成為四吠陀。


SA.42.1144

一一四四【經旨】本經敘說佛陀答婆羅門問,具足三明者叫羅漢婆羅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有一位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與世尊見面,彼此問訊慰勞後,退坐一邊,唱誦詩偈問說:

「怎樣叫具足戒法呢?怎樣叫正威儀呢?

要有什麼功德呢?要修習什麼業呢?

要成就什麼法,才能叫做羅漢婆羅門呢?」

當時,世尊就唱誦詩偈答說:

「具有憶念宿命的智慧,能徹見是受生於天上、或惡道,

證得一切的生死已盡,就可決定已得到聖者的睿智。

知道心靈已得到完善的解脫,已解脫一切貪慾,

具足了三明,那麼就叫做三明的婆羅門(即阿羅漢婆羅門)。」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那位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一一四四經注釋:

1、「云何為屍羅……羅漢婆羅門」:別譯雜阿含經卷五第一經此偈作「云何戒具足,威儀不闕減?修習何等業?成就何等法?而能得名為,三明婆羅門?」屍羅,為戒之音譯。三明,即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本偈白話譯解是參酌別譯而成。

2、「宿命憶念智……三明婆羅門」:別譯雜阿含經此處作「能知於宿命,見天及惡趣,盡於生死有,三通並三明,心得好解脫,斷欲及一切,成就上三明,我名為三明。」


SA.42.1145

一一四五【經旨】本經敘說佛陀見貧窮老夫婦,而向阿難講說年少強壯之時,就應精進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於早晨穿着法衣,手拿着缽盂,進入舍衛城中乞食,阿難尊者就跟隨於世尊之後。

當時,有二位年老的男女,他們是夫婦,年老根熟,背駝如鉤,走到黑巷頭,燒垃圾的地方,一起向著火蹲在那裡。

世尊看見那二位老夫婦,年老而愚痴,背駝如鉤,一起向火蹲着,就像老鵠鳥一樣,彼此以欲心相視着。看見後,就告訴阿難尊者說:「你看見那夫婦二人,年老而愚痴,背駝如鉤,一起向火而蹲着,就像老鵠鳥一樣,彼此以欲心相視着嗎?」

阿難答佛陀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阿難說:「這二位老夫婦,於年少時以盛壯之身勤求財物的話,將可成為舍衛城中第一富有的長者;如果剃除鬚髮,穿着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精勤修習的話,也可得證阿羅漢第一上果。於第二時分盛壯之身勤求財物的話,也可成為舍衛城中第二富有的人;如果剃除鬚髮,穿着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的話,也可得證阿那含果。如果於第三時分中年之身勤求財物的話,也可成為舍衛城中第三富有的人;如果剃除鬚髮,穿着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的話,也可得證斯陀含果。如果於第四時分老年之身勤求財物的話,也可成為舍衛城中第四富有的人;如果剃除鬚髮,穿着袈裟法衣,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的話,也可得證須陀洹果。可是今日他們已年老根熟,沒有錢財,沒有方法,沒有能力,也不再有能力去謀求錢財,也不能得證殊勝的過人法。」

當時世尊又唱誦詩偈說:

「由於不修行梵行,也不在年少勤求財物;

如今只能如曲弓般地睡於地上,憶想着過去往事。

由於不修行梵行,也不在年少勤求財物;

如今就像老鵠鳥一樣,守死在空池。」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一一四五經注釋:

1、「不行梵行故……守死於空池」:別譯雜阿含經卷五第二經此處作「少不修梵行,亦不聚財寶;猶如老鸛雀,棲止守空池。不修於梵行,壯不聚財寶;念壯所好樂,住立如曲弓。」


SA.42.1145

一一四六【經旨】本經敘說佛陀見貧窮老夫婦,而為阿難講說布施與精進之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余如前經所說的一樣。差別的是,世尊唱誦不同的詩偈說:

「我們的身體會被老死所壞滅,所受的一切事物也都會毀滅,

只有惠施的福德,才是跟隨着自己的資糧。

應依於善攝護,及修禪功德,

隨自己力量而布施錢財及飲食,

於群眾當中要從睡眠昏沉醒覺,就不會空自活命。」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那位婆羅門聽聞佛陀的說法,內心歡喜不已,向佛陀頂禮後離去。

  第一一四六經注釋:

1、「佛說此經已……作禮而去」:宋、元、明本無此四句,疑為衍文。


第四十二卷終。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06.09-2018.09.23-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