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现代汉语】17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杂阿含经卷第十七  (SA.17)

SA.17.454-488


SA.17.454

四五四【经旨】本经叙说缘界故生触、想、欲、觉、热、求,意同前第四五三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由于种种界所以生起种种的觉触,由于种种的觉触而生起种种的想象,由于种种的想象而生起种种的欲念,由于种种的欲念而生起种种的推求心理,由于种种的推求心理而生起种种的渴望,由于种种的渴望而生起种种的追求。

什么是种种的界呢?就是所谓的十八界,眼界……乃至法界。

什么叫做由于种种的界而后生起种种的觉触呢?什么叫做……乃至由于种种的渴望而后生起种种的追求呢?就是说由于眼界而后生起眼触,不是由于眼触而后生起眼界,只有由于眼界才能生起眼触;由于眼触而后生起眼想,不是由于眼想而后生起眼触,只有由于眼触才能生起眼想;由于眼想而后生起眼欲,不是由于眼欲而后生起眼想,只有由于眼想才能生起眼欲;由于眼欲而后生起眼觉,不是由于眼觉而后生起眼欲,只有由于眼欲才能生起眼觉;由于眼觉而后生起眼热,不是由于眼热而后生起眼觉,只有由于眼觉才能生起热;由于眼

热而后生起眼求,不是由于眼求而后生起眼热,只有由于眼热才能生起眼求。同样地,耳、鼻、舌、身诸界,乃至由于意界而后生起意触,……乃至由于意热而后生起意求,也是像这样地广为解说。这就叫做比丘由于种种界而后生起种种的觉触,……乃至由于种种的渴望而后生起种种的追求;不是由于种种的追求而后生起种种的渴望,……乃至不是由于种种的觉触而后生起种种的界;只有由于种种的界才能生起种种的觉触,……乃至由于种种的渴望而后生起种种的追求。」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内六入处」的经文所说,「外六入处」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SA.17.455

四五五【经旨】本经叙说有光界,乃至有灭界。并说明如此诸界如何得知,以何正受而得。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光界(色界二禅天)、净界(色界三禅天)、无量空入处界(即空无边处界,无色界天之一)、无量识入处界(即识无边处界,无色界天之二)、无所有入处界(即无所有处界,无色界天之三)、非想非非想入处界(即非想非非想处界,无色界天之最高者),也有灭界(修灭尽定而得之定报)。」

这时,有一位比丘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向佛陀顶礼后,恭敬合掌请问佛陀说:「世尊啊!那些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非想非非想入处界、灭界等,像如此种种诸界,是由于什么因缘而得以知道的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那光界,是缘于黑暗而可以得知;那净界,是缘于不净而可以得知;那无量空入处界,是缘色相(色身之相)而可以得知;那无量识入处界,是缘于内(精神意识)而可以得知;那无所有入处界,是缘于所有而可以得知;那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是缘于有第一(一切有中最胜者)而可以得知;那灭界,是缘于执持身见相应诸烦恼断而可以得知。」

诸比丘又问佛陀说:「世尊啊!那光界……乃至灭界,是要依什么正受(禅定)才能到达呢?」

佛陀告诉比丘们说:「那光界、净界、无量空入处界、无量识入处界、无所有入处界,如此诸界都是要自己修持正受而得以到达其境;非想非非想入处界,是依于第一有正受(即非想非非想处定)而得达其境;至于灭界,是依于有身灭正受(即灭尽定)而得达其境。」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五五经注释:

1、「灭界者,缘有身可知」:依瑜伽师地论说:「由萨迦耶(身见)所有相应诸烦恼断以为缘故,施设灭界为灭无上。

2、「彼光界、净界……无所有入处界,此诸界于自行正受而行」:依瑜伽师地论说:「又有想定名为有行,于七界中,次第乃至无所有处,一切皆是有想定故,皆由行定随顺获得。」

3、「非想非非想入处界,于第一有正受而得」:依瑜伽师地论说:「非想非非想处,由无相作意方便趣入,想极细故,取为第一,诸有寂静起胜解时,随顺获得第一有定。」

4、「灭界者,于有身灭正受而得」:依瑜伽师地论说:「于一切相不思惟故,于无相界正思惟故,萨迦耶灭;由无相故,随顺获得灭定、灭界。」

5、本经依南传说法:光界乃缘闇而得知,净界乃缘不净而得知,空无边处界乃缘色而得知,识无边处界乃缘空无边处而得知,无所有处界乃缘识无边处而得知,非想非非想处界乃缘无所有处而得知,想受灭界乃缘灭而得知。光界、净界、空无边处界、识无边处界、无所有处界,此等诸界,依想等至(定)可达;非想非非想界,依行有余等至可达;想受灭界,依灭尽等至可达。


SA.17.456

四五六 【经旨】本经叙说缘界之上、中、下,故生言语、见解、思想之上、中、下。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东园的鹿子母讲堂里。

那时,世尊在下午时分从禅定中出定,在讲堂的凉荫处铺好座具,就坐于大众之前,自己宣说优檀那句(无问自说的法句),告诉众比丘说:「是缘于界所以生出言说,并非不必缘于界;是缘于界所以生出见解,并非不必缘于界;是缘于界所以生出思想,并非不必缘于界。缘于下界(劣界),我说就会生出卑劣的言说、卑劣的见解、卑劣的思想、卑劣的思惟、卑劣的欲念、卑劣的愿望、卑劣的人、卑劣的作法、卑劣的施设、卑劣的建立、卑劣的部分、卑劣的显示、卑劣的受生。缘于中界也是会生出中说、中见等;同样地,对于胜界,缘于胜界,我说它一样会生出殊胜(上等)的言说、殊胜的见解、殊胜的思想、殊胜的思惟、殊胜的愿望、殊胜的人、殊胜的作法、殊胜的施设、殊胜的建立、殊胜的部分、殊胜的显示、殊胜的受生。」

当时,有位名叫婆迦利的比丘站在佛陀后边,手拿着扇子在为佛陀搧风,他问佛陀说:「世尊啊!如果对于三藐三佛陀(正遍知、等正觉,如来十号之一)生起并不是三藐三佛陀之见的话,那也是缘于界而生起的吗?」

佛陀告诉比丘说:「对于三藐三佛陀生起并非三藐三佛陀的见解,那也是缘于界而生起的,不是不必缘于界。为什么呢?因为凡夫界就是无明界。就如我刚才所说的:缘于下界而生出卑劣的言说、卑劣的见解……乃至卑劣的受生;缘于中界,或者缘于胜界而生出殊胜的言说、殊胜的见解……乃至殊胜的受生。」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SA.17.457

四五七【经旨】本经叙说缘欲界故生欲想等,缘恚界故生恚想等,缘害界故生害想等。众生起身、口、意三恶业后,则现世苦恼,命终后堕于恶趣。反之,若能生正因缘,则于现世乐住,命终后生于善趣中。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是有因缘而后生起贪欲的思想,并非没有因缘而生起的;是有因缘而后生起瞋恚的思想、害人的思想,并非没有因缘而生起的。

是什么因缘而生起贪欲的思想呢?就是缘于欲界,因为缘于欲界之故,所以就会生起贪欲的思想、贪欲的欲念、贪欲的推求心理、贪欲的渴望、贪欲的追求。愚痴的凡夫生起贪欲的追求后,那么这位众生就会生起三处的邪行,就是身、口、意三处。由于如此邪恶因缘之故,在现世中就会经常感到忧苦,于是而有痛苦、有障碍、有心恼、有身热的煎熬,身死命终之后,堕生恶趣之中,这就叫有因缘而后生起贪欲的思想。

是什么因缘而生起瞋恚的思想、害人的思想呢?就是缘于害界。因为缘于害界,所以就会生起害人的思想、害人的欲念、害人的推求心理、害人的渴望、害人的追求。愚痴的凡夫生起害人的追求后,那么这位众生就会生起三处的邪行,就是身、口、意三处。生起这三处邪恶因缘之后,那么在现世中就会经常感到忧苦,于是而有痛苦、有障碍、有心恼、有身热的煎熬,身死命终之后,堕生恶趣之中,这就叫有因缘而后生起害人的思想。

众比丘啊!如果那些沙门、婆罗门如此的安住于所生之界,而生起贪欲、瞋恚、害人等危险不正的思想,不求舍离,不能觉悟、不能唾弃,那么他在现世中就会经常感到忧苦,于是而有痛苦、有障碍、有心恼、有身热的煎熬,身死命终之后,堕生恶趣之中。譬如距城邑聚落不远之处,有一空旷的原野,有大火突然烧起,如果没有能力把那大火扑灭的话,应当知道,那原野中的所有生物就会全被大火所烧害;同样地,那些沙门、婆罗门如果安住于所生之界,而生起贪欲、瞋恚、害人等危险不正思想的话,身死命终之后,就会堕生于恶趣之中。

众比丘啊!是有因缘而后生起出离的思想,并非无因缘而生起的。是什么因缘而生起出离的思想呢?就是缘于出离界。因为缘于出离界,所以就会生起出离的思想、出离的欲念、出离的推求心理、出离的渴望、出离的追求。当那些有智慧的人生起出离的追求时,那么这位众生就会从三处生起正行,就是身、口、意三处。当他如此地生起正确的因缘后,在现世中就会经常保持快乐,不生痛苦、不生障碍、不生心恼、不生身热的煎熬,身死命终之后,往生善趣中,这就叫有因缘而后生起出离的思想。

是什么因缘而生起不瞋恚、不害人的思想呢?就是缘于不害界。因为不害界的因缘,所以就会生起不害人的思想、不害人的欲念、不害人的推求心理、不害人的渴望、不害人的追求。当那些有智慧的人生起不害人的追求时,那么这位众生就会从三处生起正行,就是身、口、意三处。当他生起这样的正确因缘后,在现世中就会常保持快乐,不生痛苦、不生障碍、不生心恼、不生身热的煎熬,身死命终之后,往生善趣中,这就叫有因缘而后生起不害人的思想。

如果那些沙门、婆罗门安住于所生之界,能够生起不害人的思想,对它不舍离、不觉非、不唾弃,在现世中就会常保持快乐,不生痛苦、不生障碍、不生心恼、不生身热的煎熬,身死命终之后,往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边有一空旷的原野,大火突然烧起,有人能够运用手脚来扑灭那大火,应当知道,那些依于草木的众生,便全都不会被烧害;同样地,那些沙门、婆罗门安住于所生之界,如果能够生起正确的思想,对它不舍离、不觉非、不唾弃,在现世中就会常保持快乐,不生痛苦、不生障碍、不生心恼、不生身热的煎熬,身死命终之后,往生善道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SA.17.458

四五八【经旨】本经叙说有婆罗门主张「众生非自作、非他作」无造作之邪见,佛告之以「有自作、有他作」。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有一位婆罗门来到佛陀住处,与世尊见面,彼此相慰问后,坐于一边,告诉佛陀说:「众生不是自己所造作,也不是他人所造作。」(意谓众生是无因无缘而作)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这样说法的人,我是不和他见面的。你现在自己来到这里,竟然说我不是自作的,也不是他人所造作的。」

婆罗门问说:「怎样呢?瞿昙啊!众生是自作、还是他作的呢?」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己意回答我。婆罗门啊!你的意见怎样呢?有众生的方便界,使诸众生知道去造作方便吗?」

婆罗门说:「瞿昙啊!是有众生的方便界,使诸众生知道去造作方便。」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如果有方便界,使诸众生知道去造作方便的话,这就是众生自作,这就是众生他作。婆罗门啊!你意见怎样呢?有众生的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使那些众生知道有所施设造作吗?」

婆罗门回答佛陀说:「是有众生的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使诸众生知道有所施设、造作。」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如果有那些安住界、坚固界、出界、造作界,使众生知道有所施设造作的话,这就是众生自作,这就是众生他作了。」

婆罗门告诉佛陀说:「我知道有众生自作,有众生他作这件事了。瞿昙啊!世间还有好多事情待办,我现在要告辞了。」

佛陀告诉婆罗门说:「世间还有好多事,应知现在是辞回的时侯。」

当时,那位婆罗门听闻佛陀的说法,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告辞而去。


SA.17.459

四五九【经旨】本经叙说由于有眼界、色界的分别存在,又由二因缘生识,三事和合生触。喜触因缘生乐受,苦触因缘生苦受,不苦不乐触因缘生不苦不乐受;耳、鼻、舌、身、意亦然。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瞿师罗长者去到阿难尊者住处,向阿难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向阿难尊者请问说:「所说的种种界,到厎什么是种种界呢?」

当时,阿难尊者告诉瞿师罗长者说:「有分别存在的眼界与分别存在而令人喜乐的色界,这二处因缘就会生起眼识,上三事的和合便产生觉触的作用,又由欢喜的觉触因缘而生起快乐的感受;同样地,耳、鼻、舌、身,乃至意界对法界时,也是这样的说法。

其次,长者啊!有分别存在的眼界与分别存在而令人苦恼的色界,这二处因缘就会生起眼识,上三事的和合便会产生痛苦的觉触,由于那苦触的因缘便又生起痛苦的感受;同样地,耳、鼻、舌、身,乃至意界对法界时,也是这样的说法。

其次,长者啊!有分别存在的眼界与分别存在而令人不苦不乐的色界,这二处因缘就会生起眼识,上三事的和合便会产生不苦不乐的觉触,由于那不苦不乐触的因缘便又生起不苦不乐的感受;同样地,耳、鼻、舌、身,乃至意界对法界时,也是这样的说法。」

当时,瞿师罗长者听闻阿难尊者的说法,欢喜不已,向尊者顶礼后,告辞而去。

第四五九经注释:

1、瞿师罗:又作具史罗、瞿史罗,是中印度拘睒弥(憍赏弥)国之长者名,皈依世尊后,于瞿师罗园建精舍布施世尊,世尊曾于此说法数年。

2、眼界异、色界异喜处: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有眼界与可意之色」。

3、有异眼界、异色界忧处: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有眼界与不可意色」。

4、异眼界、异色界舍处: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有眼界与可舍之色」。舍,即不苦不乐。


SA.17.460

四六○【经旨】本经叙说有欲界、色界,无色界等事,应将其舍尽无余。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瞿师罗长者去到阿难尊者住处,向他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阿难尊者说:「所说的种种界,到厎什么是种种界呢?」

阿难尊者告诉瞿师罗长者说:「有三界。是那三界呢?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这时阿难尊者就唱颂诗偈:

「对欲界已知晓明白,对于色界也能知道,

舍离一切尚有余存烦恼之界,就能证得无余的寂灭。

对与此身和合的各种界,要永远灭尽证得无余。

无上正觉的佛陀所说,就是这种没忧苦离垢秽的法句。」

阿难尊者说完这段经文后,瞿师罗长者欢喜不已,向尊者行礼后离去。


SA.17.461

四六一【经旨】本经叙说有色界、无色界、灭界等事,应识灭界而断除色界、无色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瞿师罗长者去到阿难尊者住处,向阿难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阿难尊者说:「所说种种的界,到厎什么是种种的界呢?」

阿难尊者告诉瞿师罗长者说:「有三界,就是欲界、无色界、寂灭界,这就叫三界。」于是阿难尊者就唱诵诗偈说:

「如果色界的众生,以及住于无色界的众生,

不能识见寂灭界的话,就还会受诸轮回的果报;

如果断灭了色界,也不住于无色界,

就可达到寂灭界而获得心灵的解脱,永离生死的轮回苦果。」

阿难尊者说完这段经文后,瞿师罗长者欢喜不已,向尊者行礼后离去。


SA.17.462

四六二【经旨】本经叙说有三种出界,即从欲界出至色界,从色界出至无色界,以及一切诸行一切思想灭界。众生应断除一切爱欲,至于灭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瞿师罗长者去到阿难尊者住处,向阿难尊者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阿难尊者说:「所说种种的界,到厎什么是种种的界呢?」

阿难尊者回答瞿师罗长者说:「就是所谓的三出界。是那三种呢?就是从欲界出离到色界,从色界出离到无色界,还有息灭一切诸行(一切有为法)、一切思想的寂灭界,这就叫三出界。」于是阿难尊者就唱诵诗偈说:

「知道从欲界里出离,又能超越过色界,

乃至使一切行皆寂灭,精勤修习正确的方法,

断除一切的爱欲,灭尽一切的行,

了知一切的有余烦恼,就不再回转而又存在了。」

阿难尊者说完这段经文后,瞿师罗长者欢喜不已,向尊者行礼后离去。


SA.17.463

四六三【经旨】本经叙说阿难往诣一位名叫上座的比丘,五百比丘及佛所,询问比丘当以何法专精思惟,三者皆以当修习止、观作答,遂赞叹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

那时,阿难尊者去到一位名叫上座的比丘处,到后,向他恭敬问讯。问讯后,退坐一边,他请问这位名叫上座的比丘说:「如果比丘在空旷之处、树下、幽静的禅房里思惟,应当用什么方法来专心思惟呢?」

上座答说:「阿难尊者啊!如果在空旷之处、树下、幽静的禅房里思惟时,应当以二种方法去专心思惟,就是修习所谓的止与观。」

阿难尊者又问上座比丘说:「如果修习止法(止息一切妄念),认真地修习后,当会有什么成就呢?修习观法(观察一切真理),认真地修习后,当又会有什么成就呢?」

上座答说:「阿难尊者啊!认真修习止法后,最后就能成就观法;认真修习观法后,最后也会成就止法。就是说圣弟子能够同时修得定、慧的止、观二法,就可得到一切解脱的境界。」

阿难又问上座说:「什么是一切解脱的境界呢?」

上座答说:「阿难尊者啊!像这断界、无欲界、灭界,这就叫一切解脱的境界了。」

阿难尊者又问上座说:「什么是断界?……乃至什么是灭界呢?」

上座答说:「阿难尊者啊!断除一切行(一切有为法),就叫做断界;断除了爱欲,就叫做无欲界;一切行都寂灭了,就叫做灭界。」

当时,阿难尊者听闻了上座比丘的说法,欢喜不已,便去到五百比丘处,向他们恭敬问讯后,退座一边,问五百比丘说:「如果比丘在空旷之处、树下、幽静的禅房里思惟时,应当用什么方法来专心思惟呢?」

这时,五百比丘回答阿难尊者说:「应当以二种方法去专心思惟,……乃至到达灭界。」就如上座比丘所说一样。

那时,阿难尊者听闻五百比丘的说法,欢喜不已,又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啊!如果比丘在空旷之处、树下、幽静的禅房里思惟,应当用什么方法来专心思惟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如果比丘在空旷之处、树下、幽静的禅房里思惟,应当以二种方法去专心思惟,……乃至达到灭界。」就如五百比丘所说一样。

这时,阿难尊者禀告佛陀说:「真是奇妙!世尊啊!大师及众弟子们所说都是同法、同句、同义、同味。我到名叫上座的比丘处,请问如此的问题,他也是以此义、此句、此味来回答我,就如现在世尊您所说一样。我又去到五百比丘住处,也是以此义、此句、此味向他们请问,而那五百比丘也是以此义、此句、此味来回答我,就如现在世尊您所说的一样。所以应当知道:大师及他的弟子们,一切都是同法、同义、同句、同味。」

佛陀问阿难说:「你知道那位上座比丘是怎样的一位比丘吗?」

阿难回答佛陀后:「不知道,世尊!」

佛陀告诉阿难说:「那位上座比丘是一位阿罗汉,他已灭尽一切烦恼,已舍去了重担,拥有正智,心灵得到完善的解脱;而那五百位比丘也是同他一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阿难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四六三经注释:

1、止、观:止,是止息一切妄念;观,是观察一切真理。止属于定,观属于慧,止观就是定慧双修的意思。


SA.17.464

四六四【经旨】本经叙说若见所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则不会有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结使等烦恼。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罗睺罗尊者去到世尊住处,向世尊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啊!要怎样去认知、察见我这有意识的色身与外在的境界的一切相,才能不会有我见、我所见、系著、结使等烦恼的生起呢?」

佛陀告诉罗睺罗说:「你要仔细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解说。」罗睺罗啊!比丘对于所有的地界,无论过去、未来或现在,无论在内或在外,无论粗糙或细致,无论美好或丑恶,无论远处或近处,要如实知道那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我不在地界中,那地界也不在我之中;对于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也一样要如实知道。

罗睺罗啊!比丘能够这样地去认知、察见的话,那么对于我这有意识的色身及外在境界的一切相,就不会有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结使等烦恼的生起了。罗睺罗啊!如果比丘对于这有意识的色身及外在境界的一切相,不会有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结使等烦恼生起的话,这就叫断除了爱缚诸结使(随眠,潜伏烦恼种子)烦恼,断除了一切爱欲,灭除我慢,得到证悟,彻底地脱离苦海。」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睺罗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四六四经注释:

1、「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此即六界,又叫六大。此六法各有分界,故名为界。中阿含经二十一说处经,为年少比丘说众生之身,分六大假合,使舍诸欲。如骨肉之地大,血之水大,暖热之火大,呼吸之风大,耳鼻空之空大,乐苦识之识大。故此六大总为有情相续之所依。


SA.17.465

四六五【经旨】本经叙说缘触生受,若触灭则受灭。能如是知、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就不会有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结使等烦恼的生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罗睺罗尊者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啊!要怎样去认知、察见我这有意识的色身及外在境界的一切相,才能不会有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结使等烦恼的生起呢?」

佛陀告诉罗睺罗说:「有三种感受——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这三种感受是以什么为因?依什么而集、依什么而生、依什么而显现的呢?我说这三种感受是以觉触为因,依觉触而集,依觉触而生,依觉触而显现的;由于每一觉触的因缘,就会有相对每一个感受的生起,所以若每一个觉触息灭了,那么相对而生的每一个感受也就会息灭、静止、清凉、不生了。能够如此地去认知、察见我这有意识的色身及外在境界的一切相,就不会有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结使等烦恼的生起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睺罗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四六五经注释:

1、从本经第四六五经——四八八经「杂阿经论会编」辑为「受相应」。


SA.17.466

四六六【经旨】本经叙说观于乐受当作苦想,观于苦受当作剑刺想,观于不苦不乐受当作无常、灭想;如是者是名正见。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罗睺罗尊者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啊!要怎样去认知、察见我这有意识的色身及外在境界的一切相,才能不会有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结使等烦恼的生起呢?」

佛陀告诉罗睺罗说:「有三种感受——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观察快乐的感受要作痛苦想,观察痛苦的感受要作被剑击刺想,观察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要作无常想。如果那比丘观察快乐的感受能作痛苦想,观察痛苦的感受能作剑击刺想,观察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能作无常、寂灭想,这就叫正见。」

当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观察快乐感受能作痛苦想,观察苦受就如同剑刺,

对不苦不乐的感受,能修习无常、寂灭想,

像这样的比丘,就是已成就正见的人。

寂灭安乐的圣道,是依住于最后边,

能永离一切的烦恼,摧伏所有的魔军。」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睺罗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SA.17.467

四六七【经旨】本经叙说若于乐受断贪使,于苦受断瞋恚使,于不苦不乐受断痴使,则能断除爱欲缚,去诸结,息憍慢,究竟苦边。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罗睺罗尊者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啊!要怎样去认知、察见我这有意识的色身及外在境界的一切相,才能不会有我见、我所见、我慢、系著、结使等烦恼的生起呢?」

佛陀告诉罗睺罗说:「有三种感受——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当观察快乐的感受时,为了断除对快乐感受的贪欲结使(随眠),所以在我这儿修习清净梵行;为了断除对痛苦感受的瞋恚结使,所以在我这儿修习清净梵行;为了断除不苦也不乐感受的愚痴结使,所以在我这儿修习清净梵行。

罗睺罗啊!如果比丘对快乐感受的贪欲结使已断、已知,对痛苦感受的瞋恚结使已断、已知,对不苦也不乐的愚痴结使也已断、已知的话,这就叫比丘已断除了爱欲的结缚,去除诸结使,息灭了憍慢,彻底地脱离苦海了。」

当时,世尊就唱诵诗偈说:

「快乐的感受生起时,却不能了知快乐的感受;

被贪欲的结使所役使,不能见到出离道。

痛苦的感受生起时,却不能了知痛苦的感受;

被瞋恚的结使所役使,不能见到出离道。

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虽是等正觉佛陀的说法;

但对此不喜观察的人,终究不能渡到涅槃的彼岸。

比丘应当要勤奋精进,有正知而心不动转,

对如此的一切感受,有智慧的人都能觉知;

能觉知一切感受的人,在现世中就能灭尽各种烦恼。

明智的人在命终之后,就不再堕入轮回果报之数;

一切轮回果报既已断除,就能永处于涅槃之境。」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罗睺罗尊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第四六七经注释:

1、使:使,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皆作「随眠」,即潜伏的烦恼种子。

2、不随于众数:指不再入生身之诸数,即不再受轮回果报之意。


SA.17.468

  四六八【经旨】本经叙说世间所说大海深崄,只是大水积聚数。贤圣则以从身所生诸受,众苦逼迫,或恼或死,是名大海极深崄处。愚痴无闻凡夫于此身生诸受,忧悲称怨,啼哭号呼,无止息处。多闻圣弟子于身生诸受,则不生狂乱,不沦生死,得止息处。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所谓的大海急流漩涡,这是世间愚夫所说的急流漩涡,并不是贤圣者的正法、戒律所说的急流漩涡。世间人所说的,只是大水的积聚之类罢了。如果从我们的根身而生起一切的感受,是感到受众苦的逼迫,以致或苦恼、或死亡时,这才是叫大海急流漩涡处。愚痴无闻的凡夫对这根身所生起的感受,感到苦痛逼迫,以致或苦恼、或死亡时,就会忧悲埋怨,啼哭呼号,心乱发狂,永远地陷溺于痛苦的漩涡中,没有可止息之处。多闻的圣弟子对于根身所生起的一切感受,当感到苦痛逼迫,以致或苦恼、或死亡时,他不会心生忧悲,不会啼哭呼号,不会心乱发狂,更不会陷溺于生死流转的漩涡中,而能得到止息之处。」

当时,世尊就又唱诵诗偈说:

「当我们身上生起各种痛苦的感受,甚至被苦所逼乃至死亡时,

如果对此感到忧悲不止而无法忍受,以致哭啼呼号而发狂乱。

其心自会生起障碍,反而招集来更多的痛苦,

这样就会永远地沉溺于生死的大海中,而不知休止之处。

如果能够舍弃身上所生起的各种感受,那么由身上所生起的苦恼,

甚至苦恼迫切乃至死亡,也就不会生起忧悲想,

也不会哭啼呼号,自己能够忍受这一切的痛若;

心里不会生起障碍,也不会招集更多的痛苦,

他将不再沉溺于生死的大海中,可以永恒地得到安稳之处。」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六八经注释:

1、大海深崄:深崄,原指断崖绝壁。此用指大海中常起漩涡之类。


SA.17.469

四六九【经旨】本经叙说愚凡、贤圣所受苦无差别,但凡夫受身苦时,忧恼狂乱,会增长身、心二受;贤圣受身苦时,不起狂乱,只生身受,不生心受。二者之不同即在于凡夫受五欲之乐所染,故生三毒,贤圣则无。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会生起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多闻圣弟子也一样会生起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诸位比丘们!凡夫与圣人彼此有什么差别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为我们广为解说,众比丘听闻后,将会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由于根身的觉触而生起了各种的感受,被苦痛逼迫,乃至夺去生命时,就会忧愁哭啼,埋怨呼号。」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要仔细地听啊!好好地思考!我将为你们解说。诸位比丘们!愚痴无闻的凡夫由于根身的觉触而生起了各种的感受,增益了诸多的苦痛,乃至夺去生命时,就会忧愁埋怨,哭啼呼号,心生狂乱;当这个时侯,就又增长二种感受,就是身体的痛苦感受与心理的痛苦感受。

譬如有一汉子身遭二毒箭射中,生起极大的痛苦。愚痴无闻的凡夫也是这样,增长二种感受——身体的感受与心理的感受,也会生起极大的痛苦。为什么呢?因为那愚痴无闻的凡夫不能了知身心非我的道理,所以对于五欲(色、声、香、味、触)生起快乐感受的觉触,享受着五欲的快乐;由于享受五欲快乐,所以就会被贪欲的结使(随眠)所奴役(意即成为贪欲烦恼的奴隶)。或由于被种种痛苦的感受所触动,所以,就会生起瞋恚;因为生起瞋恚,所以就会被瞋恚的结使所奴役。或由于对这身、心二种感受,它的集起、寂灭、爱乐、祸患、出离等情况,不能如实地知道;因为不能如实知道,所以就生起了不苦也不乐的感受,而被愚痴的结使所奴役。像这样被快乐的感受所系缚终不出离,被痛苦的感受所系缚终不出离,被不苦也不乐的感受所系缚终不出离。究竟是被什么所系缚呢?就是被贪欲、瞋恚、愚痴所系缚,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缚。

多闻的圣弟子由于根身的觉触而生起痛苦的感受,被大苦所逼迫,乃至夺去生命时,他不会忧悲埋怨、哭啼呼号、心乱发狂;在这个时侯,他只会生起一种痛苦的感受,就是身体痛苦的感受,而不会生起心理痛苦的感受。譬如一个汉子只被一枝毒箭射中,而不再被第二枝毒箭射中,当这个时侯,他只会生起一种痛苦的感受,就是所谓身体痛苦的感受,而不会生起心理痛苦的感受。多闻圣弟子当他被快乐的感受所触动时,他不会贪染五欲的快乐;因为能不贪染五欲的快乐,所以对于那些快乐的感受,他不会被贪欲的结使所奴役。他对于痛苦的觉触所生起的痛苦感受,也不会生起瞋恚;因为不会生起瞋恚,所以就不会被瞋恚的结使所奴役。对于贪欲、瞋恚二种结使的集起、寂灭、爱乐、祸患、出离等情况,都能如实地知道;因为能如实知道,所以就不会被不苦也不乐感受的愚痴结使所奴役。于是他就可自快乐的感受中得到解脱而不被系缚,自痛苦与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中得到解脱而不被系缚。是不被什么所系缚呢?就是不被贪欲、瞋恚、愚痴所系缚,不被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系缚。」

当时,世尊就唱诵了一首诗偈:

「多闻圣弟子对于痛苦与快乐的感受,不是不能感受觉知,

他们比较那些凡夫俗子来说,其实是有更大的觉闻;

他们对于快乐的感受不起放逸之心,对于痛苦的觉触也不会增深忧虑,

对于苦乐二者的感受都能舍弃,不随顺它也不违逆它。

比丘们要精进修行,有正智而不动摇,

对于这一切的感受,以智慧而能了知;

因为能了知一切感受,所以就能在现世中灭尽一切烦恼,

身死命终后不再堕入果报轮回里,永恒地处于涅槃寂静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SA.17.470

四七○【经旨】本经叙说身中种种受,譬如空中种种风,令人生起种种苦乐感。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空中突然刮起的狂风,从四方吹来的,有含尘土的风、不含尘土的风、毘湿波风(普遍吹起的风)、鞞岚婆风(迅猛飓风)、薄风(微风)、厚风(大量的风)……乃至由风轮所生起的风。众生身中感受的风,也像这样,有种种感受的生起——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快乐的身体感受、痛苦的身体感受、不苦也不乐的身体感受,快乐的心理感受、痛苦的心理感受、不苦也不乐的心理感受,快乐的食感受、痛苦的食感受、不苦也不乐的食感受,快乐的无食感受、痛苦的无食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无食感受,快乐的贪著感受、痛苦的贪著感受、不苦也不乐的贪著感受,快乐的出离感受、痛苦的出离感受、不苦也不乐的出离感受。」

当时,世尊就唱诵了一首诗偈:

「譬如虚空之中,有种种狂风的吹起,

有从东西南北吹来的风,也有从四角落吹来的风,

有含尘沙的风、不含尘沙的风,乃至由风轮生起的风。

同样地,在众生身体中,各种感受的生起也是如此,

有快乐或痛苦的感受,以及不苦也不乐的感受,

有食与无食的苦乐感受,也有贪著与不贪著的苦乐感受。

比丘们要精进修行,有正智而不动摇,

对于这一切的感受,以智慧而能了知;

因为能了知一切感受,所以就能在现世中灭尽一切烦恼,

身死命终后不再堕入果报轮回里,永恒地处于涅槃寂静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七〇经注释:

1、风轮:四轮之一。空轮之上风轮生,风轮之上水轮生,水轮之上金轮生,上有九山八海。轮者,取其形横圆,且其体质坚实而名之也。

2、食:梵文食字有牵引、长养、任持等义,相当于现代词汇所说的延长、培育、维持等义。所以它不仅是中文中饮食之义而已,而是指能牵引、维持、培育有情身心及圣者法身之精神或物质条件。

3、四维:即四隅、指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角落。


SA.17.471

四七一【经旨】本经叙说譬如客舍有种种人住,此身亦有种种苦乐受之生起。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旅舍中有种种客人居住:有刹帝利(王族)、婆罗门(神职)、长者、居士、野人、猎师、持戒、犯戒、在家、出家等人,都寄住在里头。众生的身体也像这样,有种种的感受生起:痛苦的感受、快乐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快乐的身体感受、痛苦的身体感受、不苦也不乐的身体感受,快乐的心理感受、痛苦的心理感受、不苦也不乐的心理感受,快乐的食感受、痛苦的食感受、不苦也不乐的食感受,快乐的无食感受、痛苦的无食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无食感受,快乐的贪著感受、痛苦的贪著感受、不苦也不乐的贪著感受,快乐的出离感受、痛苦的出离感受、不苦也不乐的出离感受。」

当时,世尊就唱诵了一首诗偈:

「譬如旅舍中,有种种的客人在居住,

有刹帝利、婆罗门,以及长者、居士等,

还有旃陀罗(贱民)、野人、持戒、犯戒的人,

也有在家、出家的人,如此种种诸人等。

众生的身体也像这样,会有种种感受的生起,

有快乐或痛苦的感受,以及不苦也不乐的感受,

还有食与无食的苦乐感受,也有贪著与不贪著的苦乐感受。

比丘们要精进修行,有正智而不动摇,

对于这一切的感受,以智慧而能了知;

因为能了知一切感受,所以就能在现世中灭尽一切烦恼,

身死命终后不再堕入果报轮回里,永恒地处于涅槃寂静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SA.17.472

四七二【经旨】本经叙说由于一切行无常,是变易法故,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有一位比丘独自静处禅思,他想着说:世尊说有三种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又说所有的一切感受全部都是痛苦的,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位比丘做如此想法后,就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啊!我独自在静处禅思,想着说:世尊您说有三种的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您又说所有的一切感受全都是痛苦的,这到底有何意义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我由于了知一切行(一切有为法)无常之故,一切诸行是变易不定法之故,所以说所有一切感受全都是痛苦的。」

当时,世尊就唱诵了一首诗偈:

「我了知诸行之无常,都是变易不定法;

所以说一切感受都是苦,这是正觉的人所了知的。

比丘们要精进修行,有正智而不动摇,

对于这一切的感受,以智慧而能了知;

能了知所有一切感受后,就能在现世中灭尽一切烦恼,

身死命终后不再堕入果报轮回里,永恒地处于涅槃寂静中。」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SA.17.473

四七三【经旨】本经叙说诸行无常、变易法,故说诸受皆苦;又以诸行是渐次寂灭、止息法,故亦说诸受是苦。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阿难尊者独自处于僻静之处禅思,他想着:世尊说有三种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他又说所有的感受全都是痛苦的,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地想着之后,就从禅定中出定,去到世尊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啊!我独自处于僻静之处禅思,想着:依世尊说有三种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又说一切的感受全部都是痛苦的,这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我因一切行(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一切行都是变易法之故,所以说所有的感受都是痛苦的。而且,阿难啊!我因诸行都会渐次寂灭,也因诸行都会渐次止息之故,所以说一切感受都是痛苦的。」

阿难问佛陀说:「世尊啊!到底诸行是怎样渐次寂灭,所以您才这样说的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当进入色界初禅正受(禅定)时,言语就会寂灭;进入第二禅正受时,觉、观就会寂灭;进入第三禅正受时,喜心就会寂灭;进入第四禅正受时,出入呼吸就会寂灭;进入无色界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就会寂灭;进入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之想就会寂灭;进入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之想就会寂灭;进入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之想就会寂灭;进入想受灭正受时,想与受二心所就会寂灭,这就叫渐次地使诸行寂灭。」

阿难问佛陀说:「世尊啊!到底诸行是怎样渐次止息的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进入色界初禅正受时,言语就会止息;进入二禅正受时,觉观就会止息;进入三禅正受时,喜心就会止息;进入四禅正受时,出入呼吸就会止息;进入无色界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就会止息;进入识处正受时,空入处之想就会止息;进入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之想就会止息;进入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之想就会止息;进入想受灭正受时,想与受二心所就会止息,这就叫渐次地使诸行止息。」

阿难向佛陀问说:「世尊啊!这就叫渐次使诸行止息了吗?」

佛陀告诉阿难说:「还有所谓的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像这些止息,是其余的止息不能超过其上的。」

阿难请问佛陀说:「什么叫做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是其它的止息不能超过其上的呢?」

佛陀告诉阿难说:「对于贪欲,心不爱乐而得解脱,对于瞋恚、愚痴,心不爱乐而得解脱,这就叫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是其余的止息不能超过其上的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SA.17.474

四七四【经旨】本经叙说毘婆尸如来未成佛时,观察三受及其集、灭、集道迹灭道迹、味、患、离。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毘婆尸如来在未成佛时,独自在僻静处禅思思惟,他做这样的观察——观察各种感受情况:什么是感受呢?感受是怎样集起的呢?感受是怎样息灭的呢?什么是感受集起的途径呢?什么是感受息灭的方法呢?怎样叫对感受的爱乐呢?什么是感受的祸患呢?怎样自感受出离呢?如此地观察后,察见有三种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也察见到觉触集起于是感受就集起,觉触息灭于是感受就息灭。如果对于感受爱乐、赞叹、染著(贪著)、固持,这就是感受集起的途径;如果对于感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固持,这就是感受息灭的方法;如果是由于感受的因缘而生起喜乐,这就叫对感受的爱乐;如果感受是无常变易之法,这就是感受的患祸;如果对感受断除了贪欲、远离了贪欲,这就叫自感受中出离。」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毗婆尸佛的思惟观察,像这式弃佛、毘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以及我释迦文佛,他们未成佛时思惟观察各种感受,也是这样子。


SA.17.475

四七五【经旨】本经叙说一位比丘向佛陀请问有关感受诸问题,经意同第四七四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有一位比丘独自在僻静之处禅思,他这样地去观察各种感受情况:什么是感受呢?感受是怎样集起的呢?感受是怎样息灭的呢?什么是感受集起的途径呢?什么是感受息灭的方法呢?怎样叫对感受的爱乐呢?什么是感受的祸患呢?怎样叫自感受出离呢?

当时,那位比丘从禅定中出定后,去到世尊住处,向佛陀 顶礼后,退坐一边,请问佛陀说:「世尊啊!我独自在僻静之处禅思,观察各种感受情况,到底什么是感受呢?感受是怎样集起的呢?感受是怎样息灭的呢?什么是 感受集起的途径呢?什么是感受息灭的方法呢?怎样叫对感受的爱乐呢?什么是感受的祸患呢?怎样叫自感受出离呢?」

佛陀告诉比丘说:「有三种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 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由于觉触集起于是感受就集起,觉触息灭于是感受就息灭。如果对于感受爱乐、赞叹、染著(贪著)、固持,这就是感受集起的途径;如 果对于感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固持,这就是感受息灭的方法;如果是由于感受的因缘而生起喜乐,这就叫对感受的爱乐;如果感受是无常变易之法,这就叫感受 的祸患;如果对感受断除了贪欲、远离了贪欲,这就叫自感受中出离。」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愿遵奉修行。


SA.17.476

四七六【经旨】如「异比丘问经」的内容一样,「阿难尊者所问经」也是如此说法。


SA.17.477

四七七【经旨】本经经意同第四七五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什么是感受呢?感受是怎样集起的呢?感受是怎样息灭的呢?什么是感受集起的途径呢?什么是感受息灭的方法呢?」

众比丘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凭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为我们广说,众比丘听闻后,当会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众比丘说:「要仔细地听!好好地思考!我将为 你们解说。」佛陀告诉比丘们说:「有三种的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由于觉触集起于是感受就集起,觉触息灭于是感受就息灭。如 果对于感受爱乐、赞叹、染著(贪著)、固持,这就是感受集起的途径;如果对于感受不爱乐、赞叹、染著、固持,这就是感受息灭的方法;如果是由于感受的因缘 而生起喜乐,这就叫对感受的爱乐;如果感受是无常变易之法,这就叫感受的祸患;如果对感受断除了贪欲、远离了贪欲,这就叫自感受中出离。」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SA.17.478

四七八【经旨】本经叙说佛因知诸受之集、灭……患、离,而证得无上正觉。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我对于一切感受不能如 实知道,对于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灭、感受集起的途径、感受息灭的方法、感受的爱乐、感受的祸患、自感受出离等情况也不能如实知道的话,那么我在诸天世 间,魔王、梵天与沙门、婆罗门等天、人群众中,就不能得到解脱、出离、脱离错乱颠倒,也不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因为我对于一切感受、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 灭、感受集起的途径、感受息灭的方法、感受的爱乐、感受的祸患、自感受出离等情况都能如实知道的缘故,所以在诸天世间,魔王、梵天与沙门、婆罗门等天、人 群众中,成为解脱者、成为出离者、成为脱离错乱颠倒者,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SA.17.479

四七九【经旨】本经叙说若沙门、婆罗门不能如实知受、受集、受灭……受患、受离,则非沙门、婆罗门;若如实知,则为沙门、婆罗门。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各种 感受不能如实知道,对于感受的集起、感受的息灭、感受集起的途径、感受息灭的方法、感受的爱乐、感受的祸患、自感受出离等情况也都不能如实知道的话,那么 他就不是真正的沙门、也不是真正的婆罗门,他不同于沙门、也不同于婆罗门,他不知做一位沙门的目的,也不知做一位婆罗门的目的,不能在现世中自己知道作 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各种感受能如实知道,对于感受的 集起、感受的息灭、感受集起的途径、感受息灭的方法、感受的爱乐、感受的祸患、自感受出离等情况也都能如实知道的话,那么他就是属于沙门之中的沙门、婆罗 门之中的婆罗门,同于沙门、同于婆罗门,知道作为沙门的目的、婆罗门的目的,能在现世中自己知道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 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就如「沙门、非沙门」的经文所说,像这沙门数、非沙门数的经文,也是这样的说法。


SA.17.480

四八〇【经旨】本经叙说诸受皆由因缘生,若不知缘缘乃至缘缘灭道迹,则非真沙门、婆罗门。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一奢能伽罗国的一奢能伽罗林中。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我要在这里坐禅半个月。众比丘们!你们切勿再游行到他处,除了去乞食及布萨之外。」佛陀说完后,就打坐参禅,不再游行他处,除了乞食及布萨外。

这时,世尊已过了半月之后,他铺好了坐具,就在大众之前坐下,告诉众比丘说:「我以初成佛时所思惟禅法的少许禅分,在现今这半月间去做思惟,而作此念:所有一切众生,生起感受都是有因缘的,不是没有因缘的。到底是什么因缘呢?所谓欲(贪欲)就是它的因缘,觉(寻思,推求的心理)就是它的因缘,触(觉触,有六触)就是它的因缘。

众比丘们!如果对欲不寂灭、对觉不寂灭、对触不寂灭,由于那些因缘,众生就会生起感受;那是因为三者都不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如果那欲寂灭了,而觉不寂灭,触也不寂灭,由于那样的因缘,众生就会生起感受;那是因还有二项不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如果那欲寂灭了,觉也寂灭了,可是触并未寂灭,由于那样的因缘,众生就会生起感受;那是因为还有一项不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如果欲寂灭、觉寂灭、触也寂灭了,由于那样的因缘,众生就会生起感受;那是因为三项都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有邪见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那是因为邪见是不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有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等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那是因为邪智等是不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有由正见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那是因为正见是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有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等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那是因为正智等是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如果他生起想要使未得到的预流果能够得到、未获得的斯陀含、阿那含果能够获得、未证得的阿罗汉果能够证得的心理,由于那样的因缘,众生就会生起感受;那是因为那些是寂灭的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这就叫不寂灭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与寂灭因缘众生生起的感受。

如果沙门、婆罗门对这因缘、因缘的集起、因缘的息灭、因缘集起的途径、因缘息灭的方法不能如实知道的话,那么他就不能算是沙门中的沙门、婆罗门之中的婆罗门,也不同于沙门之中的沙门、婆罗门之中的婆罗门,他不知做为沙门的目的,不知做为婆罗门的目的,不能在现世中自己知道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如果沙门、婆罗门对这因缘、因缘的集起、因缘的息灭、因缘集起的途径、因缘息灭的方法都能如实知道的话,应当知道他就是属于沙门之中的沙门、婆罗门之中的婆罗门,他同于沙门、同于婆罗门,能知做为沙门的目的,做为婆罗门的目的,在现世中自己能知作证:我再生的因素已灭尽,清净的梵行已建立,所应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后身,不再流转于生死轮回中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八〇经注释

1、布萨:一名说戒,即同住之比丘每半月等集会一处或齐集布萨堂(说戒堂),请比丘之知法者说戒,以反省过去半月内之行为是否合乎戒本,若有犯戒者,则于众前发露忏悔,使比丘均长住于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增长功德。


SA.17.481

四八一【经旨】本经叙说给孤独长者供养佛及僧伽三个月之衣、食、汤药等,佛为之授记,于未来世得安乐果报,但佛告之当学远离喜乐,现世作证。舍利弗闻佛言,心生欢喜,说出自己之体验。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独园,是结夏安居之时。

那时,给孤独长者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佛陀为他说法,给予示教照喜。说了种种法,示教照喜后,长者就从座席起来,整理衣服,向佛陀行礼,恭敬合掌禀告佛陀说:「希望世尊与所有大众们能接受我供养三个月的衣服、饮食、治病的汤药。」

当时,世尊静默地答应了。

这时,给孤独长者知道佛陀静默地接受供养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回到家。过了三个月后,他又来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佛陀告诉给孤独长者说:「真好啊!长者!你能供养僧众三个月的衣服、饮食、治病的汤药。由于你庄严净治上道的因缘,在未来世将会获得安乐的果报;但是你现在却不可静默地乐著于来世安乐的果报,你应当要更精进努力,时时学习远离喜乐,能圆满地以身作证。」

当时,给孤独长者听闻佛陀的说法,欢喜不已,就从座席起来,告辞离去。

那时,舍利弗尊者坐于群众之中,知道给孤独长者离开后,他禀告佛陀说:「真是奇妙啊!世尊!您善于为给孤独长者说法,善于劝勉给孤独长者,您对他说:『你已三个月圆满地供养如来和大众,能清净地修治上道,在未来世,将会受到快乐的果报;但是你却不可静默地乐著这份福报,你应当要时时学习远离喜乐,具足以身作证。』世尊啊!假如圣弟子能学习远离喜乐,具足以身作证的话,就能远离五恶法,而修满五善法了。是远离那五恶法呢?就是断除贪欲所长养的喜、断除贪欲所长养的忧、断除贪欲所长养的舍(不喜不忧)、断除不善所长养的喜、断除不善所长养的忧,这就叫远离的五恶法。是修满那五善法呢?就是随喜、欢喜、猗息(轻安)、乐、一心。」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是的!是的!如果圣弟子能修学远离喜乐,具足以身作证的话,就能远离五恶法,而修满五善法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八一经注释:

1、夏安居:又名坐夏,或坐腊,即在夏季的三个月中,僧徒们不得随便外出,以便致力于坐禅和修习佛法。


SA.17.482

四八二【经旨】本经叙说修禅境界之深浅视乎其对物质之乐著、精神之纯化,而有喜、乐、舍、解脱等阶段之差别。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有有食而生的喜悦(因贪著五欲而生的喜悦)、有无食而生的喜悦(离欲得初禅而生的喜悦)、有比无食喜更殊胜的喜悦(安住二禅而生的喜悦);有有食而生的快乐(因贪著五欲而生的快乐)、有无食而生的快乐(安住于二禅而生的快乐)、有比无食乐更殊胜的快乐(安住于三禅而生的快乐);有有食而生的舍(贪著五欲而生的舍)、有无食而生的舍(安住于三禅而生的舍)、有比无食舍更殊胜的舍(安住于四禅而生的舍);有有食的解脱(与色界关联的解脱)、有无食的解脱(与无色界关联的解脱)、有比无食解脱更殊胜的解脱(出离贪瞋痴的解脱)。

怎样叫有食而生的喜悦呢?就是由于五妙欲(色、声、香、味、触)因缘而生起的喜悦。怎样叫无食而生的喜悦呢?就是说比丘能够远离诸欲,并且远离邪恶不善之法,内心有觉、有观,像这样远离欲界邪恶不善法而生起喜、乐,圆满地安住于初禅,这就叫做无食而生的喜悦。怎样叫比无食喜更殊胜的喜悦呢?就是说比丘的有觉、有观息止了,内心清净,心住一处,不起觉、观,由禅定而生起喜、乐,圆满地安住于第二禅,这就叫做比无食喜更殊胜的喜悦。

怎样叫有食而生的快乐呢?就是由五妙欲因缘而生起的快乐、喜悦,这就叫做有食而生的快乐。怎样叫无食而生的快乐呢?就是说息止了有觉、有观,内心清净,心住一处,不起觉、观,由禅定而生起喜、乐,这就叫做无食而生的快乐。怎样叫比无食乐更殊胜的快乐呢?就是说比丘远离了喜、贪,心不执著,有正念正知,保持安乐,就像那些圣者们所说的舍(心不执著)一样,这就叫做比无食乐更殊胜的快乐。

怎样叫有食而生的舍呢?就是由于五妙欲因缘而生起的舍,这就叫做有食而生的舍。怎样叫无食而生的舍呢?就是说那比丘远离了喜、贪,心不执著,有正念正知,保持安乐,就像那些圣者所说的舍一样,圆满地安住于第三禅,这就叫做无食而生的舍。怎样叫比无食舍更殊胜的舍呢?就是说比丘能离苦、息乐,忧、喜先已远离,保持不苦不乐,不执著、意念清净、心住一处,圆满地安住于第四禅,这就叫做比无食舍更殊胜的舍。

怎样叫有食的解脱呢?就是指与色界相关连的解脱。怎样叫无食的解脱呢?就是指与无色界相关连的解脱。怎样叫比无食解脱更殊胜的解脱呢?就是说那比丘能不染贪欲,得到解脱,也不染瞋恚、愚痴,得到解脱,这就叫做比无食解脱更殊胜的解脱。」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八二经注释:

1、「有食念者、有无食念者、有无食无食念者」:此「念」字参考经论及南传皆作「喜」字,今作「念」字,应是传抄之误。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有有食乐之喜,有无食乐之喜,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喜。」食,不单指食物,而是广指一切物质,是因烦恼而欲求的东西。

2、「有食乐者、无食乐者、有无食无食乐者」: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有有食乐之乐,有无食乐之乐,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乐。」

3、「有食舍者、有无食舍者、有无食无食舍者」: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有有食乐之舍,有无食乐之舍,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舍。」舍,内心平等而不执著之意。

4、「有食解脱者、有无食解脱者、有无食无食解脱者」: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有有食乐之解脱,有无食乐之解脱,有比无食乐更无食乐之解脱。」

5、「云何有食解脱?……谓无色俱行」:汉译南传大藏经相对经文此处作「何者为有食乐之解脱?与色相关联之解脱,为有食乐之解脱……与无色关联之解脱,为无食乐之解脱。」


SA.17.483

四八三【经旨】本经叙说阿难以见第一等问题试问跋陀罗,并纠正其错误。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舍卫国的只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跋陀罗尊者与阿难尊者都住在祇树给孤独园里。

当时,阿难尊者去到跋陀罗尊者住处,彼此互相问讯慰劳后,坐于一边。这时,阿难尊者问跋陀罗尊者说:「什么叫做见第一呢?什么叫做闻第一呢?什么叫做乐第一呢?什么叫做想第一呢?什么叫做有第一呢?」

跋陀罗尊者告诉阿难尊者说:「有大梵天王他能自在造作,如意变化一切,是世间之父;如果能见到那大梵天王的话,就叫做见第一。

阿难啊!有众生已离欲界邪恶不善之法而由觉观禅定生起喜乐(指入于色界初禅),处处(六入处)皆受喜乐的润泽,处处皆感愉悦,全身充满,无不充满之处,这就是所谓的离生喜乐。他从三昧(禅定)出定后,高声唱说,遍告大众:『极寂静的,就是离生喜乐;极快乐的,就是离生喜乐。』所有听闻到他声音的人,就叫做闻第一。

其次,阿难啊!有众生的身体被远离喜念的妙乐(色界三禅)所润泽,处处都受此妙乐的润泽,处处充满愉悦,全身充满,无不充满之处,这所谓远离喜念的妙乐,就叫做乐第一。

怎样叫想第一呢?阿难啊!有众生已度越一切识入处(无色界第二天)而无所有,就圆满地安住于无所有入处(无色界第三天)中;如果生起彼处之想的话,就叫做想第一。

又其次怎样叫做有(存在)第一呢?阿难啊!有众生度越一切无所有入处,圆满地安住于非想非非想入处(无色界第四天),如果生起彼处之有的话,就叫做有第一。」

阿难尊者告诉跋陀罗尊者说:「有好多人都持这样的见解、这样的说法,你也和他们一样,有什么差别呢?我刚才只是做个方便问你,现在你应当仔细听,我将为你解说。依照他的观察,能够次第灭尽诸烦恼,这就叫做见第一。依照他的听闻,能够次第灭尽诸烦恼,这就叫做闻第一。依照他所生起的快乐,能够次第灭尽诸烦恼,这就叫做乐第一。依照他的想法,能够次第灭尽诸烦恼,这就叫做想第一。如实去做观察,而次第灭尽诸烦恼的,这就叫做有第一。」

当时,二位修习佛法的正士彼此论说完后,就从座席起来离去。

第四八三经注释:

1、离生喜乐:即色界初禅天。此天已离欲界欲恶之法,得觉观禅定,身心凝静而生喜乐,住于此定,一切苦恼皆不能逼。

2、离喜之乐:即离喜妙乐地,是色界之三禅天。此天已离二禅天喜之踊动,因摄心谛观,泯然入定,而得胜妙之乐。住于此定,乐法增长,遍满身中。

3、一切识入处:即无色界第二天。此天厌空处(无色界第一天)无边,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三世之识,悉现定中,住于此定,清净寂静。

4、无所有入处:即无色界第三天。此天厌空处无边与识处三世流转无际,故舍此二处,而入无所有处定。住于此定,怡然寂静,诸想不起。

5、非想非非想入处:即无色界第四天。此天厌无所有处如痴,故舍之而入非非想定。住于此定,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


SA.17.484

四八四【经旨】本经叙说瓶沙王坚持世尊说二受,优陀夷则坚执佛说三受,因此而前往请问世尊。佛答以因各种情况之不同而说有种种受。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瓶沙王去到优陀夷尊者住处,向他顶礼后,退坐一边。当时,瓶沙王问优陀夷尊者说:「什么是世尊所说的各种感受呢?」

优陀夷说:「大王啊!世尊说有三种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

瓶沙王告诉优陀夷尊者说:「不要这样说:『世尊说有三种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正确地说应该只有二种感受——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如果是不苦也不乐的话,这就是进入寂灭了。」像这样地经过三次的问说,优陀夷不能为瓶沙王安立三受之说,瓶沙王也不能为优陀夷安立二受之说。于是二人就一起去到佛陀住处,向佛陀顶礼后,退坐一边。

这时,优陀夷尊者把刚才所争论的话,详细地向世尊禀告说:「我不能为瓶沙王安立三受之说,瓶沙王也不能为我安立二受之说,所以我们现在一道来向世尊请问这个法义,到底有几种感受呢?」

佛陀告诉优陀夷说:「我有时说只一种感受,有时说有二种感受,有时说有三、四、五、六、十八、三十六……乃至一百零八种的感受,有时说有无量的感受。

什么是我所说的一种感受呢?像我说所有的感受全都是痛苦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一种感受。什么是我所说的二种感受呢?我说有身体的感受(前五识的感受)与心理的感受(第六意识的感受),这就叫二种感受。什么是三种感受呢?就是快乐的感受、痛苦的感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什么是四种感受呢?就是系缚于欲界的感受、系缚于色界的感受、系缚于无色界的感受、以及与三界都不系缚的感受。什么是我说的五种感受呢?就是乐根(由身乐生起的乐受)、喜根(由意乐生起的乐受)、苦根(由身苦生起的苦受)、忧根(由意苦生起的苦受)、舍根(意或身不苦不乐生起的不苦不乐感受),这就是我所说的五种感受。什么是六种感受呢?就是由眼触生起的感受,以及由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等生起的感受。什么是我说的十八种感受呢?就是随顺六喜行、随顺六忧行、随顺六舍行(不喜不忧行)而生起的感受,这就是我说的十八种感受。什么是三十六种感受呢?就是依六根贪著生起的喜受、依六根离贪著生起的喜受、依六根贪著生起的忧受、依六根离贪著生起的忧受、依六根贪著生起的舍受(不喜不忧受)、依六根离贪著生起的舍受,这就是我说的三十六种感受。什么是我说的一百零八种感受呢?就是这三十六种感受,过去有三十六种、未来有三十六种、现在有三十六种,这就是我说的一百零八种感受。什么是所说的无量感受呢?就如说有这个感受、那个感受等。比丘啊!像这样有无量的名称说法,这就是我说的有无量的感受。

优陀夷啊!我这样地讲说种种感受的真实意义,可是世间人却不了解,所以就彼此相诤论,互作相反的论说,终究不能得到佛法、戒律中的真实义理,而自己止息诤论。优陀夷啊!如果对于我所说各种感受的真义,能够如实知道的话,就不会生起诤论,互作相反的论说,对已生起或未生起的诤论,也能以佛法、戒律制止使停息。

然而,优陀夷啊!另有二种感受——贪欲的感受、离欲的感受。怎样叫贪欲的感受呢?就是由五欲(色、声、香、味、触)因缘而生起的感受,这就叫贪欲的感受。怎样叫离欲的感受呢?就是说比丘能够远离五欲、五盖邪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远离欲、恶而由觉、观生起喜、乐,圆满地安住于初禅之中,这就叫离欲的感受。

如果有人宣说『众生依住在初禅中,是唯一最乐而非他处』的话,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更有一种胜乐超过于此处的缘故。那是何处呢:?就是比丘远离有觉有观,内心清净,由禅定而生起喜、乐,圆满地安住第二禅之中,这就叫胜乐。就像这样,……乃至转入于非想非非想入处,每一个转入都是更殊胜之说。

如果有人宣说:『只有此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才是最为快乐,而非他处。』

这样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因为更有一种胜乐超过于此处的缘故。那是何处呢?就是比丘度越一切非想非非想入处后,受想心灭(即入于灭尽定),能圆满地以自身作证,这就叫有一种胜乐更超过于那儿的。

如果有外道出家人这样宣说:『沙门释种之子(指世尊)只说想受息灭,就叫做至乐。』这是不应该的。为什么呢?因为应该这么说:『这并非世尊所说受乐之数,世尊所说受乐之数,是如此说的:优陀夷啊!有四种快乐。是哪四种呢?就是离欲的快乐、远离的快乐、寂灭的快乐、菩提的快乐。』」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优陀夷尊者和瓶沙王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八四经注释:

1、瓶沙王:又译频婆娑罗王,中印度摩揭陀国王,笃信佛教。佛成道后,曾受彼请,诣王舍城说法度众,并受其供养,为佛最初之檀越(施主)。瓶沙王虽深信佛法,积众喜根,但终为逆子阿阇世王幽囚,于狱中照于佛之光明,证阿那含果而死。

2、优陀夷:佛弟子中,善能劝导,福度人民第一比丘。

3、四受:乃依界系不同而有所分别之受。一、欲界系色,又称有味著受,属于与自体爱相应之色。二、色界系色。三、无色界系受。四、不系色。后三项又称无味著受,属于不相应之受。

4、「乐根、喜根、苦根、忧根、舍根」:根据汉译南传大藏经「根相应」之第六「广说」经文的说法:「身乐、身悦、身触所生之乐、悦之所受,诸比丘!此名为乐根。……身苦、身不悦、身触所生之苦、不悦之所受,诸比丘!此名为苦根。……意乐、意悦、意触所生之乐、悦之所受,诸比丘!此名为喜根。……意苦、意不悦、意触所生之苦、不悦之所受,诸比丘!此名为忧根。……身或意之非悦、非不悦之所受,诸比丘!此名为舍根。」

5、「六喜行、六忧行、六舍行」:此三行皆是由于六根对六境时所产生或喜、或忧、或舍(不忧不喜)的感受作用,而后心便于彼处行作的现象。「六喜行」见第三一四经,「六忧行」见第三一五经,「六舍行」见第三一六经。

6、「离欲乐;远离乐、寂灭乐、菩提乐」:离欲乐,远离贪欲之乐。远离乐,断除诸欲、恶不善法,证初静虑(初禅),离生喜乐,名远离乐。寂静乐,第二静虑(第二禅)以上诸定,觉观止息,名寂静乐。菩提乐,一切烦恼毕竟离系,于所知事如实等觉,名菩提乐。(此注解见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唯不同的是「离欲乐」地论作「出离乐」,谓正信舍家趋于非家,解脱烦笼居家迫迮种种大苦,名出离乐。)


SA.17.485

四八五【经旨】本经叙说若于一法乃至十法,生厌离、不乐、背舍,则得尽诸漏。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如果能对于一种法生起正确的厌离、不乐、背舍的话,那么就能灭尽一切的烦恼了,那一种法就是所谓一切众生皆由于食(泛指一切物质与精神)而存在的现象。又有二法,就是名(精神现象)与色(物质现象)。又有三受,就是所谓的三种感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又有四法,就是所谓的四食(粗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又有五法,就是所谓的五受阴(色、受、想、行、识蕴)。又有六法,就是所谓的六内外入处(六根与六境)。又有七法,就是所谓的七识住(三界中七神识止住处)。又有八法,就是所谓的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又有九法,就是众生居住的九地。又有十法,就是所谓的十恶业。如果对这十法能够生厌、不乐、背舍的话,就能灭尽一切的烦恼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八五注释:

1、七识住:识即心识。住,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七识住,指三界有情心识所乐著的七种境界。包括欲界人天和色界的前三静虑(禅),以及无色界的前三处。

2、九众生居:即九地或名九有,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及无色界各分为四地。一五趣杂居地、二杂生喜乐地、三定生喜乐地、四离喜妙乐地、五舍念清净地、六空无边处地、七识无边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

3、十业迹:即十恶业——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


SA.17.486

四八六【经旨】本经意同第四八五经,译文略。


SA.17.487

四八七【经旨】本经叙说若对于一法乃至十法,观察为无常、变易,而离欲、灭、舍离的话,就得以灭尽漏(烦恼)。经文内容大多同于前经,译文可参考第四八五经。


SA.17.488

  四八八【经旨】本经意同第四八七经,译文略。


第十七卷终。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06.09-2018.06.09-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