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現代漢語】15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SA.15)

SA.15.364-405


SA.15.364

三六四【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則可得般涅槃。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所謂能在現世中得到涅槃的。什麼是如來所說在現世中得到涅槃呢?」

眾比丘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為我們解說在現世中得到般涅槃的意義,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信受奉行!怎樣叫比丘能在現世中得到般涅槃呢?」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你們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如果有比丘對於老、病、死等法,能夠對它生厭、離欲、使它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就叫比丘在現世中得到般涅槃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65

三六五【經旨】本經敘說毗婆尸佛自覺十二因緣之順逆。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過去七佛之第一佛毗婆尸佛還沒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心禪思,他這樣地思惟著:一切世間都已陷於生死的苦難中,眾生自生自熟,自滅自沒。然而這些眾生對於不受生死流轉的出世間道卻不能如實知道。於是就自己做觀察:到底是由於什麼因素,所以會有老死呢?像這樣以正思惟觀察時,就得到了如實的覺證而生起知見:由於有生,所以就會有老死,是由於有生的因素,所以就會有老死的產生。他又正思惟:到底是由於什麼因素,所以會有生呢?於是他又以正思惟得到了覺證而生起知見:是由於招感了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於是他又正思惟:到底是由於什麼因素,所以會招感未來的果報呢?於是他又正思惟,得到如實的覺證而生起知見:是由於有追求執取,所以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於是他又正思惟:到底是什麼因素,所以會去追求執取呢?於是他又正思惟,得到如實覺證去做觀察:知道追求執取是因貪著、顧念,是由覺觸而生起的愛欲所增長。應要知道,由於有愛欲,就會去追求執取;由於追求執取,所以就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了。就好比要有燈油和燈心才能點燃燈火一樣,要隨時添加燈油並整理燈心,那盞燈才能保持明亮,燃燒不止。就如「前來嘆譬、城譬」經文一樣的廣為解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毘婆屍佛」的經文所說,像這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棄佛等經,也都是這樣的說法。

  第三六五經解釋:

1、毗婆尸佛:過去七佛之第一佛。譯曰勝觀、種種觀、種種見等。

2、如前來嘆譬、城譬廣說: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斷句作「如前來嘆譬城譬廣說」,未知何指?

3、尸棄佛:過去七佛之第二佛。譯曰火、頂髻。

4、毘濕波浮佛:過去七佛之第三佛。華譯為遍勝。過去七佛之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之最後三佛。

5、迦羅迦孫提佛:過去七佛之第四佛。華譯為所應斷已斷滅累、成就美妙等。

6、迦那迦牟尼佛:為過去七佛之第五佛。華譯為金寂。

7、迦葉佛:為過去七佛之第六佛。華譯為飲光。以上三佛與釋迦牟尼佛,為現在賢劫之最初四佛。


SA.15.366

三六六【經旨】本經敘說比丘若能勤方便修習禪思,則十二因緣法便能如實顯現。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精勤地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為什麼呢?因為比丘如果修習禪思,使內心寂靜,運用方法精勤努力的話,就能如實顯現。是如實顯現什麼呢?就是老死之法會如實顯現,乃至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都會如實地顯現;像這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法,也都會如實顯現,乃至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也都會如實顯現;這一切法都無常、有為(有因緣造作之法)、有漏(有煩惱),也是一樣都會如實地顯現出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67

三六七【經旨】本經敘說若修習無量三摩提,則十二因緣法便會如實顯現。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修習無量的三摩提(即三昧,正定),專心繫念,能修習無量的三摩提,專心繫念後,這時就會如實顯現。是如實顯現什麼呢?就是說老死等法會如實地顯現,……乃至行等法都會如實地顯現,這一切法都是無常、有為(有因緣造作之法)、有漏(有煩惱),這時也都會如實地顯現出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68

三六八【經旨】本經敘說毗婆尸佛未成正覺時,於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緣起,從三昧覺,而說偈。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以前毘婆屍佛還沒成正覺的時侯,他安住於菩提之處,不久就成佛了,他去到菩提樹下,敷草為座,就在那兒結跏趺坐(即盤膝而坐),他端坐保持正念,一坐七天,(這期間)對於緣起法做逆順的觀察。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由於無明而有行,……乃至由於生,所以就會有老死,以及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那毗婆尸佛正坐七日後,就從禪定中出定,說出這首偈言: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的疑惑,知道由因緣而生起諸法。

如果知道是由因緣而生起痛苦,知道要滅盡一切感受,

知道要滅盡因緣法,那麼就可知道一切煩惱的滅盡。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疑惑,知道痛苦是由因緣而生起。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疑惑,知道要滅盡一切的感受。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疑惑,知道要滅盡因緣法。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永遠遠離一切疑惑,知道一切煩惱的滅盡。

諸法都是如此的由緣起而生,立志修梵行者應勤修禪思,

普照一切世間的事物,就如太陽住於虛空一樣,

能摧滅一切的魔軍,獲得覺悟而解脫一切的結縛煩惱。』」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毗婆尸佛」的經文所說,像這尸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葉佛等經文也是同樣地說法。

  第三六八經解釋:

1、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根本佛教緣起觀的內容,有順逆二觀。順觀(能緣起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無明緣行,行緣識」。逆觀(所緣起法):「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

2、梵志:即「有志修梵行者」,是印度一般宗教修行者的稱呼。


SA.15.369

三六九【經旨】本經敘說世尊亦於菩提樹下順逆觀察十二緣起,如前六佛。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郁毗羅尼連禪河邊的大菩提所,不久就將修成正覺,他去到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正身正念,就如前經一樣地廣為解說。


SA.15.370

三七○【經旨】本經敘說由四食而生純大苦聚,四食之因,乃由愛而來,而愛之因為受,受之因為觸,觸之因為六入處;若六入處滅則觸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三餐飲食),二、細觸食(攝益精神的各種覺觸),三、意思食(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資助諸根),四、識食(為執取身心與愛染相應之識,此識執取身心,使眾生身得以維持)。

這四食是依什麼為因?從什麼而集?從什麼而生?用什麼去接觸的呢?我說這四食是以愛欲為因,從愛欲而集,從愛欲而生,用愛欲去接觸的。這愛欲又是依什麼為因?從什麼而集?從什麼而生?用什麼去接觸的呢?我說愛欲是以感受為因,從感受而集,從感受而生,用感受去接觸的。這感受又是依什麼為因?從什麼而集?從什麼而生?用什麼做接觸的呢?我說感受是以覺觸為因,從覺觸而集,從覺觸而生,用覺觸去接觸的。這覺觸又是依什麼為因?從什麼而集?從什麼而生?用什麼做接觸的呢?我說覺觸是以六入處為因,從六入處而集,從六入處而生,用六入處去接觸的。六入處集起,於是覺觸就集起;覺觸集起,於是感受就集起;感受集起,於是愛欲就集起;愛欲集起,於是四食就集起;四食集起,所以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集起,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集起了。

同樣地,如果六入處息滅,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覺觸息滅,那麼感受就會息滅;感受息滅,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四食就會息滅;四食息滅,所以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71

三七一【經旨】本經敘說頗求那就四食之食者問於佛陀,佛就其問法之不當而說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當時,有位名叫頗求那的比丘,他侍立於佛旁拿著扇子為佛搧涼,就問佛陀說:「世尊啊!是誰在服食這識食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服食識食的人,我如果說有服食識食的人,你就應這樣的問我。可是我說識是一種食物,所以你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有識食呢?』我就答說:『這識食能招感未來的業報,使不斷相續地生起;因為有未來的業報,所以就會有六入處;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有覺觸(六觸)。』」

頗求那又問:「是誰在覺觸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覺觸的人,我如果說有覺觸的人,你就應這樣地問:『是誰在覺觸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所以你應這樣地問:『是什麼因緣所以會生起覺觸來呢?』我就應這樣答說:『是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會生起覺觸;又由於有覺觸,所以就會生起感受。』」

又問:「是誰在感受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感受的人,我如果說有感受的人,你就應問:『是誰在感受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所以你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有感受的生起呢?』我就應這樣答說:『是由於有覺觸的緣故,所以就會產生感受;由於有感受,所以就又生起了愛欲。』」

又問:「世尊啊!是誰在愛欲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愛欲的人,我如果說有愛欲的人,你就應這樣問說:『是誰在愛欲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所以你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有愛欲的生起呢?』我就應答說:『是由於有了感受,所以就會有愛欲的生起;由於有愛欲的生起,所以就會追求執取。』」

又問:「是誰在追求執取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追求執取的人,我如果說有追求執取的人,你就應問說:『是誰在追求執取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所以你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有追求執取的生起呢?』我就應答說:『是由於有愛欲的生起,所以就會有追求執取;由於有追求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

又問:「世尊啊!是誰招感了未來的果報呢?」

佛陀告訴頗求那說:「我未說有招感未來果報的人,我如果說有招感未來果報的人,你就應問說:『是誰招感了未來的果報呢?』(可是我並沒有這樣說,)所以你現在應問說:『是什麼因緣所以會招感未來的果報呢?』我就應答說:『是由於去追求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這追求執取能招感未來的果報而導致再生,這就叫有。有六入處,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會生起覺觸;由於有覺觸,所以就會生起感受;由於有感受,所以就會生起愛欲;由於有愛欲,所以就去追求執取;由於追求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六入處息滅,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覺觸息滅,感受就會息滅;感受息滅,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追求執取就會息滅;追求執取息滅,未來的果報就息滅;未來的果報息滅,來世的再生就會息滅;來世的再生息滅,那麼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聚的集起也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七一經解釋:

1、「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因有識故有六處,緣六處而有觸」。

2、「汝應作是問:『為誰觸?』」:「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在此句下皆有如此敘述:「然我不如是言,是故,對不如是言之我唯應問:」,以下類句皆同。


SA.15.372

 三七二 【經旨】本經敘說若觀粗摶食如食子肉,則斷五欲功德貪愛;若觀觸食如生剝牛皮,則斷三受;若觀意思食如求脫火城,則斷三愛;若觀識食如受矛刺,則斷名色。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比丘要如何觀察摶食呢?譬如有夫婦二人,只生有一個兒子,對他愛念養護。有一天他們想要越過曠野險道難行之處,可是糧食吃盡,肚子飢餓,疲睏極了,想著不可能有渡過困境之理,於是夫婦倆討論著:『正好有這一個兒子,雖是我們極為愛念的人,我們如果把他吃了,就可渡過這個難關,不要使三個人都死在這裡。』做這樣的討論後,他們就殺了這個兒子,含著悲垂著淚,強忍著吃著孩子的肉,終於得以越過這個曠野。怎樣呢?比丘啊!那兩位夫婦共食孩子的肉,他們是否還會愛取肉的香味、貪好它的美味爽口呢?」

答說:「不會的,世尊!」

又問:「比丘啊!那夫婦二人強忍著吃食孩子的肉,是否為了越過曠野的險道呢?」

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凡是服食摶食,都應像這樣的去做觀察。能做這樣觀察的話,就知道要對摶食斷愛;能知道對摶食斷愛後,對色、聲、香、味、觸五境的貪愛就可斷除;能斷除對色、聲、香、味、觸五境貪愛的人,我不能發現那位多聞聖弟子對這五境還會有一項的結使煩惱而不被斷除的。如果還有一結使煩惱的話,就會再來此界受生了。

比丘要如何觀察觸食呢?譬如有一條牛,活剝它的皮後,到處都有各種蟲類要來吃它的肉,會被沙土細塵所沾黏,也會受到草木的針刺。如果依於地,地上的蟲類會來吃它;如果依於水中,水中的蟲類會來吃它;如果依於空中,也會被空中的飛蟲所吃食,無論卧起常有苦毒來殘害這個身體。同樣地,比丘啊!對那觸食,也應當像這樣地去做觀察。能做這樣觀察的話,就知道要對觸食斷愛;能知道對觸食斷愛,就能斷除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受斷除後,多聞聖弟子對於更上之事,就不用再有所持作了,因為他所應該要做的事,都已做完了。

比丘要如何觀察意思食呢?譬如聚落城邑邊有大火燒起,火勢猛烈不見煙焰。這時有一漢子聰明又有智慧,他背苦向樂,厭死樂生,如此地想著:那兒起了大火,火勢猛烈到不見煙焰,走到那兒應當避開,不可陷入其中,否則必死無疑。他做這樣地思惟後,常生思願,要舍離該處而遠去;觀察意思食,也是像這樣。如此地去做觀察的話,就可斷除意思食;斷除了意思食,就能斷除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三愛斷除後,那多聞聖弟子對於更上之事,就不用再有所持作了,因為他所應該要做的事,都已做完了。

眾比丘啊!要如何觀察識食呢?譬如國王,有替他防邏的巡捕,捉到盜匪後,將他捆綁送到王宮來,就如前面「須深經」(即第三四六經)所廣說的一樣。因為那樣的因緣,而受到用長矛刺傷三百次的苦覺,晝夜都在痛苦;觀察識食,也是像這樣。如此地去做觀察的話,就知道要斷除識食;知道斷除識食的話,就知道斷除名色;知道斷除名色後,多聞聖弟子對於更上之事,就不用再有所持作了,因為他所應該要做的事,都已做完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七二經注釋:

1、曠野嶮道:「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曠野之道」。


SA.15.373

三七三【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食有喜有貪,則識會依住、增長,乃至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識不依住、不增長,乃至純大苦聚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如果比丘對這四種食有喜有貪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由於識的依住、增長,所以就會入於名色之中;由於進入名色之中,所以就會使諸行增長;由於諸行的增長,所以未來的業報就增長;由於未來業報的增長,所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生起,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集起了。

如果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由於不貪不喜的緣故,所以識就不會依住、不會增長;由於識不依住、不增長,所以就不會進入名色之中;不進入名色之中,所以諸行就不會增長;諸行不增長,所以未來的業報就不會生長;未來的業報不生長,所以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不會生起,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74

三七四【經旨】本經敘說若對四食有貪有喜,則有憂悲、有塵垢;若對四食無貪無喜,則無憂悲、無塵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眾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有憂悲、有煩惱的塵垢生起;若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就不會有憂悲、也不會有煩惱的塵垢生起了。」

佛陀說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75

三七五【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食有貪有喜,則如日照宮牆,為壁所止,如是識住,乃至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如日照虛空,無所攀緣,如是識無所住,乃至純大苦聚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可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眾比丘啊!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譬如樓閣宮殿,北西兩面長廣,東西兩面開有窗子,太陽從東方出來,陽光就照在西壁上。

同樣地,比丘啊!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如前面經文(第三七三經)所廣說一樣,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

如果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也是如前面經文所廣說一樣,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比丘啊!譬如樓閣宮殿,北西兩面長廣,東西兩面開有窗子,太陽從東方出來,應會照在何處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應是照在西壁上。」

佛陀告訴比丘說:「如果沒有西壁,那麼應照在什麼地方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應是照在虛空中,無處攀緣。」

(佛陀於是說:)「同樣地,比丘啊!對這四種食能不貪不喜,那麼識就無處可依住,……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76

三七六 【經旨】本經敘說旨意與前經相同,唯後面多增畫師譬喻部份。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眾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比丘啊!譬如樓閣宮殿,北西兩面長廣,東西兩面開有窗子,太陽從東方出來,應會照在何處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應是照在西壁上。」

佛陀告訴比丘說:「同樣地,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對這種食能不貪不喜,也就不會有識的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比丘啊!就比如畫師與畫師弟子集聚各種的色彩,想要彩繪虛空,他們能夠畫成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能,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那虛空並非物體、沒有對礙、不可見的緣故。」

(佛陀於是說:)「同樣地,比丘啊!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的話,也就不會有識的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77

三七七【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食有貪有喜,則如畫師、畫師弟子能於色有所妝畫;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如畫師、畫師弟子離於色而不能有所妝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食能資助利益眾生,使眾生得以住在世間,攝受長養。是那四種食呢?就是一、粗摶食,二、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眾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促使識的依住、增長,……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比丘啊!就如畫師和畫師的弟子集聚各種的色彩,想要在物體上彩繪,畫成各種圖案。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呢?那畫師及畫師的弟子他們能在物體上彩繪圖案么?」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他們能在物體上彩繪圖案。」

佛陀告訴比丘說:「對這四種食有貪有喜的話,就會使識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眾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不貪不喜的話,就不會有識的依住、增長,……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比丘啊!就好比畫師和畫師的弟子,他們集聚各種的色彩,想要在非物體上有所彩繪,畫成各種圖案。他們能夠畫成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能,世尊!」

(佛陀於是說:)「同樣地,比丘啊!如果對這四種食能不貪不喜,就不會有識的依住、增長,……乃至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段這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78

三七八【經旨】本經敘說佛陀於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鹿野苑中的仙人住處。

那時,世尊告訴五比丘說:「這有關苦的真理,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過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還有這苦產生根源的真理、這苦息滅的真理、這滅除苦的方法的真理,也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其次,對有關苦的真理的知識又當知道,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過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已經知道這痛苦生起根源的真理後,就應當將它斷除。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過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勍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其次,這苦產生的根源滅除後,就能得知這苦息滅的真理,對它應當自己能知作證。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其次,對這滅除苦的方法的真理已知道後,就應當去修習。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其次,比丘啊!已知道有關苦的真理了,知道後就能出離於它。這是你們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其次,對這苦產生根源的真理已知道、已斷除後,就能出離。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其次,對這苦息滅真理已知道、已能作證後,就能出離。這是你們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其次,對這滅除苦的方法的真理已知道、已修習後,就能出離。這是你們本來所未曾聽聞之法,當你們對它做正確思惟時,就會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

諸比丘啊!我對這四聖諦三轉十二行法如果不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的話,那麼我始終不能在諸天、惡魔、梵天、沙門、婆羅門等聽法的群眾中,成為解脫的人、出世間的人、離煩惱塵垢的人,也不能自己證得無上的正等正覺。我因為對這四聖諦三轉十二行法已生起法眼、正智、光明、正覺,所以在諸天、惡魔、梵天、沙門、婆羅門等群眾中,得以出離世間、得以解脫生死煩惱,自己證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當世尊講說這段經文時,憍陳如尊者以及八萬諸天群眾,聽後便能遠離煩惱的塵垢,獲得清凈的法眼。

這時,世尊問憍陳如尊者說:「現在你了解正法了沒?」

憍陳如回答佛陀說:「已了解了,世尊!」

世尊又問憍陳如尊者說:「了解正法了沒?」

拘鄰(憍陳如另一音譯)回答佛陀說:「已了解了,善逝!」

由於拘鄰尊者已經知道正法的緣故,所以就叫他阿若拘鄰(已開悟的拘鄰)。

阿若拘鄰尊者知道了四聖諦法後,地神高聲唱說:「諸位仁者!世尊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這是諸沙門、婆羅門、諸天、惡魔、梵天所未曾說過之法。聽聞後所得到的法益甚多,非常安樂。世尊哀愍世間眾生,以法義來饒益眾生,使天界人間皆得利益與安樂,增益諸天眾,而減少阿修羅眾。」

地神唱誦完後,就聽見虛空的神天、四天王天(欲界第一層天)、三十三天(忉利天、欲界第二層天)、炎魔天(夜魔天、欲界第三層天)、兜率陀天(喜足天、欲界第四層天)、化樂天(樂變化天,欲界第五層天)、他化自在天(欲界第六層天)的天神又展轉地傳唱,片刻之間,便傳到梵天(色界天)那裡,梵天也隨聲唱說:「諸位仁者!世尊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是眾沙門、婆羅門、諸天、惡魔、梵天,以及世間眾生所未曾聽聞、講說之法,聽聞後所得到的法益甚多,非常安樂。世尊以法義來饒益諸天及世人,增益諸天眾,而減損阿修羅眾。」

世尊是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轉說此四聖諦的法輪,所以這一經就取名為「轉法輪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4

  第三七八經解釋:

1、五比丘:指佛最初所度的五比丘,即憍陳如、額鞞、跋提、十力迦葉、摩訶俱男。

2、苦聖諦:是四聖諦之首,四聖諦即:一、苦諦——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宇宙人生的真相;二、集諦——集是集起的意思,是說明人生的痛苦是怎樣來的真理,人生的痛苦是由於凡夫自身的愚痴無明,和貪慾瞋恚等煩惱的掀動,而去造作種種的不善業,結果才會招集種種的痛苦;三、滅諦——是說明涅槃境界才是多苦的人生最理想最究竟的歸宿的真理,因涅槃是常住安樂、寂靜的境界;四、道諦——是說明人要修道才能證得涅槃的真理,道有多種,主要是指修習八正道。

3、三轉十二行:佛成道後,在鹿野苑對聲聞乘人說苦、集、滅、道之四聖諦,有示、勸、證之三轉——一、示轉,佛對利根者說: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使其一聞即悟。二、勸轉,佛對中根者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使其信受奉行。三、證轉,佛恐鈍根人,仍不能信解,於是便引己為證,以明非虛,即: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使其破除疑慮。

4、從本經三七八——四四三經「雜阿經論會編」輯為「四諦相應」。


SA.15.379

 三七九【經旨】本經敘說有四聖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種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80

  三八○【經旨】本經敘說比丘於四聖諦應修習覺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有關苦的真理)、苦集聖諦(產生苦的根源的真理)、苦滅聖諦(苦寂滅的真理)、苦滅道跡聖諦(滅除苦的方法的真理)。如果比丘對這四聖諦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要努力修學而至覺證,興起向上求進步的心,能運用各種方法修習,以正念正知而得覺證。」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81

 三八一【經旨】本經敘說對於苦聖諦當知、當解,苦集聖諦當知、當斷,苦滅聖諦當知、當證,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比丘對於苦聖諦應當要知道、應當要了解,對於苦集聖諦,應當要知道、應當要斷除,對於苦滅聖諦應當要知道、應當要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應當要知道、應當要修習。」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82

 三八二【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聖諦已知已解,已知已斷,已知已證,已知已修,則能斷愛欲,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這個比丘就能斷除愛欲,轉去一切結縛的煩惱,對於我慢的煩惱也能覺證,徹底地脫離苦海。」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83

  三八三【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於四聖諦已知已解,已知已斷,已知已證,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名阿羅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那麼這個比丘就叫阿羅漢,已盡除一切煩惱,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舍離一切重擔,獲得了利樂,盡除一切結縛,有正智而得到完善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84

三八四【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於四聖諦已知已解,已知已斷,已知已證,已知已修,則如是比丘得究竟邊際,名為上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那麼這個比丘就能度過苦的邊際、窮盡苦的邊際、遠離塵垢的邊際,清凈的梵行已完成,純一清白,名為上士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85

 三八五【經旨】本經敘說若比丘於四聖諦已知已解,已知已斷,已知已證,已知已修,則如是比丘得解脫結縛,名為賢聖,建立聖幢。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那麼這位比丘便不會有關隘的阻撓,平服了城池,度過一切艱難險境,解脫結縛的煩惱,就叫做賢聖,樹立了神聖的法幢。」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八五經解釋:

1、建立聖幢:幢,即法幢。喻妙法高聳,如幢之上出,故曰法幢。又如猛將之建幢旗,以譬佛菩薩之說法,能伏魔軍而得勝,故曰建立聖幢。


SA.15.386

 三八六 【經旨】本經意同前經,惟就法義廣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那麼這位比丘便不會有關隘的阻撓,平服了城池,度過一切艱難險境,(解脫結縛的煩惱),就叫做賢聖,樹立了神聖的法幢。眾比丘啊!怎樣叫沒有關隘阻撓呢?就是說欲界的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取見、疑見等五結惑)已斷除、已知道,這就叫遠離關隘的阻撓。怎樣叫平服城池呢?無明就是大城的深池了,知道將它斷除,就叫做平服城池。怎樣叫渡過一切艱難險境呢?就是說無盡無邊的生死苦海,徹底的脫離了,這就叫渡過一切的艱難險境。怎樣叫解脫結縛的煩惱呢?就是說愛欲已斷除了、已知道了。怎樣叫建立神聖的法幢呢?就是說我慢已斷除了、已知道了。這就叫樹立神聖的法幢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87

 三八七【經旨】本經敘說已得四聖諦比丘之功德。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聖諦。是哪四項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比丘對於苦聖諦已知道、已了解,對於苦集聖諦已知道、已斷除,對於苦滅聖諦已知道、已覺證,對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道、已修習的話,就叫做比丘斷除了欲界的五下分結(身見、疑、戒禁取、貪、瞋),成六分,守護於一(六根接觸外境產生識,能守護而不產生煩惱憂懼),依靠四種正常手段生活,舍除種種見雜染,離棄一切貪愛希求,證諸覺想(沒有污濁之思惟),自身所作,得到心靈的完善解脫,智慧的完善解脫,純一清白,名叫上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八七經解釋:

1、斷五支:五支,指欲界五順下分結——欲貪、瞋、有身見、戒禁取、疑。或認為五順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

2、依猗於四:即四所依止——「遠離」惡象、惡犬等,「習近」如法衣食等,「除遣」散亂、疲勞等,「忍受」寒熱、蚊蟲等。總之,日常生活之衣食行住,歸於正常,故又名「正依止所依」。

3、離四衢:「四衢」不可解,比對第六二經末段,此處作「離諸求」,即遠離一切貪愛希求,或即指六根的「見、聞、覺、識」。

4、自身所作:比對第六二經末段,此處作「身行息」。佛光阿含藏注釋本經謂是「第四禪離出入息」。


SA.15.388

三八八【經旨】本經以良醫譬世尊為大醫王。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能成就四法的話,就可以叫做大醫王,這是大醫王所應具備的條件,大醫王所應有的分量。是哪四法呢?一是善於了解病情;二是善於了解病源;三是善於知道治病的方法;四是善於知道治療疾病後,未來不會再複發。怎樣叫良醫善於了解病情呢?就是說良醫他善於了解像這樣如此種種的疾病,這就叫做良醫善於了解病情。怎樣叫良醫善於了解病源呢?就是說良醫他善於了解這疾病是因風邪引起,或痰癖引起、或涎唾引起、或眾冷引起、或現所從事工作引起、或時節引起,這就叫良醫善於了解病源。怎樣叫做良醫善於知道治病的方法呢?就是說良醫他善於知道各種疾病,有的應該塗藥、有的應用吐劑、有的應用瀉劑、有的應該灌鼻、有的應該灸熏、有的應該發汗,像這樣地針對各種疾病而加以治療,這就叫做良醫善於知道治病的方法。怎樣叫良醫善於知道治療疾病後,在未來永不再複發呢?就是說良醫他善於治療各種疾病,使疾病完全痊癒,在未來永不再複發,這就叫做良醫善於知道治療疾病,使它不再複發。

如來、應供、等正覺就是大醫王,已成就了四德,用來療治眾生的病,也是像這樣。是哪四德呢?就是如來如實地知道這是苦聖諦、如實地知道這是苦集聖諦、如實地知道這是苦滅聖諦、如實地知道這是苦滅道跡聖諦。眾比丘啊!那些世間的良醫,對於生(人的存在)的根本治療方法,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本治療方法,也不能夠如實地知道。然而如來、應供、等正覺是大醫王,對於生的根本治療方法,他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老、病、死、憂、悲、惱苦的根本治療方法,他也能夠如實地知道,所以如來、應供、等正覺就叫大醫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89

  三八九【經旨】本經敘說若諸沙門、婆羅門於四諦不如實知,則非沙門、婆羅門;若如實知,則為沙門、婆羅門。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眾沙門、婆羅門對這苦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集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滅聖諦不能夠如實知道、對這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夠如實知道的話,那麼他就不是沙門之中的沙門,也不是婆羅門之中的婆羅門,他也不能在沙門的法義中、婆羅門的法義中,悟見正法而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如果沙門、婆羅門對這苦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集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滅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這苦滅道跡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應要知道這沙門、婆羅門——是沙門中真正的沙門、婆羅門中真正的婆羅門。他對於沙門的法義、婆羅門的法義能悟見正法而自知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的覺證,應當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理,精進勤勉,運用各種方法去修學。是哪四項聖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佛陀說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90

 三九〇【經旨】本經為第三八九經之簡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佛陀所廣說的經文就如前經一樣,差別的是:「如果對於四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應該要知道這沙門、婆羅門,就不能算是沙門,也不能算是婆羅門;如果對於四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那麼這才能算是沙門,也才能算是婆羅門。乃至……。」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1SA.15.390

 三九一【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諦則不得脫苦;反之則得脫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集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滅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滅道跡聖諦不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應該知道這沙門、婆羅門便不能解脫痛苦了。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能夠實地知道、對於苦滅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苦滅道跡聖諦能夠如實地知道的話,應該知道這沙門、婆羅門就可解脫於痛苦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前面「對於苦不得解脫、與得以解脫」的經文所述一樣,像這「舍惡趣不能解脫與解脫」、「堪能舍戒退減、與不舍戒退減」、「能自說得過人法自證、與不能自說得過人法作證」、「能於此外求良福田、不能於此外求良福田」、「能於此外求大師、與不能於此外求大師」、「不能越苦、與堪能越苦」、「不堪能脫苦、堪能脫苦」等上面諸經都再重申論說,並繼之以偈頌記說:

「如果不知苦的存在,以及那一切眾苦產生的原因,那麼就

不能對一切的苦法,將它永遠寂滅無餘。

如果不知道苦滅道跡聖諦,能息滅一切苦,

使心靈解脫於痛苦,智慧解脫也如此,

就不能超越一切苦,使痛苦得以究竟解脫。

如果能如實地知道苦的存在,也能知道眾苦產生的原因,

以及一切的苦法,那麼就能將它永遠滅盡無餘。

如果又能如實地知道,那息滅痛苦的苦滅道跡聖諦,

就可得到具足的心靈解脫,智慧解脫也如此,

能夠超越一切苦,得到究竟圓滿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九一經解釋:

1、能思一切苦:根據後半段偈文,「思」疑作「息」。


SA.15.392

  三九二【經旨】本經敘說善男子出家,應當知四聖諦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善男子正信佛法,以俗家為非究竟歸處,而出家學道,他所應當知道的是一切四聖諦法。是哪四項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法如果還未覺證的話,應該運用方法精勤努力,修習使覺證。這樣的經句,在一切四聖諦的經文里,都應當要具文宣說。」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這些經文都應當這樣說。又三結(身見、戒禁取、疑)滅盡,得到了須陀洹果位(入流、初果),這一切都應當要知道四聖諦。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如果三結已滅盡,貪慾、瞋恚、愚痴三毒轉成薄弱,就得到了斯陀含果(一來、二果),那一切都是對四聖諦如實知道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果五下分結(貪、瞋、身見、戒禁取見、疑)滅盡,而獲生般涅槃阿那含果(不還、三果),不再還來此世受生,那一切都是由於知道四聖諦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果一切煩惱已滅盡,得到清凈的心靈解脫與智慧解脫,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那一切都是由於知道四聖諦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果得證辟支佛(緣覺)道,那一切都是由於知道四聖諦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如果得證無上正等正覺(佛陀),那一切都是由於知道四聖諦之故。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九二經解釋:

1、「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比對本經後文,疑應作「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2、生般涅槃阿那含:生般涅槃,為五種阿那含之一。謂此阿那含於欲界得第三果已,從欲界沒,生於色界,便斷上地余惑,得阿羅漢,入於般涅槃。


SA.15.393

三九三 【經旨】本經敘說知四聖諦為正盡苦之前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好比太陽出來,光明之相先現起;同樣地,當正確地滅盡苦惱之時,也有它前相的現起,就是知道四聖諦法。是知道哪四聖諦呢?就是知道苦聖諦、知道苦集聖諦、知道苦滅聖諦、知道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的經文,也是這樣的說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94

 三九四【經旨】本經敘說如日月不出世間,則世間黑暗;佛若不出世間說四諦,世間亦闇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假如日月不出現於世間的話,一切眾星也不會出現於世間,那麼無論白天或晚上、半月或一月、季節或年歲、片刻或須臾,皆無日月星光,世間常暗,沒有光明的照耀,只有長夜,純粹是大暗痛苦出現於世間。如果如來、應供、等正覺不出現於世間時,就沒有人宣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若滅道跡聖諦,使它顯現於世間,這世間盲目黑暗,沒有光明的照耀,只有如此的長夜,純粹地大黑暗出現於世間。

假如日月出現於世間,眾星也會出現,無論白天或晚上、半月或一月、季節或年歲、片刻或須臾,日月星辰,都會出現於世間。這世間長夜都有光明的照耀。同樣地,如果如來、應供、等正覺出現於世間,為說苦聖諦,使它顯現於世間,說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若滅道跡聖諦,使它顯現於世間,那麼就不再有黑暗,長夜照耀著光明,純一的智慧就會顯現於世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95

三九五【經旨】本經敘說聖弟子於四聖諦得法眼之大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好比太陽出來,繞行空中,會壞滅一切黑暗,光明顯照。同樣地,聖弟子如果把所有集聚苦惱之法全部斷滅後,就會遠離煩惱的塵垢,得生清凈的法眼與覺證,同時三結斷盡。所謂身見(執著自身為實有的邪見)、戒取見(執行邪戒卻以為是正戒)、疑見(對真理懷著猶豫不決的見解),這三種結惑斷盡,就叫須陀洹(預流果、初果),不再墮入三惡道之中,將來一定會成就正覺,只要七次天上、人間往來,就可渡過苦海的邊岸。那位聖弟子在這期間雖然也會生起憂苦,但等到那位聖弟子離開貪慾邪惡不善之法後,有覺、有觀,就能離欲界之惡,而生起喜樂之受,具足初禪而安住。不再看見那位聖弟子還有一法不斷,能使他還生此世間的。這就是聖弟子得到法眼後的情況。所以,比丘對這四聖諦還未能覺證的話,就應當要運用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理,精進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96

三九六【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苦諦、苦集諦、苦滅諦、則不得苦滅道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這樣說:『我對於苦聖諦還未覺證,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也都未覺證,然而卻說我將得證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樣的說法與事實不相應。』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這個道理之故。

如果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還未覺證,然而卻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是沒有這個道理的。譬如有人說:『我想要拿取佉提羅(檐木、洋槐)的葉子,將它聚合做成器具,用來裝水提著走。』的話,這是不可能的事。為什麼呢?因為沒有這個道理之故。同樣地,如果說:『我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都未有覺證,然而卻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又有人說:『我將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已經得到覺證後,便又可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才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有這個道理之故。

如果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若滅聖諦已經有所覺證,而後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才是可能的事。譬如有人說:『我用純曇摩葉(一種紅蓮花之葉)、摩樓迦葉(一種蔓草之葉),把它聚合起來,用來裝水提著走。』的話,這才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有這個道理之故。同樣地,如果有人說:『我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已經得到覺證,然而還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才是正確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有這個道理之故。如果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已經得到覺證,而後想要證得苦滅道跡聖諦的話,這才是可能的事。」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九六經解釋:

1、斯有是處故:依本經文意,此句「故」字應是衍文。


SA.15.397

三九七【經旨】本經敘說不如實知四諦,隨他人說,如小綿丸之隨風吹去;如實知四諦者,不隨他語,如銅鐵柱之堅固不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就如小綿丸,小劫貝華(木棉)丸,被放置在十字路口,四方的風吹來,就會隨風飄向一方。同樣地,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不能如實地知道,對於苦集聖諦、對於苦滅聖諦、對於苦滅道跡聖諦也都不能如實地知道的話,就應知道這位沙門、婆羅門必定常觀察他人顏色,常附和跟從他人說法,因為他不能如實知道四聖諦之故。所以一聽聞他人的說法,便隨他人的話去領納接受,應該知道這人就是一向不修習四聖諦的智慧所導致。

譬如忉利天帝釋宮殿的因陀羅柱,是用銅鐵做成的,並且深入地中,四方吹來猛烈的風也不能動搖它。同樣地,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能如實地知道,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也都能如實地知道的話,就應知道這位沙門、婆羅門不會依他人顏色,不會附和跟從他人的話語,這沙門、婆羅門有堅固的智慧,本來就已隨順修習四聖諦之故,因此不會附和跟從他人的話語。所以,比丘啊!你們對於四聖諦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98

三九八【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聖諦如實知,則不為他論者所屈。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根石柱,它的長度有十六肘,有八肘長插入地中,四方吹來猛風,都不能使它搖動。同樣地,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苦聖諦能如實知道,對於苦集聖諦、對於苦滅聖諦、對於苦滅道跡聖諦也都能如實地知道的話,那麼這種沙門、婆羅門到任何的辯論場,一定沒有人能屈服他。如果他已證得心靈解脫、智慧解脫的話,還能使其餘的沙門、婆羅門反生憂苦。他能像這樣地如實知道、如實見道,都是由於他多世以來就有修習的緣故,所以才使得他擁有智慧,而不能動搖他。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你們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399

三九九【經旨】本經敘說為免長受墮惡趣之苦,於四諦未覺證者,當起增上欲,精進修習使能覺證,甚於急救火燒頭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一個人被火燒到了頭髮和衣服,這時就應當生起強烈的欲願,急速救火,使火息滅。」

佛陀又告訴眾比丘說:「但卻不要作這樣的說法!應當先擱置頭髮、衣服被火燃燒這件事,而要對於四聖諦生起向上努力的心,運用各種方法勤勉修習,使能覺證。是哪四種聖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果對這四聖諦尚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修習,使能覺證。為什麼要這樣呢?比丘啊!因為未解脫時,在漫漫的長夜裡,地獄、畜牲、餓鬼三惡道的大火猛烈,而眾比丘卻不見此極苦的情狀。所以說,假如比丘對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還未覺證的話,這比丘就應當要忍著苦樂、憂悲,對於四聖諦勤加精進,運用各種方法去修習,使能覺證,應當這樣學習才是。」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400

四〇〇【經旨】本經敘說為欲聞法,須日日受三百槍苦至百歲,其苦仍不及受惡趣苦,故比丘當於四諦修無間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有位男子,他能活有百歲的壽命,有人告訴他說:『這位漢子!如果你想聽聞四聖諦法,就應當每天三時忍受痛苦的折磨。早晨時忍受被百槍刺擊苦,到了中午、下午時,也是像這樣的忍受各百槍的刺擊痛苦。在一天當中忍受被三百槍刺擊的痛苦,像這樣每天被槍刺擊一直到他百歲時,然後才得以聽聞四聖諦法,得到證悟,你能夠做到嗎?』

當時,那位男子為聽聞四聖諦法之故,會說都能忍受。為什麼呢?因為人活在這世上,有如長夜般地忍受輪迴之苦,有時轉生於地獄,有時轉生為畜牲,有時轉生成餓鬼,在三惡道中徒然地忍受一切的苦楚,也不能聽聞到四聖諦法,所以我現在為覺證正法的緣故,不會以終身每日須忍受三百槍的刺擊而認為是大苦。所以,比丘啊!你們對於四聖諦還未能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401

四〇一【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供、等正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波羅國仙人住處的鹿野苑中。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對於四聖諦能夠平等正確地覺證,就叫做如來、應供、等正覺。是哪四聖諦呢?就是所謂的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對於這四聖諦法能夠平等正確地覺證,就叫做如來、應供、等正覺了。所以,眾比丘啊!對於四聖諦還未證悟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402

四〇二【經旨】本經敘說若不知四諦者,當長夜驅馳生死;若知四諦,則得離生死。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摩竭陀國的人間遊行教化。在王舍城和波羅利弗中間的竹林聚落里,國王在這當中創建了一處福德精舍。當時,世尊和隨行的大眾就住宿在那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和你們對於四聖諦法,如果無知、無見,不能隨順而覺、不能隨順而受的話,就應當會處於漫漫長夜中,追生逐死。是哪四聖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我和你們對於這四聖諦法,如果無知、無見,不能隨順而覺、不能隨順而受的話,就應當會處於漫漫長夜中,追生逐死了。因為我和你們對這苦聖諦能夠隨順而知、隨順而入,所以能夠截斷三界輪迴之流,渡盡生死之海,不再有未來的受生;對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也是能隨順而知、隨順而入,所以能截斷三界輪迴之流,渡盡生死之海,不再有未來的受生。因此,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要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當時,世尊就又誦偈說:

「我常和你們,長夜中涉渡生死,

由於不見聖諦之故,大苦日漸增長;

如能見證四聖諦,就能截斷輪迴的大海流,

生死也永遠斷除,不再有未來的受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〇二經解釋:

1、有流:有,是指三界的果報;流,是指四種之惑。三界的果報實有故云有;四種之惑使人漂流於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四流者:一、見流——三界之見惑;二、欲流——欲界之一切諸惑,但除見惑及無明;三、有流——上二界之一切諸惑,但除見惑及無明;四、無明流——三界之無明。


SA.15.403

四〇三【經旨】本經敘說佛所覺知之法甚廣大,而所宣說之法雖不多,但可正向涅槃,故比丘當於四聖諦勤修學,使能覺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在摩竭陀國的人間遊行教化。在王舍城和波羅利弗中間的竹林聚落里,國王在這當中創建了一處福德精舍。當時,世尊和隨行的大眾就住宿在那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你們和我同行,一起到申恕林去吧!」

當時,世尊與隨行大眾就來到申恕林中,坐在樹下。

這時,世尊手裡握著一把樹葉,告訴眾比丘說:「我手裡所握的樹葉比較多呢?還是整片大樹林的樹葉較多呢?」

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啊!您手中所握的樹葉很少,而那片大森林中的樹葉卻有無量多,比您手中所握多出百千億萬倍,乃至無法用算數、譬類去比較出來。」

佛陀說:「就像這樣,眾比丘啊!我修行完成正等正覺後,自己所悟見之法,而為人宣說的部份,就如我手中所握樹葉那樣少而已。為什麼呢?因我所宣說的少分之法,都是對於真義有所幫助、對於正法有所幫助、對於梵行有所幫助,能使人有明有慧,得到正覺,趨向於涅槃。而如那一片大森林樹葉之多,我修行完成正等正覺時,自己所知見的正法,所沒有說出來的部份,也就像這樣地多。為什麼呢?因為那些法對於真義不能有所幫助,對於正法不能有所幫助,對於梵行不能有所幫助,也不能使人有明有慧,得到正覺,而正確趨向涅槃之故。所以,眾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5.404

四〇四【經旨】本經敘說離車族童子競射精舍門孔,箭箭皆射入,阿難以為奇特,以該事白佛,佛告以知四諦較之更難。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毘舍離城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里。

那時,阿難尊者於早晨穿好法衣,手拿著缽盂,要進入毘舍離城乞食。這時,有眾多離車族的童子也在晨間從城裡出來,他們來到精舍門前,拿起弓箭,比賽射向精舍的門孔,他們每一箭都射進了門孔里。

阿難尊者看後,感到很奇異,那些離車族的童子竟然能做出這麼困難的事來。他進入城裡乞食,回來收好了衣缽,洗完了腳,便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我今天早晨穿好法衣,手拿著缽盂,要進入毘舍離城乞食時,看到了眾多的離車族童子也從城裡出來,他們來到精舍門前,比賽拿弓箭射向門孔,他們每一箭都射進門孔里。我當時這樣想著:這件事實在很奇異!那些離車族的童子竟然能做出這麼困難的事來。」

佛陀告訴阿難說:「你意見怎樣呢?離車族的童子拿著弓箭比賽射向門孔,每一箭都能射進目標,這件事比較困難呢?還是把一根毛剖析一百分,而拿著弓箭去射向這每一分毫毛,每一箭都要能射中,這樣比較困難呢?」

阿難回答佛陀說:「把一根毛剖析成一百分,對著每一分毫毛射箭,每一箭都要能射中,這件事比較困難。」

佛陀告訴阿難說:「以上這些都比不上對苦聖諦生起如實的知見,這才是最困難的事。同樣地,也比不上對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生起如實的知見,這才是最困難的事。」

當時,世尊又誦偈說:

「把一根毛剖析成百分,要射中每一分很困難;

觀察這每一集聚成痛苦身心的因素,要認見那都不是我的

困難也是如此。」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〇四經解釋:

1、苦陰:陰,新譯叫蘊,是構造有情身心的因素。人身有苦,故叫苦陰。


SA.15.405

四〇五【經旨】本經敘說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欲復人身,難於盲龜穿木孔,故比丘當於四聖諦,勤方便修學,使能覺證。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獼猴池側的重閣講堂里。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譬如整個大地都變成大海,有一隻壽命無量劫的盲龜,每一百年才把它的頭伸出來一次。在大海中有一塊浮木,浮木上僅有一個孔穴,順著海浪到處漂流,隨著風吹而東西飄蕩。那隻每百年才伸出一次頭來的盲龜,將會巧遇這塊浮木的孔穴嗎?」

阿難回答佛陀說:「不能的,世尊!為什麼呢?因為這隻盲龜如果游到大海的東邊,而那塊浮木隨著風吹,或許是飄到了大海的西邊,至於南、北、四維(四隅),四周圍繞的道理也是如此,所以不一定會巧遇那塊浮木的孔穴。」

佛陀告訴阿難說:「盲龜和浮木,雖然彼此相違離,但是或許會有巧遇的時候。然而愚痴凡夫漂流於五趣之中,想要暫得人身的機率,比那樣還要困難。為什麼呢?因為眾生都不行正義、不行正法、不行善道、不行真實,彼此互相殺害,強者欺陵弱者,造下了無量的罪惡之故。所以,比丘啊!對於四聖諦如果還未覺證的話,就應當運用各種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進步的心,精進修學,使能證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四〇五經解釋:

1、五趣:又名五惡道,或五道,即地獄、餓鬼、畜生、人、天。

2、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原經「四聖諦」下有一「當」字,比對前面諸經類句,此「當」字應是衍文,今刪。


第十五卷終。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06.09-2018.06.09-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