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現代漢語】14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SA.14)

SA.14.342-363


SA.14.342

  三四二【經旨】本經敘說眾外道出家人問浮彌尊者,苦、樂為誰所作,浮彌言從緣起生,眾外道不悅。後浮彌尊者以所答前往請教舍利佛尊者,舍利佛告其所說為如法說。阿難尊者又將二尊者之問答具白於佛,為佛所印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當時,尊者浮彌比丘住在耆闍崛山中。

那時,有很多外道出家人來到浮彌尊者住處,彼此互相問訊慶慰,問訊慶慰後,退坐一邊,告訴浮彌尊者說:「想要向您請教,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們解答么?」

浮彌尊者告訴那些外道出家人說:「隨你們提問,我將為你們解說。」

這時,那些外道出家人就問浮彌尊者說:「苦樂是由自己造作的嗎?」

浮彌尊者答說:「眾外道出家人說苦樂是由自己造作的見解,世尊說這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苦樂是由他人造作的嗎?」

答說:「說苦樂是由他人造作的見解,世尊說這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苦樂是由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的嗎?」

答說:「說苦樂是由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的見解,世尊說這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

又問:「苦樂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是無因而生起的嗎?」

答說:「說苦樂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造,是無因而生起的見解,世尊說這也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

那些外道出家人又問:「您意見怎樣呢?浮彌尊者啊!我們問說苦樂是由自己造作的嗎?您答說這是不可記說的。問說苦樂是由他人所造作嗎?您也答說這是不可記說的。問說苦樂是由自己與他人共同造作的嗎?您仍答說這是不可記說的。問說苦樂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是無因而生起的,您還是答說這是不可記說的。那麼沙門瞿曇他說苦樂是怎樣生起的呢?

浮彌尊者答說:「各位外道出家的行者!世尊說苦樂是由因緣聚合而生的。」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聽聞浮彌尊者的說法後,心裡很不高興,批評責罵之後就離去。

那時,舍利弗尊者就在距浮彌尊者不遠的一棵樹下坐著。

這時,浮彌尊者知道那些外道出家人離去後,他去到舍利弗尊者坐處,到了之後,與舍利弗彼此互相慶賀慰勉。慶賀慰勉後,就拿那些外道出家人所問的事情,詳細地向舍利弗尊者稟告說:「我這樣的回答,難道沒有毀謗世尊?是否依世尊所說而說呢?是否依正法而說呢?可說是隨順法行(如法修行)、法說(對正法論議解說),不會被其它來論說法義的道友批評呵責嗎?」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浮彌尊者啊!您所說的話,實在就如佛陀所說,沒有毀謗如來,是依世尊所說而說,依正法而說,是合於世尊的法行、法說,不會被其它來論說法義的道友批評呵責。為什麼呢?因為世尊就是說苦、樂皆從緣起法而產生的。浮彌尊者啊!那些沙門、婆羅門所問苦、樂是自作的說法,那也是從緣起法而產生的;如果說這不是從緣起法產生的,那是沒有道理的。就是所問苦、樂是由他人所作、由自己與他人共作、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是無因而作等說法,那也是從緣起法而產生的;如果說這些不是從緣起法產生的,那是沒有道理的。浮彌尊者啊!那些沙門、婆羅門所說苦樂是由自己所作,也是由覺觸(指六觸)而生起的;如果說這不是從覺觸產生,那是沒有道理的。就是所問苦、樂是由他人所作、由自己與他人共作、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是無因而作等說法,那也都是由覺觸而生起的;如果說這些不是從覺觸產生,那是沒有道理的。」

當時,阿難尊者在距舍利弗不遠的一棵樹下坐著,他聽到了舍利弗尊者和浮彌尊者所談論的事理。聽後,就從座席起來,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把剛才浮彌尊者和舍利弗尊者一起談論的事理,一一詳細地向世尊稟告。

佛陀告訴阿難說:「說得真好啊!說得真妙!阿難啊!舍利弗尊者凡是有人來向他請教問題,他隨時都能給予解答。真好啊!舍利弗!由於他具有隨時應答的智慧,所以有人來向他請教問題,他都能隨時回答。我的聲聞弟子們,如果有人隨時來請教此問題的話,也應隨時回答,就如同舍利弗所說的一樣。

阿難啊!我以前住於王舍城山中的仙人住處,曾有許多外道出家人也拿這樣的法義、這樣的法句、這樣的法味來問我,我為他們解答,也是用這樣的法義、這樣法句、這樣法味,就像舍利弗尊者所解答的一樣。

阿難啊!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說苦、樂是由自作,我就前往問說:『你真的說苦、樂是由自作的嗎?』他如果回答說:『是這樣。』我就會問他:『你能堅持這種說法嗎?』說我的見解才是真實正確,別人所說都是愚痴不實;但這是我所不能允許的。為什麼?因為我說苦、樂生起的原因不是這樣。他如果又問我:『什麼是瞿曇您所說苦、樂的生起與我們所說不同之處呢?』我將回答說:『是從緣起法而生起苦、樂。』同樣地,對那些說苦、樂是由他人所作、由自己與他人共作、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是無因而作等說法,我也是去到他那兒,所問說的內容就如前面一樣。」

阿難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所說的道理,我已經了解了,就像由於有受生,所以就會有老死,這不是由於其它的原因;由於有受生,所以就會有老死,……乃至由於愚痴無明,所以有諸業的造作,這不是由於其它的原因;由於愚痴無明,所以有諸業的造作,如果愚痴無明息滅,諸業的造作就會隨之息滅,……乃至受生息滅,那麼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五蘊身心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歡喜不已,向佛陀行禮後離去。


SA.14.343

三四三【經旨】本經敘說摩訶拘絺羅尊者向舍利弗尊者問法,一再追問,最後舍利弗告之只要斷除無明而生明,便無須更求。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舍利弗尊者與摩訶拘絺羅尊者就住在耆闍崛山中。

當時,摩訶拘絺羅尊者在下午時分從禪定中出定,去到舍利弗住處,彼此互相慶賀慰問,互相慶賀慰問後,退坐一邊,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想向您請教問題,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解答?』

舍利弗尊者告訴摩訶拘絺羅尊者說:「尊者您請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為您解答。」

摩訶拘絺羅尊者問舍利弗尊者說:「多聞聖弟子在此佛陀的正法與戒律中要修習成就什麼法,才叫做正見具足、直見成就,而完成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凈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呢?」

舍利弗尊者告訴摩訶拘絺羅尊者說:「多聞聖弟子對於不善之法要如實知道,對於不善之根也要如實知道;對於善法要如實知道,對於善根也要如實知道。

怎樣叫對不善之法如實知道呢?有不善的身業、口業、意業,這些就叫不善之法,對這些不善之法都要能如實知道。怎樣叫對不善之根如實知道呢?有三種不善之根——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這些就叫不善之根,對這些不善之根都要能如實知道。

怎樣叫如實知道善法呢?就是說有良善的身業、口業、意業,這些就叫善法,對這些良善之法都要能如實知道。怎樣叫對善根如實知道呢?就是說有三善根——無貪、無恚、無痴,這些就叫三善根,對這些良善之根都要能如實知道。

摩訶拘絺羅尊者啊!就像這樣,多聞聖弟子對不善法能如實知道,對不善根也能如實知道;對於善法能如實知道,對於善根也能如實知道,所以能在此正法、戒律中,正見具足,直見成就,而完成對佛陀堅定不移的凈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說:「有的,就是多聞聖弟子對於長養身命之食要如實知道,對於食之集、食之滅、食滅的方法也要如實地知道。

怎 樣叫如實知道食呢?就是說有長養身命作用的四種食。是那四種呢?第一種叫粗摶食(日常茶飯飲食),第二種叫細觸食(攝益精神的各種覺觸),第三種叫意思食 (意識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資助諸根),第四種叫識食(執取身心與愛染相應的識),這些就叫能長養身命之食,對這些食要能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 道食的集起呢?就是說有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這就叫食的集起。像這食的集起,能夠如實地知道。怎 樣叫如實知道食之滅呢?就是說把這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斷除無餘、舍離、唾棄凈盡、離欲、使它寂 滅、息止、不再生起,這就叫食之滅,像這食滅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食滅的方法呢?就是指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 念、正定。這就叫食滅的方法,像這食滅的方法能夠如實地知道。

由於多聞聖弟子能夠如實知道食、如實知道食的集起、如實知道食的息滅、如實知道食息滅的方法,所以多聞聖弟子能在佛的正法與戒律中,正見具足,直見成就,完成對佛陀堅定不移的凈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尊者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尊者說:「摩訶拘絺羅尊者啊!是還有其它也要如實知道的,那就是多聞聖弟子要如實知漏(煩惱)、如實知漏集、如實知漏滅、如實知漏滅的方法。

怎 樣叫如實知道漏呢?就是說有三漏——欲漏(除無明外之欲界一切煩惱)、有漏(除無明外色界、無色界之一切煩惱)、無明漏(三界之痴煩惱),這些就叫做漏, 對這些漏要能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漏的集起呢?就是說有無明(愚痴沒有智慧)的集起於是就有漏的集起,這就叫如實知道漏的集起。怎樣叫如實知道漏的 息滅呢?就是說如果把無明息滅,於是漏也就會隨之息滅,像這漏的息滅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漏息滅的方法呢?就是指八正道,它的內容就如前面所 說,像這漏息滅的方法要能夠如實地知道。

由於多聞聖弟子能夠如實知漏、如實知漏的集起、如實知漏的息滅、如實知漏息滅的方法,所以多聞聖弟子能在佛陀的正法、戒律中,正見具足,……乃至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尊者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尊者告訴摩訶拘絺羅說:「是還更有其它要如實知道的,多聞聖弟子要能如實知道苦、如實知道苦的集起、如實知道苦的息滅、如實知道苦息滅的方法。

怎 樣叫如實知道苦呢?就是說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與恩愛的人別離苦、與怨憎的人聚會苦、所欲願求不得苦,簡要地說就是五受陰苦,這些就叫苦,像這些苦 能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苦的集起呢?就是說有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這就叫苦的集起,像這苦 的集起要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苦的息滅呢?就是說把這渴求未來永存的自體愛、對現在已得境界的貪喜俱行愛、對未來欲得每一境界的愛斷除無 余,……乃至使它息止不再生起,這就叫苦的息滅,像這苦的息滅要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苦息滅的方法呢?就是所謂的八聖道,它的內容就如前面所 說,這就叫苦息滅的方法,像這苦息滅的方法要能夠如實地知道。由於多聞聖弟子能夠如實知苦、如實知苦的集起、如實知苦的息滅,如實知苦息滅的方法,所以像 這類的聖弟子能在我佛的正法、戒律中,具足正見,成就直見,完成對佛陀堅定不移的凈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 利弗尊者答說:「是還有其它也要如實知道的,就是說多聞聖弟子要如實知道老死、如實知道老死的集起、如實知道老死的息滅、如實知道老死息滅的方法。就如前 面分別經所說。怎樣叫如實知道老死的集起呢?就是說生的集起,就是老死的集起;生若息滅,老死就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就是指八正道,就如本經前面所說。 多聞聖弟子對這老死要如實知道,乃至老死息滅的方法也都要如實知道。像這樣的聖弟子在我佛的正法、戒律中,必能具足正見,成就直見,完成對佛陀堅定不移的 凈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同 樣地,對於生(受生),有(未來的業報)、取(追求執取)、愛(愛欲)、受(感受)、觸(覺觸)六入處(六根)、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識(業識)、行 (造作諸業)等法,乃至聖弟子對於行能如實知道,對於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如實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行呢?就是說行有三種——身行(行 為造作)、口行(語言造作)、意行(心意的造作),像這些行都能如實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行的集起呢?就是說無明的集起,於是就有行的集起,像這樣的行集 能夠如實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行滅呢?就是說無明息滅,於是行也就跟著息滅,像這樣的行滅能夠如實地知道。怎樣叫如實知道行滅的方法呢?就是指八聖道,內 容就如前面所說。摩訶拘絺羅啊!這就叫聖弟子對於行能夠如實知道,對於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夠如實地知道。在我佛的正法與戒律中,具足 正見,成就直見,完成對於佛陀堅定不移的凈信,進入正法,得到正法,證悟正法。

摩訶拘絺羅尊者又問舍利弗尊者說:「確實是這樣,可是還有其它的嗎?」

舍利弗答說:「摩訶拘絺羅尊者啊!你為何不斷地追問呢?你終不可能追究完一切的論題。如果聖弟子能斷除無明而生起明(清明的智慧)的話,何須再去逐求呢?」

當時,二位正士議論完畢後,便各自回到本處。

  第三四三經解釋:

1、 四食:可長養有情身心之四種食。一、粗摶食——又名段食,即日常茶飯等飲食。以印度人一般食法,以手取食,故謂之摶食;又所食可分餐次段落,故叫段食。 二、細觸食——即由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生之諸觸。對其所取之境而生喜樂等愛,可攝益心、心所,由此而長養諸根、四大。三、意思食——意思是意欲思願,即 思心所相應的意欲。意思願欲,於有情的生命延續,有強大的作用。四、識食——識指「有取識」,即執取身心與染愛相應的識。此識執取身心,眾生的生命才能維 持,人死,即是識不執取人體。

2、「云何有漏如實知?謂三漏」:漏,原作「病」,下例。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依「正見經」及「論」,改為「漏」字;今查「中阿含經」中與本經相對的第二十九「大拘絺羅經」,皆作「漏」,故應改為「漏」字才是。

3、如前分別經:指第三三六經分別十二支中老死之內容,或其它經中有關闡述老死的經文。


SA.14.344

三四四【經旨】本經敘說世尊以偈語問舍利弗,舍利弗乃善為解說盡法數的聖者與修學者之行持。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舍利弗尊者說:「就如我所說的,在波羅延耶(彼岸道)經文中阿逸多所問:

『那些得到一切法的聖者,或者還需作種種修學的行者;這些人所具備的威儀與行持,請為我詳細分別解說。』

「舍利弗啊!什麼叫做學(作種種修學的行者)呢?什麼叫做法數(已盡一切法的解脫聖者)呢?」

當時,舍利弗尊者默然不作答,第二次,第三次追問,他也都默然不作答。

佛陀便說:「你就講說這因緣所生的現象吧!舍利弗啊!」

舍利弗回答佛陀說:「我就來講說這因緣所生的現象,世尊!世尊啊!如果比丘察見因緣所生的現象,他就會對此生厭、離欲、向於滅盡。由於食集而生起時,那些比丘就會因這食而生起之故,對它生起厭嫌、離欲、向於滅盡。那食的息滅,這因緣所生的現象就會息滅,能有這樣的覺知後,那比丘便會對此產生厭嫌、離欲、向於滅盡,這就叫做修習聖道的學者。」

佛陀又說:「其次,請再講說已了解一切法相的聖者因緣所生的現象,舍利弗!」

舍利佛回答佛陀說:「我就來講說已了解一切法相的聖者因緣所生的現象,世尊!世尊啊!如果比丘察見因緣所生的現象,他就會對此生厭、離欲、向於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那些由食集而生起的事物,如果是因緣所生的現象,那麼就是會滅盡的事物,覺知此理後,比丘會對此必滅的事物生厭、離欲、將其滅盡,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就是已了解一切法相的聖者。」

佛陀告訴舍利弗說:「是的!是的!就像你所說的,如果比丘對這因緣生起的現象能夠生厭、離欲、滅盡,這就叫了解諸法實相的聖者了。」說完這段話後,世尊就離座,走進室內坐禪了。

這時,舍利弗尊者知道世尊已離去。過了一會兒,他告訴眾比丘說:「各位尊者!我不明白世尊開始是問我什麼,所以我保持沉默。不久,世尊又歡喜地問我,我就悟解了這樣的法義。即使世尊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以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問這個義理,我也一樣能夠像這樣解說,乃至以七日七夜,以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解說它。」

當時,有一位比丘聽後去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舍利弗尊者他做了未曾有過的奇特說法,在大眾中,他一向如獅子吼般的大聲宣說:『我對於世尊的初問,因為全不明白,所以世尊連續三次發問,我都保持靜默不答。不久,世尊又做歡喜的發問,我立刻就悟解了。即使世尊以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拿不同的法句、法味來問這個義理,我也都能像這樣地解說,乃至以七日七夜,用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解說它。』」

佛陀告訴那位比丘說:「舍利弗比丘他確實能對我一日一夜,乃至七日七夜,以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問他這個義理時,他都能解說,乃至他也能以七日七夜,用不同的法句、不同的法味來加以解說。為什麼呢?因為舍利弗比丘已完善地進入法界中的緣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那位比丘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三四四經注釋:

1、波羅延耶阿逸多所問:波羅延耶,意譯「彼岸道」,為南傳小部經集之第五品。阿逸多,又作阿耆多,為一婆羅門弟子。「阿逸多問」為彼岸道品之第二章。

2、得諸法數:指窮究諸法或已證悟諸法之阿羅漢。

3、學:又稱「有學」,指正在修行而未解脫的行者。

4、真實,舍利弗:真實,此指一切因緣所生的事物。本經南傳相對經文「漢譯南傳大藏經」譯文極生澀難明,考英國巴利聖典協會英譯本此處作seeyou,saāriputta,that『this has come to be』?(舍利弗!你察見到「這因緣生起的現象」嗎?)

5、「比丘真實者,厭、離欲、滅盡」:巴利聖典協會南傳英譯本相對經文此處作thishas come to be,lord-thus by right insight he sees,as it really is;and seeing itin this way he practices revulsion from it,and that it may fade away and cease。(世尊!這因緣生起的現象,比丘藉由正確地觀照,他如實地知見了。如是察見之後,他心生厭離,於是這些現象就會逐漸消失、息滅。)

6、 「彼食滅,是真實滅」:食,即食物,是長養身命的東西,佛教有所謂的四食——粗摶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但細味本經文意,此「食」字文意雙關,特別是 指生起一切現象的「因緣」而言。真實,即指因緣生起的現象。全句謂那食(能生的因緣)息滅了,這真實(由因緣所生的現象)也就會息滅。

7、「彼從食集生,若真實即是滅盡……心善解脫,是法數」:巴利聖典協會南傳英譯本相對經文此處作(he sees by right insight,as it really is,continual becoming from a certainsustenance,and seeing that in this way,because of resulsion at continual comingto be from a sustenance,because of its fading away and ceasing,he becomes free,graspingat nothing.from the ceasing of a certain sustenance,that which has come to be isliable to cease-thus he sees by right insight as it really is,and seeing that inthis way,because of revulsionatth at which is liable to cease,because of its fadingaway and ceasing,he becomes free,grasping at nothing.of such,lord,is the man whohas『mastered well the truth of things.』)(比丘藉由正確如實地觀照,他察見由於食而有不斷的生起,如是察見之後,因為對這由食而不斷生起的事物感到厭嫌,也因為這由食而不斷生起事物的逐漸消失、息滅,他得到了解脫,無所執著。比丘藉由正確如實地觀照,他觀察到由於食的息滅,那由食生起的事物就一定會息滅,如是觀察之後,由於對這一定會息滅的事物感到厭嫌,也由於這終會息滅的事物的逐漸消失與息滅,他成為一位無所執著的解脫者。世尊啊!像這樣的比丘就是已了知諸法實相的聖者。)


SA.14.345

三四五【經旨】本經敘說佛以十種三法,為諸比丘說法。一、老、病、死。二、貪、恚、痴。三、身見、戒取、疑。四、不正思惟、習近邪道、懈怠心。五、失念、不正知、亂心。六、掉、不律儀、不學戒。七、不信、難教、懈怠。八、不欲見聖、不欲聞法、常求人短。九、不恭敬、戾語、習惡知識。十、無慚、無愧、放逸。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三種現象是世間人所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事兒。是哪三種呢?就是衰老、生病、死亡。假如我們世間沒有這三種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事兒,如來、應供、等正覺也不會在這個世間降生,世間眾生也將不會知道有如來、應供、等正覺的知見,以及他所說的正法、律儀。正因為這個世間有衰老、生病、死亡三種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的現象,所以如來、應供、等正覺才會降生在這個世間,而世間眾生也才知有如來、應供、等正覺的知見,以及他所說的正法與律儀。

由於有三種現象沒有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衰老、生病、死亡。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貪慾、瞋恚、愚痴的習氣。又由於有三種現象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貪慾、瞋恚、愚痴。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對自身執為實我的『身見』、迷取非理戒禁的『戒禁取見』、對於真理懷著猶豫不決的『疑見』。又由於有三種現象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身見、戒禁取見、疑見。是哪三種呢?就是不能正確思惟、習近於邪道,及有懈怠之心。又由於有三種現象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不正確思惟、習近於邪道,以及懈怠之心。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失去正念、不正知、心散亂。又由於有三種現象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失去正念、不正知、心散亂。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掉舉(令心高舉不得安靜之煩惱)、不守律儀、不學戒。又由於有三種現象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掉舉、不守律儀、不學戒。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不信、難教、懶惰。又由於有三種現象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不信、難教、懶惰。是哪三種呢?就是不想拜會聖者、不想聽聞正法、常找別人的缺點。又由於有三種現象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不想拜會聖者、不想聽聞正法、常找別人的缺點。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惡知識。又由於有三種現象不斷除,所以就無法遠離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惡知識。是哪三種現象呢?就是無慚、無愧、行為放縱。這三種現象不斷除的話,那麼就無法遠離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惡知識。

為什麼呢?因為眾生一旦無慚、無愧,就會行為放縱;行為放縱,所以就不知恭敬;不知恭敬,所以就會習近惡知識;習近惡知識,所以就不會想去拜見聖者、不想聽聞正法、經常找別人缺點;經常找別人缺點,所以就導致不信、難教、說粗暴話、懶惰;由於懶惰,所以就導致掉舉、不守律儀、不學戒;由於不學戒,所以就導致失去正念、不正知、心散亂;由於內心散亂,所以就導致不能正確思惟、習近於邪道、懈怠心理;由於有懈怠心理,所以就導致身見、戒禁取見、疑見;由於對真理產生疑見,所以就無法遠離貪慾、瞋恚、愚痴;由於無法遠離貪慾、瞋恚、愚痴,所以就不能遠離衰老、生病、死亡了。

由於能斷除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衰老、生病、死亡。是哪三種呢?就是貪慾、瞋恚、愚痴。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衰老、生病、死亡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貪慾、瞋恚、愚痴。是哪三種呢?就是身見、戒禁取見、疑見,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貪慾、瞋恚、愚痴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身見、戒禁取見、疑見。是哪三種呢?就是不正確的思惟、習近於邪道、生起懈怠的心理。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身見、戒禁取見、疑見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不正確的思惟、習近於邪道,以及懈怠的心理。是哪三種呢?就是失去正念的心、不正知、散亂的心。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不正確的思惟、習近於邪道,以及懈怠的心理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失去正念的心、不正知、散亂的心。是哪三種呢?就是掉舉、不守律儀、犯戒。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失去正念的心、不正知、散亂的心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掉舉、不守律儀、犯戒。是哪三種呢?就是不信、難教、懶惰。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掉舉、不守律儀、犯戒了。又由於有三種現象斷除了,所以就能遠離不信、難教、懶惰。是哪三種呢?就是不想拜會聖者、不樂聽聞正法、喜好找人缺點。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不信、難教、懶惰了。又由於斷除了三種現象,所以就能遠離不想拜會聖人、不想聽聞聖法、喜好找人缺點。是哪三種呢?就是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於惡知識。這三種現象斷除後,就能遠離不想拜會聖者、不想聽聞聖法、喜好找人缺點了。又由於有三種現象斷除了,所以就能遠離不知恭敬、說粗暴話、習近於惡知識。是哪三種呢?就是無慚、無愧、放縱行為。

為什麼呢?因為能知慚愧就不會放縱行為,行為不放縱就能態度恭敬,話語柔順,成為一位善知識;由於是善知識,所以就會樂於拜會賢聖者,樂於聽聞正法,不找別人缺點;由於不找別人缺點,所以就會生信,話語柔順,精進修學;能知精進修學,所以就能不掉舉,守住律儀,學習戒律;由於學戒,所以就能不失正念,有正知,保持不散亂的心;由於心不散亂,所以就能正確的思惟,習近正道,心不懈怠;由於心不懈怠,所以就不會偏執身見,不會偏執戒禁取見,度越疑惑;由於度越疑惑,所以就不會生起貪慾、瞋恚、愚痴了;由於遠離了貪慾、瞋恚、愚痴,所以就能斷除衰老、生病、死亡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46

三四六【經旨】本經敘說因歸依恭敬供養佛法僧者多,外道故而窮於衣食等,欲遣須深盜佛教法為世間宣說,後須深反而歸依佛,並向佛陀悔過。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那時,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及其餘世人都共同恭敬、尊重、供養佛陀,佛陀及眾聲聞弟子得到了很多的利養——衣服、飲食、卧具、湯藥;然而他們卻都不恭敬、尊重、供養眾邪外道,以致眾邪外道得不到衣服、飲食、卧具、湯藥的供養。

當時,眾多的外道出家人在「未曾有講堂」里聚會,這樣地談論著:「我們從往昔以來,經常被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所奉事,受他們恭敬供養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可是這些供養現在都斷絕了,他們只恭敬供養沙門瞿曇和他的聲聞弟子們,給予他們衣服、飲食、卧具、湯藥。現在我們諸位之中,那一位有智慧、大力(優秀的能力),可以秘密地去到沙門瞿曇的僧團中假冒出家?等他聽聞了佛法之後,回來為我們解說,我們就用所聽聞的佛法來教化那些國王、大臣、婆羅門、長者、居士,使他們相信而又心悅,就可恢復以前的供養了。」

這時,有人提議說:「有一位年輕人,名叫須深,他聰明又有智慧,可以暗中前往沙門瞿曇僧團中假冒出家,等他聽了佛法之後,再回來為我們宣說。」

當時,眾外道出家人就去拜會須深,向他說:「今天我們大伙兒聚集在『未曾有講堂』里,這樣地討論著:『我們從往昔以來,一直都被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的恭敬奉事,供養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可是現在全都斷絕了,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他們都共同去奉事沙門瞿曇以及他的聲聞弟子們。在我們眾人當中,那一個人有聰明智慧,能暗中前往沙門瞿曇的僧團中假冒出家學道?等他聽聞佛法後,再回來宣說,我們就用那種教法來教化那些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使他們恢復以前那樣的恭敬、尊重、供養我們。』其中有人提議說:『只有須深聰明又有智慧,能夠暗中去到沙門瞿曇的僧團中假冒出家學道,聽聞佛陀說法,全部都能受持了,再回來為我們宣說。』所以我們來請求您,您必定能去。」

當時,須深靜默地接受眾人的請求,就去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有眾多的比丘走到僧房外的空地上經行。這時,須深就去拜會這些比丘。這樣地問說:「諸位學者!我現在可以在佛陀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持梵行嗎?」

當時,那些比丘就帶著須深去見世尊,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現在我這個外道須深要請求在您的正法中出家受具足戒,修持梵行。」

這時,世尊已知悉了外道須深心裡所想的,於是就告訴眾比丘說:「你們應當度化那位外道須深,使他出家。」那時,眾比丘都願幫忙度化須深出家。

出家半個月後,有一位比丘告訴須深說:「須深你該知道:我們都已了盡生死,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知不受來世的輪迴果報了。」

當時,須深就問比丘們說:「尊者啊!您們是學習離欲界邪惡不善法,內心有覺、有觀,脫離欲界而生起喜樂,具足初禪定力,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又問:「那麼您們是學離去覺、觀,內凈(內心信相明凈)一心(心住一境),無覺無觀,由禪定而生起喜樂,具足第二禪的定力,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又問:「那麼尊者您們是修學厭離喜念,攝心不受,有正念正智,身心感受三禪的妙樂,而此妙樂唯聖者能說出,且又能舍離喜念,具足第三禪的定力,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又問:「那麼尊者您們是修學離苦息樂,憂喜先斷,而得四禪四支:不苦不樂、行舍(舍喜樂,攝心不受)、念清凈、心住一境,具足第四禪的定力,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又問:「那麼尊者您們或者是修學寂靜解脫,從色界定進入無色界定,自身能具足作證,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

比丘答說:「不是的,須深!」

須深又問:「為什麼尊者您們所說與所答的都不同,前後相矛盾呢?為什麼您不得禪定,而又能記說呢?」

比丘答說:「我們是修學由慧力克服煩惱的慧解脫。」

作這樣的結論後,眾比丘各自從座位起身離去。

當時,須深知道眾比丘已離去後,他這樣地想著:這些尊者所說與所答的都不同,前後相矛盾,他們說沒有得到正受(禪定),然而卻又記說自己知道作證(自證阿羅漢)。他思惟完後就去見佛陀,向佛陀頂禮後,退立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那些比丘們在我面前記說:『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不再有來世的輪迴了。』我就問尊者們說:『您們是修學離欲界邪惡不善法,……乃至自身知道作證,不起一切煩惱,而心靈得到完善解脫的嗎?』他們回答我說:『不是的,須深!』我就又跟他們說:『您們所說與所答的都不相同,前後相矛盾。您們說不入禪定,然而卻又記說自己能證成阿羅漢。』他們答說:『我們是修學由慧力克服煩惱的慧解脫。』作這樣的結論後,就各自從座位起來離去。我現在請問世尊您:『為什麼他們所說與所答的都不同,前後互相矛盾,不入於禪定,然而卻又記說自己能證成阿羅漢呢?』」

佛陀告訴須深說:「那些比丘是先了解緣起的法住智,後再了解趨向寂滅的涅槃智。那些比丘他們已能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離於偏執有我的我見,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

須深稟告佛陀說:「我現在還是不了解您所說:『那些比丘是先了解緣起的法住智,後再了解趨向寂滅的涅槃智。那些比丘他們已能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離於偏執有我的我見,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是什麼意思?」

佛陀告訴須深說:「不管你知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你且先了解這緣起的法住智,再來了解那趨向寂滅的涅槃智。那些比丘們已能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離於偏執有我的我見,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了。」

須深告訴佛陀說:「希望世尊為我說法,使我了知這緣起的法住智,見證這緣起的法住智。」

佛陀就告訴須深說:「我現在問你,你就隨意回答我。須深啊!你意見怎樣呢?是先有了生才會有老死,不離生才有老死,對嗎?」

須深答說:「是的,世尊!」

「有生才有老死,不離生才有老死;像這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無明等法的關係也是如此。是有了無明才會有行,不離無明才有行。對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是有了無明才會有行,不離無明才有行。」

佛陀告訴須深說:「所以沒有了生也就沒有老死;不離於生滅,然後才有老死滅。對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沒有了生也就沒有老死;不離於生滅,然後才有老死滅。」

「像這樣,……乃至沒有了無明,也就沒有行;不離無明滅了,然後才有行滅。對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是的,世尊!沒有了無明,也就沒有行;不離無明滅了,然後才有行滅。」

佛陀告訴須深說:「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見解時,就是已經離欲界邪惡不善之法,……乃至自身可具足作證了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不是的,世尊!」

佛陀告訴須深說:「這就叫先知緣起的法住智,後再了解趨向寂滅的涅槃智。那些比丘們已能獨一靜處,專心思惟,不放逸懈怠,離於偏執有我的我見,不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了。」(意即比丘們已具緣起法的智慧、不放逸修行,而得到心靈的解脫。)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須深尊者就遠離了塵垢,得到清凈的法眼。當時,須深知見了正法,得到了正法,覺證正法而超越了疑惑,這不是由他說而信,也不是由他人而救度,他在正法中得到了無畏之心,於是向佛陀頂禮,稟告佛陀說:「世尊啊!我現在要向您悔過,我是為了盜取佛法才秘密出家的,所以我要懺悔我的過錯。」

佛陀告訴須深說:「你為什麼要盜取佛法而秘密出家呢?」

須深告訴佛陀說:「世尊啊!是因為有很多外道出家人來拜會我,他們告訴我說:『須深你該知道:我們從前都是被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以及其它世人所恭敬供養,然而現在卻斷絕了,他們都已改去供養沙門瞿曇及他的聲聞弟子們。你現在就秘密前往沙門瞿曇及聲聞眾中假冒出家,聽聞佛法後,再回來為我們宣說,我們再拿所聽聞到的佛法去教化世間人,使他們能恢復以前一樣的恭敬供養我們。』所以,世尊啊!我才會在您的正法、戒律中為了盜法而假冒出家,今天我就向您悔過。希望世尊您能哀憐我,原諒我的過錯。」

佛陀告訴須深說:「我願接受你的悔過,但你應該更詳明懺說:『我往昔因為愚痴、不善、無智,在正法、戒律中為了盜法而假冒出家。今天悔過,自己見到了罪過,自己知道了罪過。在未來世中我願成就律儀,功德增長,不再退減。』為什麼呢?因為凡是人有罪,能自見、自知而悔過的人,在未來世中必定可成就律儀,功德增長,不再退減。」

佛陀告訴須深說:「我現在將說個譬喻,有智慧的人,就可從譬喻中得到理解。就好比國王有位巡捕,他捉捕到了盜賊,捆綁著送到國王之前說:『大王!這人搶劫竊盜,希望大王治他罪。』國王說:『把罪人帶下去,反綁兩手,在城中每個地方遊行示眾,宣告他的惡行。然後再帶他到城外刑罰罪人的場所,在全身刺一百矛。』於是那典刑官接受國王的教令,就將那罪人反綁著雙手,在城中每個地方遊行示眾,宣告他的惡行。然後再帶他到城外刑罰罪人的場所,在全身刺上百矛。到了日中時分,國王就問:『罪人還活著嗎?』臣下稟報說:『還活著。』國王又下命令:『再刺一百矛。』到了下午,又再刺了一百矛,而那罪犯仍然不死。』」

佛陀告訴須深說:「那位國王治罪,刺了犯人三百矛,那罪人的身體,是否還有如手掌大的完膚嗎?」

須深回答佛陀說:「沒有完膚了,世尊!」

又問須深:「當時那位犯人被刺三百矛,是否受到極大的痛苦了呢?」

須深回答佛陀說:「是極痛苦,世尊!只刺一矛就痛苦難當了,更何況是被刺三百矛,怎能忍受得了?」

佛陀告訴須深說:「受三百矛刺的劇痛尚可忍受,如果你在正法、戒律中為了盜法而假冒出家,盜了教法而向人宣說,將來受報的痛苦,將倍於受三百矛刺的痛苦!」

佛陀說此正法時,外道須深便即滅盡煩惱而得意解脫。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須深尊者聽聞了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第三四六經解釋:

1、須深:又作「須屍摩」,入悲三昧成就本業第一比丘。

2、初禪:即四禪定之始。四禪謂:初禪——謂人修禪定,離欲界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定觀均齊,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二禪——人修禪定,從初禪入二禪時,一心無覺無觀,由定而生喜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也。三禪——謂人修禪定,從二禪入三禪時,離喜行舍(厭離二禪大喜動散,攝心不受),而受身樂,唯聖人能說,又復舍念行樂(舍喜念行三禪之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也。四禪——謂人修禪定,從三禪入四禪時,斷喜樂故,不喜不樂,其心次第而入,無有雜念間隔。若就四禪總體而言,則以十八支分別。初禪五支——覺支、觀支、喜支、樂支、一心支(定支)。二禪四支——內凈支(內心信相明凈)、喜支、樂支、一心支。三禪五支——舍支、念支、慧支、樂支、一心支。四禪四支——不苦不樂支、舍支、念支、一心支。

3、慧解脫:解脫分心解脫、慧解脫。聖者有的得心解脫(由定力克服煩惱);有的得慧解脫(由慧力克服煩惱);有的得心解脫、慧解脫,則名俱解脫。請參閱第一經註解十一。

4、知法住:即法住智,由此智可知曉一切世間因果道理。

5、知涅槃:即涅槃智,由此智可覺了涅槃寂滅的道理。


SA.14.347

三四七【經旨】本經敘說比丘若能依如來真實教法精勤修行,即能成就善逝、正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來成就了十種智力,得四種無畏的心,知道以往諸佛的行持,能夠轉動清凈的大法輪,在大眾中震獅子吼說:『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就是說由於愚痴無明,所以才會造作諸業,……詳細地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眾比丘啊!這是真實教法的顯現,可截斷生死之流,……乃至其人都是往善趣的顯現。像這樣真實教法的顯現,能截斷生死之流,足以令善男子生起正信,出家學道,運用方法修習,不放逸懈怠,在正法與戒律中精勤苦行,形銷骨立,血肉枯竭;假如他還未達到他所當達到的境界的話,他是不會捨棄運用方法殷勤精進的,他能堅固地修習不退。為什麼呢?因為懈怠就會常住於痛苦中,能生起種種邪惡不善之法,招感未來熾然結縛煩惱的果報,以致增長未來世的生、老、病、死苦報,這是退失了佛法的要義之故。如果能夠精進修習,而又樂於獨住的話,就不會生起種種邪惡不善之法,不會招感未來熾然結縛煩惱的苦報,也不會在未來世增長生、老、病、死,圓滿了佛法的要義,得以成就第一教法之境界(即涅槃境界)。也就是所謂的在大師面前,親承說法,證得涅槃寂滅,正向菩提,成為善逝(自在好去入於涅槃)、正覺(成佛)的聖者。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要觀察這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的教法,精勤修學。思惟我現在出家學道,不再愚痴迷惑,有善果、有勝樂,所有供養我衣服、飲食、卧具、湯藥等資具的人,將來也都能獲得大果、大福、大利。你們應當這樣地去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四七經解釋:

1、十種力:即如來之十種智力。一、知覺處非處智力——即能知一切事物的道理和非道理的智力。二、知三世業報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三世因果業報的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即能知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等的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即能知眾生根性的勝劣與得果大小的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種種知解的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即能普知眾生種種境界不同的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即能知一切眾生行道因果的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即能以天眼見眾生生死及善惡業緣而無障礙的智力。九、知宿命無漏智力——即知眾生宿命及知無漏涅槃的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於一切妄惑餘氣,永斷不生,能如實知之智力。

2、四無畏:指佛四無畏。一、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為一切智人而無畏心。二、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明言,我斷盡一切煩惱而無畏心。三、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惑業等諸障法而無畏心。四、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說戒定慧等諸盡苦之正道而無畏心。

3、有果:依瑜伽師地論說:「謂出家已,由其二相,說明有果:一者、證得煩惱離系究竟涅槃;二者、能起世間勝樂,謂往善趣樂異熟果。」

4、「諸所供養衣服、飲、卧具、湯藥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依此我等受用衣服、飲食、卧具、病葯資具。此等雖為卑下之物,然於我等為大果、大利。」但依瑜伽師地論則說:「又能令他於己所作(指信施),得大果報,謂於當來往善趣故;得大勝利,謂當獲得財寶、僕從皆圓滿故;得大榮勝,謂當獲得壽命、色、力、樂、辯才等自圓滿故;得大修廣,謂即於上所得三處,長時隨逐無間斷故。」白話譯文參考瑜伽師地論。


SA.14.348

三四八【經旨】本經敘說善來比丘得生聖處,諸根具足,堪解如來說法,故當自利、利他、自他俱利。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諸位善來比丘(善出家比丘)!你們美好地走上出家之路,很殊勝地獲得了自己的利樂,生生世世都能降生在神聖之處,諸根完備,不愚不痴,不須以手代言,好話、惡話都能了解它的義理。我現今在這個世上作佛,成為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講說佛法,使人證得寂滅、涅槃、正向菩提、成為善逝、等正覺的聖者。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痴無明,所以造作了諸業;由於造作了諸業,所以就會有業識,……乃至純粹大苦結聚。如果把無明滅除,諸業的造作就會滅除,……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眾比丘啊!你們難得之處今已得,生在這個聖處,六根完備,……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這樣地修學教法,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像這樣的出家,不愚不痴,有善果,有勝樂,有安樂的果報。而那些供養你們衣服、飲食、卧具、湯藥等資具的人,將來也都能獲得大果、大福、大利。所以,比丘啊!你們應當像這樣地去修學。」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四八經解釋:

1、善來比丘:善來,本印度比丘歡迎來人之辭。善來比丘,是由當人之願力與佛之威神力,由佛向願出家之人稱善來比丘,便為沙門,剃髮染衣之相自備,身成具足戒。「增一阿含經」十五:「諸佛常法,若稱善來比丘,便成沙門。是時世尊告迦葉曰:『善來比丘,此法微妙,善修梵行。』是時迦葉及五百弟子所著衣囊變作袈裟,頭髮自落,如似剃髮,以經七日。」瑜伽師地論則說:「具四圓能生聖處。若隨有一成此圓滿,於善說法毗奈耶(律)中正修行時,名曰善來、善出家者。云何名為四種圓滿?一、增上意樂圓滿(於般涅槃,極凈修治增上意樂方乃出家);二、根圓滿(六根完具無缺);三、智圓滿(不愚不瘂,離各種智愚痴障);四、即於聖處有佛出世得值圓滿。」


SA.14.349

三四九【經旨】本經敘說多聞聖弟子都能了知緣起法而無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多聞聖弟子不做這樣的想法:什麼存在了,所以這個才存在的呢?什麼生起了,所以這個才生起的呢?什麼不存在了,所以這個才不存在的呢?什麼息滅了,所以這個才息滅的呢?然而那些多聞聖弟子卻知道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就是說由於愚痴無明才會去造作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由於愚痴無明息滅了,所以諸業的造作就息滅了,……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50

三五〇【經旨】本經敘說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尊者,就「知見緣起法是否就得阿羅漢果」等問題提出問答。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那羅尊者、茂師羅尊者、殊勝尊者、阿難尊者都住在舍衛國的象耳池畔。

那時,那羅尊者問茂師羅尊者說:「有不依信仰,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對諸法行相的思考、推求,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有像這樣正確的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有生,所以就會有老死,不離於生就會有老死。有這樣的說法嗎?」

茂師羅尊者答說:「不依信仰,不依愛好,不依傳聞,不依對諸法行相的思考、推求,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有像這樣正確的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有生,所以就會老死,不離於生就會有老死。像這樣的說法是有的。」

「茂師羅尊者啊!有不依信仰,……乃至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能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未來的業報息滅了,那麼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嗎?」

茂師羅尊者答說:「是有不依信仰,……乃至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能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未來的業報息滅了,那麼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了。」

又問:「茂師羅尊者啊!能知見未來的業報息滅了,那麼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這麼說來尊者您現在便是一位滅盡一切煩惱的阿羅漢了嗎?」

茂師羅尊者聽了默然不答,第二次、第三次的請問,他也一樣靜默地不予回答。

這時,殊勝尊者告訴茂師羅尊者說:「您現在且暫停說話,讓我來為您回答那羅尊者的問題。」

茂師羅尊者說:「我現在暫且不說話,請您為我回答吧!」

那時,殊勝尊者就告訴那羅尊者說:「是有不依信仰,……乃至不依見解、審慮的方法,然而卻能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未來的業報息滅了,那麼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了。」

這時,那羅尊者便又問殊勝尊者說:「有不依信仰,……乃至不依見解、審慮,然而卻能自覺而產生知見,所謂未來的業報息滅了,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的境地,那麼尊者您現在便是一位滅盡煩惱的阿羅漢了嗎?」

殊勝尊者答說:「我說未來的業報息滅了,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境地,然而我並不是已滅盡煩惱的阿羅漢。」

那羅尊者說:「您所說和所答的不同,前後相矛盾。依照尊者您的說法:『能知見未來的業報息滅,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境地。』可是您為什麼又說:『我並不是盡除煩惱的阿羅漢』呢?」

殊勝尊者告訴那羅尊者說:「我現在將說個譬喻,有智慧的人就會因譬喻而了解。比如說在曠野的路邊有一口井,沒有繩子也沒有瓶罐,好用來取水。這時,有一位路人被熱渴所逼,來到井邊繞著這口井找水喝,可是沒有繩子也沒有瓶罐,他仔細觀察這口井水,如實地看見知道那井水,然而身體卻碰不到水。同樣地,我雖能知見而說未來的業報息滅,就會寂滅不生,達到涅槃寂靜;然而自己卻不是滅盡煩惱的阿羅漢。」

這時,阿難尊者問那羅尊者說:「那位殊勝尊者的說法,您覺得怎樣呢?」

那羅尊者答阿難尊者說:「殊勝尊者善於講說真實之法,我既已了解,還要說什麼呢!」

當時,那四位正士各自說完後,就從座席起來離去。


SA.14.351

三五一【經旨】本經敘說若沙門、婆羅門於因緣法不如實知,則非沙門、婆羅門;反之則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假如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法不能如實知道,對於法的集起、法的息滅、法息滅的方法,也都不能如實知道,那麼他就不是沙門或沙門的一份子,也不是婆羅門或婆羅門的一份子;他們也不知道沙門的目的或婆羅門的目的,不能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受生死的輪迴果報了。怎樣叫不能如實知道法呢?怎樣叫不能如實知道法的集起呢?怎樣叫不能如實知道法的息滅呢?怎樣叫不能如實知道法息滅的方法呢?就是說對於老死之法不能如實地知道,對於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也都不能如實知道;同樣地,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等法都不能如實地知道,乃至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也不能如實地知道。就像這樣,對於諸法都不能如實知道,對於諸法的集起、諸法的息滅、諸法息滅的方法也都不能如實知道。如果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法能夠如實知道,對於法的集起、法的息滅、法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夠如實知道,就該知道這位沙門或婆羅門,這沙門是沙門中的一份子,這婆羅門是婆羅門中的一份子。他們能知道沙門的目的、婆羅門的目的,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受生死的輪迴了。

到底是什麼法要如實知道呢?到底是什麼法的集起、息滅,以及它息滅的方法要如實知道呢?就是對老死之法要如實知道,對於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都要如實知道;同樣地,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等法都要如實知道。乃至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息滅、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也都要如實地知道。就像這樣,對於諸法能夠如實地知道,對於諸法的集起、諸法的息滅、諸法息滅的方法,也都能如實地知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五一經解釋:

1、「彼非沙門、沙門數,非婆羅門、婆羅門數,彼亦非沙門義、婆羅門義」:「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彼等沙門、婆羅門者,即於沙門而非正沙門,於婆羅門而非正婆羅門。又彼尊者等,對沙門之義、或對婆羅門之義,於現在為非自知者。」沙門義,指作為沙門的目的。

2、「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沙門之沙門數、婆羅門之婆羅門數。彼以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彼等沙門、婆羅門,於沙門為正沙門、於婆羅門為正婆羅門。彼尊者等,對沙門之義,與婆羅門之義,於現在為自知者,為住入實證者。」


SA.14.352

三五二【經旨】本經敘說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及其集、滅、滅道不如實知,便不能知觸及其集、滅、滅道;反之則可。於緣起系列,宜如實知前支,而隨後之緣起支,乃可如實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法不能如實知道,對於法的集起、法的息滅、法息滅的方法也都不能知道的話,要知道這位沙門或婆羅門,他就不屬於沙門中的一份子,也不是屬於婆羅門中的一份子。他也不知做一位沙門的目的,也不知做一位婆羅門的目的,不能在現世中自己知道作證;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是對什麼法不能如實知道呢?是對什麼法的集起、法的息滅、法息滅的方法不能如實知道呢?就是說對六入處法不能如實知道,對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息滅、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不能如實知道。(對六入處法等不能如實知道,)然而對於覺觸卻能如實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乃至說對於覺觸的集起、覺觸的息滅、覺觸息滅的方法也能如實知道,那也是不可能的事。同樣地,說對於受、愛、取、有、生、老、死等法也能如實知道,一樣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能夠如實知道,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息滅、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也能如實知道的話,那麼說他對於覺觸能如實知道,這才是真的;同樣地,說他對受、愛、取、有、生、老、死等法也能如實知道,這也是真的。」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53

三五三【經旨】本經敘說若沙門、婆羅門於六入處不如實知,而欲超度因緣法者,無有是處;反之則可。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的內容,就如前面的經文所說的一樣,差別的是:「假如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不能如實地知道,然而竟想要超越覺觸,那是不可能的;乃至想要超越覺觸的集起、覺觸的息滅、覺觸息滅的方法,那也是不可能的。同樣地,想要超越受、愛、取、有、生、老、死等法,那一樣是不可能的;乃至想要超越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也都是不可能的。假如那些沙門、婆羅門對於六入處能如實知道,對於六入處的集起、六入處的息滅、六入處息滅的方法,也能如實知道,那麼要超越覺觸,這樣才有可能。同樣地,要超越受、愛、取、有、生、老、死等法,這也才有可能;乃至要超越老死息滅的方法,這才有可能。」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老死,乃至六入處等三經的經文所說;同樣地,自老死乃至行等三經的經文,也是像這樣的說法。


SA.14.354

三五四【經旨】本經敘說應當覺知老死,乃至行,以及行之集、行之滅、行之滅道跡。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應當要覺知老死,覺知老死的集起、老死的息滅、老死息滅的方法。就像這樣,……乃至應當要覺知行(造作諸業)、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

應當如何覺知老死呢?就是說要覺知由於有生,所以就有老死,要像這樣覺知老死。要如何覺知老死的集起呢?就是說要覺知有生的集起,所以就有老死的集起,要像這樣地覺知老死的集起。要如何覺知老死的息滅呢?就是說要覺知生滅了,老死就會息滅,要像這樣地覺知老死的息滅。要如何覺知老死息滅的方法呢?就是要覺知八聖道是老死息滅的方法,要像這樣地覺知老死息滅的方法。……乃至如何覺知行呢?就是說有三行(造作三種業)——身行、口行、意行,要像這樣地覺知行。要如何覺知行的集起呢?就是說有無明的集起,就會有行的集起,要像這樣地覺知行的集起。要如何覺知行的息滅呢?就是說無明息滅了,行就會息滅,要像這樣地覺知行的息滅。要如何覺知行息滅的方法呢?就是說八聖道是行息滅的方法,要像這樣地覺知行息滅的方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55

三五五【經旨】本經敘說有四十四種智。(即緣起十二支,除無明外,對其它十一支,及各支的集、滅、滅道的認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四十四種的知識。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是那四十四種知識呢?就是說對於老死的知識、老死集起的知識、老死息滅的知識、老死息滅方法的知識。同樣地,對於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的知識,乃至對於行集起知識、行滅的知識,行滅方法的知識,這就叫四十四種的知識。」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56

三五六【經旨】本經敘說有七十七智。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七十七種知識。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什麼是七十七種知識呢?就是由於生而有老死的知識,不是由於無生而有老死的知識;過去由於生而有老死的知識,過去不是由於無生而有老死的知識;未來由於生而有老死的知識;未來不是由於無生而有老死的知識;以及緣起法的知識,知道世間法都是無常的有為法,是緣於心而產生的,是會滅盡之法、變易法、離欲法、應將它斷除使寂滅不生。同樣地,像這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法,乃至由於無明而有行的知識,不是由於有明而有行的知識;過去由於無明而有行的知識,過去不是由於有明而有行的知識;未來由於無明而有行的知識,未來不是由於有明而有行的知識;以及緣起法的知識,知道世間法都是無常的有為法,是緣於心而產生的,是會滅盡之法、變易法、離欲法、應將它斷除使寂滅不生,這就叫七十七種的知識。」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五六經解釋:

1、「云何七十七種智?……滅法斷知智。」:「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諸比丘!七十七智事者何耶?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無老死之智;過去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無老死之智;未來緣生而有老死之智,無生無老死之智;有法住智處,亦有盡法、敗壞法、離貪法、滅法之智。」所謂七十七智即緣起十二支中前後二支相關可分成十一組,每一組又如經中所述有七法,合計共七十七法智。法住智,指如實知見無明、行等十二支緣生法之智。


SA.14.357

三五七【經旨】本經敘說隨增煩惱的增法與隨減煩惱的減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會隨增煩惱的增法和隨減煩惱的減法。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怎樣叫增法呢?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痴無明,所以造作了諸業;由於造作了諸業,所以就有業識,……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這就叫增法。怎樣叫減法呢?就是說由於這裡不存在,所以決定那裡也不存在;這裡息滅,所以那裡也息滅。也就是說無明息滅,那麼諸業的造作就會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這就叫減法。」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就如「增法、減法」的經文所說;同樣地,生法、變易法、集法、滅法等經文也如上面所說一樣。

就如「當說」等三經,有應當知等三經也如上面所說一樣。


SA.14.358

三五八【經旨】本經敘說若思量、妄想生,則會生未來世苦。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生起思量或妄想的話,就會被結使(隨眠,潛伏的煩惱種子)及攀緣的識所依止;由於有攀緣的識依止,所以就會有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了。如果不生思量、不生妄想的話,那麼就不會有結使,也不會有攀緣識的依止;由於沒有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59

三五九【經旨】本經敘說意同第三五八經,唯加「名色」部份。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生起思量或妄想的話,就會有結使及攀緣識的依止;由於有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就會進入名色之中;由於進入名色中,所以就有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不生思量、也不生妄想,就不會有結使及攀緣識的依止;由於無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就不會進入名色之中;由於不進入名色之中,所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60

  三六〇【經旨】本經敘說意同三五九經,唯加「往來」及「生死」部份。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思量、妄想的話,就會有結使及攀緣識的依止;由於有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就會進入名色之中;由於進入名色中,所以就會有往來;由於有往來,所以就會有生死;有生死,所以就有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此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沒有妄想的話,就不會有結使及攀緣識的依止;由於無攀緣識的依止,所以就不會進入名色之中;由於不進入名色中,所以就沒有往來;沒有往來,也就沒有生死;既沒有生死,所以在未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息滅,如此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61

 三六一【經旨】經敘說若有比丘聞十二因緣而生厭、離欲、滅盡,是名多聞比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多聞的比丘。什麼是如來所施設(安立)的多聞比丘呢?」

眾比丘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我們解說什麼是多聞比丘,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奉行。」

佛陀告訴比丘們說:「你們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眾比丘啊!如果有比丘他聽聞老、病、死等法,於是對它生厭、離欲、要使它滅盡的話,這就叫多聞比丘。同樣地,當他聽聞到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法時,也是對它生厭、離欲、要使它滅盡的話,這就叫多聞比丘,也就是如來所施設的多聞比丘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62

三六二【經旨】本經敘說若有比丘說十二因緣法是生厭、離欲、滅盡法,則為說法比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所謂的說法比丘。怎樣叫說法比丘呢?怎樣才是如來所施設的說法比丘呢?」

眾比丘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世尊您能為我們解說什麼是說法比丘,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奉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有比丘他說對老、病、死等法,要生厭、離欲、使它滅盡的話,這就叫說法比丘。同樣地,如果他也說對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等法,也是要生厭、離欲、滅盡的話,這就叫說法比丘。眾比丘啊!這就是如來所施設的說法比丘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SA.14.363

三六三【經旨】本經敘說若於十二因緣生厭、離欲、滅盡向,則名法次法向。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侯,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有所謂的法次法向(契合於法的先後秩序,且對向涅槃之法)。眾比丘啊!怎樣叫法次法向呢?」

眾比丘稟告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慈悲的世尊啊!希望您能為我們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奉行。」

佛陀告訴眾比丘說:「如果比丘對於老、病、死等法,能夠對它生厭、離欲、使它向於滅盡的話,這就叫法次法向。同樣地,如果他能對生……乃至行等法,也能夠對它生厭、離欲、使它向於滅盡的話,這就叫法次法向。眾比丘啊!這就是如來施設的法次法向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十卷終。


序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06.09-2018.06.09-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