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現代漢語】10

品名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 和 卷60


《中阿含經》【現代漢語】10/60

悟慈法師  譯

中阿含經卷十

MA.42-57


MA.42

  四十二、何義經第一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阿難!持戒者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乃至得解脫,如是此戒,得趣至於彼岸。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阿難則於晡時(申時),從燕坐(禪坐)起來,往詣佛所,稽首佛足,然後退住在一邊。他仰白佛陀說:「世尊!持戒是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所謂持戒,乃使其不追悔之義。阿難!如果有人持受戒律的話,便能得到不悔恨的。」

  阿難又問:「世尊!不悔恨是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不悔恨就是使其歡悅之義。阿難!如果有人不追悔的話,便會得到歡悅。」

  阿難又問:「歡悅為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歡悅就是使其喜之義。阿難!如果有人歡悅的話,便會得喜的(喜悅心)。」

  阿難又問:「世尊!喜為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喜就是使其止之義。阿難!如果有喜的話,便能得止身(輕安、猗息)。」

  阿難又問:「世尊!止是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止就是使其樂之義(快樂安隱)。阿難!如果有止的話,便能覺得快樂。」

  阿難又問:「世尊!樂是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樂就是使其定之義。阿難!如有樂的人,便會得定心。」(三昧、等持)。

  阿難又問:「世尊!定為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定就是使其見如實、知如真之義(如實而知,如實而見)。阿難!如有定的話,便能得見如實、知如真。」

  阿難又問:「世尊!見如實、知如真是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見如實、知如真就是使其厭之義(厭惡、厭離)。阿難!如有見如實、知如真的話,便能得厭。」

  阿難又問:「世尊!厭為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厭就是令其無欲之義(離欲)。阿難!如有厭的話,便得無欲。」

  阿難又問:「世尊!無欲為甚麼意義呢?」

  世尊回答說:「阿難!無欲就是使其解脫之義(離系縛而得自在)。阿難!如有無欲的話,便能得解脫一切的淫、怒、痴。這叫做,阿難!由於持戒便得不悔恨,由於不悔硬得歡悅(愉悅),由於歡悅便得喜(喜悅心),由於喜便得止(輕安),由於止便得樂,由於樂便得定(三昧)。阿難!多聞的聖弟子,由於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能如實而知見一切),由於見如實、知如真之故,便得厭離,由於厭離而得無欲,由於無欲,便能得到解脫,由於解脫,便知解脫。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而知如真(如實而知道此事,也就是徹證其理而得道、證果)。、阿難!這就是法法相益,法法相因(每一法都有互為因果關係,相互幫助之處)。像如是的,此戒就是趣至於第一(涅槃),所謂度過此岸,而得至彼岸之義。」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難,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43

  四十三、不思經第二(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人不可以唯求不悔,而不持戒,應該持戒,便能得

  無悔,乃至便能得證解脫。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垂告說:「阿難!持戒的人,不應該思念『使我不悔』。阿難!但是法,乃為自然(順法之性,自自然然會這樣,那樣)。因此,持戒的人,便自然會得不悔的(故應持戒,不可以只顧能不追悔,下同)。阿難!有不悔的人,不應該思念『使我歡悅』。阿難!但是法乃自然,如有不追悔的人,便能得歡悅。阿難!有歡悅的人,不應該思念『令我喜』。阿難!但是法乃自然,有歡悅的人,便會得喜的。阿難!有喜的人,不應該思念『使我止。』阿難!但是法乃是自然的,有喜的人,便能得止身(輕安)。

  阿難!有止的人,不應該思念『使我樂』。阿難!但是法乃自然,有止的人,便能得覺樂。阿難!有樂的人,不應該思念『使我定』心(三昧)。阿難!但是法乃為自然的,有樂的人,便能得定心。阿難!有定的人不應該思念『使我見如實、知如真』。阿難!但是法乃為自然的,有禪定的人,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如實而知見一切)。阿難!如有見如實、知如真的話,就不應該思念『令我厭』離。阿難!但是法乃為自然的,如有見如實,知如真的話,便得厭離。阿難!有厭離的人,不應該思念『使我無欲』。阿難!但是法乃為自然的,有厭離的人,便能得無欲。阿難!有無欲的人,不應該思念『使我解脫』。阿難!但是法乃為自然的,有無欲的人,便能得解脫一切的淫、怒、痴的。

  阿難!這就是由於持戒,便能得不悔,由於不悔,便能得歡悅,由於歡悅,便能得喜,由於喜,便能得止(輕安、猗息),由於止,便能得樂,由於樂,便能得定心(三昧)。阿難!多聞的聖弟子,有定心的人,便能見如實、知如真(如實而知見一切),由於見如實、知如真,便能得厭離,由於厭離,便能得無欲,由於無欲,便能得解脫,由於解脫,便知解脫,所謂: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後有,而知如真。阿難!這就是叫做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像如是的,此戒乃為趣至於第一(涅槃),所謂度過此岸,而得至彼岸。」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難,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44

  四十四、念經第三(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護諸根、護戒、不悔,乃至於解脫、涅槃,均為是基於正念正智的。如果沒有正念正智的話,就不能成就。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比丘多忘而沒有正智的話,便會損害正念正智的。如果沒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損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以及知如真、厭、無欲、解脫。

  假如沒有解脫的話,便會損害涅槃。如果比丘不多忘,而有正智的話,便會修習正念正智。如果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而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如果有解脫的話,便會習涅槃。」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45

  四十五、慚愧經(上)第四(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正念、正智,乃依於正思惟,正思惟則依於信,信乃依於愛敬,愛敬則依於慚愧。如沒有慚愧的話,就會害愛敬,會害於信,乃至會害解脫、涅槃。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比丘沒有慚,沒有愧的話,便會損愛恭敬;如沒有愛恭敬的話,便會損害其信;如沒有其信的話,便會損害正思惟;如沒有正思惟的話,便會損害正念正智;如沒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損害護諸根,以及損害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和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假如沒有解脫的話,便會損害涅槃。如果比丘有慚有愧的話,便會修習愛恭敬;如果有愛恭敬的話,便會修習其信;假如有信的話,便會修習正思惟;如果有正思惟的話,便會修習正念正智;假若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修

  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倘若有解脫的話,便會修習涅槃。」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46

  四十六、慚愧經(下)第五(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舍梨子尊者也廣說具慚愧心,乃至得證解脫、涅槃的真理,並用樹作為譬喻。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舍梨子告訴諸比丘們說:「諸位賢者們!如果比丘沒有慚,沒有愧的話,便會損害愛恭敬;假如沒有愛恭敬的話,便會損害其信;如果沒有信的話,便會損害正思惟;假若沒有正思惟的話,便會損害正念正智;如果沒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損害護諸根,以及損害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和損害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倘若沒有解脫的話,便會損害涅槃。

  諸位賢者們!猶如有一棵樹,假如損害外皮的話,則內皮便不能成就;內皮既不成,則莖、干、心節、枝、葉、華、實等,都不得成。

  諸位賢者們!當知比丘,也是如是,如果沒有慚,沒有愧的話,便會損害愛恭敬;假若沒有愛恭敬的話,便會損害其信;如果沒有信的話,便會損害正思惟;假若沒有正思惟的話,便會損害正念正智;如果沒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損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和損害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倘若沒有解脫的話,便會損害涅槃。

  諸位賢者們!如果比丘有慚有愧的話,便會修習愛恭敬;如果有愛恭敬的話,便會修習其信,如果有其信的話,便會修習正思惟;如果有正思惟的話,便會修習正念正智;假若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修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以及修習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假若有解脫的話,便會修習涅槃。

  諸位賢者們!猶如有一棵樹,如果不損害外皮的話,則內皮得以成就,自然的,那些莖、干、心、節、枝、葉、華、實,皆能得以成就。

  諸位賢者們!當知比丘,也是如是。假若有慚有愧的話,便會修習愛恭敬;如果有愛恭敬的話,便會修習其信;如果有其信的話,便會修習正思惟;假若有正思惟的話,便會修習正念正智;如果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修習護諸根,便會修習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倘若有解脫的話,便會修習涅槃。」

  尊者舍梨子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比丘們,聽聞尊者舍梨子所說,都歡喜奉行!


MA.47

  四十七、戒經(上)第六(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們,有關於犯戒的害處,以及持戒的利益。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比丘犯戒的話,便會損害不悔、歡悅、喜、止、樂、定,以及損害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如果沒有解脫的話,便會損害涅槃。

  假若比丘能夠持戒的話,便會修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以及修習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倘若有解脫的話,便會修習涅槃。」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48

  四十八、戒經(下)第七(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舍梨子告訴諸比丘,是有關於犯戒的害處,以及持戒的利益等事,也用樹為譬喻。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尊者舍梨子告訴諸比丘們說:「諸位賢者們!如果比丘犯戒的話,便會損害不悔,會損害歡悅、喜、止、樂、定,會損害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假若沒有解脫的話,便會損害涅槃。

  諸位賢者們!猶如有一棵樹,假如損害根的話,則莖、干、心、節、枝、葉、華、實,都不能成就。

  諸位賢者們!當知比丘也是如是的。如果有犯戒的話,便會損害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假若沒有解脫的話,便會損害涅槃。

  諸位賢者們!如果比丘持戒的話,便會修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如果有解脫的話,便會修習涅槃。

  諸位賢者們!猶如有一棵樹,如果不損害根的話,則莖、干、心、節、枝、葉、華、實,均能得以成就。

  諸位賢者們!如果比丘也是如是,如果有持戒的話,便會修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假若有解脫的話,使會修習涅槃。」

  尊者舍梨子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尊者舍梨子所說,都歡喜奉行!


MA.49

  四十九、恭敬經(上)第八(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恭敬,以及善觀,能具威儀、具學法、具戒定慧,乃至得證涅槃。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比丘當行恭敬,以及善觀,而敬重諸梵行的人。假如當一位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觀,而不敬重諸梵行的人的話,則說那位比丘具有威儀之法,那是必定不會有的事;不具有威儀之法的話,而說他為具有了學法的人,必定是沒有這道理的;不具有了學法的人,而說他為具有了戒身,必定也是沒有之事;不具有了戒身的人,而說他為具有定身,必定也是沒有的事;不具有了定身的人,而說他為具有慧身,必定也是沒有的事;不具有了慧身的人,而說他為具有了解脫身,必定也是沒有的事;不具有了解脫身的人,而說他為具有了解脫知見身的人,必定是沒有的事;不具有了解脫知見身的人,而說他為具有了涅槃,必定是沒有的事。

  假若一位比丘,能夠恭敬,以及善觀而敬重諸梵行的人的話,則說他為具有了威儀之法的人,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威儀法後,而具有了學法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學法後,而具有了戒身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戒身後,而具有了定身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定身後,而具有了慧身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慧身後,而具有了解脫身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解脫身後,而具有了解脫知見身之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解脫知見身後,而具有了涅槃的事,必定是有的事。」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諾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50

  五十、恭敬經(下)第九(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恭敬,以及善觀,能具威儀、具學法、具護諸根,乃至能具涅槃。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比丘!當知行恭敬,以及善觀,而敬重諸梵行的人。如果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觀、不敬重諸梵行的人的話,而說他為具有了威儀的人,那必定是不會有的事;不具有了威儀法,而說他為具有了學法的人,那必定是沒有之事;不具有了學法的人,而說他為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的人,必定是沒有的事;不具有了解脫,而說他已具有了涅槃,那必定是不會有的事。

  諸比丘們!如果行恭敬,以及善觀,而敬重諸梵行的人,說他已具有了威儀法的話,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威儀法,而說他已具有了學法,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學法,而說他已具有了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那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解脫,而說他已具有了涅槃,必定是有的事。」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51

  五十一、本際經第十(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迷惑之本.乃以「有愛」為因,以無明為其緣。無明乃由五蓋,乃至親近惡知識,因此.乃以惡人為緣而來。又說聖者之所以明、解脫,就是緣於七覺支。七覺支乃由四念處,乃至親近善知識,而以善人為緣而來的。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而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所謂有愛(對生命存在的渴愛),其本際(最初的邊際),乃為不可知的:本來並沒有愛,然而現在卻生有愛。因此,便可以得知:其所因為有愛的。所謂有愛,則為有習而成(生長之緣),並不是無習而成的。甚麼叫做有愛之習呢?回答說:『乃以無明為習緣的』。而無明也是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的。甚麼叫做無明之習呢?回答說:『乃以五蓋為習的』(貪、瞋、惛眠、掉悔、疑等五為覆蓋心法,使不生善法)。五蓋也有習,並不是沒有習。甚麼為之五蓋之習呢?回答說:『是以三惡行(身口意所犯之惡業)為習的。』三惡行也有習的,並不是沒有習的。甚麼為之三惡行之習呢?回答說:『是以不護諸根(不護六根之門)為習的。』

  不護諸根也有習的,並不是沒有習的。甚麼叫做不護諸根之習呢?回答說:『是以不正念、不正智為習緣的。』不正念、不正智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不正念、不正智之習呢?回答說:『乃以不正思惟(不如理之作意)為習的。』不正思惟也有習,並不是沒有習的。甚麼叫做不正思惟之習呢?回答說:『是以不信為習緣的。』不信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不信之習緣呢?回答說:『是以聽聞惡法為習緣的。』聽聞惡法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聞惡法之習呢?回答說:『是以親近惡知識(惡友)為習緣的。』親近惡知識也是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親近惡知識之習呢?回答說:『是以惡人為習緣的。』(和惡人習以為慣)。

  這就是具有了惡人後,便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後,便具有了聞惡法;具有了聞惡法後,便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後,便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後,便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後,便具有了不護諸根;具有了不護諸根後,便具有了三惡行;具有了三惡行後,便具有了五蓋;具有了五蓋後,便具有了無明;具有了無明後,便具有了有愛。像如是的,這有愛,乃展轉而具成的。

  明解脫(解脫之智,導引於解脫之智)也是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明解脫之習呢?回答說:『是以七覺支為習』的。七覺支(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行舍)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七覺支之習呢?回答說:『是以四念處為習』的。四念處(身受心法)也是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四念處之習呢?回答說:『是以三妙行為習』的。三妙行(身口意之三善業)也是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三妙行之習緣呢?回答說:『是以護諸根為習』的。(守護六根的門頭)。

  護諸根也是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護諸根之習緣呢?回答說:『是以正念、正智為習』的。正念正智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正念正智之習緣呢?回答說:『是以正思惟為習』的。正思惟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正思惟之習緣呢?回答說:『是以信為習』的。信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信之習緣呢?回答說:『是以聞善法為習』的。聞善法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聞善法之習緣呢?回答說:『是以親近善知識為習』的。親近善知識也有習緣的,並不是沒有習緣的。甚麼叫做親近善知識之習緣呢?回答說:『是以善人為習』的。

  這叫做具有了善人後,便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後,便具有了聞善法;具有了聞善法後,便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後,便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後,便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了正念正智後,便具有了護諸根;具有了護諸根後,便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後,便具有了四念處;具有了四念處後,便具有了七覺支;具有了七覺支後,便具有了明解脫。像如是的,此明解脫,乃展轉而具成的。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諾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52

  五十二、食經(上)第十一(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的內容和本際經略同。裡面曾說大海乃以大河為食,乃至說明以雨為食等譬喻。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所謂『有愛』,其本際乃為不可知的:本來並沒有『有愛』,然而現在卻生『有愛』。因此,便可以得知:所因有愛(有所因才會有愛,並不是空無來因)。所謂有愛,則有食,非無食(食為生成長養,本際經所謂習,也就是因由。有愛必定有因由,並不是沒有因由)。甚麼叫做有愛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無明為食』(因)的。無明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無明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五蓋為食』(因)的,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五蓋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惡行為食』(因)的。三惡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三惡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護諸根為食』(因)的。

  不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不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念不正智為食(因)』的。不正念不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不正念不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思惟為食(因)』的。不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不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信為食(因)』的。不信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不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惡法為食(因)』的。聞惡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聞惡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親近惡知識為食(因)的。」親近惡知識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親近惡知識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惡人為食(因)的。」

  這叫做具有了惡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後,便會具有了聞惡法;具有了聞惡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後,便會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後,便會具有了不護諸根;具有了不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惡行;具有了三惡行後,便會具有了五蓋;具有了五蓋後,便會具有了無明,具有了無明後,便會具有了有愛。像如是的這有愛,便會展轉其成。

  以譬喻來說:大海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而能形成的。甚麼叫做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大河為食(因)的。』大河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大河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小河為食(因)的。』小河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小河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大川為食(因)的。」大川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大川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小川為食(因)的』。小川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小川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山岩溪澗,以及平澤為食(因)的。』山岩溪澗、平澤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山岩溪澗、平澤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雨為食(因)的。』

  有時天空降下大雨,大雨降下後,則山岩溪澗、平澤等處都會水滿;山岩溪澗、平澤之水滿後,則小川會滿;小川滿後,則大川會滿;大川滿後,則小河會滿;小河滿後,則大河會滿;大河滿後,則大海會滿。像如是的,那大海乃展轉而成滿的。

  像如是的,有愛也是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而會有的。甚麼為之有愛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無明為食(因)的。』無明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為之無明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五蓋為食(因)的。』五蓋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五蓋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惡行為食(因)的。』三惡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三惡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護諸根為食(因)。』不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不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念不正智為食(因)的。』不正念不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不正念不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思惟為食(因)的。』不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困)。甚麼叫做不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信為食(因)的。』不信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不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惡法為食(因)的。』聞惡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聞惡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親近惡知識為食(因)的。』親近惡知識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親近惡知識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惡人為食(因)的。』

  這叫做具有了惡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後,便會具有了聞惡法;具有了聞惡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後,便會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後,便會具有了不護諸根;具有了不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惡行;具有了三惡行後,便會具有了五蓋;具有了五蓋後,便會具有了無明,具有了無明後,便會具有了有愛。像如是的,此有愛乃展轉而具成。

  明解脫,也是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而能成的。甚麼叫做明解脫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七覺支為食(因)的。』七覺支也有食,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七覺支之食(因)呢?

  回答說:『是以四念處為食(因)的。』四念處也是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四念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妙行為食(因)的。』三妙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三妙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護諸根為食(因)的。』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念、正智為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正念、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思惟為食(因)的。』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信為食(因)的。』信也是有食(因)的,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善法為食(因)的。』聞善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聞善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親近善知識為食(因)的。』親近善知識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親近善知識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善人為食(因)的。』

  這叫做具有了善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後,便會具有了聞善法;具有了聞善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後,便會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了正念、正智後,便會具有了護諸根;具有了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後,便會具有了四念處;具有了四念處後,便會具有了七覺支,具有了七覺支後,便會具有了明解脫。像如是的,此明解脫乃展轉而具成的。

  大海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大河為食(因)的。』大河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大河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小河為食(因)的。』小河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小河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大川為食(因)的。』大川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大川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小川為食(因)的。』小川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小川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山岩溪澗、平澤為食(因)的。』山岩溪澗。平澤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山岩溪澗、平澤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雨為食(因)的。』

  有時天降大雨,降下大雨後,則山岩溪澗、平澤都會因雨而水滿;山岩溪澗、平澤之水滿後,則小川會滿;小川滿後,則大川會滿,大川滿後,則小河會滿;小河滿後,則大河會滿;大河滿後,則大海會滿。像如是的,大海乃由之而展轉而成滿。

  像如是的,明解脫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而能成就的。甚麼叫做明解脫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七覺支為食(因)的。』七覺支也有食(困),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七覺支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四念處為食(因)的。』四念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四念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妙行為食(因)的。』三妙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三妙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護諸根為食(因)的。』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念正智為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正念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思惟為食(因)的。』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信為食(因)的。』信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叫做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善法為食(因)的。』聞善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的。甚麼叫做聞善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善人為食(因)的。』

  這叫做具有了善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具有了親近善知識之後,便會具有了聞善法;具有了聞善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後,便會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正念、正智之後,便會具有了護諸根;具有了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後,便會具有了四念處;具有了四念處後,便會具有了七覺支;具有了七覺支後,便會具有了明解脫。像如是的,此明解脫,乃展轉而具成的。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位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53

  五十三、食經(下)第十二(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所敘述的內容,大概都和食經(上)同。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所謂『有愛』,其本際(最初的邊際)乃為不可知的:本來並沒有『有愛』,然而現今卻生『有愛』。

  由此,便可以得知:所因為『有愛』(對生命存在的渴愛)。有愛的話,則為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有愛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無明為食(因)的。』無明也是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無明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五蓋為食(因)的。』五蓋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五蓋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惡行為食(因)的。』三惡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三惡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護諸根為食(因)的。』不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不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念不正智為食(因)的。』

  不正念不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不正念不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正思惟為食(因)的。』不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不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信為食(因)的。」不信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不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惡法為食(因)的。』聞惡法也有食(困),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聞惡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親近惡知識為食(因)的。』親近惡知識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親近惡知識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惡人為食(因)的。」

  大海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雨為食(因)的。』有時天降大雨,大雨降下後,則山岩溪澗、平澤之水都盈滿;山岩溪澗、平澤之水盈滿後,則小川會滿;小川滿後,則大川會盈滿;大川滿後,則小河會滿;小河滿後,則大河也會滿;大河滿後,則大海會滿。像如是的,那大海就是這樣的展轉而成滿的。

  像如是,如果具有了惡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具有了親近惡知識後,便會具有了聞惡法;具有了聞惡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後,便會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後,便會具有了不護諸根;具有了不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惡行;具有了三惡行後,便會具有了五蓋;具有了五蓋後,便會具有了無明;具有了無明後,便會具有了愛。像如是的,這有愛,乃是這樣的展轉而具成的。

  明解脫也是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明解脫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七覺支為食(因)的。』七覺支也是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七覺支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四念處為食(因)的。』四念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四念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三妙行為食(因)的。』三妙行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三妙行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護諸根為食(因)的。』護諸根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護諸根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念、正智為食(因)的。』

  正念、正智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正念、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思惟為食(因)的。』正思惟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信為食(因)的。』信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信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善法為食(因)的。』聞善法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聞善法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親近善知識為食(因)的。』親近善知識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親近善知識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善人為食(因)的。』

  大海也有食(因),並不是沒有食(因)。甚麼為之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說:『是以雨為食(因)的。』有時天降大雨,降下大雨後,則山岩溪澗、平澤之水都會盈滿;山岩溪澗、平澤之水滿後,則小川會滿;小川滿後,則大川會滿;大川滿後,則小河會滿;小河滿後,則大河會滿;大河滿後,則大海會滿。像如是的,那大海乃這樣的展轉而成滿的。

  像如是的,如具有了善人後,便會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具有了親近善知識後,便會具有了聞善法;具有了聞善法後,便會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後,便會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後,便會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了正念、正智後,便會具有了護諸根;具有了護諸根後,便會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後,便會具有了四念處;具有了四念處後,便會具有了七覺支;具有了七覺支後,便會具有了明解脫。像如是的,此明解脫,乃如是的展轉而具成的。」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54

  五十四、盡智經第十三(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如實知見四聖諦如真,便能得漏盡。而盡智乃以解脫為習,乃至不悔乃以護戒為習。護戒又以護根為習。像如是的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觀法忍、翫誦法、受持法、觀法義、耳界、聞善法、往諸、奉事善知識等,展轉為習。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拘樓瘦(拘留國,十六大國之一),住在於劍摩瑟曇拘樓的都邑。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有知有見的人,便能得漏盡,並不是不知,並不是不見的。為甚麼有知見的人便能得漏盡(煩惱盡)呢?所謂知見苦如真(如實而知見一切為苦的真理),便能得漏盡;知見苦之集,知見苦之滅,知見苦滅之道如真,便能得漏盡(如實而知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的話,就能將煩惱滅盡)。

  而盡智乃為有習(原因)的,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盡智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解脫為習(原因)的。」解脫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解脫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無欲為習(原因)的。』無欲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無欲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厭為習(原因)的。」厭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厭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見如實、知如真為習(原因)的。』見如實、知如真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見如實、知如真之習(原因)?回答說:『是以定為習(原因)的。』定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定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樂為習(原因)的。』樂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樂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止為習(原因)的。』止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止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喜為習(原因)的。』喜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喜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歡悅為習(原因)的。』歡悅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歡悅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悔為習(原因)的。」

  不悔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不悔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護戒為習(原因)的。』護戒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護戒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護諸根為習(原因)的。』護諸根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護諸根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念正智為習(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正念正智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思惟為習(原因)的。』正思惟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正思惟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信為習(原因)的。』信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信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觀法忍(認知正法)為習(原因)的。』觀法忍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觀法忍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翫誦法為習(原因)的。』翫誦法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翫誦法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受持法為習(原因)的。』受持法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受持法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觀法義為習(原因)的。』觀法義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觀法義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耳界為習(原因)的。』耳界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耳界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聞善法為習(原因)的。』聞善法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聞善法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往詣為習(原因)的。」往詣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往詣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奉事為習(原因)的。』

  如果有人奉事善知識的話,則未聞之法便能得聞,已聞的,就能得利。如果對於像如是的善知識,不奉事的話,便會損害奉事之習(原因);如果沒有奉事的話,便會損害往詣之習(原因);如沒有往詣的話,便會損害聞善法之習(原因);如果沒有聞善法的話,便會損害耳界之習(原因);如果沒有耳界的話,便會損害觀法義之習(原因);如果沒有觀法義的話,便會損害受持法之習(原因);如果沒有受持法的話,便會損害翫誦法之習(原因);如果沒有翫誦法的話,便會損害觀法忍之習(原因);如果沒有觀法忍的話,便會損害信之習(原因);如果沒有信的話,便會損害正思惟之習(原因);如沒有正思惟的話,便會損害正念、正智之習(原因);如沒有正念、正智的話,便會損害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等之習(原因);假如沒有解脫的話,便會損害盡智之習(原因)。

  倘若奉事善知識的話,則未聞之法便能得聞,已聞的便能得利。像如是的善知識,如果奉事他的話,便得為習奉事(為奉事的原因);如果有奉事的話,便習往詣(為往詣之原因);如有往詣的話,便習聞善法(為聞善法的原因);如有聞善法的話,便習耳界(為耳界的原因);如有耳界的話,便習觀法義(為觀法義的原因);如有觀法義的話,便習受持法(為受持法之原因);如有受持法的話,便習翫誦法(為翫誦法的原因);如有翫誦法的話,便習觀法忍(為觀法忍之原因);如有觀法忍的話,便習信(為信的原因);如有信的話,便習正思惟(為正思惟的原因);如有正思惟的話,便習正念、正智(為正念、正智的原因);如有正念、正智的話,便習護諸根、護戒、不悔、歡悅、喜、止、樂。定、見如實、知如真。厭、無欲、解脫(為護諸根,……乃至解脫的原因);如有解脫的話,便習盡智(為盡智的原因)。」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55

  五十五、涅槃經第十四(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佛陀告訴諸比丘:涅槃是以解脫為習(原因),正信乃以苦為習,乃至行以無明為習。觀十二因緣而得涅槃。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涅槃乃為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涅槃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解脫為習(原因)的。』解脫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解脫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無欲為習(原因)的。』無欲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無欲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厭為習(原因)的』。厭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厭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見如實、知如真為習(原因)的。』見如實、知如真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見如實、知如真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定為習(原因)的。』定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定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樂為習(原因)的。』樂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樂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止為習(原因)的。』止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止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喜為習(原因)的。』喜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喜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歡悅為習(原因)的。』歡悅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歡悅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不悔為習(原因)的。』不悔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不悔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護戒為習(原因)的。』護戒也有習,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護戒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護諸根為習(原因)的。』

  護諸根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護諸根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念、正智為習(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正念、正智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正思惟為習(原因)的。』正思惟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正思惟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信為習(原因)的。』信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信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苦為習(原因)的。』苦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苦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老死為習(原因)的。』老死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老死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生為習(原因)的。』生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生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有為習(原因)的。』有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有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受為習(原因)的。』受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受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愛為習(原因)的。』愛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愛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覺為習(原因)的。』覺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覺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更樂為習(原因)的。』更樂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更樂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六處為習(原因)的。』六處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六處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名色為習(原因)的。』名色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名色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識為習(原因)的。』識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甚麼為之識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行為習(原因)的。』行也有習(原因),並不是沒有習(原因)的。甚麼為之行之習(原因)呢?回答說:『是以無明為習(原因)的。』

  這叫做緣於無明而有行,緣於行而有識,緣於識而有名色,緣於名色而有六處,緣於六處而有更樂,緣於更樂(觸)而有覺(受),緣於覺(受)而有愛,緣於愛而有受(取),緣於受(取)而有了有,緣於有而有生,緣於生而有老死,緣於老死而有苦。習苦,便有信(由於有了苦,而會起信心);習信,便有正思惟(由於信,而會有正思惟);習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由於有了正思惟,而會有正念、正智),習正念、正智,便有護諸根(由於有了正念、正智,而會有護諸根),而會不悔,而會有歡悅,而會有善,而會有止,而會有樂,而會有定,而會有見如實,知如真(如實而知見一切),而會有厭,而會有無欲,而會有解脫。習解脫,便得涅槃(由於有了解脫,便會得涅槃)。」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位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56

  五十六、彌酰經第十五(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彌酰尊者侍佛,後來辭佛而往林靜處修行,反而起三惡念。佛陀知其心解脫未熟之故,為他說五習法:(1)善知識與善知識相交,(2)受持學戒,(3)談論戒定慧等法義,(4)常行精進。(5)修智慧善觀。其間,都當和善知識俱,而修惡露(不凈想)、慈、息出入息(數息觀)、無常想等四法。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摩竭陀國(恆河南岸的一大國),住在於闍斗村的莽林(庵婆林)之窟。

  那時,尊者彌酰為佛的侍者。於是(有一次),彌酰尊者過了夜間,至於翌日的平旦(黎明),乃着衣持缽,進入闍斗村,去行乞食。乞食之事辦完後,就到了金鞞河之邊,看見那個地方非常的平正,名叫好林;金鞞河之水,極為妙凈可樂,有清泉徐流(慢流),冷暖配合得很和適。他看見後,非常的歡喜,便作如是之念:此地很平正,名又叫做好林;金鞞河的水,又為極妙可樂,又有清泉徐流,冷暖又為很和適。如有族姓子(善男子)想學習斷滅(由於精勤而斷滅煩惱)的話,應當在於這個地方為宜。我也有所斷(自己也有應精勤之處),我寧可在此靜寂的地方學習斷(勤)吧?

  於是,彌酰尊者食後,過了中午後,攝舉衣缽,澡洗手足,將尼師檀着在於肩上,往詣佛所,到後,稽首佛足,退坐在一邊,然後仰白佛說:「世尊!我在今天平旦(朝晨)時,着衣持缽,進入闍斗村去進行乞食。乞食之事辦完,就到了金鞞河之邊,曾經看見那個地方土地平正,名叫好林;金鞞河的河水乃極妙可樂(使人悅適),有清泉慢慢的流出來,冷暖配合的很和適。我看見而歡喜後,便作如是之念:這裡的土地很平正,名叫好林;金鞞河之水極為妙好可樂,清泉又徐流,冷暖很和適。如果有一位族姓子,願學斷(精勤)的話,應當在於此處最為適合;我也是其中的一人,為有所斷之人,我寧可在這個靜處學習斷滅吧!世尊!我現在想到那個林的靜處去學斷(不知可否?)」

  那時,世尊告訴他說:「彌酰!你今知道嗎?我現在獨自一人在這裡,並無其它的人,並沒有侍者在此,你應小停,須等比丘來作吾的侍者後,你便可以去,可以到那林靜處去學斷!」尊者彌酰乃至再三白佛而說:「世尊!我現在欲往該林靜處去學斷。」世尊也再三的垂告他說:「彌酰!你今知道嗎?我獨自一人,並沒有他人在此,並沒有侍者,你應小停,須有比丘來為我的侍者後,你便可以去。可以到那林靜處去學。」彌酰又白佛說:「世尊乃為一位無為無作(已成佛,已無修持用功可作之事),亦無所觀(無須觀察任何事,已徹底明了故)。世尊!我卻不然,我乃有為有作而有所觀(我乃還須修持用功觀察一切真理為務)。世尊!允我到那林靜處去學斷吧!」

  世尊乃無可奈何的對他說:「彌酰!你想求斷,這麼的熱誠,我又有甚麼話可說呢?彌酰你去吧!你就隨意所欲而去吧!」於是,尊者彌酰,聽佛所說,就善受善持而善誦習(銘感佛語,而不敢怠慢。因為佛陀在語言中,含有教他好好的去受持之故)。他就禮佛雙足後,繞佛三匝而去。他到了林,進入林中後,在一樹下,敷尼師檀(坐具),結跏趺坐在那裡。

  彌酰尊者住在林中時,便生三種惡不善之念,所謂慾念、恚念,以及害念是。他由於此之故,就念起世尊來。於是,彌酰尊者,就在於晡時(申時),從燕坐站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在一邊。他白佛說:「世尊!我到了林,在於靜處坐禪時,便生三種惡不善之念,所謂慾念、恚念,以及害念是。我由於此之故,便念起世尊來。」(想起應該請教世尊,這是怎麼一回事?)

  世尊就告訴他說:「彌酰!你的心解脫還未成熟。如果想使它成熟的話,有五習法(須學習五種法)。那五種呢?(1)彌酰!所謂比丘,自己要為善知識,要與善知識俱在(要成為一善知識),要與善知識共和合。彌酰!心解脫還未成熟,而欲使它成熟的話,這就是第一種須學習之法。

  (2)又次,彌酰!所謂比丘,應該要修習禁戒,要守護從解脫(別解脫,為波羅提木叉。各種身份,如七眾弟子,各別而持其應持的戒,而各別而解脫),又要善於攝持威儀禮節,看見纖芥罪(小小的罪過),也要常懷畏怖之心,受持學戒而不犯。彌酰!心解脫未成熟的人,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其第二種習法。

  (3)又次,彌酰!所謂比丘,就是說,所可論說的為聖,而有義的,是會使心柔軟,使心無蓋。所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燕坐、說緣起。得如是的比類的沙門之所說的,具得為易,而不難得。彌酰!心解脫未成熟的人,而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其第三種的習法。

  (4)又次,彌酰!所謂比丘,要常行精進,要斷惡不善之法,要修諸善法,要恆自起意(自己要常常發心),專一堅固的為諸善之本,而不捨棄方便(努力)。彌酰!心解脫未成熟的人,而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其第四種習法。

  (5)又次,彌酰!所謂比丘,應修行智慧,要觀興衰之法,而得如是智,而得聖慧明達,分別一切,而曉了一切(徹知一切),以之而正盡一切苦惱!彌酰!心解脫未成熟的人,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其第五種的習法。

  比丘他既有此五種習法後,又要修習四法。那四法呢?(1)要修惡露(不凈想),而使其能斷欲;(2)要修慈,使其斷除恚心;(3)修習息出息入(要那般那念,數息觀),使其斷除亂念;(4)修習無常觀,使其斷除我慢。彌酰!如果比丘自為善知識,而和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須修習禁戒,要守護從解脫(別解脫,由戒而各別解脫)。又要善攝威儀禮節,看見纖芥(微小)之罪業,也應常懷畏怖(不敢去作),而受持學戒。彌酰!如果比丘自為善知識,和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得所可說的為聖,而有義的,而使心柔軟,使心無蓋(無被煩惱蓋覆)。所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燕坐(禪坐)、說緣起,而得像如是之比類的沙門所說,其得而易,而不難得!

  彌酰!如比丘自為善知識,和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須行精進,須斷惡不善,而修諸善法。要恆自起意(發心),專一堅固,為諸善之本而不舍方便(努力用功)。彌酰!如比丘自為善知識,而與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行智慧,應觀察興衰之法。得如此之智,而聖慧明達,而分別曉了,以為正盡一切苦惱。彌酰!如比丘自為善知識,而與善知識俱,而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修惡露(不凈想),使其斷欲。應修慈,而使其斷恚。應修息出息入(數息觀),而使其斷亂念。應修無常想,而使其斷我慢,彌酰!如果比丘得無常想的話,必定會得無我想。彌酰!如比丘得無我想的話,便能在於現法當中斷除一切我慢,而能得息(輕安)、滅(寂靜)、盡(盡漏)、無為(所作已完)、涅槃(寂滅)。」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尊者彌酰,以及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MA.57

  五十七、即為比丘說經第十六(初一日誦)

  大意:本經敘述的內容,和前經(彌酰經)為大同小異。是以世尊對諸比丘說法的方式記錄下來的。

  結集者的我們,都像如是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遊行在於舍衛國,住在於勝林給孤獨園。

  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如果心解脫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話,乃有五種的習法。那五種呢?

  (1)比丘應自習為善知識,和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心解脫如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第一種習法。

  (2)又次,比丘!應修習禁戒,應守護從解脫(別解脫,波羅提木叉,戒)。又應善攝威儀禮節,看見纖芥(微小)之罪,也應常懷畏怖,而受持學戒。心解脫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第二種習法。

  (3)又次,比丘!所謂所可說的為聖,為有義的,而能使心柔軟,使心無蓋(無覆蓋煩惱)。所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燕坐、說緣起。得如是的比類的沙門所說,而具得,而易不難得。心解脫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其第三種之習法。

  (4)又次,比丘!應常行精進,應斷惡不善之法,而修諸善法。應恆常的自起意(發心),專一堅固為諸善之本,而不舍方便(努力)。心解脫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其第四種的習法。

  (5)又次,比丘!應修行智慧,觀察興衰之法,得如此之智,而聖慧明達,而分別曉了,以之而為正盡一切苦惱。心解脫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話,這就是其第五種的習法。

  比丘如具有了此五種習法後,又應修習四法。那四法呢?(1)修惡露(不凈想),使其斷欲。(2)修慈,使其斷恚。(3)修息出息入(數息觀),使其斷除散亂之念。(4)修習無常之想,使其斷我慢。如比丘自習為善知識,與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須修習禁戒,應守護從解脫(別解脫,戒本)。又應善攝威儀禮節。看見纖芥(微小)之罪,也應常懷恐怖,而受持學戒。如比丘自習為善知識,而與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和合的話,當知必得所可說的為聖,為有義的,而能使心柔軟,使心無蓋。所謂說戒、說定、說慧、說解脫、說解脫知見、說漸損、說不樂聚會、說少欲、說知足、說斷、說無欲、說滅、說燕坐、說緣起。得如是之比類的沙門所說的,具得而易不難得。

  如比丘自習為善知識,與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行精進,應斷惡不善之法,而修諸善法。應恆自起意(發心),專一堅固,為諸善之本,而不舍方便(努力)。如比丘自習為善知識,與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行智慧,應觀察興衰之法。而得如此之智,而聖慧明達,分別曉了,以之而為正盡苦惱。如比丘自習為善知識,與善知識俱,與善知識共為和合的話,當知必須修習惡露(不凈想),使其斷欲;修慈,而使其斷恚;修息出息入之觀(數息觀),使其斷散亂之念;修習無常想,使其斷我慢。如果比丘,能得無常想的話,必能得證無我想。假如比丘得無我想的話,便於現法當中斷除一切我慢,而得息、得滅、得盡、得無為、得涅槃。」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都歡喜奉行!

  中阿含經卷第十完


中阿含經卷十終。


品名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 和 卷60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11.10-2018.11.10-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