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會:如實面對自己是四諦的真義

今天的學佛人如果對佛法稍有涉獵,應是大都明白佛陀主要所教的,就是四聖諦(苦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了。

但是直到今天,四諦對多數人而言,可以說仍是相當程度地被包裹在玄學與神秘的「觀念外衣」里,而未能直接地被應用於人生。這當然是一種可惜。但這個可惜是完全沒必要的。

苟嘉陵:念處隨筆——緣起是否為絕對真理?

最近看到有人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緣起法是否為絕對真理呢?

我想不少修行人都曾有過這個疑問。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但這個問題其實是個悖論(paradox)。

金剛經里有「如來無所說」(注釋一)的記述。甚至說如果有人以為如來有所說,即為謗佛。但如果事情真是這樣,所謂的「佛教」意義又在哪裡呢?這難道不就等於是說有沒有佛教都一樣嗎?佛法真的是如此嗎?而正念禪的修行對「緣起是否為絕對?」又是如何看待呢?

山海會:修行人須能容忍異己嗎?

佛陀有說過修行人應能容忍異己嗎?容忍異己是現代佛法修行人所應具備的品質嗎?

這些至少都應被視為佛教現代化里程上的實際問題。因為這些問題牽涉到現代人類主流文化里的精神價值,即自由與民主。所以到底應如何看待「容忍異己」,恐怕會是佛法修行人無法迴避的問題。

客觀派對:無聲的瞋

中國人有句話說“除惡務盡,樹德務滋。” 有人就以此說美國在全世界“宣揚民主”的作為其實沒錯。並指出這些作為就算是“偶有瑕疵”,但因大方向正確———是在與極權政權對抗,至少也應算是瑕不掩瑜。

苟嘉陵:莫以為修行不可生氣

有人說三毒煩惱(貪、瞋、痴)里的瞋,其實不是什麼壞東西,而應被視為所有世間改革運動所須具備的元素。換句話說,他是以為人如果對世間的不平都“無感”也“無瞋”,就不可能有什麼抗議或改革了。故他以為佛教的現代化應重新界定什麼是“瞋”,而不可把其視為絕對的惡。

客觀派對:只能看到自己的不安

俄國與烏克蘭的戰爭仍在進行。烏克蘭沒有如許多人預期般地很快被擊垮,總統澤倫斯基也沒有出逃。但俄羅斯比起烏克蘭畢竟是大得不成比例。西方國家已決定對俄羅斯經濟制裁,戰爭的結果會如何尚未能確定。,與因戰爭而陣亡、受傷的雙方戰士。因為戰爭畢竟是無情的

樂觀派對:谷愛凌沒有選擇沉默

十八歲的谷愛凌在北京冬奧里代表中國,得到了女子大跳台滑雪運動的金牌。消息傳來,海內外華人社區普遍感到非常欣喜,視她為正在崛起的明日新星。但她的“雙重國籍”問題也同時引發了不少的討論與質疑,甚至遭到美國部份媒體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