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需要现代化吗?
苟嘉陵
2023年3月21日
佛法应该现代化,可以现代化吗?现代化以后的佛法,还能说是佛法吗?这些问题如果未能得到釐清,佛教恐怕永远无法现代化。所以我要在此讲讲我的看法,也恭请十方善知识们法正。
首先是佛法应该现代化。理由之一是无常本就是缘起法的一个面向,也就是佛陀所指出的一个事实。希望佛法在世间能完全不改变,恐怕会是有违佛法的基本法则。
而且佛陀所建立的法,在当时就有随顺印度流行文化的部份,而被称为「世俗谛」。这一点在龙树菩萨的论典里已经被剖析得很清楚了。(注释一)他指出任何的佛陀在任何的时空,都是依「二谛」来宣讲佛法。所以当人类的主流思想与文化已经改变,如果不能善巧分别于二谛,而在世俗谛上有所调整,自然也就会较难经由世俗谛的修行而悟入第一义谛(胜义谛)。
这就是佛法应现代化的根本理由,即人类的思想与文化是在不断地改变,世俗谛的部份就应随之调整而改变。否则大多数人会无法得到法益。因他们不是辟支佛,不能未闻佛法就自己开悟。闻法须由世俗谛入手(注释二)。对一般人而言,事实确是这样。当人类已经发展出了近代科学,也有了达尔文的演化论,人类的主流思想就已经剧烈改变了。在如此情形下,若还用两千多年以前的世俗谛作为现代人修行佛法的「方便」,是不实际的。
佛陀在印度时的文化价值观是非常出世,甚至是厌世的。故当时的修行目标就是「出三界」———斩断轮回。阿罗汉的特征之一也就是「不受后有」———不再投胎。但这个修行目标对接受过科学洗礼的现代人而言,是颇为荒谬的。不要说不少人的思想已经倾向唯物史观,就是对一般人而言,也会感觉「断轮回」简直就是一种慢性自毁———因须经历许多世的努力才能做到。这个世俗谛如果不能在现代得到澄清与匡正,佛法当然就不可能为大多数的人感到亲近。
真实了义的佛法并不是不再投胎。佛陀只是用了当时的人听得懂的话,来宣讲他所体证到的法。而且轮回的概念本来就不合佛法。因为佛法讲「缘起无我」,也就是生命本来就是缘起而无自性,并没有可作为主体的「我」。现在是这样,死后当然也并没有不同。故有主体的轮回在佛法的了义上,根本是无法成立的。
许多人会以为如果就连了生脱死断轮回都无法成立,那佛法的修行还剩下什么呢?那样不就会是什么都得不到了吗?又何谈佛法的现代化呢?这类的问题与看法其实是「反客为主」。不把其釐清是不行的。
因为佛法修行的主题本来就不是断轮回,而是四谛所说的离苦,也就是「苦灭谛」。只是不少人硬是要把离苦解释成「脱离三界」。但这种解释其实不合缘起。因三界只是当时印度的流行文化。故胜义谛是不见实有的三界可出,亦不见实有的涅槃可得。了义的佛法只是离苦,也就是降伏烦恼,做个喜悦的人。一定要离开什么,或到哪里去,都不是佛法的本义。
至于阿罗汉的「不再轮回」也是彻底认知了生命的缘起性,而不再对死亡的观念感到忧愁恐惧。严格来说,轮回的概念是以生命为「有主体」方能成立。但这种概念只是人的不如实认知,也就是一种妄见。故阿罗汉并不是勇敢而不怕死的好汉,而是彻底了知生与死实乃如幻的人。他们不是不再轮回,而是彻底明白轮回本就只是人的妄见而已。
所以不是现在才有我等在倡导佛法的现代化,而是打一开始,释迦佛就已经因应了当时人类存在的状况,而做了现代化的世俗谛施设。故现代化本来就如龙树菩萨所说,是诸佛说法的常态。
如果有人一定坚持希望「不再投胎」,我当然会予以尊重。但我同时也必须指出那从来都不是佛法修行的主题。许多现代人一听到轮回与来世,就感觉是迷信。因为没有得到实证,并不科学。也就对佛法没兴趣了。但事实上不再投胎从来都不是佛法修行的主题,而只是当时的方便。为了这个而造成人对佛法没有兴趣,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就是反客为主了。
「不再投胎」确是不少当时印度人的终日所思,也就是精神价值。但它在今天已不适用。它会让现代人误以为佛法灰色且厌世。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因此佛法十分需要现代化。
注释一:
中论观四谛品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注释二:
中论观四谛品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禅世界转载。
【禅世界现代汉语版】《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净道论》
您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