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念處隨筆——何謂解脫法喜?

 

念處隨筆——何謂解脫法喜?

苟嘉陵

2022.01.27


自從我寫了《做個喜悅的人———四念處今論》以來,有人由此而修,確是感覺喜悅多了。但也有人覺得我把佛法講得太簡單了,以為「解脫法喜」哪裡有那麼容易?佛經里不是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與五陰熾盛?這簡直就是說人生很難有任何的喜樂可言。就算有,也只是暫時性地稍縱即逝而已。不是說苦有更深的含義———苦苦,壞苦與行苦嗎?如今苟嘉陵說四諦法其實很好修,四念處也沒有那麼難,這恐怕只是他過於樂觀的一家之言,而非佛說四諦法的本義罷?

這就是不少人對「做個喜悅的人」有點躊躇的主因了。這也就是我所遇到佛教現代化上的一個瓶頸。即大家都以為修行佛法是為了要「成佛」或「證阿羅漢」,而這些事對大多數人而言,常是一生或許多生都無法成辦。但要修到能做個喜悅的人,其實是不難的。

因佛陀所說四諦法(苦、苦集、苦滅、苦滅道)的要點,並不是人生「苦不苦」或「有多苦」。而是無論多苦,都有止苦與滅苦的可能與方法。是後來的佛教信徒把要點搞錯了,才會生出了一種思想傾向,好像不把人生講成苦不堪言,甚至了無生趣,人就無法學佛了。但這其實是很荒謬的。所以就讓我們在此先把何謂「解脫法喜」討論與澄清一下。

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基於佛陀所講的緣起法,解脫或苦滅都不是一種有自性的絕對。故佛法里的「解脫成就」,是有等級與程度的。也就是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與四果阿羅漢。

這個意思是說人會因各自生命的因緣,而在修行後對「苦滅」有不同程度的體驗。阿羅漢有滿分的法喜,而初果就只有初步的法喜體驗。但雖只是初步,其法喜仍是真實的體驗,而被視為「入聖」的起始點。須陀洹因此而被稱為「入流」。這其實是沒有那麼難的。

這也是在說解脫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地方」,或「絕對的狀態」,而可「進入」或「變成」那樣。因為它是相對於苦才有的。若沒有苦,就沒有解脫。而苦也不是大家的苦都絕對一樣,而是會因各人不同的生命因緣而有不同的表現與樣貌。

四諦所教的,是各人須各自了解自己生命里苦的因緣(苦集),然後捨離與放下這些苦的因緣,並精進地去修行與營造那些不苦的因緣(苦滅道,即八正道),方可成功完成人生里的滅苦工程(苦滅)。而這個工程的核心部份,是透過正念(四念處)來了解自己,使自能看見苦因,進而改變自己,提昇自己的生命狀態。

故四諦的主旨是說人與人生,是可以透過努力而得到改善與提昇的。

其實這也就是大乘空義的主旨,是一種非常正面與積極的人生態度,一點都不悲觀、消極與灰色。

人生有苦的確不假。但無論多苦,它都是空的,沒有本質(無自性),所以是可以因努力與修行而轉變的。

上座部佛教對「正見」的定義是正確的了解(right understanding)。但怎樣的了解算正確呢?上座部佛教對這個問題,給予了明確的答案,就是如實了解四諦。所以四諦的主旨到底是什麼,修行人不可有混淆。人只要能了解天下沒有什麼苦與煩惱是「註定」且無解的,就是有初步的正見了。這也就是佛陀所說的緣起法———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世間滅。

所以我提倡現代人修正念禪,首先就是要人不可抱持著一種「人生的本質是苦」,或「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已經被註定好了的苦果」的見解。這種見解不只是灰色與悲觀,而且不合緣起法,也就是一種邪見。它當然會影響到人的修行,而造成體驗解脫法喜的障礙。也自然就會比較難做個喜悅的人了!

大家不妨仔細想想。這種錯誤的見解,是不是蠻普遍地存在於中國佛教里?

事實上解脫就如儒家講的「我欲仁,斯仁至矣。」(注釋一)一樣,是你要解脫就可以解脫,只要有正確的了解與方法。而且解脫也是有程度與範圍的———可深可淺,可大可小。但任何程度的解脫,都確定會有法喜。

有人說人真正的敵人,其實都是自己。現代修行人若抱持著這種人生有自性———是苦———的見解修四念處,自然就無法體驗到解脫法喜。因為不是有什麼「魔王」在妨礙他的解脫法喜,而是他自己。

我從不和人論辯人生到底是苦還是不苦。我尊敬所有堅主人生是苦的人,也明白他們所引用來「證明」佛教主張人生是苦的教典的確存在。人生有苦確實不假,而且不只八種。現代人生要比佛陀的時代「精彩」許多,煩惱自然也少不了。

但煩惱無論再多,都是可轉變,也都是可被降伏的。四諦的要點若依我看,就是所有的煩惱都逃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

五陰(色、受、想、行、識,又名五蘊)熾盛雖確是苦,但那也是因為人太執著,把五蘊變成「五取蘊」,才會熾熱如此。只要不執著,五蘊也可以是清涼如水⋯

甚至還可以被善巧方便地用來做利益眾生之事———行菩薩道。

 

注釋一:

見論語述而第七: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作者投稿禪世界。

 


【版權協議】【免責聲明】【隱私條款】

【禪世界論壇】

【禪世界現代漢語版】《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凈道論》

【禪世界現代漢語版】經典翻譯 PDF EPUB電子書下載

《禪世界WIKI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