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塔-《師說》與佛教現代化

《師說》與佛教現代化

梅塔

2021.08.15


唐代文學家韓愈所作的《師說》,這樣講到學生和老師的關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這些話用在佛法修學上,也很貼切。

我們普通人修學佛法,必然有很多疑惑,因為佛陀所教導的甚深法義如因緣的集起和煩惱的止息,有時與現實世界中種種現象的演化看起來似乎相當矛盾。特別是當一個自認為善良、正派和勤奮之人受到他人的誹謗、經受生活的磨難或出現意外狀況等時,修行信心往往受到嚴重打擊而產生對佛法的懷疑。某些階段的修學者需要老師,就象佛陀在古印度當時的許多弟子,需要佛陀的教導、開示、建議、規勸和懲戒等才能步入解脫覺悟之道、持續堅定修行和達到不同的覺悟之境一樣。佛法的老師、善知識,有責任傳授佛法真諦,指導學生修行,以及解答學生修行實踐中的困惑。佛教在很多人看來,本質上就是佛法的學習和教育,就象當代人工智能所強調的學習一樣,唯有學習,一個人才可能有效地掌握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識,才能發生無明(無知;ignorance)到明的轉變而有智慧。謙虛勤奮的好學生,尊重老師,受到循循善誘的善知識的提攜而取得修學成效,似乎體現《師說》里學生和老師教學相長的和諧關係。但是在現實世界裡,有些學生大概“天縱英明”,在不同場合貶低老師的教導,特別是淡化所謂“聖言量”在個人佛法修學的作用,也許是認為自己不需要別人的啟迪反而要強作他人的教師爺,或者倚老賣老覺得已經自證開悟如王婆賣瓜,誰知道呢?而某些學生或許本來十分優秀,但卻沒有因緣抉擇到契合的好老師和善知識,或者執着於封閉的自我思辨,被教授和/或自學了不少與八聖道相反的八邪道,比如針對佛陀和其核心教義的妄語妄言和攀附其他哲學和宗教的邪知邪見。世事就是這樣無常而非總具有玫瑰色彩。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善知識,如印順導師尊者菩提比丘等,而互聯網也給了我們親近善知識的條件 – 只要修行人願意,可以多方了解和自由抉擇與自己相應的善知識作為修學佛法的老師。佛陀在自己求道修學的過程中,就有很多位老師,包括修到最高禪定境界的大師。他不斷選擇和超越這些老師,才有通向最後遍正覺的覺悟境界的不斷提高。如果一個修行人在此時此地實在找不到合適的老師,最實際的辦法是以佛陀為師。佛陀本身就是一位偉大的老師,記載他的核心教義和教法的原始經典如北傳的《雜阿含經》《中阿含經》和上座部佛教的《相應部》《中部》等也可以作為我們的老師 – 佛陀在經典里生動地給我們以真切的教導和鞭策,何樂而不為呢?

由此人們要面對這樣的問題:卷帙浩蕩的佛教文獻中哪些堪稱佛經呢?不同佛教宗派對此有不同的狹義和廣義的看法。尊者阿難忠實記錄佛陀教導的大部分原始教典一般被認為是佛經。那些已經加入了部派佛教、後起大乘佛教包括中觀和唯識學派思想的文獻,按照某些學派符合三法印的文獻就是佛經的廣義說法,只要如理如實地在它們產生時代當下作出符合佛陀核心教義的闡釋和發展,也可看作佛經。簡言之,符合此時此地的正派修行人的現實要求,並與佛陀核心教義一致的文獻就是好經典。相反,不能因時因地啟迪人們精進修行、宣揚神秘 / 玄幻 / 迷信思想、刻意偽托佛陀所創而宣揚其他宗教教義、歪曲和反對佛陀核心教義的文獻應該被判為非佛教經典,無論它們是否以“如是我聞”開首或自稱為佛陀所立。記載中國禪宗六祖慧能教說的《六祖壇經》明確地指明其來歷和作者,並非傳自佛陀和印度,但這絲毫不影響《六祖壇經》作為中國佛教佛經和禪宗經典的地位。

當代很多大德是現代修行人佛法闡述和修行實踐的表率,他們的一些系統性著述可以看作新的佛教經典。佛教現代化呼喚更多的適合現代社會和現代修行人的對佛陀核心教義的闡釋、修行方法和次第、修行道德規範的產生。歷史上的很多佛教文獻可以放入電子經藏中保存以供人研究,而為了此時此地的修行人更好地學習佛法和獲得修行的利益,我們更需要佛教現代化的經、律、論。

【參考】


【版權協議】【免責聲明】【隱私條款】

【禪世界論壇】

【禪世界現代漢語版】《相應部》《中部》《長部》《增支部》《小部》 和 《清凈道論》

【禪世界現代漢語版】經典翻譯 PDF EPUB電子書下載

《禪世界WIKI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