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杀戮是人类少喜的结果

杀戮是人类少喜的结果

苟嘉陵

2021.05.01


无论是在基督教的摩西十诫里,或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里,都有「不可杀人」的训诫。这和佛教五戒中的不杀是一样的。可见非暴力与尊重生命是所有宗教的共通价值。人类如果都能在各自的文化因缘里遵守「先知」或「见法者」们不杀的教诲,就不会相互荼毒杀害了。

但事实上人类并没有遵循他们的珍贵宝训,而未曾有一日停止征战。当然也就无法停止杀戮。这就需要所有宗教的传道者们反省与深思了!

为什么各大宗教明明都教导不可杀人,但人类却还是一直不断地征伐杀戮,甚至在启蒙运动以后仍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数以千万计的人们惨遭杀害?人类到底要如何,才会有停止屠杀同类的一天?这个问题,我看就是最有智慧的人都无法回答。

所以我的看法是光靠信仰与经典中的教诲,恐仍很难让人类停止杀戮。曾有位法友说佛法不可能解决世间的政治纷争,讲得虽是没错,但这种看法忽略了佛法可帮助提升人类的智慧。我以为佛法至少可帮助人类了解「何为杀戮」,与减少争斗与对立。不杀在佛法里的意义,也并不只是一条戒律。

它最主要的意义应是指出了暴力的愚昧。因为暴力并没有解决任何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更为深化。西方诸国只知道要尽力「反恐」,却不愿面对中东地区恐怖组织所发起的「圣战」,其实正是自己长期以来对中东地区的人民施行暴力的结果。美国与俄国经年累月地在中东争地盘与影响力,无视当地老百姓们的死活。如以佛法来看,这正是所谓恐怖主义的症结所在。

佛法修行的立场并不会绝对反战,因护卫自己家园的反侵略战争无须反对。但综观历史,人类到底有多少战争是纯粹的反侵略呢?我看绝大多数到别国领土去打的仗,其实都是一种形式的自我扩张。只是人总会巧妙地为自己的杀戮寻找理由与开脱。但这种作为其实只是愚痴,因为并不了解何为杀戮。

换句话说,人类之所以会「自离本处」走向杀戮,其实是不了解自己的表现。也就是实不明白生命到底是什么。佛陀老早就说过所谓的世界,就是人的六根对六尘,与由此产生的六识(注释一)。这十八种东西统称为「十八界」,是一切存在、价值与信仰的所依托处。一个人如果要毁灭十八界,其实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这也就是我以为现代人修习佛法应以喜悦为首要目标的原因。因所谓的开悟其实就是了解自己———包括见到自己希望把另外一个人(或一群人)除之而后快背后真正的阴暗原因。见到了以后,就可放下那种阴暗与执著,就可以海阔天空地开怀、开心与自在了!

能够开心与开怀的人不会好斗与嗜杀。也不会去主动挑起任何的征战。

佛法与一般宗教的不同也就在这里。即佛法的修行所希望达到的,是修行人开心与开怀的经验。那会是人间争斗的终极解决。否则所谓的「解决」只能是暂时的缓和、折衝与妥协。

所以我对战争的看法不是绝对反对或谴责,而是以为那是人类「少喜」的结果,也是精神不和谐的展现。造成人少喜的原因也许很多,就像历来的战争都不乏理由。但若以佛法来看,其实都没有离开人的不了解自己。

佛教只是教人如何了解自己,进而有喜悦与和谐的生命而已。

 

注释一:

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为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为根尘相触所生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作者投稿禅世界。


【版权协议】【免责声明】【隐私条款】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