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飈-關於佛法修學研討會的片段想法

關於禪世界佛法修學研討會的片段想法

諶飈

2020.01.29


  • 研討會的發言人和聽眾,都是佛法的學生,我想您同意吧。我希望大家交換意見,平等溝通,沒有人在這裡是導師、權威,我們也不需要權威,佛陀是我們的老師就夠了。歡迎您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放矢,讓研討會與會者受益。

 

  • 我剛仔細看了您的文檔內容,似乎您對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和神秘主義感興趣,而且我不太清楚您的主題與本次研討會的關係。佛學中的世俗諦,指的是佛教認為的有助於人們理解佛法和令現代人們傾向於佛法的世間智慧和方法,而不是佛陀不感興趣的星象、占卜和有神秘主義色彩的不如實的東西。請您談談和澄清您的看法和目的,包括您的重複性的幻燈片如易經繫辭、陰陽符號、中0/1。謝謝。我個人之見:大衛之星和印在美鈔上面的金字塔之眼,不是佛學所說的世俗諦,而只是世間的一些相而已。諦,真實的別名。不當之處,請您批評。您說的幾種符號,聽眾們中有專家。碰到菩提比丘,他是哲學專業的博士,可能對金字塔之眼的歷史含義理解得更深,佛學理解力也不會差。以色列人當中有對大衛之星的理解和認識比一般人更深,應該不會錯。我不太明白您要同他們談什麼。如果以為世間之法只有某些人懂,別人不懂,這很不好理解,恕我坦率。

    我大致了解您說的這幾種符號,符號學方面,我因讀小說《達芬奇密碼》,還特意去研究了一下。我們曾經對西方符號學,包括梅森組織、聖殿騎士在美國之類花了時間。至於易經和八卦與二進位的傳言,我作為一個科學家,還有聽眾中的計算機專家,相比您來說不會了解不多。

    易經所體現的樸素道理,很多人都在研究。您站在您的角度,似乎想說大家都不太懂。我希望我們平等討論,相互有益。

    有爭議和不同意見,對研討會來說,很正常。各種諦,即各種真實,探討它們,是我們的任務。

    從您前兩次發言來看,易經和道德經方面的歷史學、版本學和注釋學研究,我們都需要加強。

     

  • 我對易經的了解,在於那時處於文明之初,先哲們對自然有一種樸素的認識,如天人合一,簡單抽象,萬物合一,可是對萬物的本質的空性或緣起的認識,不如佛陀的深刻。畢竟從現代科學所了解的人類文明發展和文明梯度延伸看,古埃及比印度早1000年左右,而古印度比古中國可能早500-1000年。而易經和道德經到漢代,版本已經演化了很多,您看到的可能與早期的版本有些意思都有可能相反,這是不能不察的。對古代經典,我們辨析後可以汲取。很多人喜歡厚古薄今,仁者見仁,我不這樣認為。

 

  • 我們在研討會上不是一定要將自己以為的特別是所謂「唯一」真理灌輸給別人,而是平等地將自己對佛學的認識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和批評,互相啟發,互相利益。既然大多數人都不敢說自己開悟,還是以一顆平等心彼此想待吧 – 即使沒有開悟,我們照樣可以研討佛法和修學,這是佛陀倡導的、我們實踐的修學之路,沒人有資格說不吧。

 

  • 每個人根性不同,願意學習什麼,是她/他的自由 – 佛陀因機施教,按大乘佛教的說法,法門無量。

 

  • 法師的思想也是一家之言。研討會提倡學人用自己的修學經驗和看法來討論佛法現代化的重要問題。如果不自己如實思考和修行,我們買一套阿含經/尼柯耶,或者通讀一遍法師的著作就萬事大吉了。

 

  • 修學佛法是一件很困難而偉大的事情,要自己身體力行。

 

  • 印順導師在辨析大乘三系時,特彆強調要想沒有思維上的矛盾,學人必須用三系它們各自的概念、義理,來閱讀其相應的經典;相反用」真常唯心「的概念去讀閱讀」虛妄唯識”的東西,必然是糊塗混淆。這也說明大乘三系割裂很深,雖同為佛教宗派,但是彼此矛盾。究其原因,佛教的歷史遷流, 讓大乘各派的法義離開佛陀的核心教義越來越遠。所以學人可以站在上座部、大乘各系的立場上修行,這是自由;可是要警惕是否偏離了佛陀的核心教義,這不可不知,因為修行是要依靠個人自己的抉擇,除了自己,無人能代替自己去抉擇和修行,不管自己願不願意。

【版權協議】【免責聲明】【隱私條款】

 

Posted in 未分類Tagged

發表評論

此站點使用Akismet來減少垃圾評論。了解我們如何處理您的評論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