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涅槃之有?

涅槃之有?

苟嘉陵

2020.07.28


上個月在般若廣場與禪世界探討業與業果的時候,諶飈兄就說他以為中國佛教發展到後來已經是太偏向「有」的一邊,而不是佛法原始中道的精神了。這個看法我以為是真知灼見,的確是中國佛教目前所亟需覺知與匡正的。但這個現象的形成,是完全可以被理解的。

因偏向「有」本來就是世間宗教的共相。眾生一向都因無常而有不安,會憂心自己死後的去處。於是宗教就應運而生,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當佛法後來逐漸被發展成了一種宗教,「有」會成為佛教的主題之一並不讓我感到意外。原始佛教雖也包含了要化解人的不安,但佛陀並沒有創造「有」來作為人的「嬰孩奶嘴」(pacifier),而是教導人如何運用智慧來超越與克服不安。所以我同意諶飈兄所言佛教的現代化必須用現代人的語言來表達佛法既不偏向「有」,也不落入「無」的中道立場。而這個「不落有無二見」的中道立場,其實也就是佛說緣起法義的基本立場,是不能因為人的「不了解」與「不安」而打折扣的。

「不落有見」是指修行人瞭解自己的生命是「因緣所生」,本來就是不住生滅變化的過程,也隨時都在生與死。是因為我們沒有對這件事如實了知,才會由根塵相觸產生執著而以自己「實有」,也才會興起將來有一天可能會由「實有」轉為「實無」的恐懼與不安。而佛陀所教導的緣起法是在提醒我們眾生———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執著,才會昧於事實自己嚇自己地有那些不安與「生死大苦」。若以法眼來看,人類所有瘋狂積累與自我擴張的背後,其實都是這個苦與不安。也就是所有貪與瞋的背後,其實都是痴,也就是「無明」。是因為這個原因,四念處的覺知修行才會是佛陀所立修行方法的核心。

因佛陀並沒有創作了什麼「涅槃的有」來安慰(pacify)眾生,而只是教導眾生如何認識事實與瞭解自己而已。

涅槃這個詞,在佛陀以前的古印度文化裡就有了。佛陀只是借用並賦予了它新的法的含義,也就是指一個人因瞭解事實而不再會有生死大苦了!

佛法裡把人恐懼、不安與憂苦的根本原因稱作無明———對諸法實相未能充分了知。而人一旦充分了知了實相,衝破了無明,就不會再有不安與憂苦。也就是能超越實有與實無等「不如實知見」,而能從此有真正心靈的自由了。

關於這個修行須衝破無明的詳細過程,佛陀曾對弟子們講解過十二緣起(注釋一)。佛陀曾對阿難說十二緣起甚深,非他所能徹見(即修行人須有佛陀的智慧方能完全看見),但我們一般修行人在修行過覺觀以後至少也應能認知到兩點:

1)實有與實無等意識形態(識),是由 :
對事實未充分了知(無明),與
夾雜著未充分了知的所做(行)———影響與決定。

2)任何形式的:
恆常感(統稱常見,包括靈魂、神識或中陰等觀念),與
實有感(統稱有,包括我、成就、愛情、民族、主義等觀念)
——— 都是被執著(取)與愛染(愛)影響與決定,
也都會是憂悲苦惱的原因。

所以涅槃當然也可以因被修行人愛染與執著而形成「涅槃之有」,最後也會形成一種憂悲苦惱。這和修行人因正見不足而執著與愛染於神識或中陰思想,是一樣的。

筆者尊敬所有的宗教。但必須指出中國佛教的現況的確是偏向有,並不符合佛法中道的精神

注釋一:佛說十二緣起為: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作者供稿。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