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会-请勿小看虚无与空虚

请勿小看虚无与空虚

山海会

2020.01.21


虚无主义存在于佛教里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这并非笔者如是说,而是佛教里的大论师龙树菩萨如是说。他最有名的代表作中观论里就曾清楚地指出:「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什么是「有空」呢?就是执于空见,以空为实有。这当然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和我人的生命密切相关的。「空执」也不是佛法修行人才有,而是所有的人都可能有的。它基本上包含了人因自身存在目的与价值的未明,而产生的空虚与焦虑。

所以空虚感对人类来说是一直都存在,只是到了近代才比较突出。而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科学的进步而造成西方人对传统基督教价值与思想体系的挑战与质疑。不少佛友因此就以为佛法刚好可应运而生地「接手」,可以照顾新时代里西方人心灵的空虚。但作为佛教现代化的推动与倡导者之一,笔者以为这个想法至少值得所有的佛法修行人深思与怀疑。因为空执的确存在于佛教里,也不是始于当代。除非佛教能充分现代化而釐清了佛法的空义,否则想要解决近代西方人心灵空虚的问题,会有问题。圣龙树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见到这个问题了。人如果错解空义而产生了空执,其严重程度是连佛都没办法的。

因为佛陀并没有教人执于空,而是修行人自身的作为。这基本上就已经说明了希望佛法能取代基督教,而成为大部分西方人心灵基石的想法,应是一种希望式思维(wishful thinking)。因为佛法的修行基本上是靠人的自力,和基督教主要是靠他力(神的救恩)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换句话说,这里存在着一个文化移植上的断裂(chasm)。笔者当然不反对欧美朋友修习佛法,也肯定多元价值。在美国不少犹太裔已经在在认真研习佛法,也已经是一个事实。但人的空虚感实是一件颇複杂的事。印度人的空虚和中国人的会有不同。而美国人的空虚,自然会相当程度地相关于天堂与上帝。这才符合佛说缘起法则的真义。

所以笔者在用英文对美国朋友讲佛法时会屡屡引用圣经,而绝不敢採取西方近代哲人的「反基督」态度。因为大乘法义的核心之一就是「随顺」,也就是要根据对一切因缘的如实觉知而决定行止,不可与因缘相对立。这不是龙树、无着或世亲等大菩萨们的首创,而是大圣释迦牟尼佛本来的行止就是如此。释迦佛随顺了当时印度人的文化习性,而用了苦、空、无常与无我来演说缘起。但这绝非意味着苦、空、无常与无我有何实义。

修行人若「执于苦」,当然就会以为娑婆世界是「非离不可」。这就会产生其实不合于缘起中道法义的出离思想与厌世心态,使得「到另一个地方去」的心思成为生命的主要重心。

而修行人若「执于无常」,就会造成一种「懒人哲学」或「不行动主义」,而以为一切的努力与作为都是白费力气,或没有意义。这种心态在目前的中国佛教里,应是颇为普遍的存在,使得不少法友们欠缺生命的活力。也使许多的佛教团体明显地缺乏组织能力。

至于「执于无我」其实和「执于空」十方类似,也就是一种虚无主义。这种思想是以为我和一切都不存在,或本质上都不存在,而造成一种「断灭见」,使修行人对因果法则漠视与忽略。其结果会造成人对环境保护意识,与社会意识的欠缺,也会使人没有兴趣参与任何的公益或社会活动。因为在他们心里,会以为这些事其实都没有意义。

但在另一方面,虚无主义的思想也会形成一种纵慾主义,而使不法商人的生财更加不择手段,及贪官更进一步的贪得无厌。因为当人的生命里已经没有任何的价值,除了会成为犬儒主义而不再相信任何的教条,同时也就会以满足个人的「享受」作为生命唯一的目的。

但若以佛法来看,虚无与空虚其实就是欠缺喜悦。而佛说四谛法的目的,也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当一个人的生命里有了喜悦,所有这些不择手段与贪得无厌的行为模式都会自行消失,对苦、空、无常与无我的偏执也就都会自然消退。但要一个人不再空虚与苦闷,需要其人了解解脱道,并修习八正道与四念处,才可成功地成为一个喜悦的人。这虽确实是可达到的人的经验,但首先须请大家不要小看人的虚无与空虚。因为它只是人「生命之苦」的冰山一角,需要人精进努力地修习智慧方可看清。


Published firstly at Wisdom Voice.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