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嘉陵:假如我是真的 — 谈佛法里的迷信

假如我是真的 — 谈佛法里的迷信

苟嘉陵

2019.04.18

般若广场终于要讨论何为迷信了。这个议题是梁兆康兄所提。我想他想讲一些关于佛教里何谓迷信的话,已经有颇长的时间了。我同意他主张这应是佛法现代化重要部份的看法,所以用本期的般若广场来讨论这个议题。但同时我也深知这个题目不只是限于佛教内,同时也应是和全人类相关的一个议题。要人类能在这个议题上达成共识,自然会是困难重重。但这并不是我们讨论的目的。我们的目的仍是让现代人了解佛法。而我也很想梳理梳理若由佛法修行的角度看,我人对迷信的态度与立场又到底为何。

讲到了迷信,就不禁令我想起马克思和孙文。因他们都是反对迷信的人。国父孙文在近代的中国历史中,应算是不折不扣的改革者了。而他对中国人各种「崇拜偶像」的迷信,从小就是深恶痛绝。他甚至曾在青少年时期有过在关帝庙里破坏神像的行为。他当时是以为正是因为迷信,中国才会如此地落后、不民主与贫穷。而他的这种思想,基本上和马克思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只是因他是基督徒,故不认为基督教是迷信。但马克思根本就以为一切的宗教都是迷信,也是人类创造了上帝。这也就是为什么发生在近代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会对宗教具有极大的批判性与破坏力。因马克思、孙文及所有的共产党,其实都把「封建迷信」视为社会进步的阻力。

佛陀在思想上其实也是人类的重要改革者,只是他并没有直接去从事政治革命或社会改造。但改革者如不从事任何社会改造,又何以会被称为改革者呢?这是佛法在人类文化里的弔诡之处。佛陀应算是不折不扣的革命者,但他所革的不是任何政权或政府的命,而是革所有人类心灵的命。他指出所有的人类都因为一个原因而深陷苦恼之中。而这个原因,是所有的人类都有一个错误的见解与认识。

记得台湾以前有部电影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假如我是真的」。佛陀发现且觉悟到的,就是他看到了所有的人其实都抱持着一个「迷信」———以为我是真的。只是佛法里没有用这个通俗的语句,而是用了「我见」、「我执」来形容这个事实。佛陀体证了「一切法无我」与「一切法非我」,所以「我」是一个观念,并不是实有的,也不是不变的。是因为众生有「无明障覆」,所以世间才会有种种不公与不义。而佛陀所要破除的,就是这个「以我为真」与「以为一切法有我」的迷信。以佛法的立场看,人类的这个迷思若没有得到纠正与变革,世上将永远都有不公与不义。也就永远都会有如马克思与孙文这样的人,要去不断地主张或从事政治与社会革命。

这不代表佛陀就不认可,或反对任何政治与社会制度的革命。他如果反对任何东西,应是他反对暴力而提倡不杀。但他没有反对当时印度的宗教,或批评宗教信仰就是迷信。相反地,他尊重所有的宗教。如果要说迷信,应是所有尚未「远尘离垢,得法眼淨」的人都有迷信。只是如果没有经佛陀指出,绝大多数的人不会知道。但就算是佛陀已经指出了,我看绝大多数的人类仍然是有着各种样貌的迷信,包括迷信金钱、迷信权力,迷信科学,或是「适者生存」的强者哲学⋯⋯

前几天听慧聪法师的佛学讲座,他就曾顺口提到「执着就是崇拜偶像」。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以为慧聪法师确是深明佛所说法的心要。


何为佛法修行的正信?

苟嘉陵

2019.04.18

有佛友对我说:「信仰坚定的人,常常会非常顽固!」我听了微笑而点头,但总在心里觉得不能不探讨大乘法义里关于信愿的这一部分。否则佛法的现代化是会流于不切实际的。因目前多数的中国法友都是「信行人」,而信愿也是印顺法师所指菩萨道里「学佛三要」的一部分。如何使信行人能不再顽固,就是和现代人的修行密切相关的了。

最主要是信的意义,应包含修行人应永远保留自己心灵的空间,也就是不能「自以为足」地把自己定位为「已经不用再继续学习的人」。事实上这是菩萨道的一个要点,也表现在四无量心的「法门无量誓愿学」上。修行人信仰佛陀及佛法,真实的意义就是一个人有彻底认知自己「有需要学习」的心态。菩萨更是为了无边众生的无尽烦恼,而会不断地与时俱进。所以菩萨行者如果认为自己已是大菩萨,就不再需要学习,这种心态已经是不合大乘法义了。声闻乘的极果虽确实是「无学」,但那是解脱道,不是指菩萨道。而菩萨行者最重要的属性,就是要有柔软心而永不自以为足,也会一直维持开放的心灵。能保留自己心灵的空间,才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相应。否则就会有法慢,也会在相上流露出顽固的气质。但这是与菩萨道的大悲心不相应的。

本期般若广场探讨正信与迷信。欢迎大家一起探索「何为佛法修行的正信」的专题。


首发于般若广场。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