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飚:如实修行-庄严寺四念住禅七的体会

如实修行 - 庄严寺四念住禅七的体会

谌飚

2018年11月04日


金秋十月,我有幸参加了在美国佛教会庄严寺开印阿阇黎主持的四念住禅七。宏伟的大佛殿和菩提大道,别致的观音殿与和如图书馆,以及美丽的七宝湖,在这个庄严的佛教道场,我常常有回家的感觉。庄严寺方丈慧聪大和尚是我的皈依法师,美国佛教会会长尊者菩提比丘曾就巴利佛经的翻译施教于禅世界的中文译者,而这次主七的开印阿阇黎,兼通北传和上座部佛学,深入经论和禅修,为我辈学人所敬仰。本次上座部风格的禅七,其教法追随南传佛教的风范,与北传中国禅宗的方法和道风十分不同,令人向往。

禅七的安排包括了开印阿阇黎的四念住的禅修教导和开示,以及关于正见和邪见的充满学术气氛的研究探讨。每天有禅真法师主持的上座部早课和瑜珈放松,而大多数时间是分段的密集禅修实践。庄严寺的常住法师包括尊者菩提比丘全程参加了坐禅、站禅和行禅的禅修与研讨,为学员们作出了表率。在此我想谈两点禅七带来的体会。

(1)四念住禅修是符合佛陀教导的如实修行的方法。在早期经典如南传尼柯耶《相应部》和《长部》等经中,佛陀反复强调了修持四念住的重要性,而四念住与三法印(或四法印)、四圣谛和八正道等一起构成了佛学如实修行的严密体系。以龙树菩萨为代表的大乘佛学发掘了早期佛教的精髓,并阐发扩展成为大乘教义,为北传佛教奠定了基础。虽然在汉藏和东亚流行的佛教认可佛陀的早期教诲,可是与南传尼柯耶相对应的早期经典如四部阿含经,由于历史和翻译上的原因,长期以来没有在北传佛教界得到应有的重视,更遑论佛陀早期的简洁有力、直指人心和如实关怀的教法。个人虽然学佛多年,参加了一些法会和研读了不少经典,但是四念住禅七仍给我以耳目一新和得力之感。曾读过中国大陆思想家顾准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一书,作者通过观察和体验乌托邦教条思想在当时中国的实行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声称应该放弃从概念到概念和被描述得天花乱坠的虚幻“理想”,回归具有实证色彩的经验主义。这次禅七教导的四念住修行方法便是着力于经验主义和体验的佛学实践:以身念为最基本的念住,如实地了知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特性的分布和影响,由觉受切入,从头到脚扫描而分别体验四种特性各自的软 / 硬性、粘滞/流动性、冷/热性和推动/支持性。然后扫描四种特性各自整体的坚固性、凝聚性、温度场和动力性。最后把地、水、火、风的特性分布和感受循环相接地扫描,形成整体身念的一致觉知。作为一名图像科学家,我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方法的理性和如实性。通过切实的连续扫描,一个人可以获得地、水、火、风的四张特征图像,把它们快速和反复地联系在一起,便形成有关身和受的如实图景。这里不需要玄想,不需要概念、观念和头上安头的思考,而只有亲身的真实体验和概念转化的真实经验 - 一切眼、耳、鼻、舌和身的觉受不再神秘化和虚幻化,那些超出真实感受范围之外的光、颜色和想象等无自性的东西,自然都没有意义,不再让学人困惑。在心的主导下(《法句经》第一经Dhp.1.1),基于深入观察和体验的受(生理方面的乐受和苦受;心理方面的喜受、忧受和舍受)念同样如实地显现,自然地进行到心念,学人便有无常、无我的真实觉知,并认识到之前认识到无常的心当下就是无常。这种教法可以彻底破解人们多年来在世俗社会中由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培养出来的对常的观念上的期望和强化。当然常的幻象的生成,冰冻三尺,非几日的四念处禅修可完全消融,但是通过禅七中的密集禅修训练,四念住修习之法已经生根。随着假以时日的深入修习,可以预期法念住将帮助我们巩固对万法的无常、无我和寂静的认识和体验。想强调的是,四念住的禅修方法,特别适合受过现代教育的佛教徒或佛学爱好者,他们从理性和实证入手,会十分坚定地走修行的正道;同时这一方法也与我们在禅世界平台上提倡的佛教现代化的目标相一致。

(2)在禅七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开印阿阇黎的慈爱心。在每天的学员问答环节中,阿阇黎运用通达的善巧方便,就学员们的问题抽丝剥茧,不厌其烦地讲解,幽默风趣,引人入胜。我提到最近几年,特别是今年缅甸罗兴亚人受到种族迫害的事件,向阿阇黎询问缅甸上座部比丘们的立场和意见,是否表现了佛法的慈爱之心。阿阇黎讲到一部分僧侣不怕牺牲,走上街头,向迫害行为表达抗议;但是也有一部分林居的禅师们,独善其身而专注自己的修行,认为业报轮回无休无止,因而不必在乎永无止境的现实。阿阇黎只是把他的观察和了解告诉大家,供我们理解而不作价值判断。他澄清了共业概念为大乘佛法所据而上座部认为业为个人所有。当问到喜悦在世俗生活中当生的价值时,阿阇黎耐心地解说了喜受和乐受的无常性和无我性。在南传尼柯耶《相应部》和《长部》中,佛陀讲到进入和住于第一禅和第二禅时,修行人会体会到喜悦,甚至狂喜。禅世界主张了知无常性和无我性后,在当下的生活中如实地体会喜悦是有积极的世俗生活的意义的,而关怀他人也是与慈爱相符的。我们看到有些修行人可能没有了知一些如实的修学方法,被各种幻象和某些法门中彼此非究竟的矛盾所困扰,处于观念的陷阱中而不能自拔,或热衷于离开佛陀的简洁和直接教法较远的繁琐的和非理性的法门,追求一些有相的和神秘的修法与体验。如果某种修行方法不如实,不能为当生的日常生活带来喜悦,我们就应该质疑该方法是否与初期佛教中佛陀的教导相吻合,而不要在乎某人声称该方法“符合三法印”或用“依法不依人”为他自己辩护。佛陀在南传尼柯耶《增支部》的《卡拉玛人》(AN.3.65)经中对理性修行作了反复的强调,可作学人的参照。而推行理性和如实修行也是慈爱的体现,它可以引导学人走在正道而不是邪道上,让更多的学人能斩断十二缘起的因缘之链。即使某些禅师只将慈爱修行回归自身,可是有开印阿阇黎这样的大德们宣说正法,谁说业报轮回没有息灭的可能和时候呢?

最后我要感恩开印阿阇黎和禅真法师的禅修教导,感谢庄严寺常住法师们和张维光师兄等义工的帮助和护持。愿正法常住,愿正法兴盛。

【Chanworld.org】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