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世界聲明:譴責目前昂山素季和緬甸軍方的行徑》
禪世界(Chanworld.org)
2017.09.18
眾所周知,緬甸是一個佛教徒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國家,是南傳佛教的重鎮。當代的馬哈希禪師和帕奧禪師對推動南傳佛教的發展和禪修的國際化做出了巨大貢獻。1954年由馬哈希禪師領導的並由緬甸政府資助的第六次佛經結集一度成為佛教歷史上的盛事。
可是最近在緬甸發生的羅興亞穆斯林被政府軍攻擊和驅逐事件,卻讓全世界的佛教徒產生了極大的困惑和不安。根據2017年9月18日路透社的報道,英國、法國和澳大利亞政府已敦促緬甸政府領導人昂山素季結束針對羅興亞人的軍事武裝暴力。到目前為止,在歷史上一直聲名狼藉的緬甸軍方反擊叛亂武裝,造成超過41萬的羅興亞人在家園被毀的情況下逃到鄰國孟加拉,而聯合國已經把正在上演的事件定性為種族清洗。
昂山素季是一個佛教徒和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自1988年參與緬甸政治以來,她於1989至1995年、2000至2002年、2003至2010年3次被軟禁或逮捕,喪失自由長達15年。昂山素季的政黨在最近的緬甸大選獲得勝利,使她成為事實上的緬甸政府領導人。作為一位在過去為自由和人權積極奮鬥的人士,面對國內的種族屠殺和人道主義災難,昂山素季在最近一段時間裡,含糊其辭,與軍方態度曖昧,頂住國際壓力,放任事態發展,讓人間悲劇在所謂民主化後的緬甸出現。
「《佛陀樹下最清涼》是昂山素季的一篇著名散文,系統地表達了她的世界觀、倫理觀和政治觀。在世界觀層面,她相信因果律,「我是佛教徒,我相信因果律,因此『命運』對我不是那麼重要。因果意味著行動。你創造你自己的因果律。如果說我相信命運,它就是我為自己創造的。這就是佛教徒的方式」。「沒有人超越因果律,無論他們多麼無法無天。他們可以超越人間法律,但無法超越因果律」。在倫理觀上,她強調慈悲的意義,「慈悲是我們大家在這個世界上都需要擁有的東西」。「要克服自己的恐懼你首先要對他人表現出仁慈。一旦你開始以仁慈、善意和理解來對待他人,你的恐懼就消散了」。而「仁慈和智慧必須相互平衡」,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而在政治觀上,昂山素季主張以佛教的精神建立政府,「統治者要給人民提供和平與安全的保護,他就必須遵從佛陀的教誨。這些教誨的中心是真、善與仁愛。緬甸人民在為民主而進行的鬥爭中所追求的就是一個具有這樣品質的政府」」 -(引自互聯網)。
把她曾經的立場和當前的殘酷現實相對照,可以看到昂山素季完全違背了一個現代政治人物的基本的操守 – 對基本人權的系統化剝奪和濫用政府的權力。很難想像緬甸在這樣一個人的領導下會堅持自由、平等和人權,更不要說去實現佛陀所倡導的世界觀、倫理觀和政治觀。弔詭的是,昂山素季受到前軍政府的迫害,現在也許出於政治目的,與軍方沆瀣一氣,製造活生生的人間悲劇。那些對慈悲和因果律的認同,難道只是一個政客的謊言嗎?
我們很遺憾地看到,在緬甸這樣一個佛教盛行的國家,卻有若干「佛教」僧侶,積极參与對羅興亞人的迫害,有些成為施加暴行的首領。我們也很遺憾地看到,緬甸還沒有佛教領袖挺身而出,對正在發生的人禍表達基於慈悲的任何意見。歷史上緬甸佛教界和政府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當前的關鍵時刻,分辨真假佛教徒,分辨真假慈悲心,分辨真假修行,正當其時。
禪世界譴責目前昂山素季和緬甸軍方的行徑,呼籲全世界的佛教徒行動起來,向緬甸政府施加最大的壓力。禪世界也呼籲佛教界領袖們,特別是緬甸南傳高僧大德們在此事件上,旗幟鮮明地表達態度,譴責邪惡 – 這不是狹義的政治,這是佛教在此世間的表現。
全世界都在看著你們!
【Chanworld.org】2017.09.18-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