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李向平教授講太虛大師最關心的時代問題——“菩薩與公民”

【不代表禪世界和轉貼者的觀點】


聽李向平教授講太虛大師最關心的時代問題——“菩薩與公民”
發布日期:2017-07-22   來源: 上海玉佛禪寺

2017年7月22日,上海玉佛禪寺邀請華東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李向平教授為覺群人生講壇作題為“菩薩與公民—太虛大師最關心的時代問題”的專題講座,許多聽眾慕名前來。

上午9時30分,講座正式開始。李向平教授先跟大家分享了太虛大師形成“菩薩與公民”思想的原因。李向平教授認為,人皆具有佛性,人皆可成佛;人人亦都能做成菩薩。當代中國人、中國社會都在關注的誠信、功德、公德,如何藉助於菩薩信仰獲取一個圓滿的解決,這是太虛大師最為關心的時代問題。

李向平教授以豐富的學識以及多年研究人間佛教的經歷,從太虛大師所提倡的菩薩戒、菩薩行、菩薩公民、菩薩信仰與公民道德等方面為大家闡釋了他對菩薩與公民兩者之間的關係以及對於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思想的理解與體悟。

李向平教授認為太虛大師提倡以菩薩的人生觀去修養公民道德,以菩薩道、菩薩行實現公民道德,成為共修共業之最大成果——“菩薩公民”。

依太虛大師佛教理論,“菩薩公民”第一步必須先從個體出發,做一個好人,學習菩薩的善行,最後成佛;其次是從個人往外推及,無論是出家的僧團還是在家的信眾,都必須組織起來,成為一個適應現時中國社會環境的共修團體。也即是當個人修成完善的人格之後,發起普度眾生的大願,教化一般民眾成為修行十善的“公民”。

進而,李向平教授介紹了中國人信仰佛教的基本內容,也即是觀音、普賢、文殊、地藏四大菩薩的信仰。而當代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皆與人間佛教四大菩薩信仰如悲、願、智、行具體修持形成了密切的關聯。惟有共業共修的菩薩道、菩薩戒、菩薩行與菩薩願,能夠使信眾因菩薩信仰成公民,因公民公德而成菩薩。

Posted in 未分類Tagg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