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經》講記-南懷瑾5

前言第一品佛國第二品方便第三品弟子第四品菩薩第五品文殊師利問疾第六品不思議第七品觀眾生第八品佛道第九品入不二法門第十品香積佛第十一品菩薩行第十二品見阿閦佛第十三品法供養第十四品囑累


《維摩詰經》講記 5

南懷瑾

第五文殊師利問疾


5.01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詶對。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實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 】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遶,入毗耶離大城。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所可見者,更不可見。且置是事,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殷懃,致問無量。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

【維摩詰言: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 】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空。又問:空何用空?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又問:空可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舍。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槃。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以己之疾,愍於彼疾。當識宿世無數劫苦,當念饒益一切眾生。憶所修福,念於凈命。勿生憂惱,常起精進。當作醫王,療治眾病。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無有實法,誰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於我不應生着。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為斷病本,而教導之。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何所攀緣?謂之三界。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彼有疾菩薩,復應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何謂縛?何謂解?貪着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非垢行,非凈行,是菩薩行。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着,是菩薩行。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雖行六波羅蜜,而徧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着生於梵世,是菩薩行。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雖行四念處,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舍佛法,是菩薩行。雖隨諸法究竟凈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凈佛土,是菩薩行。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舍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以上為原文。)

這一部經是維摩居士藉病說法,如何解脫生理的困擾。上卷講佛的小乘弟子,每一位成就的優點也正是他的缺點,因此只算是小乘的羅漢,不能入佛菩薩境界。《維摩詰經》中卷第五品開始進入大乘菩薩,由文殊菩薩代表佛去向維摩居士探病。後世《天女散花》這齣戲,就是由文殊師利菩薩出場這裡開始的。文殊師利也翻譯成曼殊室利,我二十幾歲以前寫佛學文章的筆名,用的就是室利,我不想用曼殊,因為已經被蘇曼殊那花和尚用了。後來我他不用室利了,要利就利天下人嘛!為什麼只利一個房間?

文殊師利是大乘菩薩中智慧第一,他的坐騎是獅子,代表他的根基,獅子一吼,百獸腦裂。現在我們這個劫數叫作賢劫,在這個劫數里有千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位出世的佛,將來彌勒菩薩要來當教主,是第五位。第一千位成佛的是樓至佛,就是韋馱菩薩,他發願最後成佛,在成佛之前擔任護法。文殊師利菩是走過去七佛之師,他們都受過他的教育,他同觀音菩薩於久遠劫來早已成佛,因為他的弟子要到這個世界上來成佛,所以他這個作老師的特地來捧場,來輔佐佛的教化,地位等於是佛的教務長。


5.02 文殊菩薩來了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現在,佛要文殊師利菩薩,代表他去探視維摩居士。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詶對。」我們寫信給出家的法師,或者出家人寫信給自己的師父,可以用「上人」作尊稱。上人的根源出自《維摩詰經》,唐宋學者所作的詩詞送給法師的,就寫贈某某上人,在《全唐詩》中很多見。大家看的《唐詩三百首》,不過是唐詩中的萬分之一而已。上人也就是和尚,意義是人上之人,是第一等人。俗語:「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就是同一個道理。

詶對是應酬對答。中國文化中,小孩子從小教他「洒掃應對」的基礎教育,也可以叫作「應對進退」。我同朋友們說,現代人的修養失敗,家庭教育要從洒掃應對開始,都沒有學,以為在學校掃掃地就是洒掃。掃地要怎麼掃,環境怎麼樣清潔整齊,都要受過嚴格的訓練,否則是不懂的。現代的孩子好像不大管這個,現代人應對就更差!許多年輕人,甚至中年人,對長輩、對老師說的都答「對」!「對」是對平輩或小輩用的,對長輩、對老師要講「是」!現在我也聽慣了,希望他們講「對」就好了。剛才某某同學帶了太太來看我,太太坐在一邊沒坐端正,他就當面糾正,他可是受過嚴格傳統教育的,但我還要幫他太太打圓場。現在時代不同了,文化的重新建立,不是一兩個人說說就行的,很難了。

講到「詶對」兩個字的重要,包括了應對進退。什麼是應對進退?不是見人進一步行個禮,走時告退時退一步。進退是作人對一件事該做、不該做,該答應、不該答應的進退之間,其中的應對是非常難的。應對進退實在是作人的基本教育和態度,中國人叫儀禮,儀錶態度是作人的基本道理。如果儀禮都不行,何況大禮!比如有某某同學,再三說要做事,我讓他來這裡上班,他每次一來就先去打坐,那還做什麼事?這進退之間就是不懂。這個進退的學問太多了,又像有些學生,進入人家的客廳,應該往哪裡坐都不會,乃至吃飯拿個筷子和碗都不對,有什麼辦法!

文殊師利菩薩對釋迦牟尼佛說,唉!這一位上人啊!很難應付的。一般人差一點的,到他前面動輒就要挨罵的。為什麼呢?

深達實相,善說法要,辯才無滯,智慧無礙,一切菩薩法式悉知,諸佛秘藏,無不得入,降伏眾魔,遊戲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文殊師利菩薩這一段話,好像是官場中對皇帝下的命令委婉表示很難,但雖然如此,還是得去。好像我常常叫同學去做什麼事,「唉呀!老師啊!這……那……」的,我一聽就討厭,真不堪受教。

文殊師利菩薩,首先說維摩居士「深達實相,善說法要,」,這八個字就要了命。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菩薩的境界,才有實相般若。實相無相,真空妙有。換句話說,維摩詰以在家居士身成佛了。不但成佛,還能夠說法,使一切眾生,自利利他。我們講教書的例子,善說同不善說的差別很大的,好多年前有位同學師範畢業之後去教化學,他用教詩詞的境界去教化學,把化學公式套在詩中講出來,非常受歡迎,這就是善說。哪像你們有些同學出去說法,站在台上兩眼向前瞪,誰也不管,講得是滿口學問,但是一點效果也沒有。善說法要是很難的,尤其在這二十一世紀,把佛法做到善說法要更難。維摩居士能做到「深達實相,善說法要」這個境界,已經不得了了。

接下來,「辯才無滯,智慧無礙」,這個辯才可不是強辯,而是一切問題到他前面都解決了,都不成問題,他都不用腦筋想了。用腦筋想是世間的聰明,他到了實相般若境界,那智慧就如珠之走盤。有些人很會講話,一聽就知道是歪理強辯。真的辯才無滯的人,只有成了佛的人。任何法門,不論世法、外道,都可以到達佛法最高峰。古德說,「正人用邪法,邪法也是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也是邪。」何以能做到辯才無滯?因為智慧無礙之故。

《維摩詰經》這裡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修道成就的標準,真悟了道的人,就具備這些條件。大家學佛不要狂妄,自己拿每一條來對一下,能做到深達實相嗎?能做到善說法要嗎?能做到辯才無滯嗎?能做到智慧無礙嗎?拿智慧無礙來講,我們這裡學佛的幾位,在社會上一般都覺得是智慧很高的,但是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處處在障礙,可是還覺得自己了不起,狂妄無知啊!造的是很糟糕的因!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一切大乘菩薩佛法,一切法門,包括外道魔道,任何一種戒律規矩,沒有不知道的。「悉知」,又是一個第一次出現在這本經的詞語,後來在中文信函中,尤其是長輩的口吻,常用到「來信知悉」。居然也有學生寫信給我,「老師您來信知悉」,完蛋了。講到這個,還有學生都作了大學教授了,給我的信封上寫着「南師懷瑾」,南師就南師吧,算了。但他把「師」字寫到邊上,「懷瑾」寫到中間,他以為是對我恭敬,唉!剛剛相反。信封上寫「南先生懷瑾」是給郵差知道寄給誰的,「懷瑾」兩個字可以偏到旁邊,表示自己不敢稱先生的名。但是在信的內容,你就不能把長輩的名字偏到旁邊,否則極為不敬。唉!對這些傳統文化教育怎麼教?我真急死了!現在的教育部懂不懂這個還是個問題。

諸佛秘藏,無不得入。」若我們問,佛法修持裡面有沒有秘密?有。但是對於最高的秘密,禪宗六祖答得最好,秘密在你那裡,不在我這兒。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卻見不到自己的本性,這是公開的秘密,眾生卻不知道。比如宇宙的秘密,我們現在知道有電是很平常的,但古人幾千年來就不知道。虛空中還充滿了許多其它東西,是目前科學所不知道的。

大家看佛教密宗很秘密,其實不是,它都有道理的。悟了道的人來看密宗,就覺得一點都不秘密。真道並沒有秘密,每個人對佛法的究竟,深入程度不同,這是人性最高的機密。唯有成了佛的人,才對一切佛的秘密統統了解。譬如,我問你們,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叫阿彌陀佛?你說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為什麼是西方?為什麼東方佛土有藥師如來長壽佛,那也是無量壽啊!何以南方的佛名寶生如來,是什麼寶啊?寶生佛是怎麼成佛的?他用哪個法門?一切佛法講空,為什麼北方是不空如來?那北方有什麼啊?為什麼中國文化的帝王是坐北向南?所謂南面而王,而坐西向東的卻是當老師的師位?這些道理你們懂嗎?我不提你們有沒有想過,恐怕等你們舍利子燒出來了都不知道。所以諸佛法都有秘藏,這就是秘。維摩居士以在家佛的身分,對一切佛的秘藏、奧秘,都深入進去了,他在上方世界早就成佛了,是金粟佛,故意到下方世界來,示現居士之身。

降伏眾魔,遊戲神通。」一切魔障對維摩居士都沒有辦法,本經上卷提到大魔王都怕他的,連帶來的魔女都被他照單全收了,最後魔王只好向他投降,請他歸還魔女。既然他能降伏眾魔,為什麼病魔還沒有降伏?等一下我們會看到他對病魔的處理。雖然如此,有時對於世俗的魔還只好避開,一跳出紅塵就避開了世俗的魔。要能深入世俗,降伏世俗的魔,就是大出家了。維摩居士還具備一切神通,一切在家、出家,世俗、出世對他而言,只是遊戲而已。真的神通是大智慧的成就,這是他成道的條件。你們學佛的覺得自己有點開悟了,對一對這個條文,這就是戒條,哪一條你做到了?講起話來言詞不清,我常訓你們的:言不壓眾,言詞不清,條理不明。講了半天話,要點在哪裡都不知道。貌不驚人,又沒有威儀,威儀不是凶樣,也不是擺一副死相,而是功德成就了,一到那裡就有那個氣度,就像花香或電感一樣發出來。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這是說維摩居士一切智慧,一切方便法門都成就了。文殊師利菩薩向佛報告,這位上人難辦了,他是這樣境界的人。但是佛既然吩咐了,文殊師利菩薩也只好去了。

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實時八十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文殊師利菩薩一答應要去,在座所有的人,都要跟去看鬧熱。要去的有大菩薩、佛弟子、欲界天王玉皇大帝釋提桓因。講到釋,中國出家人本來是保留原來姓氏的,例如從智法師姓李的話,就叫李從智。到了南北朝以後,出家人才去掉俗家姓氏,一律改姓釋,是追隨釋迦牟尼佛的意思。跟文殊師利菩薩一起去的,還有大梵天、四天王等。他們心裡想,這兩位大士要對話,一定有好戲看了。同時又有八千位菩薩、五百小乘人、百千天人都要跟去。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遶,入毗耶離大城。」文殊師利菩薩就帶着他們,進城探病去了。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及諸侍者,唯置一床,以疾而卧。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維摩居士有他心通的,那一邊大眾決定要來,他就感應到了。維摩居士就用神通,把房間里的東西都搬空了。這個要注意,是在點題,我們講心房、心室,你要心念能空,才能空掉物質。剛才講有的人一臉死相,就是腦子裡空不了,業力現到外形上了。維摩居士是大富人,房子是很大的,文殊師利菩薩要來,他把房子縮小了,變成了一丈見方。後來廟子和尚住的房間叫方丈,就是這樣來的。十寸成一尺,十尺叫一丈,這叫合十,我們合掌也叫合十。維摩居士念頭一動,就把房間布置好了,成為空的房間,沒有東西也沒有侍者,只有一張床,他靠在床上。因為都空掉了,文殊師利菩薩大概也不用找門房,就一直進去,看到空的房間。這就是維摩居士用環境來表示道。可是還有一樣,他還在床上。「指月錄」記載宋朝有一位高官的女兒,在家修道成功了,自稱空室道人,後出家為尼,名智通,典故也出自於此。

文殊師利菩薩可是帶着群眾來的,就這麼一丈見方的房間里,要容納百千跟從大眾,不知道是人變小了,還是房間變大了,這就是維摩居士的智慧神通。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對話開始了,維摩居士說,善來文殊師利,是倒過來的語句,就是文殊師利你來的好啊!你有來嗎?沒有的。我們有見面嗎?沒有的。沒有來嗎?這才是真來。沒有見嗎?這才是真見面。這是最高的文學、最高的佛法。文字好像很容易,你做得到嗎?你在這裡打坐時,可不可以回家去看父親?

宗喀巴大師十九歲在西藏出家,出家後晝夜忙於修道,母親病了也沒時間回青海老家,只有請人畫了自己的像,送去老家給母親。畫像送到媽媽手中,打開一看,畫像中的人就開口叫媽,母親看了非常高興,知道兒子已經成道了。釋迦牟尼佛上忉利天為母親說法,他的弟子想念他,就用檀香木刻了一個他的像,釋迦牟尼佛從忉利天回來看到自己的像,他就對像說,究竟你是我,還是我是你?他還與像彼此問訊。據說這一尊像後來流傳到了中國,歷代都有記載,不過近幾百年就不知道下落了,這些故事就是不來相而來。

再看人類五千年歷史,這些人都來過了,諸葛亮、劉備、曹操都來過了,我們幾十年下來頭髮也白了,過去的事情都來過了,有沒有?不來相而來,你要從這裡去參、去體會。有位法師前幾天跟我提出來,要回去省親,那我不能不准他的。他回去過了沒有?他現在還坐在這裡。假如今天坐飛機去美國,在地球表面位置來講,你是去了美國;但是地球本身是轉動的,從虛空的位置來講,你又轉回來了這個位置,也是不去相而去。懂了這個道理,生死也一樣,肉體老病去了,你那個能生老病死的沒有動過啊!

同樣,不見相而見,哪裡見過面?現在大家在一起上課見面,等一下就散了。所以說,世上無不散的筵席,你說散掉了,也沒有散,那個影像還是在的,沒有來過也沒有去過。《金剛經》講:「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永遠都在這裡不動。維摩居士對文殊講的第一句話:「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不可思議解脫的道理已經給你說完了。你只懂了這個理還不算數,要能夠證到了,你就算成功了,就真正懂了佛法了。

有些同學埋怨,老師越忙離我們越遠了。其實我們不遠也不近,永遠在一起。有一位美國學生真了不起,他一句中文不懂,一天早上要來跟我談禪,談了一個鐘頭,他講英文我講中文,最後他要上飛機了,我說請他去吃早餐,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再見時他說,老師,我們永遠在一起,沒有分手過。所以這個智能不在文字言語上的。

《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法,中國講禪宗的,乃至於講大密宗的,都特別注重這部經。它是個頓悟法門,所有說法都針對形而上道而講的。所以讀《維摩詰經》有很大的好處,可以開發我們解脫的智慧。但是也有壞處,一般人很容易學了些口頭禪,落入狂妄。例如上面講的,「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禪宗的機鋒轉語就是這樣來的。後來就被濫用了,如有人問出家,他答,不出相而出,不入相而入,無家可出,無家可入。這類的狂話很多,文學境界很妙,自己到底沒有證入,反而不好。

事實上,依形而上道來講,道理是對的。維摩居士和文殊師利兩位大士的見面,是以第一義諦的立場對話。如果了解現代科學的觀念,就更可以證明佛法的真實道理。宇宙萬有一切現象,都是生滅法,來去、是非、善惡、生死等等,都是相對的,都是「相」,能生諸有之相的那個,沒有動過,生而不生。能使萬有相對的那個是絕對的,不屬於相對的。但同時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存在,一有絕對的存在,它又已經是相對的了。它是什麼呢?是諸法空相。這些用物理、化學,聲、光、電的道理來說明,是完全正確的。

剛才維摩居士對文殊師利說,你來了等於沒有來,我們見面了等於沒有見。我想到我們這裡有位老同學,修了幾十年了,身體老病不堪,我正在主持寒假打七的時候,他的朋友打電話來告急,後來他過世了。臨終照顧他的朋友後來跟我談,「老師,他認為自己很有把握,往生西方沒有問題,你說呢?」我笑一笑說,「大概有一點吧,中間還要迷途的啊!能夠再來得一個人的軀殼,已經很不容易了。」這個事談何容易!在哪裡看出來呢?就在他還在世的時候,看他的定力,看他所做的事。我拿這一件事要講的是,這位老同學過世了,走了沒有?不去相而去。所謂看不見的是肉體而已啊!那個自性並沒有動過。能夠把握到這一點,就沒有生離死別的苦難。一切只是相的變,自性是寂然不動的。

現在,文殊菩薩答話了: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是的,居士,是這樣的。文殊菩薩怕跟着去的小乘菩薩們不了解,就再加以引申:

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來去只是個現象,比如你說早上的太陽到晚上就下去了,這只是對現象講。雖然形而上是沒有邏輯可言的,我們假如勉強用形而上的推理來看,假定真有個東西來了,已經來過了就沒有第二次來了。宇宙的生命、萬有的現象是生生不已,像流水的浪頭一個接一個,當我們看到第一個浪頭過去了,下一秒鐘看見的浪頭,已經不是先前的浪頭了。假如我們認為浪頭有來過有生過,那後面就不可能有再生的,因為後來的不是原來的那一個。同樣道理,過去的東西,如果認為死亡了的話,那現在就沒有死亡,因為已經死亡過了。

凡夫眾生只從現象界看,認為是有來去有生死,其實是沒有來去,沒有生死的,來了等於沒有來。我們看自己小時候的照片,那決不是我們,完全是兩個人,那個肉體、那個一切早過去了。

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什麼理由呢?一切萬有現象沒有個來去的根源。一切宗教哲學,都在追尋最初造物的是什麼,是誰在主宰,最初的現象幾時開始的。佛家的結論是:無始之始,像一個圓,每一點都可以是起點,都也可以是終點,而所謂始點與終點,只不過是人為的假定。宇宙的法則是圓周性的,是圓滿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能生滅去來者,無生滅去來。我們坐在那裡,莫名其妙地忽然想起一件事,它從哪裡來的?來者無所從來。你如果要拚命去找它的來源,你花個三大阿僧祇劫慢慢找吧!去的呢?去者無所至,能去到哪裡?終點也就是起點。所以,因中就有果,果中又含因,無始無終,無來無去。這也是《華嚴經》的道理:「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是宇宙萬有的因果關係,因含着果,在果上去找因,因果是同時的。

所可見者,更不可見。」凡夫眾生因為不了解這個理,見不透,沒有徹悟,只相信我們自已眼睛所見,而眼睛所見是沒有真見的,看見的都是假相,靠不住的。站在凡夫境界講,你們諸位現在看見我,我也看見你們。但是還是假的,我們第一眼看見這個現象,這個現象已經過去了,不可得。又比如我們房中的這個電燈,我們看着它好像一直亮着,學過光電的人就知道,當你剛接通電源的那一剎那,電的功能產生的第一束光,生了就消散了,因為後面源源不絕的電力,才使得這燈持續發光,那第一束光一見就不再見了。更明顯的是蠟燭,你點燃之後蠟燭雖然一直發光,但是蠟燭也不斷地變短小。過去認為蠟燭燃燼就沒有了,現代的物理學告訴我們能量不滅,能量與質量互變,也是不生不滅的。

這個道理與心的道理是同樣的,你們學佛法就不要沈迷在宗教中鑽牛角尖,要了解科學才可以更透徹地了解佛學,佛學是大科學。「所可見者,更不可見」,說明自然界一切物質的現象,一剎那一見之間就已經過去了,我們覺得正看着的已經變去了。你第一眼看到這個人,一剎那間這人的身體已經新陳代謝變化了。這個最明顯的是看嬰兒和看老人,你一個月不見嬰兒,他就變樣了,我們也說七十歲以上的朋友,若一個月不見就要打電話問候他一聲,八十歲以上的,更要三天兩頭打個電話。

唐人崔塗所作的一首〈旅懷〉詩,起首是「水流花謝兩無情」,也可以用來註解《維摩詰經》的「所可見者,更不可見」。水流過去了不會再回頭,江水東流一去不回頭嘛!花謝了明年雖然再開,但已經不是今年的花了。所以水流、花謝這兩樣是毫不留情的。這首詩的文學意境很深,有些離鄉背井多年的老朋友是讀不下去的。下面還有好幾句,今天不講詩,就不再說了。(全文是「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故園書動經年絕,華髮春摧兩鬢生。自是不歸歸便得,五湖煙景有誰爭。」)你們愛文學的同學,更可以引李商隱的兩句詩作結論:「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乃至引用到歷史哲學,像《三國演義》卷首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樣就懂了「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第一義至高無上的道,被文殊菩薩和維摩居士兩位,拿來隨便一番對話,真只能說是「千古絕唱」。文殊菩薩的講話藝術一流,你們如果有人作外交官的,可以好好學他。他響應上維摩居士之後,話一轉、又說:

且置是事」,就是說,這個問題我們不談了。再談下去,他們兩個恐怕要扯一部六百卷經典了,那還得了,所以文殊菩薩趕快收場。

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你看,他真是最好的外交官,他問候說,居士,你這個病還忍得住吧?治療有沒有把病情改善?好一點了吧?

世尊殷懃,致問無量。」佛非常關心,叫我代表他來問候。致問無量,是無限的關心和想念。這個文章你們寫信就可以學了。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文殊菩薩這裡的問題也是問我們大家,這就要參了。人活着就有病,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會老?文殊菩薩問維摩居士,你這個病是怎麼引起的?病了多久了?怎麼樣去掉這個病?在座各位可能年輕的比年老的還要多病,天天都在感冒,不是頭痛就是流鼻水。現在我要問,「諸位青年法師、青年居士,是病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你們一定答覆,「我也不知道怎麼引起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好。」這就很可憐了,自己病了不能自療。這就是話頭,是大問題。人怎麼會生病,不是問怎麼得了傷風感冒或是得了癌症,不是這個問題,是問這個生命為什麼會生病?


5.03 眾生病 菩薩也病

維摩詰言: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人的生命本來就是個病態的生命,宇宙萬有現象也是個病態的萬有現象。從文學藝術角度看,這個世界多美麗啊!紅花綠葉描寫得或畫得多美。你寫好了畫好了就病了,你累了嘛,累就是病。我們不把累當作病,它就是病因。生命就是這麼個生滅現象,非常疲倦。你反省一下,在人生路途中,不管你什麼年紀,你隨時感覺到很疲倦。也許你們諸大菩薩不感覺到,我這個凡夫隨時都感覺到很疲倦。有時同學勸我多休息,我不是身體的疲倦啊!是心裡疲倦,尤其和你們在一起,好疲倦。

生命有病是什麼道理?維摩居士回答,他說,一切從痴所生。痴就是有情,佛經翻譯眾生為有情眾生。我過去在大學教書,很多年輕人來問我愛情哲學,什麼是情愛欲?我說,這三個字不管怎麼分類都是混蛋,總而言之都是荷爾蒙在作怪。當荷爾蒙升華了,沒有慾念了,就成了愛,愛再化掉了,就成了情。情就是痴的根本,情加濃一點就是愛。情像葡萄酒,滿好喝但是很醉人。愛就不同了,像白蘭地。欲像高粱酒或伏特加。都是酒,醉人的,是各種痴。生命就是痴來的。前面講的那位剛過世的老同學,他在臨走之前還跟照顧他的朋友說,不用擔心,我還有十二年好活。自以為有定力很有把握,結果連這個都不知道,還說中陰有把握,都是吹牛。中國人老話說,好死不如賴活,病到拖着一個破爛的身體,仍留戀得不得了,也不願意爽快地走。為什麼?痴啊!

今天下午還有個老朋友,都八十歲了,我跟他說現在可以放下了,他說:就還有這一件事,等搞好了就放下了。我說:從古到今,哪一個人真把事情都弄好才走的?他說:是啊!我也懂啊!我說:你懂就現在放下。他說:唉!這……等這一點弄好了就可以了。這就是痴!很難了的。你能夠把痴了了,就差不多了。一切都在痴中,你以為白痴叫痴啊?越聰明的人越痴!那個李商隱的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實際上春蠶到死絲還不盡,還給人去做衣服了!又如清詩,「多情自古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多情不見得講男女之情,就是痴的表現,壞夢不容易醒,好夢還想多作一會兒。後來我有位女學生,把第二句改成「好夢由來不願醒」,改得真好!

講了半天,一切眾生都是痴。你們有學凈土宗的,你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作什麼?小本《阿彌陀經》說,你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永遠不死了。在那邊好好的學佛,也不怕沒飯吃,不怕沒房子住,男的還不怕討不到太太,女的也不怕嫁不掉,因為無男女相,地方又好,七寶行樹……,所以你想去。我問你,你貪不貪?痴不痴?因此而發願者,非貪即痴,這是大痴大貪。能夠去掉了這個大痴大貪必然往生,凈土現前。學密宗的想要往生哪個佛的國土,還要神通具足,長生不老……也是痴。我常跟人講,我乾脆發願活五百年,省得再來一次,住媽媽肚裡的旅館十個月,一輩子還不了感情債。現在想想活那麼久挺麻煩的,老朋友跑光了,年輕人談不攏,這不好辦啊!到了一百歲還要被人當個活寶,放在什麼地方展覽,日子也不好過!修個長生不老做什麼?兒子孫子都跑了,曾孫子看我這老頭怎麼還不死,唉!這些思想都是痴。有痴就有愛,有愛你就有病生。這是維摩居士的回答。

這裡有一個重點要了解,維摩居士說「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他是說客氣話,是拿自己來表演,說一個重大的道理。換句話說,這個生命就是因為有痴有情,才有愛。十二因緣裡頭,愛在中間,有愛則有取,都想抓住,接下來才有生,有生就有病。中國的文字也很妙,我們說「生病」,有生就有病。任何一個東西存在,就有病態。病與不病之間,是一個大哲學。文殊菩薩問病從哪裡來?維摩居士答是從愛而來。愛從什麼地方來?從痴而來。學佛都知道貪嗔痴三個字,我看大家修三輩子也難斷掉。要不貪、無嗔、不痴,太難了。

講到痴,我前幾天和兩個老朋友講到有一幅翁同龢寫的字,要八萬塊錢,其中一人立即說,便宜啊!我一聽,好了,你們不要再說了,「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我拚命要戒這一方面的嗜好,你們兩個一左一右不要起鬨了。收集字畫也是痴,市面上買到的字畫都是前人痴心收集來的,然後被後代不肖子孫給賣了,上面還印着前人的圖章……你現在買了將來交給誰啊?一切在痴中,能夠無愛欲無痴情就真解脫了。所以病從哪裡來?從有痴有愛來。這是第一個道理。

第二個道理嚴重了。

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你問怎麼生病的?大菩薩生病是為眾生而生病。他說因為一切眾生皆在病中,所以我非病不可,假使一切眾生有一天無病無痛了,就是了了生死了,我也就沒有病了。這裡的我就是,有我在,所以有病。有我存在,就有痛苦,就有煩惱,就有生病。一切眾生個個無我,歸到本來清凈元明去了,就當然不生病。所以一個人活着,想要無病無痛是做不到的,要不病不痛不生不死,除非你證得涅槃,成佛了。一切眾生得度,就無病痛了。維摩居士給我們點題了,點題是點出文章的要點所在,要點就在這裡了。

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文殊菩薩你問病幾時好,我這個病永遠不得好的。要曉得六度萬行皆是菩薩的痛,慈悲喜舍也儘是菩薩的痛。慈悲就是痴,喜舍就是愛。菩薩者菩提薩埵是也,雖然覺悟了,還是未免有情。菩薩是最多情的,堪稱是大眾情人。因此說,要不病,除非情愛皆滅,眾生有病則菩薩必病。

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一切大乘菩薩沒有跳出生死的。再嚴重地講,諸佛菩薩都沒有跳出生死,都是再來人,為什麼?因為要度一切眾生。《楞伽經》卷一說:「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佛並沒有走開啊!還是再來,佛菩薩都是再來人,都在這個世間。菩薩的願力是要度眾生,所以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入輪迴,有本事跳出去而不跳。所以菩薩是「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他已經得到了般若智慧,跳出了三界,三有就是三界。可是因為慈悲要度眾生的緣故,自己不入涅槃,這是智悲雙運的境界。他還在六道輪迴中滾,可不一定變人啊!算不定變牛變馬變蟲都有的。要度眾生,就得有這個本事,挑得起這個擔子。算不定變了螞蟻,被我們開水一燙就死了,他成了螞蟻就燙得死。可是為什麼要變螞蟻?要度螞蟻啊!必須變了螞蟻才能說螞蟻的語言。

既然菩薩入了生死輪迴,就會有病。要想無病,除非你了生死,這個問題的答案早就有了,你沒有了生死以前就會有病。所以維摩居士引申說,如果眾生都了生死了,菩薩也無病了,就不需要到這個世界來了嘛!所以菩薩的病從哪裡來的?對不起,也是從痴情來的,大慈悲就是痴。這些道理文殊師利菩薩當然也懂,他不過在跟維摩居士兩個唱雙簧,一唱一答,講給大家聽的。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比如有位老前輩只有一個兒子,這兒子假如病了,作為父母一定也會得病,因為晝夜照料兒子累病了,或者過分擔心而生病了。等到兒子病好了,父母病也好了。在座各位有子女的,都有這種體驗,只有那些未來的父母親不知道。古人說,「養子方知父母恩」,自己當了父母才知道孝道的嚴重,沒當過父母只是口頭禪,這也是八萬四千法門當中的一法,你當了父母就知道了。孝道就是對父母的愛所起的感情。

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菩薩愛眾生,就像愛自己的兒女一樣,因此眾生病了,菩薩當然也病了。眾生病好了,菩薩也好了。眾生都有煩惱,而眾生有的煩惱菩薩都有,他還多一個煩惱,就是煩惱我們。這話光是研究佛學是不容易懂的,要在世法中當過家的人才懂,不經過的人是不會懂的。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薩疾者,以大悲起。」維摩居士說,你又問我,這個病是怎麼來的,唉!是大悲心引起的啊!清朝雍正皇帝題過一個觀世音菩薩的香贊,可以用作說明

三十二應露全身 拯救眾生渡苦津
只為慈悲心太切 卻將覺海作紅塵

首句講三十二應身,是引自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次句說觀世音菩薩,為了度一切眾生跳出苦海。第三句說,觀世音菩薩慈悲心太切。最末一句是說觀世音菩薩,已經成佛了,但還是跳進紅塵來。菩薩的境界本來是要度眾生的,結果是反被眾生度。這個問題討論到這裡,文殊師利菩薩一看維摩居士辯才無礙,怕他再說下去,記錄起來也麻煩,趕快打住,就問第二個問題。


5.04 空室引起的話題:空解脫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居士是大富貴人,為什麼現在房間里空空的,連一個侍者也沒有?「空室」是心空,上面已經講過了。維摩居士把房間變成「方丈」大小,這是印度觀念。中國文化叫「方寸」,還要小,就是心。中國古話說「但存方寸地,留為子孫耕」,你心地好,會給後代子孫好的影響,有好報。

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你們要注意,所謂真正的凈土,也沒有七重欄楯、琉璃為地等景象,那是為了我們這個欲界眾生而說的。真正的凈土也了不可得,連凈都無所謂凈,那才是真正極樂世界的凈土,涅槃清凈。維摩居士對文殊師利菩薩說,你怎麼說起外行話來了?一切佛的國土本來就是空的,心空了、念空了,佛土就現前了。

又問,以何為空?」他們兩人針鋒相對,文殊師利菩薩就問,什麼叫作空?

答曰:以空空。」空就是空,你有個空的境界早不空了。下面講到空也空。你不要以為保留一個空的境界是悟了道了,你得了個什麼?你就真得了個空的。

又問,空何用空?」文殊師利菩薩又問,既然空了,還怎麼去空呢?

答曰:以無分別故空。」因為你不起分別心了,空也空掉了。你覺得沒有煩惱,沒有妄念,很清凈,認為是空了,這正是分別心,正是妄念。不起分別心,無所謂空,無所謂有,把空也空了。

又問:空可分別耶?」文殊師利菩薩又追問,空還可以分別嗎?這裡關鍵來了,文殊師利菩薩一刀就殺進去了,好像捉住了維摩居士的把柄。

答曰:分別亦空。」維摩居士眼睛一瞪,分別也空啊!我們現在講話、你們聽話,就是分別心。分別心在哪裡?不可得啊!聽過了就過去了,不來相而來,不去相而去,所以分別本身就是空的,為什麼分別不可以空?

有一個人就是在這裡開悟的,是誰?永嘉禪師。他是天台宗的,他自己曉得悟了,自已信得過。但是有個同參道友,勸他找人印證,威音王(古佛)之前,你無師自悟可以,威音王之後,你無師自悟,隨便肯定下來,恐怕是天然外道。所以他就從浙江到廣東找六祖,見到了六祖,圍繞三匝,振錫而立。六祖與他對話時:永嘉曾回答:「分別亦非意」。就是說,分別也空。六祖就說:「善哉。」

又問:空當於何求?」文殊師利菩薩好像在和維摩居士打擂台,一拳拳打得虎虎生風。又問:怎麼達得到空?這好像在替我們問,坐了半天兩條腿痛的要命,空不掉喔!空在腿上求嗎?還是在心中求,還是哪裡求呢?

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麻煩事情來了,說起六十二見有一大堆,我只有補充資料給你們了。如果詳細講六十二見可以拖上幾個月,這裡不細說了。一切八十八結使也好,六十二見也好,我們每一個心理意識,每一個心理狀態,都在其中了。見就是觀念,我們心裡許多主觀的觀念困擾着自己,解脫不了,但實際上每一個觀念每一個思想本身就是空的。妄念本身是空的,你不要另外去找一個空啊!你打坐時在找空,那個空就是妄念。你知道是妄念,它當下就空了,就解脫了。所以空要在六十二見中找。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文殊師利菩薩又問了。

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所有的佛法不論凈土、密宗、禪宗、天台宗,乃至五月端午的粽也好,都是要你解脫的。你被自己的感情觀念困住了,所以不得解脫。我告訴過你們,學佛要學解脫,學道就要學逍遙。結果你們學得苦死了,既不解脫又不逍遙,何苦呢?還不如去喝咖啡看電影跳舞好了,不是既解脫又逍遙嗎?一個個舉止都不得了,看到別人,喲!這樣不可以的,阿彌陀佛啊!一臉怪相。文殊師利菩薩毫不放鬆,一個接一個的問題。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請問,怎麼解脫呢?

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只向自己內心去求解脫。你還去哪裡找解脫?你心不解脫,要求別人有什麼用?這個時候維摩居士也怕了,看到文殊師利菩薩,一劍一劍的殺進來,也要擋一檔了,這個對手很利害,你會講,他就會問。不能再給他間下去,趕快見風轉舵。


5.05 維摩居士的侍者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仁」是尊敬的稱呼,寫信如果相當尊敬對方,不論對方是出家或在家人,都可以稱他「某某仁者」,這是很客氣的稱呼,而且對長輩對平輩,甚至晚輩都可以用。他說:先生你不是問我,為什麼旁邊沒有服侍的人嗎?告訴你,我的侍者多得很,那些諸魔外道不規矩的,都是我的侍者。

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舍。」為什麼呢?先說什麼是魔道,貪戀三界,貪戀生死,貪戀情愛欲,不知道本空而抓一切有,就是魔道。我們學佛的,常常罵這個是外道,那個是魔。自己想想看,你完全解脫了情愛欲了嗎?如果沒有,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就是魔罵魔。被三有困住,沒有跳出三界,皆是魔道。魔是抓有,所以眾魔樂於生死。我們講這個世界苦啊!要跳出苦海啊!你看,我們現在已經晚上九點半了,跳舞廳正開始熱鬧着,你去問問,他們不說我們是瘋子才怪。他們如果來到這裡,一定奇怪我們這一班瘋子在做什麼!他們覺得自己的人生是正常的,我們是莫名其妙的。這叫作眾生顛倒,究竟是我們錯,還是他們錯,我不敢下定論,你們去下結論吧。

眾魔固然樂於生死,菩薩也不願意跳出生死,你說菩薩是不是魔呢?這叫自願作魔,雖然討厭生死,還是自願在生死輪迴中度人。如果菩薩沒有這個肉體怎麼度人?你讓維摩居士叫觀世音菩薩,你看叫得來吧?你說你在夢中打坐時看到過,那是你意識的變化啊!他要現身給你看,就非變成肉身菩薩不可!這個話說錯了我負責,我下地獄!所以,諸佛的肉身成就,也即報身成就,是如此之難啊!你們要懂這個道理。

菩薩為什麼要在生死之流中滾?為的是要和凡夫一樣,照樣入胎,住胎十個月,出生後,照樣昏頭昏腦,照樣十幾歲以後看個什麼《禪話》,然後要打坐,忽然悟道,忽然成功,幾十年後忽然度眾生,然後忽然翹辮子,然後又忽然再來投胎,你說多笨啊!魔固然笨,菩薩是瞪起眼睛在笨。所以肯瞪起眼睛上當的人,是第一等人。

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什麼是外道?心外求法叫外道。把自己那個法門自己那個觀念,抓得牢牢的,念個什麼神秘的咒子,可是病還照樣生。現在很多人把一些西藏喇嘛當神。我在西藏時他們都對我說,大乘根器都在你們漢地。東方國土的人要往生西方,不曉得西方國土的人要往生哪一方?現在這些人一看到喇嘛,喲!活佛來了!凈土有什麼了不起,阿彌陀佛我都會念。我說你就是不會念!阿彌陀佛就是大密宗,你就是不懂!你有這些觀念,你就是外道,心外求法,把自已的觀點抓得牢牢的,把菩薩也抓得牢牢的。菩薩看一切外道魔法都可以解脫,沒有那個法門他不會的,所以他作菩薩。為什麼?因為一切眾生愛好不同,佛菩薩開的是百貨公司,你要買啥他就賣啥,反正把你的生死了了,菩薩的目的就達到了。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而眾生病從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眾生病從四大起,四大是地水火風,這不光是佛學理論,也是研究醫學的根本哲學,形成中國秦漢以後的病理學。佛說四大的每一大,就有一百零一種病,比如傷風是屬於風大的病,再發燒了就是火大,咳嗽有痰了就是水大。四大合起來有四百零四種病,這還是大歸類。四大綜合起來,就更多了。每一種病都隨時可以使人死亡,如年紀大的人得了傷風感冒,稍不留意就引起肺炎,那危險就大了。佛學裡有另外一套醫病方法,有一些不同的方子,這些方子大部分收集在孫思邈着的《千金要方》中,是佛家乃至道家的醫藥。《千金要方》裡面,奇奇怪怪的方子很多,比如有一個禪定方,打坐吃下去容易入定。大家一聽,一定想要老師把這個方子配出來,給我們吃吃看。哼!你們靠葯入定還行嗎?但是它有沒有道理呢?非常有道理,十幾年前我還配過,給幾個人吃了,的確有道理。可是要得到大定,那是得配合用功夫的。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問,大乘菩薩應該怎麼樣來慰問開導有病菩薩?這意思不是我們真的去慰問菩薩,而是說,得了病自己要怎麼樣理解,怎麼樣求解脫。換句話說,自己怎麼樣觀想。

這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維摩詰經》裡面所有提問的菩薩,包括前面的小乘弟子,最後都成佛了。他們目前是現比丘身,現小乘羅漢像,但是提的都是大乘菩薩的問題。世界上的人沒有一個不病的,我們現在覺得自己很健康,那只是假相,都是在病中,不管你頭暈還是眼睛看不清,都是病。這個世界就是病態的,沒有一個人是正常的,除了一個人,就是成佛的人。慰喻有疾菩薩,不只是指生病住醫院的人,平常我們就是病人,這一點要特別注意,是《維摩詰經》傳佛的心要。能參通了這個,「誰受病者」誰在受病?再告訴大家,據我的了解,古代修道成功的人,多半是年輕時多病的,因為多病所以肯研究自己,才成功了,反而活得長。無病無痛的人,他不在乎,所以死得快。算八字的知道,如果這人身子有點毛病反而好,「帶疾延年」,反而長壽。「誰受病者」,也就是無我,這理論你都知道,到了有病的時候,你的這個「我」,卻比平常更難解脫。這時真要參通「無有實法」,本來空,死也空,空也空。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為什麼呢?這個道理不用學《維摩詰經》,就應該懂了。我們身體是地水火風組合而成,像這個房子由水泥、鋼骨、磚頭、瓦塊、木料拼湊組合的,假名為房子。地水火風不是我們的主人,身體里沒有個真我。我,是誰呢?在這個身上,也不在這個身上。有位禪師的偈子:「五蘊山頭一段空,同門出入不相逢」,我們的主人翁,那個作主的、能知的,不在這個身體上。

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於我不應生着。」病是怎麼來的?由於一切眾生執着我相,由於我執,所以有病。大家平常都懂這個道理,但是有病的時候就過不去了。因此,《維摩詰經》告訴我們,有病的時候正好學佛參禪,這個時候能參通,才可以了生死。懂了這個道理,就不應該執着我相。

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理論上知道一切唯心,不用維摩居士講,各位學佛的早知道了,病本在心。但你真有病痛,這個心空不掉,我相丟不掉。這個心起了我相、我想,才有這生病的感受,越來越嚴重,也是業報。既然知道是業報,就空得掉,但是大家知道而做不到。做不到就不要空談這個理,說得一定要行得,否則就犯了妄語戒。要去除我想及眾生想,應當起法想,就是要參透佛法的事理。


5.06 如何調伏 除病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你懂了吧?唉喲!唉喲!是痛的,喔喲!喔喲!是不痛的。大菩薩境界,「以無所受而受諸受」,感受境界在他已經無受了。換句話說,唉喲!唉喲!同唱唱歌一樣的。這徒弟太笨了,他可以請師父痛起來時換成唱歌,師父一定乾的,反正都是叫嘛!得了道的人你看不出來的,同凡夫一模一樣,冷的時候他會冷,熱了他會熱,痛的時候,該叫的還是叫,不叫時就不叫,就是《中庸》的道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所以,悟了道的人等於未悟,但是他畢竟是悟了的,可是表面上是凡夫,你不知道的,他只是不具備叫做出家相的那個佛法。大乘菩薩,一切皆在世間法。諸佛菩薩真得道的,包括釋迦牟尼佛在內,沒有不來的,這個世界不來,別的世界他早去了,不逃避的。想離開這個痛苦煩惱的世界,想得定清凈,想住山修道,都是邪見。大乘菩薩亦不滅受而取證涅槃,不講空寂,因為諸法本空嘛!哪裡證個空寂?你覺得有個空寂那是你的心假造的,是小乘的法門,《楞嚴經》把它列為五十種陰魔最後十陰境界的魔,是外道之見。今天晚上吃飯時,有個同學講,他怕來不及學佛法了。你慢慢來,包你來得及,什麼是來不及?你趕個什麼啊?要趕到涅槃去啊?真正學佛法,一定要在這個地方搞清楚,搞不清楚,你所有學的佛法都成了外道之見,有如此嚴重。所以說「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維摩居士怕上面講的大法印你聽不懂,現在退一步來說,自己生病了,有苦,要怎麼去思想呢?我這一點苦固然是苦,想到世界上同我一樣生病的、痛苦的,太多了,怎麼去幫助他們?有些人做生意垮了,對我說要找某某人幫忙,因為某某人有錢。我就告訴他,你全錯了,世界上真正同情窮人的是窮人,你找窮朋友幫忙不要找有錢人,因為窮朋友知道窮的痛苦,可能還會借一點給你。所以生病的人要人同情,就去找個病人,傷心人對傷心人還差不多。你去找那個運動場上打籃球的人,請他們停下來同情你,那一腳就把你踢開了。

學佛的人身體有病痛時,知道病痛的苦,所以要去救助病痛的眾生,這就是菩薩行。我叫你們同學要發心,去醫院看那些殘廢和得了絕症的人,講了半天也沒反應,這就是禪宗講的:「皮下無血」,你參一下,什麼生物皮下沒有血的?告訴你吧,那是冷血動物。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要念着地獄、畜生、餓鬼乃至人道中有病的眾生,菩薩道就在這個地方起行,不是去那個蓮花世界起行。到蓮花世界是留學去的,到了極樂世界,證得阿鞞跋致菩薩以後,都到十方國土廣行菩薩道。菩薩專向惡趣眾生而來,越苦難的時候越要來,也就是你們天天念《楞嚴經》的偈子:「五濁惡世誓先入」,能做到嗎?只有嘴無心也不必念經了。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我自己把病治好了,也要治好一切眾生。我要的,想到別人也要。我有苦難,還念別人的苦難。我有好處,要想到給大家都有好處。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只去除眾生的痛,這個修法不除去。

為斷病本,而教導之。」為了要斷除生病的根本,以自己的經驗,以自己的行為,實際去教導一切眾生。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從有攀緣,則為病本。」什麼是生病的根本?是攀緣,就是我們的思想,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上來。我們的心一天到晚在攀緣,要想求財、要求子,要這要那。《西遊記》中用猴子來代表這攀緣心,猴子不抓東西不舒服。因為有攀緣所以就有病,求東西求不到就有痛苦,就生病,是病的根本。

何所攀緣?謂之三界。」大攀緣是三界,我們普通在欲界中攀緣,要名,要利,要好看,一切都要。昨天有位同學來這裡,他在為佛教做事業,做得很痛苦,又沒有幫手。我問他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停下來?他說怕人家笑。我說學佛的人,稱、譏、毀、譽、利、衰、苦、樂,八風吹不動,你管人家笑不笑?要做的時候也不要人讚歎,直道而行。這就是在欲界攀緣,好名、好勝、好強。貪圖清凈是在色界攀緣。連清凈都不想,逃避了一切的一切,就跑到了無色界去了,還是在三界中攀緣。攀緣心不斷,病不能去,生死也不能了。

云何斷攀緣?以無所得。若無所得,則無攀緣。」怎麼斷攀緣?一切無所求,沒有要求,只有布施出來就算了,不想要求回報,身體和生命盡量布施完了。「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你們要真實做到,不要嘴裡光念,連吃這一顆米都有因果的。至少要把這兩句話進到心裡去,能做到了,起而行之就是菩薩行。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大智度論》上龍樹菩薩告訴你,菩薩的打坐叫「宴坐」,是「不依身,不依心,不依於三界,於三界中,不得身心,是為宴坐」。你們要學禪,打坐就要做到這樣才成功。也就是離內外二見。

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慧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維摩居士告訴文殊師利菩薩,這個心調伏了,就可以斷除老病死苦,這就是菩薩得的菩提大道,大徹大悟。如果不是這樣,你修了一輩子也白修的,永遠不會智慧成就,永遠也不會有利益。就好像與冤家敵人戰鬥,要一拳把他打下去就成功了。你修行所得的智慧就是你的勇力,若你沒有智慧,又不懂法門,修了半天只是盲修瞎搞。敵人戰不勝,攀緣妄想煩惱都斷不了,還修行個什麼?你永遠是失敗者,永遠是個可憐人,上要諸佛菩薩可憐你,下要一切眾生可憐你。所以必須修行調伏這個心,斷除老病死,就是所謂菩薩修行治病。

佛法標榜是為了解決眾生的生老病死,一般人是為了逃避生老病死而信宗教,但是不管信的是什麼宗教,都沒有能逃得過生老病死,這是事實,拿什麼理由來解釋都是空話。我有一次在醫學院演講時指出來,現在大家爭論究竟是西醫好還是中醫好,在我看來沒有一個醫生可以醫好病的,中國人有兩句古話:「葯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不管怎麼高明的醫藥,只能醫假病,死是真正的病,誰也醫不好。醫藥儘管發達,人還是不斷地在死亡。假使有醫藥可以醫好人的病的話,人就死不了了。大家仔細研究的話就知道,一切的道、一切的法門、一切的修持,都是在健康的時候講的,真到了老病死來的時候,這一切的法門就都用不上了,只有死。

我最近感冒了,而且病得很重,生病就準備要死,有同學問我病得如何,我還說笑,「快了,快了。不是快好了,是快死了。」他們覺得奇怪,我怎麼講得那麼輕鬆。學佛的人第一要念死,念死不是念,是隨時準備死,人命無常。這個念死是個確實的功夫,健康的時候講念死,講自己很看得開,不在乎,都是自欺欺人的話。真到死的時候你看不開了。死的時候能看得開,就一笑而去。

那麼我們講學佛修道能解脫生老病死,這個問題不是很嚴重嗎?看起來這個世界上的人都在自欺。正如同我常引用的三句話,講人生一輩子作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佛法究竟靈不靈呢?生老病死究竟如何解脫?我們要注意是「解脫」,現在維摩居士正要為我們講這個問題,文字非常容易,意義非常難懂。能懂得了這個道理,才有資格去死,才有資格去脫離病苦。


5.07 念病非真非有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有病的菩薩,當你在生病的時候,「應復作是念」,重點在這個「念」,不是嘴裡念佛的念,那只是念的一種表象。當你生病時,比如頭痛,你想要它不痛,要它舒服,做不到。那個感受你並沒有去想它,可是怎麼也擺脫不掉,那就是念。你感冒了,你思想還照樣在想,那個感覺身上難過的,並不是思想的,那就是念。一定要清楚認識什麼是念,如果把念當作是心理的普通狀態,是錯誤的。心理的普通狀態是不會停留的,比如我在講,大家在聽,這個在佛學名稱叫妄念。妄念等於是漂在水面上的一層油似的,不會停留。水會流動是表面一層,深水層是不動的。我們的思想也一樣,在表面漂動的是妄念。「妄」,因為它虛妄,不實在。所以你用不着除妄念,你不用對它客氣的,它根本就不停留的。比如你現在一邊聽我講話,你思想不能集中,一邊還有很多事情在想,這個是妄念,它不會停留的,不停留所以是「妄」。

那個真正的「念」是你去不掉的。比如剛才講的,你生病的不舒服感覺,那個念頭去不掉。其實那個還是妄念,不過比較妄念起來,那個是念的根。所以這個念不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念,是第六意識接近到第七意識,意識的根。念是很麻煩的事。學佛的人口口聲聲說要念佛,為什麼大家念佛不得力?都是妄念的念,沒有真正的念。真念佛的正念起來的念,那連阿彌陀佛四個字的佛號都沒有了。心心念念掛到了,那叫作念。比方我們欠了某人的債,或者吃素的人想吃葷又不好意思,叫你心裡不要想吧,唉,這念頭實在又掛到心上,這就是念。又如許多學佛的人說,自己不要名不要利,依我看來很多都還在求名求利,他自己都不明白,那個東西叫作念。

三十七菩提道品是以四念住為根本,其它都是從四念住來的,乃至所有修持方法,也是以四念住為根本。四念住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東西:生理和心理。念身的感受是苦,和念心的思想無常,下面都是解釋,實際上就是念身心兩個東西。身心兩個東西合起來就是一個人,所以我們修菩提,要從這一念開始。

我們把這個「念」字解決了,現在回到原來這句經文:「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生病修道的人,應該重新起這個觀念。注意!是要「重新」,生病的時候痛苦得要死,怎麼會重新起這個觀念呢?這就是切實的功夫了,就是上次提到過天王道悟禪師,給人丟到水裡去,在水中還會浮起,臨死後來為什麼還叫痛?這裡面是個大問題,大家要在這裡參。禪宗有很多這樣的典故,比如有些祖師,沒有悟道以前,打坐時有百鳥銜花來供養,天人送食,悟了道之後,這一套都沒有了。照我們想法,是不是不悟道比較好?悟了道反而沒有那麼大神通。

天王道悟禪師臨死時告訴徒弟,喔喲喔喲是不痛的,這跟叫唉喲唉喲到底有什麼不同?你們要好好去參。當我們生病的時候,這個感覺到痛,很難過的時候,你有一個東西沒有在痛、沒有在難過。你覺得自己很難過的那個是念!那個沒有在難過,沒有在生病,沒有在痛苦的,大家不曉得知不知道?我們要在這裡用功,才能夠懂得佛法。

比如我們這裡有一位同學,他一直感覺到身體不好,有病。依我的看法,他一點病都沒有,他什麼地方有病呢?他的念有病。自己感覺到有病,拿現在的話講是心理病。我斷定他沒有病,但要他先去醫院作健康檢查,結果今天把醫院報告拿回來了,什麼病也沒有。所以一切是唯心所造。我們修行的功夫,就在怎麼把這念的力量轉過來,才是學佛,八萬四千法門,就在這一下,這是真功夫。

所以「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生病修道的人,應該重新起這個觀念,什麼觀念呢?「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這是感受方面的問題。大家會念《心經》,開始就講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是五陰解脫。生病最痛苦是受陰,像這次我感冒一身骨節都酸痛,動一下都痛。還好我先用了些葯把肺保住,否則這把年紀得了肺炎一定報銷了。雖然如此,這個周身痛只好捱了,這就是受陰的痛苦,要能觀「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那是真功夫了。這個時候想陰沒有受痛苦的,照樣起作用,你想醫生,想吃藥。那個痛苦的感受是受陰上的,就是所謂苦受樂受。病也是在受業報。這個時候如何求得解脫?要念轉,這不是空洞的理論,要真實的智慧觀察。這時你念什麼咒啊,甚至連藥師佛的師母都請來,痛的時候受陰照樣痛。

那麼佛法豈不是不靈了嗎?靈的。你這個時候要用止觀的觀想,如何轉這一念的感受,《維摩詰經》講的就是這個東西。他叫我們怎麼轉呢?「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所謂病苦,都是感受方面的,同樣地,你念了一堂佛下來,覺得好清凈好舒服,對不起,你還是在玩受陰感覺。你念了一堂南無阿彌陀佛,把濁氣叫出來了,煩惱也叫完了,沒得力氣了,身子覺得清凈了,這是感受清凈,是靠不住的。所以很多念佛的人,到臨死的時候,這個受陰整個在痛苦中,佛都念不起來了,這我看得多了。這個時候沒有什麼功夫的,你想要恢復平常打坐念佛的那個清凈功夫,你不要作夢了。那個功夫到哪裡去了?功夫在病中,就在痛苦中。你能認清楚這一點,就可以成佛了,可以解脫了。

這個時候要觀「如我此病,非真非有」,這怎麼說呢?病的時候確定是真的,痛就是痛,難過就是難過。但你要曉得那個病痛非真非有,你要能觀察自己的心理,不去配合這個感覺,那要真功夫的,完全要在病中去體會。你不去配合這個感受,那個感受就站不住了。雖然站不住了,你還是在病中,但可以馬上做個測驗,假如你原來在發高燒,你能夠拿開這受陰的感受,那個體溫立刻就降下來。現在醫學研究也說,病只有三分,你的心理觀念加上了,就變成十分。所以你要觀察自己這個病不是真的,是四大假合不調和來的,是空的。這是講菩薩境界,眾生呢?「眾生病亦非真非有。」都一樣的,很平等。

解脫的功夫在作觀,要仔細觀察自己身心的狀況,這是一念來的,這一念解脫,病痛就減輕了。這是第一種作觀的方法。第二種作觀的方法,如果平常修密宗凈土的,把別的境界,佛的境界能夠用第六意識觀得起來,這個病痛就減輕了,受陰減輕了。所以這個觀有兩重意義,一是真正的觀察,一是作觀想。

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菩薩同眾生一樣會生病,但是菩薩生病的境界不同,菩薩病的時候要放掉大悲心。念念有大悲心在,這個同凡夫的愛見,是同一力量。這個話好像很矛盾,學佛的人本來應該先培養大悲心,但慈悲過度就是愛見,不得解脫。所以菩薩過度的慈悲,而不真解脫觀念,慈悲就成了菩薩境界的病。要能夠解脫,才能夠起大悲心。當然,這是菩薩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凡夫境界中,這個大悲心是愛見的根本。

什麼是愛見?眾生對三界里每樣東西都喜歡,都不肯放。學佛修道人的愛見心理,比任何人都嚴重,我們為什麼學佛修道?因為我們貪戀這個生命,想修到不生不滅。對不對?坦白檢討自己,是不是想修到比一般人好?實際上這就是愛見心的根本。這個愛不只是對名利對物質世界的留戀而已,對道業上貪着這一念的心理就是愛。愛形成了見,古人把愛與見連合起來,產生一個佛學名詞叫愛見,見就是觀念,愛見就是愛的觀念。功夫越好的人愛見越深,認為只有打坐才是道,其它事情都在擾亂我修道,所以什麼都不管。他的愛見墮落在禪定,墮落在清凈面。清凈面就是菩薩的愛見。

愛見不能解脫,是病痛的根本,一切病痛從愛見生。十念法中的念死,是第一個修行解脫法門,隨時知道一切「有命咸歸死」,就不會有愛見的貪戀,不會以為學佛可以留到不死。有人問我,為什麼他的祖父長年念佛吃素,結果還得了癌症死了。他講得好像有無比的怨恨。我反問他,學了佛就可以不死嗎?學了佛就可以不生癌症嗎?不可能的。得癌症只是死亡的方式之一,別的死亡方式還很多呢!

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若能離此,無有疲厭,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維摩詰經》所講的愛見,第一個是指修道的人而講,我們懂了《維摩詰經》再自我反省,就曉得自己所謂學道都不是正見,都想求得長生不老,幾乎沒有例外,因為眾生業力根本的這個愛見不能脫。所以維摩居士同我們講,大乘菩薩道為了斷除客塵煩惱,因此而起大悲心。這話怎麼講呢?眾生身心所受的痛苦,是因為客塵煩惱而起的。「客塵煩惱」在中文的經典里,首先是見於《維摩詰經》,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創作,在後人的文學作品中被大量引用。這個名詞,後來也被《楞嚴經》慣用。我們心理上的思想來來往往是不停的,因此被比方成過客。好像客人進進出出你家裡,但是他畢竟不是主人,他不停留的。所以妄念叫作客塵,它引起的不是痛苦,而是煩惱。我們往往把煩惱當成是痛苦,煩惱是使你很煩,苦惱,並不是痛苦。生病時發高燒難過,那是痛苦,是苦受,不是煩惱。我們平常的心理狀態,只有煩惱沒有痛苦,煩惱是因為妄想而來,是表面的這一層。

所以菩薩的修持,是為了斷除一切眾生的客塵煩惱,為什麼要斷除它?因為眾生自己不認識這個妄想是客塵,它不停留的,你用不着怕它,它愛怎麼想就怎麼想,你也留不住它,想過了它就跑掉了。這客塵是引起你的煩惱,你如果認清楚這一點,一笑置之,它就不會給你煩惱了,但是眾生不知道,所以菩薩悲憫眾生,起大悲心。「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就是這兩句話。但是大悲心起了之後,我們學佛的人的通病也犯了,因為最大的煩惱就是客塵煩惱不能停止,既悲痛眾生,也悲痛自己的煩惱不停,因此產生一個反作用的心理,就討厭這個生命。就是「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所有學佛的人都會陷入這個觀念。尤其學禪宗的人,抓住「以無念為宗」的雞毛當令箭,以為打起坐來,什麼思想都沒有就是道。當你有了清凈的愛見,落在這樣錯誤的見解中,對於生死就有疲勞、厭惡的心理。常聽到學佛的人講,只要悟道了,下一生再也不到這個世界來了。或者說,這個世界可惡極了,我死了只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學佛人的通論,都是逃避,是錯誤的心理,不是佛法的正見。

菩薩於生死是沒有疲厭心的,「若能離此,無有疲厭」,這才是真解脫。對生死不感覺到可怕,不感覺到疲勞,不感覺到厭倦。「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也」,十方世界,六道輪迴,任意寄居,都可以往生,都去作客,都敢去。這就是菩薩的解脫,大乘佛法的境界,智悲雙運,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諸佛菩薩永遠是再來人,真得了涅槃的人,生生世世永遠在這個世界,永遠在三有中救助一切眾生。「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是小乘。


5.08 縛與解縛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真正悟了道的人,生而無生,在十方世界,六道輪迴,任意寄居,但是永遠在解脫境界中,隨時來去自由,沒有束縛。因此才有資格為眾生說解脫法門。一切佛法告訴我們的方法,就是如何得解脫,不被愛見煩惱所困住,如此而已。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這裡引用佛的話,佛在好多經典都說過的,如《華嚴經》《大般若經》,至於論上就更多了。換句話說,這也是個戒律。善知識如果自己沒有得解脫,他說法能解脫別人的愛見煩惱是不可能的。真正說法的人,必須念念發心求證佛法,自己證到解脫的境界,才能為眾生說解脫的佛法。

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這是佛的戒律,自己得了解脫,然後說法,為眾生說解脫的法門,這個才是對的。

是故菩薩不應起縛。」所以學大乘菩薩道的人,說任何一種法門,不應該使眾生加一條繩子。一切法門都是使眾生得解脫,怎麼求得解脫就是我們要學的地方。假使任何佛法不能得到解脫,正法都變成魔法了。

何謂縛?何謂解?」現在維摩居士要告訴我們,什麼是被客塵煩惱所束縛,怎麼樣去解脫。

貪着禪味,是菩薩縛。以方便生,是菩薩解。」在座許多做功夫的老朋友要注意了!一天到晚貪着打坐,一層一層功夫,氣脈通了,又看到光了,又看到各種境界,都在禪定里玩弄。你任何的境界,在禪宗大德看來都是「光影門頭」。什麼光影?那都是你心光所變化的,唯心所造的,都是你第八阿賴耶識心理的投影,不是真實的境界。真實的道是無境界,不管你氣脈、四禪八定,都不過是唯心所造。修得成的東西,不修就壞得了,那不是道,那是功夫。功夫你造得出來,多打坐一定練得出來。貪着清凈境界,是菩薩的束縛,是學佛的錯誤。要如何解脫呢?「以方便生」,方便也可以說是一種方法,也可以說能夠洒脫,不被禪定境界,不被功夫境界所困,就是菩薩解脫。以方便的法門出定,生起什麼呢?生起大悲心,不貪着禪定之樂,要為眾生起行。生起方便法門是菩薩的解脫,這是專對解脫禪定而言。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貪着禪定的功夫,沒有用智慧方便來放棄這禪定的功夫,就是無方便慧,就是菩薩的束縛。有方便慧,就得解脫。再進一層,方便還容易,智慧很難。比如有錢都可以做好事,但是並不一定真做了好事,我經常發現,拿錢去做好事反而害了人。有時候我們覺得做了件大善事,它的後果是大惡事。有時慈悲一個人反而害了他,比如教育兒女,愛的教育是方便,你沒有智慧的愛,會害了兒女一輩子。無慧的方便是一種束縛,要懂得方便必須有智慧。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什麼是無方便慧的束縛?我先說對不起了,現在很流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根據《阿彌陀經》,西方極樂世界有七寶行樹、七功德池……一大堆,那邊一本萬利,不花一毛錢,你只要拚命念他,什麼寶貝那邊都有了。諸佛菩薩說了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方便法門,是救度眾生最好的法門。可是我們一般念佛求往生西方的眾生,都是「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我念了一萬遍了,我吃素三十年了,我往生一定挨到阿彌陀佛身邊去了。我們檢查一下自己的心理,都認為自己是上品上生,這是一種學佛的。還有一種學佛的,我看了就怕,他眼睛裡、心裡有一把佛的尺子,看到人就比一下,唉喲!這個不是菩薩啊……他們都是着了「以愛見心莊嚴佛上」,以此心理成就眾生,嘴裡講空、無相、無作,實際一點也不空。勸人家不要着相,自己什麼相都着。講一切無作法,自己又作又要解脫,我要回去拜佛了。這就是無方便慧的束縛,學佛而被佛法困住了。

我的老師袁先生有一次告訴我,世界上任何魔都好辦,只有一種魔,誰都降伏不了的,什麼魔?佛魔。被佛魔到了。他就是指這個。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的心理,與凡夫的心理一樣,愛見就是貪念。結果變成以貪念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還自以為在弘揚佛法,在度眾生;這樣才是如法,那樣不如法;我這個才是佛法,他那個不是佛法。跑到宗教團體去,聽了這種話頭痛死了,都是沒有方便智慧,不學佛還好,學佛以後,反而加了一條繩子,捆得更厲害。

針對這一種學佛的心理,要怎麼解脫呢?

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念佛就是念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我經常提醒同學,注意佛國禪師寫的一首非當好的《華嚴經》五十三參的偈子:「有時且念十方佛,無事閑觀一片心。」這是真正的凈土法門。如果用這兩句解釋《維摩詰經》,第一句話就是「莊嚴佛土」,第二句話就是「方便慧解脫」。真的念佛,真的學佛就是這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不是逃避的意思,而是去求深造,深造之後還是起大悲心,回到六道輪迴中,廣度眾生,這是真正的有方便慧。

《維摩詰經》這一段,是我們修凈土、修密宗、修有相法門最重要的參考,否則我們雖然學的是佛法,走的卻是邪魔外道之路,不能得正解脫。

學佛主要在求解脫,但是解脫好像並非究竟。解脫以後是為什麼?是為了證到不生不滅的法身。普通佛經中提到不生不滅的法身,可是並沒有提到不生不滅以後我們是常在的,沒有這個觀念。只是我們自己有這個觀念,認為只要證到不生不滅,就不生不死永遠常在了,這是很自然會加上的觀念。佛法只說不生不滅。怎麼樣不死呢?本來無生,就當然地無死,生與死是兩邊相對的話。可是去掉兩邊就又有一個中間的觀念,認為是永遠存在的,那又變成落邊了,落在長生的邊見。中國道家有長生不死的觀念,可是長生是沒有的事,也沒有長死的事。生與死,生與滅,都是兩頭的觀念。一切凡夫眾生從無始以來,落入我見的愛見里,想要抓住一切,所以會認為不生不滅就是永遠存在。如果你說解脫之後就是空,他又會加一個觀念,可以躲在空裡面不來了。好像厭惡萬事,想找個空間躲起來,一個人清凈。不要忘記,你躲到一個空里去,那個空仍然是個境界,還是有,不是真的空。只不過暫時偶然落在空上,比較上會覺得,空比一切的有舒服一點,但是還落在邊見上,被自己愛見的習氣所束縛而不知道。

學佛不管是修哪個法門,一沾到一點愛見的心理,這個佛法就不究竟了。我們前面一再提到「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比如念佛法門,我們研究了《維摩詰經》,就明白那是個方便法門。佛的國土有沒有呢?的確有,像西方極樂世界,東方藥師佛琉璃光世界,從我們的觀點看來,幾乎是一樣的,琉璃為地,有種種的莊嚴。如果把佛經當哲學或科學的研究,就會覺得很好玩,說了半天還是沒有逃過這個世界的範圍,什麼蓮花、七重欄楯,但是沒有說七重哈不欄楯,因為沒有這個東西。各種經典形容,都是用人的意識習氣中覺得最美的東西、最清凈、最好的東西。為什麼呢?這是佛的方便法門,引導教化眾生。因為你不曉得如何解脫這個世界上的煩惱痛苦,佛拿個東西教化你,用無量的方便,善說一切莊嚴佛土法門。

凡夫眾生,因為自己無始以來的愛見心作祟,就牢牢抓住了佛土境界的東西。我們真要反省,這個是解脫嗎?它是方便而已,並非究竟的。換句話說,我們往生那一個國土不過是留學深造而已,你往生佛土算是成佛了嗎?不算的,成佛在於了心,心解脫。往生以後,受到佛法僧的教化,拿到真實的學位而成就,我這麼講是個比方。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是為了「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要你自己調伏一切愛見心的習氣煩惱而成佛。但是因為我們的愛見心作祟,就執着了他方佛國,如果是這樣,就是無方便慧縛。

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慾嗔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學佛有戒、定、慧三個階段,我常說,學佛的最後目的是慧解脫,智慧的成就,證得不生不滅的法身。這一點千萬要注意。學佛不是迷信,不是宗教情緒的成就,那些只是學佛的方法而已。但是智慧的本身也有毛病,一執着就變成毛病。「無慧方便縛」,是自己學佛因為沒有智慧而進入了病態,這是講哪些呢?就是「菩薩住貪慾嗔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一切凡夫眾生都可以稱為菩薩,甚至也可以稱諸位是佛,不過是因地上的菩薩、因地上的佛。像法律規定,國民具有被選舉為國家元首的資格,至於誰可以當選,要看他平生的努力,看他的學問、道德、行為夠不夠。他雖然當選為元首,他還是國家的國民。這是用來說明一切眾生,生來個個具備作菩薩的資格,即使他是外道乃至魔,他的善根被煩惱習氣所掩蓋,有一天他把黑幕拉開了,恢復他的自性光明,他也能成佛。這是佛教真正的精神。所以佛眼看一切眾生最究竟處,對魔外道沒有差別,絕對的慈悲,絕對的平等。佛法要我們這些菩薩,去除貪、嗔、痴、邪見來修,我們反而是以貪慾嗔恚邪見來修菩薩道。簡單的例子,我們在佛堂念佛,如果有人的衣着在我們看起來不如法的話,就會一面念佛一面瞪他一眼,嗔恚心就來了,因為我們認為這樣才對,他那樣就不對。縱然在弘法在利生,心中貪嗔痴等煩惱一點沒有動搖。大的例子也有,有些人發菩薩心發得過頭,看到朋友或家人不信佛,氣得睡不得覺,講人家會下地獄,那個態度就是嗔恚心。如果拿宗教情緒來看,會覺得他是好的佛教徒,但是在我看來,他很可憐。你學你的佛,別人作他的人,各有各的路,你學佛究竟對了沒有,別人作人究竟錯了沒有,都是問題,不要用一個尺碼來看全世界所有的人。老實說,朋友或家人,可能就是看了你這神神經經的樣子才不信佛的。這就叫作無慧方便,所以把自己束縛起來了。雖然也是行菩薩道,因為自己沒有智慧方便,因為以貪慾嗔恚邪見等(包括心理各種狀態,包括百法明門論各種心所而起的煩惱),來殖眾德本,雖然是作好事,但還是有所挾帶。應該以無所求、無所願、無所得的心情來做好事,才是真正的菩薩在殖眾德本。

我常說最怕年輕人找我學兩樣東西,一個是《易經》,一個是學佛。要學佛的人我都勸他們中年以後再來,該結婚生子的就趕快。而且真要學佛就要放下一切,至少有個短時期要放下。有的人不肯放下,還以功利心來求佛法,希望對他的事業有幫助。這我就不懂了,我學佛一輩子了,對我的事業沒有幫助,我也不求幫助,要這樣的心情才可以學佛。沒有這個認識,不但學佛,學任何宗教我都反對。我為什麼反對年輕人學《易經》呢?鑽進來爬不出去,就很麻煩。我開玩笑說,這兩樣東西最好都不要學通,學佛沒有悟道之前,可以想象悟了道以後的美妙境界。《易經》沒有學通前,可以沈醉在學通之後,上知天文下通地理的境界,但是真到了這個境界,日子過得多沒意思,就像是曉得出門會被人打,門都不敢出了。

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慾嗔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怎麼樣是有智慧方便而得解脫?要離諸貪慾嗔恚邪見等諸煩惱,你要注意這個「諸」字。貪慾不只一種,貪男女、功名、富貴、睡、吃等都是,多得很。比如我喜歡看書又喜歡買書,對書比對什麼都愛惜,經過幾回戰亂,丟了好多書,所以曾經發願不再買書,這真是好大的願,唉!不到三個月又開始買書。覺得自己真可笑,這是習氣,也是貪慾。真學道這些都應該要丟下。「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什麼是學問?是妄想之所生,也都要丟掉。不過你們年輕人可不要抓住這句話,就不看書了。我甚至有時到了無書可讀的地步,手邊那麼多書全讀過了,這個時候,讀書的慾望來了也很痛苦。我對字畫也很喜歡,但是一件不留,因為我老太爺從小就教我,聰明人喜歡古董字畫,笨人才收藏古董字畫。我們學佛一定要檢查自己的諸種貪慾,如果這種地方檢查不出來,你儘管在學佛,也統統是病態。

再下來是要離諸嗔恚,嗔恚也是很多樣的,不要認為自己的小脾氣不算什麼,大小是一樣的,都是習氣,轉不了就解脫不了。

再來是離諸邪見,最後加重語氣「等諸煩惱」,這些都是煩惱根本。這些文字都容易懂,但你深入研究一下,這裡頭解釋多了。你研究出來,成了《維摩詰經》專家,就著書了,貪慾包括了哪些,列個名單,嗔恚有哪些,這個名單同那個名單劃一條線,作成個圖表……人家一看,學問好,佛學通,可是又落入貪慾。貪這個東西就丟不掉,腦子鑽進去了,夜裡都在想那個圖表,在那個名詞上,永遠不得解脫。

這有慧方便解要如何得呢?要迴向。我們解釋佛經的名詞,最困難的是「迴向」,禪宗的祖師爺說回互。大家念完佛經以後念兩句迴向,那是口頭迴向。比如我們為父母親念經,最後也要念一個迴向的句子。有同學問我究竟什麼是迴向,這同學的學問很好的,難道他連這文字都不懂嗎?絕對懂的,可是他還要問,是真問題。其實迴向還真難懂。你說做了功德之後,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不是還是做生意的心理?還是有所求心,不過所求的目的不同而已。

佛法這個迴向的名詞,翻譯真是好。迴向就是輪迴,輪迴就是迴旋,回互,也就是無始無終,總而復始。你懂了物理的道理,我們的心本來就有迴向的功能。換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報就是迴向。我經常要你們留意科學,科學越通,佛法越昌明,佛法是真正的科學。迴向是本位不動,旋轉的道理,有向心力也有離心力。我們念經為父母作功德,你只要這個念頭一起就已經迴向了,不是在迴向之外更加迴向。

我們行一切佛法,修一切佛法,不要被法所縛,要有這個智慧,才能夠真得到佛法的利益,求得解脫。

接着,維摩居士另起一個題目。


5.09 有病菩薩該如何

 

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他對文殊師利菩薩說,一切有病的學佛的人,應該像上面所講的,觀一切的法。為什麼來問病會牽扯到這麼多佛法來?這個我們都討論過了。因為生病,身體的病怎麼來的?由念而來。念又怎麼來?念由心造。因為心理不正常,慢慢形成身體的病。所以依佛法的醫理,一切的病都是心理來的。像我們現在,都有「老」病,生老病死的老,這就是個病態,這個病態的過程是由業力來,業力怎麼來?從心來。病由業生,業由心造。了心以後,就沒有病,也沒有生老病死,所以都要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維摩居士對有疾菩薩說,應當要這樣子來觀。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非我,是名為慧。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這裡告訴我們一個實際的行為,就是一個實際的修法。他說,最重要的一點,我們隨時隨地要曉得,我們的肉身,這個業報之身,本來是無常的,所以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前幾天看見有個同學頭髮有些白了,我們一直以為他很年輕的,一問他年紀,不知不覺都四十八歲了。他說白頭髮拔了又生出來,很麻煩。我說我還恨自己頭髮白得不夠快,一頭白髮多漂亮,還可以裝成有道之士,古人形容是「童顏鶴髮」,鶴髮就是白頭髮。看通了人生,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

我現在去理髮時,看到個現象很有趣,有些男士去染頭髮,染得烏黑,還修指甲,一搞一兩個鐘頭,有這個時間浪費不如回家打坐。這染頭髮在中國古代就有,而且還有染鬍子的。人不論古今中外都怕老,老就老了嘛!老有老的漂亮,死也有死得漂亮。真是沒有氣派!經不起老!人不要怕死。古人有首詩:

白髮新添數十莖 幾番拔盡白還生
不如不拔由他去 那得功夫與白爭

他的白頭髮拔了又生,後來大悟了,不如不拔,哪有時間跟這頭髮爭呢!講了半天,就是要觀身無常,這個肉身從出生時,就開始一天一天死亡,就算活了一兩百年,不過是把死亡的時間拖後而已。這個觀身的觀,不是要你做什麼特別的觀,是了解的意思,要你瞭解這個生命肉體的存在本來無常,是苦的根本,要觀身本來空,無我。你也許會說,這些話不用說了,我們學佛那麼久,都懂了。對不起,為什麼重複說?因為大家雖然了解,可是沒有真做到。如果一下做到了,就成功了。不管多麼會說無常、苦、空、無我,一點都做不到。哪裡做不到?心做不到。心念真做到了,一放下就對了。

維摩居士說,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慧解脫,這裡有個關鍵,有很多同學修白骨觀,有幾位年輕的還修得很好。我常對他們說要注意,白骨觀要觀好,觀不起來不算數。觀起來一定,就不用打坐,自己白骨架子隨時隨地觀出來了。出來之後,進一步要白骨放光,然後觀空。一切都是唯心所造,如果造不出來,你的佛法就是空話。觀空了以後就沒有人問我:「老師,我觀空了以後怎麼辦?」哼!觀空了就給你一個耳光,觀空了還要怎麼辦!還要問?你就是空不了嘛!可是,這樣觀成了,放光、空,然後定在那裡,這樣算解脫了沒有?這是定,不是慧,不是慧解脫。那個境界,還是第六意識所造的。話說回來,你還沒有做到就少吹了,必須要經過這個修持。真正的解脫是慧解脫。這裡說觀身無常、苦、空、無我,不是白骨觀那個觀想的「觀」,是理念上的「觀」,本來此身無常,本來此身是苦,本來此身是空,本來無我,這是慧解脫。

可是你要注意,不要認為這樣你就懂了這個慧解脫,你又錯了。你必須要「定」修到了,然後觀透徹了,才是定慧解脫,才是究竟。得了慧的人怎麼行菩薩道?「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明知道此身無常、苦、空、無我,可是不怕入輪迴,不怕生老病死,生生世世情願再來,願意吃這個苦頭,願意受這個罪,救度利益世間一切眾生,不生退卻心,才是菩薩的方便慧。所以諸佛菩薩的大願,也可以說就是諸佛菩薩的方便慧,也就是菩薩道,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小乘的人比菩薩聰明,知道不可為,這個眾生度不了何必度?就不管了。菩薩道是明知道眾生不聽話,要跟他千年萬年乃至多少劫都跟下去,總有一天使他聽話,自己這樣做是很痛苦的。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是名為慧。」這裡特別重要,了生死是怎麼了?所謂的「坐脫立亡」,跟人家打個招呼說自己要走了,腿一盤就死了,本事是大,可是不一定了了生死。他可以是生死來去自由,不一定可以了生死。了生死的道理,就是《維摩詰經》現在講的這一段。

維摩居士告訴大家,要這樣去看這個身體:只要有肉身的存在,就一定隨時有病。肉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類組合,依現代醫學觀點,是由九大系統組合。坐久了想站起來,坐得難過了就是病,是坐病。站久了有站病。打坐久了腿發麻也算是病,你把腿放了,覺得舒服,又成放的病,放久了又想盤起來。給你躺下來,躺久了你又受不了。這就是「身不離病」。

接下來他說「病不離身」,兩對四個字好像是一樣的,其實有兩層意義。前面一句說有肉身就有病,但是如果你功夫到了,不一定要打坐,只要方便智慧觀察透了,由慧而得的定境,能空掉肉身,也就是受陰、行陰得解脫,病就沾不上了。因為病就是業報,病魔是限於一個範圍的,沒有了肉體之身,病魔就魔不上了。我們沒看過虛空會生病,它空的,沾不住。所以要注意這「身不離病,病不離身」八個字,它有兩層意義不要輕易看過去了。

再進一步的第三層意義「是病是身」,我們凡夫眾生有這個身體存在,這生命本身是業報之身,就是個病態的存在,病就是身。

下一句難懂了,「非新非故」,我們所有生的病,比如今天感冒了,不是今天得的,無始以來就有感冒在裡頭,不是新來的。但是這個病也不是過去都有的,非故,是剛剛來的。這個文字就是這樣說的,但我一直提醒大家,《維摩詰經》文字看來容易,其實是最難懂的,跟《楞嚴經》一樣,文字翻譯得太高明了。這「非新非故」,用白話翻譯是,這個病跟身體的關係不新也不舊。昨天感冒,今天好了,真好了嗎?沒有,病根還在。只要此身還在,你的病根就在。再進一步,身的病根在哪裡?在心。此念未空,只要貪嗔痴慢疑悔這些根本業力未空,此病就還在。你現在覺得沒病沒痛,其實還在病中,「身不離病,病不離身,是病是身,非新非故」。如果能夠離開這個病態的生命,就歸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涅槃清凈,法身道體,清凈圓明。所以千萬要注意這幾句話,透徹到極點。這就是禪了,要參了。懂了這個才是真的般若智慧。

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這幾句話更嚴重,分兩層意義。假設我們身體有病,菩薩不求無病,這就叫方便。修行人以病苦為師,身體太健康的不能成道,病苦是修道的親因緣,你看看《高僧傳》,看看歷代的神仙傳,所有有成就的人身體都不大好,十個中間有七八個少年多病。因為多病,他對人生的看法就深刻,會害怕,就追求脫離生老病死。因此得道的人多半是疾病中人,尤其是道家的人物,一個個都懂醫藥。因為自己多病,想要救命,久病就成良醫了。玄奘法師的傳記記載得很清楚。龍樹菩薩的系統非常注重醫藥,孫思邈的《千金方》就吸收了龍樹、耆婆的藥方。玄奘法師到印度時,還見過龍樹菩薩的弟子七百歲。龍樹菩薩的這個弟子,還有兩個徒弟,各一百多歲,據說,他要玄奘法師跟他學,先學醫藥二十年。玄奘法師不幹了,他說自己是發願來取經的,二十年就要回去,不能為了學醫藥而違願。我們讀到這裡,心裡就很難過,合掌讚歎玄奘法師!要換了我們,寧可留下來跟活菩薩學醫了,中國有沒有佛法同我什麼相干!玄奘法師行的就是菩薩道,剛才講的菩薩不厭倦生死,所以「設身有疾,而不永滅」,菩薩不求無病,這是第一個意義。

第二個意義,真正學菩薩道的可以做到不死,可以做到無病。剛才講的龍樹菩薩的系統,比如密宗,修法是先求肉身的長壽。因為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在輪迴里容易昏迷,容易走錯路,所以他寧可走這個路線。再說佛在涅槃之前也問過阿難三次,你看怎麼樣?我可以使這個色身留下,但是在眾生的果報上來講,是應該走了。佛經上記載,阿難三次都好像被魔迷住了,所以像沒有聽見似的。等佛宣布要涅槃,阿難跪下來哭了,說佛不應該走的。佛告訴阿難,已經問過你三次了,如果當時你說要留下,我就留下了,現在機緣過了。但是我們要問,佛為什麼要玩這個花樣?幹什麼一定要等這個機緣?這裡頭有道理的,學過唯識的就知道,所謂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是意識心沒有辦法把握的。比如對一個真正修定的人,修真正密法的人(不是現在這些念咒子、想一下紅的綠的觀音、手裡弄一下手印的密宗),將死亡時,身體是有一個徵候的,到了那一點,只要控制住那一點一個時辰,等於現在的兩個鐘頭,就可以再過多少時間的劫數。這就是做功夫定力的關係了。當然不是那麼簡單,但是有這個方法,不然,佛法老是講道理而沒有方便,又何必學佛法呢?所以諸佛菩薩「設身有疾,而不永滅」不讓他有病,不讓他走掉,是可能的,真的。

一般學者認為《楞嚴經》是偽經,其實《楞嚴經》都有消息給你的,消息在哪裡呢?《楞嚴經》的消息在十種仙道里,是五十種陰魔之外,這個不是魔,也不完全是外道,《楞嚴經》把他列為十種仙道。這十種仙道中,有些人念咒語的,有些人練什麼功夫的,有些人煉藥的。所以也算是外道,佛說他們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楞嚴經》自己叫作密因,是密宗的經典,它有個秘密在裡面,我們讀佛經不要被佛瞞過去了。反過來講,這十種仙道如果他有這個功夫本事,他又能證入,那是什麼個說法呢?那就是佛了嘛!很簡單。乃至他走外道法門的,你看密宗很多修法是外道修法,雖然走了迂迴路,可是他走到這裡一轉入正道的話,他得到證入了,改邪歸正總沒有錯了吧!這就是秘密。

所以說,維摩居士跟文殊師利菩薩討論身的病,最後有秘密,就在這裡「設身有疾,而不永滅,是名方便」。真正的佛法自己是可以治病,唯心所造。《大藏經》當中也有佛說的治禪病的經,你們都不看,都請一個人幫忙讀了給書蟲去吃了。裡面都有的,佛告訴我們如何治病,乃至天台宗利用數息治病方法都有,只是我們訂了《大藏經》,並不去好好研究。

我們研究《維摩詰經》,要再三反覆地複習,像古書這些經典,看一次二次三次就認為自己看過了,那等於完全沒有看。古文的經典為什麼要背?「好書不厭百回讀」是古人的讀書方法,同一本書每一次讀起來的理解都不同。現代人讀書多,知識是淵博了,可是學問越來越差,因為沒有深入,「好書不厭百回讀」的精神沒有了,一本書以為看過就好了,讀兩三遍就覺得浪費了。

假如今天來考你們《維摩詰經》,問你文殊師利向維摩居士問疾這一段,有幾個重點?這就要命了,我相信全堂要交白卷了,可見沒有研究過。你們現在翻開這一卷,文殊師利問他,第一個,菩薩如何有疾?假使有病要如何慰喻?維摩居士答覆,第一個,菩薩對於身有病的安慰,第二個,身在病中自己的觀念怎麼樣安慰,怎麼樣解脫。這病就是個法門,它是生命的一個現象,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的現象,都是一個過程,從早上到晚上,再到天明,每一分秒都走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心所感受的遭遇都不同。

你看,文殊菩薩在前面曾問他:「居士所疾,為何等相」。再問:「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再問:「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維摩居士答,因為此心着我,然後要如何了心,了念……這些都是重點。我們不照古代分科判教的方法去搞,那是在作文字分類歸納。現代西方作論文的方法,要有綱目,覺得了不起。佛教在唐朝以後已經開始作分科判教了,比西方的寫作方式還要嚴謹。分科是作科學分析,判教是把佛學的教理批判歸納。現在幾乎沒有什麼人能真正了解正統的天台宗分科判教,沒有人下這種功夫了。我們不走分科判教這條路,走實修,走科學方法研究的路線,就要注意每一點,再分好幾個要點,像我剛才問的題目,你總要能答出來。大家平常讀佛經,讀過去就算了,對於這個要點不留意,如果能抓住這個要點,對修持與佛學的用功,那關係就太大了。我在此提醒你們青年同學特別注意,否則你只在搞皮毛而已。

有病菩薩如何調心?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現在又進一層,我們生病了,身體感受痛苦,這個受陰和其它四陰——色想行識,都是這個心所變的。等於一隻手有五個指頭,實際上都是一隻手。生病當中正好用功,我上次提到,你要體會你的思想裡頭——思想也是心的作用——並沒有痛苦,可是思想被感覺拉着走了。如果能把心的思想的痛苦拿掉,感受的病苦就輕七八分了。再把感受也去得掉的話,此身等於無病了,但其實身上還有是病的。行陰的解脫就很難,比如是細菌感染的病,你定力雖然高,能把心的思想和感受拿開了,可是細菌還在你身內,它的作用還在,它還跟着行陰在跑。你要行陰空得了才行,那就要談《楞嚴經》了,行陰空得了就差不多了,當然還有識陰在。

有個同學聽了,認為有病就把受陰拿掉,以為跟想陰沒有關係的。怎麼沒關係?關係很大,你的感受也是想陰來的,五陰同是一念。不過我們講粗的思想,比如生病發高燒,它兩個好像是分開的,身體感受的難過好像和思想沒有關係。你沒有病的時候這兩個好像分不開,稍稍有點用功經驗,有病當中分開就明顯了,病中是最好用功的時候。

剛才上面的幾段是講如何調伏其身,接下來維摩居士和文殊菩薩,講如何調伏其心。這個問題還沒討論完,我們講了很久,他們兩個當時談話就是一下下。第一個提出來,對身有病的看法,第二個提出來,有病當中的念,這裡頭就有問題了,思想同念頭的差別,就是心、意、識三個的差別。你生病了,身體隨時覺得難受,你不想它,你的思想還在想別的,想喝茶、想欠了人的帳、想怎麼做生意賺錢,可是你身體還是感到難過,這個是念,念是念念不會忘的。這些心理狀況,身上的感覺,一定要分析清楚,深入研究佛學佛經對自己才受用,不然何必浪費時間研究這些?要研究這些東西,是對自己的生活生命有用處,所以才花時間作這個學問。

有疾菩薩應該怎麼樣調伏其心呢?

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這難辦了,所謂明心見性,是心的道理。上面是說如何調伏其身,如何調伏其念,但是不論身體也好,念頭也好,自己如何安慰、解脫,都在這心的範圍。現在又講如何調伏其心了,又重複了。「不住其中」是使這個心不在病中,很難了。我們生了病,普通感冒發燒還不算痛苦,假使生重病要開刀,像小說《三國演義》,寫關公手臂中了毒箭,需要刮骨治療。關公沒有上麻藥,一邊讓華陀刮骨,一邊還在跟人下棋,他有修養的,用下棋把精神移開了,這是小說寫的。世界上也真有這種人,一九四八年在基隆,我一個侄子在工作時,胳臂被機器夾傷了,那個時候那個地方的醫療條件是很落後的,不像今天。當時他被送進醫院,醫生說要切斷,但是沒有麻藥。這小夥子壯得很,就說那切斷吧!結果人家要找繩子把他綁起來,他說不要綁了,我不動也不叫就是了,切吧!結果血都流了好幾桶。我當時不在場,後來問他痛不痛。他說怎麼不痛呢?痛又能怎麼辦?有什麼好叫的?只好咬着牙不叫了。我過去在大陸也看過,部隊里的年輕人,說勇敢真是勇敢,死就死了,乃至有的土匪被拉上刑場還在笑的。不管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他會調伏其心,把心拿開了,太不容易了。

現在的青年人有許多的毛病,經常身體不好,都是自己心造的,心理病。你能夠調伏其心,不會生心理病的。如何「不住其中」,此心不在病中,很難的。如果你有個頭痛牙痛的,你能空得掉嗎?做不到的話你學佛都是空話,自欺欺人。佛學是非常實際的東西,你用不上還搞這個東西,不是浪費時間嗎?

如說完全「不住其中」是了不起,真解脫了,真達到空了嗎?不是的,還是要用一點功夫的,要住在調伏其心。這是菩薩行,但還沒有成佛。你縱然隨時可以把心拿掉,空了,跟病脫離關係,但你不用一點功夫,不用一點定力,是做不到的,所以還是在用心中。不住其中,還是在用心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反過來講,這個時候還是在調伏其心,還要用力用功,才能做到與病脫離關係。理由在哪裡?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住在不調伏心的,是凡夫,是一般笨人。普通人生病,當然是痛苦了,痛起來就叫哎喲,這個很自然的。但這是愚夫心,跟着現象走,不調伏心就是普通人的心理。

聲聞,就是小乘,他有禪定功夫,腿一盤,空了這個念頭,就沒有感覺了,把身和心分離。他把病用心理的影響壓下去,是把受陰的感覺壓下去。這時病還是病,肉身還沒有轉。縱然此身得到神足通了,五種神通具備,仍然沒有辦法逃過生死。

我們知道有些有道的高僧或是密宗的活佛,他們最後是得癌症死的。你不能說他們得了癌症就沒有道,不能這麼說。癌症是身上的痛,道是在心中。但是你也不要迷信,有朋友去錫金參加一個活佛的火化,回來後告訴我,火化前太陽旁邊現出彩色的光暈,火化時冒出一股黑煙,是活佛騎在獅子上的樣子,火化後又有很多舍利子。我聽了就一直說,好,好。等朋友走了,旁邊的學生覺得奇怪就問我,老師你只點頭說好,其它話都不說,是為什麼?唉!我當然要讚歎,其它不用對這位朋友說了。錫金那個地方緯度高,過去我在雲南的山區走過的,那個氣候之好,在那種地方,太陽月亮周圍經常有彩暈是普通的事。又好像說某某人寫佛經之時,大地震動,現六種震動,真是有道啊!我在這間課室講課,也是碰過好幾次地震的,都是瞎扯,什麼鳥銜個花掉下來,學佛不要迷信。以前這裡有一位年輕的美國小姐,她什麼流行的功都練,最近在美國突然死了。你們同學搞什麼氣功的特別要注意,越注重有為法的,越容易倒下來。

佛的弟子中,目連尊者神通第一,佛經常告訴他不要玩這個啦!神通也是無常的,目連尊者的神通還得了,他可以把他方世界的星球,一把抓來給人看,像水晶球一樣。最後他要死的時候,想要逃,天上地下都躲不掉,只好來告訴佛,無常到了,生命要結束了。佛說:告訴過你神通是有為法,無常是不能躲避的,一切聖賢不避它的,順其自然吧!目連尊者神通雖然大,他沒有修轉身法。我們前面提過,佛有四個弟子留形住世,還在人間,不知道你們諸位當中哪一位就是。他們修的這個法,有這個成就,一切唯心造的。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般學佛的人嘴裡這麼念,事實上這也不肯學,那也不肯學,結果哪一樣也學不好。

上面說愚人住不調伏心,聲聞人住調伏心,菩薩走中道「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小乘人住於調伏心就一切不動了,萬事不管了,他只要在定中,不敢起愛欲心,也不敢動任何念。聲聞道以利己為先,菩薩道以利人為先。菩薩不應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調伏與不調伏都是兩邊,非中道。菩薩這樣也行,那樣也行。有時諸佛菩薩同凡夫行一樣,你看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生病照樣吃藥,還讓阿難為他去化緣。他八十一歲的時候,風寒發背而死。你說他是病死的,可是把他裝在棺材中,他還把腳伸出來,等他的得法弟子迦葉尊者趕到了,他再拍腳收進去,所以他死了沒死,還是個問題。菩薩走中道路線,「離此二法,是菩薩行。」離開調伏與不調伏,空與有,這是菩薩道的修持。


5.10 什麼是菩薩行

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槃不永滅度,是菩薩行。」大乘菩薩道,現身於生死道不會被染污,可以留形住世,也可以隨時跑路,這些功夫見地都有了。萬一他涅槃走了,也不會永遠不來,可以隨時再到這個世間,慈悲利世。

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菩薩入於中道,你們看不出來。你們說在打坐或是夢中看到菩薩,你哪裡看到菩薩?我學佛一輩子,沒有看到過菩薩,我說的是老實話。但是我學佛一輩子,到處看到都是菩薩。菩薩就在人間,很多。菩薩非凡夫行,但是他同凡夫一樣,你自己不到那個境界你是看不出來的。他也不標榜自己是個聖賢。悟了同未悟,得道同未得道,你看不出來,這是中道。既不做一個平常人,也不做一個非常人,如果被你看出來是非常人,這菩薩就成了薩菩。

現在中外都在捧寒山、拾得,如果現場他二人站在你們當中,諸位菩薩還理他們,我就服了你。他兩人掛着綠鼻涕,牙齒疏落,頭髮散亂,不曉得有多臟,衣服也破爛,你不躲他們才怪呢!可是這類人物不多,我們當年都接觸過,你跟他接觸了,就會覺得他非常乾淨。我本身有愛乾淨的毛病,可是在他們面前就只好跟他們玩了,我還有個貪圖心理,小說神仙傳看多了,他們的鼻涕說不定是仙丹,吃下去長生不老,就大膽忍住,要我吃什麼就吃吧!你不要看廟裡塑的菩薩那麼莊嚴,身上又掛了那麼多寶飾,但是真菩薩不是那麼好看的,你拜不拜?恐怕捱到你旁邊站,你還嫌他又臟又臭。我當年跟個叫花子跟了他一個月,因為我認為他是有道的,他坐在大便堆里討飯,最後雖然沒有辦法追出來,到現在我還認為他應該是有道的。當時他要到飯就分我一點,我雙手接過來吃下去,不過我還沒因此而得道。朋友都勸我把這些回憶寫下來,這些故事講給你們聽,就是說真正有道之士非凡夫行,你細細觀察,他同一般人不一樣的。但是也照樣的吃飯,照樣的上廁所,照樣的生病,非聖賢行。

非垢行,非凈行,是菩薩行。」不垢不凈,一切凡夫的垢行都沾染,也都不沾染。不特別標榜學佛的樣子,非凈行,但是他處處凈行。

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雖然超過了魔的境界,但是還實現降伏眾魔。病就是魔,被細菌感染了,細菌就是魔障。為什麼會受傳染?受傳染就是被魔障障住了,就生病了。菩薩道是超過了一切魔行,對魔避免和厭惡,是修行階段的小乘境界,真正能夠成魔的人,才能夠成佛,佛跟魔是一體的。善念和惡念是一體的兩面,好像手心和手背,陰暗與光明。真正得道的人,超過了陰暗與光明,不受陰陽所拘束,也不受魔佛所拘束。生老病死是魔,煩惱是魔,心中結使如貪嗔痴慢疑,都是魔。大菩薩看魔外道與佛道沒有分別,但這不是凡夫能做到的。

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這文字里問題來了,所以講佛經要留意。菩薩求一切智慧,怎麼叫「無非時求」?難道要以時求?不是時候不能求?「無非時求」是沒有任何時間限制的,也就是隨時隨地要求智慧。

戒律有講到「非時食」,早晨吃飯是天人食,中午是人佛吃飯,晚上是鬼道吃飯。照戒律,人是過午不食,過午吃飯就是「非時食」。為什麼?用科學的理由才能解釋這個道理。佛經的解釋「非時食」是方便,因為要配合當時人們的知識智能。我們這裡吃早飯,美國那裡在吃晚飯。哪一邊是早上,哪一邊是晚上,這是根據地球上的位置,是向太陽還是背太陽而定,是由地球自轉而來的,但以整個地球來講,是沒有絕對的早上和夜裡。再者,各地人生活習慣不同,有的國家人注重早餐,有的注重中餐,有的注重晚餐。即使在中國內地各處也有差異,有些地方的人一天吃六餐,三餐之間加兩頓點心,夜裡再吃宵夜;有些地方的人一天吃一頓,吃兩餐被認為浪費。這樣說來,哪個才是「非時食」?當然,黑夜裡是許多昆蟲和野獸活動進食的時間,比白天活動的生物多太多了,夜裡是他們的世界,這就是業力不同,感受不同。

總之,關於「時食」,「非時食」的研究,是很有問題的。中午是以太陽當頂為準,但是台灣的中午和西藏的中午差幾個鐘頭,台灣的出家人中午吃飯,西藏還在早餐呢!現在佛法在科學時代要留意科學,否則有些宗教的東西,你自己都解釋不通就不通下去了。有修養又有知識的人聽你這樣講,站起來就走了,也不會批評你,因為談都沒辦法跟你談。

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這是說菩薩求智慧求學問,隨時隨地都在求,沒有鬆懈的,精進不懈。大家不要讀錯了這一句話。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菩薩道的人已經證到了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本來無生,但是他不住在無生,不住在空的境界里。空和無生有差別的,我是方便講法。他雖不住在不生,但還是住在生生不已中。「不入正位」的正位就是無生法忍,如果住到無生法忍,他就不起用,也不來慈悲布施,接近於聲聞道了。

維摩居士告訴文殊菩薩,一切菩薩在病中要如此調伏自心,這個病是大病,世人都是在病中。佛經說一切眾生皆在作夢,生命就在作夢,所以叫作大夢,這個也是大病。

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行菩薩道的人,觀十二因緣都了解了,而入諸邪見,也就是一切魔外道法也都會。

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着,是菩薩行。」攝是包含、包容,菩薩是慈悲的,愛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但自己不會被愛這個觀念所困住,不落入貪愛心理,隨時在解脫中。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菩薩與聲聞緣覺一樣,也會樂於遠離。《金剛經》中的須菩提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他談空第一,是阿蘭若行者,就是修出離道,有出離心,厭惡三界。小乘羅漢的肉體壽命到了就走了,念也空了。我非常欣賞大阿羅漢要入涅槃的四句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但菩薩雖然樂於遠離,不會依身心盡。

在本經前面的弟子品中,講到佛要弟子們去問病的時候,第一位是舍利子,維摩居士和他討論過宴坐,也是我們學佛的人一個重點觀念。

今天在座很多人求真修實證,不論大家學打坐、學定、學參禪、學密,不能得定不能證得的第一個困難,就是不能遠離身心的作用。隨便學哪一個法門,身體的感覺去不掉,也就是身體的障礙去不掉,妄念思想不能清凈,不是不能停止,停止了就成了斷見。因為身心都不能遠離,所以連最基本的法門都不能證得。遠離身心是初步的佛法。所謂性空,以成唯識的道理,第六意識的念空,才能證得。以菩提道的次第來講,這個時候是證入空性的入門。

所以,本經開頭,佛叫舍利弗去問疾,舍利弗不敢去,就是為了宴坐這個身心的問題,受了維摩居士的呵斥,挨了罵。什麼叫宴坐?我們所有修定的法門,不論大乘、小乘、不凈觀、白骨觀等等,打坐通稱為宴坐。真正的宴坐,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上提到,「不依身,不依心,不依於三界,於三界中,不得身心,是為宴坐」,與《維摩詰經》的道理一樣,是大乘佛法。我們要反省了,不照古代研究經教的方法,而從實際的研究方法討論,我們不能證得空性的原因,是因為一切都有所依,厭離心生起還是個普通心理,要修證功夫真做到了不依身,不依心,連那個不依空的境界都還要放下,這才夠得上說是在打坐,才真正是學佛的入門,才是基本的成就。

經文這一句「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這是說聲聞道要遠離身心,但是這還是偏空了,並非究竟,究竟是要能不依身心盡。你要遠離到哪裡去啊?就算你有定,能像一般人講的打坐出神了,神識離開肉體,這樣的遠離非究竟道,即使做到出陽神,還不是佛道。陽神是道家名稱,佛道兩家許多人修行都有了這個功夫,很多同學和外面的人都問過我,問得太多了我也懶得答。

現在有的青年搞靈魂這一套,走上出神這條路,打坐起來自己覺得離開身體了,這種是出陰神,但還不是真的。真的出陰神要肉身氣脈通了,氣脈通了的確可以健康無病,也可以不需要飲食,入定時心是可以離開身體的,《楞嚴經》形容這境界如飛鳥出籠,很舒服,很輕靈,我們現在覺得痛苦是因為身體的障礙。功夫做到這樣,他可以在我們這兒大家頭頂上轉一轉,乃至坐在我們身上,我們也沒有感覺,可是他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也能摸到我們,是真實的,不是像作夢。如果你們打坐時昏昏迷迷像作夢,看到了什麼,以為就是出神,那可嚴重了,那是精神分裂,不要搞錯了。

什麼是陽神呢?色身整個轉化,氣脈通了。這又要講到四大本性,什麼是四大本性?地水火風。譬如我們聽呼吸,依風大起修,修到最後是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最後是空的,沒有方所,沒有固定的位置,它體性自空。火大起來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凈本然,周徧法界,寧有方所」,這是《楞嚴經》的原文,無所不在,像電一樣,虛空中有電,但我們手中不會觸電,可是一摩擦就發電了,就是這道理。依四大本性身體通了,心物合一了,然後此身可以不壞,那麼他在那頭打坐,還可以另出一個身體來聽課,兩個身體同時可以講話,乃至三個四個都可以分身出去,那是陽神。幾時可以修到呢?慢慢來吧!修道想即身成就,要多方面的法門,顯教密法一概融會,真正把身心投進去求證才行。

我常說,佛法講理論是一回事,但修證是科學的法門,必須實證的。昨天有位同學問我,他修持已有二三十年了,他現在常常到達沒有念,自己的呼吸也停了,就感到害怕。我說他中了彩券特獎,可惜又都丟掉了。念空了的話,呼吸自然停了。呼吸往來是生滅法,四大往來都是生滅,氣住脈停才是定的境界,那個時候為什麼還求個氣呢?他說根據教理不是要心息相依嗎?我告訴他,那是初步入門的,既然到達了,此身一丟就定住了嘛!還虧他搞了幾十年。這所以告訴我們,為什麼學佛要把教理研究清楚,否則往往走入歧路。

你樂於遠離身心,縱然修得很高,超過了陽神的境界,還是小乘之果,沒有證得菩提大道。那所謂大乘法何在呢?注意是要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並沒有拋棄這個肉體,這個色身,也沒有拋棄這個起用的心,非斷非常。

現在很多人喜歡玩所謂天眼通,你注意他是否閉着眼睛用勁「看」東西時臉紅紅的,小心得高血壓。真正天眼通都不用打坐,一邊講話一邊看得清清楚楚,不是定起來才看得見,沒有這回事。父母所生的肉眼能觀十方界,是自然的,不須要離開這個肉體。像《心經》上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就是大乘佛法。「盡」是梵文翻譯過來的寫法,如果用傳統中文寫法,這裡「盡」字也可以放在上面,就成了:不盡身心而樂於遠離。鳩摩羅什法師,是佛教文學的泰斗,用南北朝的文筆翻譯,美極了,把中國文學和印度文學合而為一了。你們因為中文的基礎沒有,所以佛經看不懂。佛經都是白話,沒有一句文言,是當時的白話,即使後世讀來,也不應該有困難。

維摩居士說,要這樣才是大乘菩薩修持的道理,他每一個要點都提出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破解我們修持佛法的觀念。凡夫把這幻相的身心當成真實,聲聞道知道這個不真實,所以由戒定慧入門來修持,以遠離這個幻象的生存為道果。大乘道再進一步,說遠離這身心還不是道果,真正道果不須要遠離,就是這個身心就可以證入菩提,所謂不二法門,這就是菩薩行。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雖然還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中轉,但是不壞法性。他是跳出了三界,是跳到第四界嗎?沒有第四界。教下講「界外」,不是講第四界,不在三界中,即在三界中,是名界外,是聖賢境界,佛菩薩境界。

初學佛的人都希望跳出三界,尤其根據小乘經典,必須要跳出三界,不跳出三界還修持個什麼?跳出三界要怎麼跳?九次第定把修持的方法講得清清楚楚,各種禪定乃至各種宗派,譬如天台宗、俱舍宗、成實宗,應該如何斷惑證真跳出三界,都講得清清楚楚。不只是打坐功夫到了就行的,若是起心動念,貪嗔痴慢等等煩惱、無明的習氣沒有轉變,仍然是跳不出來的。

功夫到了像四禪八定那個境界,並不太困難,一般凡夫練氣功的都做得到。修行的真困難是,習氣心念見思惑難斷,斷一層見思惑習氣煩惱,配合修定的功夫,就是跳出三界的次序,我們也討論很多了。我經常問大家,跳出三界外要去哪界?佛說過有第四界嗎?我們可以說是有個聖賢境界,是假設的,得到所謂界外之界的聖賢境界,他在哪裡呢?還是不離三界,可又不住三界。因此無以名之,是假設的界外之界,所以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真悟道了,諸佛菩薩都是再來人,還是在三界中度一切眾生,又不壞法性,等於沒有來過,所謂妙湛總持不動尊,來而不來,去而不去,這才是菩薩行。

透過經文我們了解到,菩薩就在人間,只是你不認識罷了。我最近和幾個朋友閑談,回想起很多我的朋友,其實都是菩薩,他們的行為,蓋棺論定,真是菩薩。乃至這邊有位沈居士,平常一來我就訓他,去年來跟我拜年時,說他自己的身體壞透了,都是病。我就講他,他說:老師你不用替我擔心,不要緊的。下樓他和別人講,老師替我在擔心,我往生西方是有把握的。結果死後燒出了舍利子,他的朋友來告訴我,他講有把握不假,兌現了。我講,他本來就是再來人,我平常訓他罵他是別有道理,你不懂的。這些聖賢再來的,都在人間。再嚴重地講,諸佛菩薩在哪裡?《楞伽經》告訴你:「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自性本來涅槃,到哪裡證個涅槃?十方三世諸佛一切菩薩,都可以說是再來人,你不知道而已。再來都是在三千大千世界中轉來轉去,以大慈悲度眾生。

這更是我們居士要效法的,在家的不要說跳出三界,連欲界的最低層都沒有跳出來。但是真學菩薩道你就要嚴格地做到:雖住世間而真能舍掉。舍掉不是要你去出家,尤其好多六七十歲的老年朋友,怎麼還那麼舍不掉?這些世俗的事務都可以擺開了,你心要能擺脫得了,做了一輩子,到晚年應該都看透了,擺脫不了還算什麼學大乘菩薩道?

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雖然在空的境界中,但是處處行有,每一個細行都做,善是要累積的。「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是《易經繫辭》的話。所以叫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不管小乘大乘,都崇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一切修行人不論在家出家,起心動念要念念歸空。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代表在家的居士講,就不算是修行人。看人的行為,就要在起心動念為人處世之間去看,能空掉的,什麼事情算了就算了,想都不用再想的,這個起碼要能做到啊!這雖然不是性空境界,卻是行空的行門,提得起放得下,放掉了就放掉了。前天一個朋友說:「我辛辛苦苦一百萬就這麼沒有了。」我說:「你貪嘛!」他否認,說只是想放點利息吃飯。我說:「這不是貪是什麼?就一點也是貪!要貪就有果報的。原來那一百萬本來也沒有的,有什麼稀奇!」一個學佛的人還這麼放不掉,起碼要行於空,本來一切皆空。

可是有一點,你最後證到了真空,偏空之果的小乘羅漢聲聞有個大毛病,不肯動,不肯修功德,不敢起行。因為真到了空是很樂很舒服的,這種樂境恐怕你們青年同學沒辦法了解。但有一種同空差不多的,有點空的影子,你們想不想學?想。就是睡大覺,當然這不是真空,可是真舒服,懶得起床。其實睡覺還不是空,只算是空的第二重影子,還不是第二重反映,人睡下去都不想起來,何況真證到了空。所以貪着於定,貪着於空,是犯菩薩戒律的,因為菩薩道是起行,可以說是入世,入什麼世?就是「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一切菩薩證到了空,第一,不會被空耽誤,不會貪着於空的境界,性空要起用,真空要起妙有。第二,更不會偏向於空,落在頑空之中撥無因果。

所以菩薩「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注意這個「殖」是繁殖的殖,這個殖包括了很多東西,譬如培養細菌、養魚、養牛、養羊,生出更多來,是殖。怎麼殖呢?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小善不要放棄,言行上的小善都要修持好。

真正行菩薩道的人要念念歸空,還能做到步步行有。要善護念,起心動念遍行功德,不是萬事不管,反而更管事,為什麼?要入世,「殖眾德本」。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在座的各位,佛學都研究很深,經典也看了不少,看到這一句要想到《金剛經》所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同時,也要參考達摩祖師另外一個法本所傳的,達摩四行觀(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換句話說,一切好事做了就做了,心裡留都不留,若想我今天做了件好事幫了人了,那早就着相了,不是無相行。所以雖行無相,而不被無相所埋沒,雖度一切眾生,而不着相,是菩薩行。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無作」在有些經典翻成「無願」,這兩個不同文字的翻譯,在佛法的意義上都對,因為願力必定是心理的起行,用現代名詞是心理行為。「雖行無作」是一切皆空,過去不留,作了等於不作。這個話使我們想起永明壽禪引用古人的四句話:

修習空花萬行 安坐水月道場
降伏鏡像天魔 證成夢中佛果

他悟後起修,一天做一百零八件佛事,他忙得很。與黃教宗喀巴大師一樣,前面講過,他為了弘法分秒都不空閑。你們年輕同學不要學我,一定要做到宗喀巴大師這樣。他兩個人都是菩薩行,明知空、無作、無相,還是發大願,生生世世再來。再來是很苦的,要投胎,長大,剛剛講經說法不到幾年就報銷了,然後還要再來,真麻煩。可是菩薩不怕這麻煩,所以才能「雖行無作,而現受身」,這才是菩薩行。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這個話更難翻譯了,怎麼無起呢?起心動念是凡夫法,甚至可以借用禪宗大珠和尚的話,前面已經說過,「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好不好呢?你們有人走這個路線,打坐坐到一個念頭不起,「不起心動念是陰魔」。第三句話,「或起不起是煩惱魔」,等於非想非非想境界。除了這三個路線,你看如何不是魔障。換句話來講,我們現在說起心動念是凡夫法;不起心動念是天人境界或聲聞法,偏空的;菩薩道呢?提起即用,放下便休,起與不起,了無窒礙。「雖行無起」,不起心動念而起用,「起一切善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前兩天我考過你們溈山禪師的四句警語,我要你們千萬注意,必須背得,「實際理地,不着一塵;萬行門中,不舍一法」,這就是菩薩道。放下的時候不着一塵,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譬如要上座了,我就要入休息定,放下萬緣,不着一塵。要起而行,要用了,是萬行門中,不舍一法,一點小善都要注意。這個道理懂了,就明白維摩居士說的「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雖行六波羅蜜,而徧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這一句話中的兩個心字之間要頓一下,不要連起來讀成了「心心數法」。上面的心代表本體之心,下面的「心數」是指心理作用狀態,也就是心所。現在問題又來了,你做到了六波羅蜜當然是菩薩道,但是此地經文卻說,你縱然做到了六波羅蜜還不是菩薩的全道,因為六波羅蜜還是偏向了出世法,是升華的向形而上走,是為了證得實相般若的一個次序。也可以用禪宗話講,六波羅蜜做到了只能入佛,還不能入魔,還不全。

所以大乘境界要十波羅蜜,要多加了方便、願、力、智四波羅蜜才差不多。這裡告訴我們一個全的不二法門:修六波羅蜜是只向上修,是出世法,還要向下,要懂入世法才全,才是菩薩道。佛十名號之一是「正徧知」,注意是雙人旁的徧。佛既然是正徧知,他不但懂出世法,也懂入世法,不過我們的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是表相,走的是出世的路子,實行給你們看。成佛的人是全的,不但懂出世法,當然也懂入世法,而且不但懂佛法,當然也懂魔法。菩薩能徧知眾生心、心數法,對凡夫眾生,乃至其它動物的心理狀況都懂,不只是懂人類而已。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你們很多同學都想學神通,還有很多人寫信來問。學佛修道想得神通,都是做生意心理。問你為什麼學打坐,都是想健康長壽,不是嗎?然後想神通,最好的會講是想大徹大悟,那你去大徹大悟嘛!為什麼來找我呢?還不是當投資生意,以功利心來的,對不對?你說那不來找老師要怎麼辦,你找你自己啊!菩提在你那兒,不在我這兒。我講的都是真話,你不懂有什麼辦法。

這兩天有位在花蓮的年輕居士,一封一封的限時信寄來,信寫得真好,好像真的大徹大悟了,顯教密教都學過了,恭維我一番就要我給他印證。我回信說,你老兄的信寫得真好,當今世上沒有大善知識,你找我就錯了,我什麼都不會,對不起了。他今天回信說,好極了,你自稱什麼都不會,給我啟發很大,我覺得前面給你寫的信都是過錯,有一天如果我什麼都不會,那就不用來看你了,我在這兒向你頂禮了。嘿!他雖然狂妄,這也了不起,我就把這信用紅筆一圈,不用答覆了,就算了。

你們青年人都想學神通,現在維摩居士傳給你,什麼時候才修得成神通?要漏盡,什麼叫漏盡?就是《俱舍論》告訴你的,貪、嗔、痴、慢、疑五個根本煩惱,加上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這五見,達到此心絕對沒有這些習氣了,就叫作漏盡。不是你們年輕人以為不遺精不漏丹是漏盡,這只是最基本的而已,是道家的說法,是對付這個身體用的。能三年不遺精不漏丹,燒出來能有舍利子一點不稀奇,那是色身上的事。其實正確的應該叫堅固子,不能叫舍利子,除了佛以外,不可以叫舍利子。這種不漏沒有什麼稀奇,如果你夢境中仍然有念就還是漏。維摩居士露消息給你,要漏盡了才真得天眼、天耳、神足、他心、宿命、漏盡六通。但是就算是六通具足,還只是小乘之果,菩薩道就嚴重了,要「不盡漏」而得六通。請問諸位要怎麼得?去參。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着生於梵世,是菩薩行。」為了節省時間,這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名相就不詳細講了,不懂的可以請教這裡出家的同學。根據小乘理論,修成四無量心是修得梵行。梵是什麼意思?畢竟清凈謂之梵,修持到相當程度才能到梵天。梵天是什麼天?我告訴諸位,根據佛法,是青天,是藍色,是密宗畫的藥師佛那個青色,像碧海一樣。我乾脆把密宗的秘密都告訴你們,氣脈真通了的人,自己身體的內部,一天到晚都在梵天的青天中,同藥師佛那個身體一樣的。那就是中脈通了,中脈無脈,不是有形的血管。到了這個境界當然祛病延年。當然不是人變成了藍色的,你看了怕都怕死了,還可能有肝病。那境界是萬里青天,一點雲都沒有,那當然無念。

所以修四無量心應該處處清凈心,是梵天的行為在做事,但是沒有貪於梵天境界而不來。我經常告訴諸位同學,真得了道一定更謙虛,不會像我這樣狂妄自大,不會的。我這樣沒有道的人才會經常吹吹牛、罵罵人。如果擺出一副大師樣子,要人禮拜才傳個道,那也可以免了,他得的道也有限的。菩薩道是不會自命高的。

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我學佛,是以科學來求證!一定要證到空,不證到空我不一定信的,我可以承認這一套理論是對的,但是講事實我非自已經驗到不可。所以講四禪八定你就要修到,但是你要注意,你禪定修到了,不一定能解脫,你可能又會被禪定境界所困,能不為所困,才得了解脫道。得了解脫道又不一定是得了三昧,三昧很難翻的,不是你家的三妹四妹。三昧是譯音,勉強用中文翻是境界,但還是不能完全表達,只是理論性的意思,就是你身心的感受,不是凡夫境界,是瑜伽境界。《瑜伽師地論》有十七地,都是諸佛菩薩的境界,因此定、三昧的境界,不只一個,諸佛菩薩有無量三昧。譬如你打坐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這是念佛三昧之一,到了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也是念佛三昧之一。念到大勢至菩薩的法門,凈念相繼,也是念佛三昧之一。打坐坐到了空,也是三昧。不空,觀明點定住了不想下座,也是三昧。入了光明定不想下座,也是光明定三昧之一。

所以得了四禪八定不一定得解脫,得了解脫不一定入三昧,要注意,禪定、解脫、三昧,三個範圍不同。真修佛法的人都要會,都要證得,大菩薩們都到達的,所以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不被禪定境界困住。禪定境界是非常迷人的,四禪八定都是樂,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妙樂,樂得不得了,你不貪嗎?即使不得定,你打坐時心情輕鬆,那一座坐得好,有誰要你下座做點事,你不曉得會多煩呢!還會罵人是魔啊,有魔障。有人吹牛說不貪,你到了那境界再說,如果你「不幸」得了四禪八定,可不要貪着啊!


5.11 三十七道品與菩薩行

接下來是三十七菩提道品的境界。三十七菩提道品的重點統統在四念處上。四念處是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我們常把它當作是佛學的理論看過去了,都覺得自己懂了,實際上,四念處包括了一切佛法大小乘修持的基本。首先我們拿現代學術方法來討論四念處,第一是念的問題。念是什麼?大家都曉得,一切凡夫的思想,起心動念就叫作念,普通名稱是念頭,人的思想、感覺等等謂之念。佛學的觀念就叫它妄念,所謂妄是因為這些思想感情虛妄不實,靠不住的,它漂浮不定,變化無常。念是代表了我們內心的感覺、思想、感情等等。

修行的法門,是把這個念轉化過來。如修念佛法門,你如何去念佛?念佛就是把這感覺執着的作用轉化成念佛。講到念佛,我們知道佛法修持法門,歸納起來有十念,念佛、法、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增一阿含經》有個偈頌:「佛法聖眾念,戒施及天念,休息安般念、身死念在後。」所有小乘的禪觀法門,都沒有超過這十念的,修持起來應該先念死,真正修行人應該隨時覺得自己已經死了。譬如打坐,一上座要萬緣放下,不放下,此心不死,所以就看作此身已死,萬緣也就放下了。所以念死應該是第一,也是基本的,但是它在十念法中排最後,因為世俗觀念認為念死不好,所以不排在念佛法僧等等之前,而萬緣放下就是念休息。

我們一般修行的,只曉得念佛,但是真正念佛法門搞清楚沒有就難說了,講不好聽的,恐怕搞清楚的還不多,幾乎沒有什麼人可以念到小本《彌陀經》講的一心不亂境地。至於能做到大勢至菩薩講的凈念相繼境地的,那更少了。一般念「南無阿彌陀佛」可不是凈念相繼,這一句有好幾念了,「南」是一念,「無」是一念,「阿彌陀佛」是四念,一字一念。真正的念佛法門是很難的。如果要談觀行的止觀念佛法門,諸位就要先留意《佛說觀佛三昧海經》,然後學佛的一切行。此外如密宗的觀想佛像,也都是念佛法門。

講到念法,那就更多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佛法,歸納起來如何念法呢?譬如念般若性空緣起中道觀,理就是法,禪宗講參也就是念法。

至於念僧,譬如崇拜傳法的上師,藏密修法的人要先念皈依上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四皈依。為什麼比顯數多一個皈依?其實皈依上師也就是皈依僧,它為什麼分開呢?因為佛法講師道尊嚴,我們能有佛法,都是因為有本師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後代的僧眾,就代表是佛的弟子,代代相傳。這個問題只能大概這麼說了,否則一講開了可以寫幾十萬字的書。

念戒同念佛、法、僧是一個東西,戒體一念不生,凈念相繼,戒到了,定也到了,慧也到了。大乘菩薩戒中有菩提心戒,證到菩提,心戒就可以完成了。念施是念一切放下,什麼都舍掉了。念天作什麼?我們要明白,能夠不輪迴轉生入地獄、餓鬼、畜生下三道,而進入人道已經很難了,要進入天道真是談何容易。不要以為你在學佛,就看不起天道了,我是連看到個土地公像都要合掌的,他至少是人中善人,鬼中善鬼,這就值得尊敬了。能升到色界天甚至無色界天,你沒有戒定慧的修持、沒有十善業道的修持,沒有那麼容易的。

念安般是念出入息,像天台或密宗的法門,以呼吸入手。呼吸的梵文是安那般那,有時漢文翻成「安般守意」,安般是安那般那的簡稱,守意是心念與出入息配合為一,不分離,是定境。真修到安般守意,初念住了,已經了不起了。

四念處的念身,宗教界對這個修持法門爭論很厲害,彼此像冤家一樣。看到道家練身體的,守竅的,就罵是外道、魔道。但是密宗也有在身體上練的,所以顯教就說密教是魔道,密教又看不起顯教。實際上佛法有念身的法門,道家許多東西是從佛家偷來的,可是人家加上修持的經驗,就成了另一法門了,密宗也一樣。道家和密宗的法門可以歸納成四個字:「內照形軀」。如果我們把「內」字換成「觀」字,就會接受它是佛家東西了,實際上是一樣的。佛法里的白骨觀、不凈觀等等,就是內照形軀。

念身不凈是學佛的基本,可是我們反問,不凈觀真觀得起來沒有?這是學佛的第一步,打坐時做不凈觀,自己內照形軀,眼睛開也好,閉也好,一定了,反照身體五臟六腑,看得清清楚楚,觀清楚了再丟開。我們這裡有些同學觀起來了嚇一跳,原來自己的內臟如此之臟,自己都覺得噁心,這不是虛幻作夢,硬是看得很清楚。到這個時候,你去看經典的不凈觀記載,才知道佛說的話半點都沒有錯。白骨觀如果觀成了,每一個細節看得比X光還要清楚。我上次生病,有醫生朋友很關心我,帶了好多儀器來幫我量血壓、作心電圖,結果正常,別的地方也都正常,他就想要我去照X光,我只好告訴他,我沒事的,不用了,告訴你吧,我如果連自己的身體內部還看不清楚,要靠什麼X光,那我豈不幾十年白玩了嗎?又有一個朋友,要介紹一位八十歲的老中醫來給我把把脈,我也婉拒了,人家年紀大了,不要勞動他了。此外,這個身體用了這麼多年了,自己覺得沒什麼毛病還很高興,萬一他看出什麼大毛病來,心理一定受影響。這是笑話,道理是念身觀照到自己是清清楚楚的。如果自身內部的血脈氣機循環都看不清楚,最基本的不凈觀、白骨觀觀不起來,那麼修持四念處的第一步念身,就有問題。如果這一步都有問題,以後一路的漸修要怎麼修?

念身不凈,從不凈觀、白骨觀開始,千經萬論都跳不出這個範圍。如果說你本事很大,不走這個路子,走的是禪宗,一悟就是,不要談不凈觀、白骨觀,念頭一動自然就呈現出來了,那才叫悟。同樣地,修密宗的觀想,他所有的畫像,單身的或是雙身的,旁邊都有骷髏,再不然手中拿着、身上掛着人骨,或是腳下踩着死人骨頭,這表示如果基礎白骨觀不成就,你所有密法都不用修了。這是密宗的大秘密,我今天為大家揭穿,不然你們看不清楚,或者看了害怕。這是念身的重要。

再來是念受,觀受是苦。講教理看佛經往往就看過去了,可是都沒看懂。受就是感覺,你覺得氣脈動了、吃飽了胃脹、身體舒服與否、打坐腿發麻、坐着昏沈,這些都是感覺,你能離得開這感受嗎?這是基本修持啊!觀受是苦,一切苦樂都是苦,你不能夠離開,那打坐的功夫再好,還是在受陰境界中。不要以為任督二脈通了,頭頂發跳了,請問你沒有感覺到頭頂,怎麼曉得那兒在發跳?既然明白是在受陰境界中打轉,觀受是苦,還不趕快舍掉!這念還是在受陰境界中,沒有跳開來。

觀心是觀心裡的妄念。觀法,心裡的思想、意識狀態、各種思想法則,一切都是無常,念念皆空,前念已過,後念不起,當下即空,是不是做得到?如果做不到,那這四念處一點基礎都沒有,下面的其它三十七菩提道品都免談了。

證到果位還是小乘法,還沒有證得菩提。《維摩詰經》始終在不二法門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什麼是不二?小大不二,小乘、大乘一樣的,就是一個菩提道;世俗法與出世法不二,所謂真俗不二。

雖行四念處,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這話怎麼說?從小乘來講,做到四念處是證到空了,不受後有,這個世界不來了。感受的痛苦他沒有了,得了涅槃之樂,心念不起作用,住在空這一邊,四念處成就,證了果位,離了身受心法。但是菩薩道是要「不畢竟永離身受心法」,已證得涅槃還能夠跳出來,也可以說,他既跳出來也沒有跳出來。這裡把三十七菩提道品拆開來講,講的是一個真俗不二。不要自稱是大乘道而不講小乘,你如果小乘都做不到,罔言大乘!小是大的基礎。大乘的修法,一定要先做到小乘的四念處,但是不是永斷身心,不是永求寂滅,出世入世不二,才是菩薩行。

下面三十七菩提道品就念過去不細講了,要點都一樣。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四正勤:未生善今生,已生善今增長,未生惡今不生,已生惡今斷。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這裡特別挑出來講,你們喜歡神通的要注意。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精進如意足、慧如意足。足是滿足,是如意的滿足,愛如何就如何,等於是孔子說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他到七十歲才敢這麼說。你修佛法,算不準很年輕就得了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的欲,不是世間一切欲,你修行要求法、求定、求慧,這就是欲,不過這是正欲,是善欲,是好的。在座的各位都想悟道,搞了半天有幾個悟了?沒有悟,這個慾望,這個希望就沒有達到。而悟了道,能真正大徹大悟,一切自在的有幾個人啊?達到了才是欲如意足。

念如意足呢?你念佛做到了一心不亂嗎?如一日如二日就不說了,能如一分鐘、如一小時、如數小時一心不亂嗎?念不能一心不亂,意識想不亂,但是做不到,就是念不得如意。所以四如意足談何容易!如果能念到一心不亂,做到像趙州禪師那樣,二六時中(就是晝夜二十四小時,白天、夜裡各六個時辰)老僧除二餐粥飯之外,無雜用心處。他能做到這個境界,八十歲還到處參訪,人家問他為什麼還要參訪,他答說因為未能打成一片。他謙虛啊!還說沒有達到如意足。我常說笑話,趙州和尚這個話真了不起,但是如果碰上他老和尚,還要打他一棒,為什麼?不用功!他還會被兩餐飯牽走就不對,要吃飯不知道食處才打成一片。這雖是笑話,也是真的,要如此用功才能算精進如意足。慧如意足更難了,你聽經聽過了能記得嗎?上星期講的,這禮拜就忘了,慧也不能如意,所以學什麼都不成。

這是大概解釋了四如意足,我是不照教理解釋,為了讓你們很容易了解。《維摩詰經》並沒有說得了四如意足,就得六神通自在,不要亂加解釋啊!因為得到了四如意足,心念才可以得自在神通,得的是這個神通,不是六通五通的。那何以叫作神通呢?你加兩個字:「神而通之」就懂了,現在大家拜一切的神祇,不論是菩薩、關公、土地、媽祖,都叫作拜神明,神明就是神而明之。後世把虛字省略掉了就成了神明,也就是神而通之的神通。得了四如意足,而不走出離的小乘路線,因為神通自在,所以入世無礙,這就是大乘菩薩行。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這些句子的重點是「雖行」,是說雖然修行小乘的法門,可是不妨礙走大乘路線。以上是三十七菩提道品,我們不細講,自己去研究。


5.12 止觀到涅槃的菩薩行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問題來了,這是現在國內外都流行的,如何求定。不管是內道或外道(內道是佛法的內明之道,心外求法的叫外道,不要把外道看成黨派),乃至求健康長壽的,都想打坐得定,但往往不是光修止就是光修觀。止觀雙運合起來修,才是佛法正路。止觀是個名稱,例如上面講的十念法門都是止觀,密宗修的也都是止觀,禪宗的參禪也還是止觀,參話頭止在一念上,就是止,話頭提起來參究就是觀,沒有一法能離開止觀的。所謂修定、白骨觀、安般法門等等,都是止觀。

不過我們這些眾生們,修了半天,不要說得觀了,能真得止的都很難。得止就是得定,舉個例子,盤起腿來七天七夜不起來,管你有沒有悟道,有得止的功夫,就算不得止也硬熬,熬得住也熬止了,做得到嗎?所以大家不要驕狂了,說自己學這個門學那個門的,你能得止嗎?以密宗來講,我走遍康藏,密宗的喇嘛們當中,得止的不多,能止觀雙運就更難有了。

再拿天台宗標榜的六妙門來講,由數息到隨息,由止起觀,由還到凈,這六個步驟有幾個人做到了?大家充其量坐起來自認為這一座坐得不錯,啊!數息數了三千多了。你數了一萬多也不過加上利息而已,呼吸是生滅,以生滅心計數字,我問你要數到哪裡去?數到得止就不用數了,趕快隨息。隨到氣住脈停,就要趕快起觀。一念之間很快就觀起來了嘛!你盡在那兒數,做什麼?是學會計,還是算利息?然後盡在那兒搞呼吸,真可憐啊!六妙門確實是妙門,依此修行必有成就的。這天台顯教就是密教,可惜大家不珍惜,要另外去求個密法。佛法沒有秘密的,這六妙法門就明明白白告訴你了,這個你不求,反而希望花錢求密法;我收你一千萬然後傳你個秘密好了,什麼秘密?就是修止觀嘛!

但是止觀修成了還只是個助道,不算得道,縱然四禪八定成就了,還只是助道品罷了。佛在《楞嚴經》說,「現前縱得九次第定,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這裡我插進來說,宋徽宗時代,四川嘉州龍淵寺內有一棵大樹被吹倒了,樹根中間有一空處,有個和尚在裡面打坐。眾人驚訝不已,有人敲引磬引和尚出定,他自稱法號慧持,出定後問眾人:他哥哥慧遠法師何在?原來他是晉朝時在這裡入定,幾百年後到了宋朝,才因大樹被風雷吹倒而出定。縱然能入定幾百年,仍然不是內明之道,只是意識境界。

所以止觀法門還是助道之法,這是站在大乘菩提道立場看小乘法門,只得了有餘依涅槃,尚非般若解脫。縱然修得了止觀助道之法,但不落於空的一邊,才是菩薩道。若你耽着禪定,不肯起行願,是犯大乘菩薩戒的。不過你不要拿這個話來當借口,叫你上禪堂打坐,就說不願犯菩薩戒。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這裡說已經修行到了不生不滅的境界,照理講應該是好得不得了,前念已滅,後念不生,當體即空,明知諸法不來也不去,就解脫了。修解脫道之人常常懶得修行了,那樣的話,功德福德就不會圓滿,因此色身也不成就。要功德福德圓滿了,諸惡莫做,眾善奉行,才相好莊嚴,此其一。我們再說個笑話,常有些太太們穿戴得珠光寶氣,問我這樣是不是不對。我說你看大殿上的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身上掛得比你多得多了。菩薩道就是這樣,雖行諸法不生不滅,一切解脫,可以走寒山、拾得的路線,穿糞掃衣,但是為了弘揚菩薩道,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所以口紅儘管塗,珠寶隨便戴。在小乘戒律中,戲鬘歌舞是犯戒的,大乘菩薩戒則准許,只要是以此興功德,以此利眾生,就不犯戒,也是大小乘精神不同之故。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舍佛法,是菩薩行。」大乘菩薩雖然現聲聞身,證羅漢果,或現緣覺身,證辟支佛果,很有威儀,但不像大乘佛法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乘何以有如此成就呢?除了智能,第一要行願,不修福德不能得相好莊嚴之身,所以千萬懶不得啊!光是偏向修道的話,連一半都成就不到,這又是一個題目。

雖隨諸法究竟凈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剛才講的六妙門也是六個秩序、六個層次,一數息、二隨息、三止、四觀、五還、六凈。唯心凈土現前,也是凈。修凈土宗的凈念相繼與一心不亂,嚴格說來是兩回事,勉強講也可說一樣。為什麼再提出這個呢?諸法究竟凈相達到了,八萬四千法門中我們提了兩法,六妙法門最後是凈。第二個,念阿彌陀佛的凈土法門,我為什麼這樣提?凈土不只是阿彌陀佛有,譬如東方藥師佛有琉璃凈土法門,十方三世諸佛都有自己的凈土法門,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也有凈土的一面,這要研究《觀佛三昧海經》就知道了,到了《維摩詰經》後面也知道了。

我們學佛的實在很勢利,佛給我們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你只要念他一聲就得好處,勸我們趕快念啊!這是我們導師教的,結果我們拚命去念南無阿彌陀佛,就沒人先念一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謝謝他的介紹。用世法看,我覺得好勢利啊!所以我寧可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其實呢,佛佛道同,沒有差別的,都有他凈相的一面。

真達到凈相是究竟嗎?非也。這與認為空就是佛法究竟,一樣是錯的,偏了,不夠圓滿。所以凈相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可以出世而不敢入世。所以「雖隨諸法究竟凈相」,不落在凈的一面,同觀世音菩薩一樣,「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救世救人,應以何身得救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應以下等身得救度者,即現下等身而為說法,因為不凈也不垢。此所謂真正直指人心,不二法門在此。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凈佛土,是菩薩行。」觀行成就,乃至入定,親證一切佛的國土永寂如空,以為是究竟,其實還是小乘境界。有一個寂滅,有一個空,就已經不空了,不清凈了。寂滅和空也要舍掉,「而現種種清凈佛土」,才是菩薩行。這是告訴我們不垢不凈的道理。

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槃,而不舍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最後講到了佛道究竟,真正學大乘佛法之人,雖然證得佛道,雖然自利成就,也能轉法輪利他,也可以隨時入涅槃,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但是真正大乘佛道,只兩句話:「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是智悲雙運之法。智是般若成就,代表法身證得,解脫了,般若、法身、解脫,三樣都圓滿了,因此可以不住三有。但是大乘菩薩念念在慈悲中,雖然證得法身而跳出三界外,因為悲心而永遠不入畢竟涅槃,生生世世在無量三千大千世界六道中度眾生。講到這裡,維摩居士不說下去了。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當時文殊菩薩所帶領的大眾,有出家在家眾、有天人天龍八部,可是,說這段不二法門時得利益的,只限一種人,就是八千天子,只有欲界天以上的天人,才有這種智慧,能聽得懂。因為聽懂了,就發大乘心。

我一再講,《維摩諸經》翻譯得太好了,文字容易懂,但是每次愈讀愈害怕,因為每一字每一句里,包涵的意義太多了,但是大家都被文字蓋過去了。


前言第一品佛國第二品方便第三品弟子第四品菩薩第五品文殊師利問疾第六品不思議第七品觀眾生第八品佛道第九品入不二法門第十品香積佛第十一品菩薩行第十二品見阿閦佛第十三品法供養第十四品囑累


【禪世界收集整理】2019.12.24-2019.12.24-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