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大宝法王4

【1】【2】【3】【4】【5】【6】


法王噶玛巴2016年亚洲讲经法席《心经》课程 (4)

时间:2016年8月17日上午
地点:印度德里古拉冈凯悦酒店

karmapa HS 17Aug2016 4

舍利子的5个好问题,观音菩萨给了11个好答案

大家阿弥陀佛!

在昨天的课程当中,我们讲到了《心经》八个部份当中的第五个部份“问”。当中谈到了“欲”(想要)和“欲望”(贪爱)的差别,也谈到了什么是修行,以及什么是菩萨的四种行持和十法行,还有,大乘佛教的根、道、果等等的内容。

接着,今天早上,我会继续讲解“问”的部份,还有第六个部份:“答”,也就是观音菩萨的回答了。

■舍利子问了5个好问题

第五部分:问

复当云何修学。作是语已。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复当云何修学

完整问题就是,“善男子,复当云何修持?”这里有一个问题,此处只有提到善男子,观音菩萨回答时提到了“善男子”与“善女人”,因为梵文有不同版本,其中增减一些字是有可能的,其实有些梵文版本中舍利子问观音菩萨时,他也提到善女人,因此这可能要补充一下。

昨天还没有讲完问了什么问题:“复当云何修学”

根据无垢友大师的说法:“行”是指证悟空性的智慧,而“修”则是指精进地去修持的意思。所以舍利子尊者就问了:“这样一个想要精进修持的人,到底应该要怎么去做呢?”因此他就说道:“云何修学”,在这一个问题当中,其实包含了以下的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心态
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资粮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二个问题是:行动
应该用什么样的行动来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加行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三个问题是:现证
应以什么样的现证来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见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四个问题是:方式
应以什么修行的方式来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也就是“修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五个问题是:证量
应以什么样的证量来修学、熟悉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无学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以上的五个问题,其实是搭配五道来提问的,也就是说,舍利子的问题,其实是在问:一,资粮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二,加行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三,见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四,修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五,无学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五道与十地,各指什么?

在我们藏传佛教里面,最通用的一个祈请文:《金刚总持祈请文》中提到:
世世不离清净上师尊,受用殊胜吉祥之法教,
五道十地功德悉圆满,愿速证得金刚持果位。

这边的“十地”,我们知道是指圣者菩萨的十地。所谓“圣者菩萨十地”,也就是将直接经验、直接体会到空性的菩萨,被称为圣者菩萨,或圣者大师,将他们分成十个层次。这样的分类方式,是大乘佛教共通的一种说法,就像是中观派的《入中论》,唯识宗的《成唯识论》,以及《华严经》、《解深密经》等等经典,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去分类圣菩萨的层次。

而这边所说的“五道”,在唯识宗的《成唯识论》,还有藏传佛教中、弥勒菩萨所著的《现观庄严论》当中,都有提到“五道”这样的分类方式。

“十地”跟“五道”有什么差别呢?五道的范围比较广,而十地的范围相对比较窄:因为就像刚刚说的,“十地”是以证悟空性,也就是以圣者菩萨来做的分类。五道的范围,则不局限于圣者,还包括一些凡夫菩萨。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五道所包含的范围,是比较广的。

接下来谈五“五道”,五道是指哪五道呢?五道就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

这五道是渐进式的,也就是说,我们将会从资粮道开始,一路往上修学,直到最后的佛果,也就是无学道,这整个过程,也就是大乘的修行过程。

每一道之间有很多的差异,其实在同一道里面,还有许多的分类。
比如说:

一,“资粮道”就分成“上、中、下”三个层次。
二,“加行道”分成“煖、顶、忍、世第一法”四种。
三,“见道”分成“十六刹那”。
四,“修道”分成“菩萨十地”等等,每个层次里面都有很多的细节。

暗示性询问,五道菩萨应如何修学?

每一道、每一个层次之间的差异虽然很多,但是在解释《心经》的时候,舍利子尊者暗示性地请问观音菩萨“五道的菩萨应当如何修学”,没有很直接的询问如何修行,就是因为整个大乘修习过程,过程比较广,从大乘修行开始到最后,而对于这一点,阿底峡尊者引用了《解深密经》的主张,把五道的菩萨,各自所要修学的法门,归类在四种禅定之中。接着我们回到经文:

作是语已。

接着,我们回到经文,也就是“作是语已”这句经文。这是一句连接问题和答案之间的一个句子。同时,也为之前发问者的问题,作了一个结尾。

■观音菩萨给了11个精彩答案

第六部份:答

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答具寿舍利子言。

接下来是第六部份“答”。这里的“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和“具寿舍利子”的意思,我们在昨天已经解释过了。这里的“言”是“宣说”、“宣讲”的意思,也就是观音菩萨对具寿舍利子,宣说了接下来的内容: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这里已经开始第六个部份“答”,舍利子问了一个问题,但其中包含了5种问题,这5种问题,观音菩萨作了11种回答,我接下来为大家说一下,这十一种回答,让我有点头疼,现在先放在旁边。

接下来的经文,就是观自在菩萨的回答了,“回答”部分的经文,是从“若善男子及善女人”到“应如是修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一段,全部都是他的回答。

一般来说,《心经》的所化众、也就是与会的听众呢,都是利根器,或者说上根器的人,但是上根器当中,还又可以分出比较利的,和比较钝的根器。因此,根据不同根器听众们的要求,观音菩萨就将接下来的回答,大致分成两个部分:

一,对钝根器弟子说:
第一个部分,是针对钝根器的听众,所宣说出来的答案。他们是上根器中的钝根器,不是利根器,向这样的听众所宣说出来的答案。

二,对利根器弟子说:
第二个部分,是针对那些利根器的听众所说的答案,由于利根器的听众,他们就是很厉害,只是听到开头的几个字、几句话,就能完全通晓一切的内容,所以这一段的答案,就是宣说涵盖了所有关键要义的密咒。密咒中涵盖所有关键,是向那些利根器者所宣说,不用多说很多废话,直接了当。

→针对第一、二个问题“心态”与“行动”的回答

刚刚我们所说的十一个回答,其实属于第一个部分,就是对钝根器者所宣说的答案。接下来是和大家说这十一个回答怎么分类?刚刚我们说有五个问题,因此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用什么“心态”修习般若波罗蜜多?
第二个是用什么“行动”去修习般若波罗蜜多?

这是前面两个问题,对此,观音菩萨做了整体性的答案,也就是上述经文中从“若善男子善女人”到“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之间的这一段经文。接下来经文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理应如是观察。

→针对第三个问题“证量”的5个回答

再来是问题三,证量,昨天晚上我们昏昏沈沈找不到什么更好句子,用什么现证来修习般若波罗蜜多?针对这第三个问题,观音菩萨作了五个回答:

一,色不亦空
二,受想行识
三,是故舍利子
四,无色~老死尽
五,无苦集灭道~不得

以上是第三个问题的五个回答。

→针对第四个问题“修行”的 2个回答
接下来是第四个问题:应该以什么修行的方式去修习般若波罗蜜多?

这问题有两个回答:
一,是故舍利子,以无所得故~多
二,心无罣碍,究竟涅槃

→针对第五个问题“修行”的 3个回答
最后一个问题是:无学道的菩萨要怎么修学?
第五个问题中有三个回答:

一,三世一切诸佛~多故。
二,证得“无上”。这一句藏文是“无上”,中文多两字“证得”;但在藏文中,“证得”属于第三个回答。
三,“证得”正等菩提。

回到经文“欲修习者”,这里的“善男子、善女人”的意思,我们在昨天已经解释过了。简单来说,就是指那些有资格听闻般若法门的众生。

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

这其中谈到的“彼”的意思,是指那些想要修行的人;“应如是观察”的意思是“要对于各种类别的事物,好好地去观察和分析。”

在此处,无垢友阿阇黎和阿底峡尊者都认为:“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这个句子,是在表明资粮道和加行道所禅修的对境。

四种禅定所缘

无垢友大师认为,那些修持甚深般若空性的行者们,应该用四种正确的观察方式,去观察所有轮回和涅槃的一切事物。“应如是观察”,接下来会讲四种观察方式。而这里所说的四种观察方式,也就是四种所缘。

大家应该记得,我们昨天引用了《俱舍论》的偈子,来说明三摩地的重要性,这告诉我们,“禅修”是达到解脱的关键,如果禅定力不足的话,不要说解脱轮回了,就连离开欲界的能力都没有。

此处提到的四种修持的方式,也就是“四种禅定所缘”,是我们在修行大乘的过程中,必须要依序修习的方式,这在《解深密经》中说:“止观有其分别所缘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事边际所缘境事、所作成办所缘境事等四。”

第一种禅定所缘: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第二种禅定所缘: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
第三种禅定所缘:事边际所缘境事
第四种禅定所缘:所做承办所缘境事

一,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资粮道
第一种修持方式是“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这个阶段是属于五道中的“资粮道”,这部分是对初学者来说的:刚开始修行的初学者,必须要广泛地吸收,并且广泛地闻思、听闻,而且思考大乘的思想,而且要去观察、分析以及认定里面的种种差异性和道理,由于这样的过程带有分析的能力,所以称为“有分别”。

二,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加行道
第二种修持方式,是“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这是属于五道中的“加行道”,在经过了资粮道大量的吸收、听闻、思考及分析大乘道理思想之后,修行者更应该要练习专注的能力,这种专注是不去分析的,所以称为“无分别”。

再来当行者的专注力渐渐稳定之后,尤其在加持道中专注力渐渐稳定之后,便要配合之前所培养的观察力,也就是分析力,透过配合了禅定的观察力与分析力,来深刻地体悟空性。

三,事边际所缘境事:见道暨修道
当修行者能够直接经验到,或体悟到空性时,此刻他的禅定力,就是“止”和“观”这两种禅修的结合、相应,这个阶段称之为“见道”,“见道”名称的意思是,这是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一次直接的“现见空性”。

见道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却很关键。为什么呢?因为从“见道”开始,修行者算是直接见到了空性,因此可以说他不再是凡夫了,已经成为圣者。

在进入见道这个阶段,得到“现见空性的智慧”之后,若能持续维持,并且不断的习惯、练习这种“现见空性的智慧”的话,就是“修道”了。

我们刚刚提过,“见道”与“修道”这两个修行的阶段,使用的禅定方式,两者是相同的,也就是第三种修持方式:“事边际所缘境事”。这边的“事”是指所有的事物,而“边际”,则是指这些事物的真实本质,也就是空性。因为处于见道与修道的修行人,他们能够持续地观察一切事物的真实本质,所以他们的禅定具备这样的特色。

四,所作成办所缘境事:无学道( 佛果)
在这样不停地这样修行之后,我们最终成就了佛果,此时的禅定力量,也达到了最究竟的圆满,可以说完成了所有该做的事情,该修的法都完成了,因此这样的禅定被称为“所作成办所缘境事”,也就是第四个修持方式。要做的、该做的都已经完成。

但是这也不是一定的。讲到“轮回”,以前祖师们说,我们凡夫众生的轮回是小轮回,佛陀的轮回才是大轮回,众生皆可成佛、皆可离开轮回,但佛陀永远离不开轮回,永远在轮回中利益众生,因此轮回就是他的办公室,他没有办法退休。

我们以为成佛之后,就没事了、放松了,其实成佛之后,事情更多,当然是放松的状态之下,你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我们不放松的状态之下,只能做一点点事情,佛陀则是可以任运成就,很放松的做他想做的事情,我们想做事情就没法放松,会不断担心,因此为何要成就佛果?关键就在这,凡夫想要利益众生,大部分不会成就、不会成功的,菩萨利益众生大部分会成功,但有些不会成功,佛利益众生都会成功,没有不成者。

因此我们为何要成就佛果,就是要利益众生,成就佛果之后,所要做的事情才是刚开始。以上这四种修持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圆测大师的《解深密经疏》来做的解释。

一,资粮道:
总之,我们要知道,修行过程的一开始,我们必须要广泛地去吸收和闻思大乘的理论和思想,这是“资粮道”阶段要做的事情。然而,这时候都还只是停留在知识上的理解而已。

二,加行道:
慢慢的,我们要能够培养专注力,进一步去分析和观察之前所闻思的大乘道理,并且透过实修,来产生深刻的体会、体悟,这就是进入了“加行道”,或者可以称之为“前行道”。也就是“见道”的前行。行者在此时,是离空性愈来愈近了,快要见到了。

三,见道与修道:
接着,一旦行者真正透彻地见到了空性(见道),并且持续地去培养这种“现见空性的智慧”(修道)的话,这就是来到了“见道”和“修道”的阶段。

四,无学道:最后,成就圆满的佛果时,可以说就是到达了第五道:无学道了。没有什么可学,要学的都已经学完了。

■五蕴为什么是空性?

总而言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彼应如是观察,五蕴体性皆空”这几句经文,是观自在菩萨对于舍利子的问题,所给予的简要的答复。后面的其他经文,则是比较仔细的答复。

当然我们这里可以看到“闻思”很重要,噶玛噶举创始人冈波巴大师曾说,“对于初学者而言,闻思极为重要;但思想到一定的稳定程度后,就要去实修,不能一辈子只是闻思。”因此我们昨天提到,佛教不应将理论和实修拆为两边,一定要两相结合,先闻思,再将闻思的体悟,透过实修来对闻思的道理,产生深刻的体悟。

祖师曾说:“听闻的智慧应当去认识何为烦恼,思维的智慧应当去认识如何对治烦恼,修行、实修的智慧应该用于对治。”如果知道如何对治,但并未实修,知道但并未运用,就没有意义。

五蕴体性皆空

“五蕴体性皆空”这里谈到了一个名词,就是五蕴。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这里所谓的“蕴”,是指很多东西聚合在一起。

为什么要先提出“观察五蕴体性皆空”呢?这是因为我们主要都会将五蕴执著为“我”,将它看成是“人我”和“法我”,换句话说,五蕴就是“人我执”和“法我执”的主要对境,或根据、依据。

而轮回的根本“萨迦耶见”(注:人我见),就是一种“把五蕴看成是我”的执著,意思就是说,把五蕴这五种元素,误认为是一个单一、实际存在的个体,所以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治这种执著,所以说应该要先观察“五蕴体性皆空”。

五蕴为什么是空性的呢?根据《杂阿含经》所说:“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燄,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故五蕴非我。”以上是简略解释了“五蕴为什么是空性”,接下来要做比较详细的解释了,也就是透过“空性四门”来做解释。

■著名的“空性四门”在说什么?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里的“色”,指的就是“色蕴”。为什么首先提到色蕴呢?因为色蕴就像是一个容器,其他四蕴,也就是受、想、行、识,主要是意识,他们就像是容器中、杯子中的水一样。

所以,当容器被摧毁的时候,里面的水自然也就散掉了。因此,若首先能够了悟色蕴的空性的话,那么对于后面四蕴的空性,也就比较容易了解了。大家应该知道这四句之中特别提到五蕴当中的“色”,应该所有有为法都包括于五蕴之中,为什么在“色”之后又特别提到“受”和“想”?因为“受”是针对在家人,“想”是针对出家人。

世间人享受为主,为享受而争夺不休,因此将“受”放在前面;而“想”呢,出家人、出家的学者有不同宗派见解,你死我活的争来争去,来争取我的宗派见解是最正确的,因此,将“想”放在其后。“受”、“想”是五十一心所中的其中两种,为何在此处单独抽出呢?因为它们是问题的根源,而受想之外所有都属于“行”,而心所之外的都属于“识”

总而言之,世俗的人都因为贪着色声香味触等等五妙欲,也就是五种享受而堕入轮回,因此,为了帮助众生不要落入轮回,所以首先提到了“色即是空”。但是,若有人贪著空性的话,他又会落入涅槃寂静边,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所以接着说“空即是色”。

就如同一个盲人,走在一边是荆棘、一边是悬崖的路上,他身边的明眼人可能会提醒他:“喂,你要小心喔!左边有荆棘喔!”但光是这样讲提醒还不够,因为他可能为了避免荆棘,结果掉到了另外一边的悬崖。所以明眼人还得再次提醒他说:“你还要小心,也不能太靠近另外一边,因为那边是悬崖,所以,你要好好直直的走在中道上!”

根据无垢友尊者和摩诃阇那大师的主张,这“空性四门”,也就是这四句话,是在说明“加行道”这个阶段的禅修对境。

接下来,对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空性四门,我们可以分别用唯识、中观和如来藏的三种角度来加以说明。但是,今天没有时间,可能明天再说。

用小乘思想来说明空性四门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既然是一个大乘经典,用小乘思想解释有点牵强,因此用大乘的思想来解释的话,会相对正确。因此我们先谈中观派,本来想先讲唯识派,现在先讲中观派。

中观宗的看法

依据中观宗,也就是藏传佛教所说的自空派、应成派来看,“色蕴”等等这些事物,并不如我们所经验的那般存在,所以称他为“空”。这里的色即是空,并不代表色蕴完全不存在。这里提到的“空”或者是“无”,可不是一般的空无,而是一种特殊的空无。因此,这里的空,指的就是“色蕴等等事物,不像我们所经验般的存在”。

那么,色蕴等等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吗?并不是这样的,但就是因为它们不像是我们所经验般的存在,所以才可能显现出来。这个原因就是,这样的色蕴是互相依赖才出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因此称之为“色蕴”。就是因为不是我们想像的存在,因此才有色蕴的显现。

“色不异空”,则是说我们看到的色蕴,本身是空性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空性可言,因为色蕴的本质就是空性,本质上来说,从来没有任何的存在。但从另一个面向来看,实际上虽然并不存在,但却显现出存在的样子,这就是所谓的“空不异色”。

空性的道理,可以用水中月来做比喻。就像是水中的月影,虽然能够非常清晰的映照出月亮的样子,但其实,水中从来都不曾有过真正的月亮。这“月影能够清楚的显现在水面,但是月亮却不实际存在水中”这两种其况,其实并不相互矛盾,而且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同样的,色蕴等等一切事物,虽然仅是种显现,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丝毫的存在。

另一个比喻是,例如我们在梦中,可以看到房屋等等景象,但是却没有一点真实存在,这样的比喻,也以此帮助我们来理解空性的道理。

空性并非易事,很多人觉得空性只是不存在,若仅是如此简单,我们早就了解了,空和无的道理并非我们一般常说的没有,而是有特殊、独特的空和无,但我觉得下午应该可以多讲一些空性的理论,现在没什么经验,但也可以谈谈想法。今天早上到此结束。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