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經略說》南懷瑾3

說明/章1-2章3-6章7-10章11-12


《圓覺經略說》2

第七章 – 第十章


《圓覺經略說》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薩(01)

本章講述了以下六個內容:

成佛漸修的法門如何
修行人一共有幾種
如何修止
如何修觀
如何定慧等持
如何修禪那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接下來是威德自在菩薩上場。真正的威德是道德的成就,而不是權勢大、地位高。密宗里有大威德金剛的修法,在此不講。威德自在菩薩的含義是德性的成就,自然解脫自在而威儀莊嚴。他從座位上站起來,行禮如儀,向釋迦牟尼佛提出問題。他提什麼問題呢?

他說感謝大慈大悲廣為我們分析說明如何學佛而成佛,從任何一條路都可以隨順進入佛的境界,使我們修習菩薩道的人曉得心就是佛,進入自心光明境界。承蒙您老人家圓滿清凈的音聲教化,使我們明了不須勞苦修行就可以得到真正佛法的利益。

這是威德自在菩薩的讚歎之詞,先恭維一番,然後再將主題提出。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佛啊!您所說隨順覺性的道理,譬如一個大城有四個大門,可以從東方進城,也可以從西方進城;可以從南方進城,也可以從北方進城;不只一條道路。一切菩薩成就的方法各有不同,各種莊嚴佛國亦有所不同,成就菩提的方法,不只一種。您所說“心即是佛”的道路太高了,大家不敢相信,而且也認識不到呀!

希望佛大慈大悲為我們再開個廣大的法門,告訴我們成佛漸修的方法,以及修行人一共有幾種,使我們這些參加法會的菩薩以及未來求大乘道的眾生,能夠快快悟道,然後,遊戲於如來大寂滅海。

悟了道的菩薩們一切都在遊戲中,宣揚佛法度眾生也只不過是遊戲而已,此乃大自由、大自在也。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話講完了,跪下來拜,如是三清,終而復始。此時,佛告訴威德自在菩薩說:好的!好的!你們能夠發心為了一切大乘道的菩薩,以及將來的眾生,問我成佛的各種方法。你們好好仔細地聽,我為你們說明。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非常歡喜,在座大眾靜默聆聽。無上妙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至高無上正等正覺,在此不用梵音,譯為無上妙覺。佛法沒有秘密,真正的大道沒有秘密,所謂的密宗只是一種方法而已,道是天下的公道,遍諸十方,無所不在。天下的真理昭昭彰彰,人人都可以認識得到,學佛就是悟得真理,真理是什麼呢?就是悟到“心就是佛”。悟到了“心就是佛”的真理,就可以了解到不管是悟與未悟都一樣平等,成佛與未成佛一樣平等,在生命的本體而言,成佛並沒有多一分,不成佛也沒有少一分。佛說你問我修行的方法有幾種?實無有二。真理只有一個,所以許多佛教寺廟的大門或大殿上寫着“不二法門”。


《圓覺經略說》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薩(02)
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幾種。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佛說若是一定要加以分門別類,這其中的數量太多了,但是依眾生性向的差別,歸納起來有三種。哪三種呢?第一類的人,屬於大菩薩的種性,“悟凈圓覺”,他悟到了心就是凈土,此心本來清凈,本來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你的心從來就沒有齷齪(wo4chuo4:骯髒,不幹凈)過。就是有齷齪,壞事想過,但是,它沾不住的。心同虛空一樣,有烏雲密布的時候,但是,下過雨以後,還是乾淨的。不管天晴也好,陰雨也好,虛空仍是虛空,毫無障礙。學佛要先悟到此心本來清凈,本來圓滿。這個很難唷!雖然很難,但是,也很容易。如何容易?只要你悟到“平常心就是道”,就可以了。此心本來清凈,好好的,何必另外再求個清凈?但是,有些人喜歡。

以凈覺心,取靜為行。”很多人認為內心清凈才叫修行,把自己的念頭靜在那裡,用什麼方法靜呢?“由澄諸念”,什麼是澄呢?把一杯渾水靜止擺在那裡,擺久了,水中的雜質慢慢沉澱下去,水就澄清了。所以,很多人一打坐靜不下來,妄念反而特別多,怎麼辦呢?不理它,如同那杯水慢慢就澄清了。

念頭澄清了以後怎麼樣呢?“覺識煩動”,又起個妄念,很討厭。你不要討厭它,釋迦牟尼佛講過“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不要討厭人家,它來也蠻好嘛!認清妄念是第六意識在動,不要討厭它,慢慢你就曉得每一個妄想與你都不相干,如此用功下去,需要時間,時間就叫功夫。所謂功夫,就是方法加上時間,加上練習,加上實驗,然後得到成果。

靜慧發生”,不斷地靜下去,於是另外開發一個境界,“身心客塵,從此永滅。”我們的妄想都是客,來了會走,留不住,你的主人則沒有動過。例如各位坐在那裡,我講的話,各位都聽進去了,這個話是客,屬於外來的,什麼是主人呢?你聽到了,覺得有道理,我懂了,這個是主人,他沒有動過。我們心理上的動態是心理的客塵。什麼是生理的客塵呢?打坐腿發麻、發脹、氣脈通羅!這裡動了!那裡跳了!這些是屬於身體上的客塵,知道就好,不理它。你不理它,一切不管,慢慢就過去了!可是,一般人都被生理上的客塵拉着走,哦!氣脈通了,不得了了!於是,便玩弄氣脈、功夫去了,心也就無法真正靜下來,這樣修行怎麼會有成果呢?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

身心客塵澄清了以後怎麼樣呢?“便能內發寂靜輕安”,注意!這個“”不是指身體內部,此內是不分內外之內,不以自體為標準,所以,中國的禪宗稱身體叫“色殼子”,或叫“臭皮囊”。你慢慢靜下去,身心澄清了以後,由寂靜而發生輕安,身體輕靈,心理清明安詳(祥),生理上的酸、脹、麻、痛都沒有了,內心寧靜平安。其實念佛也可以達到輕安,但是,我看到你們打念佛七,走着念,坐着念,一天忙死了。走着念、坐着念,沒錯,但是,要慢慢地念,不能急着像趕集一樣。只要方法對的話,也可發生輕安,頭頂清涼。

輕安只是第一步,還有其他很多境界。佛說:“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因為寂靜到極點,十方世界諸佛的心在你心中顯現。為什麼諸佛之心會在你心中顯現呢?因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這個方法稱為奢摩他,奢摩他翻譯成中文是“”的意思,這是真正的大止觀,不是小止觀,《小止觀》《六妙門》中的最後一步“”,是這裡的第一步。

關於這一段“寂靜”與“輕安”的止--奢摩他,再作補充說明。求止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守竅、鍊氣、念佛、觀想……等,都是把心念專一止於一點上,這些修法也屬於奢摩他,但是,這是屬於。。的奢摩他。這些修法有四個原則,第一步是求得“專一”,止於一點。第二步驟是“離戲”,離開了“”的境界,離開了“”的境界,離開了“非空非有”的境界,離開了“即空即有”的境界,這叫“離戲”,離開了戲論,戲論就是說笑話。達到了“”的境界,不要以為了不起,不要以為“”就是道;“”是戲論、笑話,“”、“非空非有”、“即空即有”這些境界都一樣是笑話。離開了這些笑話,算不算“寂靜”?還沒有。接下來,第三步是“一味”,在靜中,在動中,始終如一,始終不變,不受外界環境的干擾,也不受內心情緒的干擾。第四步是“無修無證”,不須用心做功夫,也不認為證得什麼道。到此階段,才是“寂靜”,無事不定,無時不定,無處而不定,這才是大乘的止。

再說“輕安”的情形,初步的輕安,由頭頂發生清涼,然後下降遍及全身。清涼以後,便是得暖。得暖不是發燙、發熱,得暖是有溫暖的感覺,但不是發燒。得暖是全身的肌肉、骨節、經脈都柔軟了,所以,打坐入定的人,不可以拉他,不可以碰他。得“”以後,再進一步是得“”,自己的精神可以與天地相往來,與宇宙合一。到了這個階段,已經不是氣脈通不通的問題,氣脈只是初步而已。再下來是“”,把一切忍住截止,所有煩惱妄想,以及憂、悲、苦、樂都切斷了,但不叫作“”,如果還有一個“”的境界,那是戲論。經典上說大乘菩薩可以得“無生法忍”,沒有生起動的作用。再進一步是“世第一法”,在這個世界上是第一等。“”“”“”“世第一法”叫作四加行,修任何一個法門,乃至外道法門,在功夫境界的階段上,都有四加行的作用。四加行都成就了,才是大乘真正的“輕安”。


《圓覺經略說》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薩(03)

修行打坐種種的法門,都是在修止的階段,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但是,一般人的修止,初步的止都止不住。禪宗臨濟祖師臨終時留下一首偈子:

沿流不止問如何,真照無邊說似他,
離相離名人不稟,吹毛用了急須磨。

我們的心念像流水一樣永遠在流,雜念妄想停不住,怎麼辦?雜念妄想不要怕,它像空中的灰塵,只要心靜下來,你知道雜念妄想很多的那個“”,就是《心經》所謂“照見五蘊皆空”的照,這個“”它本身沒有雜念妄想,它猶如虛空無量無邊,這個“”沒有形相,沒有名稱,叫它是佛也可以,叫它是道也可以,叫它是“圓覺”都可以,可是一般人都認不到。即使你認到了,悟了,不要以為就到了沒事了,吹毛用了急須磨,吹毛是指非常銳利的寶劍,拔下一根毛髦放在劍鋒上,吹一口氣,毛髦就斷了,還要注意修行,我們的心念用過了就要丟,隨時在止中,隨時在定中。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是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

剛才講止,現在講觀。講到止觀,其實,止中有觀,觀中有止。一般的修行方法中,如道家的守竅,守丹田,都是求止。又如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這也是修止。而現在哪裡呢?當你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唉呀!糟糕!我又亂想。你知道在亂想,這就是觀。所以,止與觀是同時,換句話說,不止不能觀,有止才有觀,有觀才有止,止與觀的作用在一起。但是,其中有所差別,例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亂,這是止;能不能真念到一心不亂?這就靠觀了。觀是什麼?觀是慧的因,慧是觀的果,般若智慧是觀行的成果,觀修到了,般若就出來了,得大智慧成就,成佛了。

我常告訴各位,你們修行,有一本書叫作《六妙門》,不曉得你們讀過沒有?修止觀有六個步驟,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凈。據我個人幾十年看來,許許多多的人修了幾十年,都還在那裡數息,我坐了幾個鐘頭了,數了多少息了,幾百下了,幾千下了,幹什麼呢?你在學會計?還是當出納?而且,很多人在數呼吸的時候,還拚命想把呼吸的氣留在丹田,留得住嗎?你去解剖屍體看看丹田有氣嗎?

為什麼要數息?你心靜不下來,不能得止。一上座,先聽自己的呼吸,一,二,三……,等到自己的呼吸由粗變細,再靜下去,耳朵聽不見自己的呼吸了,只有感覺來去,乃至感覺到鼻子都沒有氣了,胸部也不動了,只有小肚子輕輕地很久動一下,這樣才叫“”。到達了這個地步,不要數了,換第二步“”,隨着這個息定下去。第三步“”,把呼吸都停掉,這時才沒有雜念,內發的寂靜輕安就來了。得止以後要起“”,不起觀,那是外道定。觀是用智慧觀察,轉入修慧的境界。觀行成就了以後,第五步是“”,還我本來面目,空也不住,有也不住。最後達到“”心凈則國土凈,修持到此地步,所謂“不移一步到西方,端坐西方在目前”,這才是真正唯心凈土。

為什麼提這些?現在《圓覺經》準備講觀,我順便告訴大家修觀的道理。修止是定學,修觀是慧學,希望大家有個初步的概念,才能了解本經的重要。


《圓覺經略說》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薩(04)

接下來,我們看《圓覺經》原文。注意!《圓覺經》這裡所講的觀,不是普通的觀,而是大菩薩境界的觀。

若諸菩薩悟凈圓覺”,證悟到了自心凈土的圓滿覺性。“悟凈圓覺”很難解釋得清楚,希望有心修持者多多努力,自己去證悟,否則,講得再好,仍是隔靴搔癢。悟凈圓覺是菩薩見道的境界,見道以後才能修道,道都沒有見到,你修個什麼?所以禪宗的五祖告訴六祖:“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佛說菩薩悟凈圓覺以後,見道以後,“以凈覺心”,什麼是凈覺心?就是現代人很喜歡提的禪宗六祖的那首偈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個境界就是凈覺心。

講到這裡,請諸位小心!現在人喜歡說大話,一講到禪就提六祖的這首偈子,好像自己就是六祖似的。其實,各位不要忽視六祖的師兄神秀那首偈子,那首偈子並沒有錯,那是真講實際修行的功夫: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正是修行的境界,平實用功,隨時拿把掃把,把自己的內心掃乾淨,纖塵不染,這是真修行。做到這步功夫以後,再進一步,可以談到六祖的那首偈子,把心如明鏡的境界還要打破,就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佛菩薩的境界,這是智慧成就的境界。普通人沒有達到,未證言證,未悟言悟,這是撒謊,犯大妄語戒,罪過非常大,萬萬不可。

到達了悟凈圓覺,心如明鏡以後,“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由前面修定的境界,到達真正凈覺的心境,自然了解知覺自己的本心本性,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這些都是幻化。幻化並不是沒有,例如看電視、看電影,我們所看得的影像就是幻化。修行到達了這個境界,才知道宇宙萬象以及我們的生命、身體、思想、感情、知覺這些都是幻化。由幻化所生的東西,無法永恆存在。例如我們人類的歷史,幾千年來、幾百年來的人事物到哪去了?你看《三國演義》開章那闕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這是多美的文學境界,也是最好的佛經,不用佛學名詞描寫人生的幻化,多美!又如《紅樓夢》的“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人生一切都是幻化,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幻化,我們自己也是幻化,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諸行無常。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修行到一切如夢如幻的時候,真空中要生出妙有來,所謂“性空緣起”,在空的境界里自己起觀,觀出東西來。修行真到達了此一地步,可以在一念之間,把自己變成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不只是想,而是真的,別人看到的不是你,而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比如,以前在大陸上,一位能海法師,到西藏學密宗,回來以後,開了一個密宗黃教的道場,修大威德金剛,大威德金剛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三個頭,一個頭有三隻眼,三十六隻手,每隻手上各拿一件法器,十八隻腳,腳下踏着男人、女人、死人老虎……什麼都有,行者一彈指剎那之間,要把自己觀想成大威德金剛。能海法師經常晝夜不分在大殿中修法。有一天晚上,有人進殿一看,能海法師不見了,大殿里多了一尊大威德金剛。這就是“即起諸幻”的故事。

為什麼要“即起諸幻”呢?“以除幻者”,以幻除幻,以楔出楔。例如念佛,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因為念頭太多,用念佛號來除掉念頭,其實,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也是妄念,以妄念除妄念。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修行必須“性空緣起,緣起性空”,空中可以生起妙有,妙有又須化空。空有之間,任運自在,“變化諸幻”。我們是幻眾,不信,八十年後一定沒有你了。像釋迦牟尼佛就是“變化諸幻,而開幻眾”,講了那麼多佛法,留下了不少經典,他自己也是幻化,他的確來過人間,但是,後來又消失了。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因為菩薩明白眾生是幻眾,所有一切均是幻行,不執著幻化,不為幻化所困,而能起幻。救度眾生,這是幻行,大慈大悲之心。菩薩之慈悲即是菩薩之煩惱,但是,他在煩惱中有其不煩惱的一面,因為他知道這些都是幻化。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滅。

佛說一切大乘道的菩薩從此幻觀開始修,漸次增進,一步一步慢慢地進步。“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這個能夠知道幻化的,能夠起幻觀的,與幻化並不相同。例如牙痛,疼痛的感覺是幻,但是,那個能知道疼痛的並不痛,疼痛與他毫不相干,要從這裡去體會,注意!這是傳大法唷!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滅”。再進一步,把那個能知道的也把他拿掉,因此一切幻相永滅。

講到幻相,現代的社會中,精神病人越來越多。19世紀的絕症是肺病,20世紀的絕症是癌症,未來21世紀的絕症是精神病。尤其搞修道、打坐的,很容易走上精神病,因為在打坐中看到東西了,一不小心就精神分裂去了。正統學佛的就要記住佛在《金剛經》所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現在《圓覺經》所講與《金剛經》所講的,一模一樣,表達方式不同。學佛千萬不要着相,不要被幻相牽着走,越平實,越通俗,越好。


《圓覺經略說》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薩(05)
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這些菩薩所修的如夢如幻觀行,漸次增進,慢慢有所成果這個方法叫作三摩缽提。三摩缽提就是止觀等持、定慧等持。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凈圓覺,以境界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

佛說學大乘道的菩薩們悟到了我們心本來是清凈的,本來在圓覺中。以此凈覺心,不取幻化,不被外界的幻境所騙,也不要以為我打起坐來,內心空洞洞的很寧靜,哦!這就對了,這就是佛。打起坐來很清凈,不打坐就沒了,這是生滅法。修之則有,不修則無,這是靠不住的。佛法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如果在增一點、減一點上面搞,就偏差了,有些人一入佛堂,看到佛像,就覺得好清凈,哈!你被佛堂的幻化所騙了,打坐念佛非得在佛堂,然後面對着佛像,再點個檀香,這樣才清凈,這是取幻化、取靜相。不要以為在佛堂才有佛法,到了廁所就沒有佛法;念佛一定要在佛堂念,在廁所就不敢念了,萬一你坐在馬桶,突然要死了怎麼辦?不垢不凈,佛法遍一切處。

了知身心皆為掛礙,無知絕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

了知身心皆為掛礙”,我們修道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被身心所障礙住了,打坐剛有一點境界,腿就不對勁了,屁股也坐不住了,這是身的障礙。再來就是心的障礙,思想雜亂,念頭來來去去,靜不下來。所以佛叫我們修夢幻觀,不取動相,也不取靜相,徹底明白身心就是我們的大障礙。

無知覺明”,這四個字可真妙了,這一句在文詞上不通,無知與覺明是互相矛盾的,卻擺在一起,這是有其道理的。無知與覺明是同樣一個東西,沒有悟道以前是無明,是無知,我們天天在用,能思想,能感覺,能造業,我們用了一輩子,還不知道他是什麼東西。悟道以後,你就明白他是空的、幻的,“不依諸礙”,不在身體上,也不在心念上,“永得超過礙無礙境”,永遠超越身心的障礙,也超越無礙--空的境界。到此地步,有什麼效果呢?“受用世界及與身心”,此時可以享受物質世界的一切,也可以轉過來享受自己的身心。我們一般人活在世上,都被物質所用,都被身體所用,都被我們的思想、情緒、慾望所用,是不是這樣?我們學佛修道,要反過來,善用其心。


《圓覺經略說》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薩(06)
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其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這個時候,活在世間,一樣講話,一樣吃飯,一樣做事,但是心中無事,“如器中金皇,聲出於外”,他同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喜怒哀樂,而內心是空的。此時,煩惱也空,涅槃也空,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如果能夠以凈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同時解脫身心障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一切煩惱妄想滅了,“生滅滅已,寂滅最樂”。“妙覺隨順寂滅境界”,無處不寂滅不清凈,無時不寂滅清凈,“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己以及他人的身心所不能及,已經超越了人世間,此時,“眾生壽命皆為浮想”,如同《金剛經》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此方便者,名為禪那”,如此身心解脫了,這叫作禪。注意!這樣才是真正禪宗的境界,不是一句話聽懂了,一本書看懂了,雲淡風輕便是禪,那毫不相干,雲也不淡,風也不輕,身心都是障礙,沒有用,那是狂禪、口頭禪。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此三法門是哪三個法門?第一是講修止,第二是講修觀,第三是講修禪。這三種法門都是成佛最容易、最方便的方法,十方世界的佛都因此法門成佛。十方世界的菩薩有種種許多的修行方法,其中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皆依如是三種事業,都是從“”“”“”這三事業變出來的。為什麼叫事業呢?成佛也是一件事,也是造業,造什麼業?造善業,造成佛之業。若能圓滿證得了,就成佛了。

善男子,假設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佛說假如有人學佛、修行、做功德,修於聖道。不只自己修,還能夠教化別人,幫助百千萬億人修成了阿羅漢和辟支佛果,辟支佛又稱緣覺佛或獨覺佛,可以無師自通。像這類阿羅漢及辟支佛轉生在人世間的並不少,到處都有,不過,一般人看不出來,要靠各位的智慧去找。雖然教化百千萬億人成就了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此功德多大啊!但是,“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所以,諸位比他們還高,不過,光聽到沒有用,還要修。“一剎那頃,隨順修習”,聽到以後要相信,馬上依照佛所說的方法去做,這樣的話,功德比前述的人還要大。

最後,佛作結論。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地,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就,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此時,佛重新以偈語再說一遍。威德菩薩你應該知道一切眾生本有的無上佛性在本際上,諸佛菩薩以及每一個眾生都一樣,並無差別。隨順各種眾生的修持方法,其數量無限,佛將其總歸納起來,便有三種類 有三個種類。第一種是修止的方法,修止的方法要把自己心念拂拭乾凈,猶如明鏡一樣。第二種是修觀,觀世間一切如夢如幻,以幻除幻,幻觀成就就是真空生妙有,性空緣起,所修妙行,如土中長苗,漸漸增長。修禪那像發聲的樂器,中心是空的。總歸納成此修止、修觀、修禪三種法門,這三種法門都是成佛最容易、最方便的方法。十方世界一切佛,以及諸大菩薩,都依此三種法門而成道。這三種方法都修成功了,就成佛。


《圓覺經略說》第08章 辨音菩薩(01)

本章講述了以下三個內容:

成佛之道有幾種修行方法
修止修觀修禪那如何搭配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於是辨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而白佛言:

現在是辨音菩薩出來提問題。辨音菩薩比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在程度上差一點,對我們而言,容易學一點了。他問什麼呢?

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稀有。

先來兩句恭維話。大慈大悲的佛啊!你所講的法門世上少有啊!難聽難聞啊!

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

辨音菩薩問:世尊,一切菩薩要走上圓覺之路、成佛之道,有幾種修行的方法。

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希望您為大家及未來末世的眾生方便開示,讓大家大徹大悟,證到成佛的境界--實相般若,也就是智慧的成就。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至誠請法,行禮如儀。

爾時,世尊告辨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辨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凈,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凈定輪。

這是佛的答話,也是一番客氣的話。你們好好仔細聽,我來為你們講。這都一樣,不贅。佛說一切如來的本性圓覺清凈,本來就不須你去修的,修也修不起來,也沒有一個修習的人,誰來修?沒有辦法去修。明心見性的本性,是本來就有的,不是你修成了才出現本性,你修也多不起來,不修也少不了。所以《心經》上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滅。”譬如虛空,地球的表層還怕原子彈,虛空則不怕,不管你怎麼炸,虛空還是虛空。自性同虛空一樣,所以說本無修習及修習者。

有沒有可以修的方法呢?---有。什麼方法?依於“未覺幻力修習”,修行是幻法,幻人修幻法。換句話說,學佛修行靠什麼來學?靠我們的妄想來學,沒有妄想怎麼學?因為我們都是靠幻法來修,此時,便產生了二十五種修行的方法。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佛現在告訴我們第一條路,“唯取極靜”,只求靜,由靜的力量也可以“永斷煩惱”,證得阿羅漢果。有人喜歡在山上搭個茅棚專修,長坐不卧,脅不至席,《圓覺經》在這裡講:“不起於座,便入涅槃”,叫作“單修奢摩他”,這樣也可以有所成就。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凈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這裡提到“唯觀如幻”,我們學佛經常講一切如夢如幻,普通都把夢與幻當成比喻,形容人生如夢。實際上,夢幻是一個實在的境界,如果你仔細研究,這裡面就有方法。其實,一般人所講人生如夢,那是在痛苦、煩惱時,偶爾的感嘆而已,並沒有真把人生當作是夢。在佛法里有夢成就的修法,控制自己的夢,要自己做夢就能做夢,要不做夢就不做夢。要把自己的精神訓練到這個地步,很不容易,一般人都做不到,做不了主。經過正式修持的人,是可以做到的。做到了以後,要修轉變夢,夢到水,把水變成花,你能不能做到?在夢中知道自己在做夢,這一步已經很難了。

有人喜歡修心養性,白天做人做事都能控制自己,就是理智超過了情緒,要發脾氣不發了,要講這句話不講了,這樣已經很不容易。學佛的人儘管說戒,身口意都要守戒,戒就是理性地管理自己、控制自己。理論這麼講,但是,一到節骨眼,要說的還是說了,要發的脾氣還是發了。發了脾氣以後,唉呀!慚愧,懺悔,不過,並沒有真慚愧,也沒有真懺悔,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假如你白天能夠做主,能夠隨時在念佛中,在夢中就不見得靠得住了。一般人在夢中不能做主,也不知道有夢。若能在夢中能夠做主,修行則有點像樣了。再進一步,開眼做夢,開眼做夢,開眼做夢並不須另外做了,現在眼前的生活就像在夢中似的,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以及是、非、善、惡,這些與你都不相干。然後,再把夢幻境界空掉,此時,看整個世界則是清凈、光明,不是說說理論而已,必須這樣修行才有把握。

我剛才講的是“”話,《圓覺經》這裡講的是幻“”,夢與幻不一樣。夢是睡眠時理性不做主所產生的。幻則指清醒時,例如沙漠的海市蜃樓。佛法中有修夢成就法,也有修幻成就法。如現代的催眠術,也是夢幻修法所演變出來的,如果修夢幻法不當,很容易走入催眠境界,也很容易變成精神分裂。現在年輕人很喜歡搞打坐,學各種修法,結果,很多人搞得神經兮兮,很可憐!

佛說有些菩薩只修幻觀法門,得到佛的感應,自他的力量合一,心物的力量合一,可以“變化世界”,也就是說有神通了,產生種種作用。菩薩為什麼玩弄起這個神通呢?下面一句話:“備行菩薩清凈妙行”,為了實現菩薩道,濟世救人。但是,要注意“清凈妙行”這四個字。我們的普通人做好事並不清凈,無論如何都有夾帶的心理,幫助了別人,心裡總有一點得意、自喜,雖說不希望回報,但是,心裡還是覺得自己幫助了他。在菩薩道來說,這已經犯了戒,免不了貢高我慢,不是清凈妙行。以菩薩道來看普通人行善,那是在造業,造什麼業?造他生來世福報之業,這福報之業也讓你不得解脫,也很可怕。

真正的菩薩行是“清凈妙行”,心裡不留一絲痕迹,所謂三輪體空,例如我有錢,這個人痛苦需要錢,你給他錢,幫助了他;施者空,受者空,所施之物也空;無所謂我給你,這個東西也不是我的,財物是屬於這個世界的,金錢是流動的,今天在我這裡,明天就流到你那裡去了,你的我的差不多。好事是做了,但是,在內心裡,做與沒有做一樣,始終是清凈的。中國人講“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救人一條命的功德比蓋一座廟塔的功德還大,假如你救了人一命,真這麼想而沾沾自喜的話,那就不是清凈妙行了。做了就做了,管他七級浮圖還是八級浮圖。

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注意!剛才以上所講的夢幻觀、變化世界、清凈妙行等等,這些是有為法,有所作,有所為。真正的佛法是無為法,假如在此有為法中,喪失了無為法,忘失了本心、本性、本源,就成了外道。所以,佛說:“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智慧。”對於佛法的總體、總綱,清凈智慧的無為之體,沒有忘失。

這樣的修持的菩薩,叫作單修三摩缽提,三摩缽提也有人翻譯為三摩提,最簡單的中文叫三昧,翻成中文叫正受,定慧等持之意。一邊是定力,一邊是慧力,智慧與妄念有別,智慧是聖道,妄念是凡夫道,智慧的發揮是動相,在修如幻觀的動相中仍須保持定力,所以要定慧等持。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金剛經》上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說明我們生活的世界如夢幻般地不實在,佛經以泡、影、露、電、水中月、空中花、鏡中相、芭蕉、陽焰、海市蜃樓來作比喻。除了夢幻觀的修法外,另外就是透過理性的認識,了解我們的人生是虛幻不實的,妻子、兒女、家庭、事業等等都靠不住。真正的修持不是什麼觀、什麼法,而是大智慧,用智慧觀察一切如夢如幻。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這個幻怎麼滅呢?不是你想辦法去滅它,知道這一切是幻以後,不去執著,不去沾染,過去就過去了,要來的就讓它來,反正是假的嘛!不要太認真,不受這些現象欺騙。“不取作用”,就是《金剛經》所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像吃飯一樣,吃過了就過了。“獨斷煩惱”,因為不執著,人生便沒有煩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但是,煩惱斷得了嗎?李白的詩:

抽水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

不容易啊!煩惱的根--習氣還在,而且人喜歡自尋煩惱,不找些煩惱來煩,活不下去的,尤其是文人,喜歡為賦新詩強說愁,喜歡講究情調,而所謂的情調其實也是找煩惱。這是什麼道理呢?習氣問題,煩惱沒有斷盡。獨斷煩惱是初步,再進一步要“煩惱斷盡,便證實相”,什麼實相?般若實相,實相無相,圓滿清凈。走這樣修行路線的菩薩叫單修禪那,禪那不是禪定,正確的翻譯叫正思維,用思想觀察來修,真正學佛是要用頭腦的,要用思想,要用智慧,觀察清楚,思考清楚,不是南無南無就算了的。南無了半天,越來越迷糊,越來越苯,那不是學佛教,那是學苯教了。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這又是一種修法,《圓覺經》是大乘法門。中國流行大乘佛教,但是,大乘佛教流行以後,一般學佛者,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就沒有東西抓了,不曉得怎麼開始修,因此有凈土宗的產生,至少要抓一個東西,走路要抓個手杖。阿彌陀佛就是手杖。事實上,。。的修法不只念佛一個,有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念死、念身、念休息、念般若,等於有十根手杖。凈土宗的念佛,念阿彌陀佛,只是念佛法門中的一部分而已,真正的念佛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不過,念阿彌陀佛就比較簡單了,這是一條修行之路。其他,當時釋迦牟尼佛所親傳的有為法,有所依歸的快速的修法,一般人都忽略了。所以我常感嘆佛法的沒落,從東漢以後到隋唐以前,學佛證果的人很多,唐代以後,大乘佛法一流行,尤其是禪宗,講理論玩嘴巴的人多,真修行的人少,所以,越到後來,證果者越少。

所以,我常常講要學佛,跟佛走--我們的真正老師“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是釋迦牟尼佛介紹的,大家只念阿彌陀佛,把釋迦牟尼佛丟開了,甚至有些道場連釋迦牟尼佛都不供了。現在,我們要轉來跟釋迦牟尼佛學,有些廟宇花了錢買《大藏經》,自己不看,供養書蟲去了,多可憐!再說,釋迦牟尼佛在世時的弟子,跟着他三天、五天、七天,甚至當場證阿羅漢果的人很多,為什麼我們做不到?為什麼不去研究?這道理在哪裡呢?第一,最重要的,我經常講,那就是修習白骨觀。只要一修白骨觀,馬上迅速成就。白骨觀也包括了念佛法門。其次,就是修安般,修出入息,像有神通的目連尊者也都主動傳授安般法門。所以,最近六七年來我一直在提倡白骨觀。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如何先取至靜呢?如何能達到靜呢?大家學打坐,有誰真達到靜呢?恐怕沒有,越坐越鬧倒是真的。唉唷!腳痛,頭漲,妄念又來了。為什麼不能達到靜?因為沒有方法,修行的法門沒有專一,真專一,這一切都沒有了。例如念佛也一樣,心心念念在佛號上,阿彌陀佛,念到阿就定住了,兩個小時以後才念出彌字,中間沒有雜念,也沒有身體的感覺,那才算是念佛專一了。

告訴各位,這些都是法門,就看你們的智慧夠不夠。假如學密宗,這是要隆重傳法,送上供養的。一上來!阿--弄上半個鐘頭,再來彌--,又是半個鐘頭,這樣熱鬧了半天,傳法完畢,五體投地磕頭!這樣你們就會珍惜重視,喔!上師傳了大法。人就是喜歡自欺、欺人、被人欺。我現在那麼明白跟你們講,你若等閑視之,那就錯了。我不喜歡搞這一套,我認為道是天下之公道,都講了,再來就靠各位的智慧了。智慧不夠,什麼經都聽,有什麼用?

剛才講專一,專一到極點,把雜念、妄想都打下去了,把念佛這一念停住了,或者某一個觀念停住了,這樣才達到靜。《圓覺經》看起來很容易懂,佛法就是如此。我問你,至靜你做到了?其實,中國的老子也講過至靜,“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生命的根本是靜,靜到了極點,才能夠把握住生命的真諦,才能夠恢復生命的本能。無論念佛也好,修止觀也好,要先專一,才能修到靜,靜還不算,要達到“至靜”,但是,我們有幾個人真修到靜?真修到靜,則忘掉身體了,也的確可以祛病,因為靜到極點,病也空了,受也空了,苦的感覺也沒有了。很多人打起坐來,這裡痛,那裡痛,都在苦受之中,哪裡靜得了?真靜的話,病苦也靜了,煩惱也靜了。妄想也靜了。

明代的憨山大師在五台山修行,住在溪邊,溪水衝激,如萬馬奔騰,吵得不得了,定不下去,他一氣,一氣是我講的,不大好聽,意思就是煩死了,這樣一吵就定不下去,這叫修行啊?乾脆就在橋上打坐,一天,忽然之間,萬簌俱寂,什麼聲音都沒有了,這也是入定,入什麼定?靜的定。

現在《圓覺經》提到至靜,憨山大師當時這個境界算不算至靜呢?不算。那麼,怎樣才算至靜呢?這就要到《楞嚴經》去找了,《楞嚴經》里有觀世音菩薩的音聲入定法門,“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聽一切聲音,聽自己念佛的聲音也好,聽汽車的聲音也好,聽自己的呼吸也好,聽!聽!聽到“入流亡所”,進入法性之流,“亡所”,所聽的聲音聽不見了,“所入既寂”,聲音寂滅了,清凈到極點,然後,動相,一切的聲音;靜相,沒有聲音;“動靜二相,瞭然不生”,瞭然無礙,一念不生。以上我只是作簡單的解釋,詳細講的話,不只如此。

這樣才接近於《圓覺經》的至靜。真到達至靜的話,不只如此。《楞嚴經》所謂的:“凈極光通達,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所以,《圓覺經》在這裡講“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靜極了,出現了般若智慧之光,自然證到了一切都是夢幻,便於這裡,起菩薩行。走這條路線的菩薩,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後修三摩缽提”,再修幻觀的成就。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這是另外一種路線的修法,由靜而發慧。講到靜,一般人都會想到打坐,打坐只是修靜的一種練習,打坐本身並不一定是靜。真正的靜必須忘掉了身體,忘掉了感覺,心念不動了。其實心念不動這個話是不對的,應該說心念靜下來了。心念靜下來,忘掉了身體,忘掉了感覺,並不是無知。什麼都不知那是昏沉,大昏沉!平常打坐所謂氣脈發動,感覺舒服不舒服,這些是生理的反應,有此反應,已經不是靜了,那是慢慢向靜的路上走。靜到後來,身體的感覺都沒有了,靜到什麼樣子呢?只能勉強以“萬里晴空”作比方,沒有一點雲,沒有一絲妄念,這才是靜的境界。話講起來很簡單,有人一生,甚至好幾年,能不能修到還是個問題。但也不一定,也有人一下子就到了,這也不是這一生修來的,那是過去前幾輩子積累而來。

這樣靜下來,到家沒有?沒有。下面有句話:“證至靜性”,這怎麼解釋呢?學過唯識就懂得了,證至靜性就是唯識所講的證自證分,或稱證自證量,什麼叫“證自證分”呢?我們剛才拿“萬里晴空”作比方,萬里晴空,一點雲都沒有,這晴空哪裡來的呢?還不是自己的心量變出來的,晴空是個境界,還要更進一步,證到能夠變出萬里晴空境界是什麼東西,這個時候證到了,悟到了,才可以斷煩惱,所謂頓斷煩惱,就是跳出了生死。

走這種修持路線的菩薩,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後修禪那”。唐宋以來的禪宗大都是走這種路線。下面又是另一種路線: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西藏密宗的黃教就是走這種路線。西藏的達賴和班禪,乃至蒙古的章嘉活佛,都是屬於黃教宗喀巴大師的法系,所依據的經典是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

這種路線怎麼修呢?先修寂靜慧。修寂靜慧之前,還有所準備的,詳細的修法過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里網羅最多。修寂靜慧,先要了解教理,三藏十二部的教理都要清楚。現在很多人學密宗,我覺得蠻好玩。真正學密宗的話,差不多七八歲就出家接受教育,專門研究佛學,到了二十幾歲要接受考試,必須把一萬多卷的大藏經都讀過了,要深思佛經的教理,然後加以考試,就是說佛學的學問成就了,慢慢才開始修加行,先修拜佛、懺悔……等等,到了中年,才正式修學觀法,而能夠有所成就,已經四五十歲五六十歲了。這是密宗正統的修法,不是拿點水在頭上滴一滴,灌了頂了,會念個咒子,哦!我學了密宗了,開玩笑!真正學密宗要先了解教理,《菩提道次第廣論》有句話“周遍尋思”,用自己的智慧去研究,去思想、去參究,每一個理都要懂,周遍尋思,每一個理都要想透,而且要很精密,不能遺漏。再經過修證,這樣才能發起寂靜當中的智慧。

寂靜慧有了基礎之後,再修觀想。修觀想也不容易,譬如你修紅觀音也好,綠度母也好,喜樂金剛也好,你坐在這裡,或走在路上,隨時感覺到菩薩就在前面,在意境是完全看得見,乃至身心與菩薩完全合一。當然,自己知道,進一步,使別人也看到你有特殊的現象,這是“復現幻力”,達到幻觀成就,心力的作用呈現出來,那麼,自己也感覺到各種境界的變化,別人也感覺到你有各種境界的變化,此所謂“種種變現,度諸眾生。

以密宗來講,到這一步是初步的成就,叫作“生起次第”,本來沒有的,在空地上,建起房子來,這是心力堅固所造成的,產生種種變現,近於神通,這是屬於緣起,也是妙有。由此再轉入圓滿第次,本來無中生有,等到修成了,再歸到無,再把它空掉,徹底的空了。這是宗喀巴大師所創建的黃教走的路線。


《圓覺經略說》第08章 辨音菩薩(02)

最後,“後斷煩惱,而如寂滅”,把有法再歸到空。什麼是煩惱?就是教理所講的見思惑。思想上、觀念上、理上、情緒上所有的無明都斷完了,入到寂滅境界。

這樣一類的修法,“先修奢摩他”,先修止;“次修三摩缽提”,次修觀;“後修禪那”,進入涅槃。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凈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這個路線是先修至靜,至靜的方法那就很多了,譬如念佛,止觀……等等,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達到至靜的境界,不修密宗“”的觀想,一路靜下去,靜到極點,也可以斷除煩惱,也可以斷除見思惑的習氣,證到果位。然後,再出山,行菩薩道,度化眾生,中國很多禪宗祖師走這個路線。

例如牛頭山法融禪師就是如此。法融禪師是四祖道信的弟子,他的法系與五祖的弟子神秀和尚(六祖慧能的師兄)的法系影響唐代的文化很大。法融禪師在牛頭山住茅棚,萬緣放下,專修禪定。修到什麼程度呢?百鳥銜花供養,功夫定力當然很高。

這個時候,中國禪宗四祖道信禪師已經退休了,雲遊四海,來到牛頭山一看,曉得山裡有個修道人,於是,想入山看看。到了山中的寺廟,就問:“師父,請問這山裡有修道的人吧?”有位和尚回答他:“我們出家人哪個不是修道的人?”四祖說:“啊?那你說哪個是修道的人?”這個和尚再不敢說話了,旁邊一位和尚說:“在後山有個和尚,一天到晚只管打坐,見到人也不起來,也不合掌,我們叫他懶融,莫非這個人就是您所說的修道人。

四祖就進山去了,看到法融禪師坐在那兒,四祖來到,法融視若無睹不理不睬。四祖明明知道他在觀心修定,卻故意問他:“在此做什麼?”法融答:“觀心。”四祖再問他:“觀是何人?心是何物?”這下子法融答不出來了,於是趕緊起立行禮,問四祖說:“請問大德從哪裡來?”四祖答說:“貧道居無定所,或東或西。”法融就問四祖:“請問你認識道信禪師嗎?”四祖說:“你怎麼問他呢?”法融說:“我久仰他的大名,想去參訪。”道信大師說:“貧道就是。”法融聞之大喜。

山中很清凈,此時道信大師卻問法融說:“這裡是否有清凈休息的地方?”四祖怪,法融也怪,他說:“有啊!後山有個小庵。”他們來到庵所,周圍都是老虎、狼、熊之類野獸的足跡。四祖看了,作了恐怖的樣子,法融對四祖道信說:“大師,您還有這個嗎?”意思說您得了道,還會怕老虎呀!四祖也不說話,過了一會兒,就在法融打坐的石頭上寫一個“”字,然後就坐上去了。法融看了很緊張,趕緊合掌道:“阿彌陀佛!罪過!”四祖說:“你還有這個嗎?”法融後來就在四祖門下悟道。

法融悟了道以後,下山說法辦道場,自己親自出去化緣,天天挑米來回走八十里路,供養三百位出家人修行。你看!法融禪師在還沒有悟道以前,只管學懶法--打坐,所以叫懶融。悟了道以後,就不同了,自己下山去背負米糧,讓別人去悟去修行,這就叫作“披上袈裟事更多”,度眾生是很痛苦的事,那是完全犧牲自我,成全他人。

走這個路線的菩薩,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斷一切煩惱。斷一切煩惱以後,才敢到這個世間來,這個世間是充滿着煩惱的,自己沒有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是不敢入世的。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以我的看法,走這種入世菩薩路線的人很少,像中國的聖人孔父子就是走這個路線。孔子傳道與曾子,曾子著《大學》,所謂“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就是《圓覺經》這裡所講的“至靜力”。但是,靜到什麼程度呢?功夫到什麼程度?有問題。若說完全沒有功夫也不對,的確也有功夫,也能心斷煩惱,達到聖賢境界。但是,沒有去掉煩惱的根,非最高菩薩境界,不夠圓滿。

這一類菩薩們,以入世為主,以救眾生為主,以修功德為主,建立人道世界,講究做人的道理,形成孔孟學說,影響中國幾千年。一般佛教所講修行是走出山路線,而儒家則專走入世路線,以入世度眾生為主,這一類的菩薩名為“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講到這裡,要了解孔子的大乘道,要到哪裡去找呢?不要以為讀了《論語》就了解了孔子,沒那麼簡單。真要了解的話,要到《禮記》和《易經》的系傳去找,這裡面有孔子的形而上道。而他的入世之道,則要看懂《春秋》了。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由靜的功夫入手,靜到極點,達到神通變化境界。普通一般人喜歡神通,為神通而修道,但是,卻達不到真神通,有也是二號神通,就是神經啦!我看了幾十年,玩神通的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都很糟糕。

真的神通是什麼呢?有一個原則,請大家記住,通有定發,你看這幾段都提到三個字--至靜力,靜定到了極點,到了身心皆忘的境界。你坐在那裡,眼睛閉起立看光呀!看影子呀!那還是這個肉眼在看,這個身子都還沒有忘掉啊!所以,看久了,神經就崩潰了。真的神通根本就不用這些,那是心性自力的功能,不須動念就來了;要動念,哪叫神通啊?

以至靜力,資發變化”,注意這個“”,資者助也。由至靜力的幫助,使心性道體的作用增強,由體起用,行菩薩道,然後再舍用歸體,“後斷煩惱”,返本還源。此菩薩道,走這樣修行路線的人,“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同時修止修觀,“後修禪那”。這一類人並不是找個清凈的地方住茅棚專修,而就在行上修,不談出世或入世。這些人到哪裡找呢?這要看你有無慧眼了。依我幾十年人生經驗看,多得很,有些人明明是菩薩行,但是,打死他也不會承認,看起來很普通,你也看不出他有沒有神通,他的靜定不在外形打坐中。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這種菩薩比較不容易舉例,他的靜定功夫已經到了,但是,不走神通的路線,而馬上轉入寂滅涅槃的境界,然後,再由體起作用,變化世界,轉變現世世界,這是大菩薩的境界。《華嚴經》上佛說十地以上的菩薩才有資格轉生為治世的帝王以及大魔王,其中的道理很深。目前可以說沒有一個帝王可以轉變這個世界,以未來的趨勢看,不可忽視科學的力量,一個新的理論出現,馬上可以使整個世界改觀,在科學上的成就也是最高的智慧,也是菩薩,並不簡單!不要以為慈眉善目坐在那裡不動才是菩薩。

這一類菩薩很難舉例,“名齊修奢摩他禪那”,齊修止靜寂滅,“後修三摩缽提”,再修觀行起用,變化世界。我剛才所說的科學成就,就是三摩缽提,來自於幻想,再加上實驗,實驗成功了就是科學。我在此預言,今後的菩薩大都將出現於科學界,不如此不能轉變這個世界。我們現在的世界不是靠敲敲木魚、打打坐所能改變,這是時代趨勢,各位拭目以待吧!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變化力有兩種,一種是如來的變化力,就是說這個法界內,包括我們這個世界,一切萬有都是如來神力所變化出來。在《華嚴經》上講,這個宇宙萬有的生命都是毗盧遮那佛所變化,包括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都是他的化生,我們也是他的化生。道理是什麼呢?本體只有一個,“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佛、眾生同一自性,同一自體,如來代表了本體,什麼叫如來呢?《金剛經》上說:“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如來是本體,並非如宗教徒所幻想的種種神化,要懂這個理。

第二種變化力乃是宇宙萬有的變化,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質量與能量的互變等等,例如我們把米飯吃下去,就化成熱能,維持生命。同時,萬有時時刻刻皆在變化中,印度佛學稱為無常,中國文化則產生《易經》的學說,佛學譯為“變化力”。中國文化則成為“造化”,這種變化力絲毫沒有神秘的色彩,我們學佛不要誤解了。

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我們盤腿打坐不是想求靜嗎?那是苯方法。若是有智慧的大菩薩,隨此世間法,可以處處得靜,例如看見佛像,當你第一眼觸及佛像時,於此剎那間,保持不動,不起第二念,就可以靜下去。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所以看流水也可以定,聽聲音也可以定。

懂得這個道理的人,叫作先修三摩缽提,先修觀,後修止,後修奢摩他。先觀察清楚,觀察什麼呢?要了解所謂靜不靜的關鍵,在於你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外在變化的動亂的環境。譬如我講了一個多小時的話,有一句話留住嗎?沒有一句話留住。你聽過就沒有了,它沒有擾亂你的靜唷!你本來就那麼靜,你不靜就聽不見了;你聽見了,可見你很靜,就在這個地方去體會“種種隨順,而取至靜。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這一段講的是在種種境界上都可以悟道,這一類的例子很多。隨便舉個例子,有一個樓子和尚,為什麼叫樓子和尚?這個和尚修行了幾十年不能悟道,有一天到街上去,經過歌樓,鞋絆斷了,蹲下來系鞋絆(帶),聽到樓上的歌女(現代叫歌星)唱“你既無心我便休”,這下子他大徹大悟了,悟到本來無心,自然就放下了。因此,他悟了道以後,就叫摟子和尚。所以說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歌女唱的是情歌,唱的人沒有悟道,聽的人悟進去了。

金聖嘆批《西廂記》,他說如果把《西廂記》當成淫書,此人非下十八層地獄不可,《西廂記》完全是道書,可以令人大徹大悟的書,一點也沒錯。會看的人,《紅樓夢》、《西廂記》、《金瓶梅》就是道書,都可以因此大徹大悟。不會看的人,看佛經也會入地獄,真的唷!

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以變化力,而作佛事,濟顛和尚就是走這個路線。《濟公傳》是小說,故事編得非常好,把南北朝梁武帝的故事以及其他高僧的故事都編進去,所以非常熱鬧。真正的濟顛和尚是愛喝酒,愛玩神通,但不是小說中所寫的那個樣子。他是名士派,沒有那麼瘋,文學境界高,他的詩留傳下來不多,其中有一句說:“願化西湖作酒池,一浪來時吞一口。”他一生瘋瘋癲癲,愛喝酒,以變化力,而作佛事,臨終時作了一首偈子:

六十年來狼藉,東牆打倒西牆,
於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

六十年來吊兒浪當不正經,東方世界、西方世界都參透了,如今要走了,依舊水連天碧,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大陸靈隱寺的羅漢堂過去被燒了,靈隱寺很怪,每碰到中國有大變化,樑柱就斷了。羅漢堂內塑有濟公像,拿着酒杯喝酒,很傳神,以前每天都要在酒杯內供酒,早上倒下去,下午就沒有了。後來給一個方丈罵了,對着濟顛的像罵:“你活着不正經,現在還不正經,從今以後要守戒,不準喝酒!”以後就不再供養酒了。濟顛和尚走的就是這個修行路線。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變化力不一定指的是神通,變化力也是中國道家所講的“造化”,我們現在的生命都是自然的造化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中,這也就是“無常”,但是,這“無常”的現象也有是自己的心力所造成的。所謂變化力是心力的作用,例如儒家所提出來的“變化氣質”,變化氣質是靠自力的變化,不是靠他力。

這裡所講“若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這一路的修法是以理論入手,道理明白了,曉得變化本來無主宰,非自然,不是有一個佛菩薩或是上帝或是閻王主宰你的,都是自己的心力、業力的作用。了解了這個道理,任他自然地變化,不妨礙他的作用,無着無依,無礙無作,不着相,不依求,不去障礙他,不去造作他,聽其自然。如此修持,便可以斷煩惱,達到安住至靜的境界。為什麼如此可斷煩惱呢?因為煩惱的自性本空,假如你用一個方法去斷除煩惱,這一個方法本身就變成煩惱,能斷與所斷之間,都是心起了障礙,違反了自然變化的道理。

這種修持的方法叫作先修三摩缽提,先修觀,也就是心經所講“照見五蘊皆空”,先從理入手,“”住一切變化,一切變化皆空,不去管他。中修禪那,道理弄清楚了以後,自然寧靜下來了,再修持禪那。後修奢摩他,最後到達如來大止,大寂滅海。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剛才講的是以變化力,無礙作用,聽其自然,不假方便。現在講的是以變化力,方便作用,可以借用方便。例如念佛也好,持咒也好,這些都是方便而已,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至靜寂滅,最後到達二俱隨順。如何二俱隨順呢?使用任何一個方法之後,就是靜。所有的方法都是生滅心,到最後,前念已滅,後念不起,就是空,就是寂滅。

這樣的修行原則叫作先修三摩缽提,先修觀;齊修奢摩他禪那,止與禪定同時到達。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這又是一種修法。在理上清楚了一切唯心所造以後,並不一定到山上住茅棚清修,就在人世間應用之際,種種作用,觀察清楚自己的起心動念,自體本空。由理幫忙了功夫,見地清楚了,功用自然就到了,自然到達了至靜的境界。靜極了,自然頓斷煩惱。

這一類的大乘修法叫作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在理上觀清楚,功夫也就到了,也就止了,觀與止同時齊修,最後自然到達禪定的境界。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凈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這一種修行路線猶如禪宗的悟後起修,就是《楞嚴經》所提的“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先在理上通達變化力,理通頓悟以後,自然見到涅槃寂滅的自性境界。後住清凈無作靜慮,這是悟後起修,修定。

這樣的修法叫作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同時修觀及禪,後修奢摩他,後修止。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凈,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以上講的是變化力,接下來講的是寂滅力。寂滅力是本來的功能,我們的心本來就是寂滅的,不必另外去求個寂滅,人的生命本來在寂滅中,不須造作修持。藉此寂滅力,而起至靜,此心自然放下,住於清靜,不須另假方便修行。

這個修行方法叫作先修禪那,先證到自性的寂滅,然後自然住於至靜清凈中,住於止的境界中。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講到寂滅力,我們可以舉禪宗二祖神光大師的例子來說明。大家都認為禪宗講頓悟成佛,其實,沒有那麼簡單。二祖神光在出家以前,學問非常好,在東海講《易經》,學生很多。後來他覺得《易經》不徹底,看了《大般若經》以後,決定出家。出家以後,在香山修持九年,專修禪定。二祖神光聽說達摩大師來到嵩山,就去見他。但是,達摩祖師一直沒有理他。《指月錄》上記載很簡單,只說“祖常端坐面壁,莫聞誨勵。”其實,神光在達摩祖師那裡待了很久,有一天發了狠心,在雪地上合掌站立,等達摩祖師開示。語錄上說積雪過膝,這個時候達摩祖師才開口問他:幹什麼啊?神光悲從中來,流着淚說:請老和尚慈悲,開示甘露法門。神光在雪地上站了那麼久,那麼誠心,以現代的我們來說,應該好好地鼓勵鼓勵,愛的教育嘛!結果,不是這樣,達摩祖師把神光大罵一頓;就憑你恭敬合個掌,在雪地上站一站,就想要求得無上大法?沒有用的,只是徒勞勤苦而已。你看!神光被罵得多慘!一般人早就掉頭走了,說不定還捅你一刀。神光聽了以後,抽取戒刀,把自己的手臂砍下來,放在達摩祖師前面,以此供養。這下子達摩祖師才問他:你學佛想求個什麼?神光說:我心不安,求師父替我安心。各位注意,神光在香山修行了九年,心還不能安,這就是說只具有寂滅力,但是,不敢起作用,一起作用,心就不安。

等到二祖悟了以後,明白萬法本自寂滅,起作用亦無妨,隨用隨消,就像這一段所講的“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在任何境界上都能寂用隨順,都能安心。這種大乘的修法叫作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這種修法是先了解自性本來寂滅,不須另求寂滅。種種自性是指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物。在任何事理上,在任何作為上,知道自性本空,因此自然安於靜定中,定久了,自然智慧神通具足,而起變化,這一類的菩薩叫作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修止,後修三摩缽提,後起觀行。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凈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在理上了解一切法本來寂滅,本來無作,作而不作,因此,敢入世,敢行菩薩道,很多人學佛以後,變得很拘束,為什麼?因為修空嘛!既然修空,為什麼要那麼拘束呢?所作皆空,明白了這個道理,一切作為皆在清凈境界中,,最後歸於靜慮、止的路線。這樣的菩薩叫作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中間修觀;後修奢摩他,最後修止。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凈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先在理上明白了自體本來寂滅,本來清凈,不必另外再求清凈,因而住於靜慮、止的境界上,漸漸生起智慧神通變化。這一類修法,叫作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同時修止觀。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知道了自性本自涅槃,本自寂滅,由此見地,自然生起慧力,而達到至靜清明的境界。這一類的修法叫作齊修禪那及觀行,後修止。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凈隨順。

假如這個菩薩智慧特別高,以圓滿覺性,明白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一切形而上及形而下都不離於佛法。一切法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無所不在,無所在,在在處處都可以成佛,圓合一切,一切皆歸於圓滿。

於諸性相,性是指形而上的道體,相是形而下的形相。要如何見到形而上的道體呢?透過般若來悟到自性。般若分為(一)實相般若:此是般若的體,也就是形而上的道,明心見性就是指認識這個實相般若。(二)境界般若:不管涅槃也好,菩提也好,都是講一個東西,但是,境界不同。(三)文字般若:真見了道,智慧開發了,言語文字思想自然高明,這是智慧的境界。(四)方便般若:所謂方便就是般若道體起用的方法、法門,應用不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也是隨見道以後自然發生。(五)眷屬般若:只要見了道,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都跟着來,八萬四千細行,樣樣都達到至善。這五種般若,我們以前講過了,再一次在這裡提醒各位。透過了般若,悟到了自性。那麼,實相般若是怎麼樣呢?“”。因此,後世把般若宗稱為性宗,性宗以畢竟空為宗旨。

相是現象,透過現象來認識菩提叫作法相宗。法相講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法相的有也叫勝義有,什麼叫勝義有呢?這不是我們普通一般人所說的有,那是凡夫的妄有,不真實的。

性宗講的是畢竟空,相宗講的是勝義有。那麼,到底是空還是有呢?空也好,有也好,還都是方便,如果拿圓覺境界講,都是方便。禪宗的最高境界,所謂“離四句、絕百非。”哪四句呢?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凡着了一邊都不是。這些都是說法的方便,言語文字表達的方便,非究竟,不可以執著。明心見性,性從哪裡見?無可見處。真無可見處?性從相上見,起用才可以知道他是怎麼樣一個東西。用過了自然便休,相空了自然見性。有諸性相,無離覺性,不管性宗所講空的道理或是相宗所講的有的道理,空也好,有也好,都不離於圓覺自性。

走這種路線的方法稱為圓修三種自性清凈隨順,這是大乘的最高境界,禪那、止、觀三者一體,三者清凈無礙,也就是《華嚴經》所講事事無礙法界。


《圓覺經略說》第08章 辨音菩薩(03)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佛經很有意思,你說佛法是科學呢?還是宗教呢?例如《楞嚴經》講到明心見性的問題,有七處征心,八還辨見,非常科學,非常合乎邏輯,但是,到了中間講到修行的問題,佛告訴我們要念一個楞嚴咒,還要布置一個壇場,這不能拿科學來解釋了。《圓覺經》也是這樣,以上所講的道理都非常透徹,非常解脫,分析得非常清楚,非常科學。但是,到了這裡,就是宗教了。

佛說你懂了這二十五種修行法門以後,不過,這樣哦!這是修行大乘道的法門,。。的人能不能走這個路線?你觀察自己的能力了。這二十五輪怎麼修呢?他有個方法告訴我們。

佛說若有菩薩以及未來末世的眾生要依此方法來修的話,先有個準備工作--當持梵行,先修清凈行,清凈行就是持戒,中國文化所謂的齋戒沐浴就是梵行。齋不是吃素,齋是齋心,也叫作心齋,嚴格地反省自己、剋制自己,達到莊嚴、聖潔、清凈。持就是拿着不能放掉,為什麼叫修持呢?就是有個方法可依,且不能放棄。持此梵行、戒行、清凈行以後,還要寂靜思維,求哀懺悔。讓自己安靜下來,懺悔過去種種罪過。

如此專修二十一天以後,在二十五種方法上各作標記,一個標記代表一種方法。誠心拜佛,抽取其中一個;抽到哪一種,就按照哪一種方法去修。一念疑悔,即不成就。中間沒有一點懷疑,絕對信,純宗教。

不管你抽到哪一輪,不管你走哪一種路線,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假如你不用這個方法抽取其中一種,自己選一種修可以不可以呢?可以,你有這種自信力也可以成就,但是,也要注意最後一句話:“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辨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凈覺,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漸次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慈力,不久證涅槃。

佛最後用偈子作結論,把要點再重複說一遍。辨音菩薩你應該知道,任何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大乘菩薩們,每一個人本來都是清凈無礙的,有所謂障礙都是自己找的。為了清除自己所生的障礙,必須依靠修行,如何修呢?有三個綱要,有所謂至靜的原則,變化觀的原則及寂滅禪定的原則,三種原則互相搭配,共有二十五種方法。十方上下一切佛,沒有不走這二十五條路線,而成佛道。除此之外,尚有頓覺法門,除了頓悟之人,一法都不要,直接明心見性。佛吩咐一切菩薩,以及末世眾生,應該持此二十五輪的修法,隨着這些法門勤奮修習,依靠佛的大悲力,不久即可證得涅槃。


《圓覺經略說》第9章  凈諸業障菩薩(01)

本章講述了以下三個內容:

本性清凈因何染污
什麼是我相
什麼是人相
什麼是眾生相
什麼是壽者相
如何做到法解脫

於是凈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現在要講的是凈諸業障菩薩。此菩薩的名號“凈諸業障”四個字,已經點出了此篇的重點所在。學佛的重心是凈諸業障,能夠徹底凈諸業障就是佛。如果以這個觀點來看,一切佛法的修持,無論大。。,都是凈諸業障。

業是佛法所特別提出的,業包括了三世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也包括了十方無盡的空間,所謂宇宙就是無限的空間和無限的時間。在這時空中形成了國土世間、器世間、有情世間。我們所住的地球就是器世間,也是國土世間,另外屬於有靈性的眾生就是有情世間。這些世間都是業力所形成的,業力的根源是心力,世間是由眾生共同的業力所形成。每個人的遭遇不同、個性不同、思想不同、感受不同,那是眾生的別業。別業之中亦有共業,例如生在同一時代,同一地區,同一環境,共業是一樣。

業又有善業與惡業之分,世間的人類是惡業多,善業少。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這是《華嚴經》中的一首偈子,懺悔是凈諸業障的第一步。懺悔是由兩個觀念組成的,懺的意思是對以前所做的錯事感到難過、慚愧,悔是警策自己以後不要再犯了,也就是孔子說顏回的話——不二過。孔子說顏回了不起,所有學生中只有顏回做到“不遷怒,不二過。”這就是菩薩道。一個人有了痛苦煩惱,不把自己的痛苦煩惱加到別人身上,就是不遷怒。平常我們心裡煩的時候,誰找你談話,他一定倒楣,你一定沒有好的心情對他,你一定沒有好的言語對他,這種心理行為叫作遷怒,這是我們最容易犯的過錯。不二過,犯了一次過錯,下次決不再犯,可是,我們很難做到。孔子所提的“不遷怒,不二過。”就是凈諸業障的辦法。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睹見調御,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凈諸業障菩薩首先讚歎佛,大慈大悲的佛能夠為我們這些人講這樣不可思議的法門。一切如來因地行相,這是點題。佛告訴我們一切成佛的基礎,所謂基礎也就是最高的,我經常講:“最初的就是最後的”,學佛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最平凡的也就是最高深的。所以,如來因地行相就是成佛最高的結果。

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得未曾有”是佛經文學的創作,過去不曾有過,第一次接觸到。

睹見調御”,看見什麼呢?看見調御師,調御師就是佛的別號。調是調伏,調教。御是駕御。佛是大調御師,大教育家。

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佛何以有此成就呢?不是一生所能成就,歷恆沙劫勤苦境界。恆沙劫是無數劫,多到如恆河的沙數,不可數,不知有多少。劫,還不止一生,劫有大劫小劫之分,在此不多說明,我們把它簡化,代表生生世世。要怎麼樣才能修成佛呢?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任何一個人的成就都不簡單,都要從窮苦中來,都要從勞苦中站起來。很順利起來的人,結果都很快下去,因為基礎不牢固。修行人更是如此,所以這裡讚歎佛是歷恆沙劫勤苦修行而來,不是偶然成功。但是,那麼多的勤苦境界靠什麼修持呢?靠一心,心志堅定,一切功用,猶如一念。

成佛須歷恆沙劫勤苦境界。我們聽了,覺得害怕。我以前年輕的時候,不管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都去研究過,覺得很好,都是勸人為善。但是,要我去修,不幹!為什麼?成佛要經三大阿僧祇劫,我的命沒那麼長,來生的事誰知道呢?來生還有沒有我呢?那麼,辦個出境證,念個阿彌陀佛,死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留學。但是,覺得天上人間渺茫無憑,不幹。後來,碰到禪宗,直指人心,頓悟成佛,即身成就,好,這個好,這下幹了。人家說你現在也學這個呀?這個好啊!非學不可。甚至到處拉人去學。但是,教理明明說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祇劫,與禪宗所說的頓悟成佛,不是衝突嗎?而且成佛要經三大阿僧祇劫那麼久的時間,聽了也令人害怕。不要緊,“一切功用,猶如一念。”這句話就把你救回來了。一切唯心,這一念之間包括了十方三世。人在快樂的時候,一百年猶如一剎那;在痛苦的時候,過一分鐘如一年。因此,李長者告訴我們:“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時間與空間都在一念之間。 我等菩薩,深自慶慰。凈諸業障菩薩說我們這些學大乘道的菩薩們,聽了這段話非常高興。這段話非常重要,也是點題。

世尊,若此覺性,本性清凈,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接着凈諸業障菩薩提問題。在《楞嚴經》中,富樓那也提過這樣的問題,這是個大問題。眾生本來是佛,自性本來都是清凈光明,為什麼又變髒了?為什麼我們現在不是佛?這個原因何在,我們不懂。請求佛慈悲方便,為我們開示悟入諸佛之法性,證得清凈之自性。使我們以及末世的眾生具有正法的眼睛,這個眼睛是智慧之眼,能夠認識真正的佛法。

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凈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咨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這段重複的話,也不再解釋了。

時凈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實為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此時凈諸業障菩薩非常高興,在座大眾都靜默聆聽。我們注意這一段佛的答話。剛才凈諸業障菩薩問佛說:本性清凈,因何染污?眾生本來是佛,為什麼變成眾生呢?注意!佛在這裡並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佛在《楞嚴經》的回答是:“覺明為咎”,無明從那裡來的?覺明所生。這個答案好像沒有答一樣。那麼,佛在《圓覺經》總該好好回答這個問題了吧!嘿!誰知他老人家卻輕輕帶過,不作正面答覆。

這種不作正面答覆叫作置答,也是佛的一種教育法。置答並不是答不出來,答出來的話,你們永遠去搞思想去了,不會修證佛法。他要眾生大家個個成佛,只要你自己親自證到了佛的境界,答案自然就出來了。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無始是佛學的名詞。這個宇宙從何時開始?儘管目前科學如此發達,到現在仍然沒有答案。無始就是沒有開始,宇宙是循環性的,猶如一個圓圈,任何一點都是起點,同時也是終點。那麼,無始究竟是什麼時間呢?如何確定呢?佛剛才已經告訴你了,“一切功用,猶如一念。”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所謂妄想就是虛妄不實的思想心念,它是偶然的,暫時的,因緣所生的。我們天生自然就認為有一個我,有了我就有你,就有他,就有人,有眾生,眾生就是社會、世界,乃至一切生物;還有壽命,希望活得長壽,最好不要死,永遠活着。《金剛經》也是講這四樣,叫作“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認四顛倒,實為我體。這是第二重錯誤。四顛倒就是地、水、火、風四大類,認為身體的肌肉骨骼、血液內分泌、熱能、呼吸等等是我的實體。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這是第三重錯誤。第一重錯誤是認為有一個我的存在,第二重錯誤是把現有生命的四大所構成的肉體認為是我,由這二重錯誤所加起來的矛盾,演生出心理上的憎恨與喜愛。喜歡的就去佔有,失去的時候就憎恨,人生就在這兩種境界里打滾。在此虛妄不實的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以及誤認四大是我的錯誤之中,更加執着假相。

二妄相依,生妄業道。由於執着身心兩種假相,相互為因,相互依傍,形成業力。有人問業力是不是宿命論?對,宿命論是根據業力而來。站在宿命論的立場來講,人生的命運都有一定。很多人說學佛不應該相信宿命論,其實,宿命論也與佛法有關。命運是誰主使的?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王,也不是佛菩薩,是自己造成的,心造的。今生的果報是過去生的種子生現行,今生的生理行為及心理行為又變成來生的種子。所以說:“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

命運就是業的道理。我們講過業分為別業與共業,每個人的命運遭遇不同,這是別業。共業呢?我們所生的時代,這個時代是苦惱的時代,是戰爭的時代,尤其像我們這種年紀的中國人,碰到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又碰到共產黨的變亂,這一輩子就如此消磨過去了。在四十年前,我就跟同學講,算了,我們這一輩子不用算命了,所有中國人的命我都算好了,八個字——“生於憂患,死於憂患”,當然這是指我們這一代。這是我們這一代的共業,這共業怎麼來的呢?古人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且聽屠門夜半聲。”我們的肚子吃掉了多少條生命,像台北市一天要吃掉多少條牛,多少條豬,多少只雞、鴨,你統計過沒有?你吃了人家,不用還帳的呀?我們以前小時候經常去看人家殺豬殺牛,牛隻要一到了屠宰場,眼淚就掉了出來,真靈光!牛就有這種靈感。豬老哥就不同了,上了刑場,還唔呀唔的。這種事情看多了,也看怕起來,你看那殺豬的,殺多了,他自己就變成了豬相,那個相就出來了,真的唷!後來科學進步了,殺豬變成電動,一頭豬進去,幾分鐘以後就清理完畢了。以前上海首先有電動屠宰場,建好以後,那個工程師去檢查試驗機器,衣角不小心踫到機器,整個人就被卷了進去。

殺生是很可怕的,所以,他們諸位菩薩們就吃素了。不過,吃素也殺了一半,植物也有生,無命有生。生與命有分別,萬物都在生生不息。命再加上妄想,有靈性。真要做到不殺生很難,除非你的禪定功夫到達三禪天,可以不吃不喝不呼吸,否則,你呼吸也在殺生,空氣中有細菌。嚴格說不殺生,太難了!我們只好姑且培養一點慈悲心。

二妄相依,生理的四大與心理的妄念,兩者互相影響,我們整個人生都受它們影響。有時候,心理的理性告訴我們不要衝動,但是,生理上的需要控制不住。有時候,生理很正常,心理受了刺激,也顛倒造業了。

有妄業故,妄見流轉。這是第四重錯誤,產生不正確的觀念、思想、見解,這叫妄見,誤認為生命在輪迴流轉。於是,拚命修行想跳出輪迴,想要達到涅槃境地。這樣對不對呢?佛說你錯了,這也是妄見,妄見涅槃;這也是大妄想、大貪心,把小貪心換成大貪心而已。《圓覺經》屬大乘佛法,不講。。,所以這裡說:“厭流轉者,妄見涅槃。”實際上我們的輪迴不要緊,沒有事,輪迴也空,旋轉跟我們有什麼相關?像現在我們坐在這裡,生命有沒有流轉?有。心臟在跳動,血液在流動,細胞不知死了多少,也不知生了多少。不過,你還是你,沒有變過,也沒有動過。

由此不能入清凈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因此,凡夫不能入道,凡夫不能成佛,乃至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不能成佛,什麼作障礙?妄想顛倒。由此不能入清凈覺,不能恢複本來清凈的自性。並非我們本來的覺性抗拒你悟道,假如你認為有個可以入道的方法,或者覺得有個空的境界,那就不對了,那就不是本來清凈,那就已經不清凈了,只要有一個境界存在就不是清凈本覺。清凈不是你修出來的,若有修有證就不是了。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注意!凡夫的動念是錯,修道人想把妄念息滅剔除求個清凈也是錯。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

那麼,錯在那裡呢?都是一念無明障礙住了,由無始劫來的無明作了自己的主宰,沒有真正明白自己的本來自性。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一切眾生自有生命以來,就沒有真正的智慧。所以,學佛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而是智慧的成就。身心等性,皆是無明。什麼是無明?我們的生理以及心理,包括思想、觀念、見解、感受,身心全體都是無明。動念是無明,息念也是無明,所以都不對。無明本身不能破無明,例如人自己不能作自己生命的主宰,不能決定自己想活多久就活多久,不能想了斷自己的生命就了斷自己的生命,說走就走,你辦不到。

我們的身心都是無明,從誤認為有一個我開始,有我就有你,你跟我就不一樣,你是你,我是我。喜歡我的人,我就跟他交往,他對我很好,他很愛我,好吧!我就跟他結婚。他做事順我的心,自然就升他的官。這就是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看不順眼的人,或不如我意的人,就討厭他。我曾經講過所謂愛情都是自私的、自我的,我愛你那是因為“”愛你,而且愛本身就是佔有慾,你是屬於我的;然後,愛不到就恨,或者相處久了,對方的缺點被發現了,看不順眼了,彼此的想法不同,於是怨恨就來了。這就是人,是不是這樣?

為憎愛心,養無明故。憎愛心從那裡來的?從無明而來。由無明產生的憎愛心,再養無明,再增加無明,連環相續,在此循環中求道,永遠不能成佛。


《圓覺經略說》第9章  凈諸業障菩薩(02)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什麼是我相呢?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就是我們心理上或觀念上所認為、所知道、所證得的境界。譬如張開眼睛,我可以看見東西,我注意一下,我的身體有所感覺,就是這個“”。這個“”是什麼?這是心的作用,心在那裡?不知道。大家閉起眼睛打坐,有個黑洞洞的境界,好像這就是我,這是我所證的。睡眠時,躺在床上,閉起眼睛,我要睡了,慢慢地睡著了,這也是我相。

諸眾生心所證者”所包涵的意義很廣,我們自己所認為如何如何,這都是我相的作用。我活着,我會思想,我有感覺,我有煩惱,這些都是我相,“諸眾生心所證者”。再進一步對修行人來說,不管在家或出家,修行一天有一天的效果,唉呀!我昨天拜了佛,回去作了一個夢,夢到了菩薩,這本來是個夢,結果把夢抓得牢牢的,認為這就是效果,這就是我相。甚至於修行打坐作功夫,我今天好清凈啊!一個念頭都沒有,我空了。你覺得空了,那是你心所證者,那是你的心所造出來的,這也是我相。

心所證者就是我相,三藏十二部所有佛經要我們破除的就是這個,譬如講唯識的法相宗,把心的我相分為百法,“俱舍論”把心歸納為九十八個結,如果能解開此九十八個心結就成道了。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佛說譬如有一個人,身體非常健康,沒有任何病痛,沒有任何不舒服,則忘記了身體,忘記了我的存在。假如這個人身體不健康了,生病了,不舒服了,此時,“微加針艾”,用針灸治療,在身體上扎一針,則知有我。由此證明身體內部,乃至皮膚外表,處處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這是很好的一個證明,我在那裡?每一個細胞都有我。

其實,身體是身體,不是我,它只是個機器,可是,人會愛惜這個身體。佛在此說明一個道理,本來無我,我的存在只是一念之間,我們搞錯了,認不清楚,以為處處有我,因此不能成道。學佛或是出家修行就是為了成道,成道就是證得無我,可是,世間的修行人天天打坐修行,搞了十幾年,有沒有我呢?那個我愈來愈大,因為他覺得我有功夫,別人都不如他,所以,這個“”更大。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凈涅槃,皆是我相。

你看!佛說一切眾生認為自己悟道,修道成功了,乃至證得如來境界,無所從來亦所無去,最後以為我已經空了,清凈了,沒有妄念了,涅槃了,寂滅了;有得道、悟道的觀念,這正是我相。注意!《圓覺經》是了義經,了解儘管了解,很不容易到達。《圓覺經》說即使到達了這個境界,已經落於我相。照這樣說來,修行要達到無我,幾乎做不到。到了清凈涅槃,一念不生,這正是我相呢!換句話說,這正是業力的根本呢!你看難不難?


《圓覺經略說》第9章  凈諸業障菩薩(03)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什麼叫作人相?人相的根本是我相,有了我相,就覺得我與你與他不同,人相是由我相所分化出來的。《圓覺經》說:“謂諸眾生心悟證者。”這又是另一句話。上面說過我相是“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心所證者是我相,心所了解到的感受、思想等等。什麼是人相呢?心悟證者,悟到了什麼事,此悟心即是人相。

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這四句話不太容易了解。悟到另外有一個我存在,離開這個肉體,另有一個靈明覺知的我存在,空空洞洞,清清楚楚,道家謂之“元神”,或者認為這就是“法身”,此時,不再認為肉體就是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其實,此所悟到靈明覺知的我也是假的,這也是我們一念所造成的。例如我們在夢中所覺得的我,這個我是假的。悟亦如是,所悟非我,所悟到的清凈境界不是我,能悟之心也不是我。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認為自己已經悟了,而且認為自己超過一切聖賢,這個人不行,那個居士不行,那個法師也不行,那個活佛也不行,現在人都不行,古人呢?古人也不行,他們都錯了,只有我對,這都是傲慢的心理,一副得道的樣子,這都是人相。所以,很多學佛的人,一見面就是阿彌陀佛,滿口佛話,一身佛氣,着相着得厲害,一聽到對方也學佛,好哦!信佛好哦!假如對方不學佛,則眉頭一皺,好像罪大惡極似的,幾乎所有的宗教徒都是這樣,這都是我相、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佛說修行人已經明心見性,證到涅槃境界,若有一絲一毫我已成佛的念頭存在,就是我相。“心存少悟,備殫證理”。心中存有一點點我已經悟道的心理,唉呀!這些眾生好可憐哦!這是指真已經悟道了,可是悟跡未除。“備殫證理”,什麼般若呀!唯識呀!無所不通,道理都懂,功夫也到了,如果有一點悟心未忘,“皆名人相”。好難啊!


《圓覺經略說》第9章  凈諸業障菩薩(04)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有了我相,就有人相;有了人相,就有眾生相。我相、人相、眾生相都是差別心理、不平等心理。佛說眾生平等,什麼平等呢?性相平等,一切眾生生命的根本都是一樣的,以及生命的作用現象是一樣的,但是一般凡夫不會覺得平等。不平等,就有眾生相。

什麼是眾生相呢?“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我相,“心所證者”;人相,“心悟證者”;眾生相,“自證悟所不及者”。很清楚,條理分明,而且文字又優美,這就是佛經文學。“自證悟所不及者”,人了解自己容易,了解他人難,人所想到的都是自己,別人如何就不管了,所以,你所想不到的就是眾生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接下來佛舉個例子來說明眾生相,譬如有一個人說:“我是眾生。”我們聽了這句話,就知道他所說的眾生,並不是指我,也不是指他,而是指許多人。“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例如有人罵:“這些眾生多可惡!”我聽了決不生氣,因為他說的是眾生不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為什麼不是他呢?因為眾生這個觀念指的是群體,不是他也不是我。假如有人罵我:“你這個傢伙,混蛋!”我們兩人非打架不可。假如有人自己罵自己說:“我這個傢伙混蛋!”你決不會生氣,還笑呢!假如罵說:“一切眾生都混蛋!”,你聽了覺得無所謂。人就是如此,打了你,罵了你,非報復不可。打了別人,罵了別人,殺了別人,我們一點關係都沒有。假如今天空難死了十幾個人,唉呀!好可憐唷!可憐歸可憐,飯還是照吃。如果死的是自己的親人,飯就吃不下了,還鼻涕眼淚一大堆呢!

修行要在這個地方去體會,如何去得掉我執?如何空得掉我?人家罵你譏謗你,沒有關係,但是,真要侵害你,割你的肉,那就受不了。有人學佛聽到要布施,甚至有人跑到我面前說:“老師啊!你是大善知識,我身口意供養你呀!”那牛吹得可大了,真哄死你了,我說:“真的呀?”“真的!”“好!你身口意供養我,那麼,你的身體是我的了,我現在拿一把刀,割一塊肉下來,可以不可以?”唉!這些都是騙人的話,怎麼做得到?所以,平常會騙人,學了佛以後,更會騙人,那是唬人大學畢業的,這就是眾生。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只要是一切眾生在修行上認為有所證有所悟,都是我相人相。你覺得我已經空了,我已經得定了,我已經得戒了,我已經悟了,我所悟的就是至高無上的道,可惜你們不懂啊!這正是我相人相,貢高我慢。“而我人相所不及者”,你覺得空了、清凈了,我悟了,你們眾生可憐啊!可悲啊!“存有所了”,存有一絲得道的念頭,應該度眾生啊!今生不度來生度啊!只要有這種心理存生,不是妖魔,就是鬼怪。這種心理都是“”在作怪,所謂眾生相就是由我相來的,我相的第三重投影。


《圓覺經略說》第9章  凈諸業障菩薩(05)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凈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現在講到壽命相,《金剛經》稱為壽者相,壽者相是我相的第四重投影。壽者相很嚴重,老實講我們很多人學佛,都不是為了求道,你問他為什麼打坐學佛?為了健康長壽,希望多活幾年。佛法的目的並不在此,可是一般人學佛的目的,真正講起來,還是壽者相。身體是假的,這個我知道,不過,我悟了道,法身是不生不死,永恆存在,這是壽者相。另外一種人則認為想要悟得此不生不死的法身,恐怕我不行,所以,我先辦個手續,向西方阿彌陀佛國度申請留學,萬一我修不成,中途要走了,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據說那邊只有快樂沒有痛苦,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又不要勞苦出力,一本萬利,甚至,還不用本錢,只要你念一念就可以了,無本生意。這種心理還不是壽者相?想讓自己活得舒服一點,活得長久一點,基本還是由我相來的,四相難除啊!

云何壽命相?”什麼是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凈覺所了者”,這第四句話又不同了。什麼是壽命相?“心照清凈”,就是說你已經悟了道、得了道,照見五蘊皆空,什麼都空了,照到清清凈凈的境界,一念不生,但是,知道這個清凈就是本體,這就是道,這就是法身。“覺所了者”,覺悟到妄念都沒有了,什麼都空了,身心都空了,靈明覺知,一靈不昧,不管打坐不打坐,都在空的境界中,到達這個境界已經很高了,很少人能夠到達這個境界。“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一切眾生由業力所生的智慧是看不見這個境界,好像命根是看不見一樣。你說我們的命根在那裡?在心臟?心臟可以換掉,現在有換心手術。在生殖器官?也不是。在腦?不是。“一切業智所不自見”,自己還找不出來呢!真正的命根在那裡呢?身體不好的朋友請注意!真正的命根在心,一念之間。所以,求生意志力強的人,生命力強。其實,命根就是我相,這是關鍵,要研究清楚。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佛說:如果你已經照見一切皆空,這一念靈明不昧之覺,也是塵垢,也是染污。能覺與所覺都是塵垢,能覺之知與所覺的清凈境界,都是意識上的業力習氣,你覺得一念放下,清清明明這就是道,其實,這正是我。道理在那裡?佛說“如湯銷冰,無別有冰”,拿熱水在冰上一澆,冰就溶化成水,冰就不存在了。這個比喻很好,我們凡夫把思想妄念抓得牢牢的,等於把水結成冰,修道的人天天求空求清凈,認為這清凈的境界就是道,明心見性了,這只是把冰化為水而已,還是妄想。你覺得空了,這清凈境界就是大妄念。“存我覺我,亦復如是”,凡夫覺得有個我,羅漢覺得無我,認為空就是道,落在空中,一個半斤,一個八兩,所以,不能成佛。

悟到空的境界,守着這個空的境界,可以修到長生不老的境界,例如道家用心念將精氣神凝固住,的確可以長生不死,《楞嚴經》叫作堅固妄想。凈土宗追求往生極樂世界,如何往生呢?要修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長壽佛的法門,這是秘訣,這是水結成冰的道理。但是,如此並不能成佛,沒有圓覺,要把水變成冰就變成冰,要把冰變成水就變成水,一切自在,成佛有望。你不敢動念,想維持清水,不敢把水結冰,還不行。所以,叫你們好好修密法的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是有道理的,悟到的話,這是大圓覺境界。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佛說將來的眾生不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雖多生多世勤苦修行,永遠不會成佛,不能證得果位。為什麼呢?因為後世的眾生執着厲害,抓得很牢,尤其對於我相,越抓越牢,越來越堅固妄想。因此,後世成佛的人越來越少,不要說成佛,得羅漢果的人越來越少,此為正法末世。

未來的時代講求速度,什麼都要快,機器發達,人就懶了,人腦不用,用電腦,人慢慢要變成廢物了,人都成“”了。人的智慧有多高,眾生的業力就有多高,兩者是相對的。你們好好用功修個長生不老,再過三十年後,看看我的話如何?那時候的生活已經不是我們此時的形態。變了就是變了,拉不回來,真是江水東流去不回啊!有些人說:“老師啊!你要力挽狂瀾啊!你要中流砥柱呀!”不要騙我了,你去挽挽看!你去站在中流砥柱看!挽不回也抵不住的,為什麼?大勢所趨,一點辦法也沒有,此所謂大勢至菩薩也!擋不住,什麼才擋得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才有辦法。這其中的道理,自己去悟。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為什麼不能成佛?你那清凈境界、空境界、光明境界都是“”所變的,我是什麼變的?業所變的,業是心所變的,心是一念無明所變的,把這一念無明所變的我認為是涅槃,把我所變的清凈認為是成佛的境界。有證有悟名成就故,一切眾生都容易着相,只要有一點理解,有一點功夫,就傲慢得不得了,佛學叫作增上慢,我相更重,不學佛還好,一學佛,看人家都看不順眼,唉呀!這個人愚痴啊!唉呀!這個人貪心好重啊!只要認為自己有所證有所悟有所成就,就是凡夫。譬如有人把賊當兒子在家養着,這家的財產遲早會沒有了。我們認為一念不生清凈境界就是道,這正是賊,這正是業力的根本,永遠不能成就。

何以故?有愛我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根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為什麼呢?佛在這裡說得很清楚,眾生不能成佛,是因為我相。有愛就有憎,愛不到就恨,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這個愛不只是指男女之間的愛,愛錢,愛吃,愛車子,愛寵物,愛旅遊,愛釣魚……等等,其實,人最愛的是什麼?自己。《圓覺經》在這裡說:“有愛我者,亦愛涅槃。”你說我什麼都不愛,只愛修道,只愛清凈,哈!這還是愛我,這是佛說的唷!想想看,你為什麼愛修道?唉呀!世間都是假的,只有修行是真的,這還是作生意的心理,認為修道對你比較有利,而且這是我所喜歡的。“伏我愛根,為涅槃相”,你只是把世俗的觀念壓伏下去,覺得我已出家,我在修行,認為要清凈,要涅槃,這樣才對,這還不是我見?

因為愛的心理,想要求道,就發生另一種恨的心理—討厭生死。你為什麼修道?我為了生死修道,這個人已經是第一等了,普通人修道不是為了生死,而是求長壽,其實也是為了生死,不過,只是要生不要死。人都怕死,為什麼怕死?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為什麼怕生死呢?因為有我。不知愛恨真生死故,其實這個愛的心理就是生死的根本,為什麼有生死?因為有愛,有求,有取。所以,了生死並不是了肉體的生死,而是自己心念的愛憎。“別憎生死,名不解脫”,你討厭現實的人生,想要脫離生死,這叫作不解脫。照《圓覺經》這麼說,那一個學佛的人真解脫了?沒有,都走了錯誤的路子。


《圓覺經略說》第9章  凈諸業障菩薩(06)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

以上講的是“”解脫的道理,接下來講的是“”解脫的道理。

善男子,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凈,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佛說將來末世的眾生,有學佛求道的人,以自己稍微有所悟解或修行達到的境界,以此些微的效果認為自己得道了,認為清凈就是真理,猶未能盡我相根本,這還是我相啊!

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假如有人讚美他所證得的佛法,就心生歡喜,就要度他。很多學佛的人都認為不學佛的人好可憐啊!學了佛以後,滿口慈悲啊!度眾生啊!對不學佛的人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則看不順眼,若聽到有人說佛法不好,那更氣得不得了!這都是愛憎之心,這都是我相根本。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人對我相抓得極牢,我見極深,不容易去得掉,“潛伏藏識”,生生世世潛伏在第八阿賴耶識里,逢境遇緣就爆發。“遊戲諸根”,我相的根本存在於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不曾間斷”,事情一來,魔境一來,就發作了。魔境並不一定是壞事,魔者磨也,磨練你,你過不去就是魔,你過得去就是佛了。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凈覺。

其實,要學佛修道很簡單—除我相,只要除我相就可以入清凈覺;不除我相,就不能入清凈覺海。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接下來佛對大乘菩薩說,假如已經證得了我本來空,人家怎麼罵你、侮辱你都無所謂。其實,對修行人來說,人家罵你,侮辱你,折磨你,那是幫助你早點消滅罪業,早點清凈,早點成道,應該感謝他。各位看看《寒山拾得問對》,好得很!“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接下來還有一段:“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哈!這就是我空,這才是無我。

有我說法,我未斷故”。如果講經說法,還覺得我在說法,我是善知識,我在度眾生,那就是我相未斷。“眾生壽命,亦復如是。”眾生相、壽者相也是同理,不用多說了。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凈覺。

佛又進一步為菩薩們說,不是為我們說,我們還沒有資格。佛說其實只要“無我”就可以成道了,但是,我講了一句“無我”,末世眾生聽到“無我”,就死死抓住一個“無我”,這本來是治病的藥方,但是,眾生抓住這味葯拚命吃,這又變成病了。所以,在《金剛經》上說:“我所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說我所說的法如過河的工具,利用竹筏過河,上了岸,竹筏就不用了,就可以丟掉了。可是,眾生往往上了岸以後,還把船背着走,這不是瘋子是什麼?我們不學佛還好,一學佛以後,什麼八識啰!什麼密法啰!越抓越多,越抓越緊,是故名為可憐愍者,所以說眾生真是可憐啊!不要以為不學佛可憐,學佛以後更可憐啊!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這話說得很嚴重,我們學佛本來是為了治病,結果,眾生死死抓住藥方,把病情加重了,還多生出其他病來,你說可憐不可憐?“是故不能入清凈覺”,是故不能成道。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佛說末世的眾生去除不了四相,四相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實,這四相就是一相——“我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即使佛經可以倒背如流,佛學的理論與見解都清楚,而且依照佛所說的方法修行,守戒修定作功夫叫作依教奉行,“為自修行,終不成就。”這很嚴重哦!這話可是佛說的,不是我說的。假如是我說的,有九個頭都給人家打破了,這簡直是魔說嘛!照着佛說的去做還錯了,為什麼呢?着相,着什麼相?執着法相。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見,是故不能入清凈覺。

佛說世界上還有些人,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尤其是現在,這類人多得很,無論禪宗或是密宗,大師級的人多得很,寫書啦!演講啦!看到這些現象,唉呀!沒辦法,要造孽就去吧!“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看到別人比他好,自然就嫉妒起來。人的嫉妒心理是天生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只是女人嫉妒,男人也一樣嫉妒,看到別人地位比他高或比他有錢,心裡就不舒服。不要以為你沒有嫉妒心理,有很多是自己檢查不出來的,看到別人拜佛拜得勤,趕快起來吃飯嘛!實際上是怕人家多拜兩下有功德。人如果不嫉妒的話,已經成道一半了,已經是菩薩了,已經是無我相了。要是沒有這種心理的話,那才叫修行。為什麼眾生有這種心理?“未斷我見”,都是因為有我的緣故,“是故不能入清凈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

佛再吩咐說,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的話,不要一心想求開悟,尤其是所謂的禪宗盛行,這個也是禪,那個也是禪,人人都想開悟,結果,都誤進去了,變成“唯益多聞”,道理懂得很多,越聽越亂。增長我見,我見越來越大,每一個人的本事都大得很。我見包括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所謂見就是思想觀念,這是業力的根本。所謂修道成佛,就是修養到無我境界。

無我有兩種意義,一是人無我,一是法無我。人無我又分為身無我與心無我。父母所生的身體是暫時合和而生,我們的肉體只是暫時借用而已,時間到了,就衰老壞去,這是身無我。心的無我,我們的思想每分每秒都不停留,如水中的波紋,如天空的浮雲,隨時變去。一般學佛修道的人,比較容易了解人無我,可是,在自己的修行方法上和修持境界上,認為有一個佛可成,有一個道可得,有一個希求的觀念,認為道修成功了,有一個東西永遠屬於我的,認為我可以永生不滅,這屬於我見,把平常的我見,換成佛法的我見,換湯不換藥,還是落在我見之中,因此不能凈諸業障,不能調伏煩惱,不能入清凈覺海。那麼,怎麼辦呢?請看下文。

但當精進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

佛說要努力精進降伏自己心念思想的煩惱,煩就是擾亂,惱就是困擾,討厭的意思。人生就是在困擾中過一輩子,人的一生都在煩惱中度過,甚至連作夢都還在煩惱,煩惱的根本就由我見來的。“起大勇猛”,就是發狠心。發狠心很難,現在學佛修道的人很多,那有幾個人真發狠心修行?無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打坐也好,那有人精進勇猛?都把學佛當消遣,想到的時候,或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才念念佛、打打坐,都沒有勇猛切斷的決心,世人都是“看得破,忍不過,想得到,做不來”,不是大勇猛的人做不到。

未得令得,未斷令斷”。得什麼呢?清凈圓明。要“”容易,要“”可就難了。煩惱、我相、感惰、習氣斷不了,很多人學打坐問如何斷除妄念,其實,方法在你那裡,你想斷就斷,那有什麼方法?拿出勇猛心,說放下就放下。

斷什麼呢?貪心、嗔心、慢心,他沒有說痴心唷!因為痴包括了整個,斷不了就是痴,智慧不夠,看不破,也忍不過。下面還有諂曲與嫉妒,諂就是獻媚,俗稱拍馬屁;曲,不直,轉彎,人是喜歡轉彎的唷!人都喜歡說假話,直心是道場的人非常少。做人很難,不諂曲不轉彎,太直的話又容易得罪人。人不只是對別人諂曲,也對自己諂曲;人不只是喜歡欺騙別人,也喜歡欺騙自己。你不要說我們修行人不諂曲不拍馬屁,哼!才拍得厲害呢!哦!我最近特別用功,每天打坐坐了三次,拜佛拜了五百拜耶!這是不是對自己諂曲?

再來就是嫉妒,我們上次講過,人的嫉妒心理非常可怕。人類這些貪、嗔、慢、諂曲、嫉妒的心理,是人性中最壞的一面,與生俱來,每一個人都有。乃至於這個人很清高,與社會都不來往,這是嗔心大,因為他討厭這個世界,討厭人家做壞事,討厭人家追求名利。譬如有些人說你有錢又怎麼樣?你有地位又如何?我又不求你,有錢有地位是你家的事,這也是嫉妒,這也是慢心。把這些心理都拿掉,此心才能平靜,如古人所講的“人平不語,水平不流。”你說我打坐的時候很清凈,這些心理都沒有,不算本事!你到外面做事,與人接觸一下看,《圓覺經》這裡說要“對境不生”,碰到人家欺負你、侮辱你、取笑你,這個時候看你心動不動?你說我一個人住在山裡頭,在佛堂里燒個檀香,看的是菩薩,菩薩又不惹你,當然清凈!什麼是修行?要在這些地方下工夫。

彼我恩愛,一切寂滅”。既沒有恩,也沒有愛。既沒有怨,也沒有恨。這是學佛第一步,這是學佛的基本修養,也是做人的基本修養,做到這些基本的修養,儒家叫作君子、道家叫作真人,佛家叫作菩薩。假如拿。。道來講,能夠做到“精進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已經到家了,那是羅漢境界。以大乘道來講,還不夠,還須“漸次成就”,再求進步,還要“求善知識,不墮邪見。”這是佛對凈諸業障菩薩作最後吩咐,就是中國人所講的求明師指點。是明師,不是名師;名師容易找,明師難啊!沒有明師指點,容易墮入邪見,這也是由。。道轉入大乘道的關鍵。

若有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凈覺海。

嘿!你看佛說話多有意思!剛才吩咐說求善知識,這裡卻又講心裡有所求就是煩惱,只要有一點想成佛成道的觀念存在,已經不對了。只要有一點下意識有所求的觀念,不是愛心就是憎心,喜歡就是貪愛,就是佔有,就是我相。討厭就是憎,就是怨恨,為什麼討厭?我不喜歡,還是我相。我討厭這樣的人生,所以喜歡學佛修道,這裡就有了憎與愛。有了憎愛,就不能入清凈覺海。學佛真難呵!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凈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若能歸吾剎,先去貪嗔痴。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此時,佛準備重新歸納作結論。凈業汝當知——凈諸業障菩薩你當知道,一切諸眾生——一切所有的眾生,皆由執我愛——都是因為執着我相,無始妄流轉——無始以來在生死輪迴中流轉。未除四種相——未能去除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得成菩提——所以不能成佛。愛憎生於心——心中有貪愛憎恨之心,諂曲存諸念——諂曲也是自己內心所生起,是故多迷悶——自己製造了許多煩惱,所有一切煩惱都是庸人自擾,不能入覺城——所以不能成就。若能歸吾剎——如果能夠歸依清凈莊嚴之佛土,先去貪嗔痴——先去除自己內心貪嗔痴,法愛不存心——連有法可得有道可成之心也去除,漸次可成就——慢慢就可以成就。我身本不有——如果明白本來沒有我,憎愛何由生——怎麼會有憎愛之心呢?此人求善友——再一進步求善知識指導,終不墮邪見——才不至於墮入邪見之中,因為中間岔路很多呀!所求別生心——還不能存有所求之心,究竟非成就——否則永遠不能成佛。


圓覺經略說》第10章 普覺菩薩(01)

本章講述了以下五個內容:

誰是善知識
學佛應依何等法
行何等行
除去何病
如何發心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凈諸業障菩薩之後,就是普覺菩薩;業障清凈之後,就悟道了。《圓覺經》里菩薩出場的順序就告訴了我們修行的方法。原文不再重複解釋了。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普覺菩薩提什麼要求呢?佛在前面說過必須把貪嗔痴慢疑拿光了以後,才可以修行,才可以學禪。但是,真正學禪還有許多岔路。所以,普覺菩薩請求佛說禪病有那些?也就是所謂的“走火入魔”。希望後世的修行人不會走入岔路,此心此意空蕩蕩,了無掛礙,得到真正的平安。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接下來是申訴理由。普覺菩薩說佛啊!將來末世的眾生,離開佛的時代越來越遠,聖賢菩薩們都不容易被發現,旁門左道和邪魔歪道越來越多,使得想要學佛的人不知“求何等人?”學佛要依善知識,那個是善知識呢?“依何等法?”是修止觀好呢?還是參禪好呢?還是修密法好呢?還是學唯識對呢?持戒,持那一種戒?菩薩戒?比丘戒?菩提心戒?“除去何病?”修習禪定會有那些病?“云何發心?”發心並不是出錢,發心是發菩提心、道心,菩提心的用是大悲行,菩提心的體是覺悟。發心非常重要,學佛修道沒有起大悲心,想要成就,那是不可能的。就我所知,一般學佛的人都是自私的,都沒有真發心。

想想我們學佛,“求何等人?”那一個是善知識?你分得出來嗎?“依何等法?”你知道嗎?“行何等行?”“除去何病?”都不知道。所以,普覺菩薩稱為群盲,一群瞎子,然後,瞎子牽瞎子,以盲引盲,結果,都掉入水溝里去了。眾生就是這麼可憐,所以,普覺菩薩心生慈悲,希望佛指示一條大道,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這是求佛說法的禮儀。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此時,佛告訴普覺菩薩說:好的,好的,你們能夠詢問如何成就佛道的修行方法,給予末世一切眾生智慧之眼,不再盲目修行,使一切眾生得成聖道。你現在好好注意聽,我來為你們說。

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此時普覺菩薩聽了非常高興,以及其他大眾均默然而聽。


《圓覺經略說》第10章 普覺菩薩(02)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着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善男子,末世的眾生“將發大心”。什麼是大心呢?菩提心,菩薩心又名大心,換句話說,發大心的人就是菩薩,唯有菩薩才有資格稱得上大心眾生,大心就是抱大希望,打大妄想,在這裡的大希望、大妄想是什麼呢?就是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那麼,如何成就正等正覺呢?首先第一步就是求善知識,那一個是善知識呢?接下來《圓覺經》在此描述了一個善知識的榜樣。“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正知很難,什麼叫正知?我們曉得佛有十個名號,其中有一個叫正遍知,不但是正知,而且是遍知,天上天下無所不知,這才真叫作博士,這也是儒家所標榜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恥”。正見則更難了,正見是見道,證得菩提了,不只是見出世法,同時,也見世間法。

那一位是正知正見的人?你看得出來嗎?你分辨得出來嗎?分辯不出,怎麼辦?佛說“心不住相”,心不住相,這可難了。我們每一個人都住相,出家人是出家相,我是在家相,男人是男相,女人是女相,當教授有文質彬彬的書生相,當軍人有威武相,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不同的相,學佛修道的人最容易住相了,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就是住相,你學廟裡菩薩低眉閉眼的樣子,住相了。注意!要“心不住相”,心不被外形所限制住。

第二,這位善知識不走小路,不着聲聞緣覺境界,聲聞是。。道羅漢境界,緣覺是獨覺佛,也叫辟支佛,屬中乘道;唯有走大乘道才有資格稱善知識。

雖現塵勞,心恆清凈”,走大乘道的善知識,你不容易看得出來,因為他與一般人一樣在塵勞煩惱中。但是,他的心卻在清凈中,這就是佛教的標誌蓮花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

示有諸過,讚歎梵行”善知識並不是沒有毛病,甚至比一般人更多。但是,你仔細探究他的行為,他的戒律清嚴,“讚歎梵行”,梵行就是清凈之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他教導眾生講究人格修養,守規矩,守戒律。“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找到這樣的善知識,就可以大徹大悟。研究這一段可參考“維摩詰經”。


《圓覺經略說》第10章 普覺菩薩(03)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凈,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驕慢,況復搏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髮明,照十方剎。

佛說後世的眾生,假如找到了善知識,“應當供養”,如何供養呢?“不惜身命”即使累死了,被整死了,都不在乎。如此為法忘軀,怎麼做得到?各位看過西藏密宗的《密勒日巴傳》吧!密勒日巴替師父蓋房子,千辛萬苦蓋好以後,還被師父痛罵一頓,誰叫你蓋在那裡的?拆掉!密勒日巴只好一塊一塊拆下來,重新蓋過。蓋好以後,又被罵一頓,再拆掉,重新再蓋。如此蓋了四次,師父就是這樣整他,他的師母看了不忍心,直哭。他走了沒有?他就是不走。

其實,你看看中國的《高僧傳》與禪宗語錄,這些高僧悟道的經過都不簡單,都不是那麼容易。你看禪宗二祖神光去找達磨祖師,就砍下了一隻手臂。各位曉不曉得雲門祖師怎麼悟道的?賠上了一條腿。雲門去找睦州和尚的時候,睦州也是不理他,不讓他進門。雲門不死心,來了幾次,跪在門口,睦州看到他就把門關起來。假如是我們的話,早就破口大罵了,雲門沒有,他是來求道的,他還在參禪呢!有一天雲門想到一個方法,又來叫門。睦州開門見到雲門,又準備把門關上,雲門一個箭步上前,趕緊把一隻腳伸進去,這下子你總關不了門了吧!睦州禪師可絕了,硬是狠狠地把門關上去,結果,雲門的腳斷了,哎唷一叫,哈!開悟了。

什麼是善知識?善知識很難辦,善知識就有脾氣,奉勸各位學佛儘管學,千萬不要去找善知識,否則遭遇很慘,不小心一條腿就去掉了。佛法不一定在口頭上,而是在行為上,他在行為上折磨你。禪宗祖師的喜笑怒罵,那是他的教育法,有時整得讓你真受不了。道理是什麼呢?他告訴你,道在你自己那一邊,不在佛那裡,也不在善知識這裡。善知識只是想辦法把你所有的妄念都打斷了,都憋住了,憋到你開悟為止。你看孔子的教育法也是這樣,孔子對每一個學生的答案都不一樣,問仁,對這個說是這樣,對那個說是那樣,用現代的觀念來說,沒有一個標準。孔子說他的教育法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逼着你發憤,你說我不會,我偏要弄會給你看,先刺激他發憤,然後再進一步啟發他。不悱不發就是故意引起他的懷疑,讓他自己去找答案。現代的教育則是鼓勵鼓勵,結果許多都鼓勵壞了,成不了大器。

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凈”。所謂真正的善知識,在他的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當中,身心內外都是清凈,也就是說隨時隨地都在清凈中。

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驕慢”。善知識與我們普通人一樣,很難分辨。中國人有句話說:“英雄見慣亦常人”,法國的拿破崙也說他在妻子與老勤務兵面前,永遠稱不了英雄,說得極有道理。不要以為善知識就像廟裡塑的菩薩一樣,永遠慈眉善目,永遠紅光滿面,永遠都是對的。善知識也是人,也是有過患。但是,儘管他有許多過患,然而,“心無驕慢”,他沒有驕慢之心,永遠慈悲,永遠愛護人。

心無驕慢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說不要看到善知識有了過患,你就覺得善知識也不過如此,你就驕慢起來了。不要如此,你還是要謙卑,誠懇去學。像我一生,算算有九十多位老師,有讀書的,有學武功的,有學道的,有學佛的;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一生欠了九十多個帳,現在一無所成,經常想到《紅樓夢》上批評賈寶玉的兩句話:“負父母養育之恩,違師友規訓之德。

你說這些老師都對嗎?也有不對的。人在三界中,就有三界中的煩惱。像我以前有位老師,他沒有兒子,看到自己的朋友生了一個兒子,他高興得眼淚都掉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跟老師說:老師!您還沒有看開耶!我這個人向來調皮搗蛋。老師把我的手抓住,說:你認為我不應該動情?我說:對呀!老師問:你讀過《中庸》沒有?你背背看!在路上,我就把《中庸》背出來,背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我停下來。老師說:你怎麼不背下去?我說我懂了,老師笑了一笑。背到這裡,我已經挨了一棒了。吃棒子,可不是拿棍子在頭上敲。下一句:“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聖人也有情啊!菩薩大慈大悲就是多情人,怎麼說是無情?後來,老師到了家,作了兩句詩:

誰謂英雄不灑淚,人情兒女最關懷。

所以說善知識也有過錯,不過,善知識還是善知識,如果要在雞蛋裡挑骨頭,則天下無完人,我們要看老師的好,對父母也是一樣。以前宋儒講過“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我公開反對的,如果是在過去八十年前反對這句話,那不得了,一輩子不要想站起來做人了。天下是有不是的父母,但是,父母終究是父母,還是要孝順。什麼是孝道?孝道就是愛的還報。你看我們大便拉不出來,他要來挖;你吃不下去,他坐在旁邊哭;你生病,他送你去看醫生。你現在長大了,你只要像他以前對待你的一樣對待他就行了。對師長也好,對父母也好,心無驕慢,這才是學佛。

況復搏財妻子眷屬”。善知識也是要吃飯過日子,也有妻子兒女,也是要錢。你看《密勒日巴傳》,密勒日巴當初去見師父的時候,窮得不得了,沒有錢去供養師父,只有一隻跛腳的羊,他只好空手去了。見了師父,跪下來,師父說你拿供養來呀!密勒日巴說我只有身口意供養,只有我這個人,其他什麼都沒有。師父大罵:“你不誠懇,家裡還有隻跛腳羊啊!你就是捨不得!”“是!是!是!”他沒有申辯,趕緊回去把那隻跛腳羊拿過來。他原來的本意是把跛腳的羊送給師父,覺得對師父不恭敬。你看看這個師父,什麼都要,把勞力刮來,把人家跛腳的羊也刮來。所以,善知識也會搏財,也有妻子兒女眷屬,跟普通人一樣。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如果你看了善知識這些毛病,不起惡念,不起任何壞的觀念。佛說即能究竟成就正覺,立刻就成佛了。到了成佛的時候,“心華髮明”,脈解心開,大徹大悟,身心內外一片光明,“照十方剎”。

你看這一段成佛的方法,沒有一個什麼法門,只教你如何學做人,自己要做成是一個求法的學生,自己要成器,因為佛法不在老師這裡,而是在你自己那裡。你如果能對一個泥巴做的菩薩起恭敬心,也一樣會成道,何況是一個活人?但是,一般眾生不要說對這個善知識不信,即使一個活菩薩在他前面,他也不信。因為眾生我慢,永遠不能成道。真的放下我慢的話,那一個不是善知識?就如《阿彌陀經》所講的極樂世界,那些鳥都在念佛念法念僧,那些花鳥都在開示你,其實是你自己在開示自己,心花發明,就成道了。

佛教在人類社會提出了師道的尊嚴,無論顯教或密教都非常重視,所謂:“一日從師,終生如父。”密宗有馬鳴菩薩着的《事師儀軌五十頌》,凡是學佛要先學這個。做人弟子做不好的話,其他都不用談了,人品有問題,還學什麼佛?若是貢高我慢,那真是不堪造就。佛教為什麼那麼尊重師道?那是尊重法統,什麼法統?正知見的存在。順便告訴各位,要了解中國文化的師道,要看《禮記》,《禮記》的《儒行》篇,說明如何才有資格稱得上知識份子,如同佛教的戒律,說得清清楚楚,其中提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那麼,怎麼樣才是師道呢?簡單的分為兩個觀念,經師和人師。經師就是學問能夠承先啟後,人師可就難了,等於佛教的戒、定、慧樣樣俱足,大徹大悟,這才夠得上善知識的標準。在此綜合佛家與儒家的道理向大家介紹。


《圓覺經略說》第10章 普覺菩薩(04)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

上面講的是如何事師,對待老師就是要恭敬,是要無條件地信仰。接下來講的是為人之師本身的條件了,假如老師沒有做到下面的幾個條件,則不足以為人之師。這個條件並不是知識,如同《禮記》中所提到的“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知識是知識,即使有再多的知識也沒有用。

佛說真正的善知識所證的妙法,應該離開四種毛病,沒有這四種毛病,才有資格稱為善知識。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那四種病呢?第一種是作病。什麼是作病?就是認為圓覺成佛是造作出來的。我們的一切修行不是在造作嗎?何以說造作是病呢?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的自性本來就和佛的自性一樣,何必還要修呢?所謂“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你修個什麼呢?再怎麼修還是一樣不增不減,修並未增加,不修亦未減少。認為有修有證,有佛可成,這是作病。

這是圓覺境界,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大家可不要聽了以後,都不修行,都不造作,那不可以,我特地在此強調一句,因為諸位沒有這個氣派,沒有這個膽識,沒有這個智慧。假如諸位有的話,就不來搞《圓覺經》了。“丈夫自有衝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

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我們所有的一切修行,都是本心第六意識的造作,以此有修有證求圓覺境界,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境界,永遠達不到。為什麼呢?佛說“彼圓覺性非作得故。”真正的清凈圓明自性是本有的,不是造作出來的,不是修得起來的。所以說有所造作,有所修有所證,這是病態。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第二種病是任病,任者放任自然。中國的古人常講學禪宗容易狂,所謂的狂就是任病,不作功夫。現代世界各國講禪學的很多,其實,我們以前那有聽過什麼“禪學”這個名詞?學禪就是學禪,甚至連禪宗都很少提。現在處處都是禪學,可是,連個狂禪之流的人都沒有。過去我們所看到狂禪之流的人,假如現在在這邊的話,這一班人就不要談禪學了。現在搞禪學者,對《指月錄》、《五燈會元》也許能倒背如流,但是,你要他盤腿打坐,則一點功夫都沒有。他認為不需要作功夫呀!懂了就悟了,狂得不得了,上不見佛,下不見眾生,這是狂禪之流,這是任病。

佛說“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有什麼可怕?死了就死了。但是,臨死之前痛苦不痛苦呢?當然痛苦。我以前有一位老朋友,學問好,禪也學得好,臨死前,我去看他。“怎麼樣呀?老哥,這個時候還痛不痛啊?”“當然痛啊!”“那你一輩子學佛——”“那有什麼關係?”他答覆得很自然。他也真有這個氣派,他的見地也不能說不到,可惜,沒有下過禪定功夫。所以說任病也是不對。有些人認為不用斷生死,也不需要求涅槃,因為“涅槃生死等空花”,那你去等等看吧!

任彼一切隨諸法性”,一切放下,任其自由自在,如果這樣就可以圓覺成佛的話,永遠不可能。因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剛才講過你有意去修成一個佛,不對;相反,不修而能成佛,也不對。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第三種止病是我們一般學佛最容易犯的,總認為學佛修行是把妄想雜念完全停止,認為妄念不能停止,就不能學佛。尤其大家都想把妄想止息了,“永息諸念”,什麼都不動念了,那麼就達到“寂然平等”,認為這就是空。有沒有人做到呢?在修持上也有人做到,中國禪宗稱之為“枯禪”,枯木是不能生花的,這是不對的,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所以無論學顯教也好,學密教也好,假如教理搞不清楚,一切修行都是徒勞無功,那真是“涅槃生死等空花”,成佛毫無希望了。

佛說如果以這樣的觀念來修行,要想成佛,“彼圓覺性,非止合故”,並不是說把妄念停止了,那就是圓覺自性。即使打坐坐得好,能夠定千萬年也沒有用,《法華經》上講“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一定定了十劫,夠久了吧!結果如何呢?“佛法不現前,不得成佛道”。佛在這裡說:“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第四種是滅病。止和滅有什麼不同呢?止是用意志力硬是把它壓住,猶如石頭壓草,根柢還在,石頭下面不長草,但是住石頭邊長上去。滅是認為自己永斷一切煩惱,永遠沒有煩惱了;“身心畢竟空無所有”,身體與心靈徹底空了,“何況根塵虛妄境界”,身體空了,心也空了,六根的作用沒有了,外在的六塵也不相干了,也沒有什麼境界,“一切永寂”。這總該是佛境界了吧!釋迦牟尼佛說這也不是,因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自性本來清凈,你有一個寂滅相,那是你造出來的境界,不是自性清凈。

以上所講的是上上乘佛法,可以以此來檢驗自己在修行上是否犯了這些毛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凈。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佛說如果能夠離開這四種病——作病,任病,止病,滅病,才真正知道自性本來清凈,不假修證。要離開這四種病,好像很難,造作修行也不對,放任自在也不對,止息妄念也不對,滅盡煩惱也不對,那怎麼辦呢?不知諸位是否記得《圓覺經》前面講過“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各位對這幾句話多加體會,自然曉得怎麼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再提示各位一句,這也是《圓覺經》前面講過的,“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你知道一切妄念、思想、感受,這些都是假的,痛苦是幻,快樂也是幻,“知幻即離”,知道這些是幻就不去管它。“不作方便”,這中間沒有方法,用一個方法來離開妄想幻境,這一個方法本身也是幻,也是妄念。“離幻即覺”,離開了這些妄念、感受等等,就把知覺自性擺在那裡,“亦無漸次”,這個中間沒有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很簡單,平常心就是道,不用增加,也不用減少,不用吃補藥,也不用吃瀉藥。

我們為什麼不能證道?因為人都不肯平常,拚命好奇去求這個道,求那個法,花一萬五千元買一個咒子,結果把自己給“”死了,何苦呢?佛說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當年我在峨眉山閉關的時候,有魔障,廟裡的師父拚命念咒子,沒有用。我說算了,算了,不要念了,我念一個咒給你聽。於是,我往桌子一拍,開始罵起來,三字經、六字經都罵出來了,好了,沒事了。師父問我說你這是什麼咒子?咒者咒也,我咒他嘛!萬法唯心,心正念正,什麼魔都怕你。你有所求,有邪心,即使念咒子,還是邪念,都抗不住魔的,這個道理要搞清楚。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你有這樣的觀念看法,就是正確的觀念。“若他觀者,名為邪觀”,若有其他的觀念見解,那是外道邪見。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驕慢;若復遠離,應斷嗔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如果要學真正的禪宗或真正的密宗,必須要依師,依善知識。依師之前,弟子要觀察老師,老師也要觀察弟子。佛說末世的眾生,要想修行佛法,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善友就是善知識,古人說亦師亦友。可是以前是弟子侍候老師,現在時代不同了,反過來是老師侍候弟子,眾生顛倒。

彼善知讖欲來親近,應斷驕慢”。只要你是塊料子,夠得上法器,善知識會來找你。善知識都想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傳下去,一個有成就的人都想找一個好學生,問題在於你自己是不是法器。“應斷驕慢”很重要,如果你有主觀成見,認為不對,完全接受不了,那一點辦法都沒有。

若復遠離,應斷嗔恨”。跟善知識處不好,他走了,不理你了,也不要嗔恨。一般人相處不來分開了,都會恨,就開始毀謗了,說老師這個不對,那個不對。

現逆順境,猶如虛空”。善知識往往故意示現順境、逆境來磨練你,考驗你。在順境時,看你是否沉迷;在逆境時,看你是否能夠忍受。在逆境時,是否能夠維持平常心,不怨天,不尤人;在順境時,也是一樣,是否能夠維持平常心,而不得意忘形。

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自己明了此心畢竟都是空的,與諸眾生並無差別。“如是修行,方入圓覺”,這樣修行,才能進入圓覺境界。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佛說未來末世的眾生,學佛不能成道,是由於無始以來以自我為中心,所產生的憎愛心理。一切種子包括很多,最基本的貪、嗔、痴、慢、疑五種思惑,所謂修行就是如何轉化這些心理上的毛病。其次就是見惑,見惑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見取見是自己主觀的成見,戒禁取見是認為某件事不能做,做了就不能成道,如同回教徒不吃豬肉,各種宗教都有不同的規條。見惑就是觀念上的錯誤,而被這些錯誤的觀念困惑住了,不能解脫。見思惑形成了心理思想上的一切種性,形成了現在的個性,必須要把見思惑轉化,才能成就。見惑要在見道、明心見性以後才能斷,才能轉。思惑則在見道以後還不能斷,必須靠修持,慢慢作功夫才能斷。所以,我們深受內心愛憎之念的折磨,貪嗔痴慢疑很難斷除。

佛為什麼要提這一段?善事善知識很難,我常跟同學們說我不是善知識。但是,我曉得世上縱然有善知識,你們也學不好。為什麼呢?一般人學的時候,都是以自己為中心,某某人講的道理很合於我的想法。還有些同學跟我說:老師啊!你講的思想跟我的一樣哩!我說好,謝謝你啦!所以,我說你們不是學佛,而是拿佛的招牌來表現自己。例如現在很多人註解佛經,很多人上台弘法,所講的佛法是不是釋迦牟尼佛真正的原意?很成問題。禪宗有個故事,五代時有位忠國師,他的一位弟子學問非常好,想要註解佛經。忠國師就叫人拿一碗水,裡面放七粒米,上面放一隻筷子,問這是什麼意思?弟子答不出來。忠國師說好了!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你懂佛的意思?

所以,能夠去掉“自他愛憎”,一切平等,愛人如己,才是學佛的行為。但是,誰能做到呢?愛人如己,大家都會講,利害關頭一到,當然是我第一,那裡還有你?修行在平常是看不出來的,到了利害關頭,才是真正的考驗。尤其是宗教徒,排擠別人的心理特彆強烈,哎呀!你是基督教!那味道就出來了,就不能平等,就不能慈悲了。為什麼信了宗教,容易排擠人家呢?因為認為我信的才是對的,他的錯了,這是犯了見取見及戒禁取見的錯誤,這也是“自他憎愛”的心理,合於我的則喜歡,不合於我的則討厭。

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這一段話,有那一個佛教徒做到了?我常說我不是佛教徒,因為我沒有資格當一個佛教徒。佛說假定有一個人,看見怨家,如己父母,這多難啊!視怨家猶如自己的親人,怨親平等,這才是學佛之人。恩怨分得太明就不行,那麼,恩怨分不清楚,好不好呢?那也不行,那是愚痴,要恩怨是非善惡分得清而又能包容。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來學佛,我問他你的父母怎麼樣了?他說這不要管了。咦?父母都不要管了,好不孝順的東西!還跑來學佛?孝順都沒有做到,人道都沒有做好,還想成佛呀?哎呀!老師,我那個媽媽脾氣好古怪,好難相處。對呀!父母難相處,夫妻難相處,這些做不到,還想度眾生?父母不是眾生啊?丈夫、妻子、兒女不是眾生啊?欺人乎!欺天乎!自欺嘛!自己的親人父母都沒有盡到孝心、愛心,對別人,對怨家,那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學佛的人看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父母,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子女,也視自己的子女如同一般眾生。

從釋迦牟尼佛所說的這一段,就可以知道學佛是從做人開始。人都沒有做好,我要打坐,我要修法,我要灌頂,灌了頂就可以往生西方,念個咒就可以成佛了,你看這個貪心多重啊!

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你懂得了這個道理,曉得如何起步走,然後再修一切佛法。佛法的基本立足點是在慈悲、平等,在修持的方法上也是一樣平等,沒有好壞,沒有憎愛,不要說信了佛教,就看不起不信佛教或信其他宗教的,不要說學了禪就看不起凈土,學了密宗就認為密宗才能成佛,學了凈土就認為禪宗不踏實。八萬四千法門,沒有那個好那個壞,要在和你相應,而你能老實修行,就如《楞嚴經》所說“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圓覺經略說》第10章 普覺菩薩(05)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一切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相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佛說末世的眾生要想成就圓覺境界,“應當發心”,發什麼心呢?“盡一切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圓覺經》的文字很美,文字後面的意義則很不簡單,不僅要度一切眾生,沒有時間性,永遠永遠入世救人,最苦難的時代,在最苦難的地方,都要來。這是菩薩發心,這一段可參考《普賢行願品》。每一個學佛的人都應該先讀《普賢行願品》,至少我當年學佛是這樣。《普賢行願品》里有一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虛空很大,沒有邊際,假如這麼大的虛空有邊際有窮盡的話,我救眾生的願力比虛空還要大。地藏王菩薩就是走《普賢行願品》的路線,“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注意!學佛的目的不只是自己要成佛,所有一切眾生都要讓他成佛。大乘佛法是先利他,再利己。其實,利人就是利己,天道好還。記住,佛法的精神只問施出去,絕不求收回。

於圓覺中,無取覺者”,不能存有我在度眾生之心,若有度眾生之心,我今年度了幾個人,我又救了幾個人,就不是菩薩道。“除彼我相一切諸相”,沒有你我之相,也沒有一切諸相,不被外界的現象所困,也不被自己內心的思想境界所困。

如是發心,不墮邪見”,這樣發心才不致於落入邪見之中。我們經常聽到發心,你學佛要發心啊!發心並不是你捐了幾百元幾千元,或是到廟裡做了什麼事,而是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呢?發菩提心就是我要大徹大悟成佛之心,不僅自己要覺悟成佛,而且也要所有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發大慈大悲之心,救一切眾生之心,這樣才是真正的發心。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親近無驕慢。遠離無嗔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凈,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當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此時,釋迦牟尼佛再用偈語來作總結:“普覺汝當知”:普覺菩薩你應當知道。“末世諸眾生”:未來末世的一切眾生。“欲求善知識”:學佛要依善知識。“應當求正見”:應當求具有正知正見的人。“心遠二乘者”:遠離聲聞緣覺不走大乘路線的人。“法中除四病”:此善知識所教的法門,應遠離四病。“謂作止任滅”:那四病呢?作病,止病,任病,滅病。“親近無驕慢”:善知識親近你,或你親近善知識,心中無驕慢。“遠離無嗔恨”:善知識遠離,或遠離善知識,心中無嗔恨。“見種種境界”:見到善知識示現種種順逆境界。“心當生希有”:內心應當生難得之想,善知識所示現的種種順逆境界,都是教育法。“還如佛出世”:視善知識如現在的佛,不可對善知識起輕慢心。“不犯非律儀”:律是戒律,儀是態度,不犯戒律,態度莊嚴恭敬。“戒根永清凈”:內心持戒清凈。“度一切眾生”:然後,要有願力,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不僅自己要成佛,也令一切眾生成佛。“無彼我人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當依正智慧”:千萬記得,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迷信,也不是功夫。“便得超邪見”:佛者覺也,真正覺悟了,明心見性,而得正知見,破除邪見。“證覺般涅槃”:最後達到成佛的圓覺境界。


說明/章1-2章3-6章7-10章11-12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01.10-2018.03.23-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