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講解6

講解1講解2講解3講解4講解5講解6講解7講解8講解9講解10講解11講解12

《六祖壇經》講解6  懺悔品

(一)
懺悔品包含了幾個主題:自性五分法身香、懺悔、發願、皈依三寶及無相頌。我們先解釋三皈和三寶的道理之後,再講一體三身自性佛──自性佛寶、自性法寶、自性僧寶,最後歸於清淨法身佛、圓滿報身佛、千百億化身佛。

一般人從開始學佛就知道皈依的道理,雖然知道,並沒有深入去了解。如果能徹底了解三皈依的道理,就開悟了。佛法有八萬四千個法門,每一個法門都可以入道。

所謂「聞、思、修」三慧,明白皈依的意義之後,要去思惟。《愣嚴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一切法都是用耳根聽聞。聽經聞法的時候,一定要萬緣放下,只有這念心。聞了以後要思,思,就是思念、思惟所聽到的道理,回憶、研究、分析,一遍、兩遍、三遍……。分析,是依據字義去分析,而不是把自己的見解加上去,假使加上自己的見解,可能就會產生錯誤。所以,要依據這個原則去思惟,才能得到真實的好處,才不違背法義、不違背經義。在思的時候,一剎那相應,就能成道、證果,這就是修。所謂「思惟修」,思惟就是修。

如果根機差一點,先聞、思,等到了解道理以後,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上來修行,這就差了一點。聞是聞、思是思、修是修,所謂「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分成了三個段落;最高的境界,聞、思、修,是一體的。但是,假使我們沒有這種根性、沒有這個體悟,還是可以把道理融會貫通之後,再運用到日常生活上來修行。

第三種根性的人,不知道聞也不知道思,也不知道思的當下就是修,就是做筆記,等到以後再研究。所以,大家要了解聞、思、修的道理。聞的當下就要思惟,假使當下不能思、不能修,最低限度要把道理融會貫通之後,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如果這些都沒有辦法,今生在這裡聽法,結個善緣、種個般若種子,也有無量的功德。所以,大眾要抽空複習、了解經上的道理,一樣可以達到經教的意義和目的,這就是溫故知新。

皈依有兩種意義,一、「皈」是歸向,「依」是依靠。由於我們從過去到現在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依靠,活在世界上就像瞎子摸象,沒有眼睛,不知道方向,盲目地摸索。世間上的宗教很多,如果不知道正確的歸向,就會「病急亂投醫」,給自己帶來很多的麻煩、煩惱。我們現在找到一個最正確的方向──皈依佛教。方向找到了,就找到依靠了。依靠什麼呢?依靠三寶──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因為自己沒有力量、沒有智慧,等於小孩子要依靠大人一樣。有了依靠,就不會走錯路,不會走遠路,而且愈走愈光明,愈來愈有福德、智慧;有了依靠,心靠到佛法上,就不會心驚膽跳。

佛經裡有所謂的「三番羯磨」,說了三次,這個法才能成就,皈依也是如此,經中以三跳譬喻三皈依。眾生在三界當中被無常殺鬼所逼,無常一到,就不知道到哪裡去,或是地獄、畜生、餓鬼、人道、天道……由於不知道方向,沒有依靠,所以心驚膽跳,就像被獵人追逐的兔子一樣。獵人看到兔子就開槍,兔子聽到槍聲,拚命逃命,第一跳就脫離了槍口,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我們受第一個皈依,就保全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不會墮入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兔子雖然保全了性命,還在驚慌當中,為了要求一個心安,趕快看看哪個地方最安全,所以又再跳一下,這是第二跳。我們也是一樣,受第二皈依就脫離無常,心安定下來,有了歸向,依靠三寶,就不會驚慌恐怖。兔子雖然找到安全的地方,離開了驚慌恐怖,可是還想要找一個永遠平安、幸福的地方,所以最後再一跳,這是第三跳。

佛法是心法,心是最重要的。這裡所說的依靠,不是身體投靠在某人某處,而是指這念心。這念心有了依靠,就得到安定。心安身也安,心定身也定。因此,三皈依有歸向、依靠兩種意義。三皈是由事到理,理就是見到自性三寶,見到自性三寶就超凡入聖,圓成佛道,這是最安全的依靠所在。

二、迴轉義。由於過去都是往外走,甚至走錯路、走遠路,乃至走小路、走邪路。皈依,就是把過去走的路統統迴轉過來,迴轉到最光明、最安全的地方。路,指思路及言行。過去的知見錯了,把它迴轉成正確的知見;過去的言行錯誤了,把它迴轉過來,成為正確的言行。所以,皈依有迴轉之意。

受了三皈,就是三寶的弟子;沒有受三皈,就不是三寶的弟子,就沒有這個名分。雖然佛法講無我、無相,但是無我不離開有我,無相不離開有相,所以正名定分是很重要的。如同學生注了冊,正了名、定了分。既然取得學生的名,就有學生的分:第一、要盡責任,第二、得以在學校聽課,並享用種種設施,作種種研究;假使沒有這個名分,就沒有辦法得到這些功德果報。

受三皈依也是如此。皈依了以後,就是三寶的弟子。得到這個名分,四大天王就會派遣三十六位善神守護受三皈的行者,就有這種功德;假使沒有這個名分,得不到善神的護持。所以,名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二)

皈依的種類有三,第一是翻邪三皈,第二是結緣三皈,第三是正信三皈。

一、翻邪三皈

翻邪三皈,即是迴轉義。世界上的邪教很多,如過去報紙曾刊登一則新聞,某個宗教說世界末日到了,想要升天就要供奉天上的主,要奉獻所有的財產,結果最後上當受騙;有些宗教則誘惑他人皈依,然後集體自殺。這些都是邪教。過去我們的知見不正,不知道分辨,現在明白這些道理了,要迴轉過來,這就是翻邪三皈。

世間上的人,無論智慧多高,假使沒有見到人生的真理,一樣會走錯路。因為學問只是一種知識,心仍然安不下來,所以最後還是需要宗教。世間上的宗教很多,假使不了解,就會走遠路、走錯路。例如,有些人明明知道佛教是正法,但還是不敢皈依佛教,為什麼?因為以前走錯了路,皈依了其他宗教,發了誓願:「假使違背教理,脫離這個組織,就要遭天打雷噼。」由於受了惡願的約束,所以不敢脫離。事實上,信仰的神明是不是會來找麻煩?是不是真的會遭天打雷噼?不會的。世間有因緣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皈依佛是正法,三十六位善神守護,愈走愈光明,怎麼會驚慌、恐怖呢?

四大天王是佛教裡的護法菩薩,在天上護持佛法,所以稱為寄位諸天菩薩。世間上的一切神明,無論是正、是邪,都是由四大天王管理。四大天王既然是護持受持三皈依的人,過去信仰的神怎麼會來找麻煩?自然是不會的。神明,等於是佛教的外護。舉個譬喻來說,人間總統最大,總統有他的管轄區及國土;釋迦牟尼佛也有他的教化區,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佛的教化區,所以把佛譬喻為總統。佛的下面有菩薩,如同五院院長。總統有了五院院長,才能推動政令、實踐政策。過去沒有受三皈,等於是依靠憲兵、警察;現在皈依了,成為總統的學生,在總統的門下來往、進出。我們想想,憲兵、警察是在總統管轄之內,所以當他們看到我們已經超越、提升,不但不害我們,而且還要來保護我們。這是以世間法來講,佛法不離世間法。

不論過去皈依邪神或正神,現在皈依了三寶,神明一定會來護持。為什麼?神明也希望每個人都信仰正法,也希望每個人修善斷惡。所以,過去信仰其他宗教,現在明白佛法是真實的道理,受了三皈,發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自己就是菩薩。因為受了三皈,發四弘誓願,這是菩薩的願行,自己在菩薩的誓願當中,就與菩薩的法界相應。過去所信仰的神明也是菩薩法界下的部屬,所以神明不但不責怪,而且因為我們的皈依,進一步還來作我們的護法菩薩,這就是翻邪三皈。明白這個道理以後,就了解,不但沒有障礙,而且還有功德。

再以讀書為例,以前在幼稚園有啟蒙老師,現在已經成為大學生,乃至拿到博士學位,不因為拿了博士,有了指導教授,就忘記幼稚園的啟蒙老師;相反地,不但不忘記,而且飲水思源,特別尊重他。過去所信仰的神明就等於是啟蒙老師。修道,一個是修,一個是道。雖然路不一樣,道理還是相通的。

現在許多人病急亂投醫,不管是正、是邪,只要聽說某個神明很有感應,就去信、就去拜,一般人所說「見廟燒香,見像磕頭」,這樣就容易走錯路、走遠路。如果走了錯路、走了遠路,要趕快翻邪三皈,以佛、法、僧為師,自然就能把過去的邪知邪見、不正當的行為迴轉過來,這就是翻邪三皈。

二、結緣三皈

人最重要的是要結善緣,佛經上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雖然過去已經受了三皈,現在進一步再受三皈,就是增益三皈、結緣三皈。如同受了戒,覺得自己過去的戒行不清淨,現在重新再受一次,叫作增益戒。

有不少人過去雖然已經受了三皈,但是,不但皈依之後不知道用功,也不知道皈依有什麼好處,甚至連皈依師父的名字也不知道,這樣的人就可以結緣再拜一位師父。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拜了五十三位師父。因為有的師父專門研究梵唄、誦念;有人專門研究經教,稱為論師;有的學淨、有的學密、有的學禪……乃至修種種法門。每一位師父的成就不一樣,心愿、功德也不一樣。我們既然發願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必須要得到諸多善知識的指導,道業才能成就,所以要結緣三皈。

三、正信三皈

聽了佛法、看了佛經,覺得受三皈有很多好處,可以脫離無常,可以使我們得到安定,最後得到解脫,所以來正受三皈;覺得人有生老病死苦,要離開生老病死苦就要修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既然要修行,就必須找一位很好的師父指導,所以要受三皈……基於種種因緣,知道受三皈的重要,所以正信受持三皈依。

(三)

佛經上有一則公桉,某日,善住天子知道自己快死了。天上的人即將命終時,有五衰現前,也就是身體有五種衰敗的現象出現:第一,天上的人一生下來就有一頂帽子,稱為天冠,冠上有花,這是一種果報。將死之時,天冠上的花也即將凋謝,稱為天冠花萎。第二,兩腋出汗。天上的人從不出汗,快死的時候一身都是汗。第三,天上的人所穿的衣服從來不髒,所以天衣無縫、天衣無垢,將死時,衣服變髒,失去光明。第四,全身出臭,身體發出惡臭。第五,不樂本座,不想坐在寶座上,因為沒有這個福報了,不但腰酸背疼,而且還看見寶座旁邊有人在等候坐這個位置。

天上的人平時在天上享盡了天福,到最後還是要死。善住天子用天眼觀察,看到自己死後將投胎到舍衛城變成一條豬,而且一身都是癩痢,是一條癩子豬。善住天子心中非常恐懼,去找天王釋提桓因,問:「有沒有辦法可以改變呢?」釋提桓因說:「天上的人都是如此的,誰也逃不了無常,不過你的運氣很好,現在釋迦牟尼佛在天上為母親說法,你現在趕快去求佛,說不定還有希望。」

善住天子來到佛陀座前,世尊告訴他:「你現在果報現前,要消業、轉業,不是這麼簡單,第一、要受三皈,第二、要受戒,第三、要禪坐。」善住天子說:「世尊,只要不墮惡道,什麼條件我都答應。」但是,時不待人,善住天子剛剛念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往生了。

很多人認為現在很忙、事情很多,要等老了再來修行、再來出家。我們要了解,一切法都是緣起,時不予人,出世法的功德要精進、要把握,時間一過,要想修善可能都沒有機會了。如佛經記載,釋迦牟尼佛觀察到一位木匠壽命將盡,七天後就要往生了。於是,佛前去度化他,向他化緣,讓他有機會修福。木匠說:「世尊,我現在因緣還沒有成熟,您趕快回去吧!」世尊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木匠還是不聽,他說:「世尊,我有好多事情還沒做,等我完成以後,一定供養世尊。我現在要蓋一棟房子給我的兒子、媳婦,夏天修一間涼房,冬天修一間暖房。然後,等我抱了孫子以後,這些心愿圓滿了,我再來出家修行。」

所謂「佛度有緣人」、「葯醫不死病」,世尊聽他這麼講,就不再前往化緣。到了第七天,木匠把房子的樑安好了,從樑上跳下來,這一跳把放在樑上的斧頭震下來,剛好掉在木匠頭上,當下就往生了。消息傳來,世尊說了一個偈子:「有財當布施,為善當及時,錢財五家有,不施悔恨遲。」一切都要掌握時節因緣,受三皈依也是一樣。

善住天子才剛受三皈就往生了。由於善住天子看到三塗惡道很恐怖,所以皈依向道的心很真切,一句接著一句唸著:「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往生了以後還在念。因為念三皈依的功德,往生以後脫離畜生道,投胎到一個宰相家中。出生的時候,口中還在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宰相夫人覺得很奇怪:「這孩子怎麼一生下來就會說話?」左右的侍女也覺得很奇怪,大家討論著:「這孩子生下來就會講話,一定是妖怪,趕快把他扔掉,否則將來恐怕會帶來厄運,帶來災難。」

宰相知道了,問:「你們怎麼在這裡吵吵鬧鬧?」侍女說:「夫人生了一個妖怪,我們覺得很不安,正在這裡商量。」宰相問:「怎麼說是妖怪?」侍女說:「這孩子一生下來就會講話。」宰相決定先看看再說。宰相是佛弟子,一到產房,就聽到這個孩子在唸三皈依,說:「你們實在太煳塗了!這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唸三皈依,你們年紀這麼大了,還不知道什麼是三皈依呢!」

這個孩子七歲時,一天,遇到目連尊者。孩子向前跟目連尊者打招呼:「目連尊者,您還認識我嗎?」目連尊者回答:「不認識。」這小孩說:「目連尊者,您以前到天上去過,當時世尊在天上為母親說法,那時我看過您。我本來將墮畜生道,世尊幫我授了三皈依,救了我一命,我現在不但轉人身,還當了宰相的孩子,這份恩德我一定要報答。請您轉達世尊,我要供養佛及僧眾。」宰相知道以後,設齋供養佛及僧眾。釋迦牟尼佛為大眾開示四諦法門,這個孩子一聽聞四諦,當下得法眼淨。所以,正名定分很重要,受了三皈就有這麼大的功德,何況進一步受戒、發願、聽經聞法!

(四)

了解受三皈依的意義後,進一步要了解皈依的對象──三寶。如果真正了解三寶的意義,就開悟了;不但開悟,而且能成道。三寶有三層意義:一、化相三寶,二、住持三寶,三、一體三寶。

化相三寶,又稱為別體三寶、真實三寶。什麼叫作化相三寶?「化」,度化眾生總是有個相,佛依據過去的心愿及其智慧、慈悲,感得莊嚴的果報,稱為化相三寶。三寶分為大乘、小乘三寶。小乘三寶稱為原始三寶,原始三寶以釋迦牟尼佛為佛寶,四諦為法寶,五比丘為僧寶,這是事相上的三寶;大乘三寶稱為一體三寶,自性之覺為佛寶,自性之正為法寶,自性之淨為僧寶,故又稱為自性三寶。在我們這個世間上住持佛法,使佛法能夠存在,就稱為住持三寶。

除了佛法有三寶,外道也有三寶。道教的三寶,所謂煉精化氣、鍊氣還神、煉神還虛、煉虛還無,精、氣、神就是道教的三寶。道教的三寶,第一是「精」,是指生理上的事情,道教認為人要了生死,必須達到不漏精,不漏精就可以返老還童、長生不死,乃至白日飛昇、成仙成聖,這是狹義的解釋;但是,要達到不漏精,也是一種持戒。

佛經講有漏、無漏,是從心地上解釋,從煩惱上去觀察。漏,就是漏失功德法財,心當中保持正念就是無漏,心當中沒有正念就是有漏。譬如,看到一個女孩子長得很苗條,心動了,這就是漏。這念心起了妄想,一念不覺,自性生了分別,心當中起了煩惱,就失去了光明。佛法上講「漏」,是指煩惱,有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就是有漏,把貪、瞋、痴、慢、疑、邪見統統化掉,就稱為無漏。

無論任何宗教,欲都是最嚴重的問題,所以佛經裡說「菩薩視淫慾如避火坑」,道教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為了達到不漏,有一種方法,稱為「採葯煉丹、煉精化氣」,把精化掉,達到無漏。無論見到任何欲境,精都不動了,這也是一種定境。雖然是一種定,但沒有慧,只是在色身、在生理上修鍊,最多是延長壽命,與道還有一段距離。煉精化氣,有了氣,精神就很充沛。

道教裡的呂洞賓,就是修這個法門──煉精化氣、鍊氣還神、煉神還虛,最後得到禪定,有了神通,就可以「白日飛昇」,稱為天仙、地仙。有一次,呂洞賓騰雲駕霧,看到黃龍祖師所住的山上放五彩祥光,覺得很奇怪,就到山上察看。發現山上有一座寺廟,裡面有一位老和尚正在講經、開示。呂洞賓知道這位老和尚一定很有道行,想要聽聽他講的是什麼法,就在牆外聽,原來老和尚講的是心法。

黃龍祖師知道牆外有人,就說:「牆外是什麼人在偷聽佛法?」呂洞賓心想:「我是神仙,我來看看你的究竟,並不是偷聽你的佛法。」當下,無明火高三丈,就出來興師問罪。呂洞賓拔出寶劍,「飛劍斬黃龍」,黃龍祖師是悟道的高僧,用手一指,劍就掉下去了,呂洞賓想把劍收起來,怎麼也收不回來,這時才知道自己道不如人。

呂洞賓馬上提出問題想考一考黃龍祖師:「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黃龍祖師說:「半升鐺內煮山川即不問,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黃龍祖師一反問,呂洞賓就開悟了。仙人也是在修道,不過道有深、有淺。呂洞賓開悟之後,覺得過去走了遠路、走了錯路,當下講了四句話:「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

所以,煉精化氣、鍊氣還神,是在身體上修,使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返老還童;若要悟道,還是要契悟佛法,這念心才真正具足佛寶、法寶、僧寶。過去的道教目的是修仙成道,達到真人、仙人的境界;現在流傳的道教,變成畫符、持咒、誦經、驅神弄鬼……流於形式了。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就是指我們這念心。又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眼睛看外在的色塵境界,看久了,眼睛會瞎掉;耳朵聽外在的聲塵境界,聽久了,耳根會中毒、會聾掉。這些道理和佛經裡所說的四諦、十二因緣相類似。

佛法所說的三寶,一個是外、一個是內。外在的三寶,是看得見的,如:過去釋迦牟尼佛為佛寶、四諦為法寶、五比丘為僧寶。現在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涅槃,看不到丈六金身,所以塑一尊像、刻一尊像,無論是用石頭或字畫,乃至金、銀、銅、鐵,無論任何一種相,都是現在看得到的佛寶。所以,對佛像要有恭敬心。法寶,則是指釋迦牟尼佛流傳下來的教法──經藏、律藏、論藏。僧寶,包括:菩薩僧、聲聞緣覺僧、清淨福田僧,只要受過三壇大戒,都屬於僧寶。這是指外在事相上的三寶。有一份恭敬心,就能得到外在事相上佛、法、僧三寶的慈光加被。所以,必須要有恭敬心,才能產生感通的作用,才能得到三寶的利益。

自性三寶,就是一體三寶。佛經告訴我們,人人都有佛性,每個人都能成菩薩、成佛。怎麼樣成佛、成菩薩?外面的三寶是一種助緣,藉由外在的三寶啟發自性三寶,才能見到自己本具的佛性。自性三寶是什麼呢?就是清淨法身佛。佛性、法性,是本具的。明白佛性、法性,就能夠契悟自性三寶。

真如是本具的,真如就是真空。這個世界,一個是物質、一個是精神。把物質分析到最後就是能、量,就是熱、光,如:核子彈爆炸,就是能量的作用。能,就是熱。高度的熱,能把物質化掉,而物質本身本具這個熱,只是我們不知道怎麼樣去開發它。真如所表現出來的就是能量,能量從什麼地方產生?就是真空。真空就是法性空。

佛性,即是覺性。開悟,就是明白佛性。每個人都有靈知靈覺、靈明妙覺,這屬於「知」,是一種絕對的智慧。每個人都有見聞覺知,但為何不能成道、不能成佛?雖然每個人都有見聞覺知、都有佛性,但裡面夾雜貪、瞋、痴、慢、疑、邪見。能知、能覺、能吃、能喝,知道冷暖、知道是非善惡的這念心,裡面有無明、有煩惱、有染污。就像生鏽的鐵,當中雖然有鋼性存在,但如果不煉,就是銹鐵、鐵渣,要把鐵渣、鐵鏽煉掉,才能得到鋼。人人都有佛性,如果不修,佛性裡面有無明、煩惱,佛性就變成眾生,變成地獄、畜生、餓鬼。起了邪見,佛就變成魔。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要覺悟、要始覺。覺悟什麼呢?覺悟有深淺,古人說:「大悟幾千次,小悟幾萬次」,覺悟人生是苦,這也是悟。真正對於人生的苦認識清楚,一定知道怎麼去了苦,所以必須要用功、修行。世間上的人也知道人生是苦,卻認為在苦中作樂是最快樂的,不明白貪瞋痴裡面還有佛性、還有清淨的智慧、具足無量的功德與神通,契悟真空,壽命就無窮無盡,反而充滿貪瞋痴、造殺盜淫,這就是顛倒、迷煳的眾生。

明白人人都有佛性,只是初初開始悟,煩惱仍然存在,並沒有轉過來,如同水中還有很多雜質、泥沙,並沒有完全清淨。這念心水完全澄清了,就是真正的佛性現前,渾水當中具足清淨的水性,所以不要迷惑、小看自己。

(五)

佛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明白這個道理,就是開始覺悟了。怎麼樣覺悟?心要時時刻刻作主,注意自己的念頭是善念或是惡念?從現在開始,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只起善念,不起惡念,由誰主控?就是我們的覺性、佛性。一起了貪心,馬上覺察,反省自己:「現在在修行,為什麼還起貪心?」看看自己貪什麼?見到人家的東西就想佔有,這是貪財,馬上告訴自己:「布施都來不及,為什麼還貪財?」馬上就把貪財這念心轉過來。用什麼轉?總是有一個主體存在,這個主體是看不見的。自己能作主,覺性時時刻刻存在,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就是智慧佛,就是我們的佛性。

悟,就是悟這個道理。悟了以後,要使我們這念心始終存在,這就是始覺之智,開始覺悟的智慧心,等於儒家王陽明所說的「良知良能」。這念智慧心時時刻刻要存在,念念分明、處處作主;作不了主,馬上檢討、反省、慚愧,一定要使我們這念心作主。這樣自己就能存在,這念作主的心繼續不斷地存在,返照自心,自性佛寶就存在。不僅如此,存在的時間還要延長,三秒鐘、一分鐘、一刻鐘……都作得了主,這就是站得住、站得長,自性佛寶就能存在。

所以,這念心最重要。假使這念心沒有了,修行就沒有辦法成功。有了這念心,念頭跑掉,趕快拉回來;失去正念,趕快提起正念;起了煩惱,趕快調整。知道調身、調心,用種種自性法寶返照自心。法是什麼?「諸法空義」,空性就是什麼事都照破,不論是聽到的、見到的、聞到的,都不能執著,只有這念智慧心,只有這個空性,時時刻刻返照,動靜閒忙不離這個,最後達到三惑漏盡。漏盡煩惱,必須要靠這念智慧心。

《無常經》云:「金剛智杵破邪山」,也是指這念智慧心。這念智慧心是絕對的,就像金剛這麼堅硬。密宗有鈴、杵等法器,杵代表智慧,鈴代表慈悲,是由相表性。智慧心時時刻刻都要存在、觀照,起了瞋心,馬上用慈悲心返照。假使這念智慧心作不了主,自己就沒有辦法掌控自己、了解自己,就沒有辦法轉識成智。

所以,時時刻刻、動靜閒忙,這念心都要存在。動則只起善念、不起惡念,時時刻刻使善念存在;靜坐的時候,達到無念,無念就是最高的善念。這樣繼續不斷地用功,最後照見五蘊皆空,就破除我執和法執。此時,還有能照這個心存在,到最後三惑漏盡,能照之心和所照的空性變成了一個,就是歸還原點。天台宗所立的境界不外乎三個,一是空、一是假、一是中,所以說「佛智照中、佛智照假、佛智照空」。佛智,不是佛給我們的智慧;佛,就是覺悟;這念覺心時時刻刻存在,就是佛智,人人都有。這念心起了煩惱,馬上照一下,這就是佛智。

什麼是「佛智照假」?假,包括八萬四千法門。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做好就是佛法,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修六波羅蜜,成就世間上的功德,乃至成就慈悲、無我的精神,這就是「佛智照假」。照了假有之後,知道假有是緣起,當體即空,所以進一步要「佛智照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不著假有、不著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寂照一如,這就是「佛智照中」。佛智照中,就屬於自性三寶。照中,有程度的差別,要站得住、站得長,自性三寶就現前。因此,什麼叫作皈依?皈依這念心,不作他皈依,時時刻刻使這念心存在,就是自性皈依。明白了皈依三寶的意義,真正照三皈依去用功、學習,一樣可以成道。

以上簡單介紹皈依三寶,第一、皈依三寶的意義,第二、皈依的種類,第三、什麼是三寶。其他宗教講的三寶,我們也要知道,不要走錯路、走遠路。了解皈依三寶的意義之後,對三寶要有恭敬心。人都有慢心,有了慢心,總認為自己很優越,總認為自己在他人之上,就障礙了自己的學業、事業、道業。

中台四箴行強調「對上以敬」,有了恭敬心,慢心自然而然就消失。

恭敬什麼?恭敬三寶。對佛像、法器、衣缽、錫杖……要恭敬。對塔、寺,也要恭敬。對經書,也要保持恭敬心,不要隨便亂扔,要保持清潔,看經前要洗手;平常經書不要和世間書籍擺放在一起,要另外獨立擺放,以示恭敬。假使缺乏恭敬心,就與法不相應。此外,還要恭敬僧。恭敬心的養成在平時,有了恭敬心就沒有我慢,當下就很平靜、很安詳、很自在。

要想見到自性三寶,就必須先對外相三寶有恭敬心。沒有恭敬心,修行學佛很難得到利益;對三寶有恭敬心,很快就能增長福德。有些人不了解,覺得奇怪:「我學了佛、信了佛,怎麼運氣還是這麼壞?身體還是不健康?」認為佛法沒有因果,而不知道自我檢討反省。甚至有些人修行學佛,不是來恭敬三寶,而是藉此因緣達到自己的目的,想求得一些好處,這樣不但得不到福,而且還增加罪過。所以,要時時刻刻檢討反省,時時刻刻存有恭敬心。

以禪宗來說,見到自性三寶就是開悟。一般人都想開悟、成道,開悟、成道是修行最高的目的,但必須腳踏實地,在日常生活上時時刻刻檢討反省。「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這四個原則都做到了,自性三寶自會現前,為什麼?自性三寶是本具的。有了自性佛寶這念心,才會清淨、寧靜,才作得了主,這念覺性才會存在。有了始覺,再用智慧心檢討反省,照破過去的煩惱,破了我執,乃至破了法執,成就一些功德。心清淨、寧靜,就有感應。感應從什麼地方來的?是這念心所感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心靈,就有感應;自性佛寶、自性法寶、自性僧寶現前,就有感應。

這念智慧心,就是自性佛寶。照假、照空、照中,就是自性法寶。究竟的自性法寶,即是中道實相。聲聞的自性法寶是空性,賢位菩薩的自性法寶是照假。了解自性三寶的意義之後,行住坐卧、二六時中,自性佛寶、自性法寶都存在,最後能所一如,就見到自性僧寶,成道、成正覺。自性僧寶是什麼呢?寂照一如、定慧等持這念清淨心,就稱為自性僧寶。

三寶的意義,有深、有淺,有事、有理。最後統統要歸於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性佛寶、自性法寶、自性僧寶,就是正念。正念,有方便正念、究竟正念。方便正念,就是佛智照假;究竟正念,即是佛智照中,這念心時時刻刻了了分明、寂照一如,安住中道實相,這就是見到自性佛、法、僧,見到一體三寶。這念智慧心是自己,這念空性也是自己,最後煩惱漏盡、能所一如,還是自己,所以稱為一體三寶,又稱為自性三寶。

(六)

前面已經講過三皈的意義、三皈的種類,以及三寶的種類。現在進一步講「上香」。無論是在家或出家,都要上一支早香、上一支好香,上香是一種恭敬,也是一種供養。佛法有事、有理。這裡所說的好香,是從理上來講。例如上供,有事上的供養、理上的供養。香,分成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也稱為「五分法身香」。

一般來說,日常生活當中,或是早晚課誦、法會,都要上香。上香時,上一支香或三支香。一支香,代表我們當下這念心,稱為「一真法界」。一切法都是從這念心所生,屬於大乘境界。三支香,則代表戒香、定香、慧香。依著戒、定、慧來修行,就能夠得到解脫。另一方面,香,代表精進。香點燃了以後,香煙裊裊上升,當中不夾雜、不間斷。凡夫眾生的心時時刻刻攀緣,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念念不停地生滅,因此,這念心就要和香煙一樣,一念到底,當中沒有夾雜、間斷。這樣就是由「上香」契悟到我們這一念心,要不夾雜、不間斷,要精進。

四正勤云:「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善法也必須如此精進,念念不斷、念念相繼。這些道理都是講我們這念心,這就是理。要達到這個理,必須先從事相上來薰修,要像香煙一樣,沒有間斷。以修定來說,要達到「金剛道後異熟空」,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當中沒有空歇、沒有間斷,這個心就定下來了,這就是「無間道」、就是「金剛喻定」,這是由事到理。

我們這念心要有感應、要有契悟,必須先從事上來薰修,由事到理。從事相上來說,一般上香是上三支。所謂「寸香」,每一支香之間的距離不能超過一寸,每個間隔都是相等的;每支香的高低相同、前後一致。理上的「寸香」是什麼呢?就是「一瓣心香」,用事來表示我們這念心。所以,上香的時候,心要恭敬、虔誠,還要發願。真正達到虔誠了,藉由這一支香,我們的心香就能薰遍十方法界。另一方面,這支香代表「智慧」,能燒去我們的煩惱、無明。這個香慢慢地燃燒,燒到最後就是空,代表見到空性、悟到空性,這又是更進一步。

《六祖壇經》這個地方是講「理」,自性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統合起來就是「自性」;自性當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自性是什麼?自性本空。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念心在哪裡?這念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為什麼?因為這個世界是相對的,整個宇宙的現象,不外乎是一個內、一個外、一個中間。當下這念心不著外相、不著內相,既然沒有內外,那麼,當下這念心是什麼?因此,必須悟到這念「自性」。假使悟不到這念「自性」,我們就先從「五分法身」來慢慢薰修、慢慢契悟。先持戒,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再來起觀照,由覺照、觀照、返照,最後所得到的就是解脫、解脫知見。戒、定、慧,是因;解脫、解脫知見,是果。這是「五分法身」,又稱為「五分法身香」。

禪宗云:「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契悟了自性,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統統具足。自性無所不包,自性能生萬法。每個人都希望開悟、都希望見到自性,只要在因地上用功,因緣成熟了,自然會有所契悟。契悟什麼呢?「誰在這裡說法?誰在這裡聽法?」悟到這念心就是自性。

其次,自性是空性。雖然是空,但心裡想到空,又不是了。為什麼?心裡一想,又是一個念頭,這就是攀緣的心。自性是真空又是妙有,妙有非有是真空,真空不空是妙有,這些都是名相。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又是真空又是妙有,什麼道理呢?舉例來說,我們從小學一直到大學,乃至於在社會上歷練,所記憶的所有知識、所學習的種種技術,都在這個心當中,要用的時候就有,不用的時候找都找不到。要用就有,這就是「妙有」;這些智慧、技能放在什麼地方?找都找不到,這就是「真空」。必須在這個地方來契悟,因緣成熟了,就能夠了達這念心真正是真空、真正是妙有。這是凡夫所契悟的真空和妙有。再進一步,妙有當中再生妙有,真空當中再有真空。這些都是一種修證,先悟後修。

禪宗六祖下二十三世,有一位烏石傑峰世愚禪師。他在南屏山閉關修行了三年,都沒有開悟。有一天,聽說止岩成禪師開悟了,正在弘宗演教,就前去聽法、參究。所謂「參究」,不外乎是參究心在哪裡?佛在哪裡?道在哪裡?止岩成禪師見到他,就讓他參究南泉祖師經常說的幾句話:「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什麼?」止岩成禪師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不是道。」什麼都不是的。既然什麼都不是,那麼究竟是什麼?烏石傑峰世愚禪師還是沒有了悟,因緣沒有成熟,所以又回到南屏山靜修。

有一天晚上,烏石傑峰世愚禪師聽到隔壁一位法師正在誦〈永嘉大師證道歌〉,聽到「不除妄想不求真」,一下子就開悟了。一般人都想除妄想、想求真性,有除、有求,就落入兩邊,就起心動念了,怎麼會契悟呢?所以,一切無所求,佛性是本具的。

佛法裡有小乘、大乘、無上乘。小乘是斷煩惱,證涅槃;大乘、菩薩乘是「轉識成智」;無上乘是「煩惱即菩提」。永嘉大師即是了悟「煩惱即菩提」,所以「不除妄想不求真」。

烏石傑峰世愚禪師開悟以後,講了四句話:「時時睹面不相逢,喫盡娘生氣力窮,夜半忽然忘月指,虛空迸出日輪紅。」心在哪裡?道在哪裡?佛在哪裡?佛和道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面上,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沒有離開過,行住坐卧都不離,可是始終無法相逢,就等於傅大士悟道所說的一樣:「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因此,佛常常都在我們的身邊。

「喫盡娘生氣力窮」,未悟道時,為了要求佛、為了要求道,拚命去追求,費盡平生的氣力,把父母生出來給的氣力統統都用光了,始終還是找不到。「夜半忽然忘月指,虛空迸出日輪紅」,半夜聽到隔壁一位出家眾正在誦〈永嘉大師證道歌〉:「不除妄想不求真」,忽然開悟了,悟到什麼呢?悟到佛所說的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標月之指」,我們的目的是找到月亮。找月亮總是有一個方向,用指頭一指,就是「標月之指」。所以,忽然一下沒有法門了,就破了法執,心不攀緣、不顛倒,馬上就契悟一念不生的境界,悟到一念不生的這念心。「虛空」是指這念心,這念心才是自己的真佛。「日輪紅」,「日輪」只是一個譬喻,指我們自性的光明。師父說法、大眾聽法這念心,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這就是悟到自性。悟了以後,五分法身統統包括在內;沒有悟到這念心,也不妨礙修戒、修定、修慧。

(七)

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駢集山中聽法,於是陞座告眾曰:「來!諸善知識!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
「『此事須從自性中起。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眾胡跪。」這一段的目的,是要傳授「五分法身」戒。「次授無相懺悔」,懺悔,就是懺悔過去、悔改未來。所以,懺悔有兩種意義,一是過去做了一些錯事,起一個慚愧的心、悔改的心,發願改過;二是從現在起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這就是真正的懺悔。 此外,懺悔又分為有相懺悔、無相懺悔。有相懺悔,是事懺;無相懺悔,是理懺。有相懺,要具足一個儀式,燃三支香,或是在佛像前、或是找幾個人,為自己作證明,然後發露、拜懺。或者是誦經、持咒,或者是修種種苦行,都屬於有相懺悔。

無相懺,則不從事這些儀軌、儀式,而是直截了當從這念心性上開始返照、開始用功。因此,六祖大師說:「此事須從自性中起」,必須要從心當中來懺悔。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罪是從心起,所以要從心當中來懺。許多人不了解,專門在外面去求滅罪,甚至於有些人認為要把身體燒掉才能滅罪,這些都是錯誤的。

「於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不但是從自己本心當中開始懺起,而且不分白天、晚上,不分順境、逆境,二六時中,動靜閒忙,時時刻刻都要使我們這一念心念念清淨。平時師父也是告訴大眾,行住坐卧要念念分明。「念念自淨其心」,起心動念時時刻刻都要返照自己這念心,起了惡念馬上覺察、覺照,這念心要保持清淨。

「自修其行」,自己修正自己的行為──身行、口行、心行。身體造了殺、盜、淫種種過失,馬上就要改過來;口說錯了話,兩舌、惡口、妄言、綺語,馬上改過來;心當中起了貪心、瞋心、痴心、慢心,馬上轉過來。

「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自己的法身是什麼?分開來講就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總合起來說,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念心沒有妄想,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這就是自性、這就是法身。這只是契悟了法身、明白了法身,然後依據這一念心,把煩惱一分一分地照破,法身就分分現,所以說:「煩惱分分斷,真如分分現」,一切都在這念心當中。

道不是修出來的,而是本具的,只因心當中有煩惱、有無明,使這念清淨心、不動心、真空心、妙有心,產生不出作用。既然明白法身是本具的,時時刻刻返照自心,就能「見自心佛」。淨土宗也說自心是佛,如《觀無量壽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人都有心,但心當中有煩惱、有無明、有妄想、有執著,佛就變成眾生了;如果心起了邪見,佛就變成魔鬼了。所以,要見自心佛,自心就是佛,不要到外面去找。

「自度自戒」,「自度」,修行要自己度自己,如六祖大師所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解鈴還須繫鈴人。許多人聽說要「自度」,就慌張了,認為:「我們要靠佛、靠菩薩才能得度,自己怎麼能夠得度?」看不起自己,也不相信自己,這是錯誤的觀念。自己如何自度?經常檢討自己的煩惱,把煩惱化掉了,就是自度,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初初開始要覺察,檢討自己有哪些煩惱?就像警察要發現小偷一樣;發現小偷了,然後把煩惱化掉,這就是「自度」。假使不從這個方向來努力,始終是南轅北轍。

什麼是「自戒」?自己安住這念心,就是大乘戒。什麼是大乘戒?所謂「攝心為戒」,正念就是大乘戒,把這念心安住在定慧上面,時時刻刻不打妄想,時時刻刻清清楚楚,時時刻刻了了分明,一念不生,這就是「自戒」。能夠「自度」就能「自戒」,能夠「自戒」就能夠「自度」,又能「自戒」又能「自度」,就見了「自心佛」,「自心佛」就是自己的法身。

「始得不假到此」,如果能這樣,你們今天到這個地方來受戒、聽經聞法,才不會空過。「既從遠來,一會於此,皆共有緣」,大眾既然從東西南北各地共會一處,在這個地方聽經聞法、共同受戒,都是有緣。什麼緣?法緣!有出世法緣、有頓悟自心的法緣。佛法強調緣,一個是善緣、一個是惡緣,一個是世間緣、一個是出世緣。現在不但有出世緣,而且是無上的法緣、清淨的因緣。「今可各各胡跪,先為傳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無相懺悔。」現在大眾既然來到此處,各各跪下,先為大眾傳授「五分法身」戒法,然後再傳授「無相懺悔」。

(八)

師曰:「一、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三、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
「師曰:『一、戒香』」,什麼叫作「戒香」?「即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名戒香。」心當中「無非、無惡」,沒有惡業、沒有非法、沒有是非煩惱、沒有邪見煩惱。《金剛經》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無惡」,心當中沒有惡毒、沒有嫉妒、沒有貪瞋、沒有劫害。劫害,就是搶劫。世界上有搶劫,假使我們的身口意不清淨,不但是劫害自己,也劫害他人。所以,心當中保持平靜、保持寧靜,沒有殺盜淫的心、沒有毒害的心、沒有瞋恚的心、沒有嫉妒的心、沒有邪見的心,這就是「戒香」。這就是轉識成智,是真正的香,這個戒香真正是流芳千古。

世間上認為檀香、沉香是香,這個香聞了就沒有了,燒了以後就沒有了;如果我們心當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這個香才是真正的香。這個香不但現在有,未來也有,具足無量的功德,是我們的本心本性。

「二、定香: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達磨祖師說:「亦不睹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看到人家做壞事,心不起煩惱;看到人家做好事,心也不歡喜。這樣,心就定下來了。許多人覺得奇怪:「平時我們都說要修善、要斷惡,看到人家做善事,應該要讚歎、要歡喜,為什麼這個地方說看到人家做善事也不歡喜、也不讚歎?」因為這是頓法,大家要了解!

佛法當中有漸修、有頓悟,看到他人為善而歡喜、讚歎,是屬於漸修法門。這個地方是頓悟法門,看到人家做壞事,一念不生;看到人家做善事,也是一念不生。因為歡喜讚歎這個心還不是定;嫉惡如仇,心也不定。

佛法的道理有深、有淺,如果跟一般人講這個道理,會認為佛法不近人情。這是頓悟自心的法門,大眾要了解。了解多少算多少,千萬不要懷疑。假使不了解,起了懷疑:「這是什麼法門?看到好的事情也不歡喜、也不讚歎;看到人家做壞事,心當中也不起煩惱,那不是像個木頭人一樣嗎?」不是這個意思!這個就是心要定。

儒家也是這麼講:「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就是一個定境。我們要保持心的寧靜,保持心的不動,無論是看到好的境界、看到壞的境界,始終是不理它。打坐也是如此,看到佛菩薩來給你摩頂,也不要歡喜;看到三頭六臂的魔鬼來了,也不要恐懼。看見等於沒有看見,始終是不理它,這樣心不是定下來了嗎?這是更高一層的境界。如果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了,自心就不亂了;不亂的心就是定,不用另外去修一個定。所以,定是本具的,不是修出來的,這是大乘的境界。

第三是「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眾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貧,名慧香。」世間上認為拿到博士學位,乃至於知道很多科學、醫學……的道理,就是有智慧,其實這是知識。這裡所說的智慧,不是指知道很多道理、知道很多知識;智慧,是指學技術、學技能、聽經聞法的這念心,這念心沒有掛礙、沒有染著,就是智慧。所以,開悟就是悟到自性、智慧這念心,這念心無礙,就像空中的太陽、月亮一樣,始終是沒有掛礙的。為什麼沒有掛礙?因為空性!契悟到一切法都是空性、一切法都是虛妄、一切法都是假相。既然是虛妄、假相,心當中自然就沒有掛礙了,就不會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就不會患得患失,這念心始終是「行雲流水、如日行空」一樣,沒有掛礙,這就是佛心、這就是菩薩心。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這個就是智慧。

相反地,假使心當中有了掛礙,怎麼辦呢?「常以智慧觀照自性」,「常」,就是時時刻刻。「以智慧觀照自性」,「智慧」就是覺悟的這念心。舉例來說,自己說了他人的是非,忽然覺察到了,馬上發一個慚愧心:「我從現在開始,絕對不說別人的是非了!」知道發一個慚愧心,這就是智慧。時時刻刻保持這念心,又稱之為「智慧佛」。佛,就是覺悟的智慧。

(九)

禪宗祖師說,人人有一個智慧佛、有一個如如佛。智慧佛,能夠照假、照空、照中。照,就是返照。什麼叫作返照?平時我們的眼睛都是看外面,心生分別;有了分別,就起憎愛;有了憎愛,就生取捨;有了取捨,就會造惡業。這念心始終都是在煩惱、妄想、執著、分別、取捨當中。現在把看外面的這個心收回來,返照自心。返照什麼呢?自心當中起了貪心,把這念貪心照破,這就是返照自心。例如,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聲音也很動聽,馬上就起了貪愛;剛剛一起貪愛,馬上就知道了:「我現在怎麼打妄想呢?」一下就把貪愛這念心照住。照住,就是不要再想下去。把它照破,把能想的這個心破掉。能照的這個心,就是智慧,就稱之為「智慧佛」。有這念心,才能成道;有這念心,才能成佛。所以,時時刻刻要以智慧觀照自心,自心空寂、自心不生、自性清楚、自性作主,只有這一念,沒有第二念。

「不造諸惡」,身不造諸惡、口不造諸惡、意不造諸惡,也就是心不起貪瞋痴,口不造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身不造殺盜淫。「諸惡莫作」就是把這念心停止,不做一切壞事,做了就算是破了這個戒。「雖修眾善」,不但不造惡,還要修眾善,修眾善就是修福報、就是結善緣,就是「眾善奉行」。所有一切善法都要修,如果不修善法,也是違背善法的戒。戒有止持、作持,「不造諸惡」是止持,不該做的,你去做了,就算是犯戒;「修眾善」是作持,該做的不做,也算是犯戒,也是違背智慧的「慧香」。

「心不執著」,做了善事,了達一切善法都是緣起、都是性空。不能因為自己做了善事,就覺得自己有很大的功德,認為自己很精進、很用功。看到別人不精進、不用功,就看不起其他人,這個就是執著;做了善事以後,起貢高、起我慢,這就是執著。所以,修善而不執著,一般人也知道「施恩不望報」,《金剛經》則云:「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以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心不執著」,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以後不生我慢心、不生貪愛心、不起憍慢心,這就是「不執著」,做了以後等於沒有做一樣,虛懷若谷。

「敬上念下」,「敬上」,對上要有恭敬心;「念下」,時時刻刻想到在下位的人,要有慈悲心。什麼是「上」?父母、師長,公司裡的長官、主管,道場裡的執事,乃至於佛寶、法寶、僧寶,都是上。凡是對在上位者,必須要有恭敬心。

中台四箴行也提到要「對上以敬、對下以慈」,有了一分恭敬心,就消一分業障;有十分恭敬心,就消十分業障。消一分業障,就增長一分福德和智慧。每個人都有慢心,慢心就是障道的因緣。要用什麼來除慢心呢?就是用恭敬心,這是轉識成智的方法。

「念下」,「念」就是想念。用什麼心來想念?用慈悲心來想念。對方既然是下,我們就要時時刻刻關心他,關心他的身體、關心他的能力、關心他的智慧、關心他的學業、關心他的道業……時時刻刻想到在下位者都很辛苦,所以,要時時刻刻以慈悲心來關心對方。一般人是供養三寶、護持三寶、恭敬三寶,既然我們現了僧寶相,除了三寶以外,都是屬於下。所以,對於三界內的眾生,都要以慈悲心去關心、去照顧。佛菩薩視眾生如一子,一切眾生都是自己的子女,要觀眾生苦。眾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種種苦惱,所以我們時時刻刻以慈悲心去關心他。

以在家的居士而言,從早到晚為家庭、為兒女、為事業而忙碌,免不了造了一些惡業、生一些過失;造了惡業、生了過失,未來就是墮入惡道,這就是苦。所以,觀眾生苦,發菩提心,我們要以慈悲心、平等心、無畏心、精進心、忍耐心去救度眾生,這就是「念下」。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即使是低等動物,佛性並沒有減少一絲一毫,所以還是要以慈悲心濟度。

無論是對人、對動物,乃至於對於一草一木也要慈悲,不要隨便傷害。佛經云:「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草繫比丘的公桉就是強調慈悲心的重要。雖然我們的心量沒有佛菩薩那麼廣大,最低限度要「敬上念下」,要知恩、感恩、報恩。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你幫助我,我幫助你,每一個人對我們都有恩德。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有了慈悲心,瞋心自然不會爆發。

「矜恤孤貧」,「矜」就是要有慈悲心。時時刻刻要想到孤獨、貧窮的人,雖然孤貧是他的業果,我們仍然以慈悲心、平等心、愛心去關心,這就名為「慧」。所以,所謂的「智慧」,並不是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技能,而是本性的善良心、慈悲心、平等心、作主的這念心,這才是真正的「慧香」;能夠知過、改過,才是真正的「慧香」。從這個角度來看,人人都能成佛。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就容易妄自菲薄,認為:「唉!我現在不是大學畢業,又不是碩士、博士,又不會講經說法。」自己就很自卑。佛法所說的智慧不是知識,能夠知錯、改過、慚愧、懺悔、起善念、不起惡念,這個就是智慧。這個智慧時時刻刻都在放光動地,有了這一念智慧心,這一生就能夠得解脫、就能夠證菩提。

(十)

「四、解脫香:即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這一念心就是指絕對的這念心,就稱之為道、稱之為佛。所以,悟到這念心就得解脫。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就是定。除了定以外,這一念心還要清楚、還要明白、還要作主,了了分明、常寂常照,這就是解脫。

所以,這念心要「不思善,不思惡」,因為思善是一個念頭,思惡也是一個念頭。思,就是想念。想到自己過去做了很多壞事:「糟糕了!我將來一定會墮入地獄、一定會墮入三塗惡道……」你始終這樣想念,心生煩惱、心生恐怖,心就安不下來了。或是想到過去做的善事:「我做了這麼多的善事,可能會生到天上,到天上享福。」這樣想來想去,愈想愈多、愈想愈多……。想好的,是一個好夢;想到不好的,是一個惡夢。無論是好夢、惡夢,都不能得到解脫。這個地方是指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無所攀緣」,「無所」,沒有能所。沒有能觀之心、沒有所觀之境,沒有能聽之心、沒有所聽之境,沒有外面攀緣的一切境界,無論是非、善惡,都不要理它,所以說「不思善,不思惡」。

《六祖壇經》裡面提到,惠明上座想要奪取六祖大師的衣缽。六祖大師知道有人要來奪取衣缽,就藏到樹林裡。惠明找到衣缽,卻無法取走,於是說:「盧行者,我不是來奪衣的,我是來求法的。」六祖大師出來後,為了跟他說法,請他坐下來:「你既然是來求法的,那麼,不思善,不思惡,正與么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悟了這念心,就能得解脫,這一念心就是要不思善、不思惡。

「自在無礙,名解脫香」,過去如是、現在如是,依據這個道理來用功、來契悟,當下就是解脫;當下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個就是「解脫」。不過,功夫也有深淺,看看這念心能保持幾分鐘?保持一分鐘,只有一分鐘的解脫;保持三分鐘,就是三分鐘的解脫……這就要靠功夫了,要站得住、站得長。

第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沉空守寂,即須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脫知見香。」

什麼叫「解脫知見」?即「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的境界。眾生的心不是想好的、就是想壞的,雜念、惡念……始終妄念不斷,所以這念心變成了生滅,就好像水當中的波浪。現在明白了,這念心不要攀緣,不但是惡緣不攀、善緣也不攀。但是這樣,一般人又會落入無想的境界,這時候就容易走錯路,所以禪宗祖師說:「枯木堂前岔路多」,就是指這念心達到沒有念頭了,但就像個枯木頭一樣,容易墮入「沉空守寂」、墮入「無記」的境界。所以,不但「不思善,不思惡」,也不能「沉空守寂」。「沉空」就是貪著空性,「守寂」就是守滯寂滅。有能、有所,還不是究竟。所以,空現前也不執著,定現前也不起貪心、不起歡喜心,這念心要處處作主、念念分明,這樣就不會「沉空守寂」。

禪宗祖師說:「虛空粉碎」,虛空這個地方是很好,但假使貪著了,就不好;貪著了,就成為小乘境界。小乘聖者就是把這念心入到真空當中,在空當中,什麼人都找不到自己,就稱之為「出三界」。雖然出了三界,還是不好,為什麼?心失去了主人公。所以,這念心要能作主。佛為「法王」,就是能夠作主。禪宗祖師也說:「有佛處即不住,無佛處急走過。」「無佛處」就是空。空也不住、寂滅也不住,就是指我們的菩提心、無住心,也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因為有無住心、智慧心、菩提心,「即須廣學多聞」,要聽經聞法、廣學多聞。「廣學」,要修學一切法門。既然這念心「不思善,不思惡」,已經解脫、已經無礙了,為什麼還要修習一切法門?因為「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只是自利;「即須廣學」,就是慈悲。前面是智慧,後面是慈悲,悲智雙用。不住解脫,回小向大,倒駕慈航,恆順眾生,帶果行因,這真正是菩薩行。

雖然是倒駕慈航、帶果行因,但「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的境界還是存在的,要出就出、要入就入,所謂「百尺竿頭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這是更上一層樓,是不著空、不著有的境界。

「廣學多聞,識自本心,達諸佛理」,一切知識、智慧、法門,都要學習。佛法的道理綜合起來,就是空、假、中,這是「諸佛理」。佛智照假,以大慈悲心「達諸佛理」,修學八萬四千法門,目的是為了普度眾生,這是俗諦。進一步了達諸法緣起性空,這是真諦,這也是「佛理」。最後,空、有都不執著,達到中道第一義諦,這也是「佛理」。

「和光接物」,和其光、接其物。什麼是「和光」?「光」是指眾生都有他的思想、他的觀念、他的行為,千差萬別。不要認為眾生的思想錯誤、觀念錯誤、行為錯誤,就捨棄了他,這就不是「和光」;而是必須要「恆順眾生」,要跟眾生打成一片,才能把他度出苦海。離開眾生,怎麼去度眾生?沒有辦法!必須和其光,才能夠度眾生。「接物」就是度眾生。假使不了解這些道理,對於眾生「敬鬼神而遠之」,看到眾生就討厭,始終沒有辦法度眾生。所以,必須要恆順眾生而轉,這就是「和光接物」。

「無我無人,直至菩提」,做了這些善事、度了這些眾生,不居功、不諉過,無人、無我,知道一切法緣起性空。如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卻說沒有說一句佛法;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卻說沒有度一個眾生,這就是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因為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這念心才是菩提心;否則,有人、有我,就是分別、就是執著,菩提心就不現前。修了善法、度了眾生、說了無量無邊的佛法,等於沒有說一樣,這念菩提心時時刻刻現前。

「真性不易」,菩提心就是真性,始終是不會變易的,不隨著時間、不隨著空間、不隨著歲月而變化。人從出生到童年,由童年到少年,由少年到壯年,由壯年到中年,由中年到晚年,由晚年到老年,身體的形相、身體的機能一直都在變化。每一個階段的面孔、皮膚、頭髮、體型、智慧……統統都不一樣,始終在變易當中。現在明白了「真性不易」,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個心,始終沒有變易。

(十一)

《愣嚴經》裡提到,波斯匿王是佛的弟子,他經常聽釋迦牟尼佛說法。釋迦牟尼佛說:「人有生滅心,生滅心時時刻刻都在變易,但是,生滅心當中有一個不生滅性。」不生滅性就是「真性不易」。波斯匿王心想:「大家都知道生滅心,但是不生滅性在哪裡呢?」

悟了不生滅性,就悟到佛性、悟了道。什麼是生滅心?例如,早上起床,「起床」這念心一起,就是生。起了床以後穿衣服,「起床」這念心就滅掉了,「穿衣服」這念心就生起來了。穿了衣服,馬上又穿鞋子,「穿鞋子」這念心又生起來了,「穿衣服」這念心又滅了。穿了鞋子,又去漱口、洗臉,「漱口、洗臉」這念心生起來了,「穿鞋子」這念心又滅掉了……從早上到晚上,念頭來來去去,就像長江、黃河裡的波浪一樣,不斷地生滅、生滅……。因為有生滅的心,所以人有生老病死。

波斯匿王請示釋迦牟尼佛:「世尊,您經常說生滅心當中還有不生滅性,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請世尊慈悲開示。」世尊問波斯匿王:「大王,你今年幾歲?」波斯匿王回答:「我今年六十二歲了。」「你從出生到現在,一共看過幾次恆河呢?」「很多次。最早是三歲的時候,今年也看過。」世尊問:「你在三歲和六十二歲時,這個能看恆河的心,是一個,還是兩個呢?」大家也可以想一想,台北市有一條澹水河,你過去看過,現在能看的這個心和以前能看的這個心,是一個還是兩個?依此類推,我們現在吃鹽巴知道是鹹的、吃糖知道是甜的,小時候也知道鹽巴是鹹的、糖是甜的,現在知覺的這個心與小時候知覺的這個心,是相同還是不相同?

波斯匿王聽完世尊的開示後了解了,他說:「世尊,當然是一個。」世尊說:「這就是不生滅性。你能知的這個覺性,始終是存在的。」所以,禪七時告訴大眾,要保持正念、保持正定,看到什麼都不能理,就是保持這念覺性存在。覺性存在,自己就存在;覺性不存在,自己就不存在了。六祖大師說:「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就是這個道理。心性法門是最高的禪定,這個就是道、這就是菩提心、這就是佛性。

波斯匿王悟到這念心了,佛進一步說明:「你三歲時候的相貌和現在的相貌是同?還是不同?」現在年紀大了,腰彎背駝,頭髮白了,皮膚也皺了,跟三歲時的形貌比起來,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佛又說:「雖然你的相貌不一樣,但是,你三歲時能知能覺的這念心,與現在六十二歲能知能覺的這念心,並沒有差異。」假使明白這個道理,就開悟了,這念心就是「真性不易」,這就是無量壽、無量光,這就是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名解脫知見香」,明白這個道理,你的知見就是無上知見。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這個「香」始終是存在的。這念心圓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都在我們當下這念心當中,這才真正是「解脫知見香」。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莫向外覓。」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都不離當前這念心性。假使這念心不存在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都不存在了;這念心存在,五分法身香統統存在,這是最重要的。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薰」,什麼叫作「內薰」?假使我們把衣服掛在寢室裡面,點最好的香慢慢薰它,薰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甚至三、四個小時,不但衣服會香,而且整個寢室都有這種香味,這是「外薰」,如儒家所說:「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我們現在要「內薰」,用什麼來薰呢?用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來薰。我們有了這種觀念、有了這種思想,堅持這種觀念、堅持這種思想、堅持這種理念,安住正念、安住實相。安住三分鐘,就是心當中內薰了三分鐘。安住半個小時、安住一天,那又不一樣了,這是「內薰」。用善的種子薰惡的種子,用善法薰惡法,用無為法薰有為法,用出世法薰世間法。

「薰」,就是保持這種正念、保持這個知見。所以,修行的知見不能錯誤,知見一錯誤,邪知邪見內薰,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第八識,統統變成邪知邪見了。現在有了正知正見,要時時刻刻安住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這就是「內薰」。作早晚課誦是「內薰」,聽經聞法、誦經持咒是「內薰」,行住坐卧具足四威儀也是「內薰」,時時刻刻檢討反省也是「內薰」。明白這些道理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自然就能夠成就。這一生「內薰」成就,就能超凡入聖,就能夠得解脫,確確實實是「真性不易」。佛性雖然本具,必須仗因託緣,要「各自內薰」、各自內修,才能有所成就。

(十二)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懺」,是懺悔過去;「悔」,是悔改未來。每個人都有過失,有了過失,就要慚愧、懺悔。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知慚知愧,慚愧、懺悔能生一切功德、能生一切善法。儒家也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不是聖人、不是賢人,就是凡夫俗子,凡夫俗子心當中一定有妄想、過失,有了過失,一定要慚愧、懺悔。能夠慚愧懺悔,就是真正的菩薩行。

《了凡四訓》中有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今種種譬如今日生。」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從現在開始,時時刻刻都要檢討反省。過去是在迷惑當中,那一個我已經死掉了;從現在開始是一個嶄新的生命,知慚知愧這一念心才是真正的我,這一個我要時時刻刻保持覺性,這就是「今日生」。等於《大學》所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時刻刻檢討,使我們這念心有善法、有慈悲心、有恭敬心、有精進心,所謂念佛、念法、念僧,這念心安住在善法上,就真正達到懺悔的目的。

知道懺悔,身口意三業才能清淨。每個人八識田中有很多善善惡惡的種子,如果不知道慚愧懺悔,種子現前了,就要受報。善的種子現前,就受善報;惡的種子現前,就受惡報。經云:「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過去所作的業「不亡」,還在八識田中根深柢固。業就是種子,種子如果繼續在八識田中互薰,善的種子就愈薰愈光明,惡的種子就愈薰愈黑暗。想要破除八識田中惡的種子,就要用慚愧、懺悔的方法。禪宗是用「參話頭」的方法來破除第七識──我執,然後破法執,把八識田中的種子統統掏出來。慚愧、懺悔的方法,也是把種子照破。所以,懺悔在佛法當中是很重要的法門。

有了過失,不要自暴自棄,無論造了什麼業,只要能夠慚愧、懺悔,發大心、發大願,都能夠達到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懺悔過去、悔改未來,過去如果有過錯,要看破、放下,從今以後不要再犯,這才是懺悔真正的意義和目的。

「今與汝等授無相懺悔,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這是六祖大師跟大眾說懺悔的道理。懺悔有「有相懺」、「無相懺」,這裡所說的是無相懺悔。「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滅三世罪,令得三業清淨。「善知識」是通稱,稱呼在場大眾。「各隨我語,一時道」,大家一起「隨我語」,就是跟著我一起來懺悔、跟著我一起來改過、跟著這段話共同來修觀行。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修行要念念不斷地懺悔。修行要成功,從哪裡修?就從當下這一念心來修。過去的這一念,就稱為「前念」;現前一念稱為「今念」;再起一念,就稱為「後念」。前念、今念、後念,始終不斷地念念相繼。「普賢十大願」中有「懺悔業障」,也是要前念、後念,念念相繼、念念不斷,向十方諸佛懺悔,才能得到清淨。因為我們這一念心是念念不停地打妄想,所以,懺悔也要發大願,念念不斷地懺悔,前念、後念,念念不停地發大願。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這一念心,這一念心能夠造惡業,也能夠造善業、得解脫,一切都在這一念心。這一念「心」就包括十法界;換句話說,十法界都是由我們當下這一念心產生出來的。這一念心起了貪、瞋、痴,就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相反地,起了善念,就不會墮入惡道。所以,時時刻刻都要起善念,前念、後念,念念不斷。拜懺,要時時刻刻禮懺,念念不斷。念佛、持咒,也是念這一念心。所以,念佛能夠消除業障、持咒也能夠消除業障、誦經也能夠消除業障,什麼原因?都在這一念心上用功。如果不是在這一念心上用功,口念心不念,得到的效果就很少。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誑染。」自己告訴自己,時時刻刻都要有正念,或是念佛、或是念法、或是慚愧……每一個念頭都要起善念,絕對不起憍慢心、不起誑妄心。「染」,就是被憍慢、誑妄染污了。起了一念我慢心、起了一念誑妄心,心當中就是黑暗,所以,要時時刻刻把念頭提起來,或者誦經、或者念佛,這就是懺悔。

「從前所有惡業憍誑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自己要有這種願力、這種認定。現在發願、懺悔,自己發願:希望在懺悔的時候,所有的罪業統統消滅,要有這種信心。「永不復起」,要告訴自己、要肯定自己,從現在起永遠不再起憍慢心、不再起誑妄心。這裡是個別來懺悔自己的罪業,看看自己心當中最容易犯哪一種過失,就用哪一種方法來懺悔。

「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每個人都有嫉妒心,看到人家道業很精進,行住坐卧都具足威儀,看到人家很用功、看到人家學業很好,可是自己做不到,不但不向人家學習、不讚歎人家,而且還嫉妒人家,說是非、潑冷水,這就是嫉妒。嫉妒就是障礙。產生了嫉妒心,心當中就是黑暗、就產生愚痴。「從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懺悔」,過去所造嫉妒的種種罪過,現在「悉皆懺悔」,就是統統懺悔,「願一時消滅,永不復起。」

(十三)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

「善知識,已上是為無相懺悔,云何名懺?云何名悔?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復起。」「前愆」,就是過去所造的種種罪過。懺悔從前所有的惡業,如「愚迷憍誑嫉妒等罪」。

「悔者,悔其後過。從今已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過去造了惡業,現在覺得實在不應該,從現在起,永遠不造惡業、永遠不起憍慢心、永遠不起嫉妒心。「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復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復又生,何名懺悔?」懺悔了以後,從現在起,要知過、改過,絕對不要再犯同樣的過失。

孔子的弟子顏回「不遷怒、不貳過」。一般人心當中有委屈、有煩惱,或是受了師長的責備、或是受到他人的欺負,這口氣嚥不下去,就藉題發揮,或是向第三者發怒、洩憤,或是把書扔到地上,乃至於拍桌子,這都是遷怒。「不貳過」,意即同樣的過失不再犯第二次,不犯同樣的過失,這就是真正的懺悔。

如果明白這個道理了,相信再多的過失也能夠懺悔清淨。可是,人的習氣很重,明明知道不要說四眾過,不說人家的是非,懺悔之後,過一段時間又忘記了,又說他人的是非,這就是習氣太重,所以要時時刻刻懺悔,念念不斷。

明白了懺悔的重要性,怎麼樣懺悔才能滅罪?懺悔,分成「事懺」和「理懺」,這兩種懺悔,都不能缺少。首先必須發露,把自己的過失統統發露出來。發露,就是說出來,希望佛法僧三寶、一切善神、一切善知識,為自己作證,這就是「事懺」。所謂「理懺」,就是觀罪性空。一切法都是緣起,善法是緣起、惡法也是緣起,其本性是空性。罪也是空性,悟到空性就能滅罪,這稱為「理懺」。「觀」就是思惟,在道理上、事理上懺悔,觀罪緣起,緣起性空。

舉例來說,今天偷了一枝鋼筆、或是偷了一個筆記本、或是拿了一本書……總之,是不告而取。突然發覺了:「我為什麼去拿人家的鋼筆?去拿人家的書?」現在覺得很慚愧、很懺悔。先要有這一種悔過的概念,然後點三支香,在佛前發露、禮懺。禮懺時,或是拜《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拜《千佛懺》,乃至於拜經都可以。佛法裡面的懺法很多,無論拜什麼懺,都是屬於「事懺」,在事相上懺悔。

事懺也有種種標準。譬如誦經,應該要誦多少部,或誦一百零八部,或誦三千部;持咒,持三十萬、四十萬、八十萬遍……或者是拜佛,應該拜多少拜,都有一個標準。看罪是輕、是重,懺悔的標準就不一樣。但不管是什麼標準,都屬於事相上的懺悔。

在事相上懺悔之後,認為這樣未必能夠滅罪,所以再進一步理上懺悔。如何在理上懺悔?靜坐時觀罪性空。以前面的例子來說,偷了一枝鋼筆,自己靜坐時就想:我今天在某間教室偷了一枝鋼筆,這枝筆是放在某一張桌子的抽屜裡。想了以後,觀察這間教室、桌子是緣起、是空性。教室是由很多條件組合起來的,有水泥、鋼筋、水分、木料、人工……把這些分析了之後,教室在哪裡?析空了。

桌子是木頭做的,把每一根木頭拆開,變成了木板,桌子也不存在了。這枝筆是從桌子的抽屜裡拿出來的,就再觀想,這個抽屜是木板、鐵釘、人工組合起來的,木板歸木板、鐵釘歸鐵釘、人工歸人工,統統歸還到一個定點了,這個桌子的相就沒有了,所以桌子也是空。

繼續分析這枝鋼筆是張三的,就思惟張三也是空。人是物質(地、水、火、風)和精神(受、想、行、識)的組合,都是虛妄的。所以,張三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是受、想、行、識四大心理狀態的假合,張三也是空。

再觀這一枝筆也是種種物質的組合,把這枝筆一分開,筆的相貌也沒有了,所以,筆是空、桌子是空、教室是空、擁有這枝鋼筆的人也是空。然後再觀自身,能拿的這個人、能偷的這個人也是空。自己也是四大假合,頭髮、指甲、骨頭,屬於地大;身上的熱量,屬於火大;身上的血液、尿液……屬於水大;出入息,屬於風大。地大歸地、火大歸火、水大歸水、風大歸風。

此外,時間是空,空間也是空。為什麼時間是空?假使是白天偷的,白天也是虛妄的。台灣現在是白天,美國就是晚上;人感覺是白天,很多動物、很多眾生在白天卻看不見,所以,白天、晚上都是空,時間是虛妄的。又如,人間的時間和天上的時間完全不一樣,四天王天一天,人間是五十年。以人間來講,人覺得一天的時間很短,很多動物卻覺得這一天就像過了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這麼長。這樣去觀察,時間也是空,也是虛妄不實的。以空間來說,內外也是虛妄的。站在教室裡面看,教室是內;如果站在教室外面,外面又變成內了。所以,空間也是虛妄不實、是緣起性空。

這樣一分析,一切畢竟空寂,誰在造業?誰在受罪?哪裡還有罪過?什麼罪都沒有了。在分析的時候,若能能所俱空,觀罪性了不可得,當下就是空性。這屬於理懺,在理上懺。一切諸法畢竟空寂,所以罪性也是空寂。

明白這個道理以後,不要誤以為:「這麼簡單!那我可以偷也可以搶,什麼事情都可以去做了!做了以後再來事懺、理懺,這樣不是很自在嗎?」假使有這樣的預設立場,就是明知故犯,這樣子懺悔就沒有效果。所以,做錯了事,不是故意去犯的,而是習氣很重,自己煳塗,沒有注意。犯了以後,確確實實知道慚愧、懺悔、改過,用種種方法來滅除自己的過失、滅除自己的罪業,這樣懺悔才有效果,否則就沒有效果。

理,就是要觀察這一件事情緣起性空,一切善惡諸法皆無自性。既然無自性,善法不可得、惡法也不可得,能所俱空,罪也是不可得,這就屬於理懺。理懺,就是觀行。所以,事當中有理、理當中有事,事懺之後再加理懺,理懺之後,又在事相上懺悔,這樣合併起來,就「無罪不滅、無福不生」。「罪」懺悔清淨了,福德就現前。

(十四)

還有「唯心識懺」,所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有心、有意、有識,就能造業,唯心識懺就是要起觀行。怎麼樣起觀行呢?用天台宗空、假、中三觀。假使犯了過失,在佛前點三支香,作事相上的懺悔;懺悔了以後就靜坐,安禪靜慮;思惟出家受戒時領受的這個缽,思惟這個缽在自己的面前,缽是什麼顏色,缽上寫著「如來應量器」……就是這樣專註思惟缽的形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第一個步驟。

然後,要了解「心外無缽,缽從心生」,這個缽是一種假有,是自己心想所生,是一個虛妄的假名、假相、假有,虛妄不實,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我們的罪也是如此,也是心所造出來的,也是虛妄不實的。所以,「一假一切假」,這個缽是個假相,一切諸法都是假有,地獄是假、餓鬼也是假、畜生道也是假、人道也是假、天堂也是假、淨土也是假、魔也是假、佛也是假、善法也是假、惡法也是假……就是這麼思惟。

既然是心意識所產生的假名、假相、假有,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當體即空,馬上就專註這個缽是空性,這時候,看不見這個缽了。「一空一切空」,十方三世畢竟空,善法是空、惡法也是空,地獄、餓鬼、畜生、天道、人道、十方淨土……一切諸法畢竟空寂,自己所造的罪也是畢竟空寂,這是第二個階段。這時候,心意識看到外面的境界什麼都沒有了,就是一個空寂的境界。

第三階段,世間的一切假名、假相、假有是自己的心念產生出來的,這個空也是心念所產生出來的,那麼,這一念心才是最重要的。當下能觀的這個心不著空、不著有,把能觀的這念心收回來,安住中道實相,不生不滅。用中道實相觀,把這念心安住在正念、正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實相,然後把這念心延長,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這就是「唯心識懺」。

唯心識懺能把所有的罪懺悔得乾乾淨淨,但是,平時最好不要有過失,不可認為既然學了這麼多懺悔的方法,就可以任意妄為,要偷就偷、要搶就搶……有了這種預設的心念、預設的立場,這個罪就不容易懺悔了。

佛經裡面有許多懺悔的方法,總之不外乎事懺和理懺。事相上的懺悔,如果真正懺悔、拜佛、禮懺、持咒,心自然而然就清淨。有種種的瑞相出現,就證明心慢慢得到清淨,表示這個罪、業障已經消除,但是這種瑞相也不能執著。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提到「三種懺悔」:一是「作法懺」,二是「取相懺」,三是「無生懺」。「作法懺」、「取相懺」,屬於事懺;「無生懺」,屬於理懺。

「作法懺」,就是依一定的方法懺悔,要有佛像、香花、水果,如法拜懺。「取相懺,又作觀相懺悔,即觀想佛之相好等,以為除罪之懺悔,以上兩懺均屬事懺。」取相懺就是前面所說的唯心識懺,觀想缽是什麼形相,乃至缽在放光,而且能大能小。觀想成就就得禪定,稱之為修三昧。得了禪定之後,產生執著,還是不對,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產生出來的。把三昧修成功了,一切罪都懺悔清淨了。

此外,還有「無生懺」。「無生懺悔,略作無生懺。觀實相之理,念罪體無生之懺悔,一切罪業,皆從一念不了心性所生;若了心性本空,罪福無相,則一切法皆悉空寂,罪亦消滅。作法、取相二懺為事懺,無生懺為理懺。理懺為正,事懺為助。若正助合行,事理兼運,無罪不滅,無福不生。」把這念心安住在中道實相,稱為無生懺。無生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三昧、正念、實相,罪無從而生,這就是理懺。

在佛法裡面,每一件事情都有事、有理。所以懺悔的時候,事和理要同時具足。在理上就是空性;在事上要實實在在地懺悔這個事情。所以,念佛就是以一句佛號來消除過去所有的業障,這就是「事」,稱為「以毒攻毒」。誦經、持咒、拜佛……種種的加行,都屬於事。

另外,還有「六根懺悔」,分別懺悔六根。在佛前發露:「弟子某某,懺悔眼根,眼根造業,墮入畜生、餓鬼、地獄,從現在起,懺悔眼根,使我眼根清淨,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由於平時眼睛見到色塵就起貪愛,造諸惡業,所以希望自己的眼根清淨。如此憶念之後,禮佛一拜。接著,懺悔耳根造業。耳根怎麼造業?聽到靡靡之音或是人家讚歎,起了我慢心;聽到人家毀謗我,起了瞋恚心……就是這樣子說出來,說出來之後,念念相繼,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再禮佛一拜。如此分別懺悔六根,真正相應,瑞相現前,就證明六根懺悔清淨了。這是「六根懺悔」,又稱為「法華懺」。

什麼是「禮懺」?禮懺是禮拜與懺悔之略稱,拜懺就是禮懺,用禮拜的方式,發露自己的罪過。無論是拜三千佛、拜八十八佛、拜五十三佛,乃至於拜經、拜佛菩薩的聖號,這些都是一禮一懺悔,一邊拜,一邊自己發露出來,就稱為禮懺。

犯了過失知道懺悔,懺悔之後,心就清淨,心清淨就能得解脫,就安住在大乘心,安住在法身當中。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就是自己的法身,這念心沒有去來、沒有生滅,哪裡還有什麼罪過?罪過是生滅,悟到了實相,「千年暗室,一燈即破」,是最究竟的懺悔。

(十五)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善知識!既懺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懺悔之後,還要發願。修行必須要有願心,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願,有共願和別願。每一位佛菩薩都有各自的願,如: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藥師如來有十二大願,地藏菩薩有地藏菩薩的大願,普賢菩薩有十大願……這些是別願。四弘誓願就是共願──共同發的願。

每一個人都可以發願,但是要有智慧;假使沒有智慧,發願發錯了方向,反而還成為障礙。所以,在沒有開悟之前,必須要依據四弘誓願來發願。四弘誓願,有自性四弘誓願和事上的四弘誓願。事上的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自性四弘誓願,即是從心當中發自性四弘誓願。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我們先要了解什麼是「自心眾生」。希望了生死,就要知道什麼是生死。煩惱就是生死。心當中的煩惱,就稱為自心眾生。自心眾生怎麼度呢?就是透過返照,把打妄想這個心照破。

譬如,現在起了一個貪吃的心,見到什麼東西都想吃,這念心就屬於貪吃的眾生。起初是一個念頭,這念心沒有返照,自己不知道悔改,這念心就由細變粗,甚至晚上就會作夢,夢到吃的,就墮入餓鬼道。假使明白這個道理,當下這念貪吃的心馬上轉過來,晚上就絕對不會作那種夢。作夢那個人就稱為識神,就是眾生。一般人以為「眾生」是一種形容詞,其實,一念不覺,實實在在馬上就墮入惡道,貪吃這念心就墮入餓鬼;貪色這念心就墮入畜生,假使貪色的這念心太厲害,就墮入火坑地獄。

男女之間起了欲愛、色愛,平時沒有檢討、反省,這念心沒有返照,自己不但不注意,而且時時刻刻都在打這個妄想,始終放不下,這個念頭愈來愈深,到最後晚上作夢還夢到這件事情。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的意識、思想多了,晚上作了夢,自己還不知道這是思想、想念所生,以為自己和某某人可能過去有因緣,又打這個妄想,惡業就愈來愈重,因此而墮落,這就是自心眾生。所以,這念心一動,馬上就要察覺;察覺了以後,要馬上照破。禪宗祖師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參禪的人蔘一下:「誰?」離心、離意、離識參,這樣,自心中就沒有眾生,自心就是空性。心能作主,時時刻刻保持空寂、作主這念心,就能度自心眾生。

這個功夫平時就要修,行住坐卧、穿衣吃飯,都要把這念心管住,才能度自心眾生。貪、瞋、痴、慢、疑、邪見,都是自心眾生。別人罵我們一句,馬上氣得面紅脖子粗,自心眾生起了瞋心,這念心就墮入修羅道。如果這念心沒有覺悟,晚上作夢還夢到發脾氣,甚至打坐時看到三頭六臂、恐怖的境界,這些都是自心眾生。打坐時看到境界,以為是外面的境界,其實「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境界都是自己心念所生。自心眾生沒有了,心就得清涼、得解脫。度自心眾生,才真正是度化眾生。

「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心當中的煩惱很多,有八萬四千煩惱,把它濃縮為一百零八個煩惱;再濃縮,有見思煩惱、六根本煩惱。貪的煩惱、瞋的煩惱、痴的煩惱……看看自己哪一個煩惱最嚴重。貪吃、貪睡,就是貪的煩惱。很多人喜歡賴床,現在知道賴床這個毛病就是煩惱,要趕快對治,用什麼對治?用精進對治懈怠。時時刻刻都要知道,要度外面的眾生,先要度自己心中的眾生。假使不度自己心中的眾生,心當中有煩惱,就很難產生智慧,很難得到禪定,所以要斷除心當中的煩惱。

佛法有小乘、大乘、無上乘,小乘稱為「斷」,大乘稱為「轉」,無上乘是「煩惱即菩提」。小乘用什麼方法斷煩惱呢?念佛是一種方法、修四念處也是一種方法。大乘轉煩惱,就是轉識成智,修六波羅蜜就是轉。例如,本來有貪心,現在不但不起貪心,而且修布施,這就是轉。無上乘是不斷也不轉,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前面用斷、用轉,大家容易了解,不斷也不轉,這就不簡單了。悟了這念心,煩惱就是我,我就是煩惱,我從現在開始不起煩惱,這就是煩惱即菩提。

《圓覺經》云:「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所以,不管小乘、大乘、無上乘,無明都是要斷、要轉、要即。所謂「即」,波就是水、水就是波,從現在開始只有水,沒有波,就是不起煩惱。這要靠自己覺悟,時時刻刻覺悟心現前,就沒有煩惱。

(十六)

《指月錄》中有一偈,就是形容煩惱即菩提。「妄想元來本是真」,煩惱就是妄想,妄想本來就是真性,必須悟到這個道理。假使悟不到,光記一些名相,很難消化,不容易得到好處。什麼叫作「悟」?譬如,水中有波浪,波浪是不是水?波浪是水起的。為什麼會起波浪?因為風。風一吹,水就起波浪;風不吹,波浪慢慢又變成水。所以,水和波浪是不是同一個?假使不了解,認為水是水、波浪是波浪,想除掉波浪另外找水,是不可能的事情。

現在大家都怕煩惱、都在對治煩惱,有了煩惱就是眾生,所以為了煩惱心生憂愁、恐怖。其實,煩惱是自己的妄想,從現在開始不起煩惱,不是就天下太平?依此去了解,就不會怕煩惱,煩惱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煩惱,現在作主不起煩惱,就是無上乘,這就是「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除時又起一重塵」,如果我們想要除去妄想,就又起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又屬於生滅,這不是一重塵是什麼呢?「言思動靜承誰力」,講話是誰在講話?思惟、想東西,是誰在想?走路是動,是誰在動?打坐是靜,是誰在靜?是什麼人在講話、在想念、在動作、在聽法?「承誰力」,是哪一個?悟到這念心了,妄想就是真,煩惱就是菩提。「仔細看來無別人」,原來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現在明白了,自己直下承當就好,這就是自性自度,煩惱就變成菩提。

小乘是斷煩惱,誦經、持咒、修四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斷。譬如,自己的欲愛、色愛實在很重,要它不想,偏偏要想,怎麼辦呢?就修不淨觀,觀自身不淨,觀他身不淨。觀,就是思惟,不是想一個東西出來。如果有欲愛、色愛,就思惟為什麼愛這個人?愛他的聲音?愛他的相貌?思惟人有九個地方都是不清淨的,這麼一想,還貪、還愛嗎?把不淨觀修成功,自然而然就不貪、不愛了。

不淨觀,觀頭髮是不清淨的,就不愛頭髮了;嘴巴裡面又髒、又臭;眼睛裡面有眼屎;耳朵裡面有耳屎;身上的毛孔會流汗,排出一些臭東西;大便道有大便,小便道有小便;肚臍眼裡面也是屎;五臟六腑也是臭的,有蟯蟲、鉤蟲、蛔蟲……一身都是蟲,所以佛經裡面講,人身是一個大蟲堆,有八萬四千戶蟲,每一戶當中有很多小蟲。自己是如此,一切人類、動物,都是如此。就是這麼慢慢去想,想就是思惟,想自身、想他身,一遍、二遍、十遍、百遍、千遍……靜坐思惟,安禪靜慮,這就是禪觀。思惟不淨觀到心念相應的時候,自然而然就不貪愛,就把能貪、能愛這個心斷掉了。

大乘是轉煩惱。有貪心,就用布施的方法,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頭目腦髓統統布施了,哪裡還有貪念呢?這就是轉識成智。無上乘,不修四念處,也不修六波羅蜜,當下即是、動念乖真,煩惱即菩提。從現在開始不起煩惱,就超越了。如果自己覺得沒有辦法契悟到煩惱即菩提,沒有辦法站得住、站得長,就必須修四念處觀,或是六波羅蜜,這樣才能改變自己的行為,才能夠轉識成智,才能「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

(十七)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自性無我、自性本空,所以諸法沒有自性。既然諸法沒有自性,為什麼說「自性法門」呢?一切法門要歸於實相,先要悟到什麼叫作自性。自性就是佛性,這是禪宗的最高法門,所以說「自性法門無量誓願學」。眾生有菩提心、有涅槃性,先要了解什麼叫作菩提心?什麼叫作涅槃性?什麼叫作心、什麼叫作性?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無上菩提道 」,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染污,就是自性,就是這麼簡單,不要另外去找,找不到的。這念心站得住、站得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這就是自性法門,這就是無上菩提、無上道。先要了解這個道理,如果不了解,就很難契入無上菩提。

參禪屬於自性法門;中道實相觀也屬於自性法門;念佛,如果會念,也屬於自性法門。怎麼說也屬於自性法門?佛就是覺,時時刻刻保持覺性就是念佛;如果沒辦法保持覺性,就藉一句佛號,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念念歸自心,時時刻刻使這念覺心存在。打坐的時候,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就是無念、無想;雖然無念、無想,但是打瞌睡也不對,也不可以落入昏沉、無記,心要作主,這就是自性法門。所以,自性法門就是菩提、涅槃,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道。

「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學到了自性法門,我們的心量就無有邊際,無始無終,稱為無量壽佛、無量光佛,沒有限量,十方虛空都在這念心當中。我們的自性不但無量,又是無上,沒有一個法門能超越當下這念心。假使沒有了這念心,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存在,這念心迷失了,人活在世界上是不是像根木頭?所以這念心是無上,稱為無上菩提、妙明真心。菩提,就是覺悟的心、清淨的心、解脫的心、無住的心、無染著的心、不動的心、真空妙有的心。這些雖然是名相,也有它的道理,悟到了,名相即是實相,隨拈一法都是無上道。

自性,就是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念心是無上,所以不要另外再去求什麼。很多人不了解,聽到哪裡有感應,就趕快去求感應;聽到哪裡有神通,就趕快去求神通。這都是不知道自性無上的道理。自性無上,就是佛、就是如來。如來者,無所從來、無所從去,這就是自性無上,因為沒有來、沒有去,所以這念心始終如如不動、了了常知。如來者,乘如實道而來,也可以乘如實道而去,這就是自性的作用。所以,一個是自性無上佛道的體,一個是自性無上佛道的用,這些我們都要了解;不但要了解,而且要認識;認識了以後,要安住。安住這念心,要想站得住、站得長,就要發自性四弘誓願。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眾生無邊誓願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眾生,所謂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每個人心當中都有自心眾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真正是如此,佛經上這樣講,禪宗祖師也是這麼說,而且說得更清楚詳盡。自己的眾生有很多,度了自己的眾生,心就安得下來。解鈴還須繫鈴人,自己心當中的煩惱,只有自己返照、檢討、反省、改過、懺悔,事懺和理懺配合起來,一定可以度脫自心眾生。所以,自己的煩惱要自己度,什麼人都度不了。

釋迦牟尼佛時代,琉璃王滅釋種,目連尊者把五百童男、童女帶到天上,以為他們可以度過這一劫難。戰爭結束後,目連尊者一看,五百童男、童女統統在缽裡化成血水。從這個公桉就知道,必須自性自度。一般人認為,乘佛的他力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其實乘佛的他力外,還是要自力。譬如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才有這種果報。念到一心不亂,就是自己度自己的眾生。念到一心不亂,是誰在念?自己不念,什麼人也幫不上忙。

所以,無論是禪、淨、密、律,都要自性自度。他力,是佛菩薩安慰眾生,應病予葯,使信佛、學佛的人增加一些信心。有善根、有慧根的人,聽到這個道理馬上就知道必須要自性自度,誰也幫不上忙。如果佛真正能度眾生,世間上就沒有眾生了,統統接引到極樂世界就好,為什麼還要我們慚愧懺悔、誦經持咒,還要念佛、修善斷惡?這就證明還是要自性自度。我們要有這種觀念,才不會空等待。否則,錯過時機,等到閻王到了,什麼人也幫不上忙。自性自度才是最實在的,過去佛、過去菩薩都是自性自度。

要度外面的眾生,先要度脫自己的眾生。自己的眾生度盡了,自己的心清淨,有了定力、智慧、願行,也可以度外面的眾生。有人認為:「師父,我們現在還沒自度,自己關起門打坐修行就好了。」這樣也可以。但是,自己心當中雖然有很多煩惱沒有度脫,也可以發大願,所謂「自未得度而度人者,菩薩發心」。所以,菩薩要先度眾生,藉眾生來度自己,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不但度自己的眾生,又度外面的眾生。聲聞、緣覺,是先利益自己,然後再回小向大,才度眾生,其結果都是一樣的,只是時間、方法不一樣,願力有大小。度外面的眾生就是度自己的眾生,這就是真正的菩薩,就是教學相長。所謂教學相長,在教別人之前,自己先要有準備,這樣自己也會有進步。

(十八)

「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

頌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

六祖大師講完五分法身、懺悔、發願,乃至三寶的意義以後,最後總結為〈無相頌〉。「吾有一〈無相頌〉,若能誦持,言下令汝積劫迷罪,一時消滅。」因為眾生有執著,所以六祖大師告訴我們要離相,離了外面的執著,才能迴光返照,才能明白自心。明白〈無相頌〉的道理,就能夠滅除過去無量劫的迷罪。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這屬於外道。外道也知道修福,佛教裡面,也有人只知道修福,而不知道修道。迷失本心的人,修福不修道,不知道心即是道,所以只知道修福報,不但如此,而且說修福就是修道。世間上一般人也都是這樣認為:「信什麼宗教?宗教都是勸人為善,我們做善事就好了。」這些人認為修福等於修道,認為做善事就是道,這是對於佛法完全不了解的人。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修福,就是修布施、修供養。一個是布施,一個是供養,一個是救濟。供養,是指下對上,如供養三寶、供養師長、供養父母。布施,是指對一般人。救濟,是指上對下。三者都要拿出錢財,都能得到福報,只不過對象不同。所以,布施、供養都有無量無邊的福。

雖然得到福報,但是福歸福、罪歸罪,橋歸橋、路歸路,因果不能互相抵消,不因為現在修福報,過去的罪就沒有了。福報是福報,罪還是存在。福報只是得到善報,為什麼呢?因為心當中的三惡(貪、瞋、痴三毒)原來就有,雖然佛性本具,無明也是本具。

儒家思想當中,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有些人不了解,認為二者衝突,其實沒有衝突。孟子講性善,目的是告訴我們,人人都有善良的心,要時時刻刻保持這個善良的心。荀子講性惡,認為人的心很惡毒,一生下來,不用人教,就有貪、瞋、痴,貪財、貪吃、貪睡、貪名、貪利,自私自利,這就是本具。因為人的心很惡毒,所以要時時刻刻防止自己造惡業,要時時刻刻返照自心,念念分明,目的是在這個地方。

佛經裡講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這是從性善來講。以性惡來講,《八大人覺經》中所說:「心是惡源,形為罪藪」,這就是性惡。所以,佛法有時候講性惡,有時候講性善,都講得通,自己應該知道如何解釋這些道理。「心中三惡元來造」,就是講性惡。既然是性惡,所以修福、做善事,與本具的貪、瞋、痴不相關。做了福德,罪業還是存在;造了惡業,福德也沒有消除。譬如,過去做了很多善事,現在殺死了一個人,殺死人就要受報,因為殺生的過失比修福還大,所以福德抵不過殺業,就要受輪迴。或者是投生為一條狗,狗還是有福報,福報是跟著走的。所以,要想得解脫,先要修福;除了修福,還要修慧,才能滅罪過。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一般人不了解,不知道慚愧、懺悔,想用修福來滅除自己的罪過,是不是能滅除呢?「後世得福罪還在」,雖然得福,罪還是存在。現在修大福報,生到天上或在人間大富大貴,大富大貴享受完了,福報沒有了,又要受輪迴,這不是罪還在嗎?所以,一方面要修福,一方面要返照自心,才是最正確的。〈永嘉大師證道歌〉也是這麼說:「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福報用完了,就會墮落。

「但向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大家要了解,這並不是告訴我們完全不需要修福,而是針對執著修福卻不知向心中除罪的人所說的。除了修福德以外,還要時時刻刻向心中滅除罪緣。佛法上講因緣和合,把心當中的罪根滅掉,沒有了貪心,看到外面什麼東西都不貪,哪裡找罪呢?沒有了瞋心,就是打我一耳光,我也不會發脾氣。所以,「但向心中除罪緣」,把心當中的罪緣徹底地除掉,才是自性當中真正的懺悔。所以,經常要檢討心當中有沒有欲愛、色愛?有沒有瞋恚心、毒害心、我慢心、愚痴心、邪見心?檢討,就是返照這念心。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忽然悟到大乘這念心,所有的罪就統統都懺悔了,這才是真正的懺悔。悟到哪一念大乘心呢?即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不打瞌睡,這念心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長,這就是大乘心。安住在這個地方,所有一切罪業滅得乾乾淨淨,如禪宗祖師所說:「千年暗室,一燈即破。」安住大乘心,沒有一切邪見,就是正見、正信。《六祖壇經》講得更清楚,什麼是世間、什麼是出世間?「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起了邪知邪見,就屬於世間。

正見,有方便正見、究竟正見。方便正見,以佛心為己心,以佛言為己言,以佛行為己行,念佛、念法、念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究竟正見,不住兩邊,不著有、不著無,不著非有、不著非無,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善惡諸法都莫思量,當下這念心了了分明、寂照一如,站得住、站得長,這是大乘心,這樣就能滅一切罪。「行正即無罪」,心行、口行、身行都沒有罪過。

(十九)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修行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有了這種心愿的行者,經常於自性觀。觀就是返照,時時刻刻要知道自己這念心在想什麼?這念心安住在哪一個法界?這念心想到五戒,安住在五戒,就是在家菩薩;心在貪、瞋、痴,就是地獄、畜生、餓鬼;心安住在十善,就是天堂;心安住在四禪八定,是色界天、無色界天;心住於四諦,就是聲聞;心住十二因緣,就是緣覺;心住六波羅蜜,就是菩薩;心安住在實相,就「與諸佛同一類」,就是佛法界;心安住於大乘,就是自性觀。禪宗祖師說:「有佛處亦不住,無佛處急走過。」這念心不著有、不著無,一念不生,就是諸佛的境界。所以,一切都要看自己這念心安住在哪裡。安住在一真法界,就「與諸佛同一類」。

「吾祖唯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一體」,吾祖所傳的就是這個頓法,不思善、不思惡,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如如不動、了了常知、處處作主,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這個。聽法這個、說法這個,這就是頓法。無明慧經禪師云:「無始劫來只這個,今日依然又這個,復將這個了那個,這個那個同安樂。」這就是頓悟自心的法門。「普願見性同一體」,這是自己的心愿,普願大眾都能夠頓悟自心、直了成佛,安住於自性,同一體性。

「若欲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法身無始無終、不生不滅,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安住在中道實相,安住在大乘境界,就是法身。要想契悟、追求法身,必須離開外面所有一切色、聲、香、味、觸、法,時時刻刻檢討、反省,把這念心洗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一念不生,就是法身。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一世休」,最後勸大眾要自己努力,切莫悠悠忽忽空過一生,對不起自己。怎麼樣才不會悠悠忽忽空過一生呢?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一念不生,這一世就解脫了無量無邊的生死,就是這麼簡單,所以說「頓悟自心,直了成佛」。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悟到大乘才真正見得本性。見性成佛,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成佛。一個是心,一個是性。心是菩提心,性就是空性、涅槃性。諸法空性,菩提心是空,佛性也是空,但菩提心當中能生妙有。所以,想悟到這念性,必須虔誠、恭敬地往我們這念心返照,不是向外求。

「師言:『善知識!總須誦取,依此修行,言下見性,雖去吾千里,如常在吾邊。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何勤遠來?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六祖大師勉勵大眾,如果依照〈無相頌〉來修行、契悟,雖然與六祖大師距離千里,也等於在六祖大師身邊一樣,什麼原因?因為心沒有遠近。悟了這念心,就是燈燈相照。這念心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時間、空間都在這念心當中。六祖大師悟到這念心,你也悟到這念心,我也悟到這念心,這就是心與心光光相照,哪裡還有遠近呢?一般人聽到這個道理還不相信,說:「我不是頓根的人,還是慢慢修好了。」或者是說:「乾脆還是修淨土好了。」這就是等待。〈無相頌〉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契悟、都能夠了悟。

「於此言下不悟,即對面千里」,不能契悟、不能了悟,就是當面錯過。即便面對面,也等於隔了千里路這麼遠。這不是形容詞,因為你有你的心念,我有我的心念,一個心念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我在想十善,你心當中想到名利,是不是相差千里?即使坐在同一個地方、睡在同一個寢室,也是相差千里,因為各人想各人的,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法界,所以這念心非常微妙。

沒有契悟,這念心就相差很遠。沒有契悟,就是念念遷流、念念不斷,不是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無聊……與一念不生這個心是不是相差十萬八千里?雖然在同一個地方,坐在同一張椅子,也是十萬八千里,你有你的心,我有我的心。契悟不了自心,契悟不了本心,面對面也不相逢。如禪宗祖師所說:「時時睹面不相逢,喫盡娘生氣力窮,夜半忽然忘月指,虛空迸出日輪紅。」契悟實相,悟了這念心,和十方諸佛同一個鼻孔出氣,這念心時時刻刻在自己面前放光動地;相反地,即使是面對面也不相逢,隔了十萬八千里。

「何勤遠來」,不遠千里而來,沒有悟、不相信,有什麼用呢?實在是浪費時間、浪費精神。「珍重好去!一眾聞法,靡不開悟,歡喜奉行」,聽了六祖大師頓悟自心的法門,大眾都有所契悟,並且歡喜奉行。希望每個人多誦〈無相頌〉,誦久了,自然而然就有好處,就能契悟。

(二十)

〈無相頌〉講到法身,所以在這裡特別說明法、報、化三身。諸佛如來有法身、報身、化身,我們自己也有法身、報身、化身。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盡虛空、遍法界都在我們這念心當中,無始無終,這是不是很圓滿的一件事情?所以大乘佛法值得每一個人去宣揚,值得每一個人信受奉行。法身是不生不滅,人人都有法身,無始無終,本自具足,先要了解這個道理。了解了以後,自己再去契悟,為什麼是無始無終?為什麼是本自具足?要實際理地去契悟、深信。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就是無始無終、不去不來、不生不滅、本自具足。

小孩子一生下來,沒有任何人教,就知道哭、知道笑、知道吃東西,在儒家稱之為天性,但天性從什麼地方來,他們不清楚。在佛法來講就是本性,本自具足。歷史上記載,白居易一出生就認識「之、無」二字,證明他前世學習過。在佛法來講,能夠知道過去宿命,就是宿世修過,證明人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未來,都是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既然是一段一段的,所記憶的這些東西放在什麼地方?假使沒有法身,要放在什麼地方?一般人認為是放在腦裡,但是,人死了腦就沒有了,這一生所記憶的東西應該也都沒有了,為什麼他還記得?就是因為有法身。

許多人不了解法身在哪裡,以為離開了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另外還有一個法身,這就是頭上安頭,又是錯誤。要知道法身在哪裡,就要悟到這念心性,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就是法身。不過,雖然是法身,裡面有無明、有煩惱,不清淨,就失去了法身真正的作用。

法身就是真如,法身就是空性,法身就是菩提心——靈知靈覺。從這個觀念上來了解,相信大家都能認同。沒有悟到法身,只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也等於是悟了。法身是真空妙有,我們現在就能契悟到真空和妙有。這一生學了很多的智慧、技能、經驗,放在什麼地方?放在心中,因為心是空性,所以學再多也沒有障礙。佛法上講心是空性,以現在的醫學來說,把心解釋為腦,腦死了,人就死了。在佛法上來講,腦死掉了,人還存在。得到了禪定,就知道這些道理。

因為心是空性,所以所學的一切都在空性當中,不論好的、壞的、過去、現在、未來,統統都在空性當中。假使不是真空,怎麼能記這麼多經驗、智慧、技能?這是真空,不是虛空的空,也不是頑空,而是妙有。要用的時候馬上就可以用,這不是妙有是什麼?再一返照,是誰在作用?又找不出來,這就是真空、妙有。

每個人都有報身。我們慢慢去觀察,世界上的人這麼多,男男女女、老老幼幼,沒有兩個人的相貌完全相同,也沒有兩個人的思想、觀念完全相同,就算是相同父母所生也有差異,什麼原因?因為每個人所造的業不一樣,思想、觀念不一樣,行為不一樣,所以這一生的果報也不一樣。智、愚、賢、不肖,上根、中根、下根,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一樣,高矮、胖瘦不一樣,美醜不一樣,智慧、根性不一樣,遭遇不一樣,有太多的不一樣,這都是由於過去的因,所以今生感這麼一個果報,這就是報身,每個人都有。

法身就在報身當中,報身也不離開法身。我們能離開這念心性嗎?離開了這念心性就成了木頭。所以,法身就在報身當中,報身也不離開法身。

每個人也都有化身,但是和佛菩薩的化身不一樣。大眾在家作父母的子女,假使有兄妹,就變成兄、變成弟、變成姊、變成妹,這不是化身嗎?到學校讀書,這時也不是子女、也不是兄妹,而是化身成這個學校裡的學生。讀小學時化身成小學生,讀國中又化身成國中生,讀高中又化身成高中生,讀大學又化身成大學生,讀研究所就是研究生。學佛後,化身成優婆塞、優婆夷,出了家,以前的化身又沒有了,又化身成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化身有這麼多,所以化身有始有終。

化身是隨著時節因緣而變化,所以諸佛如來有千百億化身,真正是如此。我們也有很多化身,由於時節因緣的變遷,化身也不一樣。從童年、少年、青年、壯年、中年、老年,每個人的化身太多了。世間上的人化身更多,在公司裡是老闆,回到家裡或是先生、或是妻子、或是父親、或是母親,這都是指凡夫的化身。

(二十一)

要了解如來的三身,先要了解我們自己也有三身。了解了自己的法身、報身、化身,進一步就能了解,如來也有法身、也有報身、也有化身;菩薩也有法身、也有報身、也有化身。

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應身,這是化身;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這也是化身,應化到我們這個世界來度眾生,度眾生的因緣功德圓滿,就離開了。離開不是就了了,因為如來還有法身存在,法身不滅,所以「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有誠心,就能和如來的法身相通。三千大千世界都在如來的法身當中,如來的法身也在我們的心當中,這就是「光光相照」,所以心與心是相通的。可是,由於眾生有我執,有貪、瞋、痴種種煩惱,有種種執著,所以沒有辦法與如來的心相通。要想契入如來心,先要破我執。

如來有法身,釋迦牟尼佛在此世界來來往往八千多次,即是由於有法身。法身沒有去、沒有來,沒有生、沒有滅,像虛空般廣大、空靈、無有邊際,像虛空般不動、無礙。所以,修行要觀空。天台宗修空、假、中三觀,華嚴宗也要修空觀,各宗各派都離不開空觀,什麼原因?空觀是破我執,破了我執,心量才會廣大,才會與法身相契。

如來的報身是在淨土,專門度菩薩。釋迦牟尼佛也有淨土,稱為華藏世界。報身是有始無終,現在開始修行就是始,將來的果報──成就如來的報身,所以有始無終。為什麼眾生的報身是有始有終?眾生是業報,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就是有始有終。

我們起了貪心,犯了過失,馬上知道了,這念心趕快檢討反省,這就是智慧,就是智報,就是報身。這個報身是依據覺性、依據真空、依據真如而存在,所以,這念心是從現在才開始生出來。因為依據的真空、真如、覺性是無終,所以稱為有始無終。我們現在開始如此修行,也能成就報身,現在就有智報之身──智慧的報身。知道檢討、反省、精進、慚愧、修善、斷惡就是智報,這念報身將來所感的果報就是在淨土,就是圓滿報身佛。

現在發大願、起大悲心,修一切善,無善不修,斷一切惡,無惡不斷,這就是千百億化身。如來過去這麼修,所以感這麼一個果報。

三身如來──法身佛、報身佛、化身佛,三身如來不是分開的,三身不離一身,不離開這念覺性、這念智慧心、這念作主心。這念心存在了,又有法身、又有報身、又有化身,所以稱為三身如來。

法身就等於太陽的光,報身就等於太陽的相,化身就等於太陽的光照到樹上,有樹的影子;照到房子,有房子的影子;照到人,有人的影子,所以化身如影。影子也好、太陽的形相也好、太陽的光也好,還是一個。所以,三身原來還是一身。一個是從體上講,一個是從相上講,一個是從用上講。太陽的光,是從體上講;太陽是圓的,是從相上講;太陽的光所產生的影子,是從用上講。體、相、用,都還是這念心。

關於法、報、化三身有很多譬喻,可以依此類推。譬如金子,金子也有體、有相、有用。金是純金,就是體;純金可以打造成種種物品,可以做佛像、香爐,也可以做耳環、戒指,這是金的用,就等於化身;雖然是耳環、戒子、香爐、佛像,它還是純金,有它的金性,什麼是金性?金子的光澤。所以,光澤就等於法身,金就等於報身,金子打成的種種用具就屬於化身,說來說去還是這個金,還是一個東西。

再舉麵粉為例,麵粉就等於法身;麵粉加水,成了麵糰,這是報身;把麵糰做成種種形相,或是饅頭、麵條、餃子,乃至於餅,這都屬於化身。麵粉從什麼地方來呢?麥子,所以麥子也可以說是法身。不論是哪種形相,都離不開麵粉。所以,三身還是一身,法身是體,報身是相,化身是用。體不能離開相、用,相、用不能離開體。但是如果不知道覺察、返照,法身仍是迷而不顯。所以,法身、報身、化身都不能夠離開我們這念能知能覺的心。這念能覺的心才是最真實的,才是根本。


講解1講解2講解3講解4講解5講解6講解7講解8講解9講解10講解11講解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