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解10

讲解1讲解2讲解3讲解4讲解5讲解6讲解7讲解8讲解9讲解10讲解11讲解12

《六祖坛经》讲解10  机缘品──怀让禅师

(一)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諡大慧禅师。

《六祖坛经˙机缘品》为叙述祖师大德们寻访善知识指点明心见性的法要,到最后开悟的过程及因缘。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节因缘的配合,否则不容易成功。

每个人都想开悟,但假使只是等待,是无法开悟的,必须要从因上努力,有因一定有果。开悟之前要修一些加行,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过去的祖师大德都是先修加行之后,再阅藏、听经闻法、禅修,最后才去行脚参方,往往听闻善知识一言半句就能开悟。参访,必须本身具足参访的资粮,也就是对于教理大致上都能通达,也具足信心,只剩下对于「道究竟在哪裡?」这一个问题尚不明瞭,始终存有疑情,为了破疑悟道,所以历尽千辛万苦去参访善知识,本章的怀让禅师就是如此。

「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怀让禅师是金州人,俗姓杜,生于唐仪凤二年四月初八佛诞日。仪凤,是唐高宗的年号,相当于西元六七七年,此时正值佛法鼎盛时期。怀让禅师十五岁出家,非常精进用功。「初谒嵩山安国师」,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北十里路,乃中国名山「三山五岳」之一。惠安国师生于隋开皇二年,出家后亲近五祖弘忍大师,并且在弘忍大师门下契悟。怀让禅师最初即是参访嵩山惠安国师。

「安发之曹溪参叩」,惠安国师预知怀让禅师将来定为佛门龙象,希望他有更深的悟境,所以指点他到曹溪六祖大师那裡,「参叩」无上乘法门。「参」,就是参访;「叩」,就是礼拜。「参叩」,引申为将心眼、心门打开。

「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么物恁么来?』」六祖大师见到怀让禅师就问:「甚处来?」意即询问:「你从何处来?」如果是未开悟的人,一定会答:「我从某个地方来。」开悟的人就绝对不会这么回答。六祖大师为了考验来参究的人根机如何、是否开悟,所以一开始就问:「你从哪个地方来?」「曰:嵩山。」怀让禅师回答:「我从嵩山来。」虽然这是从事上回答,但「嵩山」可能表事,也可能表理。悟有深也有浅,有小悟、大悟、彻悟,这些都是悟。「师曰:什么物恁么来?」为了进一步测验他是不是开悟了,于是再问:「什么物?」意即「嵩山像什么样子?」「恁么来?」意即「从嵩山的东、西、南、北哪个方向来?」

「曰:『说似一物即不中。』师曰:『还可修证否?』」怀让大师回答六祖大师:「您问嵩山像什么样子?能说出个形相,就不是嵩山真正的相貌。嵩山没有形相,什么都不像。」怀让禅师的回答显然不是指嵩山的形体,而是指他的心境,由此可知,他来这裡的目的是为了请六祖大师印证他的悟境。

六祖大师怀疑他所说的「说似一物即不中」,只是道听途说,或者看了一些公桉之后,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所以马上再追问:「还可修证否?」佛经中经常提到,心性没有长、短,不在内、外,没有男相、女相,非青、黄、赤、白,这就是「说似一物即不中」的道理。六祖大师怀疑他可能学会了这些口头禅,拿出来说一说而已,并没有真正契悟这念心。这念心性只要一落言说、名相、阶级,就不是了,而只是一种形容词,古德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讲出来就等于标月之指一样,并没有真正地看到月亮,只是看到指月亮的手指而已。 既然什么都不中,那么「还可修证否」?这念心是否能修证?要如何去修行、修道呢?以渐修的角度来讲,修戒、修定、修慧,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断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些都是渐修的修证次第。以顿悟法门来说,就不是如此了。本章所说的内容都属于顿悟法门,不是渐修法门。假使不了解顿悟与渐修之别,观念和知见可能就会偏差、错误,没有办法圆融。

(二)

怀让禅师又答:「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心性是绝对的,悟就是要悟到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是「谁」在听法。「修证即不无」,心可以修证只是方便说法,以究竟的角度来讲,既没有修也没有证。如《四十二章经》所说:「修无修修,念无念念,言无言言。」修了以后,不执着能修与所修,最后达到绝对的、无修无证的最高境界,无修、无证,都是指这念心。

修行之初,为了要修心,就必须起心动念,打坐、返照、诵经、持咒、检讨反省、惭愧忏悔……这些都是修,都是一种方便。证悟是证自己的本分,在自己的心上去证,而不是在心外去证。既然不是在心外去证,为什么还要讲修证?因为众生的心总想要有所得,所以方便说「有所修证」,众生才会欢喜、才会修行;假使说无所得、无修无证,凡夫众生会觉得:「既然什么都得不到,还要修什么?」所以,只要不执着修证,这念心也不妨碍修证。每天念佛、诵经、持咒……,就是修。修了以后,没有能念之心,没有所念之佛,最后又归于无修的这念心,这就是「念无念念」。修,属于有为;无修,属于无为,不执着有为即是无为,不执着有修即是无修。所以佛法是灵活的,一定要了解渐修与顿悟这两种道理,否则便容易批评别人是有为、是着相。如果有为是着相,那么谁在成道?没有开悟的人,就回答不出来。释迦牟尼佛一降生便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可见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

「污染即不得」,心性是没有办法去染污的。从方便的角度来讲,说有染污;但从究竟的观点来看,自性本来清淨,如何染污呢?佛是从体、用,因、果,事、理,或因果同时、事理一如等角度来阐释佛法,所以讲出来的道理都不一样。明白这些道理了,就不会排斥「污染即不得」的说法。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这念心法尔如是,本自具足,染污不得。

既然染污不得,为什么还要修?所谓「烦恼即菩提」,顿悟就是悟到「烦恼心即是菩提心」。渐修法门要转烦恼、断烦恼,而「污染即不得」的意义,就是「烦恼即菩提」,属于顿悟法门。不起烦恼心,就是菩提心。假使这念心不起烦恼,又如何染污?以何染污?这些都要靠自己去体悟。

「师曰:『只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既如是,吾亦如是。』」六祖大师即为怀让禅师印可,说道:「你悟到法尔如是、不染污这念心,心不起贪瞋痴,即是不染污,和我所悟到的道理是相同的。」换言之,怀让大师悟到的「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和六祖大师彻悟时所说的「何其自性本来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十方诸佛皆讲「只此不污染」的道理。《阿弥陀经》中提到,念佛即为诸佛之所护念。所谓「护念」,「护」就是保护,保护当下这念心,就称为「护念」。念「阿弥陀佛」,心靠在「阿弥陀佛」的佛号上,即为阿弥陀佛所护念;念「释迦牟尼佛」,即为释迦牟尼佛所护念;念「观音菩萨」、念「八十八佛」,即为观音菩萨、八十八佛所护念……依此类推,诸佛无量无边,念佛即为「诸佛之所护念」。因为念佛是将心靠在佛号上,不想过去、现在、未来,用这一句佛号使我们没有妄想、颠倒、昏沉,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安住正念,这念心当下即是佛。这念心从现在开始,不起贪瞋痴,不造杀盗淫,就是不染污,就是「诸佛之所护念」。

只有能念之心、所念之佛,没有妄想、昏沉,心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时时刻刻安住在这念心上,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的。从前是师度,现在是自度,善护念此心就是自度。道也好、佛也好、淨土也好,无量无边的功德,都得靠自己善护念。能够知道护念就是真正的见佛、见法、见僧,一切具足,功德圆满,亦即密宗所说的大手印、大圆满、大威德。反之,如果不知道护念,则佛在外面、法也在外面、心也在外面。因为过去、现在、未来都不离当下这念心,心能够安住正念、安住实相,即「为诸佛所护念」,亦即禅宗祖师所说:「挑柴运水,都是神通妙用。」

(三)

「西天般若多罗谶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须速说!」「西天般若多罗」也就是传法给达磨祖师的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谶」就是悬记。「汝足下」,就是你的弟子。「一马驹」,「驹」指神驹,意即千里马,在此喻指「马」祖道一禅师。「汝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在很久以前般若多罗尊者就已经预言:「你将来会有一个弟子,人称马祖道一禅师,能够纵横天下,降伏魔外,如狮子吼。」尊者不明说,只用「一马驹」来譬喻,这就是悬记。「应在汝心,不须速说!」此时六祖大师告诉怀让禅师,将有这么一位弟子的祕密,怀让禅师知道就好,万万不可提前告知大众。很多事情只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即可,其他人知道了,就不好。

「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六祖大师讲完之后,怀让禅师刹那之间就豁然贯通、通达无碍。原本心中还有疑团,听到这些话之后,心中就没有任何怀疑,没有丝毫执着,一下子完全契悟本心了。「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六祖大师悟了以后,在猎人队当中保养十五年,证明悟道之后还必须保养这念心,要站得住、站得长。为了知恩、感恩、报恩,怀让禅师作为六祖大师的侍者,修福德、结人缘、结法缘,什么事情都做,前后总共十五年。

「日臻玄奥」,将心淬鍊得愈来愈明朗,使这念心儘快地成熟,由初一的月亮到达十五的月亮。「玄」,这念心看不见也听不到,所以很玄,不仅玄,而且深入堂奥,点点滴滴微细的道理都能够了解,裡面还有无穷尽的天地、世界。如果说:「这念心看不见、听不见,也摸不着,心属于空。」只说对了一部分,其实这念心既是真空又是妙有。例如,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看不见、摸不着,既没有颜色,非青、黄、赤、白、黑,也没有男相、女相,说是个什么东西都不对,实在很玄。虽然什么都不是,可是又具足无量的智慧、功德,而且要用的时候,马上就能用,用完了以后,又了不可得。就像人的一生中,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技能、经验都存在,并不因为年纪增长、时间久远,而将过去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了,这就是真空、妙有。

执着静而不能动,就不是玄奥。动得静不得,是凡夫;静得动不得,就是执着静境。静也是一种尘,一般人容易执着静、执着空,这些都没有达到玄奥的境界。这念心有体、有用,打坐的时候一念不生,这就是玄;用的时候万善圆彰,用了以后又不执着用相,这就是奥。明白这些道理,就真正是深入堂奥,没有法执存在,于法能得自在。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常随众一千二百五十人,皆已证得阿罗汉果,还是经常跟随在佛的身边听经闻法。表面上是知恩、感恩、报恩,是在化导众生,其实主要目的还是在「日臻玄奥」,使当下这念心更淨、更明,动也动得、静也静得;动时不着动相,静时不着静相,最后动静二相了不可得。这些道理,都必须去体悟,不仅仅要了悟这些道理,更要在日常生活中来运用这念心,每天减少一些习气;习气愈来愈少,心就愈来愈明朗、愈清淨、愈微细,能够动静自在,才能臻至玄奥。

天台宗创三止三观,修空观、假观、中观,少了其中任何一观,心就没有办法证入玄奥的境界。观假不着假有,观空不住真空,观中不着中相,所以不能说是无修。小乘修四念处观,有总相念、别相念,别相念尚未深入堂奥,尚未达到真如的境界。如果既能别相念,又能总相念,修四念处观就能达到炉火纯青,就是深入玄奥了。

「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諡大慧禅师。」怀让禅师在六祖大师座下十五年,功夫纯熟,堪能承担如来的家业了。「后往南岳」,之后就在南岳衡山大阐宗风,后人尊称为「南岳祖师」。怀让禅师涅槃之后,唐玄宗赐与「大慧禅师」的諡号,讚扬他这一生的修行、功德。

(四)

本章最重要的观念,就是护念,为诸佛之所护念。无论是动、是静,心都要时时刻刻安住正念。因为心作不了主,所以才需要念佛、诵经、持咒,作为依靠。持咒,为咒所护念;念佛,为佛所护念;诵经,即为经义所护念。明白了方便与究竟的道理,就能有所契悟。念佛、念法、念僧是方便,因为起个念头就是生,念头过去就是灭,诵经、念佛等也是念头在活动,有生就有灭,所以这些是方便法门。不执着诵经、念佛等种种法门,能所俱空,最后归于究竟、无念,不起心动念,这就是究竟法门。中道实相就是佛,时时刻刻安住这念心,就为实相佛、法身佛所护念。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就称念佛的名号,将心靠在佛号上,即为诸佛所护念。假使没有功夫,就必须找个依靠、找根枴杖;等到有功夫了,枴杖就要放下,这属于渐修。本章所说的,就是不要枴杖,悟到「说似一物即不中」、「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禅宗注重开悟,悟什么呢?就是悟这念心是现成的,是本具的。

过去,有一位末山老尼,他是开悟的人,可见心没有男女相的差别,女众也能够开悟、大阐宗风。有一位真正修行的人,听说末山老尼开悟了,前去参访。这位尊者一到末山就问:「已经到了末山,怎么见不到末山呢?」这就和德山禅师参龙潭祖师一样,德山禅师到了龙潭便问:「怎么龙也不现,潭也不见?」这是禅机、禅语。

末山老尼听到了便说:「你已经到了末山,怎么还说见不到末山呢?」「末山」即指这念心,心是本具的,你已经住在如来家中了,却不知道这念心当下即是,动念乖真,还去东求西找,就如同骑牛找牛,当然见不到末山,见不到本心本性。尊者再问:「末山究竟在哪裡?」末山老尼回答:「末山无见顶,非男女相。」这位尊者心想:「能够回答末山没有顶,也没有男相、女相,那么你应该是大彻大悟的人了?」于是再问:「你悟了如来妙心,不是男相,也不是女相,那么应该和如来的境界一样,有大智慧、大神通。既然如此,怎么不显个神通给我看看呢?」末山老尼于是回答:「我不是神、不是鬼,显个什么神通给你看?」这一答,这位尊者一刹那就开悟了,于是说:「我以前在临济那裡得了半瓢水,现在在末山这裡又得了半瓢水,现在这一瓢水已经具足了。」可见每个人开悟的因缘都不一样,但是一定要用功,祖师法门是不会骗人的。

现在一般人喜欢研究公桉。公桉怎么研究?必须是开悟的人才能真正了解。如果要研究也是可以,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现在有很多人为祖师语录写注解,引经据典说出长篇道理,却都没有说中心要。未开悟的人,看了这些注解,根本就不知道注解是否正确。什么叫作没有说中心要?意即没有说中这念心,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听法,仍旧是在文字上摸索、解释。总以为自己不会错解,其实已经错了,还不知道。

本章是叙述怀让大师参叩六祖大师的因缘,如果根机成熟的人,看到这一问一答,透过解释以后,一定有所契悟;就算根机没有成熟,也可以种一颗金刚种子,一颗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种子。这颗种子种下去了,种子互薰,善法互薰,成就善法,就能够愈走愈光明。所以要在八识田中,多种一些善法种子。善法种子种下去了,恶法的种子便能减少,最终一定可以得到好处。

悟后起修才是真修,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明白这些道理之后,在日常生活上时时刻刻观照这念心,只起善念不起恶念,起了善念之后,归于无念,就是经教中所说的两个过程:「先以善摄恶,后以捨摄善。」儒家也讲「择善固执」,第一步,先执着善法,以善法取代恶法。恶业下降,善法就上升;身口意三业都是善,善法的功夫成就了,最后善也不执着,就超越善恶两边。了解这些道理、观念,就是正知正见,所以要听经闻法。听了以后不是左耳进、右耳出,听闻了以后,想一遍、两遍、三遍,将所听的道理融会到意识当中,一遍、两遍、三遍、十而百、百而千,专心一志地反覆思惟。

如果是根机好的人,在思惟的当下心就能得到清淨,就能够契悟道果。闻就是思,思就是修,闻、思、修是一个,不是三个,因即是果,果不离因,因果同时,这就是更深一层的道理。如果不了解闻的当下即是思、即是修的道理,也可以将闻、思、修分开个别修习,闻是闻、思是思、修是修。用耳根来闻,闻了以后就思惟这些道理,思惟了以后,再将这些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上去实践。修是在闻、思之后的事情,不是在当下修,这是中根、下根的根机。但是,将来因缘成熟,一样能够成道证果,只是前者早成道、后者晚成道的差别而已。

若能将本章的经义、公桉记熟,就能够增加信心,一旦因缘成熟,就能得到三昧、正念、正定。要根据道理才能达到正信,才能够「依闻思修,入三摩地」,具足正念就会得到三昧、正定,希望人人都有这种信心。


讲解1讲解2讲解3讲解4讲解5讲解6讲解7讲解8讲解9讲解10讲解11讲解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