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8

 釋經題經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解8

惟覺法師

21-25章

第二十一章 名聲喪本

佛言:「人隨情慾,求於聲名,聲名顯着,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這一章是提醒我們:貪求虛名無益於人生。一般人在沒沒無聞時,都渴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一旦名聲顯赫時,又深為大名所累。一味追逐虛名,如同燒香,稍一不慎,香盡火來,最後往往招致身敗名裂的危難。但是如果有了名而不貪着,反而能藉由名位之便為大眾謀福利,就是真正的菩薩行。如《普門品》中,觀世音菩薩即是以三十二應身隨機度眾。所以我們也可以學習菩薩的精神,善用總統、院長、立委等身份來經世濟民。因為假使沒有名位,人微言輕,也不容易有因緣成就大事。

例如秦朝的李冰,就是一個能善用名位造福生民的良官。李冰於蜀郡太守任內所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在二千多年後的今天,仍持續潤育着四川平原,使一向為旱澇所苦的四川轉為天府之國,保障了無數黎民的生計。李冰不鑽營於短暫的虛名私利,而能善用職權,以畢生心力建構出澤被千秋的都江堰。雖然他的色身早已化為黃土,但他對當代及後世的貢獻,卻贏得不朽的美名。

順治皇帝言:「禹疏九河湯放桀,秦吞六國漢登基,古來多少英雄漢,南北山頭卧土泥。」歷史上有無數的帝王將相,無論生前如何不可一世,其名聲早已淹沒在歷史洪流中;而真正為人們感念的,是不計較個人利害,為蒼生造福的賢哲。

所以「名聲喪本」這一章並非告訴我們要鄙棄名聲,而是提醒世人不能執着名聲。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名聲好比是水,如果假藉名聲謀求私利,危害社會,就造了惡業;相反地,能運用名聲來廣行善事,利益大我,就是無量的功德。


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本章的重點在說明財色的過患。貪求財色好比小孩去舔刀口上微少的蜜,不但無法飽餐,反而會有割傷舌頭的危險,宜謹慎防犯。

晉朝石崇就是因為貪財愛色而招來殺身之禍。石崇原來是一個窮愁潦倒的流浪漢,因為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救了一條龍王,龍王為了報答石崇,便送他許多龍宮裡的奇珍異寶,其中有大量的珊瑚,皆是世所罕見。石崇堪與皇帝比富,就是比誰擁有的珊瑚最珍貴。石崇發財以後,更是廣納美妾,縱情聲色。由於狂傲放逸,不久就得罪了皇帝的舅舅,遭其假藉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石崇殺害,並沒收了他所有的財寶及美女。

社會上強盜、綁票、緋聞等事件,都是為了財色而招致身敗名裂的下場。儒家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對於錢財的不虞匱乏,當知這是一種福報,萬不可貪着。但是不貪並不是什麼都揚棄,而是本分內應得的,可以取用;本分以外的,雖一毫也不妄取。夫妻關係,能以禮來規範,就不會產生外遇等過患;佛法的五戒亦有「不邪淫」戒,即是不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如此必能減少許多婚姻問題。若更進一步將欲愛色愛化為平等大愛,慈悲一切眾生,並廣行財布施,如此則不但現世增福增慧,亦為來世種下富貴安康的善因。


第二十三章 妻子甚獄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

前一章「財色招苦」,說明耽溺財色的禍患。這一章更進一步說明:「家」如同「枷」一樣,一般人深陷於妻子舍宅的束縛中,猶如身陷囹圄般,不得自在。坐牢終有期滿獲釋之日,而有了妻子兒女,乃至購置房宅之後,這一生就得為此奔波勞碌,無有了期。

佛陀時代,有一位木匠只剩七天的壽命,佛陀知道他命終之後,將墮入惡道,於是親自到木匠家裡向他化緣,希望藉由供養三寶的功德,使他死後能免於惡道之苦,而得以超生天界。然而木匠無法了解佛的用心,卻對佛說:「世尊!感恩您的慈悲,但是我現在要為兒子修建一間夏屋及一間冬屋,等房子落成了再供養您吧!」佛陀聽他這麼說後,就回去了。但佛陀仍不忍心,又再次向木匠化緣,這回木匠對佛陀說:「我還要等兒子娶媳婦、生孫子,這樣我的心愿就了了,那時候您再來吧!」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已決,便默然離去。到了第七天,木匠出門時,放在屋樑上的斧頭忽然掉下來,不偏不倚,剛好正中木匠的頭頂,當場就命終了。

世間人就像這位木匠一樣,心總是挂念丈夫、妻子、兒女的事業、功課、健康、安危等,為此消磨一生,但無常乍到、生離死別之際,也只能各自隨業流轉,即使再怎麼不舍,也束手無策,無可奈何。來果禪師云:「情愛何如慈愛親?等同一愛有攸分,情愛橫生猶自墮,慈心動處利多人。」能夠透達親情的真相,轉私情為大慈悲心,必能解開枷鎖,則人生必是愈走愈寬闊。


第二十四章 色慾障道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這一章是講貪戀色愛,就會障蔽智慧心、清凈心。「色」,是指男女之間產生一種執着貪愛,這種貪愛的染着是絕對的大,沒有邊際內外。如果世上另外還有和欲愛一樣大的執着,普天之下,就沒有一個人可能成道了。

男女的欲愛心一動,心中的慾火馬上燒起來,整個身體就不自在。如果不知返照,熄滅慾念,不斷放縱慾愛心,所謂「色膽包天」,這念心就會失去理智,無所不為;因作惡而產生的業果,更使我們輪迴不已,乃至於墮入畜生、餓鬼、地獄道中,難以出離。

世間人喜歡談戀愛,仔細分析,「戀」這個字,中間是「言」字,兩旁是「糹」字,其下是「心」字。意指兩人有言有說,而這種言說出於染着的心,是不清凈的,宛若兩條繩子將兩人捆起來,彼此都不自由。一旦感情變質,由愛而生恨,親就變成了冤,甚至做出傷害對方的行為。社會上經常有情殺的事件,男女朋友因一方另結新歡,被冷落者受不了刺激而跳樓自殺,甚至殺害對方,不但障礙了彼此的前途,也造成了無法挽救的遺憾。

佛法教導眾生:欲得自在,首先必須降服欲愛心。古德言:「愛不重不生娑婆,心不一不生極樂。」沒有欲愛的人絕對不會降生到這個娑婆世界;這念心未達到一心不亂,也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欲得心念歸一,必須修禪定,由定而明,由明而凈,心清凈了就是真正的凈土,所以一切都不離當下這念心。

《華嚴經》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靜菩提果。」心迷惑了,起了欲愛、色愛,就成了障道因緣;然而要得解脫,也不離這念欲愛心,只要把欲愛心轉過來,這念清凈心當下就是解脫。


第二十五章 慾火燒身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這章告訴我們:必須轉除不正當的愛欲,因為耽溺在愛欲中,猶如手持火把逆風而行,風一吹,火勢反撲,就有燒手危身之虞。

譬如男眾看到女眾,想入非非,就是逆風。如果不知覺察,繼續起惡念,到最後發動身口,就會造業。社會上許多亂倫、強暴的事件,即是出於放縱慾愛的結果。歷史上多少英雄豪傑,乃至一國之君,縱然叱吒風雲於一時,卻往往難過情關而導致亡國喪命。

慾火非唯使人亡國喪命,更是生死的根本。經云:「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還愛為基。」眾生所以輪迴生死,不得出離,即是因為欲愛所致。反之,若能稱性返照,正當慾火現前之時,立刻依照佛法的道理自我覺照、轉念,即能轉除慾火,避免自傷傷人。

所謂「轉念」就是依據佛法的道理,轉化當前的念頭。譬如欲愛使人輪迴生死,若能將欲愛的心念轉化為慈悲喜舍的心念,即可成就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地藏王菩薩過去世即是為了救度身陷地獄的母親,而將小愛轉為利益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菩薩將凡夫的情愛,轉化為利益眾生的大愛,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如同火把在逆風中有燒手之患,在順風中卻可以照亮黑暗,這一切都要靠覺照、轉念的功夫。覺照是順風,不覺就是逆風。只要我們時時刻刻覺察、覺照,轉邪念為善念,轉善念為凈念,轉私慾為大愛,就能遠離慾火傷身之患,自在清涼。


 釋經題經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7.09.06-2018.02.05-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