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5

 释经题经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5

惟觉法师

7-11章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一)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这一章的主旨是「谤佛招祸」。「谤」,就是毁谤。毁谤一般人都会招致祸患,何况是毁谤圣者?佛是圣中之圣,所以毁谤佛的罪过更为严重。

「佛」,是果位上的圣者;是自觉、觉他的圣者。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上半夜悟四谛之理,证阿罗汉道;中半夜悟十二因缘,证缘觉道;后半夜目睹明星,大彻大悟,圆成佛果,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先证到空性,最后不住空、有,契入中道实相这念心。

圣,有深浅之别。至圣先师孔子,是世间的圣人;佛则是出世间的大圣人,超越声闻、缘觉和菩萨。因此,恭敬佛陀,便能获得利益;相反地,毁佛、谤佛,便会招感恶果。佛以平等心对待众生,以大慈悲心普度众生,希望坏人变成好人、好人变成圣人。所以众生谤佛,佛也不起烦恼;讚歎佛,佛也不生欢喜心。因此谤佛、毁佛,对佛并没有影响,也没有损失,最后招致恶果的还是谤骂者自己。「十恶」当中有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谤佛」就是恶口,也属于妄言,会招感恶报。而这些恶报并不是他人给的,而是因果本然;恶口当中尤以毁谤圣者过失更大。例如,佛经中提到,五逆罪之一──「出佛身血」就是非常严重的过失,这样的恶业,招感的因果,就是堕入火坑地狱的恶报。

这一章的目的是劝导大众不能谤佛。不仅不能谤佛,毁谤其他圣人、贤人,乃至一般人,一样都会招致祸患。现在种什么因,未来就得什么果,因果丝毫不爽。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有人」,不是指所有的人,而是指一部分的人。人有恶人、善人、贤人和圣人,这裡指的不是贤人,更不是圣人,而是恶人。「闻」,就是听闻,听到世尊持守无上道、菩提道和涅槃道。

什么是「守道」?一般人也守道,如受持五戒、进修十善,无论行、住、坐、卧,时时刻刻持戒清淨,不违五戒十善。此处所讲的「道」,不是五戒、十善,不是声闻道、缘觉道,也不是菩萨道,而是要守住当下不生不灭这念心,这一念菩提心、涅槃心,就是无上道。

「守」就是受持,时时刻刻安住正道、安住在中道实相上。无念当中能守道,有念当中也能守道。什么是有念当中守道?「心无善不起」,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观众生苦,发菩提心;「口无善不言」,绝不恶口,所谓「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嘴巴要像瓶口一般,关得密密实实,不与恶法相应,这就是在因地上守道。

佛不但时时刻刻口业清淨,而且演说种种微妙之法利益众生;佛陀的身行也是如此,从东至西、从南至北弘扬佛法,所作所为只为普度众生。所以,静中守道,动中也守道。动中守道,就是心起善念、口说好话、身做佛事;静中守道,就是一念不生、寂照一如。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达到动静閒忙不离于道。

(二)

动中守道,身、口、意三业必须以慈悲为根本。所说出来的话,必定是佛法;心裡所想的只有如何度化众生。佛法中提到,「观众生苦,发菩提心」,众生在生老病死苦海中头出头没,因此当观众生如一子、视众生如亲眷,发度众生之悲愿,这就是以大慈悲心行大仁慈。当下这一念心,无论是动、是静,都在行大仁慈,这就是最大的善法。

既然佛以大慈悲心度化众生,为什么还会有人毁谤佛呢?因为有佛就必有魔,有正就必有邪,有善就必有恶。一般社会上做坏事的人,见到他人行善,就会看不顺眼。佛说法度众生,教导大众了生死、得菩提、证涅槃的法门,所以天上的魔王、魔子魔孙,乃至于世间的坏人,便心起烦恼、心生无明,认为佛在跟他作对,于是想藉由毁佛、谤佛,让佛的名誉受损。

佛陀时代,有一位外道女子看到佛法兴盛,认为是佛教使自己的宗教失去了信众的尊敬、供养,心生无明,便以恶心装扮成善信,天天去听释迦牟尼佛说法,不但供养佛,还请示佛法,让大众对她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一天,这名女子用带子将木盆绑在腹部,用衣服包覆起来假装怀孕,当众宣称怀了佛的孩子,公开毁谤佛陀。帝释天当下运用神通变成老鼠,鑽进女子的衣服中,把藏在腹部的带子咬断,木盆掉了下来,于是真相大白。

之后,又有外道密谋谤佛,刻意派族中一位貌美的女子,假扮成信众天天至精舍中听佛开示,外道并刻意的宣传,大家都知道有这位虔诚的女居士。经过一段时间,外道就偷偷把这名女子杀了,埋在精舍附近嫁祸给释迦牟尼佛。但是,参与这件事的外道们,后来却因为细故起了冲突,这当中有人为了报复,便把这件事说了出去,最后真相终究水落石出,外道也受到应有的报应。

谤佛,就是骂佛、毁谤佛陀。虽然释迦牟尼佛已经入灭,但是这种现象目前仍然存在。例如,看到佛像就说是偶像,看到出家众就说是魔鬼……诸如此类,都是谤佛。听到这些言语,应如何应对?「佛默不对」,面对辱骂和毁谤,佛皆默然不对,不作任何回应,这念心保持如如不动,这样就能令恶骂声绝,减少对方造恶业的机会。

「默」不回答,因为对于荒谬的事情,根本无法答覆,于是默然不对,不答覆对方,他说他的,自己这念心始终安住在实相、安住在正念上。安住正念,就有定力与智慧,就能产生一股力量。

修行人只要持戒清淨,安住正念,连睡觉时都能如此,不但有护法善神守护,在任何地方都会很安全、很自在。所以,修行要在行住坐卧中用功,时时不离正念,吃饭要养成正念受食的习惯,走路、睡觉也一样要安住正念,这是很重要的。

时时刻刻安住正念就是「守道」,正念就是解脱、邪念就是烦恼,如《六祖坛经》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因正见而生正念,因正念而得正定,能保持正念与正定,就是守道。进一步再以慈悲心、平等心弘扬佛法,令大众都了解要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罗蜜,因此得到解脱,超凡入圣,这就是行大仁慈。

有些人认为,为什么要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假使只求自己打坐入定,不是很自在吗?佛法是以慈悲为根本,《华严经》中提到,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以慈悲心为方便,有慈悲心才生起菩提心,因菩提心才能成正觉。所以,时时刻刻都要起慈悲心,观众生苦,发菩提心,行大仁慈。

(三)

释迦牟尼佛又称为「能仁」、「寂默」。能仁、寂默,就是守道。假使以慈悲心来推动佛法、以能仁寂默的心来普度众生,仍然有人因看不惯而妄加毁辱,这时该怎么办呢?「佛默不对」,释迦牟尼佛就是以这种方法来化解恶缘、教化恶人。

有些人不了解,认为佛既然神通广大,为什么不显现神通来教训这些恶人呢?佛是大人,不计小人之过,视众生如一子,小孩骂我们几句,甚至打我们一拳,我们只会保持沉默,不理睬他罢了。

一般的小孩骂你,你还会跟他笑一笑也就算了。而遇到小人加害,回骂或是还手,就会惹祸上身;假使不理睬他,他自讨没趣,很快就会没事了。佛遇到众生毁辱,只是保持沉默,不理他。「骂止」,既然不理他,不和他计较,对方觉得没意思,自然就停止不再骂了。

骂声止时,佛反问:「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子」,就是你。当你「以礼从人」,送礼给人家;「其人不纳」,「不纳」就是不接受。如果对方不要这个礼物,「礼归子乎」,自己是不是仍得将礼物带回去呢?

佛以送礼为喻,藉以开导辱骂者。送礼给对方,对方却不接受,因为如果收了礼物,认为将来还要礼尚往来,是很麻烦的事,所以乾脆不收这个礼物。同样地,有人骂佛,佛默然不对,不予计较,心中始终如如不动,骂佛的果报,就要由辱骂者自己带回去,这就是「自作自受」的意思。

有人骂我,我不回应,表示不接受对方的辱骂;如果人家骂我一句,就怒气冲冲地回骂一句,就表示自己接受对方的怒骂,心裡很介意这件事情,自己放不下、起了执着,这样就纳受了对方送来的恶礼。假使人家骂我,我始终不理他,无论他怎么骂,这念心始终安住正念、如如不动、了了常知,骂声总有止息的一刻。

「对曰:归矣。」骂佛的这个人回答:「归矣。」假使我送礼物给人家,对方不要,物归原主,当然自己要把礼物带回去。释迦牟尼佛便说:「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同样的道理,你现在骂我,我不接受,我既不犯口过,心中亦无恶意,就表示我没有纳受。

有些人受到辱骂,虽然勉强忍下来,没有犯口过,但怀恨在心,这样虽然表面上没有回骂,实际上却是接纳了。所以,如果人家骂我们,我不但不犯口过,而且这念心安住实相、安住正念,这样一来,恶骂行为所产生的果报,就要由对方自己带回去。

佛法讲的是心法,不仅在事上,更要在理上契入。假使不懂得忍的道理,不知道如何化解所忍的境界,事上的忍,只能暂时降伏自己的恶心,忍到最后,可能愈忍脾气愈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必须了解「忍」的道理,就能做到时时刻刻心住正念,忍无忍相,这就是忍的最高境界,就是「守道」。

(四)

「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现在你骂我,我这念心安住在正念、正定上,不接受你对我的种种辱骂,骂人的果报和祸害,就要由你自己承受,将来就要遭受恶报。这个果报不是任何人给自己的,而是自作自受。如同儒家所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上天带来的灾害,尚可逃避;但自己种的恶因,将来受恶报的一定是自己。

「犹响应声」,如响斯应,就好像在山上或山谷中叫一声,叫声一停,就会听到山谷传来回响,所以说「犹响应声」。「影之随形」,又譬如太阳照在身上,一定会有影子,总是或左或右地跟着自己,无论想尽任何办法,也没有办法摆脱它;除非没有身体,才可能没有影子。如果骂人,对方不纳受,恶口的果报就会犹响应声、如影随形,始终跟着自己,无处可逃。

「终无免离。慎勿为恶」,终究无法免离恶果、无法脱离因果。有身一定有影子,有响一定有回声;骂了人,就要自食恶果。因此,「慎勿为恶」,要小心谨慎,不要做坏事,更不可谤佛。

这裡是举例告诫大众不可谤佛,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以毁谤。以现代的法律而言,毁谤他人也属于一种犯罪行为──侮辱他人,使对方名誉、人格受损,就称为毁谤,不但要受法律的制裁,将来还要受因果的报应。所以要谨慎小心,慎勿为恶。

俗话说:「祸从口出」,一般人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犯口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从过去到现在,由于恶口已经成了一种习气,不骂人、不恶口,就觉得很难过,好像话都讲不出来。这不仅是习气使然,而且心中充满了恶念,存心不良就容易犯辱骂、毁谤他人的过失。

这一章的目的是告示大众,毁谤的境界现前时,要保持默然,不理它;不但口默然,心也要保持平静与宁静,如如不动,安住在实相上。不但事上如此,理上更要如此。佛观众生如一子,即使他人加害于佛,佛仍以慈悲心对待他、度他。相同的,修行人要广结善缘,假使能做到他人恶口相向,仍能默然不对,这就是在结善缘。

毁谤圣人必定招过,犹响应声、如影随形,所以「慎勿为恶」,绝对不要起恶念。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以为自己起心动念是神不知、鬼不觉,儒家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是一种道德观念;佛法讲得更深入,不仅止于道德标准,而是讲因缘果报。凡夫众生只要念头一动,就周遍法界,就好像电波一样,一发出去就是无远弗届,对天上的鬼神、天人、佛菩萨而言,就好像是打雷一样。

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但不能做坏事,起心动念也不能任意、随便,要时时警惕自己持守正道,无论动静閒忙,这念心都要守在正道上。静的时候,这念心安住在中道实相上;动的时候,则要守在善念、善法上。能静也能动,能够做到动静都能守道,不但天人欢喜讚歎,诸佛菩萨也会欢喜讚歎。

唐太宗的宰相魏徵,既贤能又有德行。有一天,唐太宗问魏徵:「你这么贤能,为什么还有人写奏摺骂你?」魏徵答:「春雨如膏,农夫喜之,而行人恶其淋漓;秋月如镜,佳人喜之,而盗者恶其光辉。」忠臣和贤人,就像是春雨、秋月一样;春天的雨好不好呢?这就要看对什么人而言。

「春雨如膏,农夫喜之,而行人恶其淋漓」,对农夫而言,春雨能滋养穀物,所以,看到春雨,觉得老天真是慈悲,刚刚播种,就来了一场及时雨;但是对于路上的行人而言,就感到厌烦,因为妨碍他行走。「秋月如镜,佳人喜之,而盗者恶其光辉」,秋天的月亮很明朗,像镜子一样大放光明,为佳人才子增添了赏月谈心的气氛;可是对于强盗、土匪而言,月光太亮了,会妨碍他做偷鸡摸狗的勾当。

假使佛不存在,善法不存在,恶法住世,就成了魔的天下。佛在三界中度脱众生,魔子魔孙一天天地减少,魔王当然会嫉恨;所以即便是佛都难免受到毁谤,这是一定的道理。

这一章一方面是要劝导大众认清因果,不要毁谤贤人、圣人,也不要毁谤、恶骂任何人,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另一方面,假使有人来辱骂、毁谤我们,我们就要向佛学习,默然不对,忍心不动,这样就能心安理得,与理相契。


第八章 尘唾自污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本章的主题,一是「害贤」,二是「自损」。「害」,是陷害,包含的层面很广,如以口头诬蔑侮辱,或以嫁祸的方式,致使对方身体、钱财、名誉受损,或让对方的心裡产生烦恼,乃至精神上受到创伤,这些都属于「害」。

「害」,有深浅之别;依陷害对象的不同,所遭致的罪罚果报也不尽相同。贤人有修有德,有所证悟,所以,陷害贤人比陷害一般人的罪过更为严重,这就是「害贤自损」。以杀人为例,同样是犯杀害罪,其中以出佛身血的罪过最大,其次,依次为杀害直系血亲、长辈、平辈、一般人及畜生。不论罪过轻重大小,最终仍是自己害自己,自作自受、自食恶果。

儒家说,律己以严,待人以宽。平时心量要广大,心行平等,对任何人都要宽宏大量,原谅他人的过失,自己则要时时刻刻检讨反省,如《菩萨戒经》云:「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所以要「功德归三宝,好事给大众,坏事自己承担」,如果有这个心量,自然不会伤害别人。相反地,心量狭小,处处计较,就很容易伤害他人,自招罪过。明白这个道理,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时时时刻刻谨言慎行,以免误伤他人,能够做到护念众生、成就他人,就是真正的菩萨行。

「佛言」,「佛」,指释迦牟尼佛。「恶人害贤者」,「恶」,包括心恶、口恶和身恶。心恶之人,心机重、阴险奸诈,虽然表面上言行温文儒雅,暗中却伤害他人,使他人遭祸受损。有些人虽然自己不恶口,也不亲手伤人,却唆使第三者行恶,嫁祸于人,这就是所谓的伪善、奸险小人,这也属于心恶。口恶,则是口无遮拦,说话不知高低轻重,也不考虑对象身分和场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有些人心直口快,虽然口恶,但心中没有恶意,即使如此,言语依然伤人,让人下不了台,自己也可能因此遭祸,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虽是无心、粗心之过,仍属于恶口。

身恶,有些人不但心恶、口恶,而且採取陷害他人的行动,令他人受损。如提婆达多出佛身血,最终不能免除堕入火坑地狱的恶果。因此,无论用什么方式达到害人的目的,只要陷害他人的心念一起,就属于「恶」。

「贤者」,指既贤能又有德行之人。这裡的「贤者」,是概括之词,不仅指贤人,还有圣人,世间的善人也包括在内。儒家孔子有三千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贤人。小乘佛法中亦有七贤位,大乘佛法更有贤位菩萨、地上菩萨和等觉菩萨,前者属于贤位,后者则是圣位。

「仰天而唾」,就是面朝天上吐口水,这是一个比喻,用天来比喻圣贤的心量广大如虚空,又如日月垂照大地,不捨昼夜。「唾不至天,还从己堕」,唾吐虚空,口水真的能吐到天上去吗?吐不了多高,立刻就会掉下来,掉到自己身上,所以「还从己堕」,不但伤害不了贤者,果报还自受,很快就会自食恶果。

「仰天而唾」也可譬喻上下的隶属关係,如在下位者对上位者心中怀恨,恶骂、诅咒或在背后放冷箭,不论是心恶、口恶、身恶,就如同「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

「逆风扬尘」,则是譬喻平辈间的关係。「风」,有顺风、有逆风。顺风走路,风从背后吹来,就像有股力量推动着行人向前。逆风则相反,风从前面吹来,阻碍行者前进。在逆风的情况下,假使手握灰土向前面的人丢过去,由于逆风反吹,灰尘不但投不到对方,反而立刻回扑到自己身上,让自己狼狈不堪,受害的终究还是自己,所以说「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

「贤不可毁,祸必灭己」,日常生活中处处要谨慎小心,不可陷害贤者和圣者,也不能陷害一般人。无论对上、对下、对平辈,假使让对方在身体、心理、名誉或财物上有所损失,不久的将来,自己就要承受恶果,乃至自取灭亡。

这一章用譬喻补充说明前一章「恶还本身」的道理。「还从己堕」、「还坌己身」,表示自遭罪过。所谓自遭罪过,一是现前受大众责难,二是将来的因果报应。为什么?所谓的贤人,对整个社会、国家、乃至人类,具有重大贡献和影响力,就像是社会上的精神领袖,一言一行都具有潜移默化、影响他人弃恶从善的效果。大众只要想到贤人,心中就产生光明,就增长行善的信念,如儒家所说的「见贤思齐」;恶人正好相反,无恶不作,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假使毁辱贤者,不但立刻会招来社会舆论的批评和指责,未来也难免恶业苦果。


第九章 返本会道 
(一)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指此言为佛所说,非普通人所讲。「博闻爱道,道必难会」,此处所谓的「博闻」,是指只听闻佛法,觉得佛法的道理很好,专门在文字上下功夫,记一些名相,但不知道依教修行,不能体悟佛法的精髓,始终与道相违背,所以说「道必难会」。

《八大人觉经》云:「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为何这裡却说「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呢?「道」有二种: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是通达无为法的一种管道,无为法才是真正的道。「博闻」是属于有为法,是方便行者趋向正道的桥樑,假使误把「博闻」当作道,产生了执着,知而不行,就没有办法契悟无为的道理。

相反地,有些人认为多学无益,所以不需要听经闻法,只要念一句佛号就够了,同样误解了「博闻爱道,道必难会」的意义,也是一种偏见、一种邪见。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多听多闻,解行并重,对于经藏、律藏、论藏的道理,对于什么是顿?什么是渐?都要了解。

这一章是讲「闻而不行」之过。多闻无过,但是听闻之后要能融会贯通,使之博而约,约而后精,精而后明。「明」,就是归于心地,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博闻」就于道无害。

明白这个道理了,依教奉行,必能「会道」。反之,假使闻而不行,「道必难会」,虽然知道很多佛法的道理,充其量不过是个佛教学者,而不是佛法的行者。现代社会学佛的人,观念偏颇便会走两种极端路线:一种是专门作研究、着书立说;一种是执着行门、不涉典籍。这两种都是偏差的观念。

以念佛来说,有些人认为不需要听经闻法,只要念一句佛号就好了,但假使不了解教理,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念佛,这样念佛也不容易相应。

念佛有四种: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要了解其中的道理,就需要「博闻」。了解道理之后,才知道实相是最高、最究竟的念佛法门。「念」有几种解释:一种是口念;一种是摄心默念;另一种则是达到「念而无念」的境界。「念而无念」,就是真正悟道了。

「道必难会」,「会」即是会心体悟。只知道闻法,而不能与日常生活相应,就不容易体悟圣道。假使博闻与修行并重,定慧等持,会道之期指日可待。

(二)

「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志」,是心愿、心志,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要时时刻刻安住在正念、正道上,就称为「奉道」。安住正念、正道,才是真正的大道。

就佛法而言,不起贪、瞋、痴,就是「志」,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返照自己的心念,起了贪、瞋、痴,马上觉察、觉照,立即改过,安住在正念上,这就是「奉道」。更进一步,要慈悲为怀,经常提醒自己要发慈悲心,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但要坚守这念慈悲的心愿,还要奉行、实践,分分秒秒、动静閒忙,都要具足慈悲。例如,不但不杀生,而且要吃素,时时刻刻长养慈悲心,这就是「奉道」。

「守志奉道」有事、有理,就事上而言,最简单的就是要持戒,持戒以明其志。所以,这裡的「志」就是要发心持清淨戒。持清淨戒就能得解脱,守一条戒,就解脱一个烦恼。不但要坚守志愿,还要奉行不懈,才能真正解脱烦恼。佛法强调要事理圆融,事上要信受奉行,事上做到了,理就现前,否则「道必难会」。

「守志奉道」也有层次上的差别。人道是以五戒为本,自己要坚定信心,相信五戒是人道的因,一定要将五戒持守清淨,这就是「守志」。在日常生活中,确确实实行五戒,就是「奉道」。假使要成就生天之福,就要以十善为目标,志在十善,奉行十善。

出家众除了五戒、十善以外,更要以四谛为「志」。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了解道理、坚信不移就是「守」。然后依据道理,一点一滴去实行,就属于「奉道」。

四谛是寂灭道、涅槃道,要想达到寂灭、涅槃的境界,就要依四谛的方法修行。修四念处观就是修行的具体实践,依之而行,能使行者达到离欲、寂静、无为的境界,证到我空,乃至证得声闻果位。菩萨以六波罗蜜为志,在日常生活中,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奉道」。

「奉道」也有深浅之别,譬如布施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这些都属于有为法,最后要由有为到达无为,这念心达到三轮体空,就是更进一步的「奉道」。最高的道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直截了当,心就是道、心就是佛。佛教的思想不外乎守志奉道,能够「守志奉道」,才能真正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三)

儒家、道家也讲「守志奉道」。《大学》中有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要想统一天下,先要将国家治理好,未有国未治而天下平者。「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想治国得先齐家;要想齐家先要修身,人格要完整。这八条目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以儒家来说,坚守三纲领就是「守志」,奉行八条目就是「奉道」。依据八条目去实行,便能达到三纲领所立定的目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以真正的儒者也能契入佛法;而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对儒家的思想也能通达了解。

佛法讲中道实相,儒家亦谈中道,如《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执厥中」就是「守志奉道」,诚守中庸之道。这念心要觉悟,要保持觉性,觉性是本具的,本具的觉性就是道。虽然觉性本具,然而不经过一番功夫,道也不容易现前。

在中国有关道的论述,可追溯至黄帝问广成子什么是「道」?广成子答:「至道之精,窈窈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注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至道」,是最高的道。「窈窈冥冥」、「无视无听」,即是无能无所。若视,则有能视所视;若听,则有能听所听;若无视无听,就只有绝对的这念心现前。「抱」即是「守」,守着这念心。修道,就是要时刻守住这念绝对的心。「抱神以静」,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要经常存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动静閒忙,都要能保任,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最高的道。

「必静必清」,要保持宁静与清淨,心中不要有烦恼,有了烦恼就要检讨改进。「静」就是智慧,「清」就是没有贪、瞋、痴、慢、疑、邪见种种烦恼,这念心像一面镜子、像一潭止水,这样就能「形将自正」,无论是心形、身形,自然而然就能端正。

「无劳汝形」是调身的方法,身体不可以太疲劳,也不可以太放逸,这样心神才能安定。「无摇汝精」,要时时刻刻安住这念心,不打妄想。然后「慎内」、「闭外」,「慎内」是很微细的,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只起善念不起恶念,不能有丝毫的妄想,所谓「观机于心意初动之时」,时时刻刻注意这念心,有了妄想马上觉察、觉照。「闭外」,关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使其向外攀缘、为六尘境界所染着。

「多知为败」,只有第一知,没有第二知、第三知,这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道。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是知?是不知?起了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就成了「多知」。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念念迁流,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全部现前。

伏羲画八卦,一阴一阳,认为世界万象由此阴阳和合而产生。《易经》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变化而成六十四爻。这些不外乎都是这念心的变化,即一生二、二生三。「守道」就是要守住这念心,不生二、三念,这样就是绝对的境界,安住在这念心,才是最实在的。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只有当下一念,这一念就是觉性,时时刻刻都要觉察、觉照、觉悟,守着这一念觉心。「以处其和」,任心自在,「任」就是保任,守住这念心,行住坐卧不离当念,安详自在,不缓不急,不生不灭的大道就能现前。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这是说明道的作用,假使能够依照这个原则来实践,就能成为天上之皇、人中之王。以佛法来讲,即是成佛,为天中天、圣中圣;就道家而言,就是修心成道的境界。

所以,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心虑专一,到达最高的禅定境界,则「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就能产生无穷的神通变化,也能通达众多的道理。故上与日月同光,下与天地同长,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也。道家认为,长生不死的境界就是道。黄帝问广成子时,广成子已经一千二百岁,然其形貌未衰,如年轻人一般。

这是道家所讲的道,要时时刻刻「抱神以静」,要「慎内闭外」,起心动念要谨慎,「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使之「必静必清」。这念心要保持清楚明白,假使妄想多了,神即昏聩,精神就会迷迷煳煳。从这个观点来看,道家亦谈「守志奉道」。

(四)

佛法讲渐修与顿悟,人道、天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都属于渐修。所谓「理则顿悟,事非顿除」,无论是渐修或顿悟,都需要智慧,所以要「博闻」。了解教理,才能知道正确的修行方法。譬如医生既要知道病源,也要清楚药方,才能开方配药,为人治病。「博闻」就如同了解药的属性及药方的配法。

药配好之后,病人一定要吃药,病才能痊癒;假使只执着博闻,却不知落实修行,就如只知道药方,却不知服药,仍然无法治病,所以「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就是服药,假使能够「守志奉道」,则「其道甚大」,才能契悟大道,契悟盖天盖地的这念心。

道有多大?端看每个人悟道的深浅。守五戒,就悟到人道之理,享人间福报;若以十善为志,奉行十善道,果报就在欲界天;以四禅八定为志、为道,果报最高在非想非非想处天;奉四谛以为道,就能证空性、得涅槃,证罗汉果;以十二因缘为志、为道,就能证缘觉果;志在菩萨,以六波罗蜜为志,奉行菩萨道,当六波罗蜜修证圆满时,就能成就佛的果位。若以顿悟为志,又能站得住、站得长,当下就证到清淨法身佛、圆满报身佛,乃至千百亿化身佛,这个道非常广大,盖天盖地、无有边际。

无论是顿悟或是渐修,都要「守志奉道」。然而,道有深浅,修道、奉道当以何为根本?在家居士以五戒、十善为根本;出家比丘、比丘尼受了三坛大戒,虽然志在菩提、涅槃,仍不能离开五戒、十善,因为戒是根本。即使是修证「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佛道,还是要在人道成就,仍然以五戒、十善为基础。所以,假使还不能体悟甚深的「道」,也不妨碍检讨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守好五戒、十善?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要盖最高的楼、最高的宝塔,一定要先将地基打稳才行。

老子讲的道,也有事、有理。《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分为二种:一种是文字语言可解释者,一种是无法以语言文字形容者。「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言说之道,绝非永恆不变之道、绝非真正的大道。能言之道,只是一种方便,藉由这种方便管道,目的是要引导行者达到无为的大道。

「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讲出的种种名相,都是安立假名,这些名称也会因人、地、时而变化,例如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这些名相都是假名。现在所讲的「道」,也是一个假名。所谓「藉假显真」,如果不讲,大众无所遵循。所以,如果执着假名,就落入渐次、落入阶级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了名称,就落入现象界,就有成有坏、有始有终。「无,名天地之始」,究竟的大道,并没有所谓的开始。「无」,即佛经中所说无形无相、无始无终的本具自性,也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契悟了这念心,心亦了不可得,就安住在实相境界。马祖大师云:「心即是佛」,是从「有」的观点来讲。这裡所说的是「非心非佛」,是站在最高境界来讲。达到最高的境界,也不妨碍「即心即佛」,这就是方便。

所以,佛法的道理很深,不能偏执一边,要事理圆融。假使只是「博闻爱道」,而没有「守志奉道」,道是不会现前的。相反地,认为「博闻爱道,道必难会」,而不听经闻法,又产生执着、落入一边。所以,不但要「博闻爱道」,进一步要「守志奉道」,这样依教奉行,事理圆融、解行并重,这一生就能得到解脱,真正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第十章  喜施获福
(一)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本章的主旨是「助施得福」。文分二部分,前半段讲布施和助施的功德果报,后半段则以譬喻说明布施和助施功德广大、无有穷尽。

「施」,即布施。布施助人,不但能让受施者离苦得乐,布施这个法门也能捨除自己的悭贪,既能自利又能利他,所以布施属于菩萨法门之一。佛法告诉我们,凡事不离因果,悭贪者难逃贫穷的恶果,乐施者能获富贵善报,捨弃悭贪,心也能够得到清淨。《地藏经》云:「捨一得万报」,布施一块钱,将来就能得无量的功德果报,由此可知,布施的功德非常殊胜。

除了布施,这一章还讲助施。所谓「助施」,就是帮助他人成就布施的功德。举例来说,某甲的经济状况不好,但他想要发心布施,这时,我们把自己的财物布施给他,帮助他成就布施的功德,这就是助施。

助施,不仅限于财物,也可以用体力或言语帮助他人圆满布施。什么是体力上的助施?譬如看到人家布施物品,自己可以出点力,帮忙拿、帮忙搬运,协助对方完成这项功德。什么是言语上的助施?随喜讚歎他人的发心、讚歎布施的善报,这就是「随喜功德」。

帮助他人成就善法功德,也能拓展自己的心量。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希望成就对方的功德,完全是无人相、无我相的布施,所成就的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果报。所以,助施──随喜他人的布施、讚歎他人的发心,功德也是无量无边。

布施和供养的意义不同,布施是基于慈悲心,供养则是出自恭敬心。看到他人穷困潦倒,自己生起慈悲心,帮助对方,这就是一种布施。供养则是对佛、法、僧三宝,对师长、父母的恭敬奉养。下对上的赠予,称为供养;平辈或对下的赠予,则称为布施或施捨。

布施是大乘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法门之一,六波罗蜜以布施为首,布施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财施,是布施钱财;法施,是演说佛法,令众生远离烦恼、心得清淨,乃至于开悟;无畏施,则是以自己的力量,安慰他人,使之离开怖畏。佛经中所说的布施,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随人所需,皆悉给予,无一不可布施。

大乘菩萨修六度,每一度都要修证圆满,才能圆成佛果。怎么样才是六度圆满呢?佛经上记载,释迦牟尼佛过去修菩萨行时,曾为忍辱仙人,当时歌利王以利剑割截忍辱仙人的身体,当仙人的双手双脚都被砍断时,他不但毫不怨恨歌利王,还如饮甘露,而且发愿成佛之后,第一个要度的人就是歌利王。

歌利王怎么样也不相信忍辱仙人所说的话,忍辱仙人就告诉歌利王:「如果我所说的话是真实的,被砍掉的手脚会立刻回复原状。」忍辱仙人一说完,手脚就复原了,连一点伤痕都没有。一般人以为这是神话,其实这不是神话,由于忍辱仙人已经证到三昧,所以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忍辱有忍辱三昧、持戒有持戒三昧、布施有布施三昧。六度修圆满了,就能心想事成,所谓思衣衣至、思食食来,心念一起,就能成就一切功德,这就是三昧成就。菩萨修六波罗蜜,每一波罗蜜都要修证圆满,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三大阿僧祇劫修福德和智慧,一百劫修相好庄严,六度万行都要证到三昧境界,才能圆成佛果。

(二)

释迦牟尼佛过去生行菩萨道,修无上大布施。有一世,释迦牟尼佛生为太子,生性乐善好施,只要有东西就布施出去,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大施太子。国库的财宝逐渐被大施太子布施的所剩无几,然而当时国家正值乾旱,全国飢荒,很多人都饿死了。大施太子生起大慈悲心,想要布施赈灾、救助难民,可是自己一无所有,怎么布施呢?

太子想到龙王有一颗摩尼珠,能够兴风作浪,也能普降甘霖……由于龙王的摩尼珠能够现出种种神通妙用,所以又称为如意珠。修行也是如此,三昧成就了,也会有无量的功德、种种的神通妙用,能得到种种感应。

大施太子心想,如果能得到龙王的如意珠,要什么有什么,就可以解决灾民的痛苦。由于太子历劫修行有所成就,当他起心动念,想得到龙王的如意珠时,便感动龙王将如意珠献给太子。大施太子拿到如意珠后,大行布施,赈灾济民。

然而,龙群发现如意珠不见了,得知在大施太子手上,就趁太子不注意时,将如意珠偷走。大施太子失去了如意珠,没有办法布施赈灾,眼见人民处于苦难之中,便发愿要将海水挑乾,直到拿到如意珠为止。

大施太子走到大海边,一担一担地拚命挑水,挑到瘦骨如柴,最后昏倒在地上,奄奄一息。四大天王被太子精进的菩萨行所感动,就一起帮太子挑水。四大天王神通广大,过不了多久,海水就少了二分之一。如果海水被挑乾,虾兵、蟹将、龙子、龙孙就没命了。龙群吓坏了,只好拿出如意珠献给大施太子。

一般人听了这个公桉,一定觉得大施太子很愚痴,假使没有四大天王的帮忙,一个人怎么可能挑乾海水呢?但是,对于修菩萨道的行者而言,如果认定这件事必须要做,就是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也要一直做下去,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

虚云老和尚朝礼五台山就是如此,三步一拜,朝了三年,无论颳风、下雨、下雪,从未停止,甚至差点冻死在路边。虚云老和尚的精进,感应了文殊菩萨来救助。如果虚云老和尚没有恆心、耐心,怎么能感动文殊菩萨?怎么能圆满自己的功德?所以我们做一件事,只问当下做得正不正、对不对?如果是正的、对的,就要去做,要有信心、耐力,最后一定能成功。

(三)

大乘菩萨修布施,无论任何事物都愿意布施,乃至于自己的身命财产,布施之后,不但没有怨言,且心生欢喜。舍利弗尊者过去生也曾发愿修菩萨行,当舍利弗尊者发起菩萨愿心时,便感应天魔前来阻挠。

天魔变化成一个在路边哭哭啼啼的小孩,舍利弗看到了,心想:「这小孩哭哭啼啼的,一定有伤心的事,自己既然发了菩萨心,任何苦难都要救济。」舍利弗尊者便上前询问这小孩,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小孩说:「我母亲生了重病,必须要有修道人的眼睛才能治癒,否则必死无疑,但是现在世界上已经找不到真正的修道人了,所以我才会哭得这么伤心。」

舍利弗一听,就说:「我是个修道人,而且发愿修菩萨行,我可以将眼睛挖出来给你,成就你的孝心。你赶快将我的眼睛拿回去给母亲治病,以保全她的性命。」说完,舍利弗立刻就把眼睛挖出来送给小孩。小孩一看,说:「哎呀!你挖错眼睛了,你挖了左眼,可是医生说要右眼才有效。」舍利弗想了一想,实在是自己的疏忽,没有问清楚对方要的是哪一隻眼睛,于是又将右眼挖出来布施给小孩。小孩拿到眼睛,闻了一闻,说:「你的眼睛又腥又臭,哪裡是修道人的眼睛?你不是真正发菩萨心的人!」

左眼、右眼都挖出来布施了,对方不但不感谢,还说眼睛是臭的。舍利弗心想:「算了!众生如此根劣难度。」便退失了度众生的菩提心。天魔如愿,令舍利弗退失菩提心后,就说:「好吧!好吧!眼睛还给你。」当天魔将两眼还给舍利弗时,舍利弗才知道菩萨道难行。释迦牟尼佛坚持修行圆满菩萨道,最后才能成佛;而舍利弗退失行菩萨道的愿心,因此只证了阿罗汉果。所以圆满布施度不是易事,必须有大愿心、大愿行。

布施能够得福,假使不布施,福德就不容易成就。然而,如果布施只是为了自己求福德,就是权教菩萨,还没有契入实相,因为还执着福德。所以,修布施的时候,心中没有能施者、没有所布施的财物、也没有接受布施的对象,了达诸法缘起,缘起性空,无有一法可得,当体即空,最后连空也不执着,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就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所以,布施不但可以得到俗谛的福报和真谛的功德,也能契入中道实相,成佛种智。

(四)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佛」,即释迦牟尼佛。「睹人施道」,「睹」是看,看见他人修布施、行菩萨道。「助之欢喜」,马上随喜讚歎,称扬对方是真正修菩萨道的人,功德不可思议。自己欢喜讚歎,也能令对方心生欢喜。

〈普贤十大愿〉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有些人看到别人修布施,不但不随喜讚歎,甚至讲风凉话:「修行学佛不要太迷信!」「把钱财布施道场、供养三宝,还不如自己留着享用。」看到他人发心布施,自己做不到,便讲一些讽刺的话,这就是凡夫众生的烦恼。「助之欢喜」,随喜讚歎,一方面可以除去自己的嫉妒心,另一方面则能成就大功德,受施者、能施者和助施者,都能分享很大的功德和福报。

丛林道场中,过堂时都会唱诵祝愿偈:「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获无碍辩。」如果听到了祝愿偈,心生欢喜、讚歎,也是一种助施。无论见到他人成就任何功德,都欢喜讚歎,并协助对方圆满功德,这就是助施。帮助人家成就功德和福报,也就是成就自己的功德和福报。

「沙门问曰」,「沙门」是指修行人。在佛陀时代,只要是修行人,都可称为沙门,外道也可以称为沙门,然而这裡的沙门,专指佛教的出家众而言。

「此福尽乎?」布施、助施的福报有没有穷尽?假使福报有穷尽,就不能称为大。此处讲「得福甚大」,既然如此,这个福报、功德就是无穷尽的。

「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譬如一炬之火」,就好像是以一支火把为火种,「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另有数百千人,各各带着未点燃的火把来取火,一个传一个,乃至传十个、百个、千个、万个……。「熟食除冥」,点着的火把不但可以熟食、煮东西,还可以除冥、照破黑暗。不管是熟食或除冥,原先的火种虽然被分出去成为几百、几千,乃至几万支火把,它的光亮及功用跟原来一样,并未减少一丝一毫。

「此炬如故」,原来的火把不但没有减少其光芒,反而将附近地区照得更明亮。原先一支火把,只能照亮一个小区域,现在有十人、百人、千人、万人,将火种的火分照出去,就使光明遍照,照亮的区域愈来愈大。

「福亦如之」,布施和助施所获得的福报就像这火把一样,可以无穷尽地传布下去,不但光明没有丝毫减少,反而遍照十方。「福亦如之」,布施和助施的福报也是如此,不但不减少,福报反而愈来愈大。在佛法上来讲,就是「灯灯相传,光光相照」。

这一章讲布施和助施得福,并且举了譬喻来形容布施和助施的功德无穷无尽。我们布施、助施,不但不会减损一丝一毫,福德果报反而愈来愈大,生命也会愈来愈光明。


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一)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前一章讲布施与助施的功德果报,这一章则是较量供养的福田殊胜差别。供养善人、持五戒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三世诸佛,以及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福田一层比一层大,功德也愈来愈殊胜。

一般人不了解这些道理,以为布施给好人或坏人都是一样的,修庙、盖学校、设立孤儿院也都一样,都是做善事。事实上,每一件善事所成就的功德和果报都不同,不但不同而且相去甚远。以布施建设道场而言,也要看这个道场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是不是一个正法道场?这当中的差别是很大的。

假使不明白布施供养当中差别的道理,就会有所误解。例如,很多人认为只要布施济穷就是功德,为什么要去供养三宝、出家众?所以本章的目的,就是要令大众产生正知正见。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佛言」,指释迦牟尼佛所说。「饭」即是供养,狭义来说,是指以饮食供养;广义而言,则包含物品、钱财等种种供养。「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意即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

就儒家而言,善人就是君子,恶人即是小人。恶人的行径,不是偷鸡摸狗,就是吃喝嫖赌、绑票、勒索、杀盗淫,甚至造五逆十恶。善人的心中光明磊落,即使没有丰功伟业,至少不会做出伤风败俗或违背法律的事情。恶人的人品、道德,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绝对是不如善人的,所以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这裡所谓的善人和恶人,是以社会上的道德、法律为标准,然而这只是一般的好人,但仍是凡夫,内心尚未脱离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烦恼。

「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供养一千个世间上所谓的好人,不如供养一位受持五戒的人,因为受戒、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不做坏事就好了,何必持戒?」但是心善、不做坏事,是以什么为标准?衡量的标准有高有低、有粗有细。世间上的善人、恶人,是以法律和道德观念来判别;佛法的标准比一般社会所认定的标准要严格许多,至少要能受持五戒,才算是善人。

就在家居士而言,受了五戒就成为戒弟子,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也称为近事男、近事女,如果受了八关斋戒,就称为近住男、近住女──因为与圣人的品位接近了,所以称为「近住」。戒也有层次上的差别,如: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受戒、未受戒,或是持守的戒别不同,功德果报也有显着的差异。

每一条戒都有积极与消极的涵义,能够兼顾二者,就是真正的菩萨行。举例来说,五戒第一条不杀生戒,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慈悲心的表现。不杀生,不但不杀人,连动物、植物都不能损伤,这是消极地不害物命;以积极面来说,还要救生、放生和吃素。能够做到这些,就有无量的福报。

第二、不偷盗。不予而取,就称为「盗」。五戒当中的不偷盗戒,主要是指身手不犯盗戒,不偷取他人钱财。更进一步,要做到眼、耳、鼻、舌亦不犯盗戒。持戒清淨的人,眼根经常收摄在前方三尺的范围内,这样眼根就不容易犯盗戒。假使眼根经常攀缘,有好看的东西就偷瞄一下、遇到漂亮的小姐就多看几眼、别人的书也要偷翻一翻……这就是眼睛犯盗戒。耳朵偷听、鼻子偷闻,这些是属于比较微细的盗戒。

一般寺庙裡的供品是不能随便拿取的,拿了鬼神庙裡的东西,就是盗鬼神物;假使拿了寺院的东西,就是盗常住物,不但犯了盗戒,而且盗三宝物的罪过更大。此外,山上的花草、作物也不可以任意採摘,因为山上的土地除非是未登录地,否则一定是属于私人或国家所有,生长在上面的花草、作物就是有主物,未经主人同意而自行拿取,就犯盗戒。能够清淨持守不偷盗戒,就有无量的功德。

第三、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与夫妻以外的异性产生性行为。出家众受了三坛大戒,不只是不邪淫,而且更进一步地不淫,任何有关男女的事都不能接触,乃至心中也不起淫欲之念;起了淫欲心,便会失去光明、智慧与禅定。

第四、不妄语,就是不欺骗他人。假使言语虚妄不实,使他人因而蒙受损失、遭遇灾难,就是犯了妄语戒;但如果是为了救众生的性命,就可以开缘说方便妄语。过去,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打坐,附近正好有一个猎人在猎捕兔子。兔子无处可逃,最后就鑽到老和尚的长袍下躲起来。猎人追到这裡,问老和尚:「您有没有看到一隻兔子跑过来?」老和尚为了救兔子一命,就回答猎人:「牠从我右边跑过去了。」这就是方便妄语。

五戒中的不妄语戒,还包括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犯了妄语一定会遭受恶报,例如:如有所说人不信受,或常遭诽谤、口气常臭等。所以,时时刻刻都要观照自己的言行,不要因为疏忽犯了口四过。

第五、不饮酒。酒能乱性,也会伤身、误事,所以佛教导大众不要饮酒。

每一条戒都有五位护法善神守护,受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法善神守护。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五戒是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一切戒的基石,持清淨戒,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就能得到解脱。因此,受持五戒的功德不可思议。

明白这些道理了,就知道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成佛种智的殊胜功德。一般人修善,最多只能感得人天果报;生在人道,却不知道持守五戒,耽乐放逸,造诸恶业,将来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受持五戒,未来步步都是光明,远离三涂。由于受持五戒的功德殊胜,所以佛说供养一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受持五戒的人。

(二)

「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受持五戒的人尚未入圣人之流,只是圣人的前方便。须陀洹断了见惑,是证初果的圣人,再经七番生死,便能证得阿罗汉,已经入了圣位,所以供养须陀洹的功德果报,又比供养受持五戒者大。

「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供养百万初果罗汉,不如供养一位二果罗汉。二果罗汉即斯陀含,斯陀含天上人间一往返生死,就能证得阿罗汉果。

「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供养千万斯陀含,不如供养一位三果罗汉。为什么供养阿那含有这么大的功德呢?《佛说四十二章经》云:「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阿那含名为「不来」,不再来受生死,在五不还天证罗汉果,因此功德更为殊胜。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供养一亿三果圣人,不如供养一位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中的极果,称之为「无学位」。阿罗汉漏尽烦恼,证到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具六种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堪受人天供养,所以功德更超过三果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阿罗汉已经证到无学位,供养阿罗汉的功德很大,但供养十亿阿罗汉的功德,还不如供养一位辟支佛。因为阿罗汉虽然已经断见惑、思惑,漏尽烦恼,却还有微细的习气未断。

什么是习气?举例来说,以前有一位小孩喜欢偷人家的东西,家人让他接受佛法的薰陶,希望他改掉偷窃的毛病,但恶习难改,这个小孩仍然继续偷东西。于是问他:「你吃、住、穿、用……样样不愁,为什么你还要偷东西?」他说:「如果看到东西不去偷,我心裡就很难过,会发痒。」这就是习气。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虽然已经证到罗汉果,可是听到帝释天的乐神奏乐,他还是不自觉地跟着动起来,这就是习气,即便是阿罗汉圣者,断了见思惑,但心中仍有微细的烦恼,这就是馀习。

凡夫众生不但有习气,而且言行举止也经常有过失,所以不但要戒除习气,还要改正一切不良的行为。行为怎么改?就是要持戒,持一条戒就能改变一个习气;改正一个恶习,就解脱一个烦恼;烦恼戒除,道就会现前。

阿罗汉馀习未断,辟支佛习气尽捨。辟支佛,有独觉和缘觉二种。所谓独觉,在佛未出世时,「春观百花开,秋见黄叶落」,看到外面的境界,就悟到苦、空、无常、无我,契悟空性、无为法的道理。缘觉,则是生值佛世,听闻十二因缘的道理,了悟世间没有什么是可爱、可留恋的,一切有为法,最后都要归于败坏,所以通身放下,一念不生,达到无为的境界。《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辟支佛的境界比阿罗汉高。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就是业有。由此业有,而有生、老、病、死。因为有无明,才会受胎;受了胎,出胎后就有色爱、欲爱和取捨。有了取捨就有业障,有业障就有生,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众生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周而复始,始终在六道中轮迴、无法出离。

缘觉明白十二因缘的道理,知道因为有无明,才有行、识、名色、六入……,所以要先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老、病、死就能全部灭除。思惟十二因缘,契悟无生的道理,就证到缘觉的果位。

罗汉修四谛──苦、集、灭、道,成就戒、定、慧,证五分法身,成就罗汉之慧身,但神通不如辟支佛。所以,供养十亿阿罗汉,不如供养一位辟支佛的功德。


 释经题经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7.09.06-2017.12.24-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