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卷48【禪世界版】3

SN.48.1-20SN.48.21-40SN.48.41-60SN.48.61-177


禮敬那世尊、阿羅漢和遍正覺者

第五篇  大品

《相應部》卷48【禪世界版】3

根相應(相應四十八)

第五品 – 第六品

SN.48.41-60


第五品  衰老品

SN.48.41-50

SN.48.41  屈從於衰老經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at Savatthı in the Eastern Park in the Mansion of Migara』s Mother)。當時,世尊在傍晚從隱退遠離中起來,在最後的陽光中曬著背而坐。

那時,尊者阿難去拜見世尊。抵達後,向他禮敬,一邊按摩世尊的肢體,一邊對世尊說道:「不可思議啊,大德!非同尋常啊,大德!世尊的面色不再清凈和明亮,他的肢體全都鬆弛和起皺,他的身體彎曲,看得見諸根的改變:在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當中。」

「正是這樣,阿難!在青春當中,一個人屈從於衰老;在健康當中,一個人屈從於疾病;而在活著時,一個人屈從於死亡。面色不再清凈和明亮,肢體全都鬆弛和起皺,身體彎曲,看得見諸根的改變:在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當中的改變。」

這就是世尊所說。如是所說後,善逝、大師進一步如是說道:

「對你呸!卑鄙的衰老,

讓美貌褪去的衰老!

迷人的傀儡已經

在年長的年紀下被壓垮。

即使能活一百歲的人

死亡仍然是他的目的地。

一路上死亡不赦免任何人

而是來壓垮一切。


SN.48.42  優那波婆羅門(The Brahmin Unnabha)經

在舍衛城。那時,優那波婆羅門去拜見世尊,與世尊相互致意。致意與寒暄後,在一旁坐下,優那波婆羅門對他說道:

「喬達摩先生!這五根有不同的諸領域,不同的諸屬地;他們不會經歷彼此的屬地和領域。是哪五種呢?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那麼,喬達摩先生!因為這五根有不同的諸領域,不同的諸屬地;它們不會經歷彼此的屬地和領域,它們的皈依處是什麼呢時?並且經歷它們的屬地和領域的是什麼呢?」

「婆羅門!這五根有不同的諸領域,不同的諸屬地;他們不會經歷彼此的屬地和領域。是哪五種呢?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那麼,婆羅門!這有不同的諸領域,不同的諸屬地,不會經歷彼此的屬地和領域的五根 – 它們皈依於意,並且意經歷它們的屬地和領域。」

「可是,喬達摩先生!意皈依於(takes recourse in)什麼呢?」

「婆羅門!意皈依於念。」

「可是,喬達摩先生!念皈依於什麼呢?」

「婆羅門!念皈依於解脫。」

「可是,喬達摩先生!解脫皈依於什麼呢?」

「婆羅門!解脫皈依於涅槃。」

「可是,喬達摩先生!涅槃皈依於什麼呢?」

「婆羅門!你已超越了詢問的範圍。你沒有能夠抓住詢問的限度。婆羅門!因為梵行是以涅槃為其立足處,以涅槃為其目的地,和以涅槃為其最終目標的。」

那時,優那波婆羅門已經喜歡和高興於世尊所說,起座向世尊禮敬,然後右繞離開。

那時,在優那波婆羅門離開後不久,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設想在一座有尖頂的屋子或廳堂,對著面向東邊的窗戶,太陽正在升起。當光線進入窗戶,它們會在哪裡安頓?」

「大德!在西邊的牆上。」

「同樣的,比丘們!優那波婆羅門已經獲得對如來的信念,它已安頓,深入根植,已得到建立,堅定不移。它不會被任何沙門、婆羅門、天神、魔羅天或在此世間的任何人所除去。比丘們!假如優那波婆羅門此刻死去,不會有任何讓他再來到此世間的束縛。」


SN.48.43  沙祇多(Saketa)經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沙祇多城漆黑林的鹿園(at Saketa in the Añjana Grove, in the Deer Park)。 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比丘們!有一個呈示的方法(法門),經由它五根變成五種力量(五力),而五力變成五根嗎?」

「大德!我們的教法根植於世尊,由世尊引導,以世尊為皈依(recourse)。大德!如果世尊能闡明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導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比丘們!有一個呈示的方法(法門),經由它五根變成五種力量(五力),而五力變成五根。那麼,比丘們!那呈示的方法是什麼呢?信念根者,就是信念的力量(信念力);信念力者就是信念根。活力精進根者,就是活力精進的力量(活力精進力);活力精進力者就是活力精進根。念根者,就是念的力量(念力);念力者就是念根。定根者,就是定的力量(定力);定力者就是定根。慧根者,就是慧的力量(慧力);慧力者就是慧根。

比丘們!設想有一條河向東趨向、歸向和傾向,在中央有一個島洲。有一個呈示的方法(法門),經由它那條河可以看作有一條水流,可是有一個呈示的方法(法門),經由它該河就可以看作有兩條水流。

那麼,比丘們!是什麼呈示的方法(法門),經由它該河可以看作有一條水流呢?考慮到在島洲東邊的水和西邊的水 – 這就是呈示的方法(法門),經由它該河可以看作有一條水流。

那麼,比丘們!是什麼呈示的方法(法門),經由它可以看作有兩條水流呢?考慮到在島洲北邊的水和南邊的水 – 這就是呈示的方法(法門),經由它該河可以看作有兩條水流。

同樣的,比丘們!信念根者,就是信念的力量(信念力);信念力者就是信念根。活力精進根者,就是活力精進的力量(活力精進力);活力精進力者就是活力精進根。念根者,就是念的力量(念力);念力者就是念根。定根者,就是定的力量(定力);定力者就是定根。慧根者,就是慧的力量(慧力);慧力者就是慧根。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這五根,一位比丘,通過諸煩惱的摧毀,在此當生進入和住於無煩惱的心解脫,慧解脫,親自用證智實現它。」


SN.48.44  東門屋(The Eastern Gatehouse)經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東門屋。在那裡,世尊對尊者舍利弗如是說道:「舍利弗!你有那信念,當信念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當慧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嗎?」

「大德!在這裡,關於這個,我不因循對世尊的信念:當信念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當慧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那些還未知道、看見、了知和以慧接觸這個的人 – 他們關於這個會不得不因循其他人:當信念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當慧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可是,那些已經知道、看見、了知和以慧接觸這個的人 – 他們關於這個會沒有困惑或懷疑:當信念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當慧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

大德!我是一個已經知道、看見、了知和以慧接觸這個的人。關於這個我沒有困惑或懷疑:當信念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當慧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

「很好!很好!舍利弗!那些還未知道、看見、了知和以慧接觸這個的人 – 他們關於這個會不得不因循其他人:當信念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當慧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可是,那些已經知道、看見、了知和以慧接觸這個的人 – 他們關於這個會沒有困惑或懷疑:當信念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當慧根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有無死作為其立足處,有無死作為其目的地,有無死作為其最終目標。」


SN.48.45  東園經 (1)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當多少根已親自得到修習和培育時,一位諸煩惱已經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呢?」

「大德!我們的教法根植於世尊,由世尊引導,以世尊為皈依(recourse)。大德!如果世尊能闡明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導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一根,一位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是哪一根呢?就是慧根。比丘們!對於一位具慧的聖弟子來說,隨之而來的信念變得穩定,確隨之而來的活力精進變得穩定,隨之而來的念變得穩定,隨之而來的定變得穩定。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這一根,一位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SN.48.46  東園經 (2)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當多少根已親自得到修習和培育時,一位諸煩惱已經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呢?」

「大德!我們的教法根植於世尊,由世尊引導,以世尊為皈依(recourse)。大德!如果世尊能闡明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導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兩根,一位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是哪兩根呢?就是聖慧和聖解脫。因為他的聖慧是他的慧根;他的聖解脫時他的定根。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這兩根,一位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SN.48.47  東園經 (3)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

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當多少根已親自得到修習和培育時,一位諸煩惱已經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呢?」

「大德!我們的教法根植於世尊,由世尊引導,以世尊為皈依(recourse)。大德!如果世尊能闡明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導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四根,一位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是哪四根呢?就是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這四根,一位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SN.48.48  東園經 (4)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東園鹿母講堂。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當多少根已親自得到修習和培育時,一位諸煩惱已經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呢?」

「大德!我們的教法根植於世尊,由世尊引導,以世尊為皈依(recourse)。大德!如果世尊能闡明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導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五根,一位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是哪五根呢?就是信念根、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這五根,一位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SN.48.49  賓頭盧(Pindola)婆羅墮若經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拘睒彌城瞿師羅園(Kosambı in Ghosita』s Park)。當時,尊者賓頭盧婆羅墮如是宣說若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是,眾多比丘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並對他說道:「大德!尊者賓頭盧婆羅墮如是宣說若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考慮到什麼原因時,尊者賓頭盧婆羅墮如是宣說若究竟智(final knowledge)呢?」

「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三根,賓頭盧婆羅墮比丘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哪三根呢?就是念根、定根和慧根。比丘們!就是因為他已修習和培育三根,尊者賓頭盧婆羅墮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比丘們!這三根的終止於什麼呢?它們終止於摧毀。終止於什麼的摧毀呢?終止於出生、衰老和死亡的摧毀。考慮到它們終止於出生、衰老和死亡的摧毀時,賓頭盧婆羅墮比丘已經如是宣說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這有(being;存在)的狀態不再。」」


SN.48.50  在阿巴那(At Apana)經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鴦伽一個名叫阿巴那的城的鴦伽人中(the Angans, where there was a town of the Angans named Apana)。在那裡,世尊對尊者舍利弗如是說道:「舍利弗!對如來完全奉獻和有完全信心的聖弟子,會容納關於如來或如來的教導的任何困惑或懷疑嗎?」

「大德!對如來完全奉獻和有完全信心的聖弟子,不會容納關於如來或如來的教導的任何困惑或懷疑。

大德!這確實當可期待:一位有信念的聖弟子將以為了諸不善狀態的捨棄和諸善狀態的獲取而激發的活力精進而安住;他將是強壯的,堅定努力,不逃避培育諸善狀態的責任。大德!他的那個活力精進是其活力精進根。

大德!這確實當可期待:一位有信念和活力精進被激發的聖弟子將具念,擁有最高念和靈活性,他記憶和回憶很久以前的所做所言。大德!他的那個念(mindfulness)是其念根。

大德!這確實當可期待:一位有信念、活力精進被激發和念已經建立的聖弟子,已經釋放了對象,將獲得定(gain concentration),將獲得心的一境性。大德!他的那個定是其定根。

大德!這確實當可期待:一位有信念、活力精進被激發、念已經建立和其心集中得定的聖弟子,將如是了知:輪迴是沒有可發現的開始。一個第一點是那些漫遊和遊行、為無明所蓋和為渴愛所束縛的眾生所無法認識的。可是無明,眾多的黑暗的無餘褪盡和息滅:這是平靜狀態,這是莊嚴勝妙狀態,即一切行的靜止,一切獲取的放棄讓渡,渴愛的摧毀,冷靜離欲,息滅,涅槃。大德!他的那個慧是慧根。

於是,大德!當他已經通過這種方式一再奮發努力,通過這種方式一再回憶,通過這種方式一再集中他的心,通過這種方式一再用慧了知,那位聖弟子如是獲得完全的信念:「這與這些我以前只是聽說過的事物,現在我住於已經以身體接觸它們,並且,用慧洞穿它們後,我看見」 大德!他的那個信念是信念根。」

很好!很好!舍利弗!舍利弗,對如來完全奉獻和有完全信心的聖弟子,不會容納關於如來或如來的教導的任何困惑或懷疑。大德!這確實當可期待:一位有信念的聖弟子將以為了諸不善狀態的捨棄和諸善狀態的獲取而激發的活力精進而安住;他將是強壯的,堅定努力,不逃避培育諸善狀態的責任。舍利弗!他的那個活力精進是其活力精進根。

舍利弗!這確實當可期待:一位有信念和活力精進被激發的聖弟子將具念,擁有最高念和靈活性,他記憶和回憶很久以前的所做所言。舍利弗!他的那個念(mindfulness)是其念根。

舍利弗!這確實當可期待:一位有信念、活力精進被激發和念已經建立的聖弟子,已經釋放了對象,將獲得定(gain concentration),將獲得心的一境性。舍利弗!他的那個定是其定根。

舍利弗!這確實當可期待:一位有信念、活力精進被激發、念已經建立和其心集中得定的聖弟子,將如是了知:輪迴是沒有可發現的開始。一個第一點是那些漫遊和遊行、為無明所蓋和為渴愛所束縛的眾生所無法認識的。可是無明,眾多的黑暗的無餘褪盡和息滅:這是平靜狀態,這是莊嚴勝妙狀態,即一切行的靜止,一切獲取的放棄讓渡,渴愛的摧毀,冷靜離欲,息滅,涅槃。舍利弗!他的那個慧是慧根。

於是,舍利弗!當他已經通過這種方式一再奮發努力,通過這種方式一再會議,通過這種方式一再集中他的心,通過這種方式一再用慧了知,那位聖弟子如是獲得完全的信念:「這與這些我以前只是聽說過的事物,現在我住於已經以身體接觸它們,並且,用慧洞穿它們後,我看見。」 舍利弗!他的那個信念是信念根。」

第五品衰老品終。


第六品  野豬洞(THE BOAR』S CAVE)品

SN.48.51-60

SN.48.51  薩羅(Sala)經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薩羅的一個婆羅門村拘薩羅國人中。 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正如在動物當中的獅子,眾獸之王,在力量、速度和勇氣方面,被稱為在它們當中最為殊勝的。同樣地,在有助於正覺的諸狀態當中,慧根被宣稱為為了正覺的成就最為殊勝的。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有助於正覺的諸狀態(覺分法)呢?比丘們!信念根是一種有助於正覺的狀態(覺分法),它導向正覺;活力精進根是一種有助於正覺的狀態(覺分法),它導向正覺;念根是一種有助於正覺的狀態(覺分法),它導向正覺;定根是一種有助於正覺的狀態(覺分法),它導向正覺;慧根是一種有助於正覺的狀態(覺分法),它導向正覺。

比丘們!正如在動物當中的獅子,眾獸之王,即在力量、速度和勇氣方面,被稱為在它們當中最為殊勝的。同樣地,在有助於正覺的諸狀態當中,慧根被宣稱為為了正覺的成就最為殊勝的。」


SN.48.52  茉莉(Mallikas)經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名叫屋盧吠羅迦巴的末羅人城的末羅人中。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只要一位聖弟子的聖智還未生起,就還沒有其它四根的穩定性,就還沒有其它四根的穩固。可是當在一位聖弟子中聖智已經生起時,就有其它四根的穩定性,就有其它四根的穩固。

比丘們!正如在一間有尖頂的屋子當中:只要尖頂還沒有裝好,就還沒有諸椽的穩定性,就還沒有諸椽的穩固;可是當尖頂已經裝好時,就有諸椽的穩定性,就有諸椽的穩固。比丘們!同樣地,只要聖弟子的聖智還未生起,就還沒有其它四根的穩定性,就沒有其它四根的穩固。可是當在一位聖弟子中聖智已經生起時,就有其它四根的穩定性,就有其它四根的穩固。

是哪四種呢?信念根、活力精進根、念根和定根。在一位擁有慧的情況下,隨之而行的信念變得穩定;隨之而行的活力精進變得穩定;隨之而行的念變得穩定;隨之而行的定變得穩定。」


SN.48.53  一位有學(A Trainee)經

如是我聞。有一次,世尊住在拘睒彌城的瞿師羅園(at Kosambı in Ghosita』s Park)。

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有一個方法(法門),經由它一位還是有學的比丘,站在一位有學的水平上,可能了知:「我是一位有學。」 而一位超越了修學(無學)的比丘,站在一位超越修學(無學)無學者的水平上,可能了知:「我是超越修學(無學)者」 嗎?」

「大德!我們的諸教誡根植於世尊,由世尊引導,以世尊為皈依。大德!如果世尊能釐清這宣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導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比丘們!有一個方法(法門),經由它一位還是有學的比丘,站在一位有學的水平上,可能了知:「我是一位有學。」 而一位超越了修學(無學)的比丘,站在一位超越修學(無學)無學者的水平上,可能了知:「我是超越修學(無學)者」 。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此方法,經由它一位還是有學的比丘,站在一位有學的水平上,可能了知:「我是一位有學」 呢?

比丘們!在這裡,一位還是有學的比如實地如是了知:「這是痛苦」 ;他如實如是了知:「這是痛苦的集起」 ;他如實如是了知:「這是痛苦的息滅」 ;他如實如是了知:「這是導向痛苦息滅之道。」 這是一個方法, 經由它一位還是有學的比丘,站在一位有學的水平上,了知:「我是一位有學。」

再者,比丘們!一位有學比丘如是考慮「有此處之外有另一個沙門或婆羅門教導這樣真實、真正和如世尊所教導的一個法嗎?」 他如是了知:「在此處之外沒有別的沙門或婆羅門教導這樣真實、真正和如世尊所教導的一個法。」 這也是一個方法,經由它一位還是有學的比丘,站在一位有學的水平上,了知:「我是一位有學。」」

再者,比丘們!有一位是一個有學的比丘了知五種精神上的根(五根):信念根、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The faculty of faith, the faculty of energy, the faculty of mindfulness, the faculty of concentration, the faculty of wisdom)。他還未住於與作為其目的地、其培育、其果和其最終目標的此身相接觸;但是在已經通過慧洞徹它後,他看見。這也是一個方法,經由它一位還是有學的比丘,站在一位有學的水平上,了知:「我是一位有學。」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此方法,經由它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比丘,站在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的水平上,了知:「我是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 呢? 比丘們!在這裡,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的比丘了知五種精神上的根(五根) – 信念根、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The faculty of faith, the faculty of energy, the faculty of mindfulness, the faculty of concentration, the faculty of wisdom)。他住於與作為其目的地、其培育、其果和其最終目標的此身相接觸;並且在已經通過慧洞徹它後,他看見。這也是一個方法,經由它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的比丘,站在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的水平上,了知:「我是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

再者,,比丘們!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比丘了六根 –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和意根。他了知:「這六根將完全和徹底無餘息滅,沒有其他六根將在任何地方通過任何方式生起。」 這也是一個方法,經由它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的比丘,站在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的水平上,了知:「我是一位超越修學者(無學)。」」


N.48.54  諸足跡(Footprints)經

「比丘們!正如適於大象足跡而行的所有眾生的諸足跡,並且大象的足跡由於大小被宣稱在它們當中為最殊勝的一般,同樣地,在導向正覺的諸步驟當中,為了正覺的成就,慧根被宣稱在它們當中最為殊勝。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導向正覺的諸步驟呢?比丘們!信念根是導向正覺的一個步驟。活力精進根是導向正覺的一個步驟。念根是導向正覺的一個步驟。定根是導向正覺的一個步驟。慧根是導向正覺的一個步驟。

比丘們!正如適於大象足跡而行的所有眾生的諸足跡,並且大象的足跡由於大小被宣稱在它們當中為最殊勝的一般,同樣地,在導向正覺的諸步驟當中,為了正覺的成就,慧根被宣稱在它們當中最為殊勝。」


SN.48.55  心材(Heartwood)經

「比丘們!正如在所有的香心材中,紅檀香木(red sandalwood)被宣稱為最殊勝的一般,同樣地,比丘們!在有助於正覺的諸狀態當中(覺分法),為了正覺的成就,慧根被宣稱為在它們當中最殊勝的。

比丘們!什麼是有助於正覺的諸狀態(覺分法)呢?信念根是一種有助於正覺的狀態(覺分法);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一種有助於正覺的狀態(覺分法)。

比丘們!正如在所有的香心材中,紅檀香木(red sandalwood)被宣稱為最殊勝的一般,同樣地,比丘們!在有助於正覺的諸狀態當中(覺分法),為了正覺的成就,慧根被宣稱為在它們當中最殊勝的。」


SN.48.56  已得到建立(Established)經

「比丘們!當一位比丘住於一個事物當中,五根就在他當中得到修習和善加修習。在哪一種事物當中呢?在精進不放逸當中。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精進不放逸呢?比丘們!在這裡,一位比丘面對諸煩惱和諸煩惱的狀態守衛其心。當他如是面對諸煩惱與諸煩惱的狀態守衛其心時,信念根通過修習去實現……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通過修習去實現。

比丘們!通過這一方式,當一位比丘住於一個事物當中,五根就在他當中得到修習和善加修習。」


SN.48.57  梵王娑婆主經

有一次,世尊住在優樓頻螺尼連禪河岸牧羊人的榕樹下,剛好在他完全證悟正覺之後。 那時,當世尊在隱退遠離當中獨處時,心中生起了這樣的反思:「當五根得到修習和培育時,它們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立足處,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目的地,以無死作為它們的最終目標。是哪五根呢?信念根、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當這五根得到修習和培育時,它們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立足處,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目的地,以無死作為它們的最終目標。」

那時,梵王娑婆主以他自己的心知道世尊心中的反思後,正如一位強壯的的男子能伸直彎曲的手臂,或彎曲伸直的手臂那樣快速地在梵天世界消失,出現在世尊面前。他將他的上袍搭到一邊肩膀,向世尊合掌禮敬,並對他說道:「正是這樣,世尊!正是這樣,善逝!當五根得到修習和培育時,它們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立足處,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目的地,以無死作為它們的最終目標。是哪五根呢?信念根、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當這五根得到修習和培育時,它們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立足處,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目的地,以無死作為它們的最終目標。

大德!從前,有一次,我在迦葉圓滿正覺者坐下過梵行生活。在那裡,他們知道我是娑婆迦比丘。大德!通過修習和培育這相同的五根後,我消除了對感官享樂的慾望,並且如是,隨著身體的破裂,死後,我在一個善趣、在梵天世界重生。在那裡,他們知道我是梵天梵王娑婆主。正是這樣,世尊!正是這樣,善逝!我知道這個,我看見這個:這五根得到修習和培育時,它們如何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立足處,以無死作為它們的目的地,以無死作為它們的最終目標。」


SN.48.58  野豬洞(The Boar』s Cave)經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闍崛山野豬洞。在那裡,世尊對尊者舍利弗如是說道:

「舍利弗!把什麼作為利益來考慮時,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用一種對如來和如來的教誡顯示最高的榮譽的方式自我行持(conduct himself)呢?」

「大德!把無上離軛安穩(the unsurpassed security from bondage)作為利益來考慮時,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用一種對如來和如來的教誡顯示最高的榮譽的方式自我行持(conduct himself)。」

「很好!很好!舍利弗!舍利弗!因為考慮無上離軛安穩(the unsurpassed security from bondage)作為利益,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用一種對如來和如來的教誡顯示最高的榮譽的方式自我行持(conduct himself)。

那麼,舍利弗!什麼是無上離軛安穩,當他用一種對如來和如來的教誡顯示最高的榮譽的方式自我行持(conduct himself)時,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把它當作利益來考慮呢?」

「大德!在這裡,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修習導向平靜和導向正覺的信念根。他修習修習導向平靜和導向正覺的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修習修習導向平靜和導向正覺的慧根。大德!這是無上離軛安穩,當他用一種對如來和如來的教誡顯示最高的榮譽的方式自我行持(conduct himself)時,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把它作為利益來考慮。」

「很好!很好!舍利弗!舍利弗!因為這是無上離軛安穩,當用一種對如來和如來的教誡顯示最高的榮譽的方式自我行持(conduct himself)時,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把它當作利益來考慮。

那麼,舍利弗!什麼是最高的榮譽,由於它,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尊敬如來和以如來的教誡來自我行持呢?」

「大德!在這裡,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住於對大師、法、僧團、修學和定的尊敬和恭敬(dwells reverential and deferential towards the Teacher, the Dhamma, the Sangha, the training, and concentration)。大德!這就是最高的榮譽,由於它,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尊敬如來和以如來的教誡來自我行持。」

「很好!很好!舍利弗!舍利弗!這就是最高的榮譽,由於它,一位其諸煩惱已被摧毀的比丘尊敬如來和以如來的教誡來自我行持。」


SN.48.59  生起(Arising)經 (1)

在舍衛城。「比丘們!得到修習和培育的這五根,如果它們還未生起,不會與一位如來、阿羅漢和遍正覺者的出現分離而生起。是哪五種呢?信念根、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The faculty of faith, the faculty of energy, the faculty of mindfulness, the faculty of concentration, the faculty of wisdom)。得到修習和培育的這五根,如果它們還未生起,不會與如來、阿羅漢和遍正覺者的出現分離而生起。」


SN.48.60  生起(Arising)經 (2)

在舍衛城。「比丘們!得到修習和培育的這五根,如果它們還未生起,不會與一位善逝的律分離而生起。是哪五種呢?信念根、活力精進根、念根、定根和慧根(The faculty of faith, the faculty of energy, the faculty of mindfulness, the faculty of concentration, the faculty of wisdom)。得到修習和培育的這五根,如果它們還未生起,與一位善逝的律分離而生起。」

六品野豬洞品終。


SN.48.1-20SN.48.21-40SN.48.41-60SN.48.61-177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8.03.28-2021.02.23-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