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卷35【禅世界版】10

SN.35.1-12SN.35.13-22SN.35.23-42SN.35.43-62SN.35.63-73SN.35.74-83SN.35.84-93SN.35.94-103SN.35.104-113SN.35.114-123SN.35.124-133SN.35.134-145SN.35.146-155SN.35.156-227,和SN.35.228-248


第四篇  六处品

《相应部》卷35【禅世界版】10

六处相应(相应三十五)
第十二品  此世间与诸感官享乐之索(THE WORLD AND CORDS OF SENSUAL PLEASURE)品

SN.35.114-123


SN.35.114  魔罗之网(Mara’s Snare)经 (1)

“比丘们!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眼能认知的诸色。如果一位比丘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欢迎它们,持续秉持它们,他就称为一位已进入魔罗的巢穴,已经受到魔罗之网控制的比丘;魔罗之网已经对他收紧,使他被魔罗的束缚所系,而且魔王波旬(the Evil One)可以对他为所欲为。

比丘们!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耳能认知的诸声音……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意能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mental phenomena cognizable by the mind)。如果一位比丘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欢迎它们,持续秉持它们,他就称为一位已进入魔罗的巢穴,已经受到魔罗之网控制的比丘;魔罗之网已经对他收紧,使他被魔罗的束缚所系,而且魔王波旬(the Evil One)可以对他为所欲为。

比丘们!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眼能认知的诸色。如果一位比丘不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不欢迎它们,不持续秉持它们,他就称为一位没有进入魔罗的巢穴,没有受到魔罗之网控制的比丘;魔罗之网还没有对他收紧,使他不被魔罗的束缚所系,而且魔王波旬(the Evil One)不可以对他为所欲为。

比丘们!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而能认知的诸声音……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意能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mental phenomena cognizable by the mind)。如果一位比丘不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不欢迎它们,不持续秉持它们,他就称为一位没有进入魔罗的巢穴,没有受到魔罗之网控制的比丘;魔罗之网还没有对他收紧,使他不被魔罗的束缚所系,而且魔王波旬(the Evil One)不可以对他为所欲为。”


SN.35.115  魔罗之网(Mara’s Snare)经 (2)

“比丘们!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眼能认知的诸色。如果一位比丘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欢迎它们,持续秉持它们,他就称为一位在眼认知的诸色当中所系,已进入魔罗的巢穴,已经受到魔罗之网控制的比丘;魔罗之网已经对他收紧,使他被魔罗的束缚所系,而且魔王波旬(the Evil One)可以对他为所欲为。

比丘们!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耳能认知的诸声音……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意能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mental phenomena cognizable by the mind)。如果一位比丘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欢迎它们,持续秉持它们,他就称为一位在已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当中所系,已进入魔罗的巢穴,已经受到魔罗之网控制的比丘;魔罗之网已经对他收紧,使他被魔罗的束缚所系,而且魔王波旬(the Evil One)可以对他为所欲为。

比丘们!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眼能认知的诸色。如果一位比丘不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不欢迎它们,不持续秉持它们,他就称为一位在眼认知的诸色当中解脱,没有进入魔罗的巢穴,没有受到魔罗之网控制的比丘;魔罗之网还没有对他收紧,使他不被魔罗的束缚所系,而且魔王波旬(the Evil One)不可以对他为所欲为。

比丘们!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而能认知的诸声音……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意能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mental phenomena cognizable by the mind)。如果一位比丘不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不欢迎它们,不持续秉持它们,他就称为一位在意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当中解脱,没有进入魔罗的巢穴,没有受到魔罗之网控制的比丘;魔罗之网还没有对他收紧,使他不被魔罗的束缚所系,而且魔王波旬(the Evil One)不可以对他为所欲为。”


SN.35.116  去往此世间的终点(Going to the End of the World)经

“比丘们!我说此世间的终点是无法了知的,无法看见的,和通过旅行抵达不了的。可是,比丘们!我也说,不抵达世界的终点,就没有对痛苦的终止。”

世尊说了这个后,就起座进入他的住处。那时,世尊离去后不久,比丘们想道:“学友们!世尊为我们简要地诵说概要(synopsis)而没有详细地阐明义理后,就起座进入他的住处。”  那么,谁能详细地阐明世尊简要诵说的概要的义理呢?” 于是,他们想道:“尊者阿难受到大师称赞,并且为他的同梵行贤智者们所尊重;尊者阿难有能力详细地阐明世尊简要诵说的概要的义理。让我们去拜访尊者阿难,并询问这个的义理吧!”

接着,那些比丘们去拜访尊者阿难,与他相互致意后,在一旁坐下,并告诉他所发生的事情,说道:“让尊者阿难给我们阐明它吧!” 尊者阿难回答道:

“学友们!就象一位欲求心材(heartwood),搜寻心材,到处寻找心材的男子,会忽略一棵树立的有心材的大树的树根和树干,而想到在树枝和树叶当中应该能找到心材一般,你们这些尊者也是这样:当你们与大师面对面时,你们和世尊擦身而过,在想就义理来问我。学友们!因为世尊知所应知,见所应见,他已经成为眼力远见(vision)、智(knowledge)、法、圣者;他是阐释者(expounder)、宣告者(proclaimer)、义理的阐明者(elucidator)、不死之境(甘露)的给予者(giver of the Deathless)、法主、如來。你们本应在那时候向世尊询问义理。当他为你们解说时,你们本应忆持它。”

“阿难学友!世尊当然是知所应知,见所应见,他已经成为眼、智、法、圣者;他是阐释者(expounder)、宣告者(proclaimer)、义理的阐明者(elucidator)、不死之境(甘露)的给予者(giver of the Deathless)、法主、如來。我们本应在那时候向世尊询问义理。当他为我们解说时,我们本应忆持它。可是,尊者阿难受到大师称赞,并且为他的同梵行贤智者们所尊重;尊者阿难有能力详细地阐明世尊简要诵说的概要的义理。就让尊者阿难不觉得麻烦来阐释它吧。”

“那么,学友们!你们听好,并且密切注意我将说的。”

“好的,学友!那些比丘们回答道。尊者阿难如是说道:

“学友们!当世尊世尊简要地诵说概要(synopsis)而没有详细地阐明义理,就起座进入他的住处时,那就是:“比丘们!我说此世间的终点是无法了知的,无法看见的,和通过旅行抵达不了的。可是,比丘们!我也说,不抵达世界的终点,就没有对痛苦的终止。” 我所理解的此概要的详细义理如下:在此世间的一个感知者和一个构想者所依的此世间的那个东西 – 这就称为在圣者之律当中的此世间。那么,学友们!在此世间的一个感知者和一个构想者所在的此世间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眼就是在此世间的一个感知者和一个构想者所依的此世间的那个东西……耳……鼻……舌……身……意就是在此世间的一个感知者和一个构想者所依的此世间的那个东西。在此世间的一个感知者和一个构想者所依的此世间的那个东西 – 这就称为在圣者之律当中的此世间。

学友们!当世尊世尊简要地诵说概要(synopsis)而没有详细地阐明义理,就起座进入他的住处时,那就是:“比丘们!我说此世间的终点是无法了知的,无法看见的,和通过旅行抵达不了的。可是,比丘们!我也说,不抵达世界的终点,就没有对痛苦的终止。” 我就是如此理解此概要的详细义理的。现在,学友们!如果你们希望,就去拜见世尊,并且向他询问这个的义理。当世尊给你们解说它时,你们要如此忆持它。”

“好的,学友!”那些比丘们回答道,并起座去拜见世尊。向他礼敬后,在一旁坐下,告诉他在他离去后所发生的事情,并说道:“那时,我们去见了尊者阿难,向他询问义理。尊者阿难用这些方式、这些术语和这些词句给我们解释了义理。”

“阿难很贤智,比丘们!阿难有大智慧。如果你们问我这个的义理,我也会用阿难已解释的相同方式给你们解释它。这个的义理就是如此,你们应该忆持它。”


SN.35.118  帝释的问题(Sakka’s Question)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那时,天帝释(Sakka, lord of the devas)去拜见世尊,向他礼敬,在一旁站立,并对他说道:“大德!为什么有些众生在这里的当生中没有成就涅槃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些众生在这里的当生中(in this very life)成就涅槃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呢?”

“天帝!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眼能认知的诸色。如果一位比丘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欢迎它们,持续秉持它们,他的识就会依赖于它们,并执取于它们。有执取的比丘不会成就涅槃。

天帝!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耳能认知的诸声音……意能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如果一位比丘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欢迎它们,持续秉持它们,他的识就会依赖于它们,并执取于它们。有执取的比丘不会成就涅槃。

天帝!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众生在这里的当生中没有成就涅槃的原因和理由。

天帝!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眼能认知的诸色。如果一位比丘不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不欢迎它们,不持续秉持它们,他的识就不会依赖于它们,并且不执取于它们。没有执取的比丘会成就涅槃。

天帝!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耳能认知的诸声音……意能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如果一位比丘不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不欢迎它们,不持续秉持它们,他的识就不会依赖于它们,并且不执取于它们。没有执取的比丘会成就涅槃。

天帝!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众生在这里的当生中成就涅槃的原因和理由。“


SN.35.119  五髻(Panacasikha)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那时,乾达婆天神之子五髻去拜见世尊,向他礼敬,在一旁站立,并对他说道:“大德!为什么有些众生在这里的当生中没有成就涅槃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呢?为什么有些众生在这里的当生中(in this very life)成就涅槃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呢?”

“五髻!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眼能认知的诸色。如果一位比丘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欢迎它们,持续秉持它们,他的识就会依赖于它们,并执取于它们。有执取的比丘不会成就涅槃。

五髻!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耳能认知的诸声音……意能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如果一位比丘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欢迎它们,持续秉持它们,他的识就会依赖于它们,并执取于它们。有执取的比丘不会成就涅槃。

五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众生在这里的当生中没有成就涅槃的原因和理由。

五髻!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眼能认知的诸色。如果一位比丘不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不欢迎它们,不持续秉持它们,他的识就不会依赖于它们,并且不执取于它们。没有执取的比丘会成就涅槃。

五髻!有合意的(desirable)、可爱的(lovely)、令人愉快的(agreeable)、讨人喜欢的(pleasing)、感官迷人的(sensually enticing)和撩人的(tantalizing),耳能认知的诸声音……意能认知的诸精神现象(法)。如果一位比丘不在它们当中寻求欢喜,不欢迎它们,不持续秉持它们,他的识就不会依赖于它们,并且不执取于它们。没有执取的比丘会成就涅槃。

五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众生在这里的当生中成就涅槃的原因和理由。”


SN.35.120  舍利弗(Sariputta)经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那时,某一位比丘去拜访尊者舍利弗,与他相互致意。相互致意和寒暄后,他在一旁坐下,对尊者舍利弗说道:“舍利弗学友!与我共住的一位比丘已经放弃修学和回到低俗的生活(还俗)。”

“学友!当一个人没有守卫诸感知根的诸门、饮食没有节制和不致力于觉醒时,就会这样。一位没有守卫诸感知根的诸门、饮食没有节制适当和不致力于觉醒的比丘,将会尽其一生保持完全和清净的梵行 – 这是不可能的。可是,一位守卫诸感知根的诸门、饮食节制适当和致力于觉醒的的比丘,将会尽其一生保持完全和清净的梵行 – 这是可能的。

那么,学友!一个人如何守卫诸感知根的诸门呢?友!在这里,已经用眼看见一种色后,一位比丘不抓住它的诸相和诸特征(grasp its signs and features)。因为,假如他不制约眼根,贪婪和不满的诸邪恶不善状态(法)可能会侵入他,因此他修学它的制约,他修学守卫眼根,他修学眼根的制约。已经用耳听见一种声音后……用鼻闻到一种气味后……用舌尝到一种味道后……用身接触到一种所触物后……用意认知一种精神现象(法)后,一位比丘不抓住它的诸相和诸特征(grasp its signs and features)。因为,假如他不制约意根,贪婪和不满的邪恶不善法可能会侵入他,因此他修学它的约束,他修学守卫意根,他修学意根的制约。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守卫诸感知根的诸门。

那么,学友!一个人如何饮食适量呢?在这里,仔细观想时,一位比丘既不是为了享乐,也不是为了陶醉,也不是为了身材的美好和吸引力,而只是为了此身体的支持和维护,为了平息不适,和为了协助梵行,才取用食物,考虑道:“这样,我将终止旧的受而不激起新的受,并且我必须健康、无咎和舒适地生活。” 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饮食节制适量。

那么,学友!一个人如何致力于觉醒(devoted to wakefulness)呢?在这里,白天来回经行和禅修时,一位比丘净化其处于诸妨碍状态(his mind of obstructive states;障碍法)的心。在初夜时当中,他来回经行和禅修,净化其处于诸妨碍状态的心。在中夜时当中,他在右侧以狮子卧躺下,将一只脚叠放在另一只脚上,充满正念和清楚的正知(mindful and clearly comprehending),在心里注意到生起来的念头。在后夜时当中,他来回经行和禅修,净化其处于诸妨碍状态的心。学友!通过这种方式,一个人致力于觉醒。

学友!因此在这里,你应该如是修学:“我们将守卫诸感知根的诸门;我们将饮食有节制;我们将致力于觉醒。”  学友!你应该如是自己修学。”


SN.35.121 对罗睺罗的教诫(Exhortation to Rahula)经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当世尊在隐退远离中独处时,他的心中生起了如是深思:“罗睺罗的解脱圆熟法(The states that ripen in liberation)已经成熟。让我就诸烦恼的灭尽来进一步教导罗睺罗吧!”

于是,世尊在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与僧袍,在舍卫城为了托钵乞食而行后,从施食处返回,食毕,对尊者罗睺罗如是说道:“罗睺罗!取一块坐垫布。我们前往盲者园,作日中所持(the day’s abiding)。”

“是的,大德!”尊者罗睺罗回答道,取了一块坐垫布,紧随在世尊之后。

当时,好几千位跟随世尊的天众们想道:“今天,世尊将进一步就诸烦恼的灭尽来教导尊者罗睺罗。” 那时,世尊进入盲者园,在某一棵树下设置好的座位上坐下。 尊者罗睺罗向世尊礼敬后,也在一旁坐下。于是,世尊对尊者罗睺罗说道: “罗睺罗!你怎么想呢?眼是常的,还是无常的?”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是适于如是认为”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的吗?” –  “不是,大德!”

“诸色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眼识……眼触…..任何以这眼触为条件生起的受、想、诸行和识(feeling,  perception, volitional formations, and consciousness arisen with eye-contact as condition),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是适于如是认为”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的吗?” –  “不是,大德!”

“耳…..意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诸精神现象(法)……意识……意触……任何以这意触为条件生起的受、想、诸行和识(feeling,  perception, volitional formations, and consciousness arisen with eye-contact as condition),是常的,还是无常的呢?” – “是无常的。大德!” – “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无常的、痛苦的和屈从于变化的,是适于如是认为”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的吗?” –  “不是,大德!”

“罗睺罗!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对眼、诸色、眼识、眼触和任何以这眼触为条件生起的受、想、诸行和识(feeling,  perception, volitional formations, and consciousness arisen with eye-contact as condition)体验厌离。 他对耳……意、诸精神现象(法)、意识、意触和任何以这意触为条件生起的受、想、诸行和识(feeling,  perception, volitional formations, and consciousness arisen with eye-contact as condition)体验厌离。当体验厌离时,他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的心获得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

这就是世尊所说。尊者罗睺罗兴高采烈,对世尊所说十分欢喜。而当这个谈话说出来时,尊者罗睺罗的心通过不执取而从诸烦恼解脱,并且在那好几千的天众们当中生起了离尘、无垢的法眼:“任何屈从于集起的都屈从于息灭。”


SN.35.122  会束缚的诸事物(Things That Fetter)经

(与SN.35.109相同,除了针对六外在感知处(the six external sense base)。)


SN.35.123  会被执取的诸事物

(与SN.35.110相同,除了针对六外在感知处(the six external sense base)。)

第十二品此世间与感官享乐的诸索品终。


SN.35.1-12SN.35.13-22SN.35.23-42SN.35.43-62SN.35.63-73SN.35.74-83SN.35.84-93SN.35.94-103SN.35.104-113SN.35.114-123SN.35.124-133SN.35.134-145SN.35.146-155SN.35.156-227,和SN.35.228-248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7.10.22-2020.01.03-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