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禅世界版】KN.4如是语经2

众一集众二集众三集众四集


KN.4.2  众二集

共二品

(KN.4.2.28-KN.4.2.49)


KN.4.2 第一品

KN.4.2.28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在此生痛苦中生活,赋有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遭受困扰、苦恼、热恼(troubled, distressed, and feverish),在身体破裂时,死后,一种恶趣当可期待(a bad destination)。是哪两种呢?缺乏对诸根之诸门的守卫与不知道食物要适度。在此生痛苦中生活,赋有这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遭受困扰、苦恼、热恼,在身体破裂时,死后,一种恶趣当可期待。”

眼、耳、鼻、

舌、身、意:  

当一位比丘不守卫这些诸门时

不知道食物要适度

不制约他的诸感官 –

他体验痛苦:

身体的痛苦,心(意)的痛苦。

在体内燃烧

在心(意)中燃烧,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如此之人在痛苦中生活

KN.4.2.29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在此生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赋有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不受困扰、苦恼、热恼(untroubled, undistressed, and unfeverish),在身体破裂时,死后,一种善趣当可期待(a good destination)。是哪两种呢?对诸根之诸门的守卫与知道食物要适度。在此生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赋有这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不受困扰、苦恼、热恼,在身体破裂时,死后,一种善趣当可期待。”

眼、耳、鼻、

舌、身、意:  

当一位比丘善加守卫这些诸门时

– 知道食物要适度

制约他的诸感官 –

他体验轻松自在:

身体的轻松自在,心(意)的轻松自在。

不会在体内燃烧

不会在心(意)中燃烧,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

如此之人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

KN.4.2.30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有这两种事物会引起悔恨(remorse)。是哪两种呢?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没有做令人钦佩的事情,没有做过善巧的事情,没有给处于恐惧中的人们提供保护,而是做了邪恶、野蛮和残酷的事情。想到“我还没有做令人钦佩的事情”时,他觉得悔恨。想到“我做了邪恶的事情”时,他觉得悔恨。这些就是引起悔恨的两种事物。”

参与了身体上的不端行为,

言语上的不端行为,

心(意)的不端行为,

或其他无论什么有缺失的行为,

还未做过善巧的事情,

已经做了很多非善巧之事,

在身体破裂时,

此漠不关心之人(the undiscerning one)

在地狱中重现(reappears in hell)。

KN.4.2.31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有这两种事物不会引起悔恨。是哪两种呢?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做了令人钦佩的事情,做了善巧的事情,给处于恐惧中的人们提供了保护,而没有做过邪恶、野蛮或残酷的事情。想到“我做了令人钦佩的事情”时,他没有觉得悔恨。想到“我没有做过邪恶的事情”时,他没有觉得悔恨。这些就是不会引起悔恨的两种事物。”

舍弃了身体上的不端行为,

言语上的不端行为,

心(意)的不端行为,

或其他无论什么有缺失的行为,

还未做过非善巧之事,

已经做了很多善巧之事,

在身体破裂时,

此敏锐之人(the discerning one)

在天界中重现(reappears in heaven)。

KN.4.2.32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赋有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 – 被死亡带走 – 因此被下了地狱。是哪两种呢?邪恶的诸习惯(habits)和邪恶的诸见(views)。赋有这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 – 被死亡带走 – 因此被下了地狱。”

邪恶的诸习惯

与邪恶的诸见:

一个人,漠不关心,

赋有这两种事物,

在身体破裂时,

在地狱中重现。

KN.4.2.33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赋有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 – 被死亡带走 – 因此被置于天界。是哪两种呢?吉祥的诸习惯(auspicious habits)和吉祥的诸见(views)。赋有这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 – 被死亡带走 – 因此被置于天界。”

吉祥的诸习惯

与吉祥的诸见:

一个人,敏锐,

赋有这两种事物,

在身体破裂时,

在天界中重现。

KN.4.2.34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一个没有热忱(ardent)和愧(compunction)的人,无法自我觉醒,无法解除绑缚,无法成就无与伦比的离轭安稳(unsurpassed safety from bondage)。一个热忱和有愧的人,能够自我觉醒,能够解除绑缚,能够成就无与伦比的离轭安稳。”

没有热忱,

没有愧,

懒散,疏于坚持,

充满懒惰和迟钝,

无惭(shameless),无礼:

一位象这个人一样的比丘,

不能够触及最高级的自我觉醒。

可是无论何人

充满正念,精通掌握,

全神贯注于禅那(jhana),

热忱,关心,精勤经心,

断除出生和衰老的束缚,

就在这里触及无与伦比的自我觉醒。

KN.4.2.35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过这种梵行生活(holy life),不是为了欺骗人们,不是为了唆使人们,也不是为了利益、诸供养和敬意的诸回报,也没有想到“因此人们可能认识我。” 这种梵行生活是为了克制和舍弃而过的。”

是为了克制,

是为了舍弃,

世尊他教导

不是流传下来

而是在解除绑缚里上岸的梵行。

这条道路

由那些目的伟大的人,

伟大的先知们所追寻。

那些跟随由觉醒者(the One Awakened)所教导的它的人,

注意导师(the Teacher’s message)的讯息,

将结束遭受的痛苦。

KN.4.2.36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过这种梵行生活(holy life),不是为了欺骗人们,不是为了唆使人们,也不是为了利益、诸供养和敬意的诸回报,也没有想到“因此人们可能认识我。” 这种梵行生活是为了直接知识(direct knowledge;  abhiññā)和完全了知(正知;full comprehension)而过的。”

是为了直接知识,

是为了完全了知,

世尊他教导

不是流传下来

而是在解除绑缚里上岸的梵行。

这条道路

由那些目的伟大的人,

伟大的先知们所追寻。

那些跟随由觉醒者(the One Awakened)所教导的它的人,

注意导师(the Teacher’s message)的讯息,

将结束遭受的痛苦。

【注】:坦尼沙罗比丘注:“direct knowledge =  abhiññā. 圣典列出六种abhiññā:诸神通,天耳通,他心通,往世通,天眼通,还有最重要的终结精神诸污流的知识(psychic powers, clairaudience, the ability to read the minds of others, recollection of past lives, clairvoyance, and–most important of all–knowledge of the ending of the mental effluents)。”

KN.4.2.37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就在此时此地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赋有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适当地被激起对诸污流(诸烦恼)的终结。是哪两种呢?对应该激发紧迫感的事情产生一种紧迫感(urgency),并感到紧迫感时,适当的努力(appropriate exertion)。就在此时此地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赋有这两种事物的一位比丘,适当地被激起对诸污流的终结。”

就在这里感到

对应该激发紧迫感的事情产生的紧迫感,

这位明智的

精通掌握的

热忱的比丘

应该敏锐地

调查研究。

一个如是热忱地生活的人,

没有急躁不安,处于平静,

致力于觉知和宁静(awareness-tranquility),

将成就痛苦的终结。


KN.4.2 第二品

KN.4.2.38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如来(Tathagata)、 应供(worthy)、正自觉者(rightly self-awakened)经常出现两种思路(two trains of thought):安稳想法和隐退远离想法。

如来享受非恶意(non-ill will),欢喜于非恶意。对他来说 – 享受非恶意,欢喜于非恶意 – 经常有这种想法:“通过这种活动,我对任何人都无害,无论是虚弱的还是坚定的。” 

如来享受隐退远离,欢喜于隐退远离。对他来说 – 享受隐退远离,欢喜于隐退远离 – 经常有这种想法:“任何不善巧的东西都被舍弃。” 

比丘们!象这样,你们也应该住于享受非恶意,欢喜于非恶意。对你们来说 – 享受非恶意,欢喜于非恶意 – 将经常有这种想法:“通过这种活动,我对任何人都无害,无论是虚弱的还是坚定的。” 

你们也应该住于享受隐退远离,欢喜于隐退远离。对你们来说 – 享受隐退远离,欢喜于隐退远离 – 将经常有这种想法:“什么是不善巧的东西呢?什么还未舍弃呢?我么正在舍弃什么呢?” ” 

对于已经觉悟的如来,

忍受难以忍受的东西的人,

出现两种想法:

安稳,被提到的第一种想法;

隐退远离,得到宣告夫人第二种想法。

黑暗的驱除者,没有污流,

已经超越的伟大先知(大仙),

达到了成就,

获得了精通掌握,

越过了诸毒物(poisons);

在渴爱的终结里得到释放:

那位圣者

承受他的最后之身,

我告诉你们,已经摆脱了魔罗,

已经超越了衰老。

就象一个站在岩石峭壁上的人

会看到下面的人一样,

同样地,明智者

用全能的眼睛

已经丈量了正法所造之塔,

越过了悲伤,

凝视那被悲伤压倒

被衰老和死亡征服的人。

KN.4.2.39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如来、 应供,、正自觉者有两个按顺序给出的法谈。是哪两个呢?“见邪恶为邪恶。” 这是第一个法谈。“已经看见邪恶为邪恶,在那里变得冷漠,在那里变得冷静离欲,得到释放(released)。” 这是第二个法谈。这些是如来, 应供,正自觉者按顺序给出的两个法谈。”

看见由如来、觉悟者

因怜悯同情众生

按照顺序所宣告的两个陈述。

第一个:看见邪恶。

在那里对邪恶冷静离欲。

然后,随着其心冷静离欲,

你们将终结痛苦。

KN.4.2.40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无明先于非善巧诸素质的到来;无惭(shame)和无愧(compunction)随之而来。清楚的了解先于善巧诸素质的到来;惭和愧随之而来。”

在此世间和下一个世间的

任何诸恶趣(Any bad destinations)

根植于无明 –

所有欲望和贪婪的诸积累。

并且当一个具有邪恶的诸欲望的人

缺乏惭(shame)和尊重(respect)时,

邪恶来自于那个,

并通过那个

他走向苦界(deprivation)。

因此清除

无明,欲望和贪婪,

一位产生清晰认识的比丘

会舍弃所有的恶趣。

KN.4.2.41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那些被剥夺了圣正确判断力的众生被真正剥夺了。 他们在此时此地生活在痛苦里 – 遭受困扰、苦恼和热恼 – 身体破裂时,死后,一种恶趣当可期待。

那些没有被剥夺了圣正确判断力的人没有被剥夺。他们在此生过着轻松自在的生活 – 不受困扰、苦恼、热恼,在身体破裂时,死后,一种善趣当可期待。”

看看包括其天界众生的此世间:

剥夺了圣正确判断力

在名色(name-and-form)里居住,

它认为“这是真实。”

此世间最好的正确判断力

是导向洞彻的东西,

因为它正确地洞察

出生(birth)和流变(becoming)的总终结。

人类和天界众生

将他们当作亲切的:

那些自我觉醒者,

充满正念,以快乐的判断力

承受他们的最后之身。

KN.4.2.42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这两种明亮的品质(bright qualities; 白法)保护着此世间。是哪两种呢?惭(shame)与愧(compunction)。如果这两种明亮的品质没有保护此世间,就不会有母亲、姑姨、叔伯的妻子、老师的妻子或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的妻子的辨别。 此世间将陷入混乱,就象众公羊与众山羊,众公鸡与众猪,众狗与众豺一般。可是因为这两种明亮的品质的确保护着此世间,就有母亲、姑姨、叔伯的妻子、老师的妻子或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的妻子的辨别。

那些当中惭与愧并不总是被发现的人

已经从光明的根源迷失,

正前往出生与死亡。

那些当中惭与愧总是正确得到建立人

他们在梵行中成熟:

他们很平静,

他们的进一步流变(further becoming)终结。

KN.4.2.43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有无出生的、无流变的、无作的、无造的(unborn, unbecome, unmade, unfabricated)一种东西。如果没有无出生的、无流变的、无作的、无造的(unborn, unbecome, unmade, unfabricated)的东西,那么就不会有可辨识的从出生的、流变的、有作的、有造的(born, become, made, fabricated)的东西出离的情况。可是因为存在着无出生的、无流变的、无作的、无造的东西,因此出生的、流变的、有作的、有造的东西才这样得到辨识。”

出生的、流变的、产生的、

有作的、有造的、无常的,

衰老和死亡有造的,

一堆疾病,灭亡,

通过营养物出现的存在(come-to-being)

和渴爱向导(the guide that is craving) –

对喜悦不合适。

从那个的出离

是平静的,常恒的,

一个超出猜想的领域,

无出生的、无产生的,

无忧无虑,无染的状态,

痛苦的诸品质的息灭,

所造诸物静止的幸福。

KN.4.2.44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解除绑定特性有两种形式。是那两种呢?燃料依然存在的解除绑缚特性(有余依涅槃界),和没有燃料存在的解除绑缚特性(无余依涅槃界)。

那么什么是有余依涅槃界呢?有这种情形:一位比丘是一个诸污流(诸内流;诸漏;诸烦恼)已经终止,已经实现,完成了任务,放下了重负,成就了真实的目标,毁坏了流变(becoming;迁流)的束缚,并通过究竟智(完全智)得到释放解脱的一个阿罗汉。他的五种感官依然保留,由于它们的完好无缺,他经历了令人愉悦和苦恼的事物,并对愉悦和痛苦敏感。他对贪欲、厌恶和妄想痴迷的终结被称为有余依涅槃界。

那么什么是无余依涅槃界呢?有这种情形:一位比丘是一个诸污流(诸内流;诸漏;诸烦恼)已经终止,已经实现, 完成了任务,放下了重负,成就了真实的目标,毁坏了流变(becoming)的束缚,并通过究竟智得到释放解脱的一个阿罗汉。对他来说,所有被感知到的,未被享受的都会在这里变得清凉。这被称为无余依涅槃界。”

眼力远见者(the one with vision)

所宣布的这两种解除绑缚特性

独立的人

如此之人:

一种特性,在这里此生中,

对于流变的指南 -

渴爱摧毁后,燃料保留。

而没有燃料保留的那种,

在此生后,

其中一切流变完全息灭。

那些指导这个虚假状态的人,

通过对于流变的指南 -

渴爱的摧毁,

他们,成就正法的心材(the Dhamma’s heartwood),

欢喜终结,

已经舍弃了一切流变:

他们,如是之人。

KN.4.2.45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享受超然而生活,欢喜于超然,内向地致力于觉知-宁静,不忽视禅那(jhana),赋有清晰的洞察力,并经常光顾空荡荡的建筑物(空处)。当你享受超然而生活,欢喜于超然,内向地致力于觉知-宁静,不忽视禅那(jhana),赋有清晰的洞察力,并经常光顾空荡荡的建筑物(空处)时,可期待二果中之一果:或者就在此时此地的究竟智,或者有执取营养物的遗留而不还(Non-return)。”

那些心意平静之人 –

精通掌握,

充满正念,

专注于禅那 –

清楚和正确地看见正法,

不企求诸感官享乐,

欢喜于注意经心,

安定,

看到懈怠放逸中危险,他们

– 不能堕落 –

恰好接近解除绑缚(涅槃)。

KN.4.2.46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以对于更高的戒德、更高的心和更高的洞察力的诸修学作为回报,以最高的洞察力、作为本质的释放解脱以及作为指导原则的正念而生活。当你们以诸修学作为回报,以最高的洞察力、作为本质的释放解脱以及作为指导原则的正念而生活时,两种果之一当可期待:或者在此时此地(当生)的究竟智(final knowledge; 完全智;法智),或者有执取营养物的遗留而不还(Non-return)。

已完成修学,

不屈从于退失(falling away),

一个有最高洞察力的人,

看见出生的停止和终结:

那位圣者,

持有其最后之身,

我告诉你,已经摆脱了魔罗(Mara),

超越了衰老。

因此,总是欢喜于禅那(jhana),

居中等持(centered),

热忱,

看见出生的停止和终结,

征服魔罗及其军队,

比丘们!超越衰老和死亡。

KN.4.2.47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一位比丘应该是清醒的:充满正念、正知、居中等持(centered)、敏锐、清晰和镇定,并且在一些适当的时候应该在那里清楚地了解善巧的诸精神品质(skillful mental qualities)。比丘们!对于一位清醒、充满正念、正知、居中等持(centered)、敏锐、清晰和镇定的比丘,两种果之一当可期待:或者在此时此地的究竟智(final knowledge; 完全智;法智),或者有执取营养物的遗留而不还(Non-return)。

那些清醒的人,聆听这个吧!

那些正在睡觉的人,醒来吧!

清醒胜于睡眠。

对于那些清醒的人来说,

没有危险,没有恐惧。

无论谁清醒、充满正念、正知、

居中等持(centered)、敏锐、清晰和镇定,

在适当的时候

正确探索佛法,

他 - 变得统一 -

可以粉碎黑暗。

因此要专注于觉醒。

热忱的比丘

- 熟练掌握禅那,

切断出生和衰老的束缚 -

就在这里触及一种无上的自我觉醒(正觉)。

KN.4.48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这两种人由于没有舍弃他们的行为而注定堕入苦界和地狱。是哪两种人呢?一种是没有过独身生活而假装自己过独身生活的人;以及一种毫无根据地指责一个过着完美独身生活的人。比丘们!这两种人由于没有舍弃他们的行为而注定堕入苦界和地狱。”

断言没有发生之事的人,

他去往地狱,

那个已经做了却说“我没有”

的人也一样去往地狱。

卑劣而行的两种人

死后,在之外的世间,

在那里彼此平等。

具有诸邪恶品质的许多人

虽然颈项上系着赭色之袍

-无所克制,邪恶 -

由于他们的邪恶诸行为

而在地狱里出现。

吞食发光和燃烧的、

一个铁球还好过

那些没有原则

和没有制约的

食用这个国家的施食的人。

【注】:此偈颂与《法句经》DhP.22.1(306)-DhP.22.3(308)相同。

KN.4.2.49

如是我闻。世尊,阿罗汉如是说道:“比丘们!被两种见所战胜,一些人和天界众生沾着,其他一些人和天界众生滑过,而那些有眼力远见的人却看见。

那么一些人和天界众生如何沾着呢?一些人和天界众生享受流变(becoming),对流变满意。当为了流变的息灭而给他们教导正法时,他们的心不接受它,不因它而镇定,不安定于它,或不坚决于它。一些人和天界众生如是沾着。

那么一些人和天界众生如何滑过(slip right past)呢?一些和天界众生对那种流变感到恐怖、羞辱和厌恶,津津乐道:“先生!当这个自我(self),身体破裂时,死后被断灭和毁坏,死后不存在,那就是平静的,那就是胜妙的,那就足够了。” 一些人和天界众生如是滑过。

那么那些有眼力远见的人如何看见呢?比丘们!在这里的某种情况下,一位比丘看见要出现的事物为要出现的事物。看见要出现的事物为要出现的事物时,他对要出现的事物实施厌离,对要出现的事物漠不关心,对要出现的事物止息。那些有眼力远见的人如是看见。”

那些已经看见了要出现的事物为要出现的事物,

和超越要出现的事物之事物的人,

通过对流变的渴爱的穷尽

符合要出现的事物而得到解脱释放。

如果他们已经理解要出现的事物,

并且摆脱了对流变和非流变的渴爱 -

随着就要出现事物的非流变,

比丘们没有进一步的流变(becoming; 迁流)。


KN.4.2《众二集》终。


众一集众二集众三集众四集


【Chanworld.org出品】2017.09.07-2021.02.28-SK-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