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部》【禅世界版】KN.3自说经

返回《小部》


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第七品第八品


礼敬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

《自说经》KN.3【禅世界现代汉语版】

 禅世界 译

(翻译中…… 欢迎加入禅世界翻译组)

南传上座部经典《自说经》【禅世界版】参考Ven. Thanissaro Bhikkhu的最新英译版和其他英译版本由禅世界翻译组用现代汉语译出。欢迎批评和建议

【注】:《自说经》经号格式(KN.3.m.n):m: 品号;n:《自说经》中的经号。

【完成】: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

【版本】:VER1.0 2021.05.11。


KN.3.1  第一品 菩提品

(KN.3.1.1-KN.3.1.10)


KN.3.1.1 觉悟 (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优楼频螺(Uruvela)尼连禅河(the Neranjara River)岸的菩提树下,新近正觉。当时世尊敏感于解脱的喜悦,在菩提树下一连坐了七天。于是随着七天过去,世尊从禅定(concentration)中起来,在初夜时分(in the first watch of the night)如是依序密切注意(顺观)缘起:

“当有这个时,则有那个。

以这个的生起而有那个的生起。

换句话说:

以无明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诸行。

以诸行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识。

以识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名色。

以名色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六处。

以六处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触。

以触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受。

以受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渴爱。

以渴爱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执取/维持。

以执取/维持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存在(有)。

以有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出生。

以出生为一个必要条件而生起老死、悲伤、哀恸、痛苦、忧愁和绝望。这样就是整个痛苦之蕴的起源(集起)。”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随着诸现象(法)对于

热心禅修的婆罗门变得越来越清晰,

当他看清一种现象和其原因时,

他的诸疑惑全都烟消云散。”


KN.3.1.2 觉悟 (2)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优楼频螺(Uruvela)尼连禅河(the Neranjara River)岸的菩提树下,新近正觉。当时世尊敏感于解脱的喜悦,在菩提树下一连坐了七天。于是随着七天过去,世尊从禅定中起来,在中夜时分(in the second watch of the night)如是逆序密切注意(逆观)缘起:

“当没有这个时,则没有那个。

以这个的息灭而有那个的息灭。

换句话说:

以无明的息灭而有诸行(formations; fabrications)的息灭。

以诸行的息灭而有识的息灭。

以识的息灭而有名色的息灭。

以名色的息灭而有六处的息灭。

以六处的息灭而有触的息灭。

以触的息灭而有受的息灭。

以受的息灭而有渴爱的息灭。

以渴爱的息灭而有执取/维持的息灭。

以执取/维持的息灭而有存在(有)的息灭。

以有的息灭而有出生的息灭。

以出生的息灭,老死、悲伤、哀恸、痛苦、忧愁和绝望都息灭。这样就是整个痛苦之蕴的息灭。”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随着诸现象(法)对于

热心禅那(jhana)的婆罗门越来越清晰,

当他洞彻诸必要条件的终结时,

他的诸疑惑全都烟消云散。”


KN.3.1.3 觉悟 (3)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优楼频螺(Uruvela)尼连禅河(the Neranjara River)岸的菩提树下,新近正觉。当时世尊敏感于解脱的喜悦,在菩提树下一连坐了七天。于是随着七天过去,世尊从禅定中起来,在后夜时分(in the third watch of the night)如是依序和逆序密切注意(顺观)缘起:

“当有这个时,则有那个。

以这个的生起而有那个的生起。

当没有这个时,则没有那个。

以这个的息灭而有那个的息灭。

换句话说:

以无明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诸行。

以诸行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识。

以识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名色。

以名色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六处。

以六处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触。

以触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受。

以受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渴爱。

以渴爱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执取/维持。

以执取/维持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存在(有)。

以有为一个必要条件而有出生。

以出生为一个必要条件而生起老死、悲伤、哀恸、痛苦、忧愁和绝望。这样就是整个痛苦之蕴的起源(集起)。

接着以无明的无余褪去和息灭而有诸行(formations; fabrications)的息灭。以诸行的息灭而有识的息灭。以识的息灭而有名色的息灭。以名色的息灭而有六处的息灭。以六处的息灭而有触的息灭。以触的息灭而有受的息灭。以受的息灭而有渴爱的息灭。以渴爱的息灭而有执取/维持的息灭。以执取/维持的息灭而有存在(有)的息灭。以有的息灭而有出生的息灭。以出生的息灭,老死、悲伤、哀恸、痛苦、忧愁和绝望都息灭。这样就是整个痛苦之蕴的息灭。”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随着诸现象(法)对于

热心禅那(jhana)的婆罗门越来越清晰,

如同照亮天空的太阳,

他屹立着,

击溃魔罗之军(routing Māra’s army)。”


KN.3.1.4 傲慢经(Overbearing (Huhuṅka Sutta))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优楼频螺(Uruvela)尼连禅河(the Neranjara River)岸的菩提树下,新近正觉。当时世尊敏感于解脱的喜悦,在菩提树下一连坐了七天。于是随着七天过去,世尊从禅定(concentration)中起来。

那时,某位傲慢的婆罗门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相互致意。致意与寒暄后,在一旁站立。站在一旁站时,他对世尊说道:“乔达摩大师!一个人要到多大程度上才是一位婆罗门呢? 并且哪些品质使一个人成为一位婆罗门呢?”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任何驱散了诸邪恶品质的婆罗门 –

– 没有傲慢

没有被染污,

心意得到控制 –

抵达智慧的终点,

梵行已经完成:

那位婆罗门会

正确宣说圣训(holy teaching)。

他在此世间的任何地方

都没有骄傲的膨胀。”


KN.3.1.5 众婆罗门经(Brahmans (Brāhmaṇa Sutta))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当时,尊者舍利弗(Ven. Sariputta)、尊者大目揵连(Ven. Maha Moggalana)、尊者大迦叶(Ven. Maha Kassapa)、尊者大迦旃延(Ven. Maha Kaccana)、尊者大拘𫄨罗(en. Maha Koṭṭhita)、尊者大劫宾那(Ven. Maha Kappina)、尊者大纯陀(Ven. Maha Cunda,)、尊者阿那律(Anuruddha)、尊者离婆多(Ven. Revata)、尊者阿难(Ven. Nanda)去拜见世尊。

世尊看见那些尊者远远地走来,看着他们,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那些是正在过来的婆罗门。比丘们!那些是正在过来的婆罗门。”

如是所说时,某位婆罗门出身(by birth)的比丘对世尊说道:“大德!一个人要到多大程度上才是一位婆罗门呢? 并且哪些品质使一个人成为一位婆罗门呢?”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已经驱散了诸邪恶品质

那些一直充满正念的人,

已经觉醒,终止了他们的诸束缚:

他们在此世间,

是真正的婆罗门。”

【注】:婆罗门的一个意思是掌握智慧的觉悟之人。佛陀在一些原始经典中,使用婆罗门此意。


KN.3.1.6 大迦叶(Maha Kassapa)经

【注】:SN.46.14 生病经提到了尊者大迦叶的疾病。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竹林栗鼠庇护所。当时,尊者大迦叶正住在毕波里洞穴(Pipphali Cave) – 他生了病,备受折磨,重病缠身。过些时候,尊者大迦叶病愈康复。当尊者大迦叶已经病愈时,他想道:“我不妨去王舍城托钵乞食吧。”

当时,五百位天神都在渴望有机会向尊者大迦叶施食。可是尊者大迦叶拒绝了那五百位天神,清早整理好他的内袍,拿着钵和上袍,进入王舍城,沿着穷人的街道、贫人的街道、织布工的街道托钵乞食。世尊看见尊者大迦叶进入王舍城,沿着穷人的街道、贫人的街道、织布工的街道托钵乞食。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不支持其他人(ananna),

不为人知(annata),

在根本的东西上得到了建立,

诸烦恼已被终结,

愤怒已被去除,

他就是我所说的婆罗门。”


KN.3.1.7 阿若迦拉波迦(Ajakalapaka Herd-of-Goats)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波婆城附近的阿若迦拉波迦塔庙,阿若迦拉波迦夜叉的住处。当时,夜色漆黑,世尊露天而坐,天下着细雨。

那时,阿若迦拉波迦夜叉想让世尊害怕、恐惧和毛发悚立,去见世尊。抵达时,在不远处对世尊三度喧哗恐吓:“骚动和混乱(阿库罗、叭库罗)!骚动和混乱!骚动和混乱!- 沙门!这是你的恶鬼。”

【注】:阿库罗、叭库罗,恐吓骚动之音。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就他自己的诸品质而言,

当一位婆罗门是一个已经到达边的人时,

他超越了这个恶鬼

与他的混乱。”


KN.3.1.8 僧格玛吉(Sangamaji)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当时,尊者僧格玛吉为了拜见世尊已抵达舍卫城。他的前妻听闻“他们说僧格玛吉大师已抵达舍卫城”,于是她带着幼儿前往祇树林。当时,尊者僧格玛吉坐在一棵树下作日中所持。他的前妻去见他。抵达后,对他说道:“沙门!要照顾我 – 带着小儿的一位女子。” 如是所说时,尊者僧格玛吉保持沉默。第二次……第三次,他的前妻对他说道:“沙门!照顾我 – 带着小儿的一位女子。” 第三次如是所说时,尊者僧格玛吉保持沉默。

于是尊者僧格玛吉的前妻在他面前放下那个幼儿而离开,说道:“沙门!那是你的儿子。要照顾他。”

那时,尊者僧格玛吉既不注视那个幼儿也不对他说话。尊者僧格玛吉的前妻走后不远,回头看见尊者僧格玛吉既不注视那个幼儿也不对他说话。看见这样子,她想道:“这位沙门甚至不在乎他的儿子。” 她从那里返回,并带着幼儿离开。

世尊以清净和超人的天眼看见尊者僧格玛吉前妻以那种方式行为不妥。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她来时,

他没有欢喜,

她离去之时,

他也不忧伤。

战斗中的胜利者,解脱了系缚:

他就是我所说的一位婆罗门。”


KN.3.1.9 结发者(Jatila)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伽耶(Gaya)的伽耶山头(Gaya Head)。当时,众多结发者(沙门)在寒冷的“诸八之间”的冬夜,当雪落入伽耶河时,他们在水里跳上,他们在水里跳下,他们在水里跳上和跳下,把水泼在身体上,并进行火祭(the fire sacrifice),心想:“通过这个而有清净。”

【注】:“八”是寒冷季节的三个满月之后的半月亏缺日(每一天都在亏缺周期的第 8 天)。 这些是为死者做功德的婆罗门仪式的日期。 这些日期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之间的时期——“诸八之间”——在印度北部被认为是一年中最冷的部分。 见AN.3.35。

世尊看见众多结发者(沙门)在寒冷的“诸八之间”的冬夜,当雪落入伽耶河时,他们在水里跳上,他们在水里跳下,他们在水里跳上和跳下,把水泼在身体上,并进行火祭(the fire sacrifice),心想:“通过这个而有清净。”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一个人并非因水而干净,

尽管很多人在这里沐浴。

任何掌握真谛和正直的人,

他就是一个干净者;

他就是一位婆罗门。”


KN.3.1.10 婆希耶(Bahiya)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当时,穿着树皮的婆希耶住在苏波罗哥(Supparaka)海岸,他受到恭敬、敬重、尊重、崇敬,被礼敬,是诸袍、施食、住处、病人的医药必需品的一位接受者。那时,当他独处隐退远离时,他觉知到这样的思路:“那些在此世间的阿罗汉或已经进入阿罗汉义之道的人,我是其中之一吗?”

那时,一位天神,穿着树皮的婆希耶的曾经的血缘亲戚,慈悲,渴望他幸福,以她自己的觉知了解他的觉知中生起的思路,去见他。抵达后,对穿着树皮的婆希耶如是说道:“婆希耶!你既不是一位阿罗汉,也不是已经进入阿罗汉义之道的人。甚至你没有成为阿罗汉或进入阿罗汉义之道的修行实践。”

“那么,在包括诸天神的世间中,谁是阿罗汉或进入阿罗汉义之道的人呢?”

“婆希耶!在北国有个城市名叫舍卫城。那位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现在住在那里。婆希耶!他确实是一位阿罗汉,他教导通往阿罗汉义(果)的法。”

于是婆希耶被那位天神激起紧迫感,立即从苏波罗哥出发。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一路走到了世尊所住的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当时,众多比丘露天经行(walking meditation)。婆希耶去见那些比丘,抵达后,对那些比丘如是说道:“大德们!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现在住在何处呢?我们想要拜见那位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 

 “婆希耶!世尊已进城去托钵乞食了。”

于是婆希耶匆忙离开祇树林并进入舍卫城,看见世尊在舍卫城为托钵乞食而行 – 平静并激发平静的信心,安然,他的诸感官平静,他的心意平静,已成就最高的宁静和平衡,得到调御,得到守护,他的诸感官得到约束,一位伟大者(龙象)。看见他后,婆希耶去拜见世尊,抵达后,俯伏在世尊者的脚前,说道:“啊,世尊!啊,善逝!请为我教导正法,那将对我有长久的福利和喜悦。”

当如是所说时,世尊对婆希耶如是说道:“婆希耶!现在不是时候。我们已为了托钵乞食进入城里了。”

第二次,婆希耶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但是很难确切知道世尊的生命可能有什么危险,或者我的生命可能有什么危险。啊,世尊!啊,善逝!请为我教导法,那将对我有长久的福利和喜悦。” 第二次,世尊对婆希耶如是说道:“婆希耶!现在不是时候。我们已为了托钵乞食进入城里了。”

第三次,婆希耶对世尊如是说道:“但是很难确切知道世尊的生命可能有什么危险,或者我的生命可能有什么危险。啊,世尊!啊,善逝!请为我教导法,那将对我有长久的福利和喜悦。”

“那么,婆希耶!你应该如是修学:“关于所见的东西,将只有所见的东西。 关于所闻的东西,将只有所闻的东西。 关于被感知的东西,将只有被感知的东西。 关于被认知的东西,只有被认知的东西。 这就是你应该训练自己的方式。当对你而言,只有所见的东西相对于所见的东西,只有所闻的东西相对于所闻的东西,只有所感知的东西相对于所感知的东西,只有所认知的东西相对于所认知的东西时,婆希耶!则没有你与那相应。当没有你与那相应时,则在那里没有你。当在那里没有你时,则你不在此处,也不在彼处,也不在两者之间。这就是痛苦的结束。(SN.35.95)”

通过听闻世尊简要的正法解释,穿树皮的婆希耶的心立即在彼时彼地以不执取而离诸烦恼得到解脱。已经用简要的正法解释劝诫了穿树皮的婆希耶,世尊离去。

而在世尊离去后不久,婆希耶被一头有幼仔的母牛攻击而丧命。

那时,世尊已经在舍卫城托钵乞食,食毕,与众多比丘从施食处返回,知道婆希耶已经死了。看见婆希耶时,他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拿过婆希耶的遗体,放在担架上抬走,火化并为他建一个纪念塔。比丘们!你们的同梵行者已经命终。”

“如你所说,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世尊,把婆希耶的遗体放在担架上抬走,火化并为他建一个纪念塔,然后去拜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鞠躬礼敬,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那些比丘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婆希耶已被火葬,并已为他建了纪念塔,他的目的地(趣处)是在哪里呢?他的未来状态是什么呢?” 

 “比丘们!穿树皮的婆希耶是明智的。他依据正法而修持正法,并没有用与佛法有关的问题纠缠我。比丘们!穿树皮的婆希耶完全没有束缚而涅槃。”

于是,世尊意识到那个的重要性,吟唱此优陀那:

“水与地,火与风没有立足之处,

在那里诸星不闪亮,

太阳不可见,

在那里月亮不出现。

在那里没有黑暗。

当一位牟尼,

一位婆罗门通过睿智

已经亲自实现证悟时,

他离色与无色,

离喜悦和痛苦

而得到解脱。”

KN.3.1 第一品菩提(觉悟)品终。


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第七品第八品


返回《小部》


【Chanworld.org出品】2021.05.11-2022.05.28-MG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禅世界版的内容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