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禅世界版】

《中部》【禅世界版】


菩提比丘《中部》简介  ;《中部》阅读地图

第一  根本五十经篇:MN.1.1-10MN.1.11-20MN.1.21-30MN.1.31-40 和 MN.1.41-50

第二  中五十经篇:MN.2.51-60MN.2.61-70MN.2.71-80MN.2.81-90 和 MN.2.91-100

第三  后五十经篇:MN.3.101-110MN.3.111-120MN.3.121-130MN.3.131-140 和  MN.3.141-152


礼敬世尊、阿罗汉和遍正觉者

《中部》【禅世界现代汉语完全版

三篇、一百五十二经

禅世界 译

《中部》【南传尼柯耶禅世界现代汉语版】,参考中华电子佛典协会的南传大藏经的古汉语版庄春江大德据巴利文的现代汉语翻译,以及尊者菩提比丘据巴利文的英文翻译,由禅世界翻译组成文(2017.4-目前)。禅世界版的宗旨:在忠实于南传尼柯耶的文句和含义的前提下,用流畅的现代汉语为同修提供一个便于阅读和理解的当代版本,让更多的人获益于佛陀的真切教诲。【南传尼柯耶禅世界现代汉语版】最终将出版电子书,并由禅世界不断修订完善,在禅世界网站上供自由获取。欢迎批评和建议

《中部》分为“三篇”、“一百五十二经”。每个“篇”有若干“品”;每“品”,有一些“经”。经号格式为MN.m.n(m-“篇”号;n-在《中部》中的总“经”号;MN为“中部”缩写)。

《中部》【禅世界现代汉语完全版】PDF EPUB电子书下载

菩提比丘《中部》简介  ;《中部》阅读地图

《中部》各经内容介绍

版本:1.0版: 2019.09.30-MG。1.1版: 2021.09.11-MG。1.2版: 2022.03.06-RM。1.3版:2024.01.12-MG


第一  根本五十经篇
第一 根本品

MN.1.1-10


MN.1.1 一切事物的根本(The Root of All Things)经(Mulapariyaya Sutta)

MN.1.1.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郁伽罗(善高贵; Ukkattha)幸福林(幸运林; the Subhaga Grove)一棵王家沙罗树(Sala)下。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 – “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MN.1.1.2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关于一切事物的根本的阐述。你们要仔细聆听并注意我要说的。” – “是的,大德!” 比丘们回答道。世尊说道:

MN.1.1.3  “比丘们!在这里,一个未受教导的凡夫,他不重视圣者们,对他们的法不熟练和未经受训练;他不重视善人们,对他们的法不熟练和未经受训练,他察觉感知(perceives)地为地。他已察觉感知地为地之后,他设想(conceives)自己是地,设想自己在地当中,设想自己与地分离,设想地是“我的”,他喜欢地。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注】:设想,构想。菩提比丘注:“巴利文动词 ‘设想’(conceives) (manatti;词根man – to think),在巴利诸经中经常用来表示扭曲思维(distortional thinking),即归因于其对象的特征和并非来自对象本身而是来自其人自己的诸想象的一种重要性的思想。” CW注:根据庄博蕙博士的建议添加此注。禅世界认识到:针对经文,更多的注解将帮助学人更好理解经文的原意。

MN.1.1.4  他察觉感知水为水。在察觉感知水为水之后,他设想自己是水,设想自己在水当中,设想自己与水分离,设想水是“我的”,他喜欢水。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5  他察觉感知火为火。在察觉感知火为火之后,他设想自己是火,设想自己在火当中,设想自己与火分离,设想火是“我的”,他喜欢火。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6  他察觉感知风(air)为风。在察觉感知风为风之后,他设想自己是风,设想自己在风当中,设想自己与风分离,设想风是“我的”,他喜欢风。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7  他察觉感知众生为众生。在察觉感知众生为众生之后,他设想众生,设想自己在众生当中,设想自己与众生分离,设想众生是“我的”,他喜欢众生。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8  他察觉感知诸天神为诸天神。在察觉感知诸天神为诸天神之后,他设想诸天神,设想自己在诸天神中,设想自己与诸天神分离,设想诸天神是“我的”,他喜欢诸天神。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9  他察觉感知生主神(Pajapati)为生主神。在察觉感知生主神为生主神之后,他设想生主神,设想自己在生主神当中,设想自己与生主神分离,设想生主神是“我的”,他喜欢生主神。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10  他察觉感知梵天(Brahma)为梵天。在察觉感知梵天为梵天之后,他设想梵天,设想自己在梵天当中,设想自己与梵天分离,设想梵天是“我的”,他喜欢梵天。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11  他察觉感知光音诸天神(the gods of Streaming Radiance)为光音诸天神。在察觉感知光音诸天神为光音诸天神之后,他设想光音诸天神,设想自己在光音诸天神当中,设想自己与光音诸天神分离,设想光音诸天神是“我的”,他喜欢光音诸天神。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12  他察觉感知遍净诸天神(the gods of Refulgent Glory)为遍净诸天神。在察觉感知遍净诸天神为遍净诸天神之后,他设想遍净诸天神,设想自己在遍净诸天神当中,设想自己与遍净诸天神分离,设想遍净诸天神是“我的”,他喜欢遍净诸天神。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注】:天,此处指众天神。传统的译法,称众天神为天,众人为人,没有数量概念。

MN.1.1.13 他察觉感知广果诸天神(the gods of Great Fruit)为广果诸天神。在察觉感知广果诸天神为广果诸天神之后,他设想广果诸天神,设想自己在广果诸天神当中,设想自己与广果诸天神分离,设想广果诸天神是“我的”,他喜欢广果诸天神。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14 他察觉感知征服天(the Overlord)为征服天。在察觉感知征服天为征服天之后,他设想征服天,设想自己在征服天当中,设想自己与征服天分离,设想征服天是“我的”,他喜欢征服天。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15 他察觉感知虚空无边处(the base of infinite space)为虚空无边处。在察觉感知虚空无边处为虚空无边处之后,他设想自己是虚空无边处,设想自己在虚空无边处当中,设想自己与虚空无边处分离,设想虚空无边处是“我的”,他喜欢虚空无边处。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注】:无边的,即无限的。

MN.1.1.16  他察觉感知识无边处(the base of infinite consciousness)为识无边处。在察觉感知识无边处为识无边处之后,他设想自己是识无边处,设想自己在识无边处当中,设想自己与识无边处分离,设想识无边处是“我的”,他喜欢识无边处。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17  他察觉感知无所有处(the base of nothingness)为无所有处。他察觉感知无所有处为无所有处之后,他设想自己是无所有处,设想自己在无所有处当中,设想自己与无所有处分离,设想无所有处是“我的”,他喜欢无所有处。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18  他察觉感知非想非非想处(the base of neither-perception-nor-perception)为非想非非想处。在察觉感知非想非非想处为非想非非想处之后,他设想自己是非想非非想处,设想自己在非想非非想处当中,设想自己与非想非非想处分离,设想非想非非想处是“我的”,他喜欢非想非非想处。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19  他察觉感知所见的(seen)为所见的。在察觉感知所见的为所见的后,他设想自己是所见的,设想自己在所见当中,设想自己与所见的分离,设想“所见的是我的”,他喜欢所见的。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20  他察觉感知所闻的(heard)为所闻的。在察觉感知所闻的为所闻的后,他设想自己是所闻的,设想自己在所闻的当中,设想自己与所闻的分离,设想所闻的是“我的”,他喜欢所闻的。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21  他察觉感知所感知的(sensed)为所感知的。在察觉感知所感知的为所感知的后,他设想自己是所感知的,设想自己在所感知的当中,设想自己与感知的分离,设想所感知的是“我的”,他喜欢所感觉的。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22 他察觉感知所认知(cognized)的为所认知的。在察觉感知所认知的为所认知的后,他设想自己是所认知的,设想自己在所认知的当中,设想自己与所认知的分离,设想“所认知的是我的”,他喜欢所认知的。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23  他察觉感知个体性(unity)为个体性。在察觉感知个体性为个体性后,他设想自己是个体性,设想自己在个体性当中,设想自己与个体性分离,设想个体性是“我的”,他喜欢个体性。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24  他察觉感知多样性(diversity)为多样性。在察觉感知多样性为多样性后,他设想自己是多样性,设想自己在多样性之中,设想自己与多样性分离,设想多样性是“我的”,他喜欢多样性。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25  他察觉感知一切为一切。在察觉感知一切为一切后,他设想自己是一切,设想自己在一切当中,设想自己与一切分离,设想一切是“我的”,他喜欢一切。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MN.1.1.26  他察觉感知涅槃为涅槃。在察觉感知涅槃为涅槃后,他设想自己是涅槃,设想自己在涅槃当中,设想自己与涅槃分离,设想涅槃是“我的”,他喜欢涅槃。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没有完全了知它。

有学弟子(THE DISCIPLE IN HIGHER TRAINING; 高等修学中的弟子)

MN.1.1.27  比丘们!一位心还未达目标、住于精勤寻求无上离轭安稳的有学比丘,他智证(directly known)地为地。智证地为地后,他不应该设想自己是地,不应该设想自己在地当中,不应该设想自己与地分离,不应该设想地是“我的”,他不应该喜欢地。那是为什么呢?我说,这样他才能完全了知它。”

MN.1.1.28-49  水……火……风……众生……诸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诸天神……遍净诸天神……广果诸天神……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闻的……所感知的……所认知的……个体性……多样性……一切……

MN.1.1.50  他智证涅槃为涅槃。智证涅槃为涅槃后,他不应该设想自己是涅槃,不应该设想自己在涅槃当中,不应该设想自己与涅槃分离,不应该设想“涅槃是我的”,他不应该喜欢涅槃。那是为什么呢?我说,这样他才能完全了知它。

阿罗汉(The Arahant – I)

MN.1.1.51  比丘们!一位烦恼已尽(taints destroyed)、梵行已历(has lived the holy life)、该办已办(done what had to be done)、负担已卸(laid down the burden)、真实的目标已达成(reached the true goal)、有的束缚已得到摧毁(destroyed the fetters of being)、以究竟智完全解脱(completely liberated through final knowledge)的阿罗汉比丘,他智证地为地。智证地为地后,他不设想自己是地,不设想自己在地当中,不设想自己与地分离、不设想地是“我的”,他不喜欢地。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已完全了知它。

MN.1.1.52-74  水……火……风……众生……诸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诸天神……遍净诸天神……广果诸天神……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闻的……所感知的……所认知的……个体性……多样性……一切……他智证涅槃为涅槃。智证涅槃为涅槃后,他不设想自己是涅槃,不设想自己在涅槃当中,不设想自己与涅槃分离,不设想涅槃是“我的”,他不喜欢涅槃。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已完全了知它。

阿罗汉(The Arahant – II)

MN.1.1.75  比丘们!一位烦恼已尽(taints destroyed)、梵行已历(has lived the holy life)、该办已办(done what had to be done)、负担已卸(laid down the burden)、真实的目标已达成(reached the true goal)、有的束缚已得到摧毁(destroyed the fetters of being)、以究竟智完全解脱(completely liberated through final knowledge)的阿罗汉比丘,他也智证地为地。智证地为地后,他不设想自己是地,不设想自己在地当中,不设想自己与地分离、不设想地是“我的”,他不喜欢地。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通过对贪欲(贪; lust)的摧毁而没有贪欲。

MN.1.1.76-98  水……火……风……众生……诸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诸天神……遍净诸天神……广果诸天神……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闻的……所感知的……所认知的……个体性……多样性……一切……他也智证涅槃为涅槃。智证涅槃为涅槃后,他不设想自己是涅槃,不设想自己在涅槃当中,不设想自己与涅槃分离,不设想涅槃是“我的”,他不喜欢涅槃。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通过对贪欲的摧毁而没有贪欲。

阿罗汉(The Arahant – III)

MN.1.1.99  比丘们!一位烦恼已尽(taints destroyed)、梵行已历(has lived the holy life)、该办已办(done what had to be done)、负担已卸(laid down the burden)、真实的目标已达成(reached the true goal)、有的束缚已得到摧毁(destroyed the fetters of being)、以究竟智完全解脱(completely liberated through final knowledge)的阿罗汉比丘,他智证地为地。智证地为地后,他不设想自己是地,不设想自己在地当中,不设想自己与地分离,不设想地是“我的”,他不喜欢地。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通过对嗔恨(嗔;hate)的摧毁而没有嗔恨。

MN.1.1.100-122  水……火……风……众生……诸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诸天神……遍净诸天神……广果诸天神……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闻的……所感知的……所认知的……个体性……多样性……一切……他也智证涅槃为涅槃。智证涅槃为涅槃后,他不设想自己是涅槃,不设想自己在涅槃当中,不设想自己与涅槃分离,不设想涅槃是“我的”,他不喜欢涅槃。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通过对嗔恨的摧毁而没有嗔恨。

阿罗汉(The Arahant – IV)

MN.1.1.123  比丘们!一位烦恼已尽(taints destroyed)、梵行已历(has lived the holy life)、该办已办(done what had to be done)、负担已卸(laid down the burden)、真实的目标已达成(reached the true goal)、有的束缚已得到摧毁(destroyed the fetters of being)、以究竟智完全解脱(completely liberated through final knowledge)的阿罗汉比丘,他智证地为地。智证地为地后,他不设想自己是地,不设想自己在地当中,不设想自己与地分离,不设想地是“我的”,他不喜欢地。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通过对妄想痴迷(痴;delusion)的摧毁而没有妄想痴迷。

MN.1.1.124-146  水……火……风……众生……诸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诸天神……遍净诸天神……广果诸天神……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闻的……所感知的……所认知的……个体性……多样性……一切……他智证涅槃为涅槃。智证涅槃为涅槃后,他不设想自己是涅槃,不设想自己在涅槃当中,不设想自己与涅槃分离,不设想涅槃是“我的”,他不喜欢涅槃。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通过对妄想痴迷的摧毁而没有妄想痴迷。

如来(The Tathagata – V)

MN.1.1.147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和遍正觉者(The Tathagata, accomplished and fully enlightened),他也智证(directly knows)地为地。智证地为地后,他不设想自己是地,不设想自己在地当中,不设想自己与地分离,不设想地是“我的”,他不喜欢地。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到最后已完全了知它(has fully understood it to the end)。

MN.1.1.148-170 水……火……风……众生……诸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诸天神……遍净诸天神……广果诸天神……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闻的……所感知的……所认知的……个体性……多样性……一切……他也智证涅槃为涅槃。智证涅槃为涅槃后,他不设想自己是涅槃,不设想自己在涅槃当中,不设想自己与涅槃分离、不设想涅槃是“我的”,他不喜欢涅槃。那是为什么呢?我说,因为他到最后已完全了知它。

如来(The Tathagata – II)

MN.1.1.171 比丘们!如来、阿罗汉和遍正觉者(The Tathagata, accomplished and fully enlightened),他也智证(directly knows)地为地。智证地为地后,他不设想自己是地,不设想自己在地当中,不设想自己与地分离,不设想地是“我的”,他不喜欢地。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了知喜欢是痛苦之根,并且以有为条件而有出生,而且无论出现什么,都会有衰老和死亡。因此,比丘们!通过诸渴爱的彻底摧毁(complete destruction)、褪尽(fading away)、息灭(cessation)、放弃(giving up)和舍弃让渡(relinquishing),我说,如来已觉醒至无上遍正觉(has awakened to supreme full enlightenment)。”

MN.1.1.172-194  水……火……风……众生……诸天神……生主神……梵天……光音诸天神……遍净诸天神……广果诸天神……征服天……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所见的……所闻的……所感知的……所认知的……个体性……多样性……一切……他智证涅槃为涅槃。智证涅槃为涅槃后,他不设想自己是涅槃,不设想自己在涅槃当中,不设想自己与涅槃分离,不设想涅槃是“我的”,他不喜欢涅槃。那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了知喜欢是痛苦之根,并且以有为条件而有出生,而且无论出现什么,都会有衰老和死亡。因此,比丘们!通过诸渴爱的彻底摧毁、褪尽(fading away)、息灭、放弃和舍弃让渡,我说,如来已觉醒至无上遍正觉。”

世尊如是所说。可是那些比丘“不喜欢”世尊所说。

【注】:在这里,因为世尊说喜欢是痛苦之根”,比丘们因此遵循世尊所说不喜欢”

第一一切事物的根本经终。


MN.1.2  一切烦恼(一切漏;All the Taints)经(Sabbasaua Sutta)

【注】:诸烦恼,taints,诸漏。漏,有液体流动特性。菩提比丘又作influxes,内流(见《小部》之《经集》KN.5.3)。该经的古代汉语版本又见庄博蕙博士的《一切漏经注-巴汉校译与导论》

MN.1.2.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如是说道:“比丘们!” – “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MN.1.2.2  “比丘们!我将给你们教导关于制约一切烦恼的阐述。你们要仔细聆听并注意我要说的。” –  “是的,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MN.1.2.3  “比丘们!我说诸烦恼的摧毁,是对一个知道和看见(knows and sees)的人,而不是对一个不知道和没有看见的人而言的。那么,谁知道和看见什么呢?明智的注意和不明智的注意(Wise attention and unwise attention)。当一个人不明智(unwisely)地注意时,还未生起的诸烦恼会生起,并且已生起的诸烦恼会增长。比丘们!当一个人明智地注意时,还未生起的诸烦恼不会生起,而且已生起的诸烦恼被舍弃。

【注】:注意,英译作attend to / attention。“明智地”,又作“如理地”。诸烦恼,又作“诸漏”。看见,有“认识”之意。

MN.1.2.4  比丘们!有些烦恼应该通过看见来舍弃(there are taints that should be abandoned by seeing)。有些烦恼应该通过制约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通过受用(by using)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通过忍耐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通过回避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通过去除来舍弃。有些烦恼应该通过修习来舍弃。

(通过看见来舍弃的诸烦恼)

MN.1.2.5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通过看见来舍弃的诸烦恼呢?比丘们!在这里,此世间的一个未受教导的凡夫,不重视圣者们(has no regard for noble ones),对他们的法不熟练和未经受训练;不重视善人们,对他们的法不熟练和未经受训练;不知道什么事物适于注意和什么事物不适于注意。正因为如此,他对那些不适于注意的事物去注意,而对那些适于注意的事物不去注意。

MN.1.2.6  什么是那些不适于注意而他去注意的事物呢?它们就是当他对之注意时,那些使还未生起的感官欲望的诸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望的诸烦恼增长,还未生起的有之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有之烦恼增长,还未生起的无明的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无明的烦恼增长的事物。这些就是不适于注意而他去注意的事物。那么,什么是那些适于注意而他不去注意的事物呢?它们就是当他对之注意时,那些使还未生起的感官欲望的烦恼不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望的烦恼被舍弃,还未生起的有之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有之烦恼被舍弃,还未生起的无明的烦恼不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无明的烦恼被舍弃。这些就是适于注意而他不去注意的事物。通过对不适于注意的事物而去注意,以及对适于注意的事物不去注意,还未生起的诸烦恼会在他当中生起,而已生起的烦恼会增长。

MN.1.2.7  他是这样不明智地注意的:“我在过去存在吗?我在过去不存在吗?我在过去是什么呢?我在过去的情形如何呢?我在过去曾经是什么,后来又变成什么呢?我在未来存在吗?我在未来不存在吗?我在未来会是什么呢?我在未来的情形将如何呢?我在未来会是什么,以后又变成什么呢?” 或者,他向内对现在这样感到困惑:“我存在吗?我不存在吗?我是什么呢?我的情形如何呢?此存在从何处而来呢?它将去往何处呢?”

MN.1.2.8  当他用这种方式不明智地注意时,六种(邪)见(views)中的某个邪见就会生起。“自我为我存在”、“非自我为我存在”、“我以自我察觉感知自我”、“我以自我察觉感知非自我”或者“我以非自我察觉感知自我”的邪见在他当中真实地生起和建立;或者他有某种这样的邪见:“它是这个说话和感受的我的(mine)的自我,并且在这里和那里体验诸善行和诸恶行的果报;而这个我的(mine)的自我是常的、永恒的(everlasting),不朽的(eternal)、不屈从于变化的(not subject to change),并且,它将持续到永恒(endure as long as eternity)。”  比丘们!这种思辨之见(speculative view)是诸见的丛林、诸见的荒野、诸见的歪曲(contortion)、诸见的动摇和诸见的束缚。被诸见的束缚所缠结时,未受教导的凡夫还没有从出生、老死、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中解脱;我说“他还没有从痛苦中解脱。”

【注】:见(view),又作“观点”。解脱,又作“解放”。

MN.1.2.9  比丘们!一位受到很好教导的圣弟子重视圣者们,对他们的法熟练和训练有素;他重视善人们,对他们的法熟练和训练有素。他知道什么事物适于注意,什么事物不适于注意。正因为如此,他不对那些不适于注意的事物去注意,而是对那些适于注意的事物去注意。

【注】:受到很好教导,well-taught,又作多闻。

MN.1.2.10  什么是那些不适于注意并且他不去注意的事物呢?它们就是当他对之注意时,那些使还未生起的感官欲望的诸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望的诸烦恼增长,还未生起的有之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有之烦恼增长,还未生起的无明的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无明的烦恼增长的事物。这些就是不适于注意而他不去注意的事物。那么,什么是那些适于注意而他去注意的事物呢?它们就是当他对之注意时,那些使还未生起的感官欲望的烦恼不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感官欲望的烦恼被舍弃,还未生起的有之烦恼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有之烦恼被舍弃,还未生起的无明的烦恼不在他当中生起,已生起的无明的烦恼被舍弃。这些就是适于注意而他去注意的事物。通过对不适于注意的事物而不去注意,以及对适于注意的事物去注意,还未生起的诸烦恼不会在他当中生起,而已生起的烦恼会被舍弃。

MN.1.2.11  他明智地注意“这是痛苦”;他明智地注意“这是痛苦的集起”;他明智地注意“这是痛苦的息灭”;他明智地注意“这是导致痛苦息灭之道”。当他用这种方式明智地注意时,三结在他当中被舍弃:即个性(有身)见(personality view)、怀疑(doubt)和戒禁取(adherence to rules and observances)。这些被之为应该通过看见而舍弃的诸烦恼。

【注】:三结又称为三结断。

(通过制约而舍弃的诸烦恼)

MN.1.2.12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通过制约而舍弃的诸烦恼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明智地省察(reflecting wisely)而住于眼根受到制约。一个住于眼根不受制约的人可能生起诸烦恼、苦恼和热恼(taints, vexation, and fever),而一个住于眼根受到制约的人则没有诸烦恼、苦恼和热恼。他明智地省察(reflecting wisely)而住于耳根受到制约……鼻根受到制约……舌根受到制约……身根受到制约……意根受到制约。一个住于意根不受制约的人可能生起诸烦恼、苦恼和热恼,而一个住于意根受到制约的人则没有诸烦恼、苦恼和热恼。一个住于诸根(the faculties)不受制约的人可能生起诸烦恼、苦恼和热恼,而一个住于诸根受到制约的人则没有诸烦恼、苦恼和热恼。这些被称之为应该通过制约而舍弃的诸烦恼。

【注】:制约,也作保护不受影响。

(通过受用而舍弃的诸烦恼)

MN.1.2.13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通过受用而舍弃的诸烦恼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明智地省察而受用衣服:只为防御寒冷暑热,抵挡与虻、蚊、风、太阳和诸爬行的东西(蛇)的接触,并且只为遮蔽私密部位。

MN.1.2.14  他明智地省察而受用施食:既不是为了享乐,不是为了陶醉,不是为了身体的美丽和吸引力,而只是为了此身的存续和维持(endurance and continuance of this body),为了结束不适(ending discomfort),为了助益梵行(assisting the holy life),想到:“如是我将终止旧的诸受(old feelings)而不会引发新的诸受,并且我将健康、无咎和舒适地生活。

【注】:梵行,有时指超越的精神生活(spiritual life),或者就是精神生活。

MN.1.2.15  他明智地省察而受用休息之处,只是为了防御寒冷暑热,抵挡与虻、蚊、风、太阳和诸爬行的东西的接触,只为了解除季候性的危险和为了享受静修(retreat)。

MN.1.2.16  他明智地省察而受用医药必需品,只是为了避免已生起的痛苦感受和为了良好健康的利益。

MN.1.2.17  一个不如是受用医药必需品的人可能会生起诸烦恼、苦恼和热恼,而一个如是受用医药必需品的人则不会有诸烦恼、苦恼或热恼。这些被称之为应该通过受用而舍弃的诸烦恼。

(通过忍耐而舍弃的诸烦恼)

MN.1.2.18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通过忍耐来舍弃的诸烦恼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明智地省察而忍耐寒、热、饥、渴,与虻、蚊、风、太阳(the sun)和与诸爬行的东西的接触;他忍耐辱骂、诽谤的言语,以及生起了的痛苦的、折磨人的、尖锐的、刺痛的、令人不快的、忧伤的和性命攸关的身体感受。一个不忍耐这些事物的人可能会生起诸烦恼、苦恼和热恼,而一个忍耐这些事物的人则不会产生诸烦恼、苦恼或热恼。这些被称之为应该通过忍耐而舍弃的诸烦恼。

(通过回避而舍弃的诸烦恼)

MN.1.2.19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通过回避来舍弃的诸烦恼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明智地省察而避开一头狂象,避开一匹狂马,避开一头狂牛,避开一条狂犬,一条蛇,一节残株,一丛荆棘,一个坑洞,一截断崖,一个粪坑和一个污水坑。他明智地省察,避免坐在不适当的座位上,去不适当的旅行地游行,或交往不适当的恶友,因为如果他这样做,那么同梵行的贤智者们会怀疑他有恶行。一个不回避这些事物的人可能会生起诸烦恼、苦恼和热恼,而一个回避这些事物的人则不会有诸烦恼、苦恼或热恼。这些被称之为应该通过回避而舍弃的诸烦恼。

【注】:热恼,焦灼苦恼,fever。该词出自《法华经·信解品》。

(通过除去而舍弃的诸烦恼)

MN.1.2.20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通过除去来舍弃的诸烦恼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明智地省察而不容忍一个已生起的感官欲望的想法;他舍弃它,除去它,远离它,以及终结它。他不容忍一个已生起的恶意想法……他不容忍一个已生起的残忍想法……他不容忍已生起的诸不善状态(法);他舍弃它们,除去它们,远离它们,以及终结它们。

一个不除去这些想法的人可能会生起诸烦恼、苦恼和热恼,而一个除去这些想法的人则不会有诸烦恼、苦恼或热恼。这些被称之为应该通过除去而舍弃的诸烦恼。

(通过修习而舍弃的诸烦恼)

MN.1.2.21  比丘们!什么是应该通过修习来舍弃的诸烦恼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明智地省察而修习通过隐退远离、冷静离欲和息灭来支持的念觉支,在放弃让渡中成熟(ripens in relinquishment)。他明智地省察而修习通过隐退远离、冷静离欲和息灭来支持的择法觉支(the investigation-of-states enlightenment factor)…..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宁静)觉支……定觉支……舍(平静)觉支,在放弃让渡中成熟(ripens in relinquishment)。一个不修习这些觉支的人可能会生起诸烦恼、苦恼和热恼。而一个修习这些觉支的人则不会有诸烦恼、苦恼或热恼。这些被称之为应该通过修习而舍弃的诸烦恼。

结论

MN.1.2.22  比丘们!对一位比丘而言,当应该通过看见来舍弃的诸烦恼已通过看见被舍弃时,当应该通过制约来舍弃的诸烦恼已通过制约被舍弃时,当应该通过受用来舍弃的诸烦恼已通过受用被舍弃时,当应该通过忍耐来舍弃的诸烦恼已通过忍耐被舍弃时,当应该通过回避来舍弃的诸烦恼已通过回避被舍弃时,当应该通过除去来舍弃的诸烦恼已通过除去被舍弃时,当应该通过修习来舍弃的诸烦恼已通过修习被舍弃时,那么,他就称为一位住于以一切烦恼的制约受到制约的比丘。他断除渴爱(severed craving),解开诸束缚(flung off the fetters),以狂妄我慢的完全洞彻(with the complete penetration of conceit)而终止了痛苦。”

这就是世尊所说。比丘们对世尊所说十分满意和喜欢。

第二一切烦恼经终。


MN.1.3 法继承人们(法嗣; Heirs in Dhamma)

MN.1.3.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 – “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MN.1.3.2  “比丘们!要成为我的法(the Dhamma)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material things)的继承人。我出于对你们的慈悲怜悯而想道:“我的弟子们必须如何才能成为我的法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呢?” 比丘们!如果你们成为我的物质性事物的而不是法继承人,你们会受到如是指责:“大师的弟子们是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而不是法继承人。”  我也会受到如是指责:“大师的弟子们是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而不是法继承人。”

如果你们是我的法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你们因此不会受到指责,(因为人们会说):“大师的弟子们作为法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生活。” 我因此也不会受到指责,(因为人们会说):“大师的弟子们作为法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生活。”  因此,比丘们!要成为我的法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material things)的继承人。我出于对你们的慈悲怜悯而想道:“我的弟子们必须如何才能成为我的法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呢?”

MN.1.3.3 比丘们!现在,设想我已吃了食物,不需要更多食物,吃饱了,吃完了,已吃了我所需要的,剩下的一些施食要被扔掉。然后,来了两位饥饿和衰弱的比丘,我就告诉他们:“比丘们!我已吃了食物,不需要更多食物,吃饱了,吃完了,已吃了我所需要的,但我留下的施食要被扔掉。如果你们想吃就吃吧。如果你们不吃,我也将把它丢弃到植被稀疏处,或扔进无生命物的水中。” 于是,第一位比丘想道:“世尊已吃了食物,不需要更多食物,吃饱了,吃完了,已吃了他所需要的,但世尊留下的施食要被扔掉;如果我们不吃,世尊将把它丢弃到植被稀疏处,或扔进无生命物的水中。可是世尊说过:“比丘们!你们要成为我的法继承人,不要成为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  现在,这种施食是一种物质性事物。设想我不吃这种施食,而以饥饿和虚弱度过一昼夜。”  他于是不吃那种施食,以饥饿和虚弱度过一昼夜。而第二位比丘想道:“世尊已吃了食物,不需要更多食物,吃饱了,吃完了,已吃了他所需要的,但世尊留下的施食要被扔掉。如果我们不吃,世尊也会将把它丢弃到植被稀疏处,或扔进无生命物的水中。设想我吃这种施食,既不饥饿也不虚弱地度过一昼夜。” 于是他吃那种施食后,既不饥饿也不虚弱地度过一昼夜。比丘们!尽管那位比丘吃了那种施食,既不饥饿也不虚弱地度过一昼夜,而第一位比丘更值得我尊敬与赞赏。这是为什么呢?比丘们!因为那将导致那位比丘长久的少欲(his fewness of wishes)、知足(contentment)、抹消(effacement)、易养(easy support)和活力激发(arousal of energy)。因此,比丘们!要成为我的法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的继承人。我出于对你们的慈悲怜悯而想道:“我的弟子们必须如何才能成为我的法继承人,而不是物质性事物(material things)的继承人呢?””

MN.1.3.4 这就是世尊所说。说完后,庄严者(the Sublime One)就起座进入他的住处。在他离开后不久,尊者舍利弗对比丘们如是说道:“比丘学友们!” – “学友!” 那些比丘回答道。尊者舍利弗如是说道:

MN.1.3.5 “学友们!大师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通过什么途径没有在隐退远离里修学呢?而大师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通过什么途径在隐退远离里修学呢?”

“的确,学友!我们会远道而来,向尊者舍利弗学习这句话的义理。如果尊者舍利弗能解释这句话的义理,那就太好了!在听闻尊者舍利弗的教导后,比丘们将会忆持它。” – “既然这样,学友们!你们要聆听并密切注意我要说的!”

“是的,学友!” 那些比丘回答道。尊者舍利弗如是说道:

MN.1.3.6 “学友们!大师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通过什么途径没有在隐退远离里修学呢?在这里,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没有在隐退远离里修学;他们不舍弃那些大师告诉他们要舍弃的东西;他们奢华而散漫,是倒退的领头人,忽视隐退远离。

学友们!在这当中,上座比丘们因为三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作为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没有在隐退远离里修学:上座比丘们以这第一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他们不舍弃那些大师告诉他们要舍弃的东西:上座比丘们以这第二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他们奢华而散漫,是倒退的领头人,忽视隐退远离:上座比丘们以这第三个理由要受到责备。学友们!上座比丘们以这三个理由要受到责备。

在这当中,中座比丘们因为三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作为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没有在隐退远离里修学:中座比丘们以这第一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他们不舍弃那些大师告诉他们要舍弃的东西:中座比丘们以这第二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他们奢华而散漫,是倒退的领头人,忽视隐退远离:中座比丘们以这第三个理由要受到责备。学友们!中座比丘们以这三个理由要受到责备。

在这当中,新剃度比丘们因为三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作为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没有在隐退远离里修学:新剃度比丘们以这第一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他们不舍弃那些大师告诉他们要舍弃的东西:新剃度比丘们以这第二个理由要受到责备。他们奢华而散漫,是倒退的领头人,忽视隐退远离:新剃度比丘们以这第三个理由要得到责备。学友们!新剃度比丘们以这三个理由要受到责备。

通过这个途径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没有在隐退远离里修学。

MN.1.3.7 学友们!大师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通过什么途径在隐退远离里修学呢?在这里,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在隐退远离里修学;他们舍弃那些大师告诉他们要舍弃的东西;他们不奢华而散漫,他们热切地避免倒退,他们是隐退远离的领头人。

学友们!在这当中,上座比丘们因为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作为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在隐退远离里修学:上座比丘们以这第一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他们舍弃那些大师告诉他们要舍弃的东西:上座比丘们以这第二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他们不奢华而散漫,他们热切地避免倒退,他们是隐退远离的领头人:上座比丘们以这第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学友们!上座比丘们以这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

在这当中,中座比丘们因为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作为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在隐退远离里修学:中座比丘们以这第一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他们舍弃那些大师告诉他们要舍弃的东西:中座比丘们以这第二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他们不奢华而散漫,他们热切地避免倒退,他们是隐退远离的领头人:中座比丘们以这第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学友们!中座比丘们以这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

在这当中,新剃度比丘们因为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作为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在隐退远离里修学:新晋比丘们以这第一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他们舍弃那些大师告诉他们要舍弃的东西:新剃度比丘们以这第二个理由要得到赞赏。他们不奢华而散漫,他们热切地避免倒退,他们是隐退远离的领头人:新剃度比丘们以这第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学友们!新剃度比丘们以这三个理由要得到赞赏。

通过这个途径,大师的住于隐退远离的弟子们在隐退远离里修学。

MN.1.3.8  学友们!在这里,邪恶(evil)就是贪婪和憎恨(贪和嗔;greed and hate)。有一条舍弃贪婪和憎恨的中道(Middle Way),给出眼力远见(giving Vision),给出智(giving knowledge),从而导向平静(peace)、证智(direct knowledge )、正觉(enlightenment)和涅槃(Nibbana)。那么,什么是中道呢?它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这就是给出眼力远见(giving Vision),给出智(giving knowledge),从而导向平静(peace)、证智(direct knowledge )、正觉(enlightenment)和涅槃(Nibbana)的中道。

【注】:中道,即离开两个极端之道,这里点出就是八圣道,也称八正道。正思惟(正志),又作正志(right intent)。

MN.1.3.9-15  在这里,邪恶就是愤怒和报复(anger and revenge)……轻蔑和一种专横的态度(contempt and a domineering attitude)……嫉妒和贪婪(envy and avarice)……欺骗和诡诈(deceit and fraud)……固执和傲慢(obstinacy and presumption)……狂妄我慢和自大(conceit and arrogance)……虚荣浮华和疏忽(vanity and negligence)。有一条舍弃虚荣浮华和无名疏忽的中道,给出眼力远见,给出智,从而导向平静、证智、正觉和涅槃。那么,什么是中道呢?它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这就是给出眼力远见,给出智,从而导向平静、证智、正觉和涅槃的中道。

这就是尊者舍利弗所说。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满意和喜欢。

第三法继承人们经终。


MN.1.4 害怕和恐惧(Fear and Dread)经(Bhayabherava Sutta)

MN.1.4.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MN.1.4.2 当时,吒奴苏尼(Janussoni)婆罗门去见世尊。抵达后,与世尊相互致意。致意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对世尊如是说道: “乔达摩先生!当善男子们出于对乔达摩大德的信念,从在家生活出家进入无家时,他们把乔达摩大德当作他们的领袖、他们的帮助者和他们的向导吗?并且这些人以乔达摩大德为榜样而行吗?”

正是这样,婆罗门!正是这样!当善男子们出于对我的信念,从在家生活出家进入无家时,他们把我当作他们的领袖、他们的帮助者和他们的向导。并且这些人以我为榜样而行。”

可是,乔达摩先生!那些在山林里的边远山野丛林住处是很难忍受的,隐退远离是难以修行实践的,而且很难享受孤独(solitude)。一个人会想,如果一位比丘没有定(concentration),山野丛林会夺走其心。”

正是这样,婆罗门!正是这样!那些在山林里的边远山野丛林住处是很难忍受的,隐退远离是难以修行实践的,而且很难享受孤独(solitude)。一个人会想,如果一位比丘没有定,山野丛林会夺走其心。”

MN.1.4.3  婆罗门!当我获得正觉以前,还是未成正觉的菩萨时,我也这样想道:“那些在山林里的边远山野丛林住处是很难忍受的,隐退远离是难以修行实践的,而且很难享受孤独(solitude)。一个人会想,如果一位比丘没有定,山野丛林会夺走其心。”

MN.1.4.4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身业(bodily conduct)未清净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前往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可是由于他们的未清净的身业的缺陷,这些良善的沙门和婆罗门会引起不善的害怕和恐惧。但我不会在身业(身体行为)未清净的情况下前往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我清净化身业。我作为身业已清净的圣者们中的一员,前往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  当看见自己身业的清净性时,我在林居中找到了极大的安慰。

MN.1.4.5-7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语业(verbal conduct)未清净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意业(mental conduct)未清净的……生计(livelidood)未清净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前往于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可是由于他们的未清净的生计的缺陷,这些良善的沙门和婆罗门会引起不善的害怕和恐惧。但我不会在生计未清净的情况下前往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我清净化生计。我作为生计已清净的圣者们中的一员,前往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  当看见自己生计的清净性时,我在林居中找到了极大的安慰。

MN.1.4.8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贪婪(covetous)和充满贪欲(full of lust)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不贪婪……。

MN.1.4.9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有一颗恶意(ill will)之心和诸嗔企图(intentions of hate)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有一颗慈爱(of loving-kindness)之心……。

MN.1.4.10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被懒惰和迟钝(sloth and torpor)所战胜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没有懒惰和迟钝……。

MN.1.4.11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被一颗躁动(restless)和不平静(unpeaceful)的心所战胜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有一颗平静之心……。

MN.1.4.12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不确定和怀疑(uncertain and doubting)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毫不怀疑……。

MN.1.4.13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自夸和轻视(self-praise and disparagement)他人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不自夸和轻视他人……。

MN.1.4.14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屈从于惊慌和恐怖(alarm and terror)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毫不恐惧(trepidation)……。

MN.1.4.15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渴望获取、荣誉和名声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有很少愿望……。

MN.1.4.16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懒惰和缺乏活力精进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很精活力进……。

MN.1.4.17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没有正念(unmindful)和不完全觉知(not fully aware)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在正念中建立……。

MN.1.4.18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不得定(unconcentrated)和诸思绪散乱(with straying minds)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我拥有定……。

MN.1.4.19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无论何时缺乏智慧的众沙门或众婆罗门,胡言乱语者们,前往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可是由于他们缺乏智慧和胡言乱语的缺陷,这些良善的沙门和婆罗门会引起不善的害怕和恐惧。但是,我不会象一个缺乏智慧呢的胡言乱语者那样前往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我拥有智慧。我作为拥有智慧的圣者们中的一员,前往山林中的边远山野丛林居息处。”  看见自己拥有智慧时,我在林居中找到了极大的安慰。

MN.1.4.20   婆罗门!我那时这样想道:“在每半月有第十四、第十五日和第八日的特别吉祥之夜。如果在象这些的夜晚,我会住在如此令人畏惧的(awe-inspiring)和使人惊骇的住处(horrifying abodes),如园林塔庙、林地塔庙和树木塔庙吗?或许我会遇到那种害怕和恐惧。”  婆罗门!之后,在半月的第十四、第十五日和第八日的这样的特别吉祥之夜,我住在如此令人畏惧的和使人惊骇的住处,如园林塔庙、林地塔庙和树木塔庙。当我住在那里时,一头野兽会到我这里来,或一只孔雀会折断一个树枝,或风会使树叶沙沙作响。我想到:“如果害怕和恐惧即将来临,现在该怎么办呢?” 我想到:“为何我住于总是期待害怕和恐惧呢?如果我平息那种害怕和恐惧,同时在它来时我保持现在同的姿势,会如何呢?”  

当我经行时(While I walked),害怕和恐惧就来到我身边;我既不站立,不坐着,也不躺下,直到我平息那种害怕和恐惧。当我站立时,害怕和恐惧就来到我身边;我既不经行,不坐着,也不躺下,直到我平息了那种害怕和恐惧。当我坐着时,害怕和恐惧就来到我身边;我既不经行,站着,也不躺下,直到我平息了那种害怕和恐惧。当我躺下时,害怕和恐惧就来到我身边;我既不经行,不站着,也不坐着,直到我平息了那种害怕和恐惧。

MN.1.4.21  婆罗门!有些沙门和婆罗门,他们察觉感知(perceive)夜晚为白天和察觉感知白天为夜晚,我说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在妄想痴迷里的行持(this is an abiding in delusion)。可是我察觉感知夜晚就是夜晚,察觉感知白天就是白天。正确所说时,说到任何一个人:“为了许多众生的福利和快乐,出于对此世间的慈悲怜悯,为了诸天神和人的福祉、福利和快乐,一个不屈从于妄想痴迷的众生(being),已在此世间出现。”  这样正确所说时,那确实就是说到我。

MN.1.4.22  婆罗门!在我当中,激起了不懈的活力精进,而且建立了坚韧的正念(unremitting mindfulness),我的身体是宁静(tranquil)的和无忧的(untroubled),我的心专注得定(concentrated)和统一(unified)。

MN.1.4.23  完全地从诸感官享乐隐退远离,从诸不善状态(法)隐退远离,我进入并住于初禅(第一禅),它由所应用和持续的思想和检查(寻和伺)(applied and sustained thought and examination)相伴,充满由隐退远离而生出的狂喜和快乐。

MN.1.4.24  随着所应用和持续的思想和检查(寻与伺)的静止(stilling),我进入并住于第二禅,有自信和心的专一性(self-confidence and singleness of mind)而没有所应用和持续的思想和检查(寻和伺),充满集中得定而生出的狂喜和快乐。

MN.1.4.25  随着狂喜和快乐的褪尽,我住于平静和好(equanimity),充满正念和正知(mindful and fully aware),仍然以身体感受快乐,我进入并住于第三禅,由于它的缘故,圣者们宣说:“他有一个愉快的住处,有平静和好,充满正念。”

【注】:tranquil:宁静,peace:平静,equanimity:平静和好。equanimity,旧译“舍”或“舍心”,与七觉支的第七支(平静和好觉知,或舍觉支)有关。

MN.1.4.26  随着快乐和痛苦的舍弃,以及之前喜悦(欢乐)与忧伤的消失,我进入并住于第四禅,它既没有痛苦也没有欢乐,由于平静和好的念清净性(purity of mindfulness)。

MN.1.4.27  当我的专注得定的心是如此清净的(purified)、明亮的、无暇的(unblemished)、去除杂染的(rid of imperfection)、可塑造的(malleable)、适合使用的(wieldy)、稳定的(steady)和成就冷静不动的(attained to imperturbability)时,我使心导向对诸过去世的回忆智(knowledge of the recollection)。我回忆我的多重过去世,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一百生、一千生、十万生、许多世界收缩之劫(坏劫)、许多世界扩张之劫(成劫)、许多世界收缩和扩张之劫(坏成劫):“在那里我是这样得到姓名,有这样的氏族,这样的容貌,这样的营养物,这样的苦乐体验,这样的寿长;从那里逝去,我在别处重现;并且在那里又是这样得到姓名,有这样的氏族,这样的容貌,这样的营养物,这样的苦乐体验,这样的寿长;从那里逝去,我重现在这里。” 象这样,从它们的各方面和细节(aspects and particulars)中,我回忆起我多重过去世。

【注】:这里的“我”的概念是一种世间说法,便于当时的人们理解,这不是超越世间的说法(即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在一世由一世轮回;佛法的轮回是无我的轮回)。

MN.1.4.28  这就是我在初夜时分所成就的第一种明(true knowledge)。无明被驱逐(was banished)而明生起,黑暗被驱逐而光明生起,如同在一个行持勤奋、热忱和坚决的人当中所发生的那样。

MN.1.4.29  当我的专注得定的心是如此清净的、明亮的、无暇、去除杂染的、可塑造的、适合使用的、稳定的和成就冷静不动的时,我使心导向对众生逝去和重现的了解。我以清净的和超人的天眼(the divine eye),看见众生逝去和重现,低级的和高级的(inferior and superior),美丽的和丑陋的(fair and ugly),幸运的和不幸的(fortunate and unfortunate)。我了知众生如何象这样根据他们的行为(依业)而流转(how beings pass on according to their actions thus):“这些贤善众生,在身、语和意当中行于恶行,圣人们的斥责者,诸见错误,在他们的行为中秉持错误之见(邪见),身体破裂消解时,死后在一个苦界当中,在一个恶趣当中,在毁灭当中(in perdition; 下界),甚至在地狱当中重现;可是这些贤善众生,在身、语和意当中行于善行,不是圣人们的斥责者,诸见正确,在他们的行为中秉持正见,破裂消解时,死后在一个善趣当中,甚至在一个天界当中重现。” 这样,我以清净的和超人的天眼,看见众生逝去和重现,低级的和高级的,美丽的和丑陋的,幸运的和不幸的。我了知众生如何如是根据他们的行为(依业)而流转。

【注】:流转,流转往生,变异迁流,都是在没有成就彻底解脱觉悟前众生的变化状态。

MN.1.4.30  婆罗门!这是我在中夜时分成就的第二种明。无明被驱逐(was banished)而明生起,黑暗被驱逐而光明生起,如同在一个行持勤奋、热忱和坚决的人当中所发生的那样。

MN.1.4.31  当我的专注得定的心是如此清净的、明亮的、无暇的、去除杂染的、可塑造的、适合使用的、稳定的和成就冷静不动的时,我使心导向诸烦恼的摧毁智(knowledge of the destruction)。我如实证知(直接了知):“这是痛苦。”  我如实证知:“这是痛苦的集起。”  我如实证知:“这是痛苦的息灭。”  我如实证知:“这是导致痛苦息灭之道。”   我如实证知:“这些就是诸烦恼。”  我如实证知:“这是诸烦恼的集起。”  我如实证知:“这是诸烦恼的息灭。”  我如实证知:“这是导致诸烦恼息灭之道。”

MN.1.4.32  当我如是知道和看见时,我的心从感官欲望的烦恼,从有的烦恼,以及从无明的烦恼得到解脱。当它得到解脱时,有”它得到解脱”之智。我证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任何有的状态不再出现(there is no more coming to any state of being)。”

【注】:直接了知,证知。如实,as it actually is。得到解脱,be liberated。

MN.1.4.33  这是我在后夜时分成就第三种明。无明被驱逐(was banished)而明生起,黑暗被驱逐而光明生起,如同在一个行持勤奋、热忱和坚决的人当中所发生的那样。

MN.1.4.34  婆罗门!现在你可能会想道:“或许甚至今天乔达摩大师还未从贪欲、瞋恨和妄想痴迷中解脱,因而仍前往山林中的诸山野丛林居息处。”  可是,你们不应该这样想。这是因为我看见了两种利益,因而前往山林中的诸山野丛林居息处:我在此时此地亲自看见了一个快乐的住处,并且我对未来诸世代抱有慈悲怜悯。” 

“确实,因为乔达摩大师是一个成就者、一个遍正觉者(an Accomplished One, a Fully Enlightened One),他对未来诸世代抱有慈悲怜悯。太伟大了,乔达摩大师!太伟大了,乔达摩大师!乔达摩大师已用种种方式使法(the Dhamma)清楚可见,犹如他能拨乱反正,能披露幽微,能指点迷津,或者能在黑暗中为那些有视力的人们高擎明灯以看见诸色一般。我皈依乔达摩大德、法和比丘僧团。请乔达摩大德作记我为一位优婆塞,从今天起终生皈依。”

第四《害怕和恐惧经》终。


MN.1.5  没有诸污点(Without Blemishes; 无秽)经(Anangana Sutta); 无暇经

MN.1.5.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尊者舍利弗对比丘们如是说道:“比丘学友们!”  – “学友!” 那些比丘回答道。尊者舍利弗如是说道:

MN.1.5.2  “学友们!在此世间存在这四种人。是哪四种呢?学友们!在这里,某人有一种污点,而如是对它不如实了知:“我自身有一个污点。” 在这里,某人有一种污点,对它如是如实了知:“我自身有一个污点。”  在这里,某人没有污点,而如是对它不如实了知:“我自身没有污点。” 在这里,某人没有污点,对它如是如实了知:“我自身没有污点。”  

在这里,有一个污点而如是对它不如实了知:“我自身有一个污点”的人,被称为这两个有瑕疵的人中低级的人。在这里,有一个污点并如是对它如实了知:“我自身有一个污点”的人,被称为这两个有瑕疵的人中高级的人。

在这里,没有污点而如是对它不如实了知:“我自身没有污点”的人,被称为这两个没有瑕疵的人中低级的人。在这里,没有污点并如是对它如实了知:“我自身没有污点”的人,被称为这两个没有瑕疵的人中高级的人。

MN.1.5.3  当如是所说时,尊者大目犍连向尊者舍利弗问道:“舍利弗学友!是什么原因和理由,在有一个污点的两个人当中,一个人被称为低级的人,而另一个人被称为高级的人呢?是什么原因和理由,在没有污点的两个人当中,一个人被称为低级的人,而另一个人被称为高级的人呢?”

MN.1.5.4  “学友!在这里,当一个人有一个污点而如是对它不如实了知:“我自身有一个污点” 时,可以预期他将不会激发热诚、作出努力或鼓舞活力精进(instigate energy)去舍弃那个污点,并且他将带着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带着一个污点,以及带着污损之心而死去。设想从一个店或一个锻工场带来一只覆盖着脏东西和污点的青铜碟,如果主人们既不使用也不清理它,而将它扔在一个落满灰尘的角落。象这样,青铜盘后来会更为污损和污迹斑斑吗?”  –  “是的,学友!”  –  “同样的,学友!当一个人有一个污点而如是对它不如实了知:“我自身有一个污点” 时,可以预期他不会激发热诚、作出努力或鼓舞活力精进(instigate energy),并且他将带着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带着一个污点,以及带着污损之心而死去。

MN.1.5.5  在这里,当一个人有一个污点而如是对它如实了知:“我自身有一个污点” 时,可以预期他将激发热诚、作出努力和鼓舞活力精进去舍弃那个污点,并且他将不带着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不带着污点,带着不污损之心而死去。设想从一个店或一个锻工场带来一只覆盖着脏东西和污点的青铜碟,如果主人们清理它,不将它扔在一个落满灰尘的角落。象这样,青铜盘后来会更干净和更明亮吗?”  –  “是的,学友!”  –  “同样的,学友!当一个人有一个污点而如是对它如实了知:“我自身有一个污点” 时,可以预期他将会激发热诚、作出努力和鼓舞活力精进,并且他将不带着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不带着污点,以及带着不污损之心而死去。

MN.1.5.6  在这里,当一个人没有污点而如是对它不如实了知:“我自身没有污点” 时,可以预期他将会注意美丽事物的相,通过这样做,贪欲会感染他的心,他将带着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带着一个污点,以及带着污损之心而死去。设想从一个店或一个锻工场带来一只干净和明亮的青铜碟,如果主人们既不使用也不清理它,而将它扔在一个落满灰尘的角落。象这样,青铜盘后来会更为污损和污迹斑斑吗?”  –  “是的,学友!”  –  “同样的,学友!当一个人没有污点而如是对它不如实了知:“我自身没有污点” 时,可以预期他将会注意美丽事物的相,通过这样做,贪欲会感染他的心,他将带着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带着一个污点,以及带着污损之心而死去。

MN.1.5.7  在这里,当一个人没有污点而如是对它如实了知:“我自身没有污点” 时,可以预期他将不会注意美丽事物的相,通过不这样做,贪欲将不会感染他的心,他将没有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没有污点,以及带着没有污损之心而死去。设想从一个店或一个锻工厂带来一只干净和明亮的青铜碟,如果主人们使用它,清理它,而不将它扔在一个落满灰尘的角落。象这样,青铜盘后来会更为干净和明亮吗?”  –  “是的,学友!”  –  “同样的,学友!当一个人没有污点而如是对它如实了知:“我自身没有污点” 时,可以预期他将不会注意美丽事物的相,通过不这样做,贪欲将不会感染他的心,他将没有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没有污点,以及带着没有污损之心而死去。

MN.1.5.8  这就是原因和理由,在有一个污点的两个人当中,一个人被称为低级的人,而另一个人被称为高级的人。这就是原因和理由,在没有污点的两个人当中,一个人被称为低级的人,而另一个人被称为高级的人。

MN.1.5.9  学友!人们说“污点,污点”。那么,“污点”这个词是用来指称什么的术语呢? 学友! “污点”是用来指称诸邪恶不善愿望的诸界(the spheres of evil unwholesome wishes; 诸范畴)的术语。

MN.1.5.10  在这里,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如果我犯了一个过失,让比丘们不知道我犯了一个过失。”  但是比丘们也有可能知道那位比丘犯了一个过失。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比丘们知道我犯了一个过失。”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11 在这里,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我已犯了一个过失。比丘们应该在私下里而不是在僧团当中劝告我。” 比丘们也有可能在僧团当中而不是在私下里劝告那位比丘。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比丘们在僧团当中而不是在私下里劝告我。”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12 在这里,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我已犯了一个过失。一个与我同阶的人而不是一个与我不同阶的人应该劝告我。” 也有可能一个与他不同阶的而不是对一个与他同阶的人可能会劝告他。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一个与我不同阶的而不是一个与我同阶的人劝告我。”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13  在这里,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啊!但愿大师能通过询问我而不是另一位某比丘一系列问题给比丘们教导法。”  大师也有可能通过询问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那位比丘一系列问题给比丘们教导法。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大师通过询问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我一系列问题给比丘们教导法。”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14  在这里,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啊!但愿比丘们能进入村庄乞食,让我而不是另一位某比丘走在最前面!” 也有可能比丘们进入村庄乞食,把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那位比丘排在最前面。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比丘们进入村庄乞食,把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我排在最前面。”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15  在这里,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啊!但愿我而不是另一位某比丘,在食堂里能得到最好的座位、最好的饮水和最好的乞食!”  也有可能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那位比丘,在食堂里得到最好的座位、最好的饮水和最好的乞食。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我在食堂里得到最好的座位、最好的饮水和最好的乞食。”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16  在这里,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啊!但愿我而不是另一位某比丘,在食堂里用完乞食后可以给出祝福(给予加持)。” 也有可能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那位比丘,在食堂里用完乞食后给出祝福。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我在食堂里用完乞食后给出祝福。”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17-20  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啊!但愿我而不是另一位某比丘,可以给比丘们教导法……可以给比丘尼们教导法……可以给优婆塞们教导法……可以给优婆夷们教导法……可以访问修道处(the monastery; 寺院)。” 也有可能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那位比丘,给比丘们教导法……给比丘尼们教导法……给优婆塞们教导法……给优婆夷们教导法……访问修道处。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我,给比丘们教导法……给比丘尼们教导法……给优婆塞们教导法……给优婆夷们教导法……访问修道处。”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21-24  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啊!但愿比丘们……比丘尼们……优婆塞们……优婆夷们……能尊敬(honor)、尊重(respect)、崇敬(revere)和崇奉(venerate)我而不是另一位某比丘。” 也有可能比丘们……比丘尼们……优婆塞们……优婆夷们……尊敬(honor)、尊重(respect)、崇敬(revere)和崇奉(venerate)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那位比丘。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比丘们……比丘尼们……优婆塞们……优婆夷们……尊敬(honor)、尊重(respect)、崇敬(revere)和崇奉(venerate)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我。”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MN.1.5.25-28  在这里,一位比丘可能会希望:“啊!但愿我而不是另一位某比丘,能得到一件高级的衣袍……高级施食……一个高级休息处……高级医药必需品。” 也有可能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那位比丘得到一件高级的衣袍……高级施食……一个高级休息处……高级医药必需品。因此他如是愤怒和苦楚:“另一位某比丘而不是我得到一件高级的衣袍……高级施食……一个高级休息处……高级医药必需品。”  愤怒和苦楚两者都是一个污点。

学友! “污点”是用来指称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诸界(诸范畴)的术语。 

MN.1.5.29  如果在任何比丘当中看见和听见这些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界没有被舍弃,那么尽管他可能是一个林居者、一个诸边远居所的常客、一个乞食者、一个逐家求道者、一个穿废弃碎布者(a refuse-rag wearer;粪扫衣),一个穿粗布衣者(a wearer of rough robes),但其同梵行者们不会尊敬、尊重、崇敬和崇奉他。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位尊者中看见和听见这些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界没有被舍弃。

设想从一个店子或一处锻工场带来一只干净和明亮的金属钵;并且主人们把一条蛇、一条狗或一个人的尸体放进去,再用另一个钵盖好,然后回到市场;于是看见它的人们说道:“你象一件珍宝一样随身携带的是什么呢?” 接着他们掀开盖子,打开它,看进去,而且一旦他们看见,顿时生出如此的恶心、反感和厌恶(such loathing, repugnance, and disgust),连饥肠辘辘的人都不想吃,更不用说那些饱食之人了。

同样的,如果在任何比丘当中看见和听见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界没有被舍弃,那么尽管他可能是一个林居者、一个诸边远居所的常客、一个乞食者、一个逐家求道者、一个穿废弃碎布者(粪扫衣),一个穿粗布衣者,但其同梵行者们不会尊敬、尊重、崇敬和崇奉他。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位尊者当中看见和听见这些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界没有被舍弃。

MN.1.5.30  如果在任何比丘当中看见和听见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界被舍弃,那么即使他可能是一个村居者(a village dweller)、一个接受诸邀请的人、一个穿着屋主们给他的衣袍的人,但其同梵行者们会尊敬、尊重、崇敬和崇奉他。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位尊者当中看见和听见这些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界被舍弃。

设想将从一个店子或一处锻造场带来一只干净和明亮的金属钵;并且主人们把干净的煮好的米饭和各种汤和调味酱放进去,再用另一个钵盖好,然后回到市场;于是看见它的人们说道:“你象一件珍宝一样随身携带的是什么呢?” 接着他们掀开盖子,打开它,看进去,而且一旦他们看见,他们就就觉得胃口大开,津津有味,连些饱食之人都想吃,更不用说那些饥肠辘辘之人了。

同样的,学友!如果在任何比丘当中看见和听见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界被舍弃,那么即使他可能是一个村居者、一个接受诸邀请的人、一个穿着屋主们给他的衣袍的人,但其同梵行者们会尊敬、尊重、崇敬和崇奉他。那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位尊者当中看见和听见这些诸邪恶不善的愿望的界被舍弃。”

MN.1.5.31  当如是所说时,尊者大目犍连对尊者舍利弗说道:“舍利弗学友!我想到一个譬喻。”  – “目犍连学友!请你把它说出来。” – “舍利弗学友!有一次,我住在王舍城的山堡(the Hill Fort at Rajagaha)。那时,我在早晨穿好衣服,拿着钵与僧袍,为了托钵乞食进入王舍城。当时,车匠之子沙弥提(Samiti the Cartwright’s son)正在刨一个外轮缘,而一个前车匠之子邪命外道槃荼(the Ajivaka Panduputta, son of a former Cartwright)则站在一旁。那时,邪命外道槃荼生起这样一个想法:“啊!但愿这位车匠之子沙弥提会在这个外轮缘上刨掉这个弯曲、这个扭曲和这个缺陷,这样这个外轮缘就不会有诸弯曲、扭曲或缺陷,并且完全由心材组成。”   正当这个想法在他脑海中浮现时,车匠之子沙弥提也在这个外轮缘上刨掉那个弯曲、那个扭曲和那个缺陷。于是前车匠之子邪命外道槃荼很高兴,并且这样表达他的高兴:“他就象用心知道我的心一样他刨外轮缘!”

MN.1.5.32 同样的,学友!那些毫无信念,不是出于信念而是为了寻求一种生计的人,从在家生活出家进入无家,他们狡诈(fraudulent)、虚伪(deceitful)、奸诈(treacherous)、自大(haughty)、空洞(hollow)、自负 (personally vain)、恶口(rough-tongued)、言语散乱(loose-spoken)、不守诸根、饮食过度、不致力于觉醒(undevoted to wakefulness)、不在乎沙门义(unconcerned with recluseship)、不推崇修学(not greatly respectful of training)、奢华、粗心散漫,是倒退的领头人(leaders in backsliding),忽视隐退静修(neglectful of seclusion)、懈怠、缺乏活力、没有正念、没有完全觉知、不专注得定、心散乱、智慧全无和疯言疯语。尊者舍利弗就好象以他的心知道我的心一样,以他的佛法开示来刨掉他们的诸过失。

而那些出于信念,从在家生活出家进入无家的善男子,他们不狡诈、虚伪、奸诈、自大、空洞、自负 、恶口、言语散乱;他们严守诸根、饮食节制、致力于觉醒(devoted to wakefulness)、在乎沙门义(concerned with recluseship)、推崇修学(greatly respectful of training)、不奢侈或粗心散漫,热心于避免倒退,是隐退静修的领头人,活力精进、坚决、建立于正念、完全觉知(正知)、专注得定、心统一、拥有智慧,以及不是疯言疯语之人。这些善男子在听闻尊者舍利弗的佛法开示时,就好象通过言语与思想吸收它、吃它一样。他使同梵行者们脱离不善事物并安住于善的事物,这确实很好。

MN.1.5.33  正如年轻的、年青的、喜欢装扮的一个女子或一个男子,沐浴头部,接受一个莲花、茉莉或玫瑰花环,用双手拿着这个花环,把它戴到头上,同样地,那些出于信念,从在家生活出家进入无家的善男子,他们不狡诈、虚伪、奸诈、自大、空洞、自负 、恶口、言语散乱;他们严守诸根、饮食节制、致力于觉醒、在乎沙门义、推崇修学、不奢侈或粗心散漫,热心于避免倒退,是隐退静修的领头人,活力精进、坚决、建立于正念、完全觉知(正知)、专注得定、心统一、拥有智慧,以及不是疯言疯语之人。这些善男子在听闻尊者舍利弗的佛法开示时,就好象通过言语与思想吸收它、吃它一样。他使同梵行者们脱离不善事物并安住于善的事物,这确实很好。”

如是,那两位伟大的众生在彼此的良善之语中感到很高兴。

第五《没有诸污点经》终。


MN.1.6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If a Bhikkhu Should Wish)经

MN.1.6.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 – “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MN.1.6.2  “比丘们!你们要住于具足戒德(possessed of virtue)、具足波罗提木叉(possessed of the Patimokkha),受波罗提木叉制约,在行为和运用上圆满,并且在最微小的过失中看见惧怕,通过受持修学诸戒律来修学(train by undertaking the training precepts)。

MN.1.6.3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对同梵行者们是亲爱的、和蔼可亲的,受到他们的尊重和尊敬”,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internal serenity of mind; 止),不疏忽禅修(meditation),拥有洞察(Insight; 观),住在诸空棚屋。

MN.1.6.4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是一位衣袍、施食、休息处和医药必需品的获得者”,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5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那些我使用其衣袍、施食、休息处和医药必需品的人的服务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果报和利益”,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6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当我已逝去和死去的亲族们和亲属们在其心里充满信心地记住我时,愿那给他们带来大果报和大利益”,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7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成为不满和喜悦的一个征服者,并且愿不满和喜悦不会征服我;每当不满和喜悦生起时,愿我都安住于超越它们”,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8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成为害怕和恐惧的一位征服者,并且愿害怕和恐惧不会征服我;每当害怕和恐惧生起时,愿我都安住于超越它们”,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9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成为一个随心所欲的、没有困扰或困难地获得构成高等(殊胜)心并在此时此地提供一个安住的四种禅那的人”,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10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与身体接触并安住于那些平静的和非物质性的(peaceful and immaterial)解脱中,超越诸色”,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11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随着三种束缚(三结)的摧毁,成为一个入流者,不再屈从于恐惧(perdition),注定解脱(bound for deliverance),走向正觉(headed for enlightenment)”,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12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随着三种束缚(三结)的摧毁以及贪欲、嗔恨和妄想痴迷的衰减,成为一位一还者(a once-returner),只回到此世间一次就终止痛苦”,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止),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观),住在诸空棚屋。

MN.1.6.13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随着五种较低束缚(五下分结)的摧毁,到时自然而然地化身重现于诸清净界处(the Pure Abodes; 诸净土),并在那里成就般涅槃(attain final Nibbana),不会再从彼世转回。”  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止),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观),住在诸空棚屋。

MN.1.6.14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施展各种超常力量(super-normal power; 神通):有了一个后,愿我能变成许多个;有了许多个后,愿我变成一个;愿我出现和消失;愿我无碍地穿过一堵墙、一个密闭罩、一座山(go unhindered through a wall, through an enclosure, through a mountain),犹如穿过虚空(as though through space);愿我在犹如水的大地中潜入和浮出(dive in and out of the earth as though it were water);愿我在犹如大地的水上不会沉没地行走;愿我盘腿而坐,象一只鸟儿在虚空中旅行;愿我用手触摸和轻抚如此强大和有力的日月;愿我施展肉体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远接梵天世界。” 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15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以清净的、超人的天耳界,听见天与人(the divine and the human)二者的诸声音,弗届远迩(those that are far as well as near)”,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16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已用我自己的心环绕他们后,了知其他众生和其他人的心(understand the minds of other beings, of other persons, having encompassed them with my own mind)。愿我把一颗被贪欲影响的心作为被贪欲影响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被贪欲影响的心作为不被贪欲影响的心来了知;愿我把一颗被嗔恨影响的心作为被嗔恨影响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被嗔恨影响的作为不被嗔恨影响的心来了知;愿我把一颗被妄想痴迷影响的心作为被妄想痴迷影响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被妄想痴迷影响的心作为不被妄想痴迷影响的心来了知;愿我把一颗收敛的(contracted)心作为收敛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散乱(distracted)的心作为散乱的心来了知;愿我把一颗高尚的心作为高尚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高尚的心作为不高尚的心来了知;愿我把一颗超越的(surpassed)心作为超越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超越的心作为不超越的心来了知;愿我把一颗集中得定的(concentrated)心作为集中得定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集中得定的心作为不集中得定的心来了知;愿我把一颗解脱的(liberated)心作为解脱的心来了知,并且我把一颗未解脱的(liberated)心作为未解脱的心来了知”,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17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回忆起我的许多过去世,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一百生、一千生、十万生、许多世界收缩之劫(坏劫)、许多世界扩张之劫(成劫)、许多世界收缩和扩张之劫(坏成劫):“在那里我是这样得到姓名,有这样的氏族,这样的容貌,这样的营养物,这样的苦乐体验,这样的寿长;从那里逝去,我在别处重现;并且在那里又是这样得到姓名,有这样的氏族,这样的容貌,这样的营养物,这样的苦乐体验,这样的寿长;从那里逝去,我重现在这里。” 象这样,从它们的各方面和细节(aspects and particulars)中,我回忆起我许多过去世的生命。” 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18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以清净的、超人的天眼,看见众生逝去和重现,低级的和高级的,美丽的和丑陋,幸运的和不幸的。愿我了知众生如何根据他们的行为(依业)而流转:“这些众生诸人,在身、语和意当中行于恶行,是圣人们的斥责者,他们的诸见错误,在他们的行为中秉持错误之见(邪见),他们随着身体的分解,死后重现于苦界,在一个恶趣当中,在毁灭当中(下界),甚至在地狱当中;或者这些众生诸人,在身、语和意当中行于善行,不是圣人们的斥责者,他们的诸见正确,在他们的行为中秉持正见,他们随着身体的分解,死后重现于在一个善趣当中,甚至在一个天界当中”,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19  如果一位比丘期望:“愿我亲自以证智实现证悟,在此时此地进入后并行持随着诸烦恼的摧毁而无染的心解脱和慧解脱(the deliverance of mind and deliverance by wisdom)”,就让他持守诸戒律,致力于心的内在宁静,不疏忽禅修,拥有洞察,住在诸空棚屋。

MN.1.6.20  因此,正是针对这个而说道:“比丘们!具足戒德(possessed of virtue)、具足波罗提木叉(possessed of the Patimokkha),受波罗提木叉制约,在行为和运用上圆满,并且在最微小的过失中看见惧怕,通过受持修学诸戒律来修学(train by undertaking the training precepts)。””

那就是世尊所说,比丘们对世尊所说感到满意和喜欢。

第六如果一位比丘期望经终。


MN.1.7  布的譬喻(The Simile of the Cloth)经(Vatthupama Sutta)

MN.1.7.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如是说道:“比丘们!” – “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MN.1.7.2  “比丘们!设想一块布被污染和弄脏了,并且一位染工把它浸入某种染料或其它蓝色、黄色、红色或粉红色染料中;它会看起来染得不好和颜色不纯。那是为什么呢?因为那块布不纯净。同样地,当心被污染时,可以预期一个不快乐的趣处(恶趣)。比丘们!设想一块布纯净和明亮,并且一位染工把它浸入某种染料或其它蓝色、黄色、红色或粉红色染料中;它会看起来染得良好和颜色纯正。那是为什么呢?因为那块布纯净。同样地,当心没有被污染时,可以预期一个幸福的趣处(善趣)。

MN.1.7.3  比丘们!什么是污染心的不圆满性(imperfections)呢?贪婪和不正贪(Covetousness and unrighteous greed)是一种污染心的不圆满性。恶意(ill will)……愤怒(anger)……报复(revenge)……轻蔑(contempt)……一种专横的态度(a domineering attitude)……嫉妒(envy)……贪婪(avarice)……欺骗(deceit)……诡诈(fraud)……固执(obstinacy)……傲慢(presumption)……狂妄我慢(conceit)……自大(arrogance)……虚荣浮华(vanity)……疏忽(negligence)是一种污染心的不圆满性。

MN.1.7.4  了知贪婪和不正贪是是一种污染心的不圆满性,一位比丘舍弃它。了知恶意…..愤怒……报复……轻蔑……一种专横的态度……嫉妒(envy)……贪婪……欺骗…..诡诈……固执……傲慢……狂妄我慢(conceit)……自大……虚荣浮华……疏忽是一种污染心的不圆满性,一位比丘舍弃它。

MN.1.7.5  当一位比丘已了知贪婪和不正贪是一种污染心的不圆满性并已舍弃了它时;当一位比丘已了知恶意…..愤怒……报复……轻蔑……一种专横的态度……嫉妒……贪婪……欺骗…..诡诈……固执……傲慢……狂妄我慢……自大……虚荣浮华……疏忽是一种污染心的不圆满性并已舍弃了它时,他如是对佛获得圆满的信心:“世尊是一个阿罗汉(arahant)、遍正觉者(perfectly enlightened)、明与行具足者(accomplished in true knowledge and conduct)、善逝(the Fortunate One)、世间解(the Knower of the world)、无上调御者(unsurpassed leader of persons to be tamed)、天人师(teacher of devas and humans)、佛陀(the Enlightened One)和世尊(the Blessed One)。”

MN.1.7.6  他如是对法获得圆满的信心:“法是由世尊善加阐述的(well expounded by the Blessed One)、直接可见的、立即的(immediate)、吸引人来见的(inviting one to come and see)、适用的(applicable)和明智者个人所体验的。

MN.1.7.7  他如是对僧团获得圆满的信心:“世尊的僧团的弟子们实践善道(the good way),实践直道(the straight way),实践真道(the true way),实践适道(the proper way);即四双之人,八辈之士(the four pairs of persons, the eight types of individuals) – 这个世尊弟子们的僧团值得诸供养,值得款待,值得诸布施,值得虔诚的尊称,是此世间的无上福田(worthy of gifts, worthy of hospitality, worthy of offerings, worthy of reverential salutation, the unsurpassed field of merit for the world)。”

MN.1.7.8  当他已部分放弃、驱散、释放、舍弃和放弃让渡心的不圆满性时,他如是考虑:“我对佛陀拥有圆满的信心”,而且他对义理获得灵感,对法获得灵感,获得与法相应的愉快。当他愉快时,在他当中生出狂喜(rapture);在一个狂喜的人当中,身体变得宁静;一个身体宁静的人感受到快乐;在一个感受到快乐的人当中,心变得集中得定。

MN.1.7.9  他如是考虑:“我对法拥有圆满的信心”,而且他对义理获得灵感,对法获得灵感,获得与法相应的喜悦。当他喜悦时,在他当中生出狂喜(rapture);在一个狂喜的人当中,身体变得宁静;一个身体宁静的人感受到快乐;在一个感受到快乐的人当中,心变得集中得定。

MN.1.7.10  他如是考虑:“我对僧团拥有圆满的信心”,而且他对义理获得灵感,对法获得灵感,获得与法相应的愉快。当他愉快时,在他当中生出狂喜(rapture);在一个狂喜的人当中,身体变得宁静;一个身体宁静的人感受到快乐;在一个感受到快乐的人当中,心变得集中得定。

MN.1.7.11  他如是考虑:“我已部分放弃、驱散、释放、舍弃和让渡心的不圆满性”,而且他对义理获得灵感,对法获得灵感,获得与法相应的愉快。当他愉快时,在他当中生出狂喜(rapture);在一个狂喜的人当中,身体变得宁静;一个身体宁静的人感受到快乐;在一个感受到快乐的人当中,心变得集中得定。

MN.1.7.12  比丘们!如果一位有如此戒德、如此一个定的状态和如此的慧的比丘,食用包含精选山米和各种调味酱和咖哩的施食,那么甚至那对他而言也不是障碍。正如一块被污染和弄脏的布,在清水的帮助下会变得纯净和明亮,或者正如黄金在锻冶炉的帮助下变得纯净和明亮一般,同样地,如果一位有如此戒德、如此一个定的状态和如此的慧的比丘,食用包含精选山米和各种调味酱和咖哩的施食,那么甚至那对他而言也不是障碍。

MN.1.7.13  他住于一颗用慈爱(loving-kindness)充盈之心遍布一方,象这样遍布第二方,象这样遍布第三方,象这样遍布第四方;象这样遍布上、下、周围和各处,并对一切如同对自己一样,他住于一颗用丰盛(abundant)、高尚(exalted)、无量(immeasurable)、无憎恨和无恶意的慈爱充盈之心遍布此包罗万象的世间。

MN.1.7.14-16  他住于一颗用怜悯(compassion)充盈之心……用感激的快乐(appreciative joy;利他的快乐)充盈之心……用平静和好(equanimity)充盈之心遍布一方,象这样遍布第二方,象这样遍布第三方,象这样遍布第四方;象这样遍布上、下、周围和各处,并对一切如同对自己一样,他他住于一颗用丰盛(abundant)、高尚(exalted)、无量(immeasurable)、无憎恨和无恶意的、无憎恨和无恶意的平静和好充盈之心遍布此包罗万象的世间。

MN.1.7.17  他如是了知:“有这个,有低级的,有高级的,除此之外有从这整个感知(想)领域的一种出离。”

MN.1.7.18  当他如是知道和如是看见时,他的心从感官欲望的烦恼染污、从有(being)的烦恼染污和从无明的烦恼染污中解脱。当解脱时,而有”它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有(存在)的任何状态不再。” 比丘们!这位比就称为以内在的沐浴已沐浴的比丘。”

MN.1.7.19 当时,孙陀利迦婆罗堕若婆罗门(brahmin Sundarika Bharadvaja)正坐在离世尊不远处。那时,他对世尊说道: “可是,乔达摩大德去婆睺迦(Bahuka)河沐浴吗?”

婆罗门!为何去婆睺迦河呢?婆睺迦河能做什么呢?”

“乔达摩大德!因为婆睺迦河被许多人认为能给予解脱,因为婆睺迦河被许多人认为能给予福德,并且许多人在婆睺迦河里洗掉了他们的恶行(恶业)。”

于是,世尊以偈颂对孙陀利迦婆罗堕若婆罗门说道:

婆睺迦河阿提迦(Adhikakka)渡口

伽耶(Gaya)池和孫陀利迦(Sundarika)河

波耶迦(Payaga)渡口和舍罗舍提(SarassatI)河,

还有婆睺摩提河

一个愚人可能在那里永远沐浴

但是不会净化黑暗的诸行为(业)。

孙陀利迦河能带来什么呢?

波耶迦(Payaga)渡口呢?婆睺迦河呢?

它们不能净化一个邪恶造作者,

其人已完成了无情和残忍的行为。

一个内心纯净的人永远有

春季大斋(The Feast of Spring),布萨圣日(the Holy Day),

其人行止公平,内心纯净

把他的戒德带向圆满。

婆罗门!就在这里,你应该沐浴,

使你自己成为所有众生的一个庇护,

并且如果你不说妄语,

也不伤害活着的众生,

也不未予而取,

有什么必要去伽耶(Gaya)池呢?

因为任何水井都是你的伽耶(Gaya)池。”

MN.1.7.21 当如是所说时,孙陀利迦婆罗堕若婆罗门对世尊如是说道:“太伟大了,乔达摩大德!太伟大了,乔达摩大德!犹如能拨乱反正,能披露幽微,能指点迷津,或者能在黑暗中为那些有眼力的人们高擎明灯以看见诸色一般。同样地,乔达摩大德以种种方法来阐明正法。我皈依乔达摩大德、法和比丘僧团。我要在世尊座下出家,我要受具足戒。”

MN.1.7.12 于是,孙陀利迦婆罗堕婆罗门在世尊座下出家,得受具足戒。并且受具足戒后不久,尊者婆罗堕独居、隐退、勤奋、热忱和坚决,不久后以证智(with direct knowledge)亲自实现它,在当生中进入并住于善男子们从在家正确地出家成为非家的梵行的无上目标。他直接证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 而且尊者婆罗堕成为阿罗汉们中的一员。

第七布的譬喻经终。


MN.1.8  抹消(Effacement)经(Sallekha Sutta)

MN.1.8.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MN.1.8.2  那时,尊者大纯陀(Maha Cunda)在傍晚从禅修(mediation)中起来,去见世尊。向世尊礼敬后,在一旁坐下,对他说道:

MN.1.8.3  “大德!在此世间中生起与一个自我(a self)或者此世间(the world)的诸教义有关的不同的诸见。那么,在一位只注意其禅定修行的开始的比丘当中,对那些见的舍弃和放弃让渡(the abandoning and relinquishing of those views)是否会产生呢?” – “纯陀!至于在此世间中生起的与一个自我或者此世间的诸教义有关的那些不同的诸见:如果那些诸见生起的、所依据的、被运用的相关对象,如果如实地用正确的慧被如是看见:“这不是我的(mine),折不是我,这不是我的自我(self)”,那么对那些诸见的舍弃和放弃让渡(the abandoning and relinquishing of those views)就会产生。

(八种成就)

MN.1.8.4  纯陀!在这里,某位比丘从诸感官享乐、诸不善状态隐退远离,进入后并住于第一禅,它由所应用和持续的思想和检查(applied and sustained thought and examination; 寻和伺)相伴,充满由隐退远离而生出的狂喜和快乐 – 这是可能的。他可能这样想道:“我正住于抹消。”  但是这些成就在圣者之律中并不是被称为“抹消”:这些在圣者之律中被称为“此时此地的诸愉快住处(pleasant abidings here and now)”。

MN.1.8.5  纯陀!在这里,随着所应用和持续的思想和检查(寻与伺)的静止(stilling),某位比丘进入后并住于第二禅,有自信与心的专一性(self-confidence and singleness of mind;一境性),而没有所应用和持续的思想和检查(寻和伺),充满集中得定而生出的狂喜和快乐 – 这是可能的。他可能这样想道:“我正住于抹消。”  但是这些成就在圣者之律中并不是被称为“抹消”:这些在圣者之律中被称为“此时此地的诸愉快住处”。

MN.1.8.6  纯陀!在这里,随着狂喜和快乐的褪尽,某位比丘住于平静,充满正念和正知(mindful and fully aware),仍然以身体感受快乐,他进入并住于第三禅,由于它的缘故,圣人们宣说:“他有平静和好,充满正念,有一个愉快住处。” – 这是可能的。他可能这样想道:“我正住于抹消。”  但是这些成就在圣者之律中并不是被称为“抹消”:这些在圣者之律中被称为“此时此地的诸愉快住处”。

MN.1.8.7  纯陀!在这里,随着快乐和痛苦的舍弃,以及之前喜悦与忧伤的消失,某位比丘进入并住于第四禅,它既没有痛苦也没有欢乐,而有因平静和好的正念清净 – 这是可能的。他可能这样想道:“我正住于抹消。”  但是这些成就在圣者之律中并不是被称为“抹消”:这些在圣者之律中被称为“此时此地的诸愉快住处”。

MN.1.8.8  纯陀!在这里,随着诸色的诸感知(想)的彻底超越(with the complete surmounting of perceptions of forms),随着感觉的冲击影响(sensory impingement)的逝去,随着对多样性差异的诸感知(想)的漠不关心,觉知到“虚空是无边的”,某位比丘进入和住于虚空无边处 – 这是可能的。他可能这样想道:“我正住于抹消。”  但是这些成就在圣者之律中并不是被称为“抹消”:这些在圣者之律中被称为“此时此地的诸愉快住处”。

MN.1.8.9  纯陀!在这里,通过彻底超越虚空无边处,觉知到“识是无边的”,某位比丘进入后和住于识无边处 – 这是可能的。他可能这样想道:“我正住于抹消。”  但是这些成就在圣者之律中并不是被称为“抹消”:这些在圣者之律中被称为“此时此地的诸愉快住处”。

MN.1.8.10  纯陀!在这里,通过彻底超越识无边处,觉知到“没有任何东西”,某位比丘进入后和住于无所有处 – 这是可能的。他可能这样想道:“我正住于抹消。”  但是这些成就在圣者之律中并不是被称为“抹消”:这些在圣者之律中被称为“此时此地的诸愉快住处”。

MN.1.8.11  纯陀!在这里,通过彻底超越无有处,某位比丘进入后和住于非想非非想处 – 这是可能的。他可能这样想道:“我正住于抹消。”  但是这些成就在圣者之律中并不是被称为“抹消”:这些在圣者之律中被称为“此时此地的诸愉快住处”。

MN.1.8.12  那么,纯陀!在这里,你应该修习抹消:

(1) “其他人将是残忍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不残忍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 “其他人将杀害活着的众生(杀生);而我们在这里将放弃杀害活着的众生”: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 “其他人将取未予与(偷盗);而我们在这里将不取未予与”: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4) “其他人将是不独身(非梵行)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不独身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5) “其他人将妄语;而我们在这里将放弃妄语”: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6) “其他人将恶口恶言(两舌);而我们在这里将放弃恶口恶言”: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7) “其他人将粗话(恶口);而我们在这里将放弃粗话”: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8) “其他人将流言蜚语(绮语);而我们在这里将放弃流言蜚语”: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9) “其他人将是贪婪(貪欲)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不贪婪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0) “其他人将有恶意(瞋恨心);而我们在这里将没有恶意”: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1) “其他人将充满邪见;而我们在这里将充满正见”: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2) “其他人将充满邪意图(邪思惟(邪志)));而我们在这里将充满正意图(正思惟(正志))”: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3) “其他人将充满邪语;而我们在这里将充满正语”: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4) “其他人将充满邪行(邪业);而我们在这里将充满正行(正业)”: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5) “其他人将是邪命的(of wrong livelihood);而我们在这里将是正命的(of right livelihood)。”: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6) “其他人将是邪精进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正精进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7) “其他人将是邪念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正念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8) “其他人将是邪定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正定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19) “其他人将是邪智的(of wrong knowledge);而我们在这里将是正智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0) “其他人将是邪解脱的(wrong deliverance);而我们在这里将是正解脱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1) “其他人将被懒惰迟钝战胜;而我们在这里将没有懒惰迟钝”: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2) “其他人将是焦躁不安的(restless; 掉举);而我们在这里将不是焦躁不安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3) “其他人将是怀疑者;而我们在这里将超于疑惑”: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4) “其他人将是愤怒的;而我们在这里将不愤怒”: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5) “其他人将是敌意报复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不敌意报复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6) “其他人将是轻蔑的;而我们在这里将不会轻蔑”: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7) “其他人将是专横的;而我们在这里将不是专横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8) “其他人将是嫉妒的;而我们在这里将不是嫉妒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29) “其他人将是贪婪的;而我们在这里将不是贪婪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0) “其他人将是奸詐的;而我们在这里将不是奸诈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1) “其他人将是欺骗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不欺骗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2) “其他人将是顽固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不顽固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3) “其他人将是自大的;而我们在这里将不是自大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4) “其他人将难以被告诫;而我们在这里将容易被告诫”: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5) “其他人将有诸恶友;而我们在这里将有诸善友”: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6) “其他人将是疏忽放逸的;而我们在这里将精勤不放逸”: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7) “其他人将没有信念;而我们在这里将充满信念”: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8) “其他人将是无惭的(shameless);而我们在这里将是有惭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39) “其他人将是无愧的(no fear of wrongdoing);而我们在这里将是有愧的”: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40) “其他人将是不学少听闻的(of little learning);而我们在这里将是博学多闻”: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41) “其他人将是懈怠的;而我们在这里将充满活力精进”: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42) “其他人将是非正念的;而我们在这里将在正念当中建立”: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43) “其他人将是缺乏慧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拥有慧”: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44) “其他人将着于他们自己的诸见(adhere to their own views),顽强地坚持它们,并难以放弃让渡它们;而我们在这里将不会着于我们自己的诸见或者坚持地紧它们握,而将很容易地放弃让渡它们”:应该如是修习抹消。

(心的倾向性)

MN.1.8.13  纯陀!我说甚至心对诸善法的倾向性就有很大益处,还要对于符合这种心的状态(state of mind)的身和语的诸行为说什么呢?纯陀!因此:

(1) 心应该如是倾向:“其他人将是残忍的;而我们在这里将是不残忍的。”

(2) 心应该如是倾向:“其他人将杀害活着的众生(杀生);而我们在这里将放弃杀生。”

(3-43) 心应该如是倾向:……

(44) 心应该如是倾向:“其他人将固守他们自己的诸见(adhere to their own views),顽强地坚持它们,并难以放弃让渡它们;而我们在这里将不会固守我们自己的诸见或者顽强地坚持它们,而将很容易地放弃让渡它们。”

(避免(Avoidance))

MN.1.8.14  纯陀!设想有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和另一条平坦的道路可以避免它;并且设想有一块不平坦的浅滩和另一块平坦的浅滩可以避免它。同样地:

(1) 一个惯于残忍的人可以通过不残忍来避免它。

(2) 一个惯于杀害活着的众生(杀生)的人可以通过放弃杀害活着的众生来放弃来避免它。

(3) 一个惯于取未予与(偷盗)的人可以通过放弃取未予与来避免它。

(4) 一个惯于不独身(非梵行)的人可以通过独身来避免它。

(5) 一个惯于妄语的人可以通过放弃妄语来避免它。

(6) 一个惯于恶口恶言(两舌)的人可以通过放弃恶口恶言来避免它。

(7) 一个惯于粗话(恶口)的人可以通过放弃粗话来避免它。

(8) 一个惯于流言蜚语(绮语)的人可以通过放弃流言蜚语来避免它。

(9) 一个惯于是贪婪(貪欲)的人可以通过无贪婪来避免它。

(10) 一个惯于有恶意(瞋恨心)的人可以通过无恶意来避免它。

(11) 一个惯于邪见的人可以通过正见来避免它。

(12) 一个惯于邪意图(邪思惟)的人可以通过正意图(正思惟(正志))来避免它。

(13) 一个惯于邪语的人可以通过正语来避免它。

(14) 一个惯于邪行(邪业)的人可以通过正行(正业)来避免它。

(15) 一个惯于邪命的(wrong livelihood)人可以通过正命(right livelihood)来避免它。

(16) 一个惯于邪精进的人可以通过正精进来避免它。

(17) 一个惯于邪念的人可以通过正念来避免它。

(18) 一个惯于邪定人可以通过正定来避免它。

(19) 一个惯于邪智的(wrong knowledge)人可以通过正智来避免它。

(20) 一个惯邪解脱的(wrong deliverance)人可以通过正解脱来避免它。

(21) 一个惯于懒惰迟钝的人可以通过摆脱懒惰迟钝来避免它。

(22) 一个惯于焦躁不安的(restless; 掉举)人可以通过无焦躁不来避免它安。

(23) 一个惯于怀疑的人可以通过超越疑惑的状态来避免它。

(24) 一个惯于愤怒的人可以通过无愤怒来避免它。

(25) 一个惯于敌意报复的人可以通过无敌意报复来避免它。

(26) 一个惯于轻蔑的人可以通过无轻蔑来避免它。

(27) 一个惯于专横态度的人可以通过无专横来避免它。

(28) 一个惯于嫉妒的人可以通过无嫉妒来避免它。

(29) 一个惯于贪婪的人可以通过无贪婪来避免它。

(30) 一个惯于奸詐的人可以通过无奸诈来避免它。

(31) 一个惯于欺骗的人可以通过无欺骗来避免它。

(32) 一个惯于顽固的人可以通过无顽固来避免它。

(33) 一个惯于自大的人可以通过无自大来避免它。

(34) 一个惯于难以被告诫的人可以通过容易被告诫来避免它。

(35) 一个惯于有诸恶友的人可以通过寻找诸善友来避免它。

(36) 一个惯于疏忽放逸的人可以通过精勤来避免它。

(37) 一个惯于没有信念的人可以通过充满信念来避免它。

(38) 一个惯于无惭的(shameless)人可以通过有惭来避免它。

(39) 一个惯于无愧的(no fear of wrongdoing)人可以通过有愧来避免它。

(40) 一个惯于不学少听闻的(of little learning)人可以通过博学多闻来避免它。

(41) 一个惯于懈怠的人可以通过活力精进来避免它。

(42) 一个惯于非正念的人可以通过正念的建立来避免它。

(43) 一个惯于缺乏慧的人可以通过慧的获得来避免它。

(44) 一个惯于固守自己的诸见(adhere to their own views),顽强地坚持它们,并难以放弃让渡它们的人可以通过不固守于自己的诸见、不顽强地坚持它们和很容易地放弃让渡它们来避免它。

(导向增上之道(The Way Leading Upwards))

MN.1.8.15  纯陀!正如所有不善状态导向堕落并且所有善状态导向增上一般,同样地:

(1) 一个惯于残忍的人可以通过不残忍来引导他增上。

(2) 一个惯于杀生的人可以通过不杀生来引导他增上。

(3-43) 一个惯于……来引导他增上。

(44) 一个惯于固守自己的诸见(adhere to their own views),顽强地坚持它们,并难以放弃让渡它们的人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诸见的不固守,不顽强地坚持和很容易地放弃让渡来引导他增上。

(息灭之道)

MN.1.8.16  纯陀!一个自己正陷入泥浆的人要拖出另一个正陷入泥浆的人是不可能的;那个自己不在陷入泥浆的人要把另一个正在陷入泥浆的人要拖出来是可能的。那个自己未被驯服(调伏),散漫无纪律的,内心诸烦恼未息灭的人,要调伏另一个人,训练制约他,帮助息灭他的内心诸烦恼,这是不可能的;那个调伏了自我,守纪律的,息灭了内心诸烦恼的人,要调伏另一个人,训练制约他,帮助息灭他的内心诸烦恼,这是可能的。也是如此:

(1) 一个惯于残忍的人可以通过不残忍来息灭它。

(2) 一个惯于杀生的人可以通过不杀生来息灭它。

(3-43) 一个惯于……来息灭它。

(44) 一个惯于固守自己的诸见(adhere to their own views),顽强地坚持它们,并难以放弃让渡它们的人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诸见的不固守,不顽强地坚持和很容易地放弃让渡来息灭它。

(结论)

MN.1.8.17  象这样,纯陀!我已教导了抹消之道,我已教导了倾向心之道(the way of inclining the mind),我已教导了避免之道,我已教导了导向增上之道,而且我已教导了息灭之道。

MN.1.8.18   纯陀,一个为其弟子们寻求福利和怜悯他们的老师,出于慈悲怜悯为弟子们所应该做的,我已为你做了。有这些树下,这些空棚屋。修习禅定吧,纯陀!不要拖延,否则你以后将会后悔。这是我们对你的教诫。”

第八抹消经终。


MN.1.9  正见(Right View)经(Sammaditthi Sutta)

MN.1.9.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尊者舍利弗对比丘们如是说道:“比丘学友们!”  – “学友!” 那些比丘回答道。

MN.1.9.2  “学友们!人们说“有正见的一个人、有正见的一个人”,学友们!通过什么方式,一位圣弟子才能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呢?” – “的确,学友!我们会从远处来向尊者舍利弗学习这一陈述的义理。如果尊者舍利弗能解释这一陈述的义理,那就太好了!听闻尊者舍利弗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

那么,学友们!你们要聆听并密切注意我要说的!”

“是的,学友!” 那些比丘回答道。

(善和不善(The Wholesome and The Unwholesome))

MN.1.9.3  “学友们!当圣弟子了知不善事物和不善事物之根,了知善事物和善事物之根时,通过那种方式,他有正见、有直见、对法有圆满的信心并已达到这一正法(this true Dhamma.)。

MN.1.9.4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不善事物和不善事物之根呢?什么是善事物和善事物之根呢?杀生是不善的,未予而取是不善的,邪淫是不善的,妄语是不善;恶语是不善的,粗话是不善的,流言蜚语是不善的,贪婪是不善的,恶意是不善的,邪见是不善。学友们!这称为不善事物。

MN.1.9.5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不善事物之根呢?贪婪是一种不善事物之根,瞋恨是一种不善事物之根,妄想痴迷是一种不善事物之根。学友们!这称为不善事物之根。

MN.1.9.6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善事物呢?放弃杀生是善的,放弃未予而取是善的,放弃邪淫是善的,放弃妄语是善的,放弃恶语是善的,放弃粗话是善的,放弃流言蜚语是善,不贪婪是善的,无恶意是善的,正见是善。学友们!这就称为善。

MN.1.9.7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善事物之根呢?无贪婪是一种善事物之根,无瞋恨是一种善根之,无妄想痴迷是一种善事物之根。学友们!这称为善事物之根。

MN.1.9.8  当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不善事物和不善事物之根,善事物和善事物之根时,他完全放弃了对贪欲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并激发真知(明; true knowledge),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营养物(Nutriment))

MN.1.9.9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10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营养物,营养物的集起,营养物的息灭,以及导向营养物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他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11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营养物?什么是营养物的集起?什么是营养物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营养物的息灭之道呢?有四种营养物,用来维持已生众生和支持那些寻求一种新存在的众生。是哪四种呢?第一种是或粗或细的物质性营养物,第二种是触营养物,第三种是精神意志(意思; mental volition)营养物,第四种是识营养物。随着渴爱的生起而有营养物的生起。随着渴爱的息灭而有营养物的息灭。导向营养物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12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营养物,营养物的集起,营养物的息灭,以及导向营养物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真知(明; true knowledge),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13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14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以及导向痛苦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他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this true Dhamma)的人。

MN.1.9.15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痛苦呢?什么是痛苦的集起呢?什么是痛苦的息灭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呢?出生(生)是痛苦;衰老(老)是苦;得病(病)是痛苦;死亡(死)是痛苦;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是痛苦;得不到想要的是痛苦(求不得苦),与不爱的结合是痛苦(怨憎会苦),与所爱的别离是痛苦(爱别离苦);总之,五取蕴(the five aggregates affected by clinging)是痛苦。这称为痛苦。

MN.1.9.16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痛苦的集起呢?它就是带来重生,又与喜欢和贪欲相伴(accompanied by delight and lust),喜欢各种事物的渴爱(craving);即对诸感官享乐的渴爱、对有(存在; being)的渴爱和对非有(non-being)的渴爱。这称为痛苦的集起。

【注】:痛苦的集起(起源)就是渴爱。

MN.1.9.17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痛苦的息灭呢?它就是对那同样的渴爱的无余褪去与息灭、舍弃、放弃让渡、放手和拒绝,这称为痛苦的息灭。

MN.1.9.18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呢?它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这称为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注】:痛苦的息灭之道就是八圣道。

MN.1.9.19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痛苦,痛苦的集起,痛苦的息灭,以及导向痛苦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烦恼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衰老和死亡(Aging and Death))

MN.1.9.20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21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衰老和死亡,衰老和死亡的集起,衰老和死亡的息灭,以及导向衰老和死亡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他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22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衰老和死亡呢?什么是衰老和死亡的集起呢?什么是衰老和死亡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衰老和死亡息灭之道呢? 在不同众生道中的众生(beings in the various orders of beings)的衰老,他们的老年,牙齿的破裂,毛发的灰白,皮肤的变皱,生命力的衰减,诸根的衰弱 – 这称为衰老。在不同众生道中的众生的过世,他们的逝去,崩解,消失,濒临死亡,寿终,诸蕴的瓦解,身体的倒下 – 这称为死亡。因此这衰老和这死亡就称为衰老和死亡。随着出生的生起而有衰老和死亡的生起。随着出生的息灭而有衰老和死亡的息灭。导向衰老和死亡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23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衰老和死亡死,衰老和死亡的集起,衰老和死亡的息灭,以及导向衰老和死亡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出生(Birth))

MN.1.9.24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25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出生,当一位圣弟子了知出生,出生的集起,出生的息灭,以及导向出生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26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出生呢?什么是出生的集起呢?什么是出生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出生息灭之道呢? 在不同众生道中的众生(beings in the various orders of beings)的出生,他们的投生,在子宫里的入胎,产生,诸蕴的显现,获得诸触处 – 这称为出生。随着有(being)的生起而有出生的生起。随着有的息灭而有出生的息灭。导向出生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注】:识,如五蕴的其他诸蕴一样变化迁流。

MN.1.9.27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出生,出生的集起,出生的息灭,以及导向出生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有(Being))

MN.1.9.28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29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有,有的集起,有的息灭,以及导向有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30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有呢?什么是有的集起呢?什么是有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有的息灭之道呢?有这三种有:感官领域有(sense-sphere being)、细微物质有(fine-material being)和非物质有(immaterial being)(欲有、色有、无色有)。随着执取(clinging)的生起而有有的生起。随着执取的息灭而有有的息灭。导向有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31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有,有的集起,有的息灭,以及导向有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执取(Cling))

MN.1.9.32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33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执取(clinging),执取的集起,执取的息灭,以及导向执取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34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执取呢?什么是执取的集起呢?什么是执取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执取的息灭之道呢?有这四种执取:对诸感官享乐的执取(clinging to sensual pleasures)、对诸见的执取(clinging to views)、对诸规则和遵守的执取(clinging to rules and observances)和对自我的一种教义的执取(clinging to a doctrine of self)(欲取、見取、戒取、我見取)。随着渴爱(craving)的生起而有执取的生起。随着渴爱的息灭而有执取的息灭。导向执取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35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执取,执取的集起,执取的息灭,以及导向执取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渴爱(Craving))

MN.1.9.36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37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渴爱,渴爱的集起,渴爱的息灭,以及导向渴爱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38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渴爱呢?什么是渴爱的集起呢?什么是渴爱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渴爱的息灭之道呢?有这六类渴爱:对诸色的渴爱、对诸声音的渴爱、对诸气味的渴爱、对诸味道的渴爱、对诸所触物的渴爱和对诸精神现象(法; 精神对象)的渴爱。随着受(feeling)的生起而有渴爱的生起。随着受的息灭而有渴爱的息灭。导向渴爱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39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渴爱,渴爱的集起,渴爱的息灭,以及导向渴爱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受(Feeling))

MN.1.9.40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41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受,受的集起,受的息灭,以及导向受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42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受呢?什么是受的集起呢?什么是受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受的息灭之道呢?有这六类受:眼触生起的受、耳触生起的受、鼻触生起的受、舌触生起的受、身触生起的受和意触生起的受。随着触(contact)的生起而有受的生起。随着触的息灭而有受的息灭。导向受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43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受,受的集起,受的息灭,以及导向受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触(Contact))

MN.1.9.44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45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触,触的集起,触的息灭,以及导向触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46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触呢?什么是触的集起呢?什么是触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触的息灭之道呢?有这六类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和意触。随着六处(the sixfold base)的生起而有触的生起。随着六处的息灭而有触的息灭。导向触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47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触,触的集起,触的息灭,以及导向触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六处(the sixfold base; 六入))

MN.1.9.48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49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六处,六处的集起,六处的息灭,以及导向六处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50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六处呢?什么是六处的集起呢?什么是六处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六处的息灭之道呢?有这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和意处。随着精神性-物质性(mentality-materiality; 名色)的生起而有六处的生起。随着精神-物质的息灭而有六处的息灭。导向六处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51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六处,六处的集起,六处的息灭,以及导向六处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精神性-物质性(Mentality-Materiality; 名色))

MN.1.9.52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53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名色,名色的集起,名色的息灭,以及导向名色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注】:菩提比丘在这里用精神性-物质性(mentality-materiality),在《相应部》的翻译中用名色(Name-Form)。

MN.1.9.54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名色呢?什么是名色的集起呢?什么是名色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名色的息灭之道呢?受、想、意志(思)、触和注意(Feeling, perception, volition, contact, and attention) – 这些称为精神性(mentality; 名)。四大界和从四大界所导出的物质性色(material form) – 这些称为物质性(materiality; 色)。这精神性和这物质性就称为精神性-物质性(mentality; 名)。随着识(consciousness)的生起而有名色的生起。随着识的息灭而有名色的息灭。导向名色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注】:识的生灭,识没有神秘化,缘起之链的一环。物质性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识的出现。

MN.1.9.55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名色,名色的集起,名色的息灭,以及导向名色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识(consciousness))

MN.1.9.56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57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识,识的集起,识的息灭,以及导向识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58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识呢?什么是识的集起呢?什么是识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识的息灭之道呢?有六类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随着诸行(formations)的生起而有识的生起。随着诸行的息灭而有识的息灭。导向识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59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识,识的集起,识的息灭,以及导向识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诸行(Formations))

MN.1.9.60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61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诸行,诸行的集起,诸行的息灭,以及导向诸行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62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诸行呢?什么是诸行的集起呢?什么是诸行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诸行的息灭之道呢?有三种行:身行、言语上的行和精神上的行(the bodily formation, the verbal formation, the mental formation)随着无明(ignorance)的生起而有诸行的生起。随着无明的息灭而有诸行的息灭。导向诸行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63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诸行,诸行的集起,诸行的息灭,以及导向诸行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无明(ignorance))

MN.1.9.64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65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无明,无明的集起,无明的息灭,以及导向无明的息灭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66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无明呢?什么是无明的集起呢?什么是无明的息灭呢?什么是导向无明的息灭之道呢?不了知痛苦,不了知痛苦的集起,不了知痛苦的息灭,不了知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 这称为无明。有三种行:身行、言语上的行和精神上的行(the bodily formation, the verbal formation, the mental formation)随着诸烦恼(taints)的生起而有无明的生起。随着诸烦恼的摧毁而有无明的息灭。导向无明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67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无明,无明的集起,无明的息灭,以及导向无明的息灭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诸烦恼(Taints; 诸漏 ))

MN.1.9.68  说着,“很好!学友!”  那些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喜欢和高兴后,他们问尊者舍利弗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可是,学友!可能有另外一种方式,通过它,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吗?” – “可能会有,学友们!

MN.1.9.69  学友们!当一位圣弟子了知诸烦恼,诸烦恼的集起,诸烦恼的摧毁,以及导向诸烦恼的摧毁之道时,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MN.1.9.70  那么,学友们!什么是诸烦恼呢?什么是诸烦恼的集起呢?什么是诸烦恼的摧毁呢?什么是导向诸烦恼的摧毁之道呢?有这三种烦恼:感官欲望的烦恼、有的烦恼和无明的烦恼(欲漏、有漏、無明漏)。随着无明的生起而有诸烦恼的生起。随着无明的息灭而有诸烦恼的摧毁。导向诸烦恼息灭之道正是这八圣道;即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MN.1.9.71  当一位圣弟子如是了知诸烦恼,诸烦恼的集起,诸烦恼的摧毁,以及导向诸烦恼的摧毁之道时,他舍弃对一切贪婪的潜在倾向,他废除对厌恶的潜在倾向,他根除“我是(我存在)”的见与狂妄我慢的潜在倾向,并通过舍弃无明和引发明(真知),他就在此时此地终止了痛苦。学友们!也通过那种方式,一位圣弟子会是一个有正见、有直见、对正法有圆满的信心和已达到这正法的人。”

这就是尊者舍利弗所说。比丘们对尊者舍利弗所说感到满意和喜欢。

【注】:了知痛苦的四圣谛、缘起之链的四圣谛、诸烦恼的四圣谛,即具有正见。

第九正见经终。


MN.1.10  诸念处(The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经(Satipatthana Sutta)

MN.1.10.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俱卢国一个名叫迦摩沙达磨(Kammassadhamma)的俱卢人(Kurus)城。在那里,他对比丘们如是说道:“比丘们!” – “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世尊如是说道:

MN.1.10.2  “比丘们!这是单向直接之道,使众生清净,超越忧伤和哀恸,息灭痛苦和悲伤,获得(成就)正道(the right path),实现涅槃,这就是四念处。

【注】:此处英译作直接之道(the direct path)。菩提比丘在其他地方作单向之道。有人译作唯一道,应该不是佛陀本意。实现,证悟实现。正道,真道。获得,成就。

MN.1.10.3  是哪四个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contemplating the body as a body; 随观身为身),热忱、完全觉知(fully aware; 正知)、具念(mindful),已抛弃对此世间的贪婪和忧伤。他住于把诸受作为诸受来观察思考(随观诸受为诸受),热忱、完全觉知(正知)、具念,已抛弃对此世间的贪婪和忧伤。他住于把心作为心来观察思考(随观心为心),热忱、完全觉知(fully aware; 正知)、具念,已抛弃对此世间的贪婪和忧伤。他住于把诸精神对象(mind-objects; 法)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随观法为法),热忱、完全觉知(正知)、具念,已抛弃对此世间的贪婪和忧伤。

【注】:完全觉知(fully aware),清楚地理解(clearly comprehending),即正知。正知,英文还有full awareness,遍觉知。觉知,awareness。《长部》里有《大念处经》(DN.22)。

(此身的观察思考(CONTEMPLATION OF THE BODY))

(入出息念(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MN.1.10.4  那么,比丘们!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呢?在这里,一位去往山林、一棵树下或一个空棚屋的比丘,坐下;在交叠盘腿,挺直身体,并在其面前建立起念后,他一直具念地吸气,一直具念地呼气。当吸气绵长时,他知道:“我吸气绵长。” 或当呼气绵长时,他知道:“我呼气绵长。” 当吸气为短时,他知道:“我吸气为短。” 或当呼气为短时,他知道:“我呼气为短。” 他如是修习:“我要体验呼吸的整个过程而吸气。”  他如是修习:“我要体验呼吸的整个过程而呼气。” 他如是修习:“我要使身行(the bodily formation)宁静而吸气。” 他如是修习:“我要使身行宁静而呼气。” 比丘们!正如一位熟练的绞车匠或其学徒,当作一个长转时,他知道:“我作一个长转。” 或当作一个短转时,他知道:“我作一个短转。” 同样地,比丘们!当一位比丘当吸气绵长时,他知道:“我吸气绵长。” 或当呼气绵长时,他知道:“我呼气绵长。” 当吸气为短时,他知道:“我吸气为短。” 或当呼气为短时,他知道:“我呼气为短。” 他如是修习:“我要体验呼吸的整个过程而吸气。”  他如是修习:“我要体验呼吸的整个过程而呼气。” 他如是修习:“我要使身行宁静而吸气。” 他如是修习:“我要使身行宁静而呼气。”

(洞察(观; Insight))

MN.1.10.5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its arising factors; 集起法),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its vanishing factors; 灭法)。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bare knowledge; 纯粹知识)与念(mindfulness)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就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四种姿势(The Four Postures))

MN.1.10.6  再者,比丘们!当一位比丘当行走时,他了知:“我在行走”;当站立时,他了知:“我在站立”;当坐着时,他了知:“我在坐着”;当躺下时,他了知:“我在躺下”;或者无论他的身体如何处置时,他都会相应地了知。

MN.1.10.7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也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正知(完全觉知; Full Awareness))

MN.1.10.8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在前进和后退时,是一个处于完全觉知而行事的人;在向前看和向别处看时,是一个处于完全觉知而行事的人;在诸肢体曲伸时,是一个处于完全觉知而行事的人;在穿衣袍,拿他的钵和外袍时,是一个处于完全觉知而行事的人;在吃饭、喝水、进食和品尝时,是一个处于完全觉知而行事的人;在排便和排尿时,是一个处于完全觉知而行事的人;在行走、站立、坐着、入睡、醒来、说话和沉默不语时,是一个处于完全觉知而行事的人。

MN.1.10.9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也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污秽(Foulness – The Bodily Parts))

MN.1.10.10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从脚底向上,从头发顶部往下,把皮肤所包裹的这同一身体作为充满许多种不纯净的东西来审视:“在此身当中有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胸膜、脾脏、肺脏、大肠、小肠、胃容物、粪便、胆汁、痰液、脓液、血液、汗液、脂肪、眼泪、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液、尿液(head-hairs, body-hairs, nails, teeth, skin, flesh, sinews, bones, bone-marrow, kidneys, heart, liver, diaphragm, spleen, lungs, large intestines, small intestines, contents of the stomach, feces, bile, phlegm, pus, blood, sweat, fat, tears, grease, spittle, snot, oil of the joints, and urine)。”  比丘们!正如两端有开口的袋子放满许多种谷物,例如山米、红米、豆子、豌豆、粟米和白米(such as hill rice, red rice, beans, peas, millet, and white rice),一个有眼力的人打开它,并如是检视它:“这是山米,这是红米,这是豆子,这是豌豆,这是粟米,这是白米。”  同样地,比丘们!从脚底向上,从头发顶部往下,把皮肤所包裹的这同一身体作为充满许多种不纯净的东西来审视:“在此身当中有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胸膜、脾脏、肺脏、大肠、小肠、胃容物、粪便、胆汁、痰液、脓液、血液、汗液、脂肪、眼泪、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液、尿液。”

MN.1.10.11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也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诸界(Elements))

MN.1.10.12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把此同一个身体,无论如何放置和处置它,作为如是包含诸界的东西来审视:“在此身体中有地界、水界、火界和风界。”  比丘们!正如一个熟练的屠夫或他的学徒,宰杀一头牛后,会坐在十字路口,把它切成小块;同样地,一位比丘把此同一个身体,无论如何放置和处置它,作为如是包含诸界的东西来审视:“在此身体中有地界、水界、火界和风界。”   

MN.1.10.13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也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九种墓地观察思考(The Nine Charnel Ground Contemplations)

MN.1.10.14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犹如看见被遗弃在墓地的一具尸体:已死了一天、二天或三天,肿胀、瘀青、溃烂,他将这个身体与它作如是比较:“这个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它会是那样,它不会免于那个命运。”  

MN.1.10.15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也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MN.1.10.16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犹如看见被遗弃在墓地的一具尸体:被众乌鸦、鹰、秃鹫、狗、豺,或各种虫子吞食,他将这个身体与它作如是比较:“这个身体也有同样的性质,它会是那样,它不会免于那个命运。”  

MN.1.10.17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也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MN.1.10.18-24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犹如看见被遗弃在墓地的一具尸体:一副骸骨有血肉,连着筋……一副骸骨没有肉,沾满污血,连着筋……一副骸骨没有血肉,连着筋…… 断开的众骨头散乱四处:这里一块手骨,那里一块脚骨,这里一块胫骨,那里一块大腿骨,这里一块髋骨,那里一块脊骨,这里一块肋骨,那里一块胸骨,这里一块臂骨,那里一块肩骨,这里一块颈骨,那里一块颌骨,这里一颗牙齿,那里一块头骨 – 他将这个身体与它作如是比较:“这个身体也有同样的性质,它会是那样,它不会免于那个命运。”

MN.1.10.25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也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MN.1.10.26-30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犹如看见被遗弃在墓地的一具尸体:白骨苍白似贝壳之色……众骨头堆积一年之久……众骨头腐烂并破碎成粉末,他将这个身体与它作如是比较:“这个身体也有同样的性质,它会是那样,它不会免于那个命运。”

(洞察(观))

MN.1.10.31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此身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一个身体”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也是一位比丘住于把此身作为一个身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受的观察思考(Contemplation of Feeling))

MN.1.10.32  那么,比丘们!一位比丘如何住于把诸受当作诸受来观察思考呢?在这里,当一位比丘感受到一个令人愉快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令人愉快的受”;当感受到一个痛苦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痛苦的受”;当感受到一个既不令人愉快也不痛苦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既不令人愉快也不痛苦的受。”  当感受一个世俗的令人愉快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世俗的令人愉快的受。” 当感受一个精神上的令人愉快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精神上的令人愉快的受。” 当感受到一个世俗的痛苦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世俗的痛苦的受。” 当感受到一个精神上的痛苦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精神上的痛苦的受。”  当感受到一个世俗的既不令人愉快也不痛苦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世俗的既不令人愉快也不痛苦的受时。” 当感受到一个精神上的既不令人愉快也不痛苦的受时,他了知:“我感受到一个精神上的既不令人愉快的也不痛苦的受。”

(洞察(观))

MN.1.10.33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诸受作为诸受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诸受作为诸受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诸受作为诸受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诸受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诸受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诸受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受”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就是一位比丘住于把诸受作为诸受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心的观察思考(Contemplation of Mind))

MN.1.10.34  那么,比丘们!一位比丘如何住于把心作为心来观察思考呢?在这里,一位比丘把一颗被贪欲影响的心作为被贪欲影响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被贪欲影响的心作为不被贪欲影响的心来了知;他把一颗被嗔恨影响的心作为被嗔恨影响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被嗔恨影响的心作为不被嗔恨影响的心来了知;他把一颗被妄想痴迷影响的心作为被妄想痴迷影响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被妄想痴迷影响的心作为不被妄想痴迷影响的心来了知;他把一颗收敛的心作为收敛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散乱的心作为散乱的心来了知;他把一颗高尚的心作为高尚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高尚的心作为不高尚的心来了知;他把一颗超越的心作为超越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超越的心作为不超越的心来了知;他把一颗集中得定的心作为集中得定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不集中得定的心作为不集中得定的心来了知;他把一颗解脱的心作为解脱的心来了知,并且把一颗未解脱的心作为未解脱的心来了知

(洞察(观))

MN.1.10.35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心作为心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心作为心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心作为心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心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心里观察思考它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心里观察思考它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心”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就是一位比丘住于把心作为心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诸精神对象(诸精神现象)的观察思考(CONTEMPLATION OF MIND-OBJECTS))

(1.  五盖(The Five Hindrances))

MN.1.10.36  那么,比丘们!一位比丘如何住于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呢?比丘们!在这里,一位比丘住于针对五盖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那么,比丘们!一位比丘如何住于针对五盖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呢?在这里,在他当中有感官欲望(sensual desire)时,一位比丘了知:“在我当中有感官欲望。” 或者在他当中没有感官欲望时,他了知:“在我当中没有感官欲望”;并且他也了知还未生起的感官欲望如何来生起,并且已生起的感官欲望如何被舍弃,以及被舍弃的感官欲望如何在未来不生起。

【注】:法念处的修法。法念处,即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如何修法念处呢?即通过超凡(超越此世间)诸道(the supra-mundane paths)对治和根除五盖(感官欲望(sensual desire)、恶意(ill will)、懒惰和迟钝(sloth and torpor)、掉举和后悔(restlessness and remorse)和怀疑(doubt))。

在他当中有恶意时……有懒惰和迟钝时……有掉举和后悔时……有怀疑时,一位比丘了知:“在我当中有怀疑”;或者在他当中没有怀疑时,他了知:“在我当中没有怀疑” ;并且他也了知还未生起的怀疑如何生起,并且已生起的怀疑如何被舍弃,以及被舍弃的怀疑如何在未来不生起。

(洞察(观))

MN.1.10.37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诸精神对象”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就是一位比丘住于针对五盖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2. 五蕴(The Five Aggregates))

MN.1.10.38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住于针对五蕴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那么,一位比丘如何住于针对五蕴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呢?在这里,一位比丘了知:“这就是物质性色,这就是它的集起,这就是它的消失;这就是受,这就是它的集起,这就是它的消失;这就是感知(想),这就是它的集起,这就是它的消失;这就是诸行(formations),这就是它们的集起,这就是它们的消失;这就是识,这就是它的集起,这就是它的消失。”

(洞察(观))

MN.1.10.39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诸精神对象”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就是一位比丘住于针对五蕴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3. 六处(The Six Bases))

MN.1.10.40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住于针对六内外处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那么,一位比丘如何住于针对六内外处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呢?在这里,一位比丘了知眼,他了知诸色,并且他了知依赖于两者的束缚;并且他也了知还未生起的束缚如何来生起,已生起的束缚如何来被舍弃,并且已被舍弃的束缚如何在未来不生起。

他了知耳,他了知诸声音……他了知鼻,他了知诸气味……他了知舌,他了知诸味道……他了知身,他了知诸所触物……他了知意,他了知诸精神对象(诸精神现象;诸法),并且他了知依赖于两者生起的束缚;而且他也了知还未生起的束缚如何生起,已生起的束缚如何被舍弃,并且被舍弃的束缚如何在未来不生起。

(洞察(观))

MN.1.10.41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诸精神对象”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就是一位比丘住于针对六内外处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4.  七觉支(The Seven Enlightenment Factors))

MN.1.10.42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住于针对七觉支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那么,比丘们!一位比丘怎样住于针对七觉支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呢?在这里,当在一位比丘当中有念觉支时,他了知:“在我当中有念觉支”;或者当在他当中没有念觉支时,他了知:“在我当中没有念觉支”;并且他也了知还未生起的念觉支如何来生起,已生起的念觉支如何通过修习来实现。

在他当中有择法觉支(the investigation-of-states enlightenment factor)时……活力精进觉支……狂喜觉支……宁静觉支……定觉支……平静和好觉支时,一位比丘了知:“在我当中有平静和好觉支”;或者在他当中没有平静和好觉支时,他了知:“在我当中没有平静和好觉支”;并且他也了知还未生起的平静和好觉支如何来生起,已生起的平静和好觉支如何通过修习来实现。

(洞察(观))

MN.1.10.43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外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他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或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消散因素,或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里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与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只是在他当中建立“有诸精神对象”的念至无遮智与念的必要程度。而且他无所依止而安住,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比丘们!那就是一位比丘住于针对七觉支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5.  四圣谛)

MN.1.10.44  再者,比丘们!一位比丘住于针对四圣谛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那么,比丘们!一位比丘怎样住于针对四圣谛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呢?在这里,一位比丘如实了知:“这是痛苦”;他如实了知:“这是痛苦的集起”;他如实了知:“这是痛苦的息灭”;他如实了知:“这是导向痛苦息灭之道。”

(洞察(观))

MN.1.10.45  用这种方式,他住于内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者住于外在地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者住于内在地和外在地两者都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或者他也住于在诸精神对象当中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因素,或者住于在诸精神对象当中观察思考它们的诸消散因素,或者他住于在诸精神对象当中观察思考它们的诸生起和诸消散因素两者。或者仅限于无遮智(bare knowledge)与念(mindfulness)的必要程度而建立“有诸精神对象”的念。而且他住于无所依止,在此世间不执取任何事物。那是一位比丘如何住于针对四圣谛把诸精神对象作为诸精神对象来观察思考的方式。

(结论)

MN.1.10.46  比丘们!如果任何人用这种方式修习这四念处七年,他可以期待两种果之一:要么在此时此地的究竟智(final knowledge),要么如果有一丝执取的残留(有余依),则为不还(non-return ; 阿那含位)。

比丘们!别说七年,比丘们!如果任何人用这种方式修习这四念处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他可以期待两种果之一:要么在此时此地的究竟智,要么如果有一丝执取的残留(有余依),则为不还(阿那含位)。

比丘们!别说一年,比丘们!如果任何人用这种方式修习这四念处七个月……六个月……五个月……四个月……三个月……二个月……一个月……半个月,他可以期待两种果之一:要么在此时此地的究竟智,要么如果有一丝执取的残留(有余依),则为不还(阿那含位)。

比丘们!别说半个月,比丘们!如果任何人用这种方式修习这四念处七天,他可以期待两种果之一:要么在此时此地的究竟智,要么如果有一丝执取的残留(有余依),则为不还(阿那含位)。

MN.1.10.47   因此,针对这个而言:“比丘们!这是单向直接之道,使众生清净,超越忧伤和哀恸,息灭痛苦和悲伤,获得正道,实现涅槃,这就是四念处。”

这就是世尊所说。那些比丘们对世尊所说感到满意和喜欢。

第十诸念处经终。


MN.1.1-10终。


第一  根本五十经篇:MN.1.1-10MN.1.11-20MN.1.21-30MN.1.31-40 和 MN.1.41-50

第二  中五十经篇:MN.2.51-60MN.2.61-70MN.2.71-80MN.2.81-90 和 MN.2.91-100

第三  后五十经篇:MN.3.101-110MN.3.111-120MN.3.121-130MN.3.131-140 和  MN.3.141-152


【Chanworld.org】;【禅世界出品】;2017.08.23-2021.09.11-2024.03.24-MG-RM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

禅世界版的内容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发表评论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