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略说》南怀瑾3

说明/章1-2章3-6章7-10章11-12


《圆觉经略说》2

第七章 – 第十章


《圆觉经略说》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萨(01)

本章讲述了以下六个内容:

成佛渐修的法门如何
修行人一共有几种
如何修止
如何修观
如何定慧等持
如何修禅那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接下来是威德自在菩萨上场。真正的威德是道德的成就,而不是权势大、地位高。密宗里有大威德金刚的修法,在此不讲。威德自在菩萨的含义是德性的成就,自然解脱自在而威仪庄严。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行礼如仪,向释迦牟尼佛提出问题。他提什么问题呢?

他说感谢大慈大悲广为我们分析说明如何学佛而成佛,从任何一条路都可以随顺进入佛的境界,使我们修习菩萨道的人晓得心就是佛,进入自心光明境界。承蒙您老人家圆满清净的音声教化,使我们明了不须劳苦修行就可以得到真正佛法的利益。

这是威德自在菩萨的赞叹之词,先恭维一番,然后再将主题提出。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佛啊!您所说随顺觉性的道理,譬如一个大城有四个大门,可以从东方进城,也可以从西方进城;可以从南方进城,也可以从北方进城;不只一条道路。一切菩萨成就的方法各有不同,各种庄严佛国亦有所不同,成就菩提的方法,不只一种。您所说“心即是佛”的道路太高了,大家不敢相信,而且也认识不到呀!

希望佛大慈大悲为我们再开个广大的法门,告诉我们成佛渐修的方法,以及修行人一共有几种,使我们这些参加法会的菩萨以及未来求大乘道的众生,能够快快悟道,然后,游戏于如来大寂灭海。

悟了道的菩萨们一切都在游戏中,宣扬佛法度众生也只不过是游戏而已,此乃大自由、大自在也。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话讲完了,跪下来拜,如是三清,终而复始。此时,佛告诉威德自在菩萨说:好的!好的!你们能够发心为了一切大乘道的菩萨,以及将来的众生,问我成佛的各种方法。你们好好仔细地听,我为你们说明。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于诸修行,实无有二。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非常欢喜,在座大众静默聆听。无上妙觉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至高无上正等正觉,在此不用梵音,译为无上妙觉。佛法没有秘密,真正的大道没有秘密,所谓的密宗只是一种方法而已,道是天下的公道,遍诸十方,无所不在。天下的真理昭昭彰彰,人人都可以认识得到,学佛就是悟得真理,真理是什么呢?就是悟到“心就是佛”。悟到了“心就是佛”的真理,就可以了解到不管是悟与未悟都一样平等,成佛与未成佛一样平等,在生命的本体而言,成佛并没有多一分,不成佛也没有少一分。佛说你问我修行的方法有几种?实无有二。真理只有一个,所以许多佛教寺庙的大门或大殿上写着“不二法门”。


《圆觉经略说》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萨(02)
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几种。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佛说若是一定要加以分门别类,这其中的数量太多了,但是依众生性向的差别,归纳起来有三种。哪三种呢?第一类的人,属于大菩萨的种性,“悟净圆觉”,他悟到了心就是净土,此心本来清净,本来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的心从来就没有龌龊(wo4chuo4:肮脏,不干净)过。就是有龌龊,坏事想过,但是,它沾不住的。心同虚空一样,有乌云密布的时候,但是,下过雨以后,还是干净的。不管天晴也好,阴雨也好,虚空仍是虚空,毫无障碍。学佛要先悟到此心本来清净,本来圆满。这个很难唷!虽然很难,但是,也很容易。如何容易?只要你悟到“平常心就是道”,就可以了。此心本来清净,好好的,何必另外再求个清净?但是,有些人喜欢。

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很多人认为内心清净才叫修行,把自己的念头静在那里,用什么方法静呢?“由澄诸念”,什么是澄呢?把一杯浑水静止摆在那里,摆久了,水中的杂质慢慢沉淀下去,水就澄清了。所以,很多人一打坐静不下来,妄念反而特别多,怎么办呢?不理它,如同那杯水慢慢就澄清了。

念头澄清了以后怎么样呢?“觉识烦动”,又起个妄念,很讨厌。你不要讨厌它,释迦牟尼佛讲过“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不要讨厌人家,它来也蛮好嘛!认清妄念是第六意识在动,不要讨厌它,慢慢你就晓得每一个妄想与你都不相干,如此用功下去,需要时间,时间就叫功夫。所谓功夫,就是方法加上时间,加上练习,加上实验,然后得到成果。

静慧发生”,不断地静下去,于是另外开发一个境界,“身心客尘,从此永灭。”我们的妄想都是客,来了会走,留不住,你的主人则没有动过。例如各位坐在那里,我讲的话,各位都听进去了,这个话是客,属于外来的,什么是主人呢?你听到了,觉得有道理,我懂了,这个是主人,他没有动过。我们心理上的动态是心理的客尘。什么是生理的客尘呢?打坐腿发麻、发胀、气脉通罗!这里动了!那里跳了!这些是属于身体上的客尘,知道就好,不理它。你不理它,一切不管,慢慢就过去了!可是,一般人都被生理上的客尘拉着走,哦!气脉通了,不得了了!于是,便玩弄气脉、功夫去了,心也就无法真正静下来,这样修行怎么会有成果呢?

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

身心客尘澄清了以后怎么样呢?“便能内发寂静轻安”,注意!这个“”不是指身体内部,此内是不分内外之内,不以自体为标准,所以,中国的禅宗称身体叫“色壳子”,或叫“臭皮囊”。你慢慢静下去,身心澄清了以后,由寂静而发生轻安,身体轻灵,心理清明安详(祥),生理上的酸、胀、麻、痛都没有了,内心宁静平安。其实念佛也可以达到轻安,但是,我看到你们打念佛七,走着念,坐着念,一天忙死了。走着念、坐着念,没错,但是,要慢慢地念,不能急着像赶集一样。只要方法对的话,也可发生轻安,头顶清凉。

轻安只是第一步,还有其他很多境界。佛说:“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因为寂静到极点,十方世界诸佛的心在你心中显现。为什么诸佛之心会在你心中显现呢?因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这个方法称为奢摩他,奢摩他翻译成中文是“”的意思,这是真正的大止观,不是小止观,《小止观》《六妙门》中的最后一步“”,是这里的第一步。

关于这一段“寂静”与“轻安”的止--奢摩他,再作补充说明。求止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守窍、炼气、念佛、观想……等,都是把心念专一止于一点上,这些修法也属于奢摩他,但是,这是属于。。的奢摩他。这些修法有四个原则,第一步是求得“专一”,止于一点。第二步骤是“离戏”,离开了“”的境界,离开了“”的境界,离开了“非空非有”的境界,离开了“即空即有”的境界,这叫“离戏”,离开了戏论,戏论就是说笑话。达到了“”的境界,不要以为了不起,不要以为“”就是道;“”是戏论、笑话,“”、“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些境界都一样是笑话。离开了这些笑话,算不算“寂静”?还没有。接下来,第三步是“一味”,在静中,在动中,始终如一,始终不变,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也不受内心情绪的干扰。第四步是“无修无证”,不须用心做功夫,也不认为证得什么道。到此阶段,才是“寂静”,无事不定,无时不定,无处而不定,这才是大乘的止。

再说“轻安”的情形,初步的轻安,由头顶发生清凉,然后下降遍及全身。清凉以后,便是得暖。得暖不是发烫、发热,得暖是有温暖的感觉,但不是发烧。得暖是全身的肌肉、骨节、经脉都柔软了,所以,打坐入定的人,不可以拉他,不可以碰他。得“”以后,再进一步是得“”,自己的精神可以与天地相往来,与宇宙合一。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是气脉通不通的问题,气脉只是初步而已。再下来是“”,把一切忍住截止,所有烦恼妄想,以及忧、悲、苦、乐都切断了,但不叫作“”,如果还有一个“”的境界,那是戏论。经典上说大乘菩萨可以得“无生法忍”,没有生起动的作用。再进一步是“世第一法”,在这个世界上是第一等。“”“”“”“世第一法”叫作四加行,修任何一个法门,乃至外道法门,在功夫境界的阶段上,都有四加行的作用。四加行都成就了,才是大乘真正的“轻安”。


《圆觉经略说》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萨(03)

修行打坐种种的法门,都是在修止的阶段,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但是,一般人的修止,初步的止都止不住。禅宗临济祖师临终时留下一首偈子: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我们的心念像流水一样永远在流,杂念妄想停不住,怎么办?杂念妄想不要怕,它像空中的灰尘,只要心静下来,你知道杂念妄想很多的那个“”,就是《心经》所谓“照见五蕴皆空”的照,这个“”它本身没有杂念妄想,它犹如虚空无量无边,这个“”没有形相,没有名称,叫它是佛也可以,叫它是道也可以,叫它是“圆觉”都可以,可是一般人都认不到。即使你认到了,悟了,不要以为就到了没事了,吹毛用了急须磨,吹毛是指非常锐利的宝剑,拔下一根毛髦放在剑锋上,吹一口气,毛髦就断了,还要注意修行,我们的心念用过了就要丢,随时在止中,随时在定中。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是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刚才讲止,现在讲观。讲到止观,其实,止中有观,观中有止。一般的修行方法中,如道家的守窍,守丹田,都是求止。又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这也是修止。而现在哪里呢?当你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唉呀!糟糕!我又乱想。你知道在乱想,这就是观。所以,止与观是同时,换句话说,不止不能观,有止才有观,有观才有止,止与观的作用在一起。但是,其中有所差别,例如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是止;能不能真念到一心不乱?这就靠观了。观是什么?观是慧的因,慧是观的果,般若智慧是观行的成果,观修到了,般若就出来了,得大智慧成就,成佛了。

我常告诉各位,你们修行,有一本书叫作《六妙门》,不晓得你们读过没有?修止观有六个步骤,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据我个人几十年看来,许许多多的人修了几十年,都还在那里数息,我坐了几个钟头了,数了多少息了,几百下了,几千下了,干什么呢?你在学会计?还是当出纳?而且,很多人在数呼吸的时候,还拼命想把呼吸的气留在丹田,留得住吗?你去解剖尸体看看丹田有气吗?

为什么要数息?你心静不下来,不能得止。一上座,先听自己的呼吸,一,二,三……,等到自己的呼吸由粗变细,再静下去,耳朵听不见自己的呼吸了,只有感觉来去,乃至感觉到鼻子都没有气了,胸部也不动了,只有小肚子轻轻地很久动一下,这样才叫“”。到达了这个地步,不要数了,换第二步“”,随着这个息定下去。第三步“”,把呼吸都停掉,这时才没有杂念,内发的寂静轻安就来了。得止以后要起“”,不起观,那是外道定。观是用智慧观察,转入修慧的境界。观行成就了以后,第五步是“”,还我本来面目,空也不住,有也不住。最后达到“”心净则国土净,修持到此地步,所谓“不移一步到西方,端坐西方在目前”,这才是真正唯心净土。

为什么提这些?现在《圆觉经》准备讲观,我顺便告诉大家修观的道理。修止是定学,修观是慧学,希望大家有个初步的概念,才能了解本经的重要。


《圆觉经略说》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萨(04)

接下来,我们看《圆觉经》原文。注意!《圆觉经》这里所讲的观,不是普通的观,而是大菩萨境界的观。

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证悟到了自心净土的圆满觉性。“悟净圆觉”很难解释得清楚,希望有心修持者多多努力,自己去证悟,否则,讲得再好,仍是隔靴搔痒。悟净圆觉是菩萨见道的境界,见道以后才能修道,道都没有见到,你修个什么?所以禅宗的五祖告诉六祖:“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佛说菩萨悟净圆觉以后,见道以后,“以净觉心”,什么是净觉心?就是现代人很喜欢提的禅宗六祖的那首偈子: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境界就是净觉心。

讲到这里,请诸位小心!现在人喜欢说大话,一讲到禅就提六祖的这首偈子,好像自己就是六祖似的。其实,各位不要忽视六祖的师兄神秀那首偈子,那首偈子并没有错,那是真讲实际修行的功夫: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正是修行的境界,平实用功,随时拿把扫把,把自己的内心扫干净,纤尘不染,这是真修行。做到这步功夫以后,再进一步,可以谈到六祖的那首偈子,把心如明镜的境界还要打破,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佛菩萨的境界,这是智慧成就的境界。普通人没有达到,未证言证,未悟言悟,这是撒谎,犯大妄语戒,罪过非常大,万万不可。

到达了悟净圆觉,心如明镜以后,“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由前面修定的境界,到达真正净觉的心境,自然了解知觉自己的本心本性,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这些都是幻化。幻化并不是没有,例如看电视、看电影,我们所看得的影像就是幻化。修行到达了这个境界,才知道宇宙万象以及我们的生命、身体、思想、感情、知觉这些都是幻化。由幻化所生的东西,无法永恒存在。例如我们人类的历史,几千年来、几百年来的人事物到哪去了?你看《三国演义》开章那阙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多美的文学境界,也是最好的佛经,不用佛学名词描写人生的幻化,多美!又如《红楼梦》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人生一切都是幻化,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幻化,我们自己也是幻化,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诸行无常。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修行到一切如梦如幻的时候,真空中要生出妙有来,所谓“性空缘起”,在空的境界里自己起观,观出东西来。修行真到达了此一地步,可以在一念之间,把自己变成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不只是想,而是真的,别人看到的不是你,而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比如,以前在大陆上,一位能海法师,到西藏学密宗,回来以后,开了一个密宗黄教的道场,修大威德金刚,大威德金刚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三个头,一个头有三只眼,三十六只手,每只手上各拿一件法器,十八只脚,脚下踏着男人、女人、死人老虎……什么都有,行者一弹指刹那之间,要把自己观想成大威德金刚。能海法师经常昼夜不分在大殿中修法。有一天晚上,有人进殿一看,能海法师不见了,大殿里多了一尊大威德金刚。这就是“即起诸幻”的故事。

为什么要“即起诸幻”呢?“以除幻者”,以幻除幻,以楔出楔。例如念佛,为什么要念阿弥陀佛?因为念头太多,用念佛号来除掉念头,其实,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也是妄念,以妄念除妄念。

变化诸幻,而开幻众”。修行必须“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空中可以生起妙有,妙有又须化空。空有之间,任运自在,“变化诸幻”。我们是幻众,不信,八十年后一定没有你了。像释迦牟尼佛就是“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讲了那么多佛法,留下了不少经典,他自己也是幻化,他的确来过人间,但是,后来又消失了。

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因为菩萨明白众生是幻众,所有一切均是幻行,不执著幻化,不为幻化所困,而能起幻。救度众生,这是幻行,大慈大悲之心。菩萨之慈悲即是菩萨之烦恼,但是,他在烦恼中有其不烦恼的一面,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幻化。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灭。

佛说一切大乘道的菩萨从此幻观开始修,渐次增进,一步一步慢慢地进步。“彼观幻者,非同幻故”,这个能够知道幻化的,能够起幻观的,与幻化并不相同。例如牙痛,疼痛的感觉是幻,但是,那个能知道疼痛的并不痛,疼痛与他毫不相干,要从这里去体会,注意!这是传大法唷!

非同幻观,皆是幻故,幻相永灭”。再进一步,把那个能知道的也把他拿掉,因此一切幻相永灭。

讲到幻相,现代的社会中,精神病人越来越多。19世纪的绝症是肺病,20世纪的绝症是癌症,未来21世纪的绝症是精神病。尤其搞修道、打坐的,很容易走上精神病,因为在打坐中看到东西了,一不小心就精神分裂去了。正统学佛的就要记住佛在《金刚经》所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现在《圆觉经》所讲与《金刚经》所讲的,一模一样,表达方式不同。学佛千万不要着相,不要被幻相牵着走,越平实,越通俗,越好。


《圆觉经略说》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萨(05)
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这些菩萨所修的如梦如幻观行,渐次增进,慢慢有所成果这个方法叫作三摩钵提。三摩钵提就是止观等持、定慧等持。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境界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

佛说学大乘道的菩萨们悟到了我们心本来是清净的,本来在圆觉中。以此净觉心,不取幻化,不被外界的幻境所骗,也不要以为我打起坐来,内心空洞洞的很宁静,哦!这就对了,这就是佛。打起坐来很清净,不打坐就没了,这是生灭法。修之则有,不修则无,这是靠不住的。佛法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如果在增一点、减一点上面搞,就偏差了,有些人一入佛堂,看到佛像,就觉得好清净,哈!你被佛堂的幻化所骗了,打坐念佛非得在佛堂,然后面对着佛像,再点个檀香,这样才清净,这是取幻化、取静相。不要以为在佛堂才有佛法,到了厕所就没有佛法;念佛一定要在佛堂念,在厕所就不敢念了,万一你坐在马桶,突然要死了怎么办?不垢不净,佛法遍一切处。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绝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

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我们修道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被身心所障碍住了,打坐刚有一点境界,腿就不对劲了,屁股也坐不住了,这是身的障碍。再来就是心的障碍,思想杂乱,念头来来去去,静不下来。所以佛叫我们修梦幻观,不取动相,也不取静相,彻底明白身心就是我们的大障碍。

无知觉明”,这四个字可真妙了,这一句在文词上不通,无知与觉明是互相矛盾的,却摆在一起,这是有其道理的。无知与觉明是同样一个东西,没有悟道以前是无明,是无知,我们天天在用,能思想,能感觉,能造业,我们用了一辈子,还不知道他是什么东西。悟道以后,你就明白他是空的、幻的,“不依诸碍”,不在身体上,也不在心念上,“永得超过碍无碍境”,永远超越身心的障碍,也超越无碍--空的境界。到此地步,有什么效果呢?“受用世界及与身心”,此时可以享受物质世界的一切,也可以转过来享受自己的身心。我们一般人活在世上,都被物质所用,都被身体所用,都被我们的思想、情绪、欲望所用,是不是这样?我们学佛修道,要反过来,善用其心。


《圆觉经略说》第07章 威德自在菩萨(06)
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其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这个时候,活在世间,一样讲话,一样吃饭,一样做事,但是心中无事,“如器中金皇,声出于外”,他同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而内心是空的。此时,烦恼也空,涅槃也空,烦恼涅槃不相留碍。

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如果能够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同时解脱身心障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一切烦恼妄想灭了,“生灭灭已,寂灭最乐”。“妙觉随顺寂灭境界”,无处不寂灭不清净,无时不寂灭清净,“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己以及他人的身心所不能及,已经超越了人世间,此时,“众生寿命皆为浮想”,如同《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此方便者,名为禅那”,如此身心解脱了,这叫作禅。注意!这样才是真正禅宗的境界,不是一句话听懂了,一本书看懂了,云淡风轻便是禅,那毫不相干,云也不淡,风也不轻,身心都是障碍,没有用,那是狂禅、口头禅。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依如是三种事业,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此三法门是哪三个法门?第一是讲修止,第二是讲修观,第三是讲修禅。这三种法门都是成佛最容易、最方便的方法,十方世界的佛都因此法门成佛。十方世界的菩萨有种种许多的修行方法,其中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皆依如是三种事业,都是从“”“”“”这三事业变出来的。为什么叫事业呢?成佛也是一件事,也是造业,造什么业?造善业,造成佛之业。若能圆满证得了,就成佛了。

善男子,假设有人修于圣道,教化成就百千万亿阿罗汉辟支佛果,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佛说假如有人学佛、修行、做功德,修于圣道。不只自己修,还能够教化别人,帮助百千万亿人修成了阿罗汉和辟支佛果,辟支佛又称缘觉佛或独觉佛,可以无师自通。像这类阿罗汉及辟支佛转生在人世间的并不少,到处都有,不过,一般人看不出来,要靠各位的智慧去找。虽然教化百千万亿人成就了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此功德多大啊!但是,“不如有人闻此圆觉无碍法门”,所以,诸位比他们还高,不过,光听到没有用,还要修。“一刹那顷,随顺修习”,听到以后要相信,马上依照佛所说的方法去做,这样的话,功德比前述的人还要大。

最后,佛作结论。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本际无二相,随顺诸方便。其数即无量,如来总开示,便有三种类,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如幻三摩地,如苗渐增长,禅那唯寂灭。如彼器中锽,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十方诸如来。及诸大菩萨,因此得成就,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槃。

此时,佛重新以偈语再说一遍。威德菩萨你应该知道一切众生本有的无上佛性在本际上,诸佛菩萨以及每一个众生都一样,并无差别。随顺各种众生的修持方法,其数量无限,佛将其总归纳起来,便有三种类 有三个种类。第一种是修止的方法,修止的方法要把自己心念拂拭干净,犹如明镜一样。第二种是修观,观世间一切如梦如幻,以幻除幻,幻观成就就是真空生妙有,性空缘起,所修妙行,如土中长苗,渐渐增长。修禅那像发声的乐器,中心是空的。总归纳成此修止、修观、修禅三种法门,这三种法门都是成佛最容易、最方便的方法。十方世界一切佛,以及诸大菩萨,都依此三种法门而成道。这三种方法都修成功了,就成佛。


《圆觉经略说》第08章 辨音菩萨(01)

本章讲述了以下三个内容:

成佛之道有几种修行方法
修止修观修禅那如何搭配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

于是辨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而白佛言:

现在是辨音菩萨出来提问题。辨音菩萨比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在程度上差一点,对我们而言,容易学一点了。他问什么呢?

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稀有。

先来两句恭维话。大慈大悲的佛啊!你所讲的法门世上少有啊!难听难闻啊!

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

辨音菩萨问:世尊,一切菩萨要走上圆觉之路、成佛之道,有几种修行的方法。

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令悟实相。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希望您为大家及未来末世的众生方便开示,让大家大彻大悟,证到成佛的境界--实相般若,也就是智慧的成就。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至诚请法,行礼如仪。

尔时,世尊告辨音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修习,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辨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这是佛的答话,也是一番客气的话。你们好好仔细听,我来为你们讲。这都一样,不赘。佛说一切如来的本性圆觉清净,本来就不须你去修的,修也修不起来,也没有一个修习的人,谁来修?没有办法去修。明心见性的本性,是本来就有的,不是你修成了才出现本性,你修也多不起来,不修也少不了。所以《心经》上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灭。”譬如虚空,地球的表层还怕原子弹,虚空则不怕,不管你怎么炸,虚空还是虚空。自性同虚空一样,所以说本无修习及修习者。

有没有可以修的方法呢?---有。什么方法?依于“未觉幻力修习”,修行是幻法,幻人修幻法。换句话说,学佛修行靠什么来学?靠我们的妄想来学,没有妄想怎么学?因为我们都是靠幻法来修,此时,便产生了二十五种修行的方法。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不起于座,便入涅槃,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佛现在告诉我们第一条路,“唯取极静”,只求静,由静的力量也可以“永断烦恼”,证得阿罗汉果。有人喜欢在山上搭个茅棚专修,长坐不卧,胁不至席,《圆觉经》在这里讲:“不起于座,便入涅槃”,叫作“单修奢摩他”,这样也可以有所成就。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提。

这里提到“唯观如幻”,我们学佛经常讲一切如梦如幻,普通都把梦与幻当成比喻,形容人生如梦。实际上,梦幻是一个实在的境界,如果你仔细研究,这里面就有方法。其实,一般人所讲人生如梦,那是在痛苦、烦恼时,偶尔的感叹而已,并没有真把人生当作是梦。在佛法里有梦成就的修法,控制自己的梦,要自己做梦就能做梦,要不做梦就不做梦。要把自己的精神训练到这个地步,很不容易,一般人都做不到,做不了主。经过正式修持的人,是可以做到的。做到了以后,要修转变梦,梦到水,把水变成花,你能不能做到?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这一步已经很难了。

有人喜欢修心养性,白天做人做事都能控制自己,就是理智超过了情绪,要发脾气不发了,要讲这句话不讲了,这样已经很不容易。学佛的人尽管说戒,身口意都要守戒,戒就是理性地管理自己、控制自己。理论这么讲,但是,一到节骨眼,要说的还是说了,要发的脾气还是发了。发了脾气以后,唉呀!惭愧,忏悔,不过,并没有真惭愧,也没有真忏悔,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假如你白天能够做主,能够随时在念佛中,在梦中就不见得靠得住了。一般人在梦中不能做主,也不知道有梦。若能在梦中能够做主,修行则有点像样了。再进一步,开眼做梦,开眼做梦,开眼做梦并不须另外做了,现在眼前的生活就像在梦中似的,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及是、非、善、恶,这些与你都不相干。然后,再把梦幻境界空掉,此时,看整个世界则是清净、光明,不是说说理论而已,必须这样修行才有把握。

我刚才讲的是“”话,《圆觉经》这里讲的是幻“”,梦与幻不一样。梦是睡眠时理性不做主所产生的。幻则指清醒时,例如沙漠的海市蜃楼。佛法中有修梦成就法,也有修幻成就法。如现代的催眠术,也是梦幻修法所演变出来的,如果修梦幻法不当,很容易走入催眠境界,也很容易变成精神分裂。现在年轻人很喜欢搞打坐,学各种修法,结果,很多人搞得神经兮兮,很可怜!

佛说有些菩萨只修幻观法门,得到佛的感应,自他的力量合一,心物的力量合一,可以“变化世界”,也就是说有神通了,产生种种作用。菩萨为什么玩弄起这个神通呢?下面一句话:“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为了实现菩萨道,济世救人。但是,要注意“清净妙行”这四个字。我们的普通人做好事并不清净,无论如何都有夹带的心理,帮助了别人,心里总有一点得意、自喜,虽说不希望回报,但是,心里还是觉得自己帮助了他。在菩萨道来说,这已经犯了戒,免不了贡高我慢,不是清净妙行。以菩萨道来看普通人行善,那是在造业,造什么业?造他生来世福报之业,这福报之业也让你不得解脱,也很可怕。

真正的菩萨行是“清净妙行”,心里不留一丝痕迹,所谓三轮体空,例如我有钱,这个人痛苦需要钱,你给他钱,帮助了他;施者空,受者空,所施之物也空;无所谓我给你,这个东西也不是我的,财物是属于这个世界的,金钱是流动的,今天在我这里,明天就流到你那里去了,你的我的差不多。好事是做了,但是,在内心里,做与没有做一样,始终是清净的。中国人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救人一条命的功德比盖一座庙塔的功德还大,假如你救了人一命,真这么想而沾沾自喜的话,那就不是清净妙行了。做了就做了,管他七级浮图还是八级浮图。

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注意!刚才以上所讲的梦幻观、变化世界、清净妙行等等,这些是有为法,有所作,有所为。真正的佛法是无为法,假如在此有为法中,丧失了无为法,忘失了本心、本性、本源,就成了外道。所以,佛说:“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智慧。”对于佛法的总体、总纲,清净智慧的无为之体,没有忘失。

这样的修持的菩萨,叫作单修三摩钵提,三摩钵提也有人翻译为三摩提,最简单的中文叫三昧,翻成中文叫正受,定慧等持之意。一边是定力,一边是慧力,智慧与妄念有别,智慧是圣道,妄念是凡夫道,智慧的发挥是动相,在修如幻观的动相中仍须保持定力,所以要定慧等持。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不取作用,独断烦恼,烦恼断尽,便证实相,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说明我们生活的世界如梦幻般地不实在,佛经以泡、影、露、电、水中月、空中花、镜中相、芭蕉、阳焰、海市蜃楼来作比喻。除了梦幻观的修法外,另外就是透过理性的认识,了解我们的人生是虚幻不实的,妻子、儿女、家庭、事业等等都靠不住。真正的修持不是什么观、什么法,而是大智慧,用智慧观察一切如梦如幻。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这个幻怎么灭呢?不是你想办法去灭它,知道这一切是幻以后,不去执著,不去沾染,过去就过去了,要来的就让它来,反正是假的嘛!不要太认真,不受这些现象欺骗。“不取作用”,就是《金刚经》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像吃饭一样,吃过了就过了。“独断烦恼”,因为不执著,人生便没有烦恼,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但是,烦恼断得了吗?李白的诗:

抽水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不容易啊!烦恼的根--习气还在,而且人喜欢自寻烦恼,不找些烦恼来烦,活不下去的,尤其是文人,喜欢为赋新诗强说愁,喜欢讲究情调,而所谓的情调其实也是找烦恼。这是什么道理呢?习气问题,烦恼没有断尽。独断烦恼是初步,再进一步要“烦恼断尽,便证实相”,什么实相?般若实相,实相无相,圆满清净。走这样修行路线的菩萨叫单修禅那,禅那不是禅定,正确的翻译叫正思维,用思想观察来修,真正学佛是要用头脑的,要用思想,要用智慧,观察清楚,思考清楚,不是南无南无就算了的。南无了半天,越来越迷糊,越来越苯,那不是学佛教,那是学苯教了。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这又是一种修法,《圆觉经》是大乘法门。中国流行大乘佛教,但是,大乘佛教流行以后,一般学佛者,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就没有东西抓了,不晓得怎么开始修,因此有净土宗的产生,至少要抓一个东西,走路要抓个手杖。阿弥陀佛就是手杖。事实上,。。的修法不只念佛一个,有十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念死、念身、念休息、念般若,等于有十根手杖。净土宗的念佛,念阿弥陀佛,只是念佛法门中的一部分而已,真正的念佛是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过,念阿弥陀佛就比较简单了,这是一条修行之路。其他,当时释迦牟尼佛所亲传的有为法,有所依归的快速的修法,一般人都忽略了。所以我常感叹佛法的没落,从东汉以后到隋唐以前,学佛证果的人很多,唐代以后,大乘佛法一流行,尤其是禅宗,讲理论玩嘴巴的人多,真修行的人少,所以,越到后来,证果者越少。

所以,我常常讲要学佛,跟佛走--我们的真正老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介绍的,大家只念阿弥陀佛,把释迦牟尼佛丢开了,甚至有些道场连释迦牟尼佛都不供了。现在,我们要转来跟释迦牟尼佛学,有些庙宇花了钱买《大藏经》,自己不看,供养书虫去了,多可怜!再说,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弟子,跟着他三天、五天、七天,甚至当场证阿罗汉果的人很多,为什么我们做不到?为什么不去研究?这道理在哪里呢?第一,最重要的,我经常讲,那就是修习白骨观。只要一修白骨观,马上迅速成就。白骨观也包括了念佛法门。其次,就是修安般,修出入息,像有神通的目连尊者也都主动传授安般法门。所以,最近六七年来我一直在提倡白骨观。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如何先取至静呢?如何能达到静呢?大家学打坐,有谁真达到静呢?恐怕没有,越坐越闹倒是真的。唉唷!脚痛,头涨,妄念又来了。为什么不能达到静?因为没有方法,修行的法门没有专一,真专一,这一切都没有了。例如念佛也一样,心心念念在佛号上,阿弥陀佛,念到阿就定住了,两个小时以后才念出弥字,中间没有杂念,也没有身体的感觉,那才算是念佛专一了。

告诉各位,这些都是法门,就看你们的智慧够不够。假如学密宗,这是要隆重传法,送上供养的。一上来!阿--弄上半个钟头,再来弥--,又是半个钟头,这样热闹了半天,传法完毕,五体投地磕头!这样你们就会珍惜重视,喔!上师传了大法。人就是喜欢自欺、欺人、被人欺。我现在那么明白跟你们讲,你若等闲视之,那就错了。我不喜欢搞这一套,我认为道是天下之公道,都讲了,再来就靠各位的智慧了。智慧不够,什么经都听,有什么用?

刚才讲专一,专一到极点,把杂念、妄想都打下去了,把念佛这一念停住了,或者某一个观念停住了,这样才达到静。《圆觉经》看起来很容易懂,佛法就是如此。我问你,至静你做到了?其实,中国的老子也讲过至静,“致虚极,守静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生命的根本是静,静到了极点,才能够把握住生命的真谛,才能够恢复生命的本能。无论念佛也好,修止观也好,要先专一,才能修到静,静还不算,要达到“至静”,但是,我们有几个人真修到静?真修到静,则忘掉身体了,也的确可以祛病,因为静到极点,病也空了,受也空了,苦的感觉也没有了。很多人打起坐来,这里痛,那里痛,都在苦受之中,哪里静得了?真静的话,病苦也静了,烦恼也静了。妄想也静了。

明代的憨山大师在五台山修行,住在溪边,溪水冲激,如万马奔腾,吵得不得了,定不下去,他一气,一气是我讲的,不大好听,意思就是烦死了,这样一吵就定不下去,这叫修行啊?干脆就在桥上打坐,一天,忽然之间,万簌俱寂,什么声音都没有了,这也是入定,入什么定?静的定。

现在《圆觉经》提到至静,憨山大师当时这个境界算不算至静呢?不算。那么,怎样才算至静呢?这就要到《楞严经》去找了,《楞严经》里有观世音菩萨的音声入定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听一切声音,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也好,听汽车的声音也好,听自己的呼吸也好,听!听!听到“入流亡所”,进入法性之流,“亡所”,所听的声音听不见了,“所入既寂”,声音寂灭了,清净到极点,然后,动相,一切的声音;静相,没有声音;“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了然无碍,一念不生。以上我只是作简单的解释,详细讲的话,不只如此。

这样才接近于《圆觉经》的至静。真到达至静的话,不只如此。《楞严经》所谓的:“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所以,《圆觉经》在这里讲“以静慧心,照诸幻者,便于是中,起菩萨行,”静极了,出现了般若智慧之光,自然证到了一切都是梦幻,便于这里,起菩萨行。走这条路线的菩萨,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后修三摩钵提”,再修幻观的成就。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证至静性,便断烦恼,永出生死,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这是另外一种路线的修法,由静而发慧。讲到静,一般人都会想到打坐,打坐只是修静的一种练习,打坐本身并不一定是静。真正的静必须忘掉了身体,忘掉了感觉,心念不动了。其实心念不动这个话是不对的,应该说心念静下来了。心念静下来,忘掉了身体,忘掉了感觉,并不是无知。什么都不知那是昏沉,大昏沉!平常打坐所谓气脉发动,感觉舒服不舒服,这些是生理的反应,有此反应,已经不是静了,那是慢慢向静的路上走。静到后来,身体的感觉都没有了,静到什么样子呢?只能勉强以“万里晴空”作比方,没有一点云,没有一丝妄念,这才是静的境界。话讲起来很简单,有人一生,甚至好几年,能不能修到还是个问题。但也不一定,也有人一下子就到了,这也不是这一生修来的,那是过去前几辈子积累而来。

这样静下来,到家没有?没有。下面有句话:“证至静性”,这怎么解释呢?学过唯识就懂得了,证至静性就是唯识所讲的证自证分,或称证自证量,什么叫“证自证分”呢?我们刚才拿“万里晴空”作比方,万里晴空,一点云都没有,这晴空哪里来的呢?还不是自己的心量变出来的,晴空是个境界,还要更进一步,证到能够变出万里晴空境界是什么东西,这个时候证到了,悟到了,才可以断烦恼,所谓顿断烦恼,就是跳出了生死。

走这种修持路线的菩萨,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后修禅那”。唐宋以来的禅宗大都是走这种路线。下面又是另一种路线: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复现幻力,种种变化,度诸众生,后断烦恼,而入寂灭,此菩萨者,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西藏密宗的黄教就是走这种路线。西藏的达赖和班禅,乃至蒙古的章嘉活佛,都是属于黄教宗喀巴大师的法系,所依据的经典是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

这种路线怎么修呢?先修寂静慧。修寂静慧之前,还有所准备的,详细的修法过程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网罗最多。修寂静慧,先要了解教理,三藏十二部的教理都要清楚。现在很多人学密宗,我觉得蛮好玩。真正学密宗的话,差不多七八岁就出家接受教育,专门研究佛学,到了二十几岁要接受考试,必须把一万多卷的大藏经都读过了,要深思佛经的教理,然后加以考试,就是说佛学的学问成就了,慢慢才开始修加行,先修拜佛、忏悔……等等,到了中年,才正式修学观法,而能够有所成就,已经四五十岁五六十岁了。这是密宗正统的修法,不是拿点水在头上滴一滴,灌了顶了,会念个咒子,哦!我学了密宗了,开玩笑!真正学密宗要先了解教理,《菩提道次第广论》有句话“周遍寻思”,用自己的智慧去研究,去思想、去参究,每一个理都要懂,周遍寻思,每一个理都要想透,而且要很精密,不能遗漏。再经过修证,这样才能发起寂静当中的智慧。

寂静慧有了基础之后,再修观想。修观想也不容易,譬如你修红观音也好,绿度母也好,喜乐金刚也好,你坐在这里,或走在路上,随时感觉到菩萨就在前面,在意境是完全看得见,乃至身心与菩萨完全合一。当然,自己知道,进一步,使别人也看到你有特殊的现象,这是“复现幻力”,达到幻观成就,心力的作用呈现出来,那么,自己也感觉到各种境界的变化,别人也感觉到你有各种境界的变化,此所谓“种种变现,度诸众生。

以密宗来讲,到这一步是初步的成就,叫作“生起次第”,本来没有的,在空地上,建起房子来,这是心力坚固所造成的,产生种种变现,近于神通,这是属于缘起,也是妙有。由此再转入圆满第次,本来无中生有,等到修成了,再归到无,再把它空掉,彻底的空了。这是宗喀巴大师所创建的黄教走的路线。


《圆觉经略说》第08章 辨音菩萨(02)

最后,“后断烦恼,而如寂灭”,把有法再归到空。什么是烦恼?就是教理所讲的见思惑。思想上、观念上、理上、情绪上所有的无明都断完了,入到寂灭境界。

这样一类的修法,“先修奢摩他”,先修止;“次修三摩钵提”,次修观;“后修禅那”,进入涅槃。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断烦恼已,后起菩萨清净妙行,度诸众生,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这个路线是先修至静,至静的方法那就很多了,譬如念佛,止观……等等,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达到至静的境界,不修密宗“”的观想,一路静下去,静到极点,也可以断除烦恼,也可以断除见思惑的习气,证到果位。然后,再出山,行菩萨道,度化众生,中国很多禅宗祖师走这个路线。

例如牛头山法融禅师就是如此。法融禅师是四祖道信的弟子,他的法系与五祖的弟子神秀和尚(六祖慧能的师兄)的法系影响唐代的文化很大。法融禅师在牛头山住茅棚,万缘放下,专修禅定。修到什么程度呢?百鸟衔花供养,功夫定力当然很高。

这个时候,中国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已经退休了,云游四海,来到牛头山一看,晓得山里有个修道人,于是,想入山看看。到了山中的寺庙,就问:“师父,请问这山里有修道的人吧?”有位和尚回答他:“我们出家人哪个不是修道的人?”四祖说:“啊?那你说哪个是修道的人?”这个和尚再不敢说话了,旁边一位和尚说:“在后山有个和尚,一天到晚只管打坐,见到人也不起来,也不合掌,我们叫他懒融,莫非这个人就是您所说的修道人。

四祖就进山去了,看到法融禅师坐在那儿,四祖来到,法融视若无睹不理不睬。四祖明明知道他在观心修定,却故意问他:“在此做什么?”法融答:“观心。”四祖再问他:“观是何人?心是何物?”这下子法融答不出来了,于是赶紧起立行礼,问四祖说:“请问大德从哪里来?”四祖答说:“贫道居无定所,或东或西。”法融就问四祖:“请问你认识道信禅师吗?”四祖说:“你怎么问他呢?”法融说:“我久仰他的大名,想去参访。”道信大师说:“贫道就是。”法融闻之大喜。

山中很清净,此时道信大师却问法融说:“这里是否有清净休息的地方?”四祖怪,法融也怪,他说:“有啊!后山有个小庵。”他们来到庵所,周围都是老虎、狼、熊之类野兽的足迹。四祖看了,作了恐怖的样子,法融对四祖道信说:“大师,您还有这个吗?”意思说您得了道,还会怕老虎呀!四祖也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就在法融打坐的石头上写一个“”字,然后就坐上去了。法融看了很紧张,赶紧合掌道:“阿弥陀佛!罪过!”四祖说:“你还有这个吗?”法融后来就在四祖门下悟道。

法融悟了道以后,下山说法办道场,自己亲自出去化缘,天天挑米来回走八十里路,供养三百位出家人修行。你看!法融禅师在还没有悟道以前,只管学懒法--打坐,所以叫懒融。悟了道以后,就不同了,自己下山去背负米粮,让别人去悟去修行,这就叫作“披上袈裟事更多”,度众生是很痛苦的事,那是完全牺牲自我,成全他人。

走这个路线的菩萨,叫作“先修奢摩他”,先修止;“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断一切烦恼。断一切烦恼以后,才敢到这个世间来,这个世间是充满着烦恼的,自己没有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是不敢入世的。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心断烦恼,复度众生,建立世界,此菩萨者,名先修奢摩他,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以我的看法,走这种入世菩萨路线的人很少,像中国的圣人孔父子就是走这个路线。孔子传道与曾子,曾子著《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圆觉经》这里所讲的“至静力”。但是,静到什么程度呢?功夫到什么程度?有问题。若说完全没有功夫也不对,的确也有功夫,也能心断烦恼,达到圣贤境界。但是,没有去掉烦恼的根,非最高菩萨境界,不够圆满。

这一类菩萨们,以入世为主,以救众生为主,以修功德为主,建立人道世界,讲究做人的道理,形成孔孟学说,影响中国几千年。一般佛教所讲修行是走出山路线,而儒家则专走入世路线,以入世度众生为主,这一类的菩萨名为“先修奢摩他”,先修止,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讲到这里,要了解孔子的大乘道,要到哪里去找呢?不要以为读了《论语》就了解了孔子,没那么简单。真要了解的话,要到《礼记》和《易经》的系传去找,这里面有孔子的形而上道。而他的入世之道,则要看懂《春秋》了。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由静的功夫入手,静到极点,达到神通变化境界。普通一般人喜欢神通,为神通而修道,但是,却达不到真神通,有也是二号神通,就是神经啦!我看了几十年,玩神通的人最后都没有好下场,都很糟糕。

真的神通是什么呢?有一个原则,请大家记住,通有定发,你看这几段都提到三个字--至静力,静定到了极点,到了身心皆忘的境界。你坐在那里,眼睛闭起立看光呀!看影子呀!那还是这个肉眼在看,这个身子都还没有忘掉啊!所以,看久了,神经就崩溃了。真的神通根本就不用这些,那是心性自力的功能,不须动念就来了;要动念,哪叫神通啊?

以至静力,资发变化”,注意这个“”,资者助也。由至静力的帮助,使心性道体的作用增强,由体起用,行菩萨道,然后再舍用归体,“后断烦恼”,返本还源。此菩萨道,走这样修行路线的人,“名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同时修止修观,“后修禅那”。这一类人并不是找个清净的地方住茅棚专修,而就在行上修,不谈出世或入世。这些人到哪里找呢?这要看你有无慧眼了。依我几十年人生经验看,多得很,有些人明明是菩萨行,但是,打死他也不会承认,看起来很普通,你也看不出他有没有神通,他的静定不在外形打坐中。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后起作用,变化世界,此菩萨者,名齐修奢摩他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这种菩萨比较不容易举例,他的静定功夫已经到了,但是,不走神通的路线,而马上转入寂灭涅槃的境界,然后,再由体起作用,变化世界,转变现世世界,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华严经》上佛说十地以上的菩萨才有资格转生为治世的帝王以及大魔王,其中的道理很深。目前可以说没有一个帝王可以转变这个世界,以未来的趋势看,不可忽视科学的力量,一个新的理论出现,马上可以使整个世界改观,在科学上的成就也是最高的智慧,也是菩萨,并不简单!不要以为慈眉善目坐在那里不动才是菩萨。

这一类菩萨很难举例,“名齐修奢摩他禅那”,齐修止静寂灭,“后修三摩钵提”,再修观行起用,变化世界。我刚才所说的科学成就,就是三摩钵提,来自于幻想,再加上实验,实验成功了就是科学。我在此预言,今后的菩萨大都将出现于科学界,不如此不能转变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的世界不是靠敲敲木鱼、打打坐所能改变,这是时代趋势,各位拭目以待吧!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变化力有两种,一种是如来的变化力,就是说这个法界内,包括我们这个世界,一切万有都是如来神力所变化出来。在《华严经》上讲,这个宇宙万有的生命都是毗卢遮那佛所变化,包括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都是他的化生,我们也是他的化生。道理是什么呢?本体只有一个,“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佛、众生同一自性,同一自体,如来代表了本体,什么叫如来呢?《金刚经》上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如来是本体,并非如宗教徒所幻想的种种神化,要懂这个理。

第二种变化力乃是宇宙万有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质量与能量的互变等等,例如我们把米饭吃下去,就化成热能,维持生命。同时,万有时时刻刻皆在变化中,印度佛学称为无常,中国文化则产生《易经》的学说,佛学译为“变化力”。中国文化则成为“造化”,这种变化力丝毫没有神秘的色彩,我们学佛不要误解了。

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我们盘腿打坐不是想求静吗?那是苯方法。若是有智慧的大菩萨,随此世间法,可以处处得静,例如看见佛像,当你第一眼触及佛像时,于此刹那间,保持不动,不起第二念,就可以静下去。以变化力,种种随顺,而取至静,所以看流水也可以定,听声音也可以定。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叫作先修三摩钵提,先修观,后修止,后修奢摩他。先观察清楚,观察什么呢?要了解所谓静不静的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外在变化的动乱的环境。譬如我讲了一个多小时的话,有一句话留住吗?没有一句话留住。你听过就没有了,它没有扰乱你的静唷!你本来就那么静,你不静就听不见了;你听见了,可见你很静,就在这个地方去体会“种种随顺,而取至静。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这一段讲的是在种种境界上都可以悟道,这一类的例子很多。随便举个例子,有一个楼子和尚,为什么叫楼子和尚?这个和尚修行了几十年不能悟道,有一天到街上去,经过歌楼,鞋绊断了,蹲下来系鞋绊(带),听到楼上的歌女(现代叫歌星)唱“你既无心我便休”,这下子他大彻大悟了,悟到本来无心,自然就放下了。因此,他悟了道以后,就叫搂子和尚。所以说种种境界而取寂灭,歌女唱的是情歌,唱的人没有悟道,听的人悟进去了。

金圣叹批《西厢记》,他说如果把《西厢记》当成淫书,此人非下十八层地狱不可,《西厢记》完全是道书,可以令人大彻大悟的书,一点也没错。会看的人,《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就是道书,都可以因此大彻大悟。不会看的人,看佛经也会入地狱,真的唷!

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静,而断烦恼,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而作佛事,济颠和尚就是走这个路线。《济公传》是小说,故事编得非常好,把南北朝梁武帝的故事以及其他高僧的故事都编进去,所以非常热闹。真正的济颠和尚是爱喝酒,爱玩神通,但不是小说中所写的那个样子。他是名士派,没有那么疯,文学境界高,他的诗留传下来不多,其中有一句说:“愿化西湖作酒池,一浪来时吞一口。”他一生疯疯癫癫,爱喝酒,以变化力,而作佛事,临终时作了一首偈子:

六十年来狼藉,东墙打倒西墙,
于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六十年来吊儿浪当不正经,东方世界、西方世界都参透了,如今要走了,依旧水连天碧,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大陆灵隐寺的罗汉堂过去被烧了,灵隐寺很怪,每碰到中国有大变化,梁柱就断了。罗汉堂内塑有济公像,拿着酒杯喝酒,很传神,以前每天都要在酒杯内供酒,早上倒下去,下午就没有了。后来给一个方丈骂了,对着济颠的像骂:“你活着不正经,现在还不正经,从今以后要守戒,不准喝酒!”以后就不再供养酒了。济颠和尚走的就是这个修行路线。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提,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变化力不一定指的是神通,变化力也是中国道家所讲的“造化”,我们现在的生命都是自然的造化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中,这也就是“无常”,但是,这“无常”的现象也有是自己的心力所造成的。所谓变化力是心力的作用,例如儒家所提出来的“变化气质”,变化气质是靠自力的变化,不是靠他力。

这里所讲“若菩萨以变化力,无碍作用,断烦恼故,安住至静”,这一路的修法是以理论入手,道理明白了,晓得变化本来无主宰,非自然,不是有一个佛菩萨或是上帝或是阎王主宰你的,都是自己的心力、业力的作用。了解了这个道理,任他自然地变化,不妨碍他的作用,无着无依,无碍无作,不着相,不依求,不去障碍他,不去造作他,听其自然。如此修持,便可以断烦恼,达到安住至静的境界。为什么如此可断烦恼呢?因为烦恼的自性本空,假如你用一个方法去断除烦恼,这一个方法本身就变成烦恼,能断与所断之间,都是心起了障碍,违反了自然变化的道理。

这种修持的方法叫作先修三摩钵提,先修观,也就是心经所讲“照见五蕴皆空”,先从理入手,“”住一切变化,一切变化皆空,不去管他。中修禅那,道理弄清楚了以后,自然宁静下来了,再修持禅那。后修奢摩他,最后到达如来大止,大寂灭海。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方便作用,至静寂灭,二俱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三摩钵提,齐修奢摩他禅那。

刚才讲的是以变化力,无碍作用,听其自然,不假方便。现在讲的是以变化力,方便作用,可以借用方便。例如念佛也好,持咒也好,这些都是方便而已,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至静寂灭,最后到达二俱随顺。如何二俱随顺呢?使用任何一个方法之后,就是静。所有的方法都是生灭心,到最后,前念已灭,后念不起,就是空,就是寂灭。

这样的修行原则叫作先修三摩钵提,先修观;齐修奢摩他禅那,止与禅定同时到达。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资于至静,后断烦恼,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后修禅那。

这又是一种修法。在理上清楚了一切唯心所造以后,并不一定到山上住茅棚清修,就在人世间应用之际,种种作用,观察清楚自己的起心动念,自体本空。由理帮忙了功夫,见地清楚了,功用自然就到了,自然到达了至静的境界。静极了,自然顿断烦恼。

这一类的大乘修法叫作齐修三摩钵提奢摩他,在理上观清楚,功夫也就到了,也就止了,观与止同时齐修,最后自然到达禅定的境界。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

这一种修行路线犹如禅宗的悟后起修,就是《楞严经》所提的“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先在理上通达变化力,理通顿悟以后,自然见到涅槃寂灭的自性境界。后住清净无作静虑,这是悟后起修,修定。

这样的修法叫作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同时修观及禅,后修奢摩他,后修止。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至静,住于清净,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以上讲的是变化力,接下来讲的是寂灭力。寂灭力是本来的功能,我们的心本来就是寂灭的,不必另外去求个寂灭,人的生命本来在寂灭中,不须造作修持。借此寂灭力,而起至静,此心自然放下,住于清静,不须另假方便修行。

这个修行方法叫作先修禅那,先证到自性的寂灭,然后自然住于至静清净中,住于止的境界中。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讲到寂灭力,我们可以举禅宗二祖神光大师的例子来说明。大家都认为禅宗讲顿悟成佛,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二祖神光在出家以前,学问非常好,在东海讲《易经》,学生很多。后来他觉得《易经》不彻底,看了《大般若经》以后,决定出家。出家以后,在香山修持九年,专修禅定。二祖神光听说达摩大师来到嵩山,就去见他。但是,达摩祖师一直没有理他。《指月录》上记载很简单,只说“祖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其实,神光在达摩祖师那里待了很久,有一天发了狠心,在雪地上合掌站立,等达摩祖师开示。语录上说积雪过膝,这个时候达摩祖师才开口问他:干什么啊?神光悲从中来,流着泪说:请老和尚慈悲,开示甘露法门。神光在雪地上站了那么久,那么诚心,以现代的我们来说,应该好好地鼓励鼓励,爱的教育嘛!结果,不是这样,达摩祖师把神光大骂一顿;就凭你恭敬合个掌,在雪地上站一站,就想要求得无上大法?没有用的,只是徒劳勤苦而已。你看!神光被骂得多惨!一般人早就掉头走了,说不定还捅你一刀。神光听了以后,抽取戒刀,把自己的手臂砍下来,放在达摩祖师前面,以此供养。这下子达摩祖师才问他:你学佛想求个什么?神光说:我心不安,求师父替我安心。各位注意,神光在香山修行了九年,心还不能安,这就是说只具有寂灭力,但是,不敢起作用,一起作用,心就不安。

等到二祖悟了以后,明白万法本自寂灭,起作用亦无妨,随用随消,就像这一段所讲的“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寂用随顺。”在任何境界上都能寂用随顺,都能安心。这种大乘的修法叫作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安于静虑,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这种修法是先了解自性本来寂灭,不须另求寂灭。种种自性是指一切事、一切理、一切物。在任何事理上,在任何作为上,知道自性本空,因此自然安于静定中,定久了,自然智慧神通具足,而起变化,这一类的菩萨叫作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修止,后修三摩钵提,后起观行。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无作自性起于作用,清净境界,归于静虑,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在理上了解一切法本来寂灭,本来无作,作而不作,因此,敢入世,敢行菩萨道,很多人学佛以后,变得很拘束,为什么?因为修空嘛!既然修空,为什么要那么拘束呢?所作皆空,明白了这个道理,一切作为皆在清净境界中,,最后归于静虑、止的路线。这样的菩萨叫作先修禅那,中修三摩钵提,中间修观;后修奢摩他,最后修止。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清净而住静虑,起于变化,此菩萨者,名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先在理上明白了自体本来寂灭,本来清净,不必另外再求清净,因而住于静虑、止的境界上,渐渐生起智慧神通变化。这一类修法,叫作先修禅那,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同时修止观。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资于至静,而起变化,此菩萨者,名齐修禅那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知道了自性本自涅槃,本自寂灭,由此见地,自然生起慧力,而达到至静清明的境界。这一类的修法叫作齐修禅那及观行,后修止。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于诸性相,无离觉性,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假如这个菩萨智慧特别高,以圆满觉性,明白世间法及出世间法,一切形而上及形而下都不离于佛法。一切法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无所不在,无所在,在在处处都可以成佛,圆合一切,一切皆归于圆满。

于诸性相,性是指形而上的道体,相是形而下的形相。要如何见到形而上的道体呢?透过般若来悟到自性。般若分为(一)实相般若:此是般若的体,也就是形而上的道,明心见性就是指认识这个实相般若。(二)境界般若:不管涅槃也好,菩提也好,都是讲一个东西,但是,境界不同。(三)文字般若:真见了道,智慧开发了,言语文字思想自然高明,这是智慧的境界。(四)方便般若:所谓方便就是般若道体起用的方法、法门,应用不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也是随见道以后自然发生。(五)眷属般若:只要见了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都跟着来,八万四千细行,样样都达到至善。这五种般若,我们以前讲过了,再一次在这里提醒各位。透过了般若,悟到了自性。那么,实相般若是怎么样呢?“”。因此,后世把般若宗称为性宗,性宗以毕竟空为宗旨。

相是现象,透过现象来认识菩提叫作法相宗。法相讲的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法相的有也叫胜义有,什么叫胜义有呢?这不是我们普通一般人所说的有,那是凡夫的妄有,不真实的。

性宗讲的是毕竟空,相宗讲的是胜义有。那么,到底是空还是有呢?空也好,有也好,还都是方便,如果拿圆觉境界讲,都是方便。禅宗的最高境界,所谓“离四句、绝百非。”哪四句呢?空,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凡着了一边都不是。这些都是说法的方便,言语文字表达的方便,非究竟,不可以执著。明心见性,性从哪里见?无可见处。真无可见处?性从相上见,起用才可以知道他是怎么样一个东西。用过了自然便休,相空了自然见性。有诸性相,无离觉性,不管性宗所讲空的道理或是相宗所讲的有的道理,空也好,有也好,都不离于圆觉自性。

走这种路线的方法称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这是大乘的最高境界,禅那、止、观三者一体,三者清净无碍,也就是《华严经》所讲事事无碍法界。


《圆觉经略说》第08章 辨音菩萨(03)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修行如是。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轮者,当持梵行,寂静思惟,求哀忏悔,经三七日,于二十五轮,各安标记,至心求哀,随手结取,依结开示,便知顿渐。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佛经很有意思,你说佛法是科学呢?还是宗教呢?例如《楞严经》讲到明心见性的问题,有七处征心,八还辨见,非常科学,非常合乎逻辑,但是,到了中间讲到修行的问题,佛告诉我们要念一个楞严咒,还要布置一个坛场,这不能拿科学来解释了。《圆觉经》也是这样,以上所讲的道理都非常透彻,非常解脱,分析得非常清楚,非常科学。但是,到了这里,就是宗教了。

佛说你懂了这二十五种修行法门以后,不过,这样哦!这是修行大乘道的法门,。。的人能不能走这个路线?你观察自己的能力了。这二十五轮怎么修呢?他有个方法告诉我们。

佛说若有菩萨以及未来末世的众生要依此方法来修的话,先有个准备工作--当持梵行,先修清净行,清净行就是持戒,中国文化所谓的斋戒沐浴就是梵行。斋不是吃素,斋是斋心,也叫作心斋,严格地反省自己、克制自己,达到庄严、圣洁、清净。持就是拿着不能放掉,为什么叫修持呢?就是有个方法可依,且不能放弃。持此梵行、戒行、清净行以后,还要寂静思维,求哀忏悔。让自己安静下来,忏悔过去种种罪过。

如此专修二十一天以后,在二十五种方法上各作标记,一个标记代表一种方法。诚心拜佛,抽取其中一个;抽到哪一种,就按照哪一种方法去修。一念疑悔,即不成就。中间没有一点怀疑,绝对信,纯宗教。

不管你抽到哪一轮,不管你走哪一种路线,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假如你不用这个方法抽取其中一种,自己选一种修可以不可以呢?可以,你有这种自信力也可以成就,但是,也要注意最后一句话:“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辨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无碍清净觉,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渐次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常当持此轮,随顺勤修习,依佛大慈力,不久证涅槃。

佛最后用偈子作结论,把要点再重复说一遍。辨音菩萨你应该知道,任何过去、现在、未来一切的大乘菩萨们,每一个人本来都是清净无碍的,有所谓障碍都是自己找的。为了清除自己所生的障碍,必须依靠修行,如何修呢?有三个纲要,有所谓至静的原则,变化观的原则及寂灭禅定的原则,三种原则互相搭配,共有二十五种方法。十方上下一切佛,没有不走这二十五条路线,而成佛道。除此之外,尚有顿觉法门,除了顿悟之人,一法都不要,直接明心见性。佛吩咐一切菩萨,以及末世众生,应该持此二十五轮的修法,随着这些法门勤奋修习,依靠佛的大悲力,不久即可证得涅槃。


《圆觉经略说》第9章  净诸业障菩萨(01)

本章讲述了以下三个内容:

本性清净因何染污
什么是我相
什么是人相
什么是众生相
什么是寿者相
如何做到法解脱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现在要讲的是净诸业障菩萨。此菩萨的名号“净诸业障”四个字,已经点出了此篇的重点所在。学佛的重心是净诸业障,能够彻底净诸业障就是佛。如果以这个观点来看,一切佛法的修持,无论大。。,都是净诸业障。

业是佛法所特别提出的,业包括了三世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也包括了十方无尽的空间,所谓宇宙就是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在这时空中形成了国土世间、器世间、有情世间。我们所住的地球就是器世间,也是国土世间,另外属于有灵性的众生就是有情世间。这些世间都是业力所形成的,业力的根源是心力,世间是由众生共同的业力所形成。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个性不同、思想不同、感受不同,那是众生的别业。别业之中亦有共业,例如生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区,同一环境,共业是一样。

业又有善业与恶业之分,世间的人类是恶业多,善业少。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是《华严经》中的一首偈子,忏悔是净诸业障的第一步。忏悔是由两个观念组成的,忏的意思是对以前所做的错事感到难过、惭愧,悔是警策自己以后不要再犯了,也就是孔子说颜回的话——不二过。孔子说颜回了不起,所有学生中只有颜回做到“不迁怒,不二过。”这就是菩萨道。一个人有了痛苦烦恼,不把自己的痛苦烦恼加到别人身上,就是不迁怒。平常我们心里烦的时候,谁找你谈话,他一定倒楣,你一定没有好的心情对他,你一定没有好的言语对他,这种心理行为叫作迁怒,这是我们最容易犯的过错。不二过,犯了一次过错,下次决不再犯,可是,我们很难做到。孔子所提的“不迁怒,不二过。”就是净诸业障的办法。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净诸业障菩萨首先赞叹佛,大慈大悲的佛能够为我们这些人讲这样不可思议的法门。一切如来因地行相,这是点题。佛告诉我们一切成佛的基础,所谓基础也就是最高的,我经常讲:“最初的就是最后的”,学佛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最平凡的也就是最高深的。所以,如来因地行相就是成佛最高的结果。

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得未曾有”是佛经文学的创作,过去不曾有过,第一次接触到。

睹见调御”,看见什么呢?看见调御师,调御师就是佛的别号。调是调伏,调教。御是驾御。佛是大调御师,大教育家。

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佛何以有此成就呢?不是一生所能成就,历恒沙劫勤苦境界。恒沙劫是无数劫,多到如恒河的沙数,不可数,不知有多少。劫,还不止一生,劫有大劫小劫之分,在此不多说明,我们把它简化,代表生生世世。要怎么样才能修成佛呢?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任何一个人的成就都不简单,都要从穷苦中来,都要从劳苦中站起来。很顺利起来的人,结果都很快下去,因为基础不牢固。修行人更是如此,所以这里赞叹佛是历恒沙劫勤苦修行而来,不是偶然成功。但是,那么多的勤苦境界靠什么修持呢?靠一心,心志坚定,一切功用,犹如一念。

成佛须历恒沙劫勤苦境界。我们听了,觉得害怕。我以前年轻的时候,不管是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佛教都去研究过,觉得很好,都是劝人为善。但是,要我去修,不干!为什么?成佛要经三大阿僧祇劫,我的命没那么长,来生的事谁知道呢?来生还有没有我呢?那么,办个出境证,念个阿弥陀佛,死后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留学。但是,觉得天上人间渺茫无凭,不干。后来,碰到禅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即身成就,好,这个好,这下干了。人家说你现在也学这个呀?这个好啊!非学不可。甚至到处拉人去学。但是,教理明明说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与禅宗所说的顿悟成佛,不是冲突吗?而且成佛要经三大阿僧祇劫那么久的时间,听了也令人害怕。不要紧,“一切功用,犹如一念。”这句话就把你救回来了。一切唯心,这一念之间包括了十方三世。人在快乐的时候,一百年犹如一刹那;在痛苦的时候,过一分钟如一年。因此,李长者告诉我们:“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时间与空间都在一念之间。 我等菩萨,深自庆慰。净诸业障菩萨说我们这些学大乘道的菩萨们,听了这段话非常高兴。这段话非常重要,也是点题。

世尊,若此觉性,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接着净诸业障菩萨提问题。在《楞严经》中,富楼那也提过这样的问题,这是个大问题。众生本来是佛,自性本来都是清净光明,为什么又变脏了?为什么我们现在不是佛?这个原因何在,我们不懂。请求佛慈悲方便,为我们开示悟入诸佛之法性,证得清净之自性。使我们以及末世的众生具有正法的眼睛,这个眼睛是智慧之眼,能够认识真正的佛法。

说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段重复的话,也不再解释了。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实为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此时净诸业障菩萨非常高兴,在座大众都静默聆听。我们注意这一段佛的答话。刚才净诸业障菩萨问佛说: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众生呢?注意!佛在这里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佛在《楞严经》的回答是:“觉明为咎”,无明从那里来的?觉明所生。这个答案好像没有答一样。那么,佛在《圆觉经》总该好好回答这个问题了吧!嘿!谁知他老人家却轻轻带过,不作正面答覆。

这种不作正面答覆叫作置答,也是佛的一种教育法。置答并不是答不出来,答出来的话,你们永远去搞思想去了,不会修证佛法。他要众生大家个个成佛,只要你自己亲自证到了佛的境界,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无始是佛学的名词。这个宇宙从何时开始?尽管目前科学如此发达,到现在仍然没有答案。无始就是没有开始,宇宙是循环性的,犹如一个圆圈,任何一点都是起点,同时也是终点。那么,无始究竟是什么时间呢?如何确定呢?佛刚才已经告诉你了,“一切功用,犹如一念。”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所谓妄想就是虚妄不实的思想心念,它是偶然的,暂时的,因缘所生的。我们天生自然就认为有一个我,有了我就有你,就有他,就有人,有众生,众生就是社会、世界,乃至一切生物;还有寿命,希望活得长寿,最好不要死,永远活着。《金刚经》也是讲这四样,叫作“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认四颠倒,实为我体。这是第二重错误。四颠倒就是地、水、火、风四大类,认为身体的肌肉骨骼、血液内分泌、热能、呼吸等等是我的实体。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这是第三重错误。第一重错误是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第二重错误是把现有生命的四大所构成的肉体认为是我,由这二重错误所加起来的矛盾,演生出心理上的憎恨与喜爱。喜欢的就去占有,失去的时候就憎恨,人生就在这两种境界里打滚。在此虚妄不实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以及误认四大是我的错误之中,更加执着假相。

二妄相依,生妄业道。由于执着身心两种假相,相互为因,相互依傍,形成业力。有人问业力是不是宿命论?对,宿命论是根据业力而来。站在宿命论的立场来讲,人生的命运都有一定。很多人说学佛不应该相信宿命论,其实,宿命论也与佛法有关。命运是谁主使的?不是上帝,也不是阎王,也不是佛菩萨,是自己造成的,心造的。今生的果报是过去生的种子生现行,今生的生理行为及心理行为又变成来生的种子。所以说:“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来生事,今生作者是。

命运就是业的道理。我们讲过业分为别业与共业,每个人的命运遭遇不同,这是别业。共业呢?我们所生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苦恼的时代,是战争的时代,尤其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中国人,碰到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又碰到共产党的变乱,这一辈子就如此消磨过去了。在四十年前,我就跟同学讲,算了,我们这一辈子不用算命了,所有中国人的命我都算好了,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忧患”,当然这是指我们这一代。这是我们这一代的共业,这共业怎么来的呢?古人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且听屠门夜半声。”我们的肚子吃掉了多少条生命,像台北市一天要吃掉多少条牛,多少条猪,多少只鸡、鸭,你统计过没有?你吃了人家,不用还帐的呀?我们以前小时候经常去看人家杀猪杀牛,牛只要一到了屠宰场,眼泪就掉了出来,真灵光!牛就有这种灵感。猪老哥就不同了,上了刑场,还唔呀唔的。这种事情看多了,也看怕起来,你看那杀猪的,杀多了,他自己就变成了猪相,那个相就出来了,真的唷!后来科学进步了,杀猪变成电动,一头猪进去,几分钟以后就清理完毕了。以前上海首先有电动屠宰场,建好以后,那个工程师去检查试验机器,衣角不小心踫到机器,整个人就被卷了进去。

杀生是很可怕的,所以,他们诸位菩萨们就吃素了。不过,吃素也杀了一半,植物也有生,无命有生。生与命有分别,万物都在生生不息。命再加上妄想,有灵性。真要做到不杀生很难,除非你的禅定功夫到达三禅天,可以不吃不喝不呼吸,否则,你呼吸也在杀生,空气中有细菌。严格说不杀生,太难了!我们只好姑且培养一点慈悲心。

二妄相依,生理的四大与心理的妄念,两者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人生都受它们影响。有时候,心理的理性告诉我们不要冲动,但是,生理上的需要控制不住。有时候,生理很正常,心理受了刺激,也颠倒造业了。

有妄业故,妄见流转。这是第四重错误,产生不正确的观念、思想、见解,这叫妄见,误认为生命在轮回流转。于是,拚命修行想跳出轮回,想要达到涅槃境地。这样对不对呢?佛说你错了,这也是妄见,妄见涅槃;这也是大妄想、大贪心,把小贪心换成大贪心而已。《圆觉经》属大乘佛法,不讲。。,所以这里说:“厌流转者,妄见涅槃。”实际上我们的轮回不要紧,没有事,轮回也空,旋转跟我们有什么相关?像现在我们坐在这里,生命有没有流转?有。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动,细胞不知死了多少,也不知生了多少。不过,你还是你,没有变过,也没有动过。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因此,凡夫不能入道,凡夫不能成佛,乃至包括声闻、缘觉、菩萨不能成佛,什么作障碍?妄想颠倒。由此不能入清净觉,不能恢复本来清净的自性。并非我们本来的觉性抗拒你悟道,假如你认为有个可以入道的方法,或者觉得有个空的境界,那就不对了,那就不是本来清净,那就已经不清净了,只要有一个境界存在就不是清净本觉。清净不是你修出来的,若有修有证就不是了。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注意!凡夫的动念是错,修道人想把妄念息灭剔除求个清净也是错。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

那么,错在那里呢?都是一念无明障碍住了,由无始劫来的无明作了自己的主宰,没有真正明白自己的本来自性。

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一切众生自有生命以来,就没有真正的智慧。所以,学佛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而是智慧的成就。身心等性,皆是无明。什么是无明?我们的生理以及心理,包括思想、观念、见解、感受,身心全体都是无明。动念是无明,息念也是无明,所以都不对。无明本身不能破无明,例如人自己不能作自己生命的主宰,不能决定自己想活多久就活多久,不能想了断自己的生命就了断自己的生命,说走就走,你办不到。

我们的身心都是无明,从误认为有一个我开始,有我就有你,你跟我就不一样,你是你,我是我。喜欢我的人,我就跟他交往,他对我很好,他很爱我,好吧!我就跟他结婚。他做事顺我的心,自然就升他的官。这就是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看不顺眼的人,或不如我意的人,就讨厌他。我曾经讲过所谓爱情都是自私的、自我的,我爱你那是因为“”爱你,而且爱本身就是占有欲,你是属于我的;然后,爱不到就恨,或者相处久了,对方的缺点被发现了,看不顺眼了,彼此的想法不同,于是怨恨就来了。这就是人,是不是这样?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憎爱心从那里来的?从无明而来。由无明产生的憎爱心,再养无明,再增加无明,连环相续,在此循环中求道,永远不能成佛。


《圆觉经略说》第9章  净诸业障菩萨(02)
善男子,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

什么是我相呢?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就是我们心理上或观念上所认为、所知道、所证得的境界。譬如张开眼睛,我可以看见东西,我注意一下,我的身体有所感觉,就是这个“”。这个“”是什么?这是心的作用,心在那里?不知道。大家闭起眼睛打坐,有个黑洞洞的境界,好像这就是我,这是我所证的。睡眠时,躺在床上,闭起眼睛,我要睡了,慢慢地睡着了,这也是我相。

诸众生心所证者”所包涵的意义很广,我们自己所认为如何如何,这都是我相的作用。我活着,我会思想,我有感觉,我有烦恼,这些都是我相,“诸众生心所证者”。再进一步对修行人来说,不管在家或出家,修行一天有一天的效果,唉呀!我昨天拜了佛,回去作了一个梦,梦到了菩萨,这本来是个梦,结果把梦抓得牢牢的,认为这就是效果,这就是我相。甚至于修行打坐作功夫,我今天好清净啊!一个念头都没有,我空了。你觉得空了,那是你心所证者,那是你的心所造出来的,这也是我相。

心所证者就是我相,三藏十二部所有佛经要我们破除的就是这个,譬如讲唯识的法相宗,把心的我相分为百法,“俱舍论”把心归纳为九十八个结,如果能解开此九十八个心结就成道了。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调适,忽忘我身,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则知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

佛说譬如有一个人,身体非常健康,没有任何病痛,没有任何不舒服,则忘记了身体,忘记了我的存在。假如这个人身体不健康了,生病了,不舒服了,此时,“微加针艾”,用针灸治疗,在身体上扎一针,则知有我。由此证明身体内部,乃至皮肤外表,处处有我。“是故证取方现我体”,这是很好的一个证明,我在那里?每一个细胞都有我。

其实,身体是身体,不是我,它只是个机器,可是,人会爱惜这个身体。佛在此说明一个道理,本来无我,我的存在只是一念之间,我们搞错了,认不清楚,以为处处有我,因此不能成道。学佛或是出家修行就是为了成道,成道就是证得无我,可是,世间的修行人天天打坐修行,搞了十几年,有没有我呢?那个我愈来愈大,因为他觉得我有功夫,别人都不如他,所以,这个“”更大。

善男子,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你看!佛说一切众生认为自己悟道,修道成功了,乃至证得如来境界,无所从来亦所无去,最后以为我已经空了,清净了,没有妄念了,涅槃了,寂灭了;有得道、悟道的观念,这正是我相。注意!《圆觉经》是了义经,了解尽管了解,很不容易到达。《圆觉经》说即使到达了这个境界,已经落于我相。照这样说来,修行要达到无我,几乎做不到。到了清净涅槃,一念不生,这正是我相呢!换句话说,这正是业力的根本呢!你看难不难?


《圆觉经略说》第9章  净诸业障菩萨(03)
善男子,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

什么叫作人相?人相的根本是我相,有了我相,就觉得我与你与他不同,人相是由我相所分化出来的。《圆觉经》说:“谓诸众生心悟证者。”这又是另一句话。上面说过我相是“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心所证者是我相,心所了解到的感受、思想等等。什么是人相呢?心悟证者,悟到了什么事,此悟心即是人相。

悟有我者,不复认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这四句话不太容易了解。悟到另外有一个我存在,离开这个肉体,另有一个灵明觉知的我存在,空空洞洞,清清楚楚,道家谓之“元神”,或者认为这就是“法身”,此时,不再认为肉体就是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其实,此所悟到灵明觉知的我也是假的,这也是我们一念所造成的。例如我们在梦中所觉得的我,这个我是假的。悟亦如是,所悟非我,所悟到的清净境界不是我,能悟之心也不是我。

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认为自己已经悟了,而且认为自己超过一切圣贤,这个人不行,那个居士不行,那个法师也不行,那个活佛也不行,现在人都不行,古人呢?古人也不行,他们都错了,只有我对,这都是傲慢的心理,一副得道的样子,这都是人相。所以,很多学佛的人,一见面就是阿弥陀佛,满口佛话,一身佛气,着相着得厉害,一听到对方也学佛,好哦!信佛好哦!假如对方不学佛,则眉头一皱,好像罪大恶极似的,几乎所有的宗教徒都是这样,这都是我相、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圆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佛说修行人已经明心见性,证到涅槃境界,若有一丝一毫我已成佛的念头存在,就是我相。“心存少悟,备殚证理”。心中存有一点点我已经悟道的心理,唉呀!这些众生好可怜哦!这是指真已经悟道了,可是悟迹未除。“备殚证理”,什么般若呀!唯识呀!无所不通,道理都懂,功夫也到了,如果有一点悟心未忘,“皆名人相”。好难啊!


《圆觉经略说》第9章  净诸业障菩萨(04)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

有了我相,就有人相;有了人相,就有众生相。我相、人相、众生相都是差别心理、不平等心理。佛说众生平等,什么平等呢?性相平等,一切众生生命的根本都是一样的,以及生命的作用现象是一样的,但是一般凡夫不会觉得平等。不平等,就有众生相。

什么是众生相呢?“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我相,“心所证者”;人相,“心悟证者”;众生相,“自证悟所不及者”。很清楚,条理分明,而且文字又优美,这就是佛经文学。“自证悟所不及者”,人了解自己容易,了解他人难,人所想到的都是自己,别人如何就不管了,所以,你所想不到的就是众生相。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众生,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

接下来佛举个例子来说明众生相,譬如有一个人说:“我是众生。”我们听了这句话,就知道他所说的众生,并不是指我,也不是指他,而是指许多人。“云何非我?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例如有人骂:“这些众生多可恶!”我听了决不生气,因为他说的是众生不是我。“云何非彼?我是众生,非彼我故”。为什么不是他呢?因为众生这个观念指的是群体,不是他也不是我。假如有人骂我:“你这个家伙,混蛋!”我们两人非打架不可。假如有人自己骂自己说:“我这个家伙混蛋!”你决不会生气,还笑呢!假如骂说:“一切众生都混蛋!”,你听了觉得无所谓。人就是如此,打了你,骂了你,非报复不可。打了别人,骂了别人,杀了别人,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假如今天空难死了十几个人,唉呀!好可怜唷!可怜归可怜,饭还是照吃。如果死的是自己的亲人,饭就吃不下了,还鼻涕眼泪一大堆呢!

修行要在这个地方去体会,如何去得掉我执?如何空得掉我?人家骂你讥谤你,没有关系,但是,真要侵害你,割你的肉,那就受不了。有人学佛听到要布施,甚至有人跑到我面前说:“老师啊!你是大善知识,我身口意供养你呀!”那牛吹得可大了,真哄死你了,我说:“真的呀?”“真的!”“好!你身口意供养我,那么,你的身体是我的了,我现在拿一把刀,割一块肉下来,可以不可以?”唉!这些都是骗人的话,怎么做得到?所以,平常会骗人,学了佛以后,更会骗人,那是唬人大学毕业的,这就是众生。

善男子,但诸众生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只要是一切众生在修行上认为有所证有所悟,都是我相人相。你觉得我已经空了,我已经得定了,我已经得戒了,我已经悟了,我所悟的就是至高无上的道,可惜你们不懂啊!这正是我相人相,贡高我慢。“而我人相所不及者”,你觉得空了、清净了,我悟了,你们众生可怜啊!可悲啊!“存有所了”,存有一丝得道的念头,应该度众生啊!今生不度来生度啊!只要有这种心理存生,不是妖魔,就是鬼怪。这种心理都是“”在作怪,所谓众生相就是由我相来的,我相的第三重投影。


《圆觉经略说》第9章  净诸业障菩萨(05)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现在讲到寿命相,《金刚经》称为寿者相,寿者相是我相的第四重投影。寿者相很严重,老实讲我们很多人学佛,都不是为了求道,你问他为什么打坐学佛?为了健康长寿,希望多活几年。佛法的目的并不在此,可是一般人学佛的目的,真正讲起来,还是寿者相。身体是假的,这个我知道,不过,我悟了道,法身是不生不死,永恒存在,这是寿者相。另外一种人则认为想要悟得此不生不死的法身,恐怕我不行,所以,我先办个手续,向西方阿弥陀佛国度申请留学,万一我修不成,中途要走了,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据说那边只有快乐没有痛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又不要劳苦出力,一本万利,甚至,还不用本钱,只要你念一念就可以了,无本生意。这种心理还不是寿者相?想让自己活得舒服一点,活得长久一点,基本还是由我相来的,四相难除啊!

云何寿命相?”什么是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这第四句话又不同了。什么是寿命相?“心照清净”,就是说你已经悟了道、得了道,照见五蕴皆空,什么都空了,照到清清净净的境界,一念不生,但是,知道这个清净就是本体,这就是道,这就是法身。“觉所了者”,觉悟到妄念都没有了,什么都空了,身心都空了,灵明觉知,一灵不昧,不管打坐不打坐,都在空的境界中,到达这个境界已经很高了,很少人能够到达这个境界。“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一切众生由业力所生的智慧是看不见这个境界,好像命根是看不见一样。你说我们的命根在那里?在心脏?心脏可以换掉,现在有换心手术。在生殖器官?也不是。在脑?不是。“一切业智所不自见”,自己还找不出来呢!真正的命根在那里呢?身体不好的朋友请注意!真正的命根在心,一念之间。所以,求生意志力强的人,生命力强。其实,命根就是我相,这是关键,要研究清楚。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如汤销冰,无别有冰,知冰销者,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佛说:如果你已经照见一切皆空,这一念灵明不昧之觉,也是尘垢,也是染污。能觉与所觉都是尘垢,能觉之知与所觉的清净境界,都是意识上的业力习气,你觉得一念放下,清清明明这就是道,其实,这正是我。道理在那里?佛说“如汤销冰,无别有冰”,拿热水在冰上一浇,冰就溶化成水,冰就不存在了。这个比喻很好,我们凡夫把思想妄念抓得牢牢的,等于把水结成冰,修道的人天天求空求清净,认为这清净的境界就是道,明心见性了,这只是把冰化为水而已,还是妄想。你觉得空了,这清净境界就是大妄念。“存我觉我,亦复如是”,凡夫觉得有个我,罗汉觉得无我,认为空就是道,落在空中,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所以,不能成佛。

悟到空的境界,守着这个空的境界,可以修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例如道家用心念将精气神凝固住,的确可以长生不死,《楞严经》叫作坚固妄想。净土宗追求往生极乐世界,如何往生呢?要修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长寿佛的法门,这是秘诀,这是水结成冰的道理。但是,如此并不能成佛,没有圆觉,要把水变成冰就变成冰,要把冰变成水就变成水,一切自在,成佛有望。你不敢动念,想维持清水,不敢把水结冰,还不行。所以,叫你们好好修密法的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是有道理的,悟到的话,这是大圆觉境界。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佛说将来的众生不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虽多生多世勤苦修行,永远不会成佛,不能证得果位。为什么呢?因为后世的众生执着厉害,抓得很牢,尤其对于我相,越抓越牢,越来越坚固妄想。因此,后世成佛的人越来越少,不要说成佛,得罗汉果的人越来越少,此为正法末世。

未来的时代讲求速度,什么都要快,机器发达,人就懒了,人脑不用,用电脑,人慢慢要变成废物了,人都成“”了。人的智慧有多高,众生的业力就有多高,两者是相对的。你们好好用功修个长生不老,再过三十年后,看看我的话如何?那时候的生活已经不是我们此时的形态。变了就是变了,拉不回来,真是江水东流去不回啊!有些人说:“老师啊!你要力挽狂澜啊!你要中流砥柱呀!”不要骗我了,你去挽挽看!你去站在中流砥柱看!挽不回也抵不住的,为什么?大势所趋,一点办法也没有,此所谓大势至菩萨也!挡不住,什么才挡得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才有办法。这其中的道理,自己去悟。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为什么不能成佛?你那清净境界、空境界、光明境界都是“”所变的,我是什么变的?业所变的,业是心所变的,心是一念无明所变的,把这一念无明所变的我认为是涅槃,把我所变的清净认为是成佛的境界。有证有悟名成就故,一切众生都容易着相,只要有一点理解,有一点功夫,就傲慢得不得了,佛学叫作增上慢,我相更重,不学佛还好,一学佛,看人家都看不顺眼,唉呀!这个人愚痴啊!唉呀!这个人贪心好重啊!只要认为自己有所证有所悟有所成就,就是凡夫。譬如有人把贼当儿子在家养着,这家的财产迟早会没有了。我们认为一念不生清净境界就是道,这正是贼,这正是业力的根本,永远不能成就。

何以故?有爱我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根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为什么呢?佛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众生不能成佛,是因为我相。有爱就有憎,爱不到就恨,爱有多深,恨就有多深。这个爱不只是指男女之间的爱,爱钱,爱吃,爱车子,爱宠物,爱旅游,爱钓鱼……等等,其实,人最爱的是什么?自己。《圆觉经》在这里说:“有爱我者,亦爱涅槃。”你说我什么都不爱,只爱修道,只爱清净,哈!这还是爱我,这是佛说的唷!想想看,你为什么爱修道?唉呀!世间都是假的,只有修行是真的,这还是作生意的心理,认为修道对你比较有利,而且这是我所喜欢的。“伏我爱根,为涅槃相”,你只是把世俗的观念压伏下去,觉得我已出家,我在修行,认为要清净,要涅槃,这样才对,这还不是我见?

因为爱的心理,想要求道,就发生另一种恨的心理—讨厌生死。你为什么修道?我为了生死修道,这个人已经是第一等了,普通人修道不是为了生死,而是求长寿,其实也是为了生死,不过,只是要生不要死。人都怕死,为什么怕死?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为什么怕生死呢?因为有我。不知爱恨真生死故,其实这个爱的心理就是生死的根本,为什么有生死?因为有爱,有求,有取。所以,了生死并不是了肉体的生死,而是自己心念的爱憎。“别憎生死,名不解脱”,你讨厌现实的人生,想要脱离生死,这叫作不解脱。照《圆觉经》这么说,那一个学佛的人真解脱了?没有,都走了错误的路子。


《圆觉经略说》第9章  净诸业障菩萨(06)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

以上讲的是“”解脱的道理,接下来讲的是“”解脱的道理。

善男子,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佛说将来末世的众生,有学佛求道的人,以自己稍微有所悟解或修行达到的境界,以此些微的效果认为自己得道了,认为清净就是真理,犹未能尽我相根本,这还是我相啊!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假如有人赞美他所证得的佛法,就心生欢喜,就要度他。很多学佛的人都认为不学佛的人好可怜啊!学了佛以后,满口慈悲啊!度众生啊!对不学佛的人或信仰其他宗教的人则看不顺眼,若听到有人说佛法不好,那更气得不得了!这都是爱憎之心,这都是我相根本。

则知我相坚固执持”,人对我相抓得极牢,我见极深,不容易去得掉,“潜伏藏识”,生生世世潜伏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逢境遇缘就爆发。“游戏诸根”,我相的根本存在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中,“不曾间断”,事情一来,魔境一来,就发作了。魔境并不一定是坏事,魔者磨也,磨练你,你过不去就是魔,你过得去就是佛了。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其实,要学佛修道很简单—除我相,只要除我相就可以入清净觉;不除我相,就不能入清净觉海。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接下来佛对大乘菩萨说,假如已经证得了我本来空,人家怎么骂你、侮辱你都无所谓。其实,对修行人来说,人家骂你,侮辱你,折磨你,那是帮助你早点消灭罪业,早点清净,早点成道,应该感谢他。各位看看《寒山拾得问对》,好得很!“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接下来还有一段:“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哈!这就是我空,这才是无我。

有我说法,我未断故”。如果讲经说法,还觉得我在说法,我是善知识,我在度众生,那就是我相未断。“众生寿命,亦复如是。”众生相、寿者相也是同理,不用多说了。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佛又进一步为菩萨们说,不是为我们说,我们还没有资格。佛说其实只要“无我”就可以成道了,但是,我讲了一句“无我”,末世众生听到“无我”,就死死抓住一个“无我”,这本来是治病的药方,但是,众生抓住这味药拚命吃,这又变成病了。所以,在《金刚经》上说:“我所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说我所说的法如过河的工具,利用竹筏过河,上了岸,竹筏就不用了,就可以丢掉了。可是,众生往往上了岸以后,还把船背着走,这不是疯子是什么?我们不学佛还好,一学佛以后,什么八识啰!什么密法啰!越抓越多,越抓越紧,是故名为可怜愍者,所以说众生真是可怜啊!不要以为不学佛可怜,学佛以后更可怜啊!

虽勤精进,增益诸病。”这话说得很严重,我们学佛本来是为了治病,结果,众生死死抓住药方,把病情加重了,还多生出其他病来,你说可怜不可怜?“是故不能入清净觉”,是故不能成道。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佛说末世的众生去除不了四相,四相就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这四相就是一相——“我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即使佛经可以倒背如流,佛学的理论与见解都清楚,而且依照佛所说的方法修行,守戒修定作功夫叫作依教奉行,“为自修行,终不成就。”这很严重哦!这话可是佛说的,不是我说的。假如是我说的,有九个头都给人家打破了,这简直是魔说嘛!照着佛说的去做还错了,为什么呢?着相,着什么相?执着法相。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见,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佛说世界上还有些人,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尤其是现在,这类人多得很,无论禅宗或是密宗,大师级的人多得很,写书啦!演讲啦!看到这些现象,唉呀!没办法,要造孽就去吧!“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看到别人比他好,自然就嫉妒起来。人的嫉妒心理是天生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只是女人嫉妒,男人也一样嫉妒,看到别人地位比他高或比他有钱,心里就不舒服。不要以为你没有嫉妒心理,有很多是自己检查不出来的,看到别人拜佛拜得勤,赶快起来吃饭嘛!实际上是怕人家多拜两下有功德。人如果不嫉妒的话,已经成道一半了,已经是菩萨了,已经是无我相了。要是没有这种心理的话,那才叫修行。为什么众生有这种心理?“未断我见”,都是因为有我的缘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佛再吩咐说,末世众生希望成道的话,不要一心想求开悟,尤其是所谓的禅宗盛行,这个也是禅,那个也是禅,人人都想开悟,结果,都误进去了,变成“唯益多闻”,道理懂得很多,越听越乱。增长我见,我见越来越大,每一个人的本事都大得很。我见包括了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所谓见就是思想观念,这是业力的根本。所谓修道成佛,就是修养到无我境界。

无我有两种意义,一是人无我,一是法无我。人无我又分为身无我与心无我。父母所生的身体是暂时合和而生,我们的肉体只是暂时借用而已,时间到了,就衰老坏去,这是身无我。心的无我,我们的思想每分每秒都不停留,如水中的波纹,如天空的浮云,随时变去。一般学佛修道的人,比较容易了解人无我,可是,在自己的修行方法上和修持境界上,认为有一个佛可成,有一个道可得,有一个希求的观念,认为道修成功了,有一个东西永远属于我的,认为我可以永生不灭,这属于我见,把平常的我见,换成佛法的我见,换汤不换药,还是落在我见之中,因此不能净诸业障,不能调伏烦恼,不能入清净觉海。那么,怎么办呢?请看下文。

但当精进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佛说要努力精进降伏自己心念思想的烦恼,烦就是扰乱,恼就是困扰,讨厌的意思。人生就是在困扰中过一辈子,人的一生都在烦恼中度过,甚至连作梦都还在烦恼,烦恼的根本就由我见来的。“起大勇猛”,就是发狠心。发狠心很难,现在学佛修道的人很多,那有几个人真发狠心修行?无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打坐也好,那有人精进勇猛?都把学佛当消遣,想到的时候,或是遇到挫折的时候,才念念佛、打打坐,都没有勇猛切断的决心,世人都是“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不是大勇猛的人做不到。

未得令得,未断令断”。得什么呢?清净圆明。要“”容易,要“”可就难了。烦恼、我相、感惰、习气断不了,很多人学打坐问如何断除妄念,其实,方法在你那里,你想断就断,那有什么方法?拿出勇猛心,说放下就放下。

断什么呢?贪心、嗔心、慢心,他没有说痴心唷!因为痴包括了整个,断不了就是痴,智慧不够,看不破,也忍不过。下面还有谄曲与嫉妒,谄就是献媚,俗称拍马屁;曲,不直,转弯,人是喜欢转弯的唷!人都喜欢说假话,直心是道场的人非常少。做人很难,不谄曲不转弯,太直的话又容易得罪人。人不只是对别人谄曲,也对自己谄曲;人不只是喜欢欺骗别人,也喜欢欺骗自己。你不要说我们修行人不谄曲不拍马屁,哼!才拍得厉害呢!哦!我最近特别用功,每天打坐坐了三次,拜佛拜了五百拜耶!这是不是对自己谄曲?

再来就是嫉妒,我们上次讲过,人的嫉妒心理非常可怕。人类这些贪、嗔、慢、谄曲、嫉妒的心理,是人性中最坏的一面,与生俱来,每一个人都有。乃至于这个人很清高,与社会都不来往,这是嗔心大,因为他讨厌这个世界,讨厌人家做坏事,讨厌人家追求名利。譬如有些人说你有钱又怎么样?你有地位又如何?我又不求你,有钱有地位是你家的事,这也是嫉妒,这也是慢心。把这些心理都拿掉,此心才能平静,如古人所讲的“人平不语,水平不流。”你说我打坐的时候很清净,这些心理都没有,不算本事!你到外面做事,与人接触一下看,《圆觉经》这里说要“对境不生”,碰到人家欺负你、侮辱你、取笑你,这个时候看你心动不动?你说我一个人住在山里头,在佛堂里烧个檀香,看的是菩萨,菩萨又不惹你,当然清净!什么是修行?要在这些地方下工夫。

彼我恩爱,一切寂灭”。既没有恩,也没有爱。既没有怨,也没有恨。这是学佛第一步,这是学佛的基本修养,也是做人的基本修养,做到这些基本的修养,儒家叫作君子、道家叫作真人,佛家叫作菩萨。假如拿。。道来讲,能够做到“精进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已经到家了,那是罗汉境界。以大乘道来讲,还不够,还须“渐次成就”,再求进步,还要“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这是佛对净诸业障菩萨作最后吩咐,就是中国人所讲的求明师指点。是明师,不是名师;名师容易找,明师难啊!没有明师指点,容易堕入邪见,这也是由。。道转入大乘道的关键。

若有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嘿!你看佛说话多有意思!刚才吩咐说求善知识,这里却又讲心里有所求就是烦恼,只要有一点想成佛成道的观念存在,已经不对了。只要有一点下意识有所求的观念,不是爱心就是憎心,喜欢就是贪爱,就是占有,就是我相。讨厌就是憎,就是怨恨,为什么讨厌?我不喜欢,还是我相。我讨厌这样的人生,所以喜欢学佛修道,这里就有了憎与爱。有了憎爱,就不能入清净觉海。学佛真难呵!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吾刹,先去贪嗔痴。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此时,佛准备重新归纳作结论。净业汝当知——净诸业障菩萨你当知道,一切诸众生——一切所有的众生,皆由执我爱——都是因为执着我相,无始妄流转——无始以来在生死轮回中流转。未除四种相——未能去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得成菩提——所以不能成佛。爱憎生于心——心中有贪爱憎恨之心,谄曲存诸念——谄曲也是自己内心所生起,是故多迷闷——自己制造了许多烦恼,所有一切烦恼都是庸人自扰,不能入觉城——所以不能成就。若能归吾刹——如果能够归依清净庄严之佛土,先去贪嗔痴——先去除自己内心贪嗔痴,法爱不存心——连有法可得有道可成之心也去除,渐次可成就——慢慢就可以成就。我身本不有——如果明白本来没有我,憎爱何由生——怎么会有憎爱之心呢?此人求善友——再一进步求善知识指导,终不堕邪见——才不至于堕入邪见之中,因为中间岔路很多呀!所求别生心——还不能存有所求之心,究竟非成就——否则永远不能成佛。


圆觉经略说》第10章 普觉菩萨(01)

本章讲述了以下五个内容:

谁是善知识
学佛应依何等法
行何等行
除去何病
如何发心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净诸业障菩萨之后,就是普觉菩萨;业障清净之后,就悟道了。《圆觉经》里菩萨出场的顺序就告诉了我们修行的方法。原文不再重复解释了。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普觉菩萨提什么要求呢?佛在前面说过必须把贪嗔痴慢疑拿光了以后,才可以修行,才可以学禅。但是,真正学禅还有许多岔路。所以,普觉菩萨请求佛说禅病有那些?也就是所谓的“走火入魔”。希望后世的修行人不会走入岔路,此心此意空荡荡,了无挂碍,得到真正的平安。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接下来是申诉理由。普觉菩萨说佛啊!将来末世的众生,离开佛的时代越来越远,圣贤菩萨们都不容易被发现,旁门左道和邪魔歪道越来越多,使得想要学佛的人不知“求何等人?”学佛要依善知识,那个是善知识呢?“依何等法?”是修止观好呢?还是参禅好呢?还是修密法好呢?还是学唯识对呢?持戒,持那一种戒?菩萨戒?比丘戒?菩提心戒?“除去何病?”修习禅定会有那些病?“云何发心?”发心并不是出钱,发心是发菩提心、道心,菩提心的用是大悲行,菩提心的体是觉悟。发心非常重要,学佛修道没有起大悲心,想要成就,那是不可能的。就我所知,一般学佛的人都是自私的,都没有真发心。

想想我们学佛,“求何等人?”那一个是善知识?你分得出来吗?“依何等法?”你知道吗?“行何等行?”“除去何病?”都不知道。所以,普觉菩萨称为群盲,一群瞎子,然后,瞎子牵瞎子,以盲引盲,结果,都掉入水沟里去了。众生就是这么可怜,所以,普觉菩萨心生慈悲,希望佛指示一条大道,令彼群盲,不堕邪见。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这是求佛说法的礼仪。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此时,佛告诉普觉菩萨说:好的,好的,你们能够询问如何成就佛道的修行方法,给予末世一切众生智慧之眼,不再盲目修行,使一切众生得成圣道。你现在好好注意听,我来为你们说。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此时普觉菩萨听了非常高兴,以及其他大众均默然而听。


《圆觉经略说》第10章 普觉菩萨(02)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着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善男子,末世的众生“将发大心”。什么是大心呢?菩提心,菩萨心又名大心,换句话说,发大心的人就是菩萨,唯有菩萨才有资格称得上大心众生,大心就是抱大希望,打大妄想,在这里的大希望、大妄想是什么呢?就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那么,如何成就正等正觉呢?首先第一步就是求善知识,那一个是善知识呢?接下来《圆觉经》在此描述了一个善知识的榜样。“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正知很难,什么叫正知?我们晓得佛有十个名号,其中有一个叫正遍知,不但是正知,而且是遍知,天上天下无所不知,这才真叫作博士,这也是儒家所标榜的儒者——“一事不知,儒者之耻”。正见则更难了,正见是见道,证得菩提了,不只是见出世法,同时,也见世间法。

那一位是正知正见的人?你看得出来吗?你分辨得出来吗?分辩不出,怎么办?佛说“心不住相”,心不住相,这可难了。我们每一个人都住相,出家人是出家相,我是在家相,男人是男相,女人是女相,当教授有文质彬彬的书生相,当军人有威武相,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不同的相,学佛修道的人最容易住相了,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就是住相,你学庙里菩萨低眉闭眼的样子,住相了。注意!要“心不住相”,心不被外形所限制住。

第二,这位善知识不走小路,不着声闻缘觉境界,声闻是。。道罗汉境界,缘觉是独觉佛,也叫辟支佛,属中乘道;唯有走大乘道才有资格称善知识。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走大乘道的善知识,你不容易看得出来,因为他与一般人一样在尘劳烦恼中。但是,他的心却在清净中,这就是佛教的标志莲花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

示有诸过,赞叹梵行”善知识并不是没有毛病,甚至比一般人更多。但是,你仔细探究他的行为,他的戒律清严,“赞叹梵行”,梵行就是清净之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他教导众生讲究人格修养,守规矩,守戒律。“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找到这样的善知识,就可以大彻大悟。研究这一段可参考“维摩诘经”。


《圆觉经略说》第10章 普觉菩萨(03)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搏财妻子眷属。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佛说后世的众生,假如找到了善知识,“应当供养”,如何供养呢?“不惜身命”即使累死了,被整死了,都不在乎。如此为法忘躯,怎么做得到?各位看过西藏密宗的《密勒日巴传》吧!密勒日巴替师父盖房子,千辛万苦盖好以后,还被师父痛骂一顿,谁叫你盖在那里的?拆掉!密勒日巴只好一块一块拆下来,重新盖过。盖好以后,又被骂一顿,再拆掉,重新再盖。如此盖了四次,师父就是这样整他,他的师母看了不忍心,直哭。他走了没有?他就是不走。

其实,你看看中国的《高僧传》与禅宗语录,这些高僧悟道的经过都不简单,都不是那么容易。你看禅宗二祖神光去找达磨祖师,就砍下了一只手臂。各位晓不晓得云门祖师怎么悟道的?赔上了一条腿。云门去找睦州和尚的时候,睦州也是不理他,不让他进门。云门不死心,来了几次,跪在门口,睦州看到他就把门关起来。假如是我们的话,早就破口大骂了,云门没有,他是来求道的,他还在参禅呢!有一天云门想到一个方法,又来叫门。睦州开门见到云门,又准备把门关上,云门一个箭步上前,赶紧把一只脚伸进去,这下子你总关不了门了吧!睦州禅师可绝了,硬是狠狠地把门关上去,结果,云门的脚断了,哎唷一叫,哈!开悟了。

什么是善知识?善知识很难办,善知识就有脾气,奉劝各位学佛尽管学,千万不要去找善知识,否则遭遇很惨,不小心一条腿就去掉了。佛法不一定在口头上,而是在行为上,他在行为上折磨你。禅宗祖师的喜笑怒骂,那是他的教育法,有时整得让你真受不了。道理是什么呢?他告诉你,道在你自己那一边,不在佛那里,也不在善知识这里。善知识只是想办法把你所有的妄念都打断了,都憋住了,憋到你开悟为止。你看孔子的教育法也是这样,孔子对每一个学生的答案都不一样,问仁,对这个说是这样,对那个说是那样,用现代的观念来说,没有一个标准。孔子说他的教育法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逼着你发愤,你说我不会,我偏要弄会给你看,先刺激他发愤,然后再进一步启发他。不悱不发就是故意引起他的怀疑,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现代的教育则是鼓励鼓励,结果许多都鼓励坏了,成不了大器。

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所谓真正的善知识,在他的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身心内外都是清净,也就是说随时随地都在清净中。

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善知识与我们普通人一样,很难分辨。中国人有句话说:“英雄见惯亦常人”,法国的拿破仑也说他在妻子与老勤务兵面前,永远称不了英雄,说得极有道理。不要以为善知识就像庙里塑的菩萨一样,永远慈眉善目,永远红光满面,永远都是对的。善知识也是人,也是有过患。但是,尽管他有许多过患,然而,“心无骄慢”,他没有骄慢之心,永远慈悲,永远爱护人。

心无骄慢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不要看到善知识有了过患,你就觉得善知识也不过如此,你就骄慢起来了。不要如此,你还是要谦卑,诚恳去学。像我一生,算算有九十多位老师,有读书的,有学武功的,有学道的,有学佛的;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一生欠了九十多个帐,现在一无所成,经常想到《红楼梦》上批评贾宝玉的两句话:“负父母养育之恩,违师友规训之德。

你说这些老师都对吗?也有不对的。人在三界中,就有三界中的烦恼。像我以前有位老师,他没有儿子,看到自己的朋友生了一个儿子,他高兴得眼泪都掉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跟老师说:老师!您还没有看开耶!我这个人向来调皮捣蛋。老师把我的手抓住,说:你认为我不应该动情?我说:对呀!老师问:你读过《中庸》没有?你背背看!在路上,我就把《中庸》背出来,背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停下来。老师说:你怎么不背下去?我说我懂了,老师笑了一笑。背到这里,我已经挨了一棒了。吃棒子,可不是拿棍子在头上敲。下一句:“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圣人也有情啊!菩萨大慈大悲就是多情人,怎么说是无情?后来,老师到了家,作了两句诗:

谁谓英雄不洒泪,人情儿女最关怀。

所以说善知识也有过错,不过,善知识还是善知识,如果要在鸡蛋里挑骨头,则天下无完人,我们要看老师的好,对父母也是一样。以前宋儒讲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我公开反对的,如果是在过去八十年前反对这句话,那不得了,一辈子不要想站起来做人了。天下是有不是的父母,但是,父母终究是父母,还是要孝顺。什么是孝道?孝道就是爱的还报。你看我们大便拉不出来,他要来挖;你吃不下去,他坐在旁边哭;你生病,他送你去看医生。你现在长大了,你只要像他以前对待你的一样对待他就行了。对师长也好,对父母也好,心无骄慢,这才是学佛。

况复搏财妻子眷属”。善知识也是要吃饭过日子,也有妻子儿女,也是要钱。你看《密勒日巴传》,密勒日巴当初去见师父的时候,穷得不得了,没有钱去供养师父,只有一只跛脚的羊,他只好空手去了。见了师父,跪下来,师父说你拿供养来呀!密勒日巴说我只有身口意供养,只有我这个人,其他什么都没有。师父大骂:“你不诚恳,家里还有只跛脚羊啊!你就是舍不得!”“是!是!是!”他没有申辩,赶紧回去把那只跛脚羊拿过来。他原来的本意是把跛脚的羊送给师父,觉得对师父不恭敬。你看看这个师父,什么都要,把劳力刮来,把人家跛脚的羊也刮来。所以,善知识也会搏财,也有妻子儿女眷属,跟普通人一样。

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如果你看了善知识这些毛病,不起恶念,不起任何坏的观念。佛说即能究竟成就正觉,立刻就成佛了。到了成佛的时候,“心华发明”,脉解心开,大彻大悟,身心内外一片光明,“照十方刹”。

你看这一段成佛的方法,没有一个什么法门,只教你如何学做人,自己要做成是一个求法的学生,自己要成器,因为佛法不在老师这里,而是在你自己那里。你如果能对一个泥巴做的菩萨起恭敬心,也一样会成道,何况是一个活人?但是,一般众生不要说对这个善知识不信,即使一个活菩萨在他前面,他也不信。因为众生我慢,永远不能成道。真的放下我慢的话,那一个不是善知识?就如《阿弥陀经》所讲的极乐世界,那些鸟都在念佛念法念僧,那些花鸟都在开示你,其实是你自己在开示自己,心花发明,就成道了。

佛教在人类社会提出了师道的尊严,无论显教或密教都非常重视,所谓:“一日从师,终生如父。”密宗有马鸣菩萨着的《事师仪轨五十颂》,凡是学佛要先学这个。做人弟子做不好的话,其他都不用谈了,人品有问题,还学什么佛?若是贡高我慢,那真是不堪造就。佛教为什么那么尊重师道?那是尊重法统,什么法统?正知见的存在。顺便告诉各位,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师道,要看《礼记》,《礼记》的《儒行》篇,说明如何才有资格称得上知识份子,如同佛教的戒律,说得清清楚楚,其中提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那么,怎么样才是师道呢?简单的分为两个观念,经师和人师。经师就是学问能够承先启后,人师可就难了,等于佛教的戒、定、慧样样俱足,大彻大悟,这才够得上善知识的标准。在此综合佛家与儒家的道理向大家介绍。


《圆觉经略说》第10章 普觉菩萨(04)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上面讲的是如何事师,对待老师就是要恭敬,是要无条件地信仰。接下来讲的是为人之师本身的条件了,假如老师没有做到下面的几个条件,则不足以为人之师。这个条件并不是知识,如同《礼记》中所提到的“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知识是知识,即使有再多的知识也没有用。

佛说真正的善知识所证的妙法,应该离开四种毛病,没有这四种毛病,才有资格称为善知识。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那四种病呢?第一种是作病。什么是作病?就是认为圆觉成佛是造作出来的。我们的一切修行不是在造作吗?何以说造作是病呢?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的自性本来就和佛的自性一样,何必还要修呢?所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你修个什么呢?再怎么修还是一样不增不减,修并未增加,不修亦未减少。认为有修有证,有佛可成,这是作病。

这是圆觉境界,不是一般人的境界,大家可不要听了以后,都不修行,都不造作,那不可以,我特地在此强调一句,因为诸位没有这个气派,没有这个胆识,没有这个智慧。假如诸位有的话,就不来搞《圆觉经》了。“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

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我们所有的一切修行,都是本心第六意识的造作,以此有修有证求圆觉境界,求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境界,永远达不到。为什么呢?佛说“彼圆觉性非作得故。”真正的清净圆明自性是本有的,不是造作出来的,不是修得起来的。所以说有所造作,有所修有所证,这是病态。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第二种病是任病,任者放任自然。中国的古人常讲学禅宗容易狂,所谓的狂就是任病,不作功夫。现代世界各国讲禅学的很多,其实,我们以前那有听过什么“禅学”这个名词?学禅就是学禅,甚至连禅宗都很少提。现在处处都是禅学,可是,连个狂禅之流的人都没有。过去我们所看到狂禅之流的人,假如现在在这边的话,这一班人就不要谈禅学了。现在搞禅学者,对《指月录》、《五灯会元》也许能倒背如流,但是,你要他盘腿打坐,则一点功夫都没有。他认为不需要作功夫呀!懂了就悟了,狂得不得了,上不见佛,下不见众生,这是狂禅之流,这是任病。

佛说“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生死有什么可怕?死了就死了。但是,临死之前痛苦不痛苦呢?当然痛苦。我以前有一位老朋友,学问好,禅也学得好,临死前,我去看他。“怎么样呀?老哥,这个时候还痛不痛啊?”“当然痛啊!”“那你一辈子学佛——”“那有什么关系?”他答覆得很自然。他也真有这个气派,他的见地也不能说不到,可惜,没有下过禅定功夫。所以说任病也是不对。有些人认为不用断生死,也不需要求涅槃,因为“涅槃生死等空花”,那你去等等看吧!

任彼一切随诸法性”,一切放下,任其自由自在,如果这样就可以圆觉成佛的话,永远不可能。因为“彼圆觉性,非任有故”。刚才讲过你有意去修成一个佛,不对;相反,不修而能成佛,也不对。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第三种止病是我们一般学佛最容易犯的,总认为学佛修行是把妄想杂念完全停止,认为妄念不能停止,就不能学佛。尤其大家都想把妄想止息了,“永息诸念”,什么都不动念了,那么就达到“寂然平等”,认为这就是空。有没有人做到呢?在修持上也有人做到,中国禅宗称之为“枯禅”,枯木是不能生花的,这是不对的,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所以无论学显教也好,学密教也好,假如教理搞不清楚,一切修行都是徒劳无功,那真是“涅槃生死等空花”,成佛毫无希望了。

佛说如果以这样的观念来修行,要想成佛,“彼圆觉性,非止合故”,并不是说把妄念停止了,那就是圆觉自性。即使打坐坐得好,能够定千万年也没有用,《法华经》上讲“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一定定了十劫,够久了吧!结果如何呢?“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佛在这里说:“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第四种是灭病。止和灭有什么不同呢?止是用意志力硬是把它压住,犹如石头压草,根柢还在,石头下面不长草,但是住石头边长上去。灭是认为自己永断一切烦恼,永远没有烦恼了;“身心毕竟空无所有”,身体与心灵彻底空了,“何况根尘虚妄境界”,身体空了,心也空了,六根的作用没有了,外在的六尘也不相干了,也没有什么境界,“一切永寂”。这总该是佛境界了吧!释迦牟尼佛说这也不是,因为“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自性本来清净,你有一个寂灭相,那是你造出来的境界,不是自性清净。

以上所讲的是上上乘佛法,可以以此来检验自己在修行上是否犯了这些毛病。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佛说如果能够离开这四种病——作病,任病,止病,灭病,才真正知道自性本来清净,不假修证。要离开这四种病,好像很难,造作修行也不对,放任自在也不对,止息妄念也不对,灭尽烦恼也不对,那怎么办呢?不知诸位是否记得《圆觉经》前面讲过“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各位对这几句话多加体会,自然晓得怎么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再提示各位一句,这也是《圆觉经》前面讲过的,“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你知道一切妄念、思想、感受,这些都是假的,痛苦是幻,快乐也是幻,“知幻即离”,知道这些是幻就不去管它。“不作方便”,这中间没有方法,用一个方法来离开妄想幻境,这一个方法本身也是幻,也是妄念。“离幻即觉”,离开了这些妄念、感受等等,就把知觉自性摆在那里,“亦无渐次”,这个中间没有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很简单,平常心就是道,不用增加,也不用减少,不用吃补药,也不用吃泻药。

我们为什么不能证道?因为人都不肯平常,拚命好奇去求这个道,求那个法,花一万五千元买一个咒子,结果把自己给“”死了,何苦呢?佛说一切音声皆是陀罗尼,当年我在峨眉山闭关的时候,有魔障,庙里的师父拚命念咒子,没有用。我说算了,算了,不要念了,我念一个咒给你听。于是,我往桌子一拍,开始骂起来,三字经、六字经都骂出来了,好了,没事了。师父问我说你这是什么咒子?咒者咒也,我咒他嘛!万法唯心,心正念正,什么魔都怕你。你有所求,有邪心,即使念咒子,还是邪念,都抗不住魔的,这个道理要搞清楚。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你有这样的观念看法,就是正确的观念。“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若有其他的观念见解,那是外道邪见。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如果要学真正的禅宗或真正的密宗,必须要依师,依善知识。依师之前,弟子要观察老师,老师也要观察弟子。佛说末世的众生,要想修行佛法,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善友就是善知识,古人说亦师亦友。可是以前是弟子侍候老师,现在时代不同了,反过来是老师侍候弟子,众生颠倒。

彼善知谶欲来亲近,应断骄慢”。只要你是块料子,够得上法器,善知识会来找你。善知识都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下去,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想找一个好学生,问题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法器。“应断骄慢”很重要,如果你有主观成见,认为不对,完全接受不了,那一点办法都没有。

若复远离,应断嗔恨”。跟善知识处不好,他走了,不理你了,也不要嗔恨。一般人相处不来分开了,都会恨,就开始毁谤了,说老师这个不对,那个不对。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善知识往往故意示现顺境、逆境来磨练你,考验你。在顺境时,看你是否沉迷;在逆境时,看你是否能够忍受。在逆境时,是否能够维持平常心,不怨天,不尤人;在顺境时,也是一样,是否能够维持平常心,而不得意忘形。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自己明了此心毕竟都是空的,与诸众生并无差别。“如是修行,方入圆觉”,这样修行,才能进入圆觉境界。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由有无始自他憎爱一切种子,故未解脱。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佛说未来末世的众生,学佛不能成道,是由于无始以来以自我为中心,所产生的憎爱心理。一切种子包括很多,最基本的贪、嗔、痴、慢、疑五种思惑,所谓修行就是如何转化这些心理上的毛病。其次就是见惑,见惑是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见取见是自己主观的成见,戒禁取见是认为某件事不能做,做了就不能成道,如同回教徒不吃猪肉,各种宗教都有不同的规条。见惑就是观念上的错误,而被这些错误的观念困惑住了,不能解脱。见思惑形成了心理思想上的一切种性,形成了现在的个性,必须要把见思惑转化,才能成就。见惑要在见道、明心见性以后才能断,才能转。思惑则在见道以后还不能断,必须靠修持,慢慢作功夫才能断。所以,我们深受内心爱憎之念的折磨,贪嗔痴慢疑很难断除。

佛为什么要提这一段?善事善知识很难,我常跟同学们说我不是善知识。但是,我晓得世上纵然有善知识,你们也学不好。为什么呢?一般人学的时候,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某某人讲的道理很合于我的想法。还有些同学跟我说:老师啊!你讲的思想跟我的一样哩!我说好,谢谢你啦!所以,我说你们不是学佛,而是拿佛的招牌来表现自己。例如现在很多人注解佛经,很多人上台弘法,所讲的佛法是不是释迦牟尼佛真正的原意?很成问题。禅宗有个故事,五代时有位忠国师,他的一位弟子学问非常好,想要注解佛经。忠国师就叫人拿一碗水,里面放七粒米,上面放一只筷子,问这是什么意思?弟子答不出来。忠国师说好了!我的意思你都不懂,你懂佛的意思?

所以,能够去掉“自他爱憎”,一切平等,爱人如己,才是学佛的行为。但是,谁能做到呢?爱人如己,大家都会讲,利害关头一到,当然是我第一,那里还有你?修行在平常是看不出来的,到了利害关头,才是真正的考验。尤其是宗教徒,排挤别人的心理特别强烈,哎呀!你是基督教!那味道就出来了,就不能平等,就不能慈悲了。为什么信了宗教,容易排挤人家呢?因为认为我信的才是对的,他的错了,这是犯了见取见及戒禁取见的错误,这也是“自他憎爱”的心理,合于我的则喜欢,不合于我的则讨厌。

若复有人,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即除诸病”。这一段话,有那一个佛教徒做到了?我常说我不是佛教徒,因为我没有资格当一个佛教徒。佛说假定有一个人,看见怨家,如己父母,这多难啊!视怨家犹如自己的亲人,怨亲平等,这才是学佛之人。恩怨分得太明就不行,那么,恩怨分不清楚,好不好呢?那也不行,那是愚痴,要恩怨是非善恶分得清而又能包容。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来学佛,我问他你的父母怎么样了?他说这不要管了。咦?父母都不要管了,好不孝顺的东西!还跑来学佛?孝顺都没有做到,人道都没有做好,还想成佛呀?哎呀!老师,我那个妈妈脾气好古怪,好难相处。对呀!父母难相处,夫妻难相处,这些做不到,还想度众生?父母不是众生啊?丈夫、妻子、儿女不是众生啊?欺人乎!欺天乎!自欺嘛!自己的亲人父母都没有尽到孝心、爱心,对别人,对怨家,那就更不用说了。一个学佛的人看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父母,视一切众生如同自己的子女,也视自己的子女如同一般众生。

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一段,就可以知道学佛是从做人开始。人都没有做好,我要打坐,我要修法,我要灌顶,灌了顶就可以往生西方,念个咒就可以成佛了,你看这个贪心多重啊!

于诸法中,自他憎爱,亦复如是”你懂得了这个道理,晓得如何起步走,然后再修一切佛法。佛法的基本立足点是在慈悲、平等,在修持的方法上也是一样平等,没有好坏,没有憎爱,不要说信了佛教,就看不起不信佛教或信其他宗教的,不要说学了禅就看不起净土,学了密宗就认为密宗才能成佛,学了净土就认为禅宗不踏实。八万四千法门,没有那个好那个坏,要在和你相应,而你能老实修行,就如《楞严经》所说“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圆觉经略说》第10章 普觉菩萨(05)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尽一切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除彼我相一切诸相。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佛说末世的众生要想成就圆觉境界,“应当发心”,发什么心呢?“尽一切虚空,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圆觉经》的文字很美,文字后面的意义则很不简单,不仅要度一切众生,没有时间性,永远永远入世救人,最苦难的时代,在最苦难的地方,都要来。这是菩萨发心,这一段可参考《普贤行愿品》。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应该先读《普贤行愿品》,至少我当年学佛是这样。《普贤行愿品》里有一句:“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虚空很大,没有边际,假如这么大的虚空有边际有穷尽的话,我救众生的愿力比虚空还要大。地藏王菩萨就是走《普贤行愿品》的路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注意!学佛的目的不只是自己要成佛,所有一切众生都要让他成佛。大乘佛法是先利他,再利己。其实,利人就是利己,天道好还。记住,佛法的精神只问施出去,绝不求收回。

于圆觉中,无取觉者”,不能存有我在度众生之心,若有度众生之心,我今年度了几个人,我又救了几个人,就不是菩萨道。“除彼我相一切诸相”,没有你我之相,也没有一切诸相,不被外界的现象所困,也不被自己内心的思想境界所困。

如是发心,不堕邪见”,这样发心才不致于落入邪见之中。我们经常听到发心,你学佛要发心啊!发心并不是你捐了几百元几千元,或是到庙里做了什么事,而是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呢?发菩提心就是我要大彻大悟成佛之心,不仅自己要觉悟成佛,而且也要所有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发大慈大悲之心,救一切众生之心,这样才是真正的发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欲求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心远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谓作止任灭,亲近无骄慢。远离无嗔恨,见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还如佛出世。不犯非律仪,戒根永清净,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无彼我人相,当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槃。

此时,释迦牟尼佛再用偈语来作总结:“普觉汝当知”:普觉菩萨你应当知道。“末世诸众生”:未来末世的一切众生。“欲求善知识”:学佛要依善知识。“应当求正见”:应当求具有正知正见的人。“心远二乘者”:远离声闻缘觉不走大乘路线的人。“法中除四病”:此善知识所教的法门,应远离四病。“谓作止任灭”:那四病呢?作病,止病,任病,灭病。“亲近无骄慢”:善知识亲近你,或你亲近善知识,心中无骄慢。“远离无嗔恨”:善知识远离,或远离善知识,心中无嗔恨。“见种种境界”:见到善知识示现种种顺逆境界。“心当生希有”:内心应当生难得之想,善知识所示现的种种顺逆境界,都是教育法。“还如佛出世”:视善知识如现在的佛,不可对善知识起轻慢心。“不犯非律仪”:律是戒律,仪是态度,不犯戒律,态度庄严恭敬。“戒根永清净”:内心持戒清净。“度一切众生”:然后,要有愿力,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不仅自己要成佛,也令一切众生成佛。“无彼我人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当依正智慧”:千万记得,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迷信,也不是功夫。“便得超邪见”:佛者觉也,真正觉悟了,明心见性,而得正知见,破除邪见。“证觉般涅槃”:最后达到成佛的圆觉境界。


说明/章1-2章3-6章7-10章11-12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8.01.10-2018.03.23-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