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11

 释经题经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解11

惟觉法师

39-42章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告诉弟子,修行学道之人,对于佛所说的教诲,皆应信受奉行。有了信心,无论依大乘或小乘的法门而修,都能得到好处。好比吃蜜糖一样,选择中间或旁边来吃,它都是甜的。

修行学道,必须先了解:什么是佛道?受持五戒属于人道,修十善属天道,修四谛得声闻道,修六波罗蜜即是菩萨道,而「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则是直契法身的无上大道。法门虽多,终究不离菩提涅槃之道;依之修行,皆能成道证果。

《华严经》云:「信满成佛」,信心达到圆满的境界,即能成佛道。然而,信心不会凭空而来,仍然要靠平时的熏修,使信生根,根基稳固,就能产生实践的力量。反之,假使对于佛的教法心存的怀疑,非但始终不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反而离道愈来愈远。《大智度论》譬喻没有信心,如同无手之人,虽入宝山而不能有所取;对佛法没有信心的人亦然,即使进入佛法的宝山,依旧是空无所得。佛陀时代,很多弟子在听佛开示的当下,即能开悟证果;然而现代的人,甚至有人怀疑:是否真的有罗汉、菩萨存在?假使连信心都没有,又怎能超凡入圣,得解脱呢?

佛陀应机施教,开示了种种的教门,目的是为了接引不同根机的众生,因病与药,给予众生最适合他自己的法门。小乘讲断烦恼,大乘是转烦恼,无上乘则是「烦恼即菩提」,都不离这一念心,最后都是要使令一切众生成就无上佛果。若能通达这些道理,就不会因为法门的差异而心生质疑。《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只要遵循佛的教示,随个人的根器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用功修学,使当下这念心清楚明白、如如不动、处处作主,即能契入佛智,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


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

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这一章的主旨在说明:行道在心不在外形。心不入道,徒事外仪,与磨牛何异?

行道,必须以心行为本,譬如绕佛、经行、念佛,都是一种对佛的虔诚、恭敬,由事上的忆佛、念佛,以至于在理上,这念心与佛心相应,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即是绕佛、经行、念佛的目的。若是不懂得这个道理,身体虽然在绕佛、经行,口头也在念佛,可是心里却在打妄想,并没有真实的对佛陀发起虔诚的恭敬心,在法上没有契悟,这样的行动,与一头转磨车的牛有何不同。相反的,这念心始终保持对佛的恭敬,乃至于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动,一念不生,这念心契入无为的心性,就是最高的道行。

非唯修行,读书、做事也是一样,要先把心摆正。好比读书,有的人是为父母而读,有的人是为了求得功名、为了拿文凭而读,都只是利益自己,这样求知,功德只限于一己。宋代大儒张载先生有句铭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知识份子读书、求知识,目的是为了利益他人,为了提升大众精神生活,为国家社会贡献所学而求正知正见,这个功德就能扩及天地、贯彻古今,一切生民皆能受益,就佛法而言,即是自利利他的菩萨道,功德不可思议。

由此可知,同样一件事,由于发心不同,果报也完全不一样。经云:「心不离道,道不离心。」修行应事事提起觉性,修了一切善法,不执着能修之人、所修之事,时时回归自性,才是依心起修,这就是行道的正因。行道之人,如果不懂得回归自性,无论行什么道,终究是一个心游道外的「外道」;相反的,若是懂得在心性上用功,事事销归自性,那么无论行道或不行道,道始终存乎一心,处处圆满无缺,自在无碍。


第四十一章 直心出欲

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行道之人,如同身负重担的牛行走在泥淖里一样,步步维艰,深怕一不小心,举身仆跌于淤泥中,不知要费多少功夫才能再爬起来。因此就算在最疲惫的时刻,仍然不敢左右顾视,一直到走出了泥沼,才敢放松喘口气。出家沙门应时时思惟累劫的业力缠身,犹如背负无形的重物;居处世间又如同身陷泥淖;而情欲的牵累缠缚更甚于淤泥,只有直心念道,才有可能出离轮回之苦!

直心,就是平直、不拐弯抹角的心,念念系心在道法上时时与道相应,就能了生死,成道证果。一般人心不平直,总是在世间的财富、情欲、饮食及名利上做活计,拐弯抹角,尔虞我诈;总是触境生心,一时喜、一时忧、一时爱、一时憎,时而想东、时而想西,心猿意马,不清不楚、不明不白,难以安住正念。因此,佛陀教示我们要系心念道。念就是想念,念佛、念法、念僧、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念念如在刀口,不可稍有纵意,最后连善念也不执着,安住正念,正念就是直心,直心能远离惑业的缠缚。

譬如一位死刑犯,让他捧一钵油走过市街,执刑的刽子手跟随其后,只要有一渧油自钵中落地,刽子手便会毫不留情地拔刀斩断其头。死刑犯为了要保全性命,即使街上挤满了围观的群众,以及种种歌舞伎乐,他却是一步一步如履薄冰,不敢环顾左右,直到安全地通过市街为止。

世间人如果真能体会世间的无常危脆,人生的生老病死乃至六道轮回之苦,自然会发心想要修行求解脱。然而,解脱何尝是一件轻举易得之事,凡夫俗子,有几个能逃过美色及五欲之乐的罗网呢?必须看清楚:五欲之乐稍纵即逝,随之而来的便是衰败、痛苦与凄凉,因而精勤努力地系心念道,时时刻刻提起正念,如同那位死刑犯一样,为求活命而不敢稍有失念,直到解除了情欲的缠缚,通过五欲的考验,卸下业力的重担,了生死、断烦恼了,才是究竟安乐的宝所。


第四十二章 达世知幻-世事如幻
(一)

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视金玉之宝,如瓦砾。视纨素之服,如敝帛。视大千界,如一诃子。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

一般世间人所向往、追求的高官爵禄、黄金白玉、锦衣华服,修行人当视之如雨过天晴,一道道清朗光线中晃动的灰尘,漂浮不定,亦如土石瓦砾、破敝衣物般一文不值,乃至整个山河大地,就如同一粒小小芥子、芝麻般的微不足道。如此,即能去除心中的贪爱。

《华严经》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众生的心,由于贪爱世间的财色名利,所以将这些原本虚妄不存在的事物,强加赋予绚丽的外表与价值,而让自己迷失其中。就如善于彩绘的画师,沉浸在自己所描画的虚妄世界。然而,这些看似真实的世界,毕竟还是虚妄不实。所以古人言:「昔日座上客,今日阶下囚。」一语道尽仕途的虚幻无常。珍贵的钻石,亦不过是与煤炭、铅笔心相同的物质。庄严的华服,几经穿着、浣洗,终成敝帛。看来壮丽的山河大地,一经地震即成满目疮痍。《无常经》言:「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世间的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虚妄假相,一旦缘灭即归于无。

所以,修行要亲近大善知识,听经闻法,了达世事如幻,即如《金刚经》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知世间实无一物是真实可得,就能破除对世间名利的贪爱与束缚,得大自在。

(二)

《大智度论》记载:沙漠中有一旅人,在日出时见到一座庄严的城堡,于是急忙向着城堡前进。随着太阳愈升愈高,眼前的城堡却渐渐地消失不见。又饥又渴的旅人,走到山谷中,不禁大声啼哭,耳际突然传来一阵回声,他高兴地以为有人在此居住,于是到处寻找,却无所获。此时他突然大悟,原来这一切犹如海市蜃楼,全是自己心中妄想所生。心若不执取,就能明白原来世间的一切皆是虚妄的假相。

既然如此,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时,就要马上觉察、觉照。如看到水,便思惟水的清澈相也是假的。因为在一般人眼中的水,天人看来却是琉璃,饿鬼见了则成脓血。所以水并无一定的相貌,随着众生不同的业力,所看到水的相貌也有所差异。由此可知,水的形相原是因缘和合所生的假相,是虚妄不实的。依此类推,则宇宙森罗万象,皆是如空中花、水中月、镜中像。如是不断思惟,重虑缘真,到真正深信此理时,就能到达竺迁和尚所说:「本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的自在境界。

社会上有些人观念偏差,以为佛法说「空」,所以修行人什么都不要。其实佛法阐明诸法缘起、性空之理,目的非教令众生无端舍离一切,而是令其了达世间一切有为法皆如镜中像、水中月,本不真实,而能放下对世间五欲的执着,得到真正的解脱。然而在假有中,亦不妨「宴坐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积极运用一切假有,例如:修建道场、启建消灾祈福法会、举办禅七……等,广行菩萨道,引领众生成就一切善法、功德。若能如是见解,如是行持,就能真正落实修行,这也就是真实的佛法。

(三)

佛教敕弟子不仅世间名利财色虚妄、短暂如黄粱一梦,乃至从利他的菩萨行,到完成自利成就佛道的过程中,一切出世法亦是虚幻,不可执着。如六波罗蜜,乃至种种神通力,皆是度众的方便法门,犹如聚宝盆中暂现之宝,若心生执取则成法执,必障圣道。无上乘,就是清净的自心,这念心人人本具,不假外求。所以契悟了无上乘,要将它视如梦中之黄金白银,得而无得。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随佛灭度后,世人即不复见,如同眼前盛开的花朵,虽美好却不长存。四禅八定,虽如须弥柱般不可动摇,但是只有定而无慧,所以要舍离。小乘证得涅槃,虽能出三界、了生死,但却只是一处化城,只能得到如从白天到晚上般短暂的歇息。所以,从众生执着五欲之乐,乃至小乘所耽着之涅槃寂静,在佛的境界而言,皆是颠倒,有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在玩把戏一样,唯有回归到这念人人本具的佛性,才是一真地,才是真实的「正」。证悟这念心性,继而要行菩萨道,弘扬佛法,广度有情。明了世间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佛法亦不例外。好比四时之木,逢春夏则茂密,遇秋冬即凋零。故能随着时节因缘、众生根机而随缘度化,并且度了一切众生,又不执着所度的众生。

修行要入佛智海,不外乎从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最后证到实相般若。此章即是属于观照般若,目的在令众生观照世间、出世间诸法皆是不实,而能舍一切世间名利财富,广修功德,进一步了达功德、善法亦是虚妄而心不执取。使这念心时时安住在正念,如此就能达到实相般若,成就佛的无上智慧。


第四十二章 结语

《四十二章经》乃是集辑佛陀教示弟子,从如何解脱世俗五欲束缚,至出家修行、证得究竟解脱的修行法要。内容言简意赅,含摄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乃至无上乘之义理,从事至理,从体至用,次第分明。让修行学佛者,无论在家、出家,无论根机深浅,皆能有所依循;倘能如法修行,最后必得身心的解脱与自在。

经序中,佛陀开宗明义教敕弟子:离欲寂静,为最殊胜。为让弟子明了五欲危害之甚,所以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着,身已故矣。」「财色招苦,譬如刀刃有蜜。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说明五欲乃是众苦之本,所以亟当舍离。佛继而开示舍离之法,首先即是明因果,知因果如形影相随,终无漏失,故佛言:「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因此,如来慈悲再三叮嘱弟子,不可轻毁三宝及一切贤圣,以免自招恶报。进而能持五戒、修十善、布施等福事,乃至出家为沙门,修习无为法,渐次修行,渐获解脱。最后了达一切法皆是虚妄不实;人天福报乍现即灭,乃至小乘涅槃亦是此心所现之境,唯有佛菩提才是究竟真实。

欲成就菩提佛果,则须回小向大,转人天果报、小乘涅槃自利之心,行大乘菩萨利他之行,广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等事。自行善法之外,亦当劝发一切众生皆能行善、修福,故要「睹人施道,助之欢喜。」最后,行一切善,又能「行无行行,修无修修。」不执着一切善,就能回归到这念清净的自性,达到「一真地」,也就是究竟的无上乘──佛的境界。

《四十二章经》中,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细观水、陆、空行之畜生道众生,其数较之人类,犹如恒河沙之多,故知人身难得,实非虚诳。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今世得生为人,当善加珍惜,更要亲近道场,依止大善知识,远离五欲,修习五戒、十善、布施、忍辱、精进诸行,如此就能让有限的生命得以超越、延伸,获得大自在。


 释经题经序1章2-6章7-11章12-16章17-20章21-25章26-32章33-38章39-42章


【Chanworld.org收集整理】2017.09.06-2018.02.05-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