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應部》卷51【禪世界版】2

SN.51.1-20SN.51.21-40SN.51.41-84


禮敬那世尊、阿羅漢和遍正覺者

第五篇  大品

《相應部》卷51【禪世界版】2

神通(Spiritual Power)相應(相應五十一)

第三品

SN.51.21-40


第三品  鐵球品

SN.51.21-32

SN.51.21  道經

在舍衛城。“比丘們! 在我正覺以前,還是一個未完全取得正覺的菩薩時,我想道:“對於神足的修習來說,什麼是其道路和實踐呢?” 我想道:“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得定的神足而想道:“象這樣,我的慾望將既不會過於鬆懈,也不會過於緊張;並且它將既不會過於內斂,也不會過於外散。” 於是他住於察覺感知(perceiving)以後和從前:“以後如從前那樣,從前如以後那樣;上面如下面那樣,下面如上面那樣;夜晚如白天那樣,白天如夜晚那樣。” 象這樣,以無遮蔽、不被覆蓋的心,修習有光輝的心。

他修習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心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而想道:“象這樣,我的研究將既不會過於鬆懈,也不會過於緊張;並且它將既不會過於內斂,也不會過於外散。” 於是他住於察覺感知(perceiving)以後和從前:“以後如從前那樣,從前如以後那樣;上面如下面那樣,下面如上面那樣;夜晚如白天那樣,白天如夜晚那樣。” 象這樣,以無遮蔽、不被覆蓋的心,修習有光輝的心。

通過這種方式,當四神足已經得到修習和培育時,他運用各種神通: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

比丘們!通過這種方式,當四神足已經的道修習和培育時,一位比丘以諸煩惱的摧毀,在此當生中進入後住於無煩惱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以證智親自實現它。”

(六證智應該得到闡釋。)


SN.51.22  鐵球經

在舍衛城。那時,尊者阿難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對他說道:“大德!世尊記得曾經用神通以一個意生身(a mind-made body)到過梵天世界嗎?”

“阿難!我記得曾經用神通以一個意生身(a mind-made body)到過梵天世界。”

“大德!世尊記得曾經用神通以這個四大界所構成的身體(this body composed of the four great elements)到過梵天世界嗎?”

“阿難!我記得曾經用神通以這個四大界所構成的身體(this body composed of the four great elements)到過梵天世界。”

“世尊有能力用神通以一個意生身(a mind-made body)到過梵天世界,世尊有能力用神通以這個四大界(元素)所構成的身體(this body composed of the four great elements)到過梵天世界:大德!那是世尊的不可思議與非同尋常的啊!”

“阿難!諸如來是不可思議的,並具備不可思議的諸特質;諸如來是非同尋常的,具備非同尋常的諸特質。

阿難!當如來將身沉浸在心當中和將心沉浸在身當中,並且當他已經進入對身的一種充滿喜悅的感知(想)和一種輕快的感知(想)(a blissful perception and a buoyant perception)時,那時如來的身體成為變得更加輕快、柔軟、可塑和明亮。

阿難!正如一整天被曬熱的鐵球,變得更輕快、柔軟、可塑和明亮,同樣地,當如來將身沉浸在心當中和將心沉浸在身當中,並且當他已經進入對身的一種充滿喜悅的感知(想)和一種輕快的感知(想)(a blissful perception and a buoyant perception)時,那時如來的身體成為變得更加輕快、柔軟、可塑和明亮。

阿難!當如來將身沉浸在心當中和將心沉浸在身當中,並且當他已經進入對身的一種充滿喜悅的感知(想)和一種輕快的感知(想)(a blissful perception and a buoyant perception)時,那時如來的身體毫無困難地從大地上升到空中。他運用各種神通: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

阿難!正一簇棉花絨或木棉絨,輕盈,由風吹起毫無困難地從大地上升到空中,同樣地,當如來將身沉浸在心當中和將心沉浸在身當中,並且當他已經進入對身的一種充滿喜悅的感知(想)和一種輕快的感知(想)(a blissful perception and a buoyant perception)時,那時如來的身體毫無困難地從大地上升到空中。他運用各種神通: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


SN.51.23  一位比丘經

“比丘們!有這四神足。是哪四種呢?比丘們!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因心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這些是四神足。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這四神足,因此一位比丘,以諸煩惱的摧毀,在此當生中進入和住於無煩惱的心解脫和慧解脫,以證智親自實現它。”


SN.51.24  簡單版經

“比丘們!有這四神足。是哪四種呢?比丘們!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因心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這些是四神足。”


SN.51.25  諸果經 (1)

“比丘們!有這四神足。是哪四種呢?比丘們!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因心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這些是四神足。

比丘們!當這四神足已經得到修習和培育時,二果之一當可預期:或者在此當生中的究竟智(final knowledge),或當者如果有執着的一種殘留(有餘依),不還的狀態(阿那含位)。”


SN.51.26  諸果經 (2)

“比丘們!是哪四種呢?比丘們!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因心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這些是四神足。

比丘們!當這四神足已經得到修習和培育時,可以預期七果和七效益。是哪七果和七效益呢?

其人在此當生中的初期成就究竟智。如果其人在此當生中的初期沒有成就究竟智,那麼他在死時成就究竟智(final knowledge)。 如果其人在此當生中的初期沒有成就究竟智,或者在死時沒有成就究竟智(final knowledge),那麼隨着五下分結的徹底摧毀,其人變成一位中般涅槃的成就者……生般涅槃的成就者……無行般涅槃的成就者……有行般涅槃的成就者……其人註定上流,去往阿迦膩吒界(the Akanittha realm)。

比丘們!當這四神足已經得到修習和培育時,可以預期七果和七利益。”


SN.51.27  阿難經 (1)

在舍衛城。那時,尊者阿難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對他說道:

“大德!什麼是神通?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以及什麼是導向神足修習之道呢?”

“阿難!在這裡,一位比丘運用各種神通,例如: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這就稱為神通。

那麼,阿難!什麼是神足呢?阿難!它是導向獲得神通的途徑和實踐。這就稱為神足。

那麼,阿難!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阿難!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心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這就稱為神足的修習。

那麼,阿難!什麼是導向神足的修習之道呢?就是八聖道,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這就稱為導向神足的修習之道。”


SN.51.28  阿難經 (2)

那時,世尊對尊者阿難說道:

“阿難!什麼是神通?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以及什麼是導向神足修習之道呢?”

“大德!在這裡,一位比丘運用各種神通,例如: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這就稱為神通。

那麼,大德!什麼是神足呢?大德!它是導向獲得神通的途徑和實踐。這就稱為神足。

那麼,大德!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大德!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心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這就稱為神足的修習。

那麼,大德!什麼是導向神足的修習之道呢?就是八聖道,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這就稱為導向神足的修習之道。”


SN.51.29  眾比丘經 (1)

那時,眾多的比丘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並對他說道:

“大德!什麼是神通?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以及什麼是導向神足修習之道呢?”

“比丘們!在這裡,一位比丘運用各種神通,例如: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這就稱為神通。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神足呢?比丘們!它是導向獲得神通的途徑和實踐。這就稱為神足。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阿難!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心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這就稱為神足的修習。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導向神足的修習之道呢?就是八聖道,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這就稱為導向神足的修習之道。”


SN.51.30  比丘經 (2)

那時,眾多的比丘去拜見世尊……世尊對他們說道:

“比丘們!什麼是神通?什麼是神足?什麼是神足的修習?以及什麼是導向神足修習之道呢?”

“大德!在這裡,一位比丘運用各種神通:例如: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這就稱為神通。

那麼,大德!什麼是神足呢?大德!它是導向獲得神通的途徑和實踐。這就稱為神足。

那麼,大德!什麼是神足的修習呢?大德!在這裡,一位比丘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心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他修習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這就稱為神足的修習。

那麼,大德!什麼是導向神足的修習之道呢?就是八聖道,即: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這就稱為導向神足的修習之道。”


SN.51.31  目犍連經

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 “比丘們!你們怎麼想呢?當已經修習和培育了什麼事物時,目犍連比丘才變得如此強大和有力呢?”

“大德!我們的眾教誡根植於世尊,由世尊引導,以世尊為依歸(recourse)。大德!如果世尊能闡明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導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四神足,目犍連比丘才如此強大和有力。是哪四種呢?比丘們!在這裡,目犍連比丘已經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而想道:“象這樣,我的慾望將既不會過於鬆懈,也不會過於緊張;並且它將既不會過於內斂,也不會過於外散。” 於是他住於察覺感知(perceiving)以後和從前:“以後如從前那樣,從前如以後那樣;上面如下面那樣,下面如上面那樣;夜晚如白天那樣,白天如夜晚那樣。” 象這樣,以一顆開放和無遮蔽的心,他已經修習了一顆光輝滲透的心。他已經修習了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修習了因心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修習了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而想道:“象這樣,我的慾望將既不會過於鬆懈,也不會過於緊張;並且它將既不會過於內斂,也不會過於外散。”  於是他住於察覺感知(perceiving)以後和從前:“以後如從前那樣,從前如以後那樣;上面如下面那樣,下面如上面那樣;夜晚如白天那樣,白天如夜晚那樣。” 象這樣,以一顆開放和無遮蔽的心,他已經修習了一顆光輝滲透的心。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這四神足,目犍連比丘才變得如此強大和有力。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這四神足,目犍連比丘運用各種神,以致: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這四神足,目犍連比丘以諸煩惱的摧毀,進入和住於無煩惱的心解脫和慧解脫,在此當生中親自以證智實現它。”


SN.51.32  如來經

在那裡,世尊對比丘們如是說道:“比丘們!你們怎麼想呢?通過已經修習和培育什麼事物,如來變得如此強大和有力呢?”

“大德!我們的眾教誡根植於世尊,由世尊引導,以世尊為依歸(recourse or resort)。大德!如果世尊能闡明所說的義理,那就好了!聽聞世尊的教導後,比丘們將會憶持。”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四神足,如來才變得如此強大和有力。是哪四種呢?比丘們!在這裡,如來已經修習因慾望和精勤奮鬥諸行(desire and volitional formations of striving)而得定的神足而想道:“象這樣,我的慾望將既不會過於鬆懈,也不會過於緊張;並且它將既不會過於內斂,也不會過於外散。” 於是他住於察覺感知(perceiving)以後和從前:“以後如從前那樣,從前如以後那樣;上面如下面那樣,下面如上面那樣;夜晚如白天那樣,白天如夜晚那樣。” 象這樣,以一顆開放和無遮蔽的心,他已經修習了一顆光輝滲透的心。他已經修習了因活力精進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修習了因心和精勤奮鬥諸行而得定的神足……修習了因研究和精勤奮鬥的諸行而得定的神足而想道:“象這樣,我的慾望將既不會過於鬆懈,也不會過於緊張;並且它將既不會過於內斂,也不會過於外散。”  於是他住於察覺感知(perceiving)以後和從前:“以後如從前那樣,從前如以後那樣;上面如下面那樣,下面如上面那樣;夜晚如白天那樣,白天如夜晚那樣。” 象這樣,以一顆開放和無遮蔽的心,他已經修習了一顆光輝滲透的心。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這四神足,如來才變得如此強大和有力。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這四神足,如來運用各種神通,以致:有了一個後變成多個,有了多個後變成一個……他施展身體上的精通自在(wield bodily mastery),甚至遠接梵天世界。……

比丘們!因為他已經修習和培育了這四神足,如來以諸煩惱的摧毀,進入和住於無煩惱的心解脫和慧解脫,在此當生中親自以證智實現它。”

第三品鐵球品終。


SN.51.1-20SN.51.21-40SN.51.41-84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8.03.28-2020.09.11-1.2-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