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35.1-12,SN.35.13-22,SN.35.23-42,SN.35.43-62,SN.35.63-73,SN.35.74-83,SN.35.84-93,SN.35.94-103,SN.35.104-113,SN.35.114-123,SN.35.124-133,SN.35.134-145,SN.35.146-155,SN.35.156-227,和SN.35.228-248。
第四篇 六處品
《相應部》卷35【禪世界版】4
六處相應(相應三十五)
SN.35.43-62
第五品 無常的品
SN.35.43-52
SN.35.43-52 無常的等經
在舍衛城。“比丘們!一切都是無常的……一切都是痛苦的……一切都是無我的……一切都會智證……一切都會遍知……一切都會得到捨棄……一切都會實現……一切都會以證智而遍知…… 一切都是受壓破的(oppressed; 苦厄的)……比丘們!一切都是受打擊的(stricken)。眼是受打擊的,諸色是受打擊的,眼識是受打擊的,眼觸是受打擊的,和任何以眼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是受打擊的。是受什麼打擊的呢?我說是受貪慾打擊的,是受瞋恨打擊的,是受妄想愚痴打擊的,是受出生(birth)、衰老(aging)、死亡(death)、悲傷(sorrow)、哀慟(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惱(displeasure)和絕望(despair)打擊的”。
耳是受打擊的……意是受打擊的,諸精神現象(法)是受打擊的,意識是受打擊的,意觸是受打擊的,任何以意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是受打擊的。是受什麼打擊的呢?我說是受貪慾打擊的,是受瞋恨打擊的,是受妄想愚痴打擊的,是受出生、衰老、死亡、悲傷、哀慟、痛苦、苦惱和絕望打擊的”。
比丘們!當如是看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眼,對諸色,對眼識,對眼觸,對所有以眼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體驗厭離。對耳……對意,對諸精神現象(法),對意識,對意觸厭離,對任何以意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也都體驗厭離。當體驗厭離時,他冷靜離欲;通過冷靜離欲,他的心獲得解脫。當解脫時,而有”它解脫”之智。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存在的狀態不再。”
第五品無常的品終。
第六品 無明的品
SN.35.53-62
SN.35.53 捨棄無明(Abandoning ignorance)經
在舍衛城。那時,某位比丘去拜見世尊,在一旁坐下,對世尊說道:
“大德!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才能捨棄無明而生起明呢?”
“比丘!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眼是無常的時,就會捨棄無明而生起明。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諸色是無常的時,就會捨棄無明而生起明。眼識……眼觸……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任何以眼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就會捨棄無明而生起明。
耳……鼻……舌……身……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意是無常的時,就會捨棄無明而生起明。諸精神現象(法)……意識……意觸……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任何以意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是無常的,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就會捨棄無明而生起明。
比丘!當一個人如是知道和看見時,就捨棄無明而生起明。”
SN.35.54 捨棄諸束縛(Abandoning the Fetters)經
在舍衛城。那時,某位比丘去拜見世尊,在一旁坐下,對世尊說道:
“大德!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才能捨棄諸束縛呢?”
“比丘!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眼是無常的時,就會捨棄諸束縛。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諸色是無常的時,就會捨棄諸束縛。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眼識……眼觸……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任何以眼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是無常的,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就會捨棄諸束縛。
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耳……鼻……舌……身……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意是無常的時,就會捨棄諸束縛。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諸精神現象(法)……意識……意觸……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任何以意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是無常的,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就會捨棄諸束縛。
比丘!當一個人如是知道和看見時,就捨棄諸束縛。”
SN.35.55 根除諸束縛(Uprooting the Fetters)經
在舍衛城。那時,某位比丘去拜見世尊,在一旁坐下,對世尊說道:
“大德!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才能根除諸束縛呢?”
“比丘!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眼是無我的時,就會根除諸束縛。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諸色是無我的時,就會根除諸束縛。眼識……眼觸……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任何以眼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是無我的,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就會根除諸束縛。
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耳……鼻……舌……身……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意是無我的時,就會根除諸束縛。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諸精神現象(法)……意識……意觸……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任何以意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是無我的,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就會根除諸束縛。
比丘!當一個人如是知道和看見時,就根除諸束縛。”
SN.35.56-59 捨棄諸煩惱(Abandoning the Taints)等經
……“大德!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才能捨棄諸煩惱(諸漏)呢?”……。
SN.35.57 根除諸煩惱的經
……“大德!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才能根除諸煩惱(諸漏)呢?”……。
SN.35.58 捨棄諸潛在趨勢經
……“大德!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才能捨棄諸潛在趨勢呢?”……。
SN.35.59 根除諸諸潛在趨勢經
……“大德!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才能根除諸潛在趨勢呢?”
“比丘!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眼是無我的時,就會根除諸潛在。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諸色是無我的時,就會根除諸潛在趨勢。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眼識……眼觸……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任何以眼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是無我的,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就根除諸潛在趨勢。
耳……鼻……舌……身……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意是無我的時,就除諸潛在趨勢。諸精神現象(法)……意識……意觸……當一個人知道和看見任何以意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是無我的,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就會根除諸潛在趨勢。
SN.35.60 一切執取的遍知(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All Clinging)經
“比丘們!我將給你們教導一切執取的遍知之法。你們要諦聽!你們要密切注意!我要說了。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一切執取的遍知之法呢?依賴眼和諸色,眼識生起。三者的會合是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當如是看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眼、對諸色、對眼識、對眼觸和對受體驗厭離。當體驗厭離時,他冷靜離欲;通過冷靜離欲,他的心獲得解脫。以其解脫,他了知:“我已經完全了知了執取。”
依賴耳和諸聲音……依賴鼻與諸氣味……依賴舌與諸味道……依賴身與諸所觸物……依賴意與諸精神現象(法),意識生起。三者的會合是觸。三者的會合是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當如是看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意、對諸精神現象(法)、對意識、對意觸和對受體驗厭離。當體驗厭離時,他冷靜離欲;通過冷靜離欲,他的心獲得解脫。以其解脫,他了知:“我已經完全了知了執取。”
比丘們!這就是一切執取的遍知之法。”
SN.35.61 一切執取的耗盡(The Exhaustion of All Clinging)經 (1)
“比丘們!我將給你們教導一切執取的耗盡之法。你們要諦聽!你們要密切注意!我要說了。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一切執取的耗盡之法呢?依賴眼和諸色,眼識生起。三者的會合是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當如是看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眼、對諸色、對眼識、對眼觸和對受體驗厭離。當體驗厭離時,他冷靜離欲;通過冷靜離欲,他的心獲得解脫。以其解脫,他了知:“我已經完全耗盡了執取。”
依賴耳和諸聲音……依賴鼻與諸氣味……依賴舌與諸味道……依賴身與諸所觸物……依賴意與諸精神現象(法),意識生起。三者的會合是觸。三者的會合是觸。以觸為條件而有受。當如是看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意、對諸精神現象(法)、對意識、對意觸和對受體驗厭離。當體驗厭離時,他冷靜離欲;通過冷靜離欲,他的心獲得解脫。以其解脫,他了知:“我已經完全耗盡了執取。”
比丘們!這就是一切執取的耗盡之法。”
SN.35.62 一切執取的耗盡(The Exhaustion of All Clinging)經 (2)
“比丘們!我將給你們教導一切執取的耗盡之法。你們要諦聽!你們要密切注意!我要說了。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一切執取的耗盡之法呢?你們怎麼想呢?眼是常的,還是無常的呢?” – “是無常的。大德!” – “無常的,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呢?” – “是痛苦的,大德!” – “無常的、痛苦的和屈從於變化的,適合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 嗎?” – “不,大德!” – “諸色……眼識是常的,還是無常的呢?” – “是無常的。大德!” ……。“眼觸是常的,還是無常的呢?” – “是無常的。大德!” – “任何以眼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是常的,還是無常的呢?” – “是無常的。大德!” ……。
“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任何以意觸為條件所生起的受,不管是快樂的還是痛苦的,或既不是快樂的也不是痛苦的時,是常的,還是無常的呢?” “無常的。大德!” “無常的,是痛苦的,還是快樂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無常的、痛苦的和屈從於變化的,適合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 嗎?” – “不,大德!”
“比丘們!當如是看見時,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眼、對諸色、對眼識、對眼觸和對受體驗厭離;對耳……;對鼻……;對舌……;對身……;對意、對諸精神現象(法)、對意識、對意觸和對受體驗厭離。當體驗厭離時,他冷靜離欲;通過冷靜離欲,他的心獲得解脫。以其解脫,他了知:“我已經完全耗盡了執取。”
比丘們!這就是一切執取的耗盡之法。”
第六品無明品終。
SN.35.1-12,SN.35.13-22,SN.35.23-42,SN.35.43-62,SN.35.63-73,SN.35.74-83,SN.35.84-93,SN.35.94-103,SN.35.104-113,SN.35.114-123,SN.35.124-133,SN.35.134-145,SN.35.146-155,SN.35.156-227,和SN.35.228-248。
【Chanworld.org】2017.11.22-2018.12.12-1.2-MG
您必須登錄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