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N.22.1-11,SN.22.12-21, SN.22.22-32,SN.22.33-42, SN.22.43-52】,II:【SN.22.53-62, SN.22.63-72,SN.22.73-82, SN.22.83-92,SN.22.93-102】,III: 【SN.22.103-112,SN.22.113-125, SN.22.126-135,SN.22.136-149, 和SN.22.150-159】。
第三篇 諸蘊品
《相應部》卷22【禪世界版】12
第一章 諸蘊相應 (相應二十二)
第三部 最後五十(The Final Fifty)
第二品 說法者品
SN.22.113-125
SN.22.113 無明經
在舍衛城。那時,某位比丘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並對他說道:
“大德!人們說 “無明,無明” 。那麼,什麼是無明呢?而且一個人通過什麼方式沉浸於無明之中呢?”
“比丘!在這裡,一個未受教導的凡夫不了知色,不了知色的集起,不了知色的息滅,不了知導致色的息滅之道。不了知受……不了知感知(想)……不了知諸行……不了知導致識的息滅之道,比丘!這就稱為無明,而且一個人通過這種方式沉浸於無明之中。”
SN.22.114 明(True Knowledge)經
在舍衛城。那時,某位比丘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並對他說道:
“大德!人們說 “明,明” 。那麼,什麼是明呢?而且一個人通過什麼方式達到一個明呢?”
“比丘!在這裡,已受教導的聖弟子了知色,了知色的集起,了知色的息滅,了知導致色的息滅之道。了知受……了知感知(想)……了知諸行……了知導致識的息滅之道,比丘!這就稱為明,而且一個人通過這種方式達到一個明。”
SN.22.115 說法者經(1)
在舍衛城。那時,某位比丘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並對他說道:
“大德!人們說 “說法者,說法者”。那麼,一個人通過什麼方式,是一個說法者呢?”
“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色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教導法,那麼他就可稱為一位說法者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色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修行,那麼他就可稱為一位在如法修行的比丘。 如果一個人通過對色厭離、褪去和息滅,由不執取而解脫,那麼他就可稱作為一位在此生獲得了涅槃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受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教導法……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想……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諸行……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識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教導法,那麼他就可稱為一位說法者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識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修行,那麼他就可稱為一位在如法修行的比丘。 如果一個人通過對識厭離、褪去和息滅,由不執取而解脫,那麼他就可稱作為一位在此生獲得了涅槃的比丘。
SN.22.116 說法者經(2)
在舍衛城。那時,某位比丘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並對他說道:
“大德!人們說 “說法者,說法者” 。那麼,一個人通過什麼方式,是一個說法者呢?一個人通過什麼方式,在如法修行呢?一個人通過什麼方式,就在此生獲得了涅槃呢?”
“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色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教導法,那麼他就可稱作為一位說法者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色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修行,那麼他就可稱作為一位如法修行的比丘。 如果一個人通過對色厭離、褪去和息滅,由不執取而解脫,那麼他就可稱作為一位在此生獲得涅槃的比丘。
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受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教導法……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想……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諸行……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識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教導法,那麼他就可稱作為一位說法者比丘。如果一個人為了對識厭離、褪去和息滅的目的而修行,那麼他就可稱為一位在如法修行的比丘。 如果一個人通過對識厭離、褪去和息滅,由不執取而解脫,那麼他就可稱作為一位在此生獲得了涅槃的比丘。
SN.22.117 束縛(Bondage)經
在舍衛城。“比丘們!在這裡,一個未受教導的凡夫,他不是一個聖者們的看見者,對他們的法不嫻熟和訓練有素,他不是一個高級者們的看見者,對他們的法不嫻熟和訓練有素,他認為色(form)是我(self),或我擁有色(self as possessing form),或色在我中(form as in self),或我在色中(self as in form)。比丘們!這就稱為被色系縛所束縛、被內部與外部束縛所約束、看不見近岸和遠岸、在束縛中變老、在束縛中死去、在束縛中從此世間去往另一個世間的一個凡夫。
他認為受……想……諸行……他認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比丘們!這就稱為被色系縛所束縛、被內部與外部束縛所約束、看不見近岸和遠岸、在束縛中變老、在束縛中死去、在束縛中從此世間去往另一個世間的一個凡夫。
可是,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 他是一個聖者們的看見者,對他們的法嫻熟和訓練有素,他是一個高級者們的看見者,對他們的法嫻熟和訓練有素,他不認為色(form)是我(self),或我擁有色(self as possessing form),或色在我中(form as in self),或我在色中(self as in form)。比丘們!這就稱為不被色系縛所束縛、不被內部與外部束縛所約束、看見近岸和遠岸的一位聖弟子。我說他從痛苦而解脫。
他不認為受……想……諸行……他不認為識是我,或我擁有識,或識在我中,或我在識中。比丘們!這就稱為不被色系縛所束縛、不被內部與外部束縛所約束、看見近岸和遠岸的一位聖弟子。我說他從痛苦而解脫。”
SN.22.118 詢問(Interrogation)經(1)
在舍衛城。“比丘們!你們怎麼想呢?你們如是認為色:“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 嗎?”
“不,大德!”
“比丘們!很好!比丘們!色應該如實地以正確之慧如是來看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你們如是認為受……想……諸行……識:“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自我” 嗎?”
“不,大德!”
“比丘們!很好!比丘們!識應該如實地以正確之慧如是來看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當如是看見時……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存在的狀態不再。””
SN.22.119 詢問經(2)
在舍衛城。“比丘們!你們怎麼想呢?你們如是認為色:“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嗎?”
“是的,大德!”
“比丘們!很好!比丘們!色應該如實地以正確之慧如是來看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你們如是認為受……想……諸行……識:“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嗎?”
“是的,大德!”
“比丘們!很好!比丘們!識應該如實地以正確之慧如是來看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當如是看見時……他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歷,該辦已辦,存在的狀態不再。””
SN.22.120 會束縛的事物(Things That Fetter)經
在舍衛城。 “比丘們!我將給你們教導會束縛的事物和束縛。你們要諦聽!你們要密切注意!我要說了。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會束縛的事物呢?而且什麼是束縛呢?比丘們!色是一種會束縛的事物;對它慾望和貪慾,在那裡就是束縛。受……想……諸行……識是一種會束縛的事物;對它慾望和貪慾,在那裡就是束縛。這些就稱為會束縛的事物,並且這就是束縛。”
SN.22.121 會被執取的事物(Things That Can Be Clung To)經
在舍衛城。 “比丘們!我將給你們教導會被執取的事物與執取。你們要諦聽!你們要密切注意!我要說了。
那麼,比丘們!什麼是會被執取的事物呢?什麼是執取呢?比丘們!色是一種會被執取的事物;對它慾望和貪慾,在那裡就是執取。受……想……諸行……識是一種會被執取事物;對它慾望和貪慾,在那裡就是執取。這些就稱為會被執取的事物,並且這就是執取。”
SN.22.122 有戒德的(Virtuous)經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與尊者摩訶拘絺羅住在波羅奈鹿野苑的仙人墜落處。 那時,尊者摩訶拘絺羅在傍晚時,從獨處禪坐中起來,去拜訪尊者舍利弗,互致敬意,並對他說道:“舍利弗學友!一位有戒德的比丘應該仔細注意什麼事物(法)呢?”
“拘絺羅學友!一位有戒德的比丘應該對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支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是哪五個呢?即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和識取蘊。
拘絺羅學友!一位有戒德的比丘應該對這些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支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
“可是,舍利弗學友!一位入流者(stream-enterer)比丘,應該仔細注意事物呢?”
“拘絺羅學友!一位入流者比丘應該對這些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支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學友!當一位入流者比丘對這些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隻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時,他可能會得到一來果(the fruit of once-returning)。”
“可是,舍利弗學友!一位一來者(once-returne)比丘,應該仔細注意什麼事物呢?”
“拘絺羅學友!一位一來者比丘應該對這些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支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學友!當一位一來者比丘對這些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支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時,他可能會得到不還者果(the fruit of nonreturning)。”
“可是,舍利弗學友!一位不還者(nonreturner )比丘,應該仔細注意什麼事物呢?”
“拘絺羅學友!一位不還者比丘應該對這些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支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學友!當一位不還者比丘對這些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支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時,他可能會得到阿羅漢果(the fruit of arahantship)。”
“可是,舍利弗學友!一位阿羅漢(arahant)比丘,應該仔細注意什麼事物呢?”
“拘絺羅學友!一位阿羅漢比丘應該對這些五取蘊作為無常的(impermanent)、痛苦的(suffering)、一種疾病、一個腫瘤、一支利箭、一種苦惱(折磨)、相異的(alien)、分裂的(disintegrating)、空的(empty)、無我的(non-self)來仔細注意。學友!對阿羅漢來說,沒有更深入要完成的,也沒有他已作的的重複(repetition)。但是,當這些事物已得到修習和培育時,它們就在此生導致一種愉快的安住(pleasant dwelling)、正念(mindfulness)和清楚的理解(clear comprehension; 正知)。”
SN.22.123 受到教導的(Instructed)經
本經與前面的SN.22.122經相同,除了在開始的問題和回答處用”一位受到教導的比丘”。
SN.22.124 劫波(Kappa)經(1)
在舍衛城。那時,尊者劫波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並對他說道:
“大德!對於這有識之身與一切外部事相,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才不再有我作、我所作和狂妄我慢的潛在趨勢呢?”
“劫波!對於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或現在,內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細小的,低級的或高級的,遠處的或近處的,一個人如是以正慧如實地看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對於任何受……對於任何想……對於任何諸行……對於任何識,不論過去、未來或現在,內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細小的,低級的或高級的,遠處的或近處的,一個人如是以正慧如實地看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劫波!當一個人如是知、如是見時,對於這有識之身與一切外部事相,才不再有我作、我所作和狂妄我慢的潛在趨勢。”
之後,尊者劫波……成為阿羅漢們中的一員。
SN.22.125 劫波經(2)
在舍衛城。那時,尊者劫波去拜見世尊,向他禮敬,在一旁坐下並對他說道:
“大德!對於這有識之身與一切外部事相,一個人應該如何知道和如何看見,其心才能消除我作、我所作和狂妄我慢,超越了分別 (has transcended discrimination) ,平靜和善解脫呢?”
“劫波!對於任何色,不論過去、未來或現在,內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細小的,低級的或高級的,遠處的或近處的,一個人如是以正慧如實地看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一個人通過不執取而解脫。
對於任何受……對於任何想……對於任何諸行……對於任何識,不論過去、未來或現在,內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細小的,低級的或高級的,遠處的或近處的,一個人如是以正慧如實地看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自我。” 一個人通過不執取而解脫。
劫波!當一個人如是知、如是見時,對於這有識之身與一切外部事相才不再有我作、我所作和狂妄我慢。其心才能消除我作、我所作和狂妄我慢,超越了分別 (has transcended discrimination) ,平靜和善解脫。”
之後,尊者劫波……成為阿羅漢們中的一員。
第二品說法者品終。
I:【SN.22.1-11,SN.22.12-21, SN.22.22-32,SN.22.33-42, SN.22.43-52】,II:【SN.22.53-62, SN.22.63-72,SN.22.73-82, SN.22.83-92,SN.22.93-102】,III: 【SN.22.103-112,SN.22.113-125, SN.22.126-135,SN.22.136-149, 和SN.22.150-159】。
【Chanworld.org】2017.09.22-2017.11.19-MG
您必須登錄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