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应部》卷12【禅世界版】7

SN.12.1-10SN.12.11-20SN.12.21-30SN.12.31-40SN.12.41-50SN.12.51-60SN.12.61-70SN.12.71-81,和SN.12.82-93


第二篇 因缘篇

《相应部》卷12【禅世界版】7

第一章 因缘相应 (相应十二)
第七品 大品

SN.12.61-70


SN.12.61 未受教导经 (1)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比丘们!一个未受教导的凡夫或许能对由四大组成的身体厌离(revulsion)、冷静离欲(dispassionate)和解脱(liberated)。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可以看见这个由四大组成的身体的成长与衰老,看见拿起和放在一旁。因此,一个未受教导的凡夫或许能对由四大组成的身体厌离、冷静离欲和解脱。

可是,比丘们!这位未受教导的凡夫对称为心(mind)、心态(mentality)、识(consciousness)的事物,不能厌离、冷静离欲、解脱。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因为长久以来,他对此坚持(held to)、据为己有(appropriated),如是执取(grasped):“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 因此,这位未受教导的凡夫对此不能厌离、冷静离欲和解脱。

比丘们!宁愿这位未受教导的凡夫把四大组成的身体当作为我,而不是把心当作我。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可看见这个由四大组成的身体有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或更久的持续。可是,比丘们!那称为心、意和识的事物,日日夜夜都在作为一个事物生起,而作为另一个事物息灭。

比丘们!犹如在一片山林里游荡的猴子,抓住一根树枝,放掉后抓住另一根树枝,然后再放掉又抓住另一根树枝一般,同样地,那称为心、意和识的事物,日日夜夜都在作为一个事物生起,而作为另一个事物息灭。

在那里,比丘们!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如是密切和仔细地注意思惟:“当这个存在,则有那个;当这个生起则那个生起;当这个不存在,则那个不会生起;这个息灭,则那个息灭。即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以行为条件而有识;……这就是整个苦蕴的集起。但是以无明的无余消褪与息灭而行灭;以诸行的息灭而识得到息灭;……这样是这整个苦蕴的息灭。”

比丘们!当如是观察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会对色(form)厌离,对受厌离、对想厌离、对诸行厌离、对识厌离。因为厌离而有冷静离欲(dispassionate),因冷静离欲而其心解脱。当它解脱时,会带来一种解脱智:“它解脱了”。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12.62  未受教导经 (2)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比丘们!一个未受教导的凡夫或许能对由四大组成的身体厌离(revulsion)、冷静离欲和解脱(liberated)。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可以看见这个由四大组成的身体的成长与衰老,看见拿起和放在一旁。因此,一个未受教导的凡夫或许能对由四大组成的身体厌离、冷静离欲和解脱。

可是,比丘们!这位未受教导的凡夫对称为心(mind)、心态(mentality)、识(consciousness)的事物,不能厌离、冷静离欲、解脱。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因为长久以来,对此坚持(held to)、据为己有(appropriated),如是执取(grasped):“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 因此,这位未受教导的凡夫对此不能厌离、冷静离欲和解脱。

比丘们!宁愿这位未受教导的凡夫把四大组成的身体当作为我,而不是把心当作我。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可看见这个由四大组成的身体有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或更久的持续。可是,比丘们!那称为心、意和识的事物,日日夜夜都在作为一个事物生起,而作为另一个事物息灭。

比丘们!犹如在一片山林里游荡的猴子,抓住一根树枝,放掉后抓住另一根树枝,然后再放掉又抓住另一根树枝一般,同样地,那称为心、意和识的事物,日日夜夜都在作为一个事物生起,而作为另一个事物息灭。

在那里,比丘们!已受教导的圣弟子如是密切和仔细地注意思惟:“当这个存在时,则有那个;当这个生起时,则那个生起;当这个不存在时,则那个不会生起;当这个息灭时,则那个息灭。”

比丘们!以体验为快乐的触为缘而生起一个快乐的受。随着体验为快乐的触的息灭,相应的以此触为缘所生的快乐的受便会息灭(ceases)和平息(subsides)。以体验为痛苦的触为缘而生起一个苦受。随着体验为痛苦的触的息灭,相应的以此触为缘所生的苦受便会息灭(ceases)和平息(subsides)。以体验为既不是痛苦的也不是快乐的的触为缘而生起一个既不是痛苦的也不是快乐的受。随着体验为既不是痛苦的也不是快乐的的触的息灭,相应的以此触为缘所生的既不是痛苦的也不是快乐的受便会息灭(ceases)和平息(subsides)。

比丘们!犹如把两条木柴合在一起磨擦,生热着火;当分开那两条木柴并放在一旁,产生的热便会息灭和平息一般,同样地,以体验为快乐的触为缘而生起一个快乐的受。随着体验为快乐的触的息灭,相应的以此触为缘所生的快乐的受便会息灭(ceases)和平息(subsides)。以体验为痛苦的触为缘而生起一个苦受。随着体验为痛苦的触的息灭,相应的以此触为缘所生的苦受便会息灭(ceases)和平息(subsides)。以体验为既不是痛苦的也不是快乐的的触为缘而生起一个既不是痛苦的也不是快乐的受。随着体验为既不是痛苦的也不是快乐的的触的息灭,相应的以此触为缘所生的既不是痛苦的也不是快乐的受便会息灭(ceases)和平息(subsides)。

比丘们!当如是观察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会对触厌离、对受厌离、对想厌离、对识厌离。因为厌离而有冷静离欲(dispassionate),因冷静离欲而其心解脱。当它解脱时,会带来一种解脱智:“它解脱了”。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SN.12.63 儿子的肉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有这四种营养物,令已投生的众生得到保持,并帮助将要投生的众生得到投生。是哪四种营养物呢?第一种是或粗劣的或精细的可食营养物,第二种是触营养物,第三种是意思(精神意志;mental volition)营养物,第四种是识营养物。这四种营养物,令已投生的众生得到保持,并帮助将要投生的众生得到投生。

比丘们!应该怎样看待可食食品营养物呢?

比丘们!设想一对夫妇带着他们亲爱的独子,要穿过一个沙漠,只带了有限的资粮(provisions)。比丘们!那时,在沙漠的中间,他们的资粮已经用完和耗尽,而余下的沙漠还有待穿过。那对夫妇会想道:“我们有限的资粮用完和耗尽了,而余下的沙漠还有待穿过。让我们杀了这钟爱的独子,然后制成五香肉干。通过吃我们儿子的肉,得以穿过余下的沙漠。不要让我们三人全都灭亡。”

比丘们!于是那对夫妇杀了他们钟爱的独子,然后制成烤肉干。通过吃儿子的肉,他们才能得穿过余下的沙漠。 他们在吃儿子的肉时,搥胸而嚎:“我们的独子,你在哪里啊?我们的独子,你在哪里啊?”

比丘们!你们怎样想呢?难道他们他们吃食物是为了享乐,或是为了快乐,或是为了得到身体的美丽,或是为了吸引力吗?”

“不是,大德!”

“比丘们!难道他们吃食物只是为了要穿过沙漠吗?”

“是的,大德!”

“同样的,比丘们!我说应该这么看待可食营养物。当一个人能全部了知可食营养物后,他能全部了知感官享乐的五缚(the five cords of sensual pleasure) 的欲望;当圣弟子能全部了知感官享乐的五缚(the five cords of sensual pleasure) 的欲望时,则没有结缚使他再次返回此世间。

比丘们!应该怎样看待触营养物呢?

设想一头破损了皮肤的母牛。如果它站起来把破损的部位暴露给一堵墙时,那些住在墙壁上的小生物便会走来咬它。如果它站起来把破损的部位暴露给一棵树时,那些住在墙壁树上的小生物便会走来咬它;它站在水里把破损的部位浸在水中时,那些水生的小生物便会游来咬它;它站起来把破损的部位暴露在空中时,在空中的小生物便会飞来咬它。比丘们!不论那头破损了皮肤的母牛靠近哪里,都有那里的小生物会咬它一般,同样地,比丘们!我说应该这样看待触营养物。” 比丘们,当一个人能全部了知触营养物时,他能全部了知三受;当一位圣弟子能全部了知三受时,我说他没有更高的修行需要去做。

比丘们!应该怎样看待意思营养物? 比丘们!犹如有个比人还深的火坑,堆满燃烧着的火炭,没有火焰和烟;那时,一个想活命不想死、想快乐不想痛苦的人走来。两位强壮力的男子各捉住其一边的手臂后,将他拉向火坑。比丘们!那时,那人将会生起远避火坑的意向、期望、决心。是什么原因呢?比丘们!因为那男子心想:如果我掉进了火坑,便会因此而死,或接近死亡之苦。” 同样的,比丘们!我说应该这么看待意思营养物。

比丘们!当一个人能全部了知意思营养物后,他能全部了知三类渴爱;当一位圣弟子能全部了知三类渴爱后,我说我说他没有更高的修行需要去做。

比丘们!应该怎样看待识营养物?

比丘们!犹如一个衙差捉了一个盗贼罪犯后押到国王面前。”陛下!这是一个盗贼罪犯,任由你对他作出判决处罚吧。”

国王会立刻如是说道:“先生!去吧!请你早上用矛刺这个盗贼一百次吧!”

于是,那个盗贼早上被矛刺了一百次。

然后,国王在中午如是问道: “那个盗贼怎么样了?”

“大王!他仍然活着。”

国王会立刻如是说道:“先生!去吧!请你中午再用矛刺那个盗贼一百次吧!” 于是,那个盗贼中午再被矛刺了一百次。

然后,国王在晚上如是问道:“那个盗贼怎么样了?”

“大王!他仍然活着。”

国王会立刻如是说道:“先生!去吧!请你晚上再用矛刺那个盗贼一百次吧!“ 于是,那个盗贼晚上再被矛刺了一百次。

比丘们!你们怎样想呢?那人在一天之内被矛刺了三百次,会不会因此而带来苦恼呢?”

“大德,即使被矛刺一次,也会因此而带来苦恼,更不用说被矛刺三百次。”

“同样的,比丘们!我说应该这么看待识营养物。

比丘们!比丘们,当一个人能全部了知识营养物时,他能全部了知名色;当一位圣弟子能全部了知名色时,我说他没有更高的修行需要去做。”


SN.12.64  贪欲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有这四种营养物,令已投生的众生得到保持,并帮助将要投生的众生得到投生。是哪四种营养物呢?第一种是或粗劣的或精细的可食营养物,第二种是触营养物,第三种是意思(精神意志;mental volition)营养物,第四种是识营养物。这四种营养物,令已投生的众生得到保持,并帮助将要投生的众生得到投生。

比丘们!如果在可食营养物上有贪欲,有欢喜,有渴爱,识便在那里确立和增长;无论识确立和增长在何处,那里就会有名色的降生。在名色的降生之处,有诸行的生长。在诸行的生长之处,有未来再生的产生。在未来再生的产生之处,有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在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之处,我说那会有悲伤(sorrow)、苦恼(anguish)和绝望(despair)相伴。

比丘们!如果在触营养物上……比丘们!如果在意思(精神意志)营养物上……比丘们!如果在识营养物上有贪欲,有欢喜,有渴爱,识便在那里确立和增长;无论识确立和增长在何处,那里就会有名色的降生。在名色的降生之处,有诸行的生长。在诸行的生长之处,有未来再生的产生。在未来再生的产生之处,有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在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之处,我说那会有悲伤(sorrow)、苦恼(anguish)和绝望(despair)相伴。

比丘们!设想一位艺术家或画家,以染料(dye)、虫漆(lac)、 姜黄(turmeric)、靛蓝(indigo)、深红(crimson),在磨得很细小的木板(plank),或墙壁(wall),或画布(canvas)上,创作出男人或女人的细节完整的形象一般,同样地,比丘们!如果在可食食品营养物上有贪欲,有欢喜,有渴爱,识便在那里确立和增长;无论识确立和增长在何处,那里就会有名色的降生。在名色的降生之处,有诸行的生长。在诸行的生长之处,有未来再生的产生。在未来再生的产生之处,有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在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之处,我说那会有悲伤(sorrow)、苦恼(anguish)和绝望(despair)相伴。

比丘们!如果在触营养物上……比丘们!如果在意思营养物上……比丘们!如果在识营养物上有贪欲,有欢喜,有渴爱,识便在那里确立和增长;无论识确立和增长在何处,那里就会有名色的降生。在名色的降生之处,有诸行的生长。在诸行的生长之处,有未来再生的产生。在未来再生的产生之处,有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在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之处,我说那会有悲伤(sorrow)、苦恼(anguish)和绝望(despair)相伴。

比丘们!如果在可食营养物上没有贪欲,没有欢喜,没有渴爱,识在那里不会确立和增长。在识不会确立和增长之处,不会有名色的降生。在名色不会降生之处,不会有诸行的生长。在诸行不会生长之处,不会有未来再生的产生。在未来再生不会产生之处,不会有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在未来不会有出生、衰老和死亡之处,我说那不会有悲伤(sorrow)、苦恼(anguish)和绝望(despair)相伴。

比丘们!如果在触营养物上……比丘们!如果在意思营养物上……比丘们!如果在识营养物上没有贪欲,没有欢喜,没有渴爱,识在那里不会确立和增长。在识不会确立和增长之处,不会有名色的降生。在名色不会降生之处,不会有诸行的生长。在诸行不会生长之处,不会有未来再生的产生。在未来再生不会产生之处,不会有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在未来不会有出生、衰老和死亡之处,我说那不会有悲伤(sorrow)、苦恼(anguish)和绝望(despair)相伴。

比丘们!设想有一个重阁或重阁堂,在北边、南边、和东边有窗户,当太阳升起时,阳光穿过窗户后,会在何处确立呢?”

“大德!在西边的墙壁。”

“比丘们!如果西边没墙壁,会在何处确立呢?”

“大德!在地面上。”

“比丘们!如果没地面,会在何处确立呢?”

“大德!在水面上。”

“比丘们!如果没水面,会在何处确立呢?”

“大德!会无处确立。”

“同样的,比丘们!如果在可食营养物上没有贪欲,没有欢喜,没有渴爱,……比丘们!如果在触营养物上……比丘们!如果在意思营养物上……比丘们!如果在识营养物上没有贪欲,没有欢喜,没有渴爱,识在那里不会确立和增长。在识不会确立和增长之处,不会有名色的降生。在名色不会降生之处,不会有诸行的生长。在诸行不会生长之处,不会有未来再生的产生。在未来再生不会产生之处,不会有未来的出生、衰老和死亡。在未来不会有出生、衰老和死亡之处,我说那不会有悲伤(sorrow)、苦恼(anguish)和绝望(despair)相伴。


SN.12.65  城市经

在舍卫城。“比丘们!当我还是菩萨,未取得正觉之前,如是想道:“唉!这个世间陷入了苦难,在其中它有出生、有衰老、有死亡,它逝去后并且重生(reborn)。然而,它却不了知由老死领头的痛苦的出离方法。现在要到什么时候,才能领悟从老死领头的痛苦的出离方法呢?”

接着,比丘们!我如是想道:“当什么存在时,则会有老死呢?以什么为条件而有老死呢?”

于是,比丘们!我通过仔细地注意思惟,以智慧在我当中产生突破:“当有出生时,会有老死;老死以出生为条件。”’

接着,比丘们!我如是想道:“当什么存在时,则会有出生呢?以什么为条件而有出生呢?” ……有有……有取……有渴爱……有受……有触……有六处……则会有名色呢?以什么为条件而有名色呢?”

于是,比丘们!我通过仔细地注意思惟,以智慧在我当中产生突破:“当识存在时,则会有名色;名色以识为条件。”

接着,比丘们!我如是想道:“当什么存在时,则会有识呢?以什么为条件而有识呢?”

于是,比丘们!我通过仔细地注意思惟,以智慧在我当中产生突破:“当名色存在时,则会有识;识以名色为条件。”

接着,比丘们!我如是想道:“这识转回;往前不超越名色。就在这个范畴内,一个人可能出生、衰老和死亡,可能逝去和重生(reborn)。即,当以名色为条件而有识时,以识为条件而有名色。以名色为条件而有六处;以六处为条件而有触……这就是整个苦蕴的集起。”

“集起!集起!” – 比丘们!针对从前没有听过这些事物,在我当中生起眼力远见(vision),生起智(knowledge),生起慧(wisdom),生起明(true knowledge),生起光(light)。

比丘们!我如是想道:“什么不存在,则没有老死呢?以什么息灭而老死会息灭呢?”

比丘们!我通过仔细地注意思惟,以智慧在我当中产生突破:“当没有有出生,则不会有老死;随着出生的息灭,则会有老死的息灭。”

我如是想道:“当什么不存在时,则没有出生呢?……没有有……没有取……没有渴爱……没有受……没有触……没有六处……则没有名色呢?以什么息灭而会有名色的息灭呢?”

比丘们!我通过仔细地注意思惟,以智慧在我当中产生突破:“当没有识时,则没有名色;以识的息灭而名色息灭。”

我如是想道:“当什么不存在时,则没有识呢?以什么息灭而识息灭?”

比丘们!我通过仔细地注意思惟,以智慧在我当中产生突破:“当没有名色时,则没有识;以名色的息灭而识息灭。”

接着,比丘们!我如是想道:“我已经发现这通往正觉的道路,即以名色的息灭而识息灭;以识的息灭而名色息灭;以名色的息灭而六处息灭;以六处的息灭而触息灭……这就是整个苦蕴的息灭。”

“息灭!息灭!”针对从前没有听过这些事物,在我之中生起眼力远见(vision),生起智(knowledge),生起慧(wisdom),生起明(true knowledge),生起光(light)。

比丘们!设想在山林中漫游的一个男子,会看见到一条古道,一条在过去人们旅行的古路。他会随之而行,会看见一个古代城市,一个过去人们居住的古代都城,当中有公园、丛林、池塘、城墙,一个令人喜悦的地方。

比丘们!那时,男子会通报国王或国王的大臣:“真的,大德!你应该知道,我在山林中漫游,看见到一条古道,一条在过去人们旅行的古路。我随之而行,看见一个古代城市,一个过去人们居住的古代都城,当中有公园、丛林、池塘、城墙,一个令人喜悦的地方。大人!请你修复(renovate)那座城市吧!”

那时,那国王或国王的大臣会修复那座城市。过些时候,那座城市会变得成功和繁荣,人口众多,熙熙攘攘,达成增长和扩展。

同样的,比丘们!我确实看见到一古道,一条在过去遍正觉者们旅行的古路。什么是那古道,在过去遍正觉者们旅行的古路呢? 就是八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我跟随这条古道而行,行践这条古道使我直接证知了老死、证知了老死的集起、证知了老死的息灭、证知了老死息灭之道。

我直接证知了生……证知了有……证知了取……证知了渴爱……证知了受……证知了触……证知了六处……证知了名色……证知了识……。

我跟随这条古道而行,行践这条古道使我直接证知了诸行,证知了诸行的集起,证知了诸行的息灭,证知了诸行息灭之道。

直接证知了它们后,我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解说。 比丘们!这一梵行变得成功、繁荣、扩大、流行和广布,并在天神和众人中得到广泛赞扬(well proclaimed)。”


SN.12.66  探索 (Exploration)经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一个名叫葛马沙达马的俱卢国城俱卢国人中。在那里,世尊对比丘们说道:“比丘们!” – “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如是说道:“比丘们!你们有没有进行向内的探索呢?”

当如是所说时,有位比丘对世尊如是说道:“大德!我进行了向内的探索。”

“比丘!你如何进行了向内的探索呢?”

那位比丘于是作了解说,但是其解说不能使世尊满意。 于是尊者阿难对世尊如是说道:“世尊!现在恰逢其时。善逝!现在恰逢其时。请世尊解说向内的探索。听闻世尊的解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

“既然这样,阿难!你们要谛听!你们要密切注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 那些比丘回答道。

世尊如是说道:“比丘们!当进行向内的探索时,一位比丘如是探究:“在此世间由老死领头而生起的种种不同种类的痛苦:什么是其来源呢?什么是其集呢?从什么其出生和产生呢?当什么存在时,则有老死呢?当什么不存在,则没有老死呢?”

当他探究时,他如是了知:“在此世间由老死领头而生起的种种不同种类的痛苦:获取依着(acquisition)是其因,获取依着是其集,从获取依着其出生和产生。当获取依着存在,则有老死;当获取依着不存在,则没有老死。”

他了知老死,了知老死的集,了知老死的息灭,以及了知导致与老死的息灭相符合(conformity)之道。他通过那种方式修行,并随法而行。这就称之为一位为了痛苦的完全摧毁、为了老死的息灭而修行的比丘。

那么,进行更深入的向内的探索,他如是探究:“什么是获取依着的来源?什么是其集呢?从什么其出生和产生呢?当什么存在时,则有获取依着呢?当什么不存在,则没有获取依着呢?”

当他探究时,他如是了知:“渴爱是获取依着的来源,渴爱是其集,从渴爱其出生和产生。当渴爱存在,则有获取依着;当渴爱不存在,则没有获取依着。”

他了知获取依着,了知获取依着的集,了知获取依着的息灭,以及了知导致与获取依着的息灭相符合(conformity)之道。他通过那种方式修行,并随法而行。这就称之为一位为了痛苦的完全摧毁、为了获取依着的息灭而修行的比丘。

那么,进行更深入的向内的探索,他如是探究:“当这渴爱生起时,它在哪里生起呢?当它已安顿(settled down)时,它在什么上面安顿呢?”

当他探究时,他如是了知:“在此世间无论什么有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 (nature),渴爱就在这里当生起时生起,就在这里当安顿时安顿。”

那么,什么是在此世间中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呢?眼有一个在世间中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渴爱就在这里当生起时生起,就在这里当安顿时安顿。耳也有一个在世间中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鼻也有一个在世间中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舌也有一个在世间中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身也有一个在世间中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意也有一个在世间中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渴爱就在这里当生起时生起,就在这里当安顿时安顿。

比丘们!过去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常、视为快乐、视为我、视为健康的、视为安全,他们培育渴爱。当培育渴爱时,他们培育获取依着。在培育获取依着时,他们培育痛苦。当培育痛苦时,他们没有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没有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没有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比丘们!未来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常、视为快乐、视为我、视为健康的、视为安全,他们将培育渴爱。当培育渴爱时,他们将培育获取依着。在培育获取依着时,他们将培育痛苦。当培育痛苦时,他们将不能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将不能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将不能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比丘们!现在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常、视为快乐、视为我、视为健康的、视为安全,他们在培育渴爱。当培育渴爱时,他们培育获取依着。在培育获取依着时,他们培育痛苦。当培育痛苦时,他们便不能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不能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不能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比丘们!设想有一青铜杯饮料,色、香、味俱全,但是混合了毒药。那时,一个男子受酷热的煎熬折磨(oppressed and afflicted),十分疲倦、热透(parched)和焦渴的人走来。人们对他说:“喂!男子!这青铜杯盛的饮料,色、香、味俱全,但是混合了毒药。如果你愿意就喝了吧。如果你喝了它,它将以色香味使你喜悦,但喝了它,你会遭遇死亡,或死亡般的痛苦。” 未经沉思,他会突然喝了饮料 – 他不会拒绝它 – 因此他会遭遇死亡,或死亡般的痛苦。

同样地,比丘们!过去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常、视为快乐、视为我、视为健康的、视为安全,他们培育渴爱。……未来任何沙门或婆罗门……现在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常、视为快乐、视为我、视为健康的、视为安全,他们在培育渴爱。当培育渴爱时,他们培育获取依着。在培育获取依着时,他们培育痛苦。当培育痛苦时,他们便不能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不能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不能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比丘们!过去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无常、视为痛苦,视为非我、视为疾病、视为害怕:他们舍弃渴爱。在舍弃渴爱之中,他们舍弃获取依着。在舍弃获取依着之中,他们舍弃痛苦。在舍弃痛苦当中,他们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比丘们!将来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无常、视为痛苦,视为非我、视为疾病、视为害怕:他们将舍弃渴爱。在舍弃渴爱之中,他们将舍弃获取依着。在舍弃获取依着之中,他们将舍弃痛苦。在舍弃痛苦当中,他们将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将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将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比丘们!现在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无常、视为痛苦,视为非我、视为疾病、视为害怕:他们在舍弃渴爱。在舍弃渴爱之中,他们在舍弃获取依着。在舍弃获取依着之中,他们在舍弃痛苦。在舍弃痛苦当中,他们在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在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在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比丘们!设想有一青铜杯饮料,色、香、味俱全,但是混合了毒药。那时,一个男子受酷热的煎熬折磨(oppressed and afflicted),十分疲倦、热透(parched)和焦渴的人走来。人们对他说:“喂!男子!这青铜杯盛的饮料,色、香、味俱全,但是混合了毒药。如果你愿意就喝了吧。如果你喝了它,它将以色香味使你喜悦,但喝了它,你会遭遇死亡,或死亡般的痛苦。” 那时此人会思考:“我可以用水、乳清(whey)、粥或汤来解渴,但我不会喝那个饮料,因为喝了饮料会导致伤害和长期的痛苦。” 沉思后,他不会喝饮料,而会拒绝它, 因此他不会遭遇死亡,或死亡般的痛苦。

同样的,比丘们!过去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无常、视为痛苦,视为非我、视为疾病、视为害怕:他们舍弃渴爱。在舍弃渴爱之中,他们舍弃获取依着。在舍弃获取依着之中,他们舍弃痛苦。在舍弃痛苦当中,他们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比丘们!将来任何沙门或婆罗门……现在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若把一种令人喜爱和愉悦的性质视为无常、视为痛苦,视为非我、视为疾病、视为害怕:他们在舍弃渴爱。在舍弃渴爱之中,他们在舍弃获取依着。在舍弃获取依着之中,他们在舍弃痛苦。在舍弃痛苦当中,他们在从出生、衰老和死亡之中获得解脱;他们在从悲伤(sorrow)、哀恸(lamentation)、痛苦(pain)、苦恼(displeasure)和绝望(despair)之中获得解脱。我说,他们在从痛苦之中获得解脱。”


SN.12.67  芦苇束(The Sheaves of Reeds)经

有一次,尊者舍利弗与尊者摩诃拘絺罗(Mahakotthita),住在波罗奈(Baranasi)鹿野苑(the Deer Park)中仙人坠落处(Isipatana)。 那时,尊者摩诃拘絺罗在傍晚时,从独处禅修中起来,去见尊者舍利弗。抵达后,与尊者舍利弗相互致意。致意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对尊者舍利弗如是说道:

“怎么样,舍利弗学友!老死是自己造成的吗?是别人造成的吗?是自己与别人所造成的吗?或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所造成的,是无缘无故而生起的吗?”

“拘絺罗学友!老死不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不是自己与别人所造成的;不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所造成的,是无缘无故而生起”。可是,以出生为条件而有老死。”

“怎么样,舍利弗学友!出生……有……取……渴爱……受……触……六处……名色是自己造成的吗?是别人造成的吗?是自己与别人所造成的吗?或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所造成的,是无缘无故而生起的吗?”

“拘絺罗学友!名色不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不是自己与别人所造成的;不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所造成的,是无缘无故而生起”。可是,以识为条件而有名色。”

“怎么样,舍利弗学友!识是自己造成的吗?是别人造成的吗?是自己与别人所造成的吗?或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所造成的,是无缘无故而生起的吗?”

“拘絺罗学友!识不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不是自己与别人所造成的;不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所造成的,是无缘无故而生起”。可是,以名色为条件而有识。”

“现在,我们知道尊者舍利弗如是陈述:“名色不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不是自己与别人所造成的;不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所造成的,是无缘无故而生起”。可是,以识为条件而有名色。” 现在,我们也知道尊者舍利弗另一种如是陈述:“识不是自己造成的;不是别人造成的;不是自己与别人所造成的;不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别人所造成的,是无缘无故而生起”。可是,以名色为条件而有识。” 可是,舍利弗学友!这陈述当中的义理,应该如何而得见呢?”

“既然这样,学友!我为你作一个譬喻,有智能的人可从譬喻知道这陈述当中的义理。犹如两束芦苇互相依傍而互相都能竖立一般,同样的,以名色为条件而有识;以识为条件而有名色;以名色为条件而有六处;以六处为条件而有触……这就是整个苦蕴的集起。

学友!如果一个人拿走其中一束芦苇,另一束会倒下。如果拿走另一束芦苇,这一束会倒下一般,同样地,学友!以名色的息灭而识息灭;以识的息灭而名色息灭,以名色的息灭而六处息灭;以六处的息灭而触息灭……这就是整个苦蕴的息灭。”

“不可思议啊,舍利弗学友!非同寻常啊,舍利弗学友!尊者舍利弗说得多好啊。我们对尊者舍利弗关于这些三十六种地方(grounds)的陈述感到随喜。学友!如果一位比丘为老死的厌离、褪去和息灭教导此正法,可称之为一位宣说正法的比丘。

学友!如果一位比丘为了老死的厌离、褪去和息灭修习此正法,可称之为一位按照正法修行的比丘。

学友!如果一位比丘通过对老死厌离、褪去和息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可称之为一位在此生获得涅槃的比丘。

学友!如果一位比丘为了出生的厌离、褪去和息灭教导此正法……为了有……为了取……为了渴爱……为了受……为了触……为了六处……为了名色……为了识……为了诸行……如果一位比丘为了无明的厌离、褪去和息灭教导此正法,可称之为一位宣说正法的比丘。

学友!如果一位比丘为了无明的厌离、褪去和息灭修习此正法,可称之为一位按照正法修行的比丘。

学友!如果一位比丘通过对无明厌离、褪去和息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可称之为一位在此生获得涅槃的比丘。

学友!如果一位比丘为了出生的厌离、褪去和息灭教导此正法……为了有……为了取……为了渴爱……为了受……为了触……为了六处……为了名色……为了识……为了诸行……如果一位比丘为了无明的厌离、褪去和息灭教导此正法,可称之为一位宣说正法的比丘。

学友!如果一位比丘为无明的厌离、褪去和息灭修习此正法,可称之为一位按照正法修行的比丘。

学友!如果一位比丘通过对无明厌离、褪去和息灭,以不执取而解脱,可称之为一位在此生获得涅槃的比丘。


SN.12.68 拘睒弥(Kosambi)经

有一次,尊者茂师罗(Mosila)、尊者殊胜(Savittha)、尊者那罗(Narada)、尊者阿难(Ananda)住在拘睒弥的瞿师罗园(Ghosita’s Park)。那时,尊者殊胜对尊者茂师罗如是说道:“茂师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你能如是亲身证得:“以出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以出生为条件而有老死”。”

“茂师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茂师罗有如是的个人智:“以有为条件而有生”……“以取为条件而有有”……“以渴爱为条件而有取”……“以受为条件而有渴爱”……“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六处为条件而有触”……“以名色为条件而有六处”……“以识为条件而有名色”……“以行为条件而有识”……“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

“茂师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茂师罗有如是的个人智:“以出生的息灭而老死息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以出生的息灭而老死得到息灭”。”

“茂师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茂师罗有如是的个人智:“以有的息灭而出生得到息灭”……“以取的息灭而有的到息灭”……“以渴爱的息灭而取得到息灭”……“以受的息灭而渴爱得到息灭”……“以触的息灭而受得到息灭”……“以六处的息灭而触得到息灭”……“以名色的息灭而六处得到息灭”……“以识的息灭而名色得到息灭”……“以诸行的息灭而识得到息灭”……“以无明的息灭而诸行得到息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以无明的息灭而诸行得到息灭”。”

“茂师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茂师罗有如是的个人智:“涅槃为有之息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涅槃为有之息灭”。”

“那么,尊者茂师罗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

当如是所说时,尊者茂师罗保持沉默。

那时,尊者那罗对尊者殊胜如是说道:“殊胜学友!如果我被问到这一系列问题,那就好了!请你问我这一系列问题,我来回答你。”

“那么,让尊者那罗来回答那一系列问题。我要问尊者那罗那一系列问题,请尊者那罗回答我。那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那罗有如是的个人智:“以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以出生为条件而有老死”。”

“那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那罗有如是的个人智“以有为条件而有生”……“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行”。”

“那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那罗有如是的个人智:“以出生的息灭而老死得到息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以出生的息灭而老死得到息灭”。”

“那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那罗有如是的个人智:“以有的息灭而出生得到息灭”……“以无明的息灭而诸行得到息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以无明的息灭而诸行得到息灭”。”

“那罗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尊者那罗有如是的个人智:“涅槃为有之灭”吗?”

“殊胜学友!除了净信(faith),除了个人偏爱(personal preference),除了口头传统,除了推断沉思,除了思考之后接受一种见(view),我如是了知,如是看见:“涅槃为有之灭”。”

“那么,尊者那罗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

“学友!我虽然能以正慧如实善见“涅槃为有之灭”,但我不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学友!设想沿着一条荒漠道路有一口井,但是既没有绳索,也没有水桶。那时,一个受酷热的煎熬折磨(oppressed and afflicted),十分疲倦、热透(parched)和焦渴的男子走来。他会俯看水井,知道“井里有水”,但不能亲身接触到水一般,同样地,学友!我虽然能以正慧如实善见“涅槃为有之灭”,但我不是烦恼已尽的阿罗汉。”

当如是所说时,尊者阿难向尊者殊胜问道:“殊胜学友!当他这样说时,针对尊者那罗你会说什么呢?”

“阿难学友!当他这样说时,除了善好和令人赞许之外,我找不到其他话语来形容那罗尊者所说。”


SN.12.69 汹涌(The Surge)

如是我闻。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世尊说道:“比丘们!大海波涛汹涌,使大河汹涌;大河汹涌 ,使小河汹涌;小河汹涌 ,使湖泊汹涌;湖泊汹涌 ,使小池汹涌 一般,同样地,比丘们!无明汹涌 ,使诸行汹涌;诸行汹涌 ,使识汹涌;识汹涌,使名色汹涌;名色汹涌 ,使六处汹涌;六处汹涌 ,使触汹涌;触汹涌 ,使受汹涌;受汹涌 ,使渴爱汹涌;渴爱汹涌 ,使取汹涌;取汹涌 ,使有汹涌;有汹涌 ,使出生汹涌;出生汹涌 ,使老死汹涌。

比丘们!大海消退 ,使大河消退;大河消退 ,使小河消退;小河消退 ,使湖泊消退;湖泊消退 ,使小池消退一般,同样地,比丘们!无明消退 ,使诸行消退;诸行消退 ,使识消退;识消退 ,使名色消退;名色消退 ,使六处消退;六处消退 ,使触消退;触消退 ,使受消退;受消退 ,使渴爱消退;渴爱消退 ,使取消退;取消退 ,使有消退;有消退 ,使出生消退;出生消退 ,使老死消退。”


SN.12.70  苏尸摩(Susima;须深)经

如是我闻。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竹园栗鼠庇护所。

(1)

当时,世尊受到恭敬(honored)、敬重(respect)、尊崇(esteemed)、礼敬(venerated)、尊敬(revered),并且他得到衣袍、施食、住处和医药必需品。比丘僧团也受到恭敬(honored)、敬重(respect)、尊崇(esteemed)、礼敬(venerated)、尊敬(revered),并且他们也得到衣袍、施食、住处和医药必需品。而其他外道游行者们没有受到恭敬(honored)、敬重(respect)、尊崇(esteemed)、礼敬(venerated)、尊敬(revered),并且他们没有得到衣袍、施食、住处和医药必需品。

当时,游行者苏尸摩(须深)与大游行者众一起住在王舍城。 那时,他的同伴对游行者苏尸摩如是说道:

“来吧!苏尸摩学友!你到沙门乔达摩那里过梵行生活,掌握他的法后,把它教给我们。我们将掌握他的法,对在家人宣讲。这样,我们也会受到恭敬(honored)、敬重(respect)、尊崇(esteemed)、礼敬(venerated)、尊敬(revered),并且我们也得到衣袍、施食、住处和医药必需品。”

“好的,学友们!” 游行者苏尸摩回答道。接着他就去见尊者阿难。抵达后,与尊者阿难相互致意。致意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游行者苏尸摩对尊者阿难如是说道:

“阿难学友!我想要在这法和律中过梵行生活。” 那时,尊者阿难带着游行者苏尸摩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尊者阿难对世尊如是说道: “大德!这位游行者苏尸摩如是说道:“阿难学友!我想要在这法和律中过梵行生活。””

“既然这样,阿难!让他剃度出家吧。”

游行者苏尸摩在世尊面前出家,受具足戒。

(2)

当时,众多比丘在世尊面前记宣称究竟智: “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此存在的状态不再。”

尊者苏尸摩听到后,他去见那些比丘。与尊者阿难相互致意。致意与寒暄后,在一旁坐下。尊者苏尸摩对那些比丘如是说道:“听说尊者们在世尊面前记宣称究竟智: “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是真的吗?”

“是的,学友!”

“那么,尊者们如是知、如是见,能否行使(wield)各种神通(spiritual power),例如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随意显现和消失;无碍地穿过一堵墙,穿越一道壁垒,穿越一座大山,犹如穿越空间那样;在大地潜入和潜出进犹如在水中那样;在水上行走犹如走在地上那样不会沉没;盘腿而坐,犹如鸟儿那样在空中旅行;用手能触摸和轻拂如此强大和雄伟的日月;运用身体善巧远至梵天世界呢?”

“不能,学友!”

“尊者们如是知、如是见,能否以清净和超人的天耳界听见天与人二者不论是远还是近的声音吗?”

“不能,学友!

“尊者们如是知、如是见,能否知道其他众生和其他人的心,用你们自己的心环绕它们呢?你们了知一颗有贪欲的心为有贪欲的心;了知一颗离贪欲的心为一颗离贪欲的心;了知一颗有瞋恨的心为一颗有瞋恨的心;了知一颗离瞋恨的心为一颗离瞋恨的心;了知一颗有妄想(痴)的心为一颗有妄想的心;了知一颗离妄想的心为一颗离妄想的心;了知一颗收敛(contracted)的心为一颗收敛的心和一颗散乱(distracted)的心为一颗散乱的心;了知一颗高尚(exalted)的心为一颗高尚的心和了知一颗不高尚)的心为一颗不高尚的心;了知一颗可超越(surpassable)的心为一颗可超越的心和一颗不可超越的心为一颗不可超越的心;了知一颗专注得定的心为一颗专注得定的心和一颗不专注得定的心为一颗不专注得定的心;了知一颗解脱的心为一颗解脱的心和一颗为解脱的心为一颗未解脱的心吗?”

“不能,学友!”

“尊者们如是知、如是见,能否回忆起过去多生的住处,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万生、许多坏劫(aeons of world-contraction)、许多成劫(many aeons of world-expansion),如是许多坏成劫:“在那里我以这样的姓氏为名,有这样的容貌,有这样的食物,有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命;从那里逝去后,我在别处重生,在那里,我以这样的姓氏为名,有这样的容貌,有这样的食物,有这样的苦乐感受,这样的寿命;从那里逝去后,我在这里重生”吗?象这样,你们回忆起过去多生的住处和它们的行相(模式;modes)与细节吗?”

“不能,学友!”

“尊者们如是知、如是见,能否以清净和超人的天眼,看见众生逝去和重生,下等和上等,美和丑,幸运和不幸,并且了知众生如是依业过活流转:“这些造作了身恶行、语恶行和意恶行的众生,谩骂圣者,拥有邪见,行于邪见,随着他们身体的崩解,死后重生到苦界、恶趣、下界、地狱;而造作了身善行、语善行和意善行的众生,不谩骂圣者,拥有正见,行于正见,随着他们身体的破裂,死后重生到善趣和天界。” 象这样,你们以清净和超人的天眼,看见众生逝去和重生,下等和上等,美和丑,幸运和不幸,并且了知众生如是依业过活流转吗?”

“不能,学友!”

“尊者们如是知、如是见,能否以身体触及他们后住于那些超越诸色(forms)和诸无色成就(attainments)的诸寂静解脱(peaceful deliverances)吗?”

“不能,学友!”

“现在在这里,诸位尊者!这个回答与这些法的未获成就,学友们!这怎么可能呢?”

“苏尸摩学友!我们由慧而解脱。”

“学友们!我不了知尊者们简要所宣说的详细义理。如果尊者们用能使我了知简要所宣说的详细义理的一种方式为我解说,那就好了。”

“不论你能否了知,苏尸摩学友!我们由慧而解脱。”

(3)

那时,尊者苏尸摩起座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礼敬,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尊者苏尸摩将他与那些比丘间的交谈全部告诉世尊。

“苏尸摩!首先有法住智(knowledge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Dhamma),然后会有湼槃智(knowledge of Nibbana)。”

“大德!我不了知世尊简要所宣说的详细义理。如果世尊用能使我了知简要所宣说的详细义理的一种方式为我解说,那就好了。”

“苏尸摩!不论你能否了知,首先有法住智,然后会有湼槃智。

苏尸摩!你认为怎样呢?色是常的,或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东西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无常、痛苦和屈从于变化的东西是契合“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的吗?”

“不是,大德!”

“受是常的或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东西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无常、痛苦和屈从于变化的东西是契合“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的吗?”

“不是,大德!”

“想是常的或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

“诸行是常的或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东西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无常、痛苦和屈从于变化的东西是契合“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的吗?”

“不是,大德!”

“识是常的或是无常的呢?”

“是无常的,大德!”

“无常的东西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呢?”

“是痛苦的,大德!”

“无常、痛苦和屈从于变化的东西是契合“这是我的,我是这个,这是我的自我”的吗?”

“不是,大德!”

“苏尸摩!因此,无论任何色,不论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所有色应该以正慧如实地如是看到:“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无论任何受,不论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所有受应该以正慧如实地如是看到:“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无论任何想……无论任何行,不论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所有行应该以正慧如实地如是看到:“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无论任何识,不论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粗大的或细小的,低级的或高级的,远处的或近处的,所有识应该以正慧如实地如是看到:“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自我。”

苏尸摩!当如是看见时,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体会对色厌离,对受厌离,对想厌离,对诸行厌离,对识厌离。体会厌离,他就变得冷静离欲。通过冷静离欲,他得到解脱。当解脱时,就有“解脱”之智。他了知:“出生已尽,梵行已历,该办已办,存在的状态不再。””

“苏尸摩!你看到“以生为条件而有老死”吗?”

“是的,大德!”

“苏尸摩!你看到“以有为条件而有生”吗?”

“是的,大德!”

“苏尸摩!你看到“以取为条件而有有”吗?”

“是的,大德!”

“苏尸摩!你看到“以渴爱为条件而有取”吗?”

“是的,大德!”

““以受为条件而有渴爱”……“以触为条件而有受”……“以六处为条件而有触”……“以名色为条件而有六处”……“以识为条件而有名色”……“以诸行为条件而有识”……苏尸摩!你看到“以无明为条件而有诸行”吗?”

“是的,大德!”

“苏尸摩!你看到“以出生的息灭而老死得到息灭”吗?”

“是的,大德!”

“苏尸摩!你看到“以有的息灭而出生得到息灭”吗?”

“是的,大德!”

““以取的息灭而有的到息灭”……“以渴爱的息灭而取得到息灭”……“以受的息灭而渴爱得到息灭”……“以触的息灭而受得到息灭”……“以六处的息灭而触得到息灭”……“以名色的息灭而六处得到息灭”……“以识的息灭而名色得到息灭”……“以诸行的息灭而识得到息灭”……苏尸摩!你看到“以无明的息灭而诸行得到息灭”吗?”

“是的,大德!”

“苏尸摩!当如是知道和如是看见时,你行使了各种神通:例如能由一人化身多人,由多人化身一人;能随意显现和消失;无碍地穿过一堵墙,穿越一道壁垒,穿越一座大山,犹如穿越空间那样;在大地潜入和潜出进犹如在水中那样;在水上行走犹如走在地上那样不会沉没;盘腿而坐,犹如鸟儿那样在空中旅行;用手能触摸和轻拂如此强大和雄伟的日月;你运用身体善巧远至梵天世界吗?”

“没有,大德!”

“那么,苏尸摩!当如是知道和如是看见时,你以清净和超人的天耳听见天与人二者不论是远还是近的声音吗?”

“没有,大德!”

“那么,苏尸摩!当如是知道和如是看见时,你知道其他众生和其他人的心,用你自己的心环绕它们:了知一颗有贪欲的心为一颗有贪欲的心”……了知一颗已解脱的心为一颗已解脱的心吗?”

“不,大德!”

“那么,苏尸摩!当如是知道和如是看见时,你能回忆起过去多生的住处,即一生……象这样,过去多生的住处和它们的行相(modes)与细节吗?”

“不,大德!”

“那么,苏尸摩!当如是知道和如是看见时,你以清净和超人的天眼,……了知众生如是依业过活流转吗?”

“不,大德!”

“那么,苏尸摩!当如是知道和如是看见时,你以身体触及他们后住于那些超越诸色(forms)和诸无色成就(attainments)的诸寂静解脱(peaceful deliverances)吗?”

“不,大德!”

“现在,在这里,苏尸摩!这个回答与这些法的未获成就,苏尸摩!这怎么可能呢?”

(4)

那时,尊者苏尸摩拜倒(prostrated)在地,以头顶礼世尊的双足,然后对世尊如是说道:

“大德!我犯了罪过!我如此愚蠢(foolish)、如此糊涂(confused)、如此笨拙(inept),我竟然在如此谆谆教导法和律之中出家来盗取法!大德,愿世尊原谅我,把罪过当作为了将来约束我自己的罪过。”

“苏尸摩!你确实犯了罪过,如此愚蠢(foolish)、如此糊涂(confused)、如此笨拙(inept),竟然在如此谆谆教导法和律之中出家来盗取法。苏尸摩!设想他们去捕一个盗贼罪犯,把他押到国王面前,说:“陛下!这人是一个盗贼罪犯,任凭你对他判决处罚。” 那国王会对他们如是说道:“先生们!去吧!将这位男子的双臂以坚固的绳索牢牢地反绑在背后,剃光头,打着鼓,领着他街道接着街道,广场接着广场地示众。从然后带出南门,到城南砍头。”  于是,他们拿粗绳绑了那个盗贼,双臂反绑在背后,剃光头,打着鼓,领着他街道接着街道,广场接着广场地示众。从然后带出南门,到城南砍头。苏尸摩!你会怎么想呢?那男子会因此而感受到痛苦与悲伤吗?”

“会的,大德!”

“苏尸摩!虽然那男子会因此而感受到痛苦与悲伤,但在谆谆教导的法律中出家来盗取法,会带来为更痛苦、更苦楚和更深远的果报,它导致下界(the nether world)。

但是,由于你看见你的罪过为罪过,并且如法忏悔,我们原谅你。苏尸摩!当一个看见自己的罪过为罪过,并且如法忏悔时,便会在圣者的律中成长,并在将来约束自己。”

第七品大品终。


SN.12.1-10SN.12.11-20SN.12.21-30SN.12.31-40SN.12.41-50SN.12.51-60SN.12.61-70SN.12.71-81,和SN.12.82-93


 

chanworld_yellow_burn_logo1

【Chanworld.org】2017.08.15-2021.09.05-1.2-MG